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https://www.sodocs.net/doc/1918376460.html,/thread-1461925-1-1.html2010-7-7 SSD固态硬盘,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了读写性能下降的问题,我们现在要以我们的方式来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告诉你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SSD产品,应该如何选择呢。

在较早前我们在对INTEL X25-M进行的评测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流级SSD或多或少都有些性能方面的问题,而X25-M并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后来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SSD的性能会出现下降的现象,而我们测试过的基于34nm MLC NAND闪存的INTEL SSD基本没有这样的现象,它们似乎对时间并不敏感。

INTEL的X25-M系列固态硬盘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随后三星和Indilinx推出了它们的SSD控制器,性能更高,而且没有性能上的波动,我们当然要测试这些产品。实际上,不论是普通的机械式硬盘还是基于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平滑的性能曲线并不足够,一个良好的固态硬盘还必须保证有较高的读写速率。

OCZ V ertex系列基于Indilinx控制器,是更大众化的选择。

性能的下降实际上来自于NAND闪存的工作原理。你可以最少只写入4KB的数据,但是一个数据区块是128KB(或者512KB),所以当你删除数据时它们并没有真正的被删除,除非是这个区块又重新写入新的数据。此时,会遇到一个讨厌的情况:读取-修改-写入。也就是说,当你实际只写入4KB数据的时候,控制器(也叫主控芯片)会先读入整个区块的内容(512KB),修改其中4KB的部分,然后再整个区块写入,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仅仅是简单的写入4KB的数据。很明显的,写入512KB,而不是仅写入4KB的操作,大大拖慢了系统的速度。

我们在测试中模拟了这种最坏的情况,性能下降的幅度有些很轻微,有些很严重。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将要做的:对市场上基于Indilinx、Intel以及三星控制器的SSD 产品进行测评,以找出它们中的最强者。不过,事情总是变化很快。

请看下面的比较图表,在运行了TRIM指令(或类似的程序等)之后,这样的差别已经大大缩小了。看来,我们需要制订新的测试方法了。

闪存基础知识:内存的速度非常快,读写均在纳秒时间内完成。不过内存的最大缺点是易失性,一旦掉电,其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这个时间非常快,不超过一秒)。

另一方面,常用的磁性存储(例如硬盘),速度很慢,基于物理结构,有读写的操作。目前最快的消费级硬盘读取数据的时间是7毫秒,而速度最快的CPU读取同样的数据只需要十万分之一的时间。我们把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便宜,而且是非易失性,即便掉电,所有的数据都还在硬盘上。

NAND闪存为我们提供了结合两者优点的选择,它们实际上是非易失性(虽然也有数据遗失的问题,不过是在十年以后),而且速度较快(数据的读写是微妙级,而不是毫秒级)。通过对一个N沟道MOSFET插入电子充电极,就可以构造出一个基本的NAND闪存单元。这样的闪存单元无须电力维持也可以很好地保持其中存储的数据信息。

一个闪存单元可以保存一比特(bit)的数据,当成千上万个单元同时集成进一片芯片中时,就可以保存成千上万个比特的数据了,再大的规模就是上GB存储量的NAND闪存颗粒了这些闪存单元有规律地按行和列排列,一组闪存单元称之为一个闪存页面。目前一个页面的大小是4KB。NAND闪存不能按比特写入,只能按页面的大小写入——也就是4KB 大小。

尽管对页面进行写入很简单,不过擦除它们就要复杂些了。

受限于MOSFET的结构限制,对于NAND闪存中保存的数据,不能按单个闪存单元擦除,只能对整个“区块”进行擦除的操作。通常一个区块包含128个页面,也就是说,如果

要对某个页面中的数据进行重新写入,实际操作是首先擦除掉这个页面和相邻的127个页面中的数据,然后再将新的数据写入到这128个页面中。请允许我重复一遍:改写一个页面4KB的数据实际执行的是擦除和改写512KB数据的操作。

更糟糕的是,对页面的写入操作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寿命。JEDEC规定的(multi-level cell,多层单元)式闪存颗粒的极限写入次数是1万次。

为了避免闪存单元快速损耗的问题,必须在控制器中采取非常灵活的管理方法。一个设计良好的控制器必须将写入操作分散到尽可能多的区块去完成,必须避免对相同的区块执行一遍又一遍的写入操作。还有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有些存储的数据会频繁的更新,而另一些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更新。从你电脑的角度来说,并不需要知道控制器的这些操作细节,它只是向控制器发出写入数据的指令,对写入的数据进行分摊等复杂的操作任务必须由控制器自己独立去完成。

是不是非常难以处理?不过还好,还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技术是非常抽象的,在20年前,使用电脑需要你懂得汇编语言,后来的C、C++语言在程序员和硬件之间建立了一种抽象层,从而简化了开发过程,你可以以接近书面语言的形式更有效的控制和使用硬件。你可以编写更简单(而且更容易管理)的高水平代码,然后使用编译器优化它。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固态硬盘。

最小的可写闪存单元是页面,实际上控制器能够直接进行写入操作的区域比单独的一个页面大得多。今天,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逻辑页面的概念,是NAND闪存物理页面的抽象化概念。

SSD控制器最直接的写入方法就是对页面的直接写入,在这种情况下,逻辑页面的数量等于物理页面的数量。

不幸的是,这种方法有个很大的缺憾:跟踪开销。假如你的逻辑页面大小是4KB,而你的SSD容量是80GB,那么逻辑页面的数量将高达20,000,000个(实际产品是20,971,520个)。你需要一个速度很快的控制器(甚至是PC级别的处理能力),来对这么多的逻辑页面进行分类处理,这么多的逻辑页面,也需要更多更快的高速缓存/缓冲处理。

这种方法的好处却是非常高的4KB写入性能。如果你的写入操作大多数都是4KB,这种方法将产生最佳的性能。

如果控制器达不到同时控制/分类这么多逻辑页面的能力,那么就只有增加逻辑页面的大小。一个例子是将逻辑页面增加到一个“区块”(128×4KB)大小,这大大减少了控制器需要同时进行控制/分类的逻辑页面的数目。仍然以上面的80GB SSD为例,此时的逻辑页面数目大致为163,840个,如此少的数目可以大大降低控制器的设计和制造难度,普通的嵌入式处理器即可胜任这样的任务。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非常高的大文件顺序写入性能。如果你有很大的文件,那么较大的逻辑页面将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你会发现,目前使用的数码相机,其对2MB~12MB之间大小的图像文件具有最快的写入速度,就是这个原因(它们使用了较大的逻辑页面)。

遗憾的是,连续写入性能和小文件写入性能不能同时兼顾。请记住,对文明用语C型NAND闪存的写入速率只是读取速率的1/3左右,而且在写入小文件时,这个差距会更大。如果你编写了一个8KB的文件需要写入,那么控制器实际会写入512KB的内容(以上面的例子,这是最小的可写入文件尺寸)。写入放大效应大大上升。

还记得OCZ基于Indilinx Barefoot(大脚)控制器的V ertex系列SSD?它们的逻辑页面就是512KB大小。OCZ要求Indilinx提供新的更小逻辑页面的固件,Indilinx提供了,结果就是大大改善了4KB的写入性能。

清理机制与写入放大

让我们以某个餐厅举例,假定这个餐厅一共有200张桌子,一天的客流量是1000人,那么客流量与餐桌的比例就是5:1。在每个客人走后,餐厅都需要将使用过的餐桌、碗筷等物品清理干净,以备后来的客人使用。这也就是SSD的清理机制。

请记住SSD的清理原理:可以按页面读取和写入,但必须一次性擦除整个区块。如果一个区块充满了无效的数据(例如文件已在系统级别覆盖),那么这个区块必须被擦除,然后才能写入。

所有的SSD硬盘都有这样的机制,那就是清除无效的区块以备下次使用。当SSD才投入使用时,清理机制(算法)并没有真正进入实时处理的状态,使用几天、几周、几个月后,清理算法才会实时在后台进行处理。

实际上写入的情况和此图非常相似。有数据写入时,控制器会分配一个新的区块,有效的数据和新添加的数据会写入到新的区块,旧的区块进行清理,然后将旧区块的地址信息写入“空白区块池”。控制器将已使用的区块地址从这个池中清掉,并且添加进来新的已清理区块地址,以备下次使用。

当有写入请求时,从“空闲区块池”中给这个请求分配一个新的区块,将新区块的地址信息加到“数据区块池”。包含无效数据的区块被清理,然后将地址信息添加到“空闲区块池”。

平均写延迟,甚至随机写延迟,都非常低。

虽然平均写延迟很低,但是最大写延迟却很高(仍然比机械硬盘低),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一直在说固态硬盘的清理机制(算法)和区块数据写入重组,它极少对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有超低的平均写入延迟),但是个别情况下,这样的操作处理却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

而这正是写入放大产生的原因。

只有较少几个区块可用于写入的情况(很极端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清理机制(算法)只能在少数几个空白区块中进行操作,具有较多无效页面的区块被选中进行清理,当这些区块被清理,其地址信息加入到“空闲区块池”中后,原有的有效数据才会被拷贝到空闲区块中,接下来才轮到新进入的数据进行写入等操作。在最右边,你会看到接受到写入请求和将数据实际写入对应的区块中间的操作周期。当考虑到SSD进行的清理机制时,你会看到写入数据发生的延迟,这种现象被称为写入放大。

INTEL声称,它的SSD产品具有非常低的写入放大,不过1:1的写入放大因子在现实中不太可能。

写入放大因子是指SSD控制器实际写入区块的容量总和与实际文件大小的比值。这个因子为1时是最为完美的,也就是说,你想写入16KB的文件,SSD实际写入了16KB的文件,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这样的完美因子目前还是非常难于实现的。更高的写入放大因子意味着SSD更短的寿命和更低的性能。因此,这是个很棘手的比例因子。

数据重组与写入合并

你或许记得,SSD能够获得高性能是因为采用了多个闪存芯片并行处理的缘故。这种方式对于较大的文件很有效率,因为较大的文件更容易采用分割/并行传输的方式读取和写入在这里,我们模拟一个128KB文件的并行写入情况。它被分割成了64KB的两个部分,然后同时写入到不同的区块中:假如我们现在读取这个文件,那么也是从这些不同的区块中同时读取,非常高效。

