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金:学名电化铝烫印,是一种不用油墨的特种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一定的压力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互相受压,将金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印到被烫印刷品的表面。
近年来,跟着人们对商品包装外观式样以及质量要求的进步,印刷技术、包装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印后加工技术更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电化铝烫印作为印后加工的一部门,这几年中的变化更是巨大。新技术、新工艺及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的不断泛起,使包装印刷品经烫印后在光泽度、立体感、金属感、防伪机能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立体烫印技术,使商品的包装显得高档精美、富丽堂皇且富有个性。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贺卡、书签、商标、烟酒包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上。
烫金及立体烫金
一、烫金
烫金就是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版在短时间内合压,将金属箔或彩色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要求转印到被烫材料表面的加工工艺。因为烫印是以金银色为主,所以又常称烫金。这种技术是增加标签、商标、烟包、酒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视觉效果和档次的重要工艺。
其从工艺上可分为先烫后印和先印后烫。先烫后印就是在空缺的承印物上先烫印上电化铝箔层,再在铝箔层表面印刷图文,多用于需大面积烫印的包装印刷品。而先印后烫则是在已印好的印刷品上,在需要烫印的部位烫印上需要的图案,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工艺。
从烫印方式上,其又可分为热烫印技术和冷烫印技术。热烫印技术就是上面提到的需要一定温度和压力才能完成电化铝箔转移的烫印工艺。冷烫印技术是通过将UV胶粘剂涂布在印
刷品需要烫印的部位将电化铝箔经一定的压力转移到包装印刷品表面的工艺。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知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烫金实在看似简朴,但有其学问。烫金业可简略分为纸品烫金及塑胶品烫金。两类行业之机械亦有所不同。
纸品类烫金机械大致上可分为:
一、手动小型烫金机,只可烫印尺寸较细之纸张。
二、平压平烫金机,此机种有多种尺寸,由小型至可烫大度对开纸的尺寸皆有,附电脑程序拉金箔,速度较慢,工序多为人手操纵。
三、手动式啤盒式烫金机,此机种近似手动啤盒机,尺寸可烫印至28寸×40寸纸度,工序亦多为人手操纵,速度较慢,在本港甚少采用。
四、海德堡全自动滚压式烫金机,海德堡活版印刷机可说是旧日最顶级机。此烫金机实在是由活版机改装而来的,因现今活版印刷已被柯式印刷取代,机器厂遂动脑筋在此机上,改装玉成自动烫金机,主要是将字盘之部份改装为发烧板及装嵌烫金版的地方,并加装收金纸之组件。此机对烫幼细线条及大实地都有较好效果。
