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作业(3)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作业(3)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1 1.7静电现象的应用作业(3)

1.一个带电的金属球,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稳定)与增加前比较,其内部

的场强将( )

A. 一定增强

B. 一定减弱

C. 不变

D.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顿牟掇芥”

一语,指的是用玳瑁的壳吸引轻小物体。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 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

C.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3.关于静电的应用和防止,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为了美观,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B.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

C. 为了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高压输电导线表面要很光滑

D. 为了消除静电,油罐车尾装一条拖地铁链

4.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荷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L,

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半径为r(2r<L)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

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的场强大小为()

A. 水平向右

B. 水平向左

C. 水平向右

D. 水平向左

5.在下列各种措施中,目的是利用静电作用的是()

A. 油罐车后拖有铁链

B. 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C. 静电除尘

D. 静电屏蔽

6.静电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静电对我们有利也有弊、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

害的是()

A. 静电除尘

B. 在高层建筑上安装避雷针

C. 静电喷涂

D. 静电复印

7.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

A. 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

B. 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

C. 静电复印

D. 静电喷漆

8.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的原因()

A.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玻璃具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9.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有如下特征()

A. 导体内部电场处处为零

B. 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内部

C. 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表面

D. 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

10.下面与静电现象有关的是()

A. 磁铁吸引铁钉

B. 毛织地毯中夹有不锈钢导电纤维

C. 雷电现象

D.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

11.如图所示,绝缘开口金属球壳A已带电,现把验电器甲的小金属球与球壳A的内壁用导线相连,另外把一绝缘的金属小球B与球壳A的内壁相接触后再与验电器乙的金属小球相接触,验电器乙距球壳A足够远,那么验电器甲的金属箔片________,验电器乙的金属箔片________.(填“张开”或“不张开”)

1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为R的某点。当导体棒达到静电平衡时,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方向为___。

13.如图所示,一个原来不带电的中空金属球壳,上开一个小孔,若将一个带负电的小球放入且不与球壳接触,则球壳外表面带_______电,内表面带_______电;若用手接触一下球壳后移走带电小球,则球壳的外表面带_______电荷;若带电小球与球壳的内壁接触,球壳的外表面带_____电荷,内表面_______电荷.

14.在静电感应实验中,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不带电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C移近导体A。在下列不同操作后判断导体A和B的电性(填“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①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此时A ,B ;

②先移去C,然后把A和B分开,此时A ,B ;

③用手摸一下A,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此时A ,B 。

15.电荷量为3.2×10-8C的点电荷在电场强度大小为200N/C的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大小为_______N;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8V时,电容器所带电量为4.0×10-6C,则

该电容器的电容______F;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处为________。16.如图所示,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不接触),验电器锡箔上会带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用手摸一下验电器金属球,再移走玻璃棒,锡箔________(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17.如图所示,绝缘开口空心金属球壳A已带电,今把验电器甲的小金属球与A的内部用导线连接,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与A内壁接触后再与验电器乙的小球接触,甲、乙验电器离球壳A足够远,那么甲验电器的箔片_________,乙验电器的箔片___________(填“张开”或“不张开”)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C

【解析】导体处于静电平衡,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所以当它带的电量增加后,其内部的场强将不变,仍为零,C正确.

2.B

【解析】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属于电流的磁场对磁体的作用,故B不属于静电现象;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都属于静电现象的;

故不属于静电现象选B。

3.A

【解析】避雷针是利用了静电的尖端效应制作的,故避雷针必须做成针状,不能做成球形,A错误;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可以将飞机产生的静电迅速导走,B正确;由于尖端效应,高压输电线表面要很光滑,才能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C正确;为了消除静电,油罐车尾部要装一条拖地铁链能保证静电迅速导走,D正确.

4.A

【解析】试题分析: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大小为,

方向向左.根据静电平衡导体的特点可知,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与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

的场强大小为,方向向右,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当空心金属球达到静电平衡时,球壳内O点处合场强为零,即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与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求出两个点电荷A和B在O点处产生的合场强,再求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5.C

【解析】高大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的防止;静电屏蔽也是为了防止静电;利用静电可以进行静电喷涂.故选C.