请记住,我们前面讲过的却是小文件的随机读写性能。在PC上,小文件的读写是经常发生的,并且由于I/O操作的高延迟而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个超微型的SSD上,写入4KB的数据会发生什么。因为4KB是最小可写入尺寸,也就是说,这个尺寸已经不能再被分割,因此它只能通过一条通道写入。

实际上,INTEL和其他的SSD厂商已经预先猜测到这样的情况,所以在他们的产品中,

小文件并不是直接写入的,而是多个小文件组合成较大的文件后,再执行分割/并行写入。

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会提高小文件随机写入的性能,因为这一切实际是被较大文件的持续写入给代替了。真正对性能产生影响的时候是在对小文件进行覆盖/重写的时候。

大文件的覆盖/重写很简单,多个区块同时被清理。

在小文件的覆盖/重写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整个区块中,只有某个页面的数据需要刷新,其它页面中的数据保持不变。而且,这样的区块还不止一个。

唉,对这些分散的区块进行处理又会是个耗时的过程。如果此时再发生写入的情况,那么就会是对每个区块都进行读取/修改/写入的漫长过程。

当操作系统不支持TRIM技术的时候,对每个区块的写入操作都会有读取/修改/写入的过程,而且整个过程还有写入放大因子的不利影响。

这就是写入合并方式的缺点。

INTEL的控制器会尽力克服这样的情况,因此它的随机写入性能仍然很好。三星的控制器就没有针对这种情况处理的机制(算法)了。

现在你可以明白对整盘执行持续写入会修复碎片区块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这样的操作可以把零碎的小文件串联成一个或几个大型的“连续文件”。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固态硬盘的性能会随着时间下降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一定要向SSD中写入连续的大文件,实际上,你对SSD操作的文件有大有小,有连续也有分散,最后你的操作都会被控制器进行合并然后再真正写入到SSD上。

写入寿命

还有个因素影响着SSD的性能:写入均衡。

每个文明用语C NAND闪存单元可写入的次数大约为1万次,超过这个次数,写入的数据就会变得不那么可靠。当然也可以使用SLC NAND闪存单元,它们可以提供10万次的写入,但价格会立马上升到2倍。

1万次的写入次数并不多,不过SSD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使用寿命为1~10年。最重要的是,全部SSD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比传统的机械式硬盘更可靠。

唯一的办法是赋予SSD非常聪明的算法,以及基于大量调查收集的事实:台式机用户并不总是在硬盘上进行非常大量的写入操作。

想想你现在用的硬盘吧,你多久把它们全部塞满、删除,然后重新塞满一次?INTEL 估计,即便你每天向硬盘中写入20GB的数据,X25-M还可以使用至少5年的时间。实际上,20GB的写入量大大高于你日常使用中的情况。

例如:在个人电脑中,操作系统和其他的一些程序占用了不到100GB的空间(基于过去两周的统计结果),然后就是每天大约7GB写入的各种数据,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如果我不再安装其他的程序,只是保持系统目前的样子,我的硬盘空间还剩余203.4GB可以用于每天7GB的写入。这意味着,大约29天后(假设SSD中的写入分配是完美的),我会把这个SSD填满。再假设我会用7天来备份这个SSD上的所有数据和程序。那么就是说,大约36天的时间,我会用掉这1万次写入寿命中的一次。简单的乘法算一下,就知道大约是36万天后这个SSD会挂掉。假设控制器对写入操作是完美的均衡操作,那么就是986年。实际上,NAND闪存中的数据最多只可以保存10年左右。

这是假定了一个具有完美写入均衡算法的SSD,但正如你猜到的那样——这是不完全可能的。

写入放大因子决定了,写入的虽然是7GB的内容,但真正写入的超过了7GB的SSD区块容量。请记住,对整个区块的写入是读取/修改/写入的过程。最坏的情况下,我只写入了4KB

的文件,控制器读取了512KB的整个区块,修改其中4KB的内容,然后再写入512KB的区块,并清理掉旧的512KB区块。虽然我只使用了262,144个区块中的一个进行写入,却同时影响到其他262,143个区块的写入寿命。

当然可以对写入均衡进行深入优化以确保每个区块都得到平均的写入,不过却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

备用空间

INTEL 80GB版本的X25-M具有85,899,345,920个字节的存储空间(80×1024^3)。硬盘制造商却将80GB认为是800亿字节,因为他们使用了1GB=10亿字节的定义。因此,SSD厂商也使用相同的定义。现在,800亿字节其实等于74.5GB,这就是在你的固态硬盘上能够使用的空间。操作系统只能使用800亿个字节,实际具有85,899,345,920个字节

固态硬盘实际有多少空间?80GB。操作系统让你使用多少空间?74.5GB,多出来的5.5GB 哪里去了?控制器将它们作为备用空间。

INTEL的控制器是动态的,它使用剩余空间作为后备空间,直到你的文件膨胀占用更多的剩余空间。它只将非用户空间的7.5%作为自己临时的“写入均衡”(实际就是动态的备用空间),所以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其它的控制器也许不是动态的,但它们也可以在固态硬盘接近塞满时提供较小的性能损失。不过,即将推出的TRIM指令使得INTEL大费周章设计的优秀算法很快变得过时和无用。

TRIM

TRIM是Windows 7中引入的专门针对SSD的新指令,这个指令很有趣,它实际上是让SSD 的清理操作具有优先级的概念。在前面的那个极端例子中,当写入时只有很少的几个区块可用时,才会将那些只有部分数据的区块清理并合并写入,操作过程中甚至动用了备用空间。当具有TRIM指令时,操作系统只是从LBA表中清理掉相关的信息,并不执行真正的清理操作。TRIM指令告诉SSD控制器,可以排序并“规划”这些无用区块的清理工作,并将这些区块的地址信息添加到“替换区块池”中。

一个使用中的SSD会使用备用空间来“中转”数据,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比例是7%左右。下面的图来自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

请注意,当增大备用空间比例时,写入放大因子随之下降。为了使写入放大因子等于1,我们的备用空间需要保持在10%~30%之间,具体取决于硬盘上有多少数据是静态的。

还记得我们刚刚说过的替换区块池?下面这张图其实是假设我们有多个替换区块池,并加入了动态数据进行对比(静态数据例如安装上的程序、生成的文档等等;动态数据例如

交换文件、其它随机写入等等)。如果固态硬盘只使用了单块的替换区块池,那么对备用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备用空间在30%左右时,写入放大因子甚至下降到1.0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不过请记住,现在的消费级固态硬盘仅有6~7%左右的备用空间,甚至比我们在例子中的最小值10%还要小。相比之下,INTEL企业级的固态硬盘——X25-E系列,具有更多的备用空间,大约是20%左右。

TRIM指令可以帮助控制器达到类似X25-E那样较多备用空间的好处。固态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现在都已经被TRIM指令接管了,作为“替换区块池”使用。就像IBM的研究揭示的那样,这可以根据你的文件性质(动态或静态)大大提高固态硬盘的性能。

性能退化

更多的备用空间可以提供更好的随机读写性能,不过桌面台式机的随机工作量还没有大到能够使更多的备用空间产生明显好处的地步。而且,目前对SSD的评测都没有测试使用中

的状态,只是新盘跑跑分而已。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只将目光盯紧SSD的价格,想从SSD 产品中挑出每GB价格最低的型号。

使用TRIM指令可以把使用过的SSD性能恢复一部分,不过取决于你使用的SSD型号:

根据不同的情况,所有三种控制器都可以从TRIM指令中获得好处,不过随机写入性能仍然出现下降,最糟糕的是三星的RBB控制器,几乎丧失了70%的性能,三星看来更需要TRIM 。

INTEL从G1到G2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改善,测试的固态硬盘几乎没有丧失随机写入性能。这是因为INTEL对固件进行了微调并具有两倍大的缓存:更大的缓存使得控制器可以更好地跟踪、组织、管理和执行清理。单纯从性能上来说,G2完全具备挑战企业级X25-E的能力。不过,X25-E的寿命更长。

Indilinx控制器的性能差距也很明显,持续写入测试下降明显,但它们却是在PCMark V antage HDD测试中唯一没有出现性能下降的产品。其实,PCMark V antage总分的差距更小

一些。这可能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Indilinx从TRIM指令中并没有得到多少的好处。这可能是由于Indilinx使用了静态的LBA映射方案,并且只在额外的空间中保留了单一的

6.25%的备用空间的缘故。

三星和INTEL在TRIM指令上获得了很大的好处。三星的表现从难堪到可以接受(这并不是指它的价格),INTEL的表现从领先到更优秀。是的,更优秀。

旧事重提

当新买的SSD投入使用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所有的区块中都没有任何数据,每次写入都是全速进行,一切都和想像的一样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区块中已经填充了数据(有效或无效),现在再对区块中写入数据,控制器就不得不执行读取/修改/写入/清理的繁琐过程了。

较早前,我曾经模拟过最坏的情况:首先将SSD中塞满了各种数据,然后删除整个分区,再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运行测试软件。这很接近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因为它的所有区块都被写入,操作系统安装和运行测试软件则增加了一些随机写入的数据,这使得所有区块中数据的分布更接近长期使用SSD的情况,也使得SSD控制器的工作量大大上升,我喜欢这

么折磨它。

问题在于,如果一个SSD正确支持TRIM指令,格式化操作会擦除掉所有我故意塞进去的各种数据。我的关于测试使用后的支持TRIM指令的SSD就会变成和测试新的SSD没有两样了。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找了个支持TRIM的SSD,把它填满,然后格式化,再测试性能,

性能并没有真正改变,清理操作需要较长的时间,不过性能基本是一样的。

所以,我需要新的方式来测试。以前那种大压力的测试情况并不能得到它们真正的性能表现。毕竟,我不希望用不严谨的数据来误导群众。

一旦可以在所有驱动器上启用TRIM,我就会在系统启动后将它们填满各种数据,有有效数据,也有无效数据,然后我会删除无效数据,并在整个过程中测试它们的性能。这将测

试它们处理数据的方式以及TRIM的工作方式。

遗憾的是,还有驱动器不能正确地支持TRIM。测试版Indilinx固件与TRIM运作良好,不过当系统进入休眠模式,重新唤醒后可能会丢失数据。囧。同时,这也与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有点冲突,可能造成TRIM指令不能发送到驱动器。不过据说这些问题都会在年底前得到解决,现在就为TRIM欣喜若狂有点为时尚早。