五、平压平全自动烫金机,近似全自动啤盒机,价钱较贵,用家并未几,但速度却是最快的机种,烫印面积亦较大。
六、自动风喉烫金机,由海德堡活版风喉机改装而成,纸度尺寸为13寸×18寸,速度快,是早期大多烫金厂之生财必备工具。金箔需配合物料除烫金机外,还得有烫金箔的配合,烫金箔看似薄薄的,实在它分别由五层物料所组成。
二、立体烫金
立体烫金技术是烫金技术和凹凸压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技术,是利用侵蚀或雕刻技术将烫金和压凹凸的图文制作成一个上下配合的阴模凹版和阳模凸版,实现烫金和凹凸压印技术一次完成的工艺过程。这种工艺同时完成烫金和压凹凸,减少了加工工序和套印不准产生的废品,进步了出产率和产品质量。
因为立体烫金是烫金与凹凸压印技术的结合,形成的产品效果是呈浮雕状的立体图案,不能在其上再进行印刷,因此必需采用先印后烫的工艺过程,同时因为它的高精度和高质量要求,不太适合采用冷烫印技术,而比较适适用热烫印技术。
立体烫金技术及特点
立体烫金技术较普通烫金有很大区别,除了能形成浮雕状的立体图案外,在制版、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上都有所不同。
1.制版
⑴普通烫印版
高质量的烫印版是烫印质量的保证,普通烫印版的制作比较简朴,主要采用照相侵蚀制版工艺和电子雕刻制版工艺。常用的版材是铜版或锌版。铜版因为质地细腻、表面光洁、传热机能好、耐磨耐压、不易变形,是目前主流的烫印版。采用优质的铜版可进步烫印图文的光泽和清楚度。而对一些烫印数目较少,质量要求不高的包装印刷品烫印时也可采用锌版。
照相侵蚀制版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法,工艺简朴、本钱低、精度较低,主要合用于文字、粗线条和质量要求不高的图像。而电子雕刻制作的烫印版则能丰硕细腻的表现图像层次,对精细线条和粗细不平均的图文都能很好地再现,但是相对本钱较高。
⑵立体烫印版
立体烫印版的制作原理与普通烫印版一样,但要比普通版复杂,由于其要形成立体浮雕图案,烫印版一般都是凹下的,而且具有深浅层次变化,深度也比普通烫印版深些,精度更高。目前海内主要采用的是紫铜版照相侵蚀法。这种方法的长处是本钱低、工艺简朴,但是它只合用于平面烫金,因为立体感差、使用寿命短、耐印力只有10万印左右,因此常用在一些对浮雕效果要求不高的包装产品上。
目前国外已经普遍采用雕刻黄铜版,用扫描仪先将要烫印的图案进行扫描,将数据储存进电脑,然后通过电脑及软件的控制进行立体雕刻,形成有丰硕层次立体图案的阴模凹版。因为是用电脑来控制,可形成非常精细的图案,对细微部门的表现更为理想,耐印力可达100万印以上,因此非常适适用来制作要求质量高、印量大的立体烫金阴模凹版。当然因为需配备高档的电子雕刻机、扫描仪、电脑及软件、工程技术职员等等,其制作本钱要比照相侵蚀法高。而恰是由于其制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可以较好地防止一些不法厂商的假冒行为,有一定的防伪功能。因此对一些高质量又要求有防伪功能的长版活,如烟包、酒包、保健品包装及贺卡等,很适合采用立体烫金。以前,这种烫印版都需要到国外加工,本钱高,交货不及时,设计效果也难以令人满足。目前,海内已有少量厂商能加工这种烫印版,有效地降低了本钱,尤其是加工厂商与设计职员直接交流,能准确理解设计意图,从而获得满足效果。
⑶底模凸版
立体烫金不同于普通烫金,普通烫金的底版是平的,不需要特别制作,而立体烫金的底版必需是与烫印版相对应的阳模凸版,即烫印版凹下的部位在底版上应是突出的,而突出的高度与烫印版凹下的深度是相对应的。制作底模凸版的方法与凹凸压印的阳模凸版制作方法是一样的,常用的材料有石膏和玻璃纤维。若采用石膏则须在机器上完成制作,因此工