6.B

【解析】静电除尘是利用静电除去灰尘,故A错误;在高层建筑上安装避雷针是防止静电的危害,故B正确.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故C错误;静电复印是利用光敏半导体的光导特性和静电作用复制成品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

7.B

【解析】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静电,选项A错误;当打雷的时候,由于静电的感应,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积累了很多的静电,容易导致雷击事故,所以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的安全,属于静电防止,故B正确;静电复印利用静电的吸引减小复印,属于静电应用,故C错误;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属于静电应用,故D错误.故选B.

8.C

【解析】电视机工作时,由于电子运动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带了电,而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把灰尘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选C.

答案第1页,总3页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静电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多种有趣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纸娃娃、气球、塑料笔杆、尺子、绸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并说说这些操作材料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静电现象。 1、出示纸娃娃,让幼儿看一看 提问:纸娃娃会站起来吗?能跳舞吗?。 2、请你们用老师供给的材料,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让幼儿自由讨论并实行操作,老师巡回可启发幼儿更换试验材料。 3、请幼儿看看老师的纸娃娃能跳起舞来吗?只让幼儿看结果。增加幼儿探索的兴趣,可反复让幼儿看几次。 4、幼儿再次实行操作,教师用语言启发。 5、请操作成功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并讲讲是如何让娃娃跳起舞来的。 6、幼儿操作,增加兴趣。

三、小结。 纸娃娃为什么会跳起舞来了呢?因为吸管、尺子等经过磨擦它们产 生了静电,用它们去接近纸娃娃,纸娃娃就会跳起舞来。我们平时也 能看到很多的静电现象,如夏天的闪电,晚上脱毛衣时盾到的亮光等,这都是静电现象。 四、出示气球,请幼儿想想除了尺子、吸管能够使娃娃跳舞外, 气球行不行? 请幼儿操作,可让幼儿在衣服上、辫子上、头发上、脸上实行磨擦。 1、用磨擦过的气球去接近同伴或自己的头发会出现什么情况? 2、磨擦过的气球用手去接近它,会怎么样? 3、磨擦过的气球往毛衣上放,往墙上放呢? 让幼儿自由操作,并说说操作过程及结果。 五、出示乒乓球,幼儿俩人或三人合作实行操作,通过手里的工 具怎样使乒乓球动起来? 1、幼儿实行操作,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2、让实验成功的幼儿表演给幼儿看。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有趣的静电现象,它不但能够让纸 娃娃跳起舞来,还能让我们的头发一根一根竖起来,就连乒乓球也乖 乖的跟着我们的指棒转。你们想不想让爸爸、妈妈也看一看呢?请你们 把气球带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案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验,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塑料梳子、碎纸屑、泡沫、吸管、静电章鱼、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实验一:体验静电现象,认识电荷 1.小组实验:用摩擦过的实验器材,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2.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二、电荷性质 1.实验二:两个带电物体相接触 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同一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静电场作业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静电场作业 一、填空题 1. 一均匀带正电的空心橡皮球,在维持球状吹大的过程中,球内任意点的场强 不变 。球内任意点的电势 变小 。始终在球外任意点的电势 不变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 2.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 +Q 的均匀带电球面。今在球面上挖掉很小一块面积△S ,则球心处的 电场强度E = 。 解:电荷面密度 3. 点电荷q 1、q 2、q 3和q 4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S 为闭合曲面, 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 。 0 4 2εq q + 解:高斯定理 ;其中 为S 闭合面内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4.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每个顶点处有一个点电荷 +q ,取无限远处 作为电势零点,则正六边形中心O 点电势为 V 。 a q 023πε 解:O 点电势为6个点电荷电势之和。每个q 产生的电势为 q +q 2 041 r Q E ?=πε0 =E (r > R 球外) (r < R 球内) 均匀带电 球面 r Q U ?=041 πεR Q U ?=041 πεs 2 4R Q πσ= 2 4R s Q q π?= ∴4 022 022*******R s Q R R s Q r q E εππεππε?=??==4 0216R s Q επ?0 εφ∑?= ?=i S q S d E ρρ∑i q a q r q U 0044πεπε= = a q a q U o 002364πεπε= ?= ∴