测试的第一阶段,我们需要转换我们的思路。为了模拟普通用户使用中的情况,我们将测试用的SSD首先进行安全的全盘删除,然后全新安装Windows 7 x64操作系统(非镜像方式),然后安装所有的驱动和程序,把剩余空间全部塞满各种文件,再删除这些无用的文件。在这个填充和删除的过程中,控制器必须跟踪所有区块中的数据变化,我们以此来

尽量逼真地重现普通用户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情况。

我们使用了最新的IMSM驱动,所以TRIM不会对驱动器有效。这些可怜的SSD。

接下来我们就将看看全新和使用过的性能数据。如果驱动器强制使用TRIM指令,我们不会手动将其关闭。

INTEL新的34nm SSD:没你想像的那么大突破

我花了一段时间才弄明白INTEL最近投放市场的SSD,主要是因为INTEL并没有公开的文档。INTEL一直刻意模糊有关的重要细节,只能通过测试得到的数字来猜测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经过几个星期,我想我已经明白了。

G1--第一代基于50nm工艺的X25-M

G2--第二代基于34nm工艺的X25-M

进化到34nm让INTEL X25-M的价格竞争力大大增强。新的制程也使得INTEL可以改进控制器的性能。控制器的基本架构并没有变,但在技术上并不是另一块硅片那么简单(不仅仅是无卤素),是固件本身的改进。

新的X25-M还具有两倍大的集成缓存。旧款的型号使用了16MB的三星166MHz缓存(CAS 3)。新的160GB G2使用了32MB美光133MHz缓存(CAS 3)。

更多的缓存意味着控制器可以同时跟踪更多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整理和重组数据。我们看到这体现在4KB文件的随机写入性能上,大约提高了50%的水平。

INTEL使用了16GB的闪存颗粒代替了旧工艺的8GB颗粒。一旦34nm工艺进入批量生产阶段,INTEL可能会在PCB的背面再集成十颗颗粒,提供320GB的型号。我相信这个时间会很快。

34nm新工艺的驱动器在性能上相比旧工艺并没有明显的改进。

请注意,我们使用了最新的Iometer进行测试,这和我们以前的测试不同,这个测试软件可以更好地填充整个驱动器,并提供更可靠的测试数据。

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这些:新的G2并没有快很多。事实上,在4KB文件随机写入测试中,它比全新状态下的G1要慢些。只不过,G2的性能并没有随着时间下降。所有测试的情况都是如此(G2没产生下降的问题)。是的,你没有看错。在这样的重载测试中,G2都是轻轻松松地应付了。这,真是可怕。

G2在测试中全面领先,甚至,4KB随机读取项目领先11%之多。

接下来,我们使用PCMark V antage测试了这两款SSD产品,以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表现,结果差不多。

全新状态下的G1和G2成绩很接近,呈现交替领先的局面。PCMark V antage HDD 测试套件展示了G2的真正潜力,大约比G1要快5.6%左右。

对使用后的测试显示G2更领先一点,但不是非常大的差距,PCMark V antage HDD测试套件的平均得分显示G2大约领先G1 7.5%。显然,34nm新工艺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吸引人的价格,还有更多性能方面领先的因素。

34nm新工艺的SSD还内置支持TRIM指令,尽管现在还没到用上的时候。INTEL称将在今年四季度提供一个可下载的新固件,仅有34nm的SSD可用于刷新支持TRIM。届时,TRIM

在这些SSD中的表现将类似于现在TRIM在Indilinx手工运行的工具软件中的表现——换句话说,几乎恢复到全新的性能。

因为或多或少地依靠TRIM指令消减无效数据,G2的固件将和G1有明显的不同。事实上,如果我们稍稍修改下我们的测试方式,我们可以在PCMark V antage测试中使G1得到更好的成绩。

在我们较早的测试中,我们首先将驱动器上填满各种数据,然后使用镜像文件进行恢复。恢复过程帮助清理了驱动器上的碎片,并确保备用空间得到了一定的使用。如果我们不使用镜像文件恢复,而是全新安装操作系统,最终会得到一个更为分散的状态,这种情况应该在日常使用中不会出现,因为一般人都会在清理和安全擦除驱动器后才开始安装操作系统,不过这种方法正是绝好的展现G2本领的途径:

G2处理碎片的方式与G1相比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不如G1那么优雅。很难说这是一种倒退,不过,显然是INTEL指望借助TRIM指令使得G2可以获得和G1一样的性能表现,如此折中大约是为了保持G2在使用后仍然能保持较高的随机写入速度的缘故。我应该指出,假如没有TRIM的支持,G2在测试中会比G1更慢。测试只是将两者之间的差异放大而已。总的来说,G2是更好的选择,不过这得看TRIM的支持程度。G1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降低性能,G2会在你填满它之前出现性能下降。我们目前不知道INTEL公司会在新的固件中增加些什么新的东东……

我不想来告诉INTEL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才会成功。没有什么能够阻止INTEL在G1中提供对TRIM的支持。我更愿意假设INTEL已经在内部测试中通过了G1对TRIM的支持,只是没有放出新版的固件而已(公认的漫长过程),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又何必呢?

G1即便是在使用后,也比最快的Indilinx SSD要快。在4KB随机写入测试中,G1甚至比基于SLC闪存颗粒的Indilinx要快。INTEL不需要这么快抛弃G1,即便是G2更快的情况下。不过,我想,INTEL用它的第一代X25-M掏出了慷慨拥趸的600美元,这是每时每刻都在真切发生的事情。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叹气。

Indilinx,克隆、克隆

G.Skill、OCZ、Super Talent以及Patriot都拿来了他们的SSD产品进行测试。如果不看外面的商标贴纸,它们之间实在没有太多的不同。

甚至它们的包装盒也非常相似,我真的搞不懂,似乎它们之间只是外包装图案有所不同而已。它们之间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Patriot Torqx提供了2.5"转3.5"适配器,一个不错的配件。同时,Patriot Torqx还提供了10年保固,是基于Indilinx控制器SSD产品中最长的。

OCZ紧随其后,提供3年保固,Super Talent和G.Skill为2年。

Indilinx目前还是家小公司,所以在固件开发中他得依靠客户帮助确认、测试和反馈。就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所有Indilinx的客户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固件修正,只不过他们中

的一些重新命名固件的版本号,其他人没有。OCZ最新的固件是1.30,G.Skill、Super Talent 和Patriot称为1571。

Indilinx Barefoot(大脚),基于ARM处理器核心

在所有的Indilinx系中,OCZ和Super Talent与Indilinx的关系最为密切。得益于OCZ和Super Talent对生产和测试的积极帮助,他们比其他的SSD厂商更先得到新版的固件。

现在你已经不需要跳线来升级固件了,前提是你的固件版本比1275更高。如果你还在使用以前的版本,那么你需要先升级到1275版本固件,再升级到更高的版本。这个升级包含

很大的运气成分,很多SSD厂商并不直接提供1275版本的固件,所以想要升级到最新版固件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市售的版本几乎都是最新版,这个问题主要

是影响到那些早期的用户。

性能,正如你所预料的,无论制造商是谁,都非常接近。

性能的差距取决于所使用的闪存颗粒和控制器,这就是为什么OCZ V ertex比Patriot Torqx 要慢,但又比Super Talent UltraDrive GX要快。不同的制造商和不同的闪存容量左右着性能的表现,越大的容量也具有更高的性能,在这里256GB的版本比128GB的版本要快,同时128GB的版本又比64GB的版本更快……

参与测试的驱动器使用了相同的固件(1571),只有一块Super Talent使用了测试版的1711固件,内置了对TRIM的支持。

当综合审视这些SSD产品后,我认为Patriot Torqx更适合桌面用户,因为它包含一个3.5"适配器,而且还有10年的保固(很难说Patriot会在10年的时间里面有哪些更换策略)。

价格也是它们之间较大的不同。

Wiper工具

微软唯一支持TRIM指令的操作系统只有Windows 7。对于Windows XP和V ista用户来说,即便SSD支持TRIM指令,操作系统也无法发送TRIM指令。幸运的是有一个解决办法,是由Indilinx首先提供的——不是INTEL,这真是Indilinx用户的福音。

这个工具从操作系统中找到所有可用的LBA地址(实际就是剩余空间),然后将空白地址清单发送给SSD,并告诉SSD清除这些LBA地址——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它不会破坏有效的数据,关键在于它也不应该破坏有效的数据。一旦这些区块中的数据清除完成,性能又可以恢复到全新时的状态。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因为操作系统只需要将删除文件的TRIM指令发送给SSD就算完事了,剩下的工作是SSD在内部完成。操作系统不支持TRIM?只需要运行Wiper 工具,要求操作系统定位/标记那些不再使用的区块即可。你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只是需要一个额外的步骤:运行Wiper工具。

它其实包括了所有的剩余空间(LBA)并告诉控制器根据优先权处理这些区块,很聪明的方法我对这个工具进行了测试,可以看到,几乎恢复到全新时的性能:

你现在可以从生产商那里得到这个工具,而且还有32位和64位的版本(仅适用于Windows,从XP到7)。我发现这个工具在IDE模式下工作最好,RAID或者AHCI模式可能要多花几个小时的时间而且还有其它的小问题。正常情况下,它仅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把整个SSD处理完毕。

你并不需要经常性的运行这个工具(而且基于Indilinx控制器的SSD性能下降并不是那么厉害),一旦获得官方对TRIM的正式支持,Windows 7用户将不再需要这个工具。不过在

一切还没有明确之前,有个小工具总比没有的好。

后台碎片收集

Indilinx另外提供给用户的一个提高使用后性能表现的控制技术是后台碎片收集,也就是说,当系统闲置的时候,会自动在后台进行空间整理的操作。

这个功能实际上是三星率先在其RBB控制器上引入的,但是三星控制器在使用这个功能时多少有点问题,并不够稳定。

其实,这个机制的工作原理是将驱动器上的数据重新组织成相对比较完整连续的状态,或通过查看驱动器上的文件系统,并使用TRIM指令对文件进行处理。Indilinx和三星虽然

