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编辑本段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见错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常被写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人”的意思是:这。而“斯人”的意思是:此人。原文中为“是人”。还有可能写成“世人”,这两者意思是截然不同的。
注释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标题是编者加的。 2.发:起,指被任用。 3.于:从。 4.畎亩:田间、田地。畎:田间水沟。 5.举:推荐,选拔。 6.版筑:古人筑墙时,在两块儿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实。筑:捣土用的杵。 7.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士,这里指主管狱囚的法官。 8.市:市场。 9.故:所以。 10.任:担子,责任。 11.于:给。 12. 是:这样的。 13.苦:使……劳苦。 14.劳:使……劳累。 15.饿:使……饥饿。 16.体肤:身体。 17.空乏:使他穷困缺乏。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 18.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 19.拂:违背。乱:使……颠倒错乱。 20.所以:用这些方法来。 21.动:使……惊动,震撼。 22.忍:使……坚强,坚忍。 23.曾:通“增”,增加。益:增加。 24.恒:常常。 25.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26.然后:这样以后。 27.衡:通“横”,梗塞,不顺。 28.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9.征:征验、表现。色:改正. 30.发:抒发。喻:晓喻,明白。 31.入:在里面,指国内。 32.法家:指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33.出:在外面,指国外。 34.拂(bì):同“弼”,辅佐。 35.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 36.生于忧患: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 37.死于安乐: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编辑本段翻译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间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间被推举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中被推举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任用的出来的,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选拔出来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中被(赎回)后并被任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用那些方法来使他们内心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被阻塞,这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gǎo)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掌管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编辑本段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编辑本段三行对译 【舜(

shùn)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之中发迹,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举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后被选拔并加以提升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请到朝廷中的,百里奚是从奴隶市场被赎出后登上了高台。 发:起,指被任用。说(yue):同“悦”于:从。畎亩:田间。畎:田间水沟。士:狱官。举:选拔,任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的责任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扰乱他所做的,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 故:所以。任:责任,使命。是:这样的。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空:穷。乏:绝,空乏:使……贫穷困苦。 体肤:同“身形”,身体。 所以:用这些方法。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益:增加。 【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恒:常常。过:过失。这里指犯错误的意思。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在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 衡:通“横”,阻塞,不顺。作: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征:验。喻:知晓。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懂得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国侵略的危险,这样的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入:在里面,指国内。拂:同“弼”,辅佐。 出:在外面,指国外。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在安逸享乐中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 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编辑本段字、词注释 原句 字词解释 原句 字词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发迹、发达,指被任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 畎亩: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推荐 管夷吾举于士 士:当时掌刑狱之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将:将要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降:下达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大任:重大责任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人:这个人 必先苦其心志 必:一定
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饿其体肤 体肤:身体和肌肤
空乏其身 空乏:资财缺乏。此是动词。使其受到贫困之苦。空:穷。乏:绝 空乏其身 身:身体。
行拂乱其所为 拂:阻挠 拂乱其所为 乱:使……扰乱
拂乱其所为 所为:所行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用这种方式来
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震撼 所以动心忍性 忍: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恒:常常
人恒过 过:犯错误 然后能改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 困:困惑 困于心 于:被
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 征:验,显现 发于声 发:产生
而后喻 喻:了解,知晓然:这样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法家拂士: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 孟子 》是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现存七篇,二百六十一章,约8.5万字。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

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励志且悲壮意识。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编辑本段文言常识通假字
⑴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⑶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⑷空乏其身行(行,通“形”,形体)。
一词多义
⑴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射,发射)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征调) 野芳发而幽香。(花开放)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头发) 黄发垂髫(头发)

⑵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困于心(于:在) ⑶拂: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⑷恒:国恒亡(必然) 人恒过(经常) ⑸人恒过(犯错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过分;;过于;太甚) ⑹举:举大计亦死。(兴起;发动)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成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仰起;抬起) ⑺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 往来种作。(起来;开始工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作,创作) 作亭者谁。(建筑) 冻风时作。(发生,发作) 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发出,放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像;似) ⑻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将要)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⑼士:管夷吾举于士(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士卒多为用者。(士兵)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⑽安:死于安乐(安逸) 衣食所安(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古今异义
⑴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
⑵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古义:被举用; 今义:举起。 ⑶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古义:用这些办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⑷征于色 【征】 古义:显示; 今义:出征。 ⑸而后喻 【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⑹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古义:在国内; 今义:进入。 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古义:在国外; 今义:出去。 ⑻曾益其所不能【不能】古义:不具备的才能; 今义:不可以
词类活用
1.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 2.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3.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 4.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5.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 6.空乏其身行(空乏)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 7.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8.动心忍性(动)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使动用法,使……坚忍编辑本段篇章结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类比论证 4.对比论证
纵式论证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

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灭亡)。
论点
“人恒过,……”解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不揣冒昧,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应是解说“人恒过,然后能改”的。“然后能改”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 教参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基本上是对的。但“困”在这里应作忧愁解。“于”是介词,“在”的意思,把它译作“受到”是欠妥的。译为“心里忧愁,思绪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就恰切多了。 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的注释是“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教参译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我以为“征于色,发于声”这里应指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形之于色,发之声,然后使之警觉起来,有所省悟,从而改正错误。把它译作“(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这样,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就很清楚了。 这个句子说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的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因“而后作”,二是外因“而后喻”。这样就解说得较为恰切了。如果按照教参等的翻译“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不仅意思十分含糊,而且也是无法论证“生于忧患”的。 这句话还得从“喻”字讲起,《说文解字》“谕”义,“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中华大字典》“喻”字第二义,晓也;第六义,明也。根据这些解释,把它释作“省悟”是恰当的,这样