5. 两点电荷等量异号,相距为a ,电量为q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 。 2 02a q πε 解: 6. 电量为-5.0×10-9 C 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20.0×10-9 N 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为 4 N/C 。 解:由电场强度定义知, 7. 一半径为R 的带有一缺口的细圆环,缺口长度为d (d << R ),环上均匀 带正电,总电量为q ,如图所示,则圆心O 处的场强大小E =__________ __。 ) 2(420d R R qd -ππε 解:根据圆环中心E=0可知,相当于缺口处对应电荷在O 点处产生的电场 电荷线密度为 ; 缺口处电荷 8. 如图所示,将一电量为-Q 的试验电荷从一对等量异号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O 处,沿任意路径移到无穷远处,则电场力对它作功为 0 J 。 解: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求 其中 d -Q O q +q -?E 2 a 2 a 2 02 022422a q a q E E q πεπε= ? ? ? ??? ==+4 ==q F E d R q -= πλ2d d R q q ?-='π2) 2(4412420202 0d R R qd R d R qd R q E -= ?-= '= ππεπεππε) (∞-=U U q A O ; 0=∞U ; 04400=+ -= r q r q U o πεπε0 )(=--=∴∞U U Q A O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练习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6分) 1. (2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两个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小球带电量为() A . a为+3q,b为﹣q B . a为﹣q,b为+3q C . a为+2q,b为﹣2q D . a为+q,b为+q 2. (2分)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玻璃荧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 . 灰尘的自然堆积 B . 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 .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 . 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3. (3分) (2017高二上·宣化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避雷针利用针尖放电原理来避雷电 B . 油罐车下拖一条铁链是利用静电 C .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使电子发生转移 D . 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是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粉尘吸附了电子而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飞向筒壁,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筒底 4. (2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化纤衣服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它() A . 容易积累静电荷

B . 具有一定的粘性 C . 具有大量的微孔 D . 质地柔软 5. (2分)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指:重力、弹力、电场力、磁场力 B . 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和地球共有的 C . 高压带电作业时,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D .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越大,该处磁感应强度越大 6. (2分)(2017·南通模拟) 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 . 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 . 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D . 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 7. (2分) (2017高二下·玉田期末) 如图,一个枕形导体AB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量为Q,与AB中心O点的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导体A、B两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时() A . 导体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设计意图: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知道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活动准备: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⑴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⑵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教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2、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⑴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⑵请幼儿尝试操作 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⑷教师小结。 教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3、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⑴教师出示记录表。

(完整)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静电现象

一次备课时间:20180302 一次主备教师:韩水金 使用时间:二次备课时间:二次备课教师: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三、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PPT。 四、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

静电场作业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静电场作业 一、填空题 1. 一均匀带正电的空心橡皮球,在维持球状吹大的过程中,球内任意点的场强 不变 。球内任意点的电势 变小 。始终在球外任意点的电势 不变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 2.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带电量为 +Q 的均匀带电球面。今在球面上挖掉很小一块面积△S ,则球心 处的电场强度E = 。 解:电荷面密度 3. 点电荷q 1、q 2、q 3和q 4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S 为闭合曲面, 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 。 4 2εq q + 解:高斯定理 ;其中 为S 闭合面内所包围的所有电荷的代数和 4. 边长为a 的正六边形每个顶点处有一个点电荷 +q ,取无限远处 作为电势零点,则正六边形中心O 点电势为 V 。 a q 023πε 解:O 点电势为6个点电荷电势之和。每个q 产生的电势为 +2 041 r Q E ?=πε0 =E (r > R 球 (r < R 球 均匀带 电 球面 r Q U ?=041 πεR Q U ? =041 πεs 2 4R Q πσ= 2 4R s Q q π?= ∴4 022 022*******R s Q R R s Q r q E εππεππε?=??==4 0216R s Q επ?0 εφ∑? = ?=i S q S d E ∑i q a q r q U 0044πεπε= = q q U o 36= ?= ∴