艺较复杂,更换底版麻烦,但本钱较低,现在海内较为常用。若用玻璃纤维则可以根据烫金版的模型预先制作,并配合加工的铜版制作定位孔,利便更换定位。
底模凸版是为配合烫印凹版来形成立体浮雕图案的,其必需与烫印版精确对应。但是立体烫金不同于凹凸压印,凹凸压印多数不需要加热,而立体烫金则必需高温加热。在烫印时,跟着温度升高,烫印版会发生膨胀,而底模凸版的温度却基本保持不变,这就会造成烫印版与底模凸版的不配套,造成压碎底模或无法烫印的现象。因此在制作底模凸版时要充分考虑烫印版的膨胀率,以制作出精确的底模凸版。
立体烫金的工艺要求
⑴电化铝箔
电化铝箔一般由4~5层不同材料组成,如:基膜层(涤纶薄膜)、剥离层、着色层(银色电化铝没有着色层)、镀铝层、胶粘层。
各层的主要作用是:
①基膜层主要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
②剥离层的作用是使电化铝箔层与基层分离,其决定了电化铝层的转移性。
③着色层主要作用是显示电化铝的色彩和保护底层。常见的色彩有:金、银、棕红、浅蓝、玄色、大红、绿色等,其中金色和银色是最常用的两种。
④镀铝层的作用是呈现金属光泽。
⑤胶粘层的作用是起粘接烫印材料的作用。
组成胶粘层的胶粘材料不同,其粘接性也不同。为适应不同烫印材料的不同表面机能,电
化铝就会采用不同的粘接层,从而构成了不同型号的电化铝。
烫印速度和质量主要受剥离层和胶粘层的影响,假如这些涂层对热的敏感度不够,则烫印速度会相应降低。以前,因为受热量传递速度的限制,平压平烫印速度较低,都达不到5000张/时,但目前一些世界领先的电化铝供给商使其出产的电化铝已足以知足业界对烫印速度的要求,瑞士博斯特烫金机已经实现了烫印速度7500张/时。因为立体烫金形成的是浮雕图案,温度、速度和压力的控制与普通烫金都有差别,因此对烫印箔的要求与普通烫金也是有所差异,在选用烫印箔时应选用立体烫金专用的烫印箔,而不能将普通烫印箔用作立体烫金,否则会产生烫印质量不好或其它意想不到的现象。
⑵温度、压力、速度
温度、压力和速度是热烫印技术的三大要素,只有控制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控制好烫印质量,立体烫金也一样。因为立体烫金是一次完成烫金和凹凸压印,对温度的要求就更高,普通烫金温度只要70℃~90℃,而立体烫金则在150℃左右才能完成。若温度太低则可能泛起电化铝胶粘层和剥离层不能充分熔化,烫印时电化铝箔不能完整转移,产生烫印不上或露底。而温度太高则会泛起纸张变形过度,图文糊并,笔迹不清,甚至泛起电化铝变色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会因为温渡过高而使烫印版膨胀过多,而不能精确与底模配合,产生烫印不良现象。因此温度的控制是三大要素之首。
烫印压力则是指烫印瞬间烫印版版面所受到的压力。在烫印过程中,熔化后的电化铝胶粘层是靠压力来完成电化铝转印的,因此压力的大小和平均性就直接影响了烫印的质量。而立体烫金除了要求电化铝箔转移到印刷品表面外,还要用巨大的压力在烫印部位压出立体浮雕图案,因此压力要比普通烫金更大,这也就要求烫金箔的强度要更好,以能经受强盛压力的挤压。当然这并不是说压力越大越好,必需要合适,压力的过大过小都不能得到精美的图案。压力过大可能会压破烫金箔,甚至压坏底模和待烫印刷品;而压力过小,则可
能会产生烫金箔转移不完全或烫印不上,使压凹凸的立体感浮雕达不到质量要求。因此压力控制同样很枢纽。
烫印速度实际上就是烫印物与电化铝的接触时间,也即电化铝的受热时间。烫印速度快,受热时间短,烫印温度下降快,造成温渡过低,烫印牢度就会受影响;烫印速度慢,受热时间长,烫印温度下降慢,烫印牢度好,但若控制不好则会造成烫印温渡过高的故障。因此合适的烫印速度也是获得高质量烫印效果的保证。
立体烫金的设备
立体烫金设备通常有平压平和圆压圆两种,圆压平不适适用来立体烫金。