都提供碎片收集的算法机制,不过两者的工作过程并不相同。看来,他们已经确定这种机制对抑制性能下降有一定的作用。

在Indilinx的方案中,并不仅仅是使用TRIM指令对驱动器进行处理,驱动器并不知道如何

进行TRIM处理:它只不过是跟踪所有的数据。相反,驱动器重新安排它上面的数据,以获得最大的性能恢复。

在三星的方案中,需要有兼容的文件系统(据说是NTFS),然后数据在TRIM指令的作用下进行相应的清理处理。

这种机制大概不会对笔记本用户的使用时间带来什么影响。另外,很难说这种机制是否会影响到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做的时候,驱动器反而在进行大量的读写

操作,难说你不会担心。遗憾的是,这种机制没有办法关掉。

Indilinx步三星的后尘推出了后台碎片收集机制,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就个人而言,真正的TRIM支持(或者至少是类似Wiper工具的程序)才是今后几个月SSD厂商应该努力的方向。我并不喜欢后台碎片收集这样的东西。

Indilinx对TRIM的早期支持

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Indilinx现在对OCZ和Super Talent的SSD推出了早期的支持TRIM 指令的测试版固件。OCZ称这个固件为1.42,Super Talent则称之为1711。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固件当电脑进入休眠模式时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而且现在他们已经将这个测试版的固件从网站上撤掉了。

TRIM指令看起来做了两件事:一是删除文件并清空回收站(真正的删除它们),另一件事就是格式化驱动器上未使用的空间。或者说,控制器简单地删除了一个分区而不是对整个驱动器执行TRIM指令,我还不习惯它的这种工作方式。在正常使用情况下,TRIM可以提供相对新盘90%以上的性能表现。

在对TRIM的支持上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只能工作于支持的操作系统上(Windows 7或者某些Linux版本),并且还只能使用支持的驱动程序。在Windows 7下面,就只能使用微软的IDE或AHCI驱动(也就是说,不能安装任何芯片组驱动程序)。

更遗憾的是,如果你使用了INTEL芯片组的RAID模式(不管是真正的RAID还是仅仅这种模式),Windows 7载入的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驱动并不能透过TRIM指令使之到达驱动器。我期望INTEL会在今年四季度发布34nm SSD产品新版固件的同时来修正这个问题。

OCZ的聪明之处:便宜的Indilinx SSD产品

三星的SSD产品主要供于OEM,并且三星同时向OCZ和海盗船这样的厂家提供闪存颗粒。三星实际上在初期阶段向基于Indilinx控制器的SSD提供所有的闪存颗粒,不过,他的颗粒价格后来上升了。

OCZ很快的转向其他厂家购买闪存颗粒,这就是OCZ V ertex系列,我们都很熟悉的产品。OCZ Agility系列,它们的控制器和V ertex系列完全相同,都来自Indilinx,但是却采用了INTEL 50nm工艺闪存颗粒或者东芝40nm工艺闪存颗粒。

像其它基于Indilinx的产品一样,我手上的V ertex系列也是采用了三星的闪存颗粒。Agility系列使用的是INTEL 50nm闪存颗粒,少数比较幸运的Agility用户购买到的是东芝40nm闪存颗粒,它们速度要快一点点。

闪存颗粒越慢,当然SSD的读写性能也越慢。这里我实际上比较的是V ertex Turbo,它比大多数基于Indilinx控制器和文明用语C颗粒的SSD产品都要快上一点,在PCMark V antage 套件测试中,V ertex比Agility大约要快上0~5%,在低层次的测试对比中,要快上大约4~14%。价格方面,128GB的产品要相差12%,64GB的产品相差9.5%(目前还没有256GB 的Agility产品)。

如果你想进入SSD的阵营,而且还不想花太多的钱,那么Agility系列会是比较合适的选择。我想OCZ推出Agility系列是个不错的主意。我不敢肯定的说,但个人建议只要闪存颗粒是可靠的,不用在乎是谁制造的。并且我愿意承受性能上的一点点差距以达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OCZ Solid 2

我们刚已经说过,OCZ的Agility系列其实是把V ertex系列换成了更便宜的闪存颗粒,那么他的Solid 2系列呢?

OCZ最近宣布推出Solid 2系列SSD产品,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后怕(旧的Solid系列基于JMicron控制器),但它的命名方式类似于Agility。

第一款Solid 2产品现在已经释出,与V ertex系列和Agility系列相同,仍然使用了Indilinx 控制器。唯一的不同在于,它使用了INTEL 34nm闪存颗粒。

最初的Solid 2产品规格非常低,我已经确认,它们标记的比较保守。OCZ现在每天都在调整Solid 2的性能,并且只是简单的宣布接受预订。虽然目前得知Indilinx控制器与INTEL 34nm闪存颗粒之间有些问题,不过OCZ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SSD阵营的竞争一直比较白热化,这样的竞争反应在所有的方面。OCZ宣称自己的SSD产品会比INTEL的产品更便宜(至少在每GB价格上),而且OCZ现在还扩充了自己的阵容。对于OCZ的V ertex系列和Agility系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V ertex EX系列实际上是采用SLC颗粒的版本,现在OCZ又推出了新的V ertex Turbo系列。V ertex Turbo实际就是V ertex ,不过控制器和内置缓存的频率更高:180MHz,V ertex是166MHz。控制器其实完全一样,不同的只是频率提高到180MHz。OCZ帮助Indilinx改进其控制器,作为补偿,Indilinx提供给OCZ频率更高的控制器。

随着频率的提升,可能会缩短控制器指令的执行时间几个纳秒。问题是,现在的性能瓶颈在于闪存颗粒,它们的执行周期以微秒记,完全抵消了几个纳秒能够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不要对性能的线性提升抱有期望。

我们已经看到,基于Indilinx控制器的相同SSD产品之间也有几个百分点的差距。所以,为了使测试尽可能的精确,我首先测试了V ertex Turbo的性能,然后,刷入V ertex固件,

将其作为V ertex进行测试。实际上也就是将控制器和缓存的频率调低到166MHz。

正如所料,它们之间只有很少的性能差别。你可以从基于Indilinx控制器和文明用语C闪存颗粒的任何两个SSD产品之间看到这种微弱的差异,甚至我们手上的Patriot Torqx都和V ertex Turbo一样快。不过,具体到价格上,V ertex Turbo却要贵得多。

这样的价格甚至超过了INTEL 160GB版本的X25-M,绝对不值得购买。我和OCZ的CEO,Ryan Petersen谈论过V ertex Turbo系列存在的价值。像往常一样,他告诉了我他的远见。他希望未来能够在V ertex系列中使用相同的180MHz控制器,并且价格保持不变。他的意图是,在基于Indilinx控制器的相同价位的SSD产品中提高OCZ产品的竞争力。

虽然我不建议在V ertex Turbo系列上多花钱,但是,如果OCZ真能把V ertex系列控制器的频率提高到180MHz,我也不会抱怨什么。

三星的问题

最后要介绍的SSD厂家是三星。三星提供苹果公司MacBook、Mac Book Pro产品线所使用的SSD驱动器,三星提供联想X300上使用的SSD驱动器。事实上,如果你从主要的OEM

厂商处购买预装了SSD驱动器的整机,这些SSD都来自三星。

坏消息是,它们的表现都不好。

下面是新盘4KB随机写入性能比较,其中基于三星RBB控制器的是最新产品

4.4MB/s,三倍于西数V elociRaptor,但却是更便宜的Indilinx驱动器的1/3

下面是使用后的产品之间的比较,看看机械硬盘的数据吧。

使用后的数据显示,三星的速度掉在了机械硬盘的后面,很可怕吧!

这样对待三星很公平,你没看错,这不是JMicron的糟糕性能。三星真的不值得你掏那么多的钱去购买。

推出三星RBB控制器SSD产品的至少有两个厂商:OCZ和海盗船。

OCZ Summit系列以及海盗船P256均基于三星RBB控制器

现在那些OEM厂商提供的基于三星控制器的SSD产品往往是些更旧的型号,控制器还是上一代,性能更差。

我与那些提供基于三星RBB控制器SSD产品的厂商进行过交谈,了解了一些销售方面的数据。现在三星几乎不再提供SSD产品了,基于Indilinx控制器的SSD产品和三星RBB控制器的SSD产品之间的出货比现在已经超过了40:1。如果最终用户能够非常聪明地选择Indilinx或者INTEL,他们为什么还会喜欢苹果和联想提供的单一选择?

如果你有独立的能力可以选择Indilinx或者INTEL的SSD产品,那就千万不要选择这些OEM 厂商提供的SSD产品清单。

三星认识到自家SSD产品在使用后的性能下降是由于第一家推出不太成熟的后台碎片收集算法所造成的,不过,即将到来的官方对TRIM的支持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很棒吗?不完全是。

目前的最终用户无法得到任何更新的固件。更糟糕的是,即便是像OCZ或者是海盗船这样的公司也无法对固件做出任何修正。如果你想得到更新的固件,那么最后只有去找三星公司。我忍不住想说,这是非常荒谬的。

如果你有幸购买到具有后台碎片收集算法的三星SSD产品,就像我刚才说过的,随着对TRIM的支持,性能下降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那么如何知道呢?打开设备管理器,选择SSD属性,详细信息,在下拉列表中选择硬件ID,那么就可以看到固件版本了。

版本1801Q以前不支持后台碎片收集算法,版本18C1Q及以后的版本才支持你如何确保你有正确的固件版本?只有运气和祈祷。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新的三星产品实际上具有更好的持续写入速度、持续读取速度和随机写入速度。

这些更新的驱动器也高度地兼容,测试中表现也不差。而且也已经提供给主要的OEM厂商。不过,它们的随机写入性能仍然是最差的。它们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支持TRIM,这

将有助于保持性能不会下降。不过即便如此,它们的速度仍然会比Indilinx产品慢。

没有类似的Wiper工具和较新的固件,对TRIM的支持也让人不抱太大的希望,三星的驱动器实在让人没有兴趣。

你需要SSD吗?