5. 两点电荷等量异号,相距为a ,电量为q ,两点电荷连线中点O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 。 2 02a q πε 解: 6. 电量为-×10-9 C 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10-9 N 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 大小为 4 N/C 。 解:由电场强度定义知, 7. 一半径为R 的带有一缺口的细圆环,缺口长度为d (d << R ),环上均匀 带正电,总电量为q ,如图所示,则圆心O 处的场强大小E =__________ __。 ) 2(420d R R qd -ππε 解:根据圆环中心E=0可知,相当于缺口处对应电荷在O 点处产生的电场 电荷线密度为 ; 缺口处电荷 8. 如图所示,将一电量为-Q 的试验电荷从一对等量异号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O 处,沿任意路径移到无穷远处,则电场力对它作功为 0 J 。 解: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求 其中 d + - O q +q -?E 2 a 2 a 2 02 022422a q a q E E q πεπε= ? ? ? ??? ==+4 ==q F E d R q -=πλ2d d R q q ?-='π2) 2(4412420202 0d R R qd R d R qd R q E -= ?-= '=ππεπεππε) (∞-=U U q A O ; 0=∞U ; 04400=+ -= r q r q U o πεπε0 )(=--=∴∞U U Q A O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原子结构的知识,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教材到这里其实是完成了从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材接下来通过对两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的推理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用羊毛制品或头发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 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而要使电荷持续地流动必须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二、学情分析: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的响声,夜晚甚至可以看到电火花;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过。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而又概括的。这些认识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现象的应用

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1.了解静电平衡的概念,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特性。 2.了解静电平衡时带电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点。 3.了解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现象。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静电感应现象:把导体放入电场,导体内的□01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而使导体两端出现□02等量异号电荷的现象。 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在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现象,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原 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各点的合电场□03等于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不再□04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 3.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征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05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外部表面附近任何一点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06垂直。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07等势体,导体的表面是个□08等势面。 二、静电平衡导体上电荷的分布 1.导体内部没有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01外表面。 2.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的□02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03几乎没有电荷。 三、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 尖端放电静电屏蔽 原理 导体尖端的强电场使附近的空气 □01电离,电离后的带□02异种电荷 的离子与尖端的电荷□03中和,相当 当金属壳达到静电平衡时,壳内电 场处处为□040,因而金属外壳会对 其□05内部起保护作用,使它不受

于导体从尖端失去电荷 □06外部电场的影响 续表 尖端放电静电屏蔽 应用或防止应用:□07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避免雷击的一种设施 防止:高压设备中导体的表面尽量□08 光滑,以减少电能 的损失 应用:电学仪器外面有金属壳,以使壳 外电场对壳内仪器不会产生影响;野外 高压线上方还有两条导线与大地相连, 形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 屏蔽起来,免遭雷击 家用电视机、收音机外壳的制作材料为何一般是塑料,而不用金属? 提示:若用金属制作家用电视机、收音机外壳,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就形成静电屏蔽,电磁信号就难以被电视机、收音机这类电磁波接收器接收,电视机、收音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2)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导体的电势也为零。() (3)因为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合电场为0,所以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电场处处为0。() (4)避雷针能避免建筑物被雷击是因为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 (5)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则验电器箔片能张开。() 提示:(1)√(2)×(3)√(4)×(5)× 课堂任务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1-1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解释一些简单的静电现象,知道避雷的方法,了解应用静电和防止静电的事例。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荷及电荷的性质,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学生的障碍:对电场的概念比较抽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够举出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 (2)知道火花放电、接地放电和尖端放电,了解雷电的危害和益处以及避雷方法。 (3)了解静电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一些静电现象和避雷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自然,建立人类必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静电现象及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难点:尖端放电和避雷原理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主动探究、相互协作 【教学准备】 起电机、导线、验电器2个、带绝缘棒的金属杆、异型导体、气球【教学过程】