平压平立体烫印设备以瑞士博斯特设备为代表,其正向高速、高精度、使用利便的方向发展,是立体烫金的主要机种。博斯特烫金机已达到7500张/时的烫金速度,精度可保持在±0.1mm以内,是目前世界上最提高前辈的烫金机之一。
圆压圆烫金方法通常用于卷筒纸联线加工。
因为圆压圆是线接触,可以完全避免在平压平烫金中可能存在的气泡现象,同时速度快,质量好。但是因为其烫金版和底模凸版都是圆的,加工难度大、本钱高,圆形烫金版的传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使用并不广泛,常在一些产量大、质量高的长版活,如烟包、酒包、保健品等上使用。
烫金和凹凸压印技术都是传统的印后加工技术,是包装装潢中不可或缺的工序,现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不仅减少了出产工序,进步了出产效率,在商品包装的质量、装潢效果和防伪功能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因此这种技术现在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跟着各方面前提的成熟,它将会逐渐取代原先须由烫金和凹凸压印两个工序来形成立体金色图案的过程。立体烫金工艺将会成为印后包装装潢领域非常有前途的装潢技术。
凹凸压印又称压凸纹印刷,是印刷品表面装饰加工中一种特殊的加工技术,它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印刷品基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压印的各种凸状图文和花纹,显示出深浅不同的纹样,具有明显的浮雕感,增强了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凹凸压印是浮雕艺术在印刷上的移植和运用,其印版类似于我国木版水印使用的拱花方法。印刷时,不使用油墨而是直接利用印刷机的压力进行压印,操作方法与一般凸版印刷相同,但压力要大一些。如果质量要求高,或纸张比较厚、硬度比较大,也可以采用热压,即在印刷机的金属底版上接通电流。凹凸不是凸字和UV,具体欢迎客户来电咨询上海门欣印刷公司,并提供样品解释和分析产品。凹凸压印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便产生了手工雕刻印版、手工压凹凸工艺;
40年代,已发展为手工雕刻印版、机械压凹凸工艺;50~60年代,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近年来,印刷品尤其是包装装潢产品高档次、多品种的发展趋势,促使凹凸压印工艺更加普及和完善,印版的制作以及凹凸压印设备正逐步实现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国外已实现了包括多色印刷机组在内的全自动印刷、凹凸压印生产线。凹凸压印凹凸压印工艺多用于印刷品和纸容器的后加工上,如包装纸盒、装潢用瓶签、商标以及书刊装帧、日历、贺卡等。包装装潢利用凹凸压印工艺,运用深浅结合、粗细结合的艺术表现方法,使包装制品的外观在艺术上得到更完美的体现。凹凸压印工艺流程包括印版的制作、凹凸压印、整理包装等项操作。
“马口铁”印刷:马口铁是镀了金属锡的白铁皮,随着包装装潢印刷的发展,又有合金铝皮、铁皮、锌以等金属薄片印刷,在印刷工艺中,都通称为“马口铁”印刷。
UV印刷是通过一种特殊材料印刷,再紫外线照射烘干工艺将印刷品表面的图案文字附着一层固态透明胶状物质,达到一种凹凸并有光泽的效果,一般用于高档包装和书籍制作。
UV印刷的是一种常用的包装印刷工艺,效果接近腹膜,过油,凸字等效果,欢迎广大客户