相对于机械硬盘,SSD仍然是突破性的技术。短时间内很难说服某人去购买SSD产品,不过我想强调在SSD和机械硬盘之间的巨大差异。现在网上也有很多的性能比较文章,除了对单个硬盘的比较,还有SSD与机械硬盘RAID系统之间的比较,我们这里也会有类似的比较。

在我的测试中,我使用了一种更新鲜的方式:启动电脑,引导进入操作系统,然后启动一些日常应用的程序,观察整个的启动时间。我用来启动的程序有:World of Warcraft、Adobe Photoshop CS4以及Firefox 3.5.1。

除了这三个程序外,系统是全新安装的——我甚至连防病毒软件都没有安装。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最快的桌面级硬盘,西数的V elociRaptor,整个启动过程是31秒。

INTEL的X25-M只用了6.6秒

24秒的时间差还不足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差距,尤其是你需要考虑到电脑还有处理指令的响应时间。我们期望着我们的电脑能够对我们的输入立刻做出反应,甚至等待6.6秒的时间都嫌长。而等待31秒的时间简直就是一种痛苦和折磨。想想吧,这是一台i7核心的电脑,拥有世界上最快的处理器,用了半分钟的时间才只启动了三个程序,这不是绝对让人笑

话吗?

个人经验

使用笔记本的经验让我非常失望,在上班的途中启动任何一个程序的过程都可以让我火冒三丈:Adium、Safari、Mail和Pages,它们像是永远都处于启动状态。当所有的程序终于都启动完毕后,使用其中任何一个都反应迟钝,在它们中间切换就需要换乘不同的公交车那样长的时间。和台式机对比,真的是非常恐怖的体验。

这样的体验驱使我不再关机,不用的时候就使用它的休眠模式。由于OS X系统相比XP和Vista能够快速从休眠中唤醒,我开始慢慢喜欢上它。

这就是我对笔记本的看法。其实,这是由于机械式硬盘较低的随机读写速度造成电脑如此不堪的表现。更长的启动时间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加沮丧,虽然机械式硬盘在电脑行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过却不能满足当今对电脑即时操作体验的要求。我希望OEM厂商停止将SSD产品视为奢侈品,埋头研究,与INTEL和Indilinx进行合作,降低价格,提供捆绑销售,尽一切可能将SSD尽快普及化。

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比喻SSD和机械硬盘,它们之间的速度相差了至少一个数量级。就如同滑翔机和航天飞机之间的区别:一个在天空,一个在太空。

持续读写速度

最后,我们将开始传统的测试。以下测试成绩来自Iometer测试数据。

持续写入速度是固态硬盘制造商们早期较量的重点。不过JMicron的教训告诫我们,还有比持续写入速度更重要的。无论如何,持续写入速度仍然非常重要,而参测的SSD产品表

现都很好。高端的Indilinx产品达到了190MB/s,INTEL基于SLC颗粒的X25-E更是超过了200MB/s。

同样不能不说的是INTEL主流级别的文明用语C产品,它们的速度都没有超过80MB/s。即便如此,它们的速度在实际使用中也没有感觉到缓慢。如果不是这点,它将是完美的产品(随后就会看到)。

使用后的测试中基本保持了同样的排名,所有的Indilinx驱动器性能都下降了大约15%,只有INTEL的产品基本不变。

这些驱动器的读取速度近乎光速!见到最高的260MB/s吗?这是目前SA TA 3Gbps接口能够提供的最大速率。一旦日后SA TA 6Gps的驱动器和控制器得以普及,预计读取速度还会上升。

随机读写速度

在这个测试中,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对一个完全随机排列的8GB分区写入4KB的文件,以此来模拟一个系统盘的使用情况(这样的测试比普通用户的使用环境更极端)。我启动了三

个并发的操作,持续三分钟,纪录平均速度作为最终成绩。

就像我们在以前的测试中看到的那样,磁盘操作最慢的就是随机小文件的读写,不过SSD

的表现都很好。

INTEL的X25-M G1的随机写入速度从新盘的40.8MB/s下降到使用后的26.3MB/s。不幸的是,G1也得不到TRIM的支持,所以在整个寿命期都面临着性能下降的问题。让我们再来看看G2,从新盘的36.1MB/s下降到使用后的35.8MB/s——几乎没有性能损失。事实上,G2的表现如此优秀,甚至超过了昂贵的X25-E。就算寿命达不到X25-E的程度,而且SLC 颗粒在更艰苦的随机写入测试中表现更好,不过G2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内置缓存的影响。X25-M G1拥有16MB 166MHz的内置缓存,G2是32MB 133MHz。请记住,INTEL并没有在缓存中保存任何用户数据,其中保存的只是地址映射、区块整理和跟踪写入到驱动器上的数据。更多的缓存意味着控制器现在可以追踪更多的数据,这意味着即便是台式机上最重的随机读写工作量都不会造成它的性能下降。何况,INTEL日后还会加入对TRIM的支持。G2是好样的。

Indilinx驱动器的表现就较差了,它们的性能出现下降,由大约13MB/s下降至7MB/s。不过这个速度仍然是V elociRaptor的五倍,所以不用太担心。但很显然,Indilinx 文明用语C 驱动器的速度比不过INTEL。就我所听到和看到的测试数据来说,INTEL的表现会变得更好。这就是X25-M更贵的理由。

来看看机械硬盘的成绩吧,0.7MB/s和0.3MB/s,真的很可怕!这就是为什么你的系统在启动时缓慢的原因了,有成吨的数据在同时进行随机的读写,可你的硬盘只用0.5MB/s的速度处理它们,最不济的三星也大幅领先最快的机械硬盘。

所有的Indilinx驱动器速度介于30~40MB/s之间,没什么不妥。INTEL驱动器超过它们达到60MB/s的随机读取速度,这是一个明显的改善。对于每次只启动一个程序来说,Indilinx 和INTEL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只会在大量多任务并行处理时才会体现出来。

PCMark V antage:新盘性能

接下来是PCMark V antage测试套件,这是最接近现实世界的测试程序,它运行像程序启动、文件搜索、网页浏览、内容检索、视频回放、图片编辑以及其它与日常应用完全类似的测试任务。如果你想了解PCMark V antage的工作原理,你可以找到它的白皮书看看,它并不完美,不过足以成为全面反映存储系统性能的测试套件。这里的对任何性能的影响极有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反映。

PCMark V antage总分包含有CPU和GPU的得分,不仅仅是存储系统的得分。所有的SSD 表现都很好,最慢的SSD也比西数V elociRaptor快了36%,我要说这个分数并没有反映出现实世界中的差距。

Memories suite包括导入图片到Windows图库并编辑它们的测试,很容易看出存储系统的性能差异。

所有的SSD得分都很相近,最快的是INTEL X25-E。有三款Indilinx驱动器的得分都超过了G2,不过差距都很小。你很难说此项测试中,Indilinx 文明用语C或X25-M哪个更好。

视频测试主要是测试CPU的转码能力,不过其中有一项Windows Media Center测试涉及到存储系统的性能。

得分情况大致相同。OCZ V ertex EX第一次冲到了第二名,排在首位的仍然是X25-E。

游戏测试非常适合SSD,因为游戏载入时要用很多的时间来加载纹理数据和各种Level数据。SSD在这里主宰一切,不过得分取决于不同的游戏,因此最后成绩仅供参考。

游戏测试数据显示,X25-M G2比X25-E还要领先,甚至三星的得分也很漂亮。

Music suite测试是多任务的情景:测试中模拟使用IE7浏览网页,转换音频文件,并添加音乐文件到Windows媒体播放器(密集的磁盘操作测试)。

此项测试中INTEL一马当先,G1的速度比G2更快,随后是Indilinx驱动器,然后是三星

驱动器和机械硬盘。

Communications suite由两个测试组成,两者都涉及轻量多任务处理。第一个测试模拟数据加密/解密,同时运行Windows Mail程序;第二个测试模拟IE7网上冲浪(包括打开/关闭标签页),数据加密和运行Windows Defender。

这个测试一共有四个任务在同时进行:内容检索、邮件搜索、多页面浏览、载入程序。这项测试模拟了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场景,你可以尝试着在机械硬盘上手动运行这些程序,你会发现面对的是长时间的等待。

此项测试中INTEL的产品占据了显著的领先位置,G1、G2和X25-E处于相同的性能水平。随后是三星和Indilinx阵营,不管怎么说,INTEL都比Indilinx要快。

最后,是HDD Suite测试,这个测试中可以看到最大的区别。

HDD Suite得分并不让我们感到意外,INTEL X25-E仍然高居榜首,随后是G2和G1。不过,G2只领先G1大约5.6%。请记住,我们这里测试的是新盘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TRIM的支持不同,G2会保留这样的性能成绩,而G1会差得更远。

尽管在小文件随机写入性能上较差,三星驱动器在这里的得分很不错。

所有的SSD都取得了相比机械硬盘难以置信的成绩。

PCMark V antage:使用后的性能

在前面的测试结束后,我对这些SSD的剩余空间持续写入了一个大文件,随后将这个文件删除,重启电脑并再次运行PCMark V antage,以此来模拟日常使用中最坏情况下的SSD使用后性能。

最大的不同来自于三星,它从第五位掉到了第九位。所有的驱动器都变慢了,不过Indilinx 驱动器的表现却不明显。当涉及到写入速度时,基于SLC颗粒的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我们看到X25-E和V ertex EX上升到第一和第二的位置,随后是G2和G1,然后是紧随其后的Indilinx驱动器。

机械硬盘的性能不会出现下降的问题,除非全盘塞满。

我们再次看到基于SLC颗粒的SSD高居前列,随后是Indilinx,然后才是INTEL,三星敬陪末座,机械硬盘仍然垫底。

在最快的和最慢的之间只有10%的性能差距,这显示此项测试受限于CPU的转码能力。和三星一样表现差的还有INTEL,这说明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连续写入速度的限制。无论怎么说,Indilinx驱动器在这里表现更好一些。