1.雷电是“天然肥料” 雷电产生的高温促使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成氮氧化物,随雨水降至地面,成为天然的氮肥。 2.雷电能“修复”大气层 闪电产生的臭氧留在大气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静电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我们要加以利用,缺点我们要努力去防止,才能让经典最大程度的为人类造福。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1.静电除尘。教师展示静电除尘电路图,讲解静电除尘原理。 2.静电喷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静电喷漆的原理及优点,播放宝马工厂静电喷漆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静电喷漆的特点及优势。 3.静电复印。教师讲解复印机工作原理。 课上老师就简单介绍静电的这三方面的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搜集静电的应用,与同学交流。 静电的防止: 1.手术台上静电会引起麻醉剂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 2.煤矿中静电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3.电视屏幕的静电会吸引空气中的灰尘。 4.长期过量的静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习题训练 1.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总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发出声音,引起路人注意 B.减缓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C.把静电引入大地,避免因放电引起爆炸 D.与地面发生摩擦,在运输车上积累电荷了解,记忆。 理解,整理笔 记。 做题,答题, 并讲解题目。 本节课的知 识点记忆。 直观感受静 电的应用, 了解原理。 知道哪些实 例是静电的 应用,哪些 实例是静电 的防止。会 解释简单的 静电的应用 和防止。 试着用学过 的知识解 题。

静电现象的应用知识要点和常见题型总结

第七节静电现象的应用 【知识要点】 要点一处理静电平衡的“观点” 1.远近观 “远近观”是指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离场电荷较近和较远的两端将感应出等量的异种电荷,而导体的中间部分可认为无感应电荷产生.2.整体观 “整体观”是指把两个或多个原来彼此绝缘的导体接触或用导线连接时,就可把它们看作是一个大导体,再用“远近观”判断它们的带电情况. 要点二静电平衡两种情况的实现方法和其本质是什么? 1.两种情况 (1)导体内空腔不受外界影响,如图1-7-2甲所示. (2)接地导体空腔外部不受内部电荷影响,如图乙所示. 图1-7-2 2.实现过程 (1)如图甲,因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导体球壳表面上感应电荷在空腔内的合场强为零,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对内实现了屏蔽. (2)如图乙,当空腔外部接地时,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将因接地传给地球,外部电场消失,对外起到屏蔽作用. 3.本质:静电感应与静电平衡. 【例题分析】 一、静电平衡下的导体 【例1】如图所示, 图1-7-一导体球A带有正电荷,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 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A.在A球球心与P点连线上 有一带负电的点电荷B,当只有它存在时,它在空间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B.当A、B同时存在时,根据场强叠加原理,P点的场强大小应为()

A.E B B.E A+E B C.|E A-E B|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D 解析当带电导体球周围无其他导体或带电体存在时,导体球上的电荷将均匀分布在导体球表面.根据题意,均匀分布在导体球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为E A,当把点电荷放在B点后,虽然导体球所带的总电荷量未变,但因静电感应,导体球上的电荷将重新分布,直到达到静电平衡.这时,导体球上的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E A′不等于E A.由于点电荷不涉及电荷如何分布的问题,它在P点产生的场强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电荷无关,所以仍为E B,当点电荷与导体球A 同时存在时,P点的场强应由E A′与E B叠加而成,而不是由E A与E B叠加,这样就能立即断定A、B、C三个选项都是不对的. 二、静电平衡 【例2】将悬挂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金属 图1-7-4 空心球C内(不和球壁接触),另有一个悬挂在细线上的带负电的小球B向C 靠近,如图1-7-4所示,说法正确的有() A.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往右偏离竖直方向 B.A的位置不变,B往右偏离竖直方向 C.A往左偏离竖直方向,B的位置不变 D.A和B的位置都不变 答案 B 解析带正电的小球A放在不带电的空心球C内,通过静电感应,空心球外壳带正电,内壁带负电.因此,金属空心球C和带电小球B带异种电荷,所以B受C球的吸引往右偏离竖直方向.而由于空心球C能屏蔽小球B所产生的外部电场,使小球A不受外电场的作用,所以A的位置不变. 【对点练习】 1.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多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涸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涸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这些生活中多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原子结构的知识,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教材到这里其实是完成了从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材接下来通过两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的推理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约1米长的线绳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用头发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 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而要使电荷持续地流动必须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二、学情分析: 用塑料梳子梳干涸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涸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声;在干涸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 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会经历过。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用的活动。 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而又概括的。这些认识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为每组同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静电现象的应用