来信来电上海门欣印刷公司并咨询细节,并根据工厂样品来区别实际效果。对于非专业客户非常有必要。
精致印刷品,比如彩盒要求要突出产品或者其他的部分,采用整体表面覆亚膜。然后再用丝印对需要亮的地方局部UV一次。这样看起来比较高档。也会有立体感。还有的采用激凸,这样看起来立体感比较强,摸起来有手感。根据产品上光的需要,对商标、包装印刷品需要突出的部位进行局部上光涂布。局部上光产品有光泽与无光泽部分的反差很大。风格独特,能产生独到的艺术效果。另外,一些包装盒采用局部UV上光时可将糊口预留出来,为糊盒采用普通黏合剂创造条件。
磁性印刷(MICR)
磁性印刷大部分用在有价证券之支票方面为多,以免蒙受假冒之作用,磁性印刷被称为MICR,亦即是Magneticlnk.CharacterRecognition之简称。其主要印刷用途是由0-9等数字及符号,在支票下方以磁铁粉混人油墨里印刷此种数字或符号。由于文字所产生之电气波差不同,因此,才构成分类处理上之鉴别。磁性印刷在支票上应用非常广泛,如美国,一年支票流通量有200亿张之多。在工作方法上,分为手工与机械两种。
磁性印刷所用之纸张本身就混合铁粉而带磁性性质。在印刷时由于各数字及符号之油墨所附荷之电波差不同,因此,在印刷时与纸张磁性相吸而构成其不同之电波差以达其目的。磁性印刷在未来不仅是支票上之利用,甚至于其他有价证券均可以使用。
浮雕印刷(Relief)
浮雕印刷是将印刷品经过压力加工使能与原稿相似者,一般制作对象均是油画之类。因为油画在原画上有颜料之厚度,而普通印刷成品只能表现其平面的,如果能使印刷品成为与原来一样的该凸就凸,该凹就凹,那不是更真实吗?浮雕印刷又分为高级品及大众品两种。高级品是使用质量极好的纸张印刷精制,在数量上很有限。大众品则使用普通纸张印刷,为大众普及品,因此在生产数量上较多。当印刷完毕之后,在印刷物上面附上胶膜,然后将预先制好的压盘(即自原画经照相制版所得之凹凸版)在印刷品上进行加压工作,就能够制成与原画相同之美丽复制品。此种浮雕印刷品以名画复制为最多,其他尚有被利用在美术画集或风景明信片之类等等。
浮出印刷(凸字粉印刷)Thermography
使平面上的印刷物变成立体凸状,这是浮出印刷加工之方法,在商业上甚有利用价值,因其能表现高贵大方。特别是赠送礼物之包装纸、标签、包装盒更能显现其商品之价值。其方法极为简单,即在普通的印刷物印刷之后,使用树脂粉末(为香港目前所使用之松香粉之类)撒布在未干之油墨上,则粉末即融解在油墨里,然后加热就能使印刷部分隆凸起来。浮出印刷所使用的粉末有光艳的,无光泽的、金色、银色、萤光色等等。印刷方式有采用凸版印刷与平版印刷。一般此种印刷机器均使用半手工化的制作,但目前已被发展为全自动化机器了,即由印刷到上热采用一贯作业方式,使得生产量急速增加,现代被利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立体面壁纸,其他如包装纸、标贴、包装盒、名片、信封、信纸、贺年卡片均利用甚广。
压印成型(Die cutting)
在我们生活范围里印刷物经常有圆形或圆角或其他不规则情形,这是当印刷完毕后压切成型的效果。此种压切方式是先装成一个木制模型然后由周围以薄型钢片刀顺其边缘围绕,再加以紧搏后压切。
雕刻凹版印刷(凸墨印刷)
雕刻凹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印刷术,以前主要是精细的印件如纸币、证券、邮票等。
雕刻凹版的印刷制作与柯式印刷等有很大的分别,首先把来稿放大约十倍,把外围线用手工刻划在一块锌片之上,再用一部缩细机械把外线缩回原大刻在一块约八份一寸的铜片上。而这件铜片上是涂有一些防腐蚀薄膜的,因为铜片只是勾上字的外围线,所以要用手工将粗身地上的薄膜刮去,然后用药水将印纹蚀深,最后仍要用放大镜及雕刻刀,耐心地将线边、尖角等位置修好,再镀上一层铬,这印版便大功告成。