才能排除“被人了解”的说法,也才能使这层文字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不至产生歧义了。编辑本段教学相关一、对此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身体,生活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二、此文教学设计
文言文教学,许多人将逐字逐句的串译串讲奉为经典,奉为至尊,视若祖传秘方,不可逾越。我则认为,强调诵读,方为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 我想,这篇名文的教学重点,如果定位于学生的诵读,而且是大声诵读,当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心理学教授吴忆峰先生曾讲过格律诗的背诵方法:先把第一二

句大声读出来,然后合上书回忆;回忆不起来的地方再大声读,然后再合上书回忆;然后大声读三四句,然后再合上书回忆;再后是一至四句连起来一起背。这样反复下来,一首格律诗便背下来了。这是比较快捷、比较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 笔者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难点则定位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方法的定位是“诵读为主,学生为主,教师的引导、启发、辅导为辅”,目的是通过本文的教读,使学生学会积累一点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我想,如果每课都能积累一点,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功底肯定会大为扎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大大提高。
三、我教此文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上课前,我曾考虑过,以日本大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使日本的科技、经济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的事例导入,后来想想,这样一来可能时间会拉得较长,甚至会大大突破教学时间的安排。而文章首段的“于”字在该段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这个字词放在引入内容中,是十分合适的;而“发”一词,也使人不敢轻视:首先,它在段中首句“于”字之前,它的位置,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其次,“发”的意思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与后五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因此,我上课时,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在这段时间里,我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文言文的学习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因而都要求学生预习,以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效率),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走下讲台,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给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⑴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a.读准字音;b.读出停顿;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⑵学生齐读。 ⑶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如读第2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
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通“弼”,辅佐。 4、忍,通“韧”,坚韧。(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名词: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eg、困于心【于心困】
一词多义
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发 (fa)被选拔,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4 发 (fa)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5.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衣食所安 (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中心
逆境造就人才。
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成大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 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6、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

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言之成理即可 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1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11、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2、这些磨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答:思想、身体、行为。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答: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编辑本段启示(一)关心国家大事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二)社会责任感
积小恶必成大恶,积小善必成大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三字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三)
政治社会问题道德化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告子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四)追求真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编辑本段“孟子两章”之比较 《〈孟子〉二章》之二章,同为孟子的说理散文,自然多有相同之处。但是,此二章之章法迥异,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孟子说理散文的特点。是故,教学中采用比较法阅读,可以收到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效果。具体说来,可用如下“三读法”教学。 一读课文,掌握精要,探讨文题与论点的关系。 此二章的标题,均是编者根据二章的结论语所拟。二章标题字数相等(皆八字),每章标题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标题都用对比,观点鲜明。然而,就标题与该文论点的关系而论,二章却又各有千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是故,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战争的胜负又由统治者是否得道所决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这一番议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心论点的深化,故而编者就把这一结论提炼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该章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这里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眉目分明,主旨显豁。 综上,二章标题并非都是论点,可见与现代语体文中的议论文一样:有的文题即论点,有的文题只是揭示论题。如此差互比较,自然会获得一种参差之美。 二读课文,分析结构,讨论二章的论证方法。 此二章篇幅相当(皆由四段组成),但其结构各有特色。章一开篇提出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

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两个分论点。据事论理,论证严密,且层次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显然,章一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章二与之则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而易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参通,殊途而同归。 三读课文,寻找修辞,体会孟文的语言特色。 孟子这二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其人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主谓句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当然,《〈孟子〉二章》除了巧妙运用大量排比句式之外,对比、对偶和顶针等修辞配合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此不一一赘举。 综上,从课文《〈孟子〉二章》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理散文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编辑本段相关事例及名言古代
国内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道: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另有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 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红楼梦》等。 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

却一败不可收拾. 白居易:被发配江洲,于是有了琵琶行. 李白:因为做诗被贬,从此再也没有进过长安. 陶渊明:看不惯官场腐败,种豆南山下,不为5斗米折腰 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杜甫:从为被朝廷聘用过,一生贫穷落魄 辛弃疾:投降南宋以后,再未上过疆场 苏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他的(满江红) 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一个人到林中隐居,当他得知自己的主张被废以后,忧郁而终(他曾经任丞相) 国外 贝多芬:双耳失聪,写下《欢乐颂》等广为流传的曲子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现代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而就是这一位得到了许多鲜花和掌声的伟大的总统,他的人生却异常的坎坷,从他的生平中可以看出,从七岁到二十四岁林肯的少年时光充满着人生的惨痛,从三十九岁到四十九岁这十年间,林肯的政治生活更是充满着挫败。直到通过无数艰辛的努力,最终在五十一岁时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并以一个伟大的总统形象载入了世界历史中。 张海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便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论述的道理
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
名言警句
危,戒奢以俭”,“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孔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魏绛:“‘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周文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北宋文学家张载编辑本段关于《孟子》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