以实验演示为主线,以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探究 ──《静电现象的应用》教学设计 浙江湖州练市中学高银忠 ◆设计思想 静电感应是电学内容的一个难点,在静电感应过程中,电荷如何移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正、负电荷如何分布,这些都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对于静电场中的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带电导体上的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学生往往把它们当作结论硬性记下来,如何用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则不知所措。通过采取常规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教学相结合,教师指导教学与学生训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共存的有效办法,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静电现象的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7节的内容,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此节的授课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本节的主要概念是静电平衡,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静电平衡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应用静电平衡知识,认识导体的电荷分布特点、尖端放电现象、静电屏蔽现象是本节的难点。做好演示实验是这堂课的关键。 金属导体放在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但是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却十分重要。一定要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这一过程,使他们明白自由电荷不再定向移动的条件。这样做不仅突出重点,也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 带电导体的电荷分布的两个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深奥的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加深认识。静电屏蔽现象以及静电屏蔽的应用都必须做好演示实验。 ◆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中,学生在静电场中的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状态、静电屏蔽的概念、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等现象的学习中,往往把它们当作结论硬性记下来,而不会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可取。其实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从理论角度分析本节课中出现的现象的能力,只要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并对学生阶梯式的引导,然后结合相应的现象分析,学生肯定能接受。 ◆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 (1)知道导体的特征。 (2)理解导体的静电感应过程。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1章 第7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课后强化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1章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课后强化演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3-1 一、选择题 1.一个带电金属球,当它带的电荷量增加后(稳定),其内部场强( ) A.一定增强B.一定减弱 C.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D.不变 解析:无论金属球带多少电荷,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故D项正确. 答案:D 2.如图所示,带电体Q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0的是( ) 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场强度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 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 解析: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且内表面不带电,故选项A、D正确;由于导体接地,故整个导体的电势为0,选项B正确;导体外表面受带电体Q的影响,靠近Q的一端带负电荷,故所带电荷量不为零,故选项C不正确. 答案:ABD 3.关于避雷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避雷针避雷是中和云层的异种电荷 B.避雷针避雷是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 C.为了美观,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D.避雷针安装在高大建筑物顶部,而不必接地 解析:避雷针避雷是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必须接到大地,故AD项错,B项正确;导体尖端的电荷密度大,附近的电场很强,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不利于把云层中的离子吸引到尖端,故C项错误. 答案:B 4.(xx·闵行区一模)下列哪个措施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 A.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B.静电复印 C.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D.静电喷漆 解析:静电除尘器、静电复印和静电喷漆都利用了静电现象,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可以把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的安全,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C选项正确. 答案:C 5.如图(甲)所示,ab为原来不带电的细导体棒,q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当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O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1,O点的电势为U1.现用一导线把导体棒的b端接地,其

大班科学《有趣的静电》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静电》 设计意图: 《指南》和《纲要》中强调,科学要贴近幼儿生活从身边取材。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长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一天,小朋友在说脱衣服的时候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亮光,觉的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为女孩子梳头时,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了“小青蛙跳荷叶”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理解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2.能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并能用表格的形式记录。 3.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 2.活动难点:通过实验了解关于静电的简单知识,并能

用表格的形式记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幼儿知道生活中有静电的现象。 (2)律动《我们都是小青蛙》 2.物质准备:吸管、尺子、铁棒、小木棍、纸质青蛙、荷叶、小毛巾、毛线手套、棉布若干,记录表(大的一张,小的若干)、铅笔、音乐:《我们都是小青蛙》《魔法音乐》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播放音乐,随着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起来吧。 2.出示纸质青蛙,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了很多的(小青蛙)。 师:小青蛙喜欢在哪儿玩呀 (荷叶上),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片荷叶,还有很多的吸管,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用吸管协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谁来试一试?(个别幼儿操作并讲述方法) 师:前边这几个小朋友用的方法都协助了小青蛙跳到了