在印刷方面,这当然要用一部特别的凹版印刷机。它的方法是印版经过油墨槽,再经一片平直的钢片刮去版面多余的油墨,后再经过一抹油纸,将多余的油墨抹清。这时凹下的印纹便藏满油墨,放上纸张,经压力油墨便转移到纸上,因油墨较厚,所以干涸后便有凸出的感觉。若是做击凸效果,增加压力,不加油墨,可造成精细的凸印效果。
数码短版印刷
数码印刷就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数字文件直接进行印刷,因此也称计算机直接印刷,英文是computer to
press。特点及用途:1、适合印量较小的印件,如:精装投标书、业VI手册、平装画册期刊、年报年鉴、菜牌酒水牌、名片、制卡、个性印刷等,数码印刷为无版印刷,节约制版等费用的同时也满足了商务或个性化的需求;2、数码印刷可以印刷出张张不一样的个性化内容,如张张不一样的请柬的人名、印有客户名称的直邮信件、可变条码的印刷等等,这都是传统胶印根本无法实现的。
珠光印刷工艺
珠光印刷就是指使用珠光油墨的特殊印刷技术。由于珠光油墨有着蚌珠天然光泽,使包装印刷品展现出犹如珠光宝气般的缤纷色彩,显得高贵典雅。珠光印刷工艺可采用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或柔性版印刷方式,也可用丝网印刷方式。由于印刷方式不同应根据工艺的特点,合理选用不同颜料粒径范围的珠光油墨,如凸版工艺可选用粒径粗点的珠光颜料的油墨。平印工艺则应选用颗粒细的珠光油墨。丝网工艺则应以网孔比珠光颜料粒径大倍为宜。珠光印刷可将珠光粉直接加入油墨调配,但要即调即用,以防止因沉淀使珠光粉互相粘结,影响使用效果。珠光粉与印刷油墨的调配使用量约为10.20%。用柔性版工艺印刷珠光油墨,应采用30线/cm的网纹辊,以确保珠光颜料充分而又均匀地传递到印刷版面。用凹印工艺印刷珠光油墨。宜采用30~40线/cm的网线,腐蚀深度掌握至35~40rfl,以使油墨颜料获得良好的传递效果。
珠光印刷的承印物以表面光泽性能好、平滑度高,印刷效果最好,如玻璃卡纸、铜版纸、压光白板纸和塑料薄膜等。
柔性版印刷工艺
柔性版印刷就是指采用橡胶或树脂等柔性材料制成的凸版,机器上通过网纹传墨辊实现传递油墨进行印刷的工艺方法。柔性版印刷早期因采用苯胺印刷油墨,故又有苯胺印刷之俗称。由于柔性版工艺具有凸印、平印和凹印工艺的共性,对承印物特性的适应
范围较广,结构简单,精度高。机器主要由接墨辊、网纹传墨辊、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四个部分组成。柔性版印刷结构排列方式有三滚筒式、层叠式(即对滚式)、排列式和卫星式等。三滚筒式是由多色单组组成,每个单组结构仅三个滚筒,在金属网纹辊上装置刮墨刀调整墨量,由于刮墨刀与金属网纹辊接触,容易损坏网纹辊,这是结构上的种缺陷。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是在主机两侧将各个单色机组堆叠起来进行印刷,各单色机组通过主机齿轮链条来传动。该机滚筒纸通过印刷部分时,可以进行正反面印刷,且在反面印刷之前完成油墨的干燥。该机另优点就是当调整或修理单色机组的部件以及洗色时,其它的机组不受影响,可不需停机继续生产,设备利用率高。但该机套印精度比卫星式差点,不宜印刷伸缩性大、材质薄的承印物。排列式柔性版印刷机由多色单组构成,每色组之间的纸张运转是处于平面状态,可以使张力保持比较均衡,故适合印刷薄纸和厚纸产品。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的结构是,在主机架上有个压印滚筒,其周围装有各色印版滚筒。这种机器的优点是套印准确,较适于印刷伸缩性大的承印物。
香料油墨印刷工艺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些可以散发的芳香气味的印刷品,诸如名片、贺卡以及包装产品,这种印刷品就是采用香料油墨进行印刷的。这种工艺可采用将香料直接加入油墨中,用凸印、柔性版和胶印机印刷,方法简单,但香味难以持久保存。