INTEL全线领先,甚至超过了Indilinx+SLC的组合。三星紧随其后,Indilinx+文明用语C 的组合落在后面。INTEL的“梦之队”。

尽管有所改善,G2仍然落后于较低延迟的SLC颗粒,随后是Indilinx和G1,三星大幅落后。机械硬盘全线沦陷。

在多任务测试中,我们再次看到INTEL脱颖而出。三星的表现好于预期,Indilinx全面紧随。最后的得分呈线性分布,X25-E仍然遥遥领先,OCZ的SLC产品之后,是INTEL的G2和G1,然后是大量的Indilinx驱动器。最慢的SSD?仍然是基于三星控制器的OCZ Summit。

单个应用程序性能

PCMark V antage非常棒的向我们展示了这些SSD产品的综合实力。不过我还想使用几个应用程序来测试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表现,无论是优势还是弱点。

首先出场的是Retouch Artists提出的Photoshop CS4基准测试,我稍稍做了点修改。通常情况下,我会将Photoshop中的历史记录数改为1,这会大大降低磁盘系统的影响,而会

对CPU/内存系统产生比较大的依赖。由于现在是测试SSD,所以我把这个数值调整到默认值20,这会使磁盘系统的性能对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我并没有测试所有的SSD产品,实际上我测试的是不同控制器的产品。结果很明显,Indilinx 实际上是最快的文明用语C驱动器。三星的驱动器也比INTEL的要快,为什么?是因为持续写入速度,即便是西数的V eloc iRaptor持续写入速度也比X25-M要快。因此,尽管持续写入速度不是评估SSD最重要的指标,但在现实世界中,SSD很容易出现这个方面的问题。INTEL的表现在这里是尴尬的。持续写入速度是INTEL公司需要在未来予以重视的指标,尽管INTEL的产品较高的随机读写速度可以挽回一点颜面,但是这会是他最致命的弱点。很多人都在向我询问SSD在编译器中的表现,我就下载了Pidgin(一种流行的IM程序)源代码,并按开发人员的说明在Windows环境下进行编译。

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差异。我决定同时运行两个编译线程。

仍然没有什么差异。看起来编译更依赖CPU而不是磁盘系统,或者它的磁盘I/O请求还没有随机到可以让SSD产生差异的程度。我会再进行其它编译器的测试,这次的测试中途流产。

功率消耗

固态硬盘的最大功耗来自于对大文件的持续写入操作,功耗的大部分来自于NAND闪存颗粒的写入,大文件的持续写入才能确保所有的闪存颗粒都在满载运行。因此,我的功耗测

试数据来自于使用Iometer 2MB持续写入测试中+5V线路的功率消耗,以及闲置状态下的功率消耗。

首先,闲置数据:

闲置功率消耗

三星和Indilinx最省电,而INTEL超过了SSD产品的平均水平,看来INTEL需要功率管理系统来降低SSD产品的功耗。不过所有的SSD产品都比3.5"机械硬盘更省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SSD和机械硬盘在性能上的巨大差异,对它们进行相同操作的话,SSD会闲置更多的时间,省的电会更多一些。

满载功率消耗

负载测试中,除了Indilinx SLC的功率低于2W,其它SSD产品的功率介于2.5~3.5W。在持续写入测试中,X25-M G2比OCZ V ertex Turbo功耗更小,不过在随机写入测试中,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正如我提到过的,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这些SSD具有高得多的能源效率。希捷Momentus 5400.6尽管拥有相近的功耗,不过性能相差了至少16倍。换句话说,SSD产品比最具能源效率的机械硬盘还要省电,提供更佳的每瓦性能表现。

写在最后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经过这么多年落后于台式机的表现,笔记本和上网本的性能终于可以来次飞跃了。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手中电脑的性能表现,我们需要将它们的性能再

提高几个台阶。而这一切,都会依靠固态硬盘来提供。

性能的改善并不限于高端的机器,事实上,对性能比较低下的台式机、笔记本和上网本来说,慢速CPU和慢速磁盘的组合是最可怕的。而SSD可以使得你消灭性能上最大的瓶颈。

今天,即便对于上网本来说,SSD的价格也不是难以接受。

一年前,市场中充斥了SSD价格高昂,难以接受的言论。今天,我们有两个真正的竞争者:INTEL和Indilinx。让我先谈谈Indilinx。

Indilinx是一家小公司,一年前没有人知道它,甚至没有人相信它。我记得以前与OCZ公司的交流,当时OCZ基于JMicron控制器的SSD出现问题,OCZ的人告诉我说他们将换用另

一家公司的控制器,并告诉了我这家公司的名字:Indilinx。当时我持怀疑态度,JMicron都做不好的事情,这家名字古怪的公司能办到吗?即便当我第一次使用Indilinx驱动器的时候,我还心存谨慎:只是短期试用,不抱什么希望。如果那个时候你问我该买哪家的SSD,我会直接告诉你:INTEL。

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思想才进了一大步,我觉得Indilinx驱动器已经迅速进化成INTEL的替代选择。我备份了X25-M上的数据,卸掉它,然后装上OCZ V ertex——在

我的个人工作系统上。我得承认,在使用V ertex的期间我很高兴,Indilinx做到了,他的驱动器快速、可靠(提供快速的固件更新周期),而且足够好。我们还将观察这些驱动器未来几个月的表现,不过在这一点上我并不担心它们。

如果你想用尽可能低的价格拥有SSD,那么Indilinx就是INTEL真正的替代者。我们感谢Indilinx把SSD的价格迅速拉低到现在的地步,如果不是Indilinx这样的竞争者,INTEL不会这么快就推出300美元以下的SSD产品。

对Indilinx的任何赞美都离不开SSD领域的王者:INTEL。从X25-M G2开始,INTEL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体的方面:明显的性能提升和INTEL未来战略的体现。G2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是INTEL目前唯一宣称将在年底前官方支持TRIM的SSD产品,而且G2在TRIM的支持下会比G1更快——G1使用后的性能仍然超过Indilinx。对于G2,我不得不说的是,它具有INTEL普遍的弱点:持续写入速度。虽然平均来看G2比Indilinx驱动器表现更好,但在某些情况下,它落后于Indilinx。

许多读者在电子邮件中询问我该为他们新的Windows 7系统准备什么样的SSD产品,实际上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SSD产品的容量。

你应该购买你能够承担的最大容量的SSD产品。如果你的系统和数据一共有30GB大小,那么购买64GB的Indilinx驱动器。你有50GB?那么就选择INTEL 80GB的型号。Indilinx 和INTEL似乎在控制器的通道数目上相互竞争,导致他们的产品容量也不相同。

INTEL仍然是终极选择吗?当然。随机写入性能让你不会轻易放弃它,尽管它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出现的80MB/s连续写入速度会让你感觉忿忿不平。Indilinx是紧随其后的亚军吗?绝对是!它是一个成本更低的有力竞争者。

文章的确是太长了,我在这里简单概括一下大概的意思。

1、SSD存在先天缺陷,但速度仍然比机械硬盘快10倍以上,此缺陷就是:最小支持4K文件,每次写入4~512K的数据都要把512K(一簇大小)的空间格式化然后再写入文件,包括每次写操作,频繁的刷写操作大大缩短寿命,本来寿命就不长。

2、采用文明用语C闪存的SSD写寿命是1万次,采用SLC闪存的SSD写寿命是10万次,读寿命都是10年内无限次。这点是SSD的重要选择标准。

3、数据保存时间最长只有10年,而且是在理想状态下。

4、速度受限于芯片,英特尔在芯片方面有先天优势,所以在SSD也有极大的优势,写入小文件的速度是当前最快。这点也是SSD的重要选择标准。

5、缓存大小对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仅次于芯片。这点也是SSD的重要选择标准。

6、SSD芯片技术只有3家掌握,英特尔、三星和一家小公司。最好是英特尔、最差的是三星。这点是SSD的重要选择注意事项

7、文章作者狠批了三星SSD

这个估计是09年的文章了,没看到SANDFORCE的主控。

太长了……

而且现在上SANDFORCE的比较领先了

ssd固态硬盘分区4k对齐的方法与必要性

SSD固态硬盘分区4k对齐的方法与必要性 时间:2012年09月23日| 栏目:技术方案| 评论:3 条| 点击: 49,848 次+复制本文链 接 本文标签:ssd , 无盘, 秒卡 顺网建议使用固态硬盘来做回写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很高兴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固态硬盘作为回写盘,但是发现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在使用windows 2003对固态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所造成的性能损耗! 问题原因 现在大部分的闪存组织结构是由很多个512KB的块(BLOCK)组成,而每个块是由很多 4KB的页(PAGE)组成。闪存的工作原理是擦除以块(BLOCK)为单位,而写入却是以页(PAGE)为单位。NTFS默认的最小分配单元的大小刚好也是4KB,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当我们使用2003来分区的话,它却并不是从头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偏移值,这样就会导致操作系统的最小分配单元和固态硬盘的页之间错位。导致的结果就是写入一个4KB的数据,实际运行 时会有两次写入操作,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操作系统的最小分配单元和闪存的一个页对应起来,这样操作系统写入一个4KB的数据,一次就能完成。 下图的数据是4K未对齐的测试结果:

这是4K对齐的测试结果,性能提升了近30%

那么如何正确的做SSD 4K对齐呢? 如果你是使用的windows 2008 r2或者WIN7的系统,直接使用系统自带的分区和格式化工具即可。微软在WIN7和2008 R2的中都加入了TRIM指令和分区对齐等针对固态硬盘的优化。使用固态硬盘的话,WIN7和2008 R2是最佳的操作系统选择!但是如果是2003的系统怎么办呢?当然还是有办法,我们可以利用工具diskgenius,首先删除需要重新分区和格式化的硬盘,然后重新创建新分区,并按照下图的要求来选择并执行! 关于SSD 4K对齐操作严重要注意的认识和操作误区:

大数据时代下固态硬盘所具备的优势

大数据时代下固态硬盘所具备的优势 一、计算机硬盘的种类和各自优缺点 按照硬盘储存原理分类,计算机硬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s)、机械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类硬盘的优缺点。 1、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储存原理是使用电子储存芯片阵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1989 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款固态硬盘,但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固态硬盘并没有得到推广,并且固态硬盘的技术发展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06 年,三星公司才率先发布了一款32GB 容量的固态笔记本电脑,但相比于用户的需求,这点容量远不够使用。一直到2009 年,固态硬盘引起了各大厂商的注意,一时间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之所以长期以来,固态硬盘不受重视的原因在于开发固态硬盘的技术要求很高,使得固态硬盘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再加上有着容量小、寿命有限、长期不通电可能导致数据的流失等缺点使固态硬盘的前景在当时不被看好。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固态硬盘凭借本身突出的优势:读写速度快、无噪音,抗震性好被广泛应用在军事、航空、医疗等高精尖行业上。 2、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又被称为传统硬盘,是最基本的电脑储存器,机械硬盘主要

由:盘片、磁头,转轴、电机等几个部分组成,存储原理是电机带动磁盘转动,由磁头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这一存储原理决定了机械硬盘的局限性,由于依赖电机带动磁盘转动使磁头找到指定位置进行读写操作,所以,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直接和电机的转速挂钩,这就使得在对数据处理高要求的今天,机械硬盘显得越来无力。 3.混合硬盘 混合硬盘是即包含传统硬盘又有闪存模块的大容量存储设备。这项技术的主要面对个人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混合硬盘的优势:相比机械硬盘系统启动时间减少、功耗降低、储存数据加快;但同样缺点也很明显:硬盘中数据的寻道时间更长,不可逆的数据恢复,总成本更高。由于技术的不成熟,混合硬盘并没有大量的占据市场,以下不给予讨论。 二、固态硬盘的优势 1、大数据时代到来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数据中蕴藏的价值。互联网巨头公司正在全面的开发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实际运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洛杉矶警察局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曾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犯罪的发生,Google 利用搜索关键词预测禽流感的散布,马云也曾在演讲中讲到未来的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可见,大数据时代真的到来了,不难想象,在未来只要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或许

(环境管理)环境下使用SSD固体硬盘的优化设置方法

windows 7 下安装 SSD 固态硬盘的优化设置方法 一、确定你的电脑运行在AHCI模式 优化SSD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确保你的磁盘读写模式为AHCI,一般来讲如果你的电脑是windows7系统,只需要在安装系统前进入BIOS设置下磁盘读写模式为“AHCI”即可,如果您已经安装过windows7,并且不确定是否磁盘工作在AHCI模式,那么请看下面的教程: ▲AHCI 1、点击win+R,进入运行对话框。 2、输入Regedit进入注册表。 3、选择路径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 4、右键修改磁盘模式为“0”,重启即可。 二、更新您的芯片组驱动程序 保持最新的芯片组驱动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改善磁盘读写能力,尤其是现在SSD更新速度比较快,随时更新磁盘芯片组是非常有必要的。 Trim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提高SSD的读写能力,减少延迟。这是win7支持的一项重要技术,需要通过升级来支持。 通过以上两个驱动就可以开启TRIM模式了,很多检测软件都能够看到,当删除数据后,磁盘在后台会进行TRIM操作。

三、关闭系统恢复功能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最近很多反馈表明系统还原会影响到SSD或者TRIM的正常操作,进而影响SSD的读写能力。 ▲关闭系统还原 1、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 2、选择系统保护 3、设置项 4、关闭系统还原 四、核实TRIM是否开启 确认TRIM是否开启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必须非常密切的监控电脑的状态才能判断,而往往磁盘TRIM都是瞬间的事,所以很难察觉。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看TRIM是否开启成功:

如何在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上装系统

首先,进BIOS,SATA模式改为AHCI,或者Raid(如果你要做Raid),不要用IDE。 其次,分区,4K对齐,安装系统。 为什么要4K对齐?目前64G,128G SSD的读写基本block size都是4KB。4K对齐可以有效提升读写效率和减少空间浪费。至于硬盘整数分区,可用可不用,随大家喜欢。 如何进行4K对齐?很简单,用windows 7安装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就OK。当然也有软件可以进行重新对齐,不过相对专业的就先暂不在这讨论。咱大众简单点重装次得了,也就10多分钟。 分区,格式化之后就是正常的安装系统。然后就是ISO流程的安装各项驱动。安装工作完成了。 然后是大家挺关心的进行对SSD的优化问题,所有的针对SSD的优化有2个目的: 减少对SSD的写入,以延长SSD的寿命;尽量利

用SSD的有效空间。 看了一些帖子,觉得比较有用的如下: 1、SSD分区上去除磁盘碎片整理和磁盘索引。SSD的结构原理与普通磁盘不同,所以整理方式各异。其固件中已经集成针对SSD的碎片整理程序。而且由于SSD寻道时间几乎为0,其实磁盘整理对SSD的意义并没有像机械盘那么大。 关闭的方法:去除磁盘碎片整理:在管理工具,服务中将Disk Defragmenter服务关闭,并禁用自动启动。去除磁盘索引:打开SSD“属性”后去掉“除了文档属性外,还允许索引此驱动器上文件的内容(I)”前的勾。 2、关闭系统启动时的磁盘整理。方法:打开注册表,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Df rg\BootOptimizeFunction] 修改:"Enable"="N" 3、系统服务中关闭系统还原功能。系统还原会占用比较大的SSD空间,对64G的用户来说,本

机械硬盘操作系统转移至固态硬盘SSD操作实录

机械硬盘操作系统转移至固态硬盘SSD操作实录 第一步使用GHOST进行硬盘对硬盘拷贝操作 硬盘的克隆就是对整个硬盘的备份和还原。选择菜单Local→Disk→To Disk,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源硬盘(第一个硬盘),然后选择要复制到的目标硬盘(第二个硬盘)。注意,可以设置目标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Ghost 可以自动对目标硬盘按设定的分区数值进行分区和格式化。选择Yes 开始执行。 工具/原料 ?电脑一台 ?GHOST软件 方法/步骤 1、启动Ghost 2、选择:Local→Disk→ToDisk,本地→磁盘→到磁盘。

3、选择源磁盘,第一项是源磁盘 4、选择目标磁盘第二项

5、查看目标磁盘的详细资料。 6、Proceed withdiskclone? Destination drive will be overwritten意思是要进行克隆吗?那么目标磁盘将被覆盖。

7、CloneCompletedSuccessfully,成功完成克隆!点Reset Computer重新启动计算机。 END 注意事项 使用此软件前请先进行数据备份 第二步分区助手无损4K对齐 4K对齐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4K对齐”,其实“4K对齐”相关联的是一个叫做“高级格式化” 的分区技术。“高级格式化”是国际硬盘设备与材料协会为新型数据结构格式所采用的名称。这是主要鉴于目前的硬盘容量不断扩展,使得之前定义的每个扇区512字节不再是那么的合理,于是将每个扇区512字节改为每个扇区4096 个字节,也就是现在常说的“4K扇区”。 4K对齐的好处

使用无损4k对齐软件对分区进行4KB对齐可以增加硬盘的读写速度、系统的启动时间、程序运行响应时间,还可以良好的使用并保护硬盘。相反,如果没进行4K对齐软件操作的话,对于机械磁盘会有点降低数据读取和写入速度,针对固态磁盘(SSD),则会极大地降低数据读写速度,甚至增加硬盘不必要的写入次数。 分区助手——无损4K对齐软件的优势,4K对齐教程速度快对齐简单工具小 无损4K对齐软件不需要占用太多磁盘空间,被处理分区剩余空间很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对齐参数有多种选择,对于已对齐的分区可以重新以另外的参数进行再对齐。 操作教程 1、下载免费的分区助手,安装并运行它,以下图为例,选定E盘点击鼠标右键依次选择“高级操作”—“分区对齐”。

固态硬盘怎么装系统 U盘给固态硬盘装系统详细教程

固态硬盘如今已经变得相对成熟,很多超极本以及主流DIY电脑都会搭配固态硬盘,我们知道将系统安装在SSD固态硬盘上可以显著提升电脑性能,尤其是在开关机速度、载入大应用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速度提升。但很多人购买固态硬盘后,不知道如何将系统安装在SSD上,今天百事网小编将教大家固态硬盘怎么装系统,这里我们用到的是最常用的U盘安装系统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将系统安装都古固态硬盘上需要做诸多细节设置,这是很多小白朋友所头疼的,以下详细深入讲解下。 固态硬盘怎么装系统U盘给固态硬盘装系统详细教程 使用U盘将系统安装到固体硬盘与我们之前介绍的“U盘装Win7变的简单!一键U盘安装Win7系统教程”基本相同,但也会有很多不同地方,因为固态硬盘需要设置4K对齐、开启BIOS中的AHCI模式、安装最佳驱动、检查SSD是否最佳工作状态等等,因此更为复杂一些,这里大家先了解下,以下我们里详细介绍。 第一步:制作U盘启动盘 U盘安装系统是时下作为流行的安装系统方便,其优点是方便快捷,制作简单,成本低,可用性强等。U盘安装系统首先是需要将U盘制作成类似光驱的启动盘,这里我们之间有过很多介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主要是需要准备一个4GB以上容量的U盘,然后借助老毛桃、U大师、大白菜或者电脑店等工具,均可以一键将U盘制作成启动盘。 以下我们演示的是使用电脑店软件,教你如何一键将U盘制作成启动盘: 以下为付费内容(售价500积分,已有5人购买,2人好评)评价举报(0)