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具: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课件 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一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打算用手里拿着的漂亮小气球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呀?生:想看! 师:小气球与纸片接触,很显然不能将纸片吸起来。那么,我把小气球在头上摩擦几下再与纸片接触,同学们注意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纸片被吸起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二)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靠近碎纸屑,你发现了什么? 生: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碎纸屑。 实验2:用梳过头发的干燥梳子再次靠近头发,你发现了什么? 生:头发飘起来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塑料梳子经过摩擦,产生静电,就把纸屑和头发吸起来了。 师:你还见过那些类似的现象呢?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文具、书本、头发、桌椅、衣服等)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自己体验的静电现象:你用了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现象? 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验。 小结: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静电现象不是通过摩擦产生的,比如:电视屏幕带电。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三)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师: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的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出示课件: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就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出示课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讲解: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了梳子上,梳子有了多余的电荷显负电;头发因缺少电荷而显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一: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 师: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气球带负电,头发应该带什么电?

静电现象的应用教案(教师版)

1.7静电现象的应用 【重点难点】 1.静电场中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性,即其电荷分布、电场分布等是重点。 2.运用电场有关知识,分析、推理出实验现象的成因是难点。 教学过程 静电感应——静电平衡——静电平衡的特点——导体上电荷分布特点——尖端电荷汇聚——尖端放电——避雷针——静电屏蔽——静电屏蔽的应用 一、静电感应 1、演示实验静电感应现象 静电感应现象:在电场中的导体沿着电场强度方向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当外电场撤掉,导体两端电荷又中和,可见静电感应现象中导体上净电荷仍然为零. 将不带电的导体置于电场中时,导体那自由电荷受力,发生定向移动,从而重新分布.重新分布的电荷在导体内产生一个与原电场反向的电场,阻碍电荷定向移动,该电场与外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的电场减弱,只要内部场强不为零,导体两面的正负电荷便继续增加,导体的内部电场就会继续削弱,直至导体内部的合场强都等于零的时候为止,这时导体内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 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的定向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状态. 总结:①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上处处无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②特征:导体内部处处场强为零.在这个特征基础上进行推论,可得静电场中导体的特点. 2、强调: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而且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

体,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上.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验证这一点,可采用反证法,若导体内部有净电荷,电荷周围有电场,那么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将不为零,电荷将发生定向移动. 二、静电现象的应用 1、尖端放电 原因:因为在尖端附近强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中残留的离子会发生激烈的运动。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它们和空气分子相碰时,会使空气分子电离,从而产生大量新的离子,这就使空气边得易于导电。与尖端上电荷同号的离子受到排斥而飞向远方,蜡烛的火焰偏移就是受到这种离子形成的“电风”吹动的结果。 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曲率大的地方(如尖锐、细小的顶端,弯曲很厉害处)附近,等电位面密,电场强度剧增,致使这里空气被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放电.而尖端放电为电晕放电的一种,专指尖端附近空气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的现象 2)、闪电防护 雷鸣电闪时在室外的人,为防雷击,应当遵从四条原则. 一是人体应尽量降低自己,以免作为凸出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 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缩小以防止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所谓跨步电压是雷击点附近,两点间很大的电位差,如若人的两脚分得很开,分别接触相距远的两点,则两脚间便形成较大的电位差,有强电流通过人体使人受伤害. 三是不可到孤立大树下和无避雷装置的高大建筑体附近,不可手持金属体高举头顶. 四是不要进水中,因水体导电好,易遭雷击. 总之,应当到较低处,双脚合拢地站立或蹲下,以减少遭遇雷的机会. 【知识总结】 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1.静电平衡状态 处于电场中的导体内外电场相互叠加,使导体内部电场减弱,直至为零,导体内部自由电子不再发生定向移动的状态.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点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