现在多采用以香料封入胶囊内的香料油墨进行印刷。这种印刷方式因香料是由微胶囊摩擦破裂而徐徐散发出芳香味,能持久保存。使用香料油墨用丝网工艺印刷,因印刷墨量大难以干燥,故应考虑油墨的干燥问题,墨量应掌握适当少些,宜用30%网面的着墨面积,以免因满版而过于浓香。用香料油墨印后的产品应避免重压和折叠。香料油墨有花卉、水果和乳酪等各种香味型,印刷时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的要求作适当的选择。香料油墨不仅适用于纸品印刷,而且可以用于塑料、布料和木质等材质的印刷。
贴花印刷是采用间接转移方式来实现的。先是用平印工艺将图案印在涂胶纸或塑料薄膜上,然后将这种贴花印刷的成品贴在所要装饰的物体表面,利用树胶的水溶性,经用水浸泡使树胶溶解,随即把纸或塑料薄膜撕揭下来,图文即被转移到物体表面。贴花印刷工艺主要过程有:裱纸、制版、印刷、转印和后加工环节。裱纸工序分手工和机械两种裱纸方法,手工裱纸工艺较简单,不需专用设备,但裱的质量难以控制好,故只适用于小批量的生产。机械裱纸采用专用涂布设备进行的,适合于大批量生产。贴花印刷的制版般采用平版制版方式,晒制出的图文是呈正向状的,印到“裱纸”上后图文是反向状的,贴移到装饰物体上后,即变为正向图文结构。贴花印刷之前,要先在贴花纸上印层透明的调墨油。印刷时,透明度强的颜色要先印,遮盖力强的颜色后印,这样转印后就得到与普通印刷色序相同的图文。
变色印刷工艺
变色印刷所采用的油墨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色,这种油墨也称为示温油墨,通常是利用油墨颜色的变化来显示物体或环境的温度。油墨能发生变色在于颜料的变色机理。颜料的变色机理主要有结晶转移型、遇热分解型和晶体结构变化型三种。结晶转移型是因遇热使颜料结晶型转移而改变颜色,冷却后又恢复原来的结晶和颜色,这种属于可逆性变色油墨。遇热分解型的颜料,是因遇热而引起化学分解反应后能释放气体而变色,冷却后也不再恢复原来颜色,这种称为不可逆性高温变色油墨。晶体结构变化型颜料可因受热失去其结晶水而变色,冷却后不立即还原,但遇潮湿水分则会慢慢形成结晶而恢复其原色,这种属于可逆性低温变色油墨。变色油墨的变色机理除与颜料特性有关外,油墨中的填料、连结料及溶剂的品种和性能也直接影响到变色油墨的变色性。变色油墨主要适用于超温告示、人手触摸的体温色块卡、明信片、天气预报印刷品、锅炉高温指示印品、防伪商标和航空器械的体表测温等。变色油墨大多采用丝网印刷,也可用胶印和凹印工艺印刷。
所谓发泡印刷是指用微球发泡油墨通过丝网印刷在纸张或绢物上,然后经加热而形成隆起的浮雕状图文或盲文读物的印刷方法。由于发泡印刷的图文能隆起,其所用的是微球发泡油墨,该类油墨是由高分子聚合物单体通过合成制成直径为5m~80m,内部充有低沸点溶剂的中空微小可塑球体,当微球经过加热后,球内的低沸点溶剂受热气化,使微球直径很快增大到原球的5~30倍,于是承印物表面即形成了浮雕状的图文。微球发泡印刷广泛地应用于新的点字印刷技术系统。点字印刷系统与原来的点字制作方法不同,这种方法是使用计算机。用发泡油墨印刷点字,经加热后使点字凸起。因此,不但可以迅速大量印刷,而且可使用纸的两面进行印刷,也可印刷图案。
激光雕刻加工是利用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加工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瞬间的熔化和气化的物理变性,达到加工的目的。激光加工特点:与材料表面没有接触,不受机械运动影响,表面不会变形,一般无需固定。不受材料的弹性、柔韧影响,方便对软质材料。加工精度高,速度快,应用领域广范。
激光雕刻分为激光切割、激光雕刻、激光打标、玻璃(水晶)内雕等几种常见方式.
激光雕刻工艺是通过激光雕刻机,激光打标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来实现.
上光(varnishing),是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在印刷品表面涂(或喷、印)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固化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一种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起到增强载体表面平滑度、保护印刷图文的精饰加工功能的工艺,被称为上光工艺。
上光不仅可以增强表面光亮,保护印刷图文,而且不影响纸张的回收再利用。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包装纸盒、书籍、画册、招贴画等印品的表面加工。纸印刷品的上光加工
工艺,包括涂料上光、UV上光、珠光颜。
上光已成为印后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在外贸出口产品包装加工上获得很大成效。在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的技术创新中,印后加工只有运用高新技术达到精美自动化,才能完成印刷技术的整体革命。目前,由于紫外线上光技术本身独特的优势,在印后加工的发展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包装装潢、书刊封面、画册、商标、广告、挂历、大幅装饰、招贴画等印刷品的表面整饰加工中。
上光工艺按上光油的干燥方式,可分为溶剂挥发型上光、UV上光(紫外线上光)和热固化上光等。
上光包括全面上光、局部上光、光泽型上光、哑光(消光)上光和特殊涂料上光等。
A.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
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上光可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脱机上光采用专用的上光机对印刷品进行上光,即印刷、上光分别在各自的专用设备上进行,这种上光方式比较灵活方便,设备投资小,较适合专业印后加工生产厂家使用,但这种上光方式增加了印刷与上光工序之间的运输转移工作,生产效率低;联机上光则直接将上光机组连接于印刷机之后,即印刷、上光在同一机器上进行,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少了印品的搬运,克服了由喷粉所引起的各类质量故障,但联机上光对上光技术、上光油、干燥装置以及上光设备的要求很高。
B.按上光方法
按上光方法,上光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上光。辊涂上光是最普通的上光方式,由涂布辊将上光油在印品表面进行全幅面均匀涂布;印刷上光通过上光版将上光油涂布在印品上,因此可进行局部上光,目前常采用的有凹版上光、柔性版上光、胶印方式上光及
丝网上光。
C.按上光产品类型
按上光产品类型分,上光可分为全幅面上光、局部上光、消光上光及艺术上光等。全幅面上光的主要作用是对印刷品进行保护,并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全幅面上光一般采用辊涂上光的方法进行;局部上光一般是在印刷品上对需强调的图文部分进行上光,利用上光部分的高光泽画面与没有上光部分的低光泽画面相对比,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局部上光采用印刷上光的方法进行;消光上光采用的是UV哑光油,与普通上光的效果正相反,它是降低印刷品表面的光泽度,从而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由于光泽度过高对人眼有一定程度的刺激,因此消光上光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上光方式;艺术上光的作用是使上光产品表面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使用UV珠光上光油在印品表面进行上光,会使印品表面产生珠光效果,使印品显得高贵典雅。
模切压痕工艺是根据设计的要求,使彩色印刷品的边缘成为各种形状,或在印刷品上增加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及达到某种使用功能。以钢刀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在模切机上把承印物冲切成一定形状的工艺称为模切工艺;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承印物上压出痕迹或留下利于弯折的槽痕的工艺称为压痕工艺。
彩葱是一种叫彩葱粉的添加剂与印刷油墨(通常是与UVi由墨)结合使用,彩葱粉的颜色五彩缤纷,在印刷油墨未干燥时,在其表面通过铺陈彩葱粉,干燥后形成颗粒状的彩葱效果,主要用于印刷品内部颗粒具有特色图文的局部,用较低目数网版方可印刷。适用于白卡玻璃卡、镀铝膜、金银卡等烟包,彩盒文具产品。根据印刷品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密度彩葱粉。与彩葱效果类似的工艺是珠光,其颗粒更晶莹和细腻。工艺特点:具有类似于珍珠般的光泽.色彩柔和、质感细腻.高贵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