1、首先去“电脑店”官方网站下载一个电脑店软件包,6.0的版本,大概380MB左右,下载完直接安装就行。 2、运行电脑店,插入U盘,选择U盘,点击“一键制作启动盘”,记得要备份U盘里的数据,制作过程中将会全盘格式化U盘里的数据。 3、电脑店还提供个性化设置,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设置,比如去掉广告“电脑店赞助商”,需要密码可以在度娘找到。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SSD固态硬盘的优缺点、选择要点及注意事项 https://www.sodocs.net/doc/1918376460.html,/thread-1461925-1-1.html2010-7-7 SSD固态硬盘,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了读写性能下降的问题,我们现在要以我们的方式来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告诉你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SSD产品,应该如何选择呢。 在较早前我们在对INTEL X25-M进行的评测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流级SSD或多或少都有些性能方面的问题,而X25-M并没有这样的问题。而且,后来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SSD的性能会出现下降的现象,而我们测试过的基于34nm MLC NAND闪存的INTEL SSD基本没有这样的现象,它们似乎对时间并不敏感。 INTEL的X25-M系列固态硬盘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随后三星和Indilinx推出了它们的SSD控制器,性能更高,而且没有性能上的波动,我们当然要测试这些产品。实际上,不论是普通的机械式硬盘还是基于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平滑的性能曲线并不足够,一个良好的固态硬盘还必须保证有较高的读写速率。 OCZ V ertex系列基于Indilinx控制器,是更大众化的选择。 性能的下降实际上来自于NAND闪存的工作原理。你可以最少只写入4KB的数据,但是一个数据区块是128KB(或者512KB),所以当你删除数据时它们并没有真正的被删除,除非是这个区块又重新写入新的数据。此时,会遇到一个讨厌的情况:读取-修改-写入。也就是说,当你实际只写入4KB数据的时候,控制器(也叫主控芯片)会先读入整个区块的内容(512KB),修改其中4KB的部分,然后再整个区块写入,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仅仅是简单的写入4KB的数据。很明显的,写入512KB,而不是仅写入4KB的操作,大大拖慢了系统的速度。 我们在测试中模拟了这种最坏的情况,性能下降的幅度有些很轻微,有些很严重。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将要做的:对市场上基于Indilinx、Intel以及三星控制器的SSD 产品进行测评,以找出它们中的最强者。不过,事情总是变化很快。 请看下面的比较图表,在运行了TRIM指令(或类似的程序等)之后,这样的差别已经大大缩小了。看来,我们需要制订新的测试方法了。 闪存基础知识:内存的速度非常快,读写均在纳秒时间内完成。不过内存的最大缺点是易失性,一旦掉电,其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这个时间非常快,不超过一秒)。 另一方面,常用的磁性存储(例如硬盘),速度很慢,基于物理结构,有读写的操作。目前最快的消费级硬盘读取数据的时间是7毫秒,而速度最快的CPU读取同样的数据只需要十万分之一的时间。我们把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便宜,而且是非易失性,即便掉电,所有的数据都还在硬盘上。 NAND闪存为我们提供了结合两者优点的选择,它们实际上是非易失性(虽然也有数据遗失的问题,不过是在十年以后),而且速度较快(数据的读写是微妙级,而不是毫秒级)。通过对一个N沟道MOSFET插入电子充电极,就可以构造出一个基本的NAND闪存单元。这样的闪存单元无须电力维持也可以很好地保持其中存储的数据信息。 一个闪存单元可以保存一比特(bit)的数据,当成千上万个单元同时集成进一片芯片中时,就可以保存成千上万个比特的数据了,再大的规模就是上GB存储量的NAND闪存颗粒了这些闪存单元有规律地按行和列排列,一组闪存单元称之为一个闪存页面。目前一个页面的大小是4KB。NAND闪存不能按比特写入,只能按页面的大小写入——也就是4KB 大小。 尽管对页面进行写入很简单,不过擦除它们就要复杂些了。 受限于MOSFET的结构限制,对于NAND闪存中保存的数据,不能按单个闪存单元擦除,只能对整个“区块”进行擦除的操作。通常一个区块包含128个页面,也就是说,如果

固态硬盘安装教程详细步骤

固态硬盘安装教程详细步骤 许多朋友都喜欢用固态硬盘,无论性能还是存储读取速度,都比同等级机械硬盘高,但是要使用固态硬盘就要安装,那么固态硬盘要怎么安装呢?不清楚的朋友来看看以下文章吧! 如何安装SSD硬盘,步骤如下: 第一步: 1、在机箱内找出安装SSD的线材,首先是SSD的电源输入接口,这个是由电脑的电源引出的线材。P4字样并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标注这是电源提供的第四个此类接口。形状是扁嘴形 2、接着是SSD硬盘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SATA线,宽度比硬盘电源线要短很多,比较小同样是扁口 3、安装一块金士顿SSD,型号SSDNowV100128G,标称读写性能为250/220MB/S 4、线材对准SSD尾部相应的接口,基本上很难搞错,因为接口都是专用的,弄错了是插不进去的 5、将电源和数据线接驳在对应的SSD接口位置上后,安装就基本算完成了 第二步: 1、放进机箱,把侧板盖上,就算完成了,最后我们要安装操作系统。安装之前先开机根据屏幕提示按键盘上相应的键进入到BIOS界面,如图7所示: 2、选择图上这项,设备启动设定

3、再点第一项,进入下面的界面 第三步: 1、系统安装完成后,重启两次电脑,利用软件检测下SSD 的基本信息 2、使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性能,一切正常,与金士顿产品标注的性能水准一 3、测试SSD的性能,对文件进行复制和压缩,解压出一个Office2007的文件所用时间,不到20秒,文件大小为900MB 补充:硬盘常见故障: 一、系统不认硬盘 二、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三、系统无法启动。 系统无法启动基于以下四种原因: 1.主引导程序损坏 2.分区表损坏 3.分区有效位错误 4.DOS引导文件损坏 正确使用方法: 一、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 二、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三、正确移动硬盘,注意防震 开机时硬盘无法自举,系统不认硬盘

一篇文章告诉你怎么发挥固态硬盘最大性能

一篇文章告诉你怎么发挥固态硬盘最大性能 对于使用固态硬盘相信大多数玩家对于其性能是否良好没有一个客观上的认知,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如何让自己的固态硬盘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 从东芝TR200看固态硬盘满盘性能与读取延迟 固态硬盘的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空间使用情况也会给固态硬盘的速度产生影响。 在80%满盘使用之后,东芝TR200的存取时间从0.033ms增长到了0.115ms。存取时间是以最小存取单位读写数据的延迟,在AS SSD Benchmark当中是以512字节进行测试的。问题出在哪里呢?这要从文件系统与固态硬盘闪存之间的沟通说起。 在文件系统与闪存之间,固态硬盘内包含有一个名为FTL的闪存转换层,负责将闪存的每一个存储单元解释为与传统机械硬盘相同的扇区,同时在文件系统请求执行闪存不能支持的覆盖写入时,利用固态硬盘内部的OP预留空间进行辗转腾挪:写入新数据-标注旧数据无效-更新映射表将逻辑地址指向新的物理地址。 正是由于FTL的存在,固态硬盘能够了解到哪些位置有数据存储,哪些位置是空白的。在主机请求读取的逻辑地址内容为空白时,固态硬盘就可以不执行实际的闪存读取操作,进而直接返回零,提升效率。这也就是为何空盘读取延迟只有满盘1/5的原因:其中没有包含闪存实际读取。 其实是所有固态硬盘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只是多数情况下普通用户没有关注自己运行性能测试时固态硬盘的空间使用情况。建议广大用户保持SSD的空间占有情况,保持低占有率从而获得更高的性能。 警惕由HPET设置引发的固态硬盘性能下滑 搜索HPET,得到的很多结果都与性能优化、性能提升有关。但近两年有文章指出HPET 开启后会影响处理器等平台的性能,而直接受害者中也包括了固态硬盘! HPET又名高精度事件计时器,是当前电脑主板都默认开启的一项功能。

常见三星固态硬盘数据恢复方法

常见三星固态硬盘数据恢复方法 支持家族和通用信息 1.1 支持家族 PC-3000 SSD 2.4.5为例,目前支持如下 SAMSUNG family l Samsung MLC (S3C29RBB01-YK40 CPUbased); l Samsung 470 Including Apple models(S3C29MAX01-Y340 CPU based) ; l Samsung PM810 (mSATA version of 470) (S3C29MAX01-Y340 CPUbased); l Samsung 830 Including Apple models(S4LJ204X01-Y040 CPUbased); l Samsung PM830; (S4LJ204X01-Y040 CPUbased) l Samsung 840 (S4LN021X01-8030 CPUbased); l Samsung PM840 (S4LN021X01-8030 CPUbased); l Samsung PM841 (S4LN021X01-8030 CPUbased); l Samsung 840 Pro (S4LN021X01-8030 CPUbased); l Samsung 840 Evo (Including mSATA) (S4LN045X01-8030 CPUbased); l Samsung PM851 (Including mSATA) (S4LN045X01-8030 CPUbased); l Samsung CM871 (S4LN054X02-Y030 CPUbased); l Samsung 850 Pro (S4LN045X01-8030 CPUbased); 1.2 通用信息 1.2.1 驱动器初始化 访问存储在驱动器上的数据首先需要完成初始化过程。它由几个阶段组成,可细分为:将掩膜ROM固件加载到RAM,并执行。 闪存芯片测试。 驱动器将闪存中固件装入RAM,转交控制。 驱动器从服务区读取结构,并生成映射。 驱动器读取其配置页面。 如果所有上述阶段都成功通过,则驱动器报告就绪,返回其标识数据(型号.容量.序列号等),并允许访问数据。如果有文件系统问题,建议启动数据提取器并提取数据。

固态硬盘和液态硬盘之间的性能较量

固态硬盘和液态硬盘之间的性能较量 固态硬盘和液态硬盘时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是硬盘,但是才存储方面两个是不同的存储介质。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416GB),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包括3.5",2.5",1.8"多种类型。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同时工作温度很宽,扩展温度的电子硬盘可工作在-45℃~+85℃。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 通俗点讲:目前的硬盘(ATA 或 SATA)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就储存在磁碟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flash disk)(即目前内存、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因而其外观和传统硬盘有很大区别。固态硬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趋势。目前,三星等厂商已经发布过多款固态硬盘,其中宇瞻公司最新发布的新产品,使用单一控制芯片开发的高速SATA固态硬盘,其连续存取速度最高达200MB/sec,容量可达 128GB,相较于目前市面上连续存取速度约 50~60MB/sec的SATA接口的SSD,Apacer目前可是足足快了2~3倍!不过目前固态硬盘价格还高高在上,尚未普及到DIY市场。 SSD固态存储器在以下几点优点: 首先,数据存取速度快。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SSD固态存储器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其次,防震抗摔是SSD的一个特点之一,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 固态存储器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第三,固态存储器工作时静音(固态存储器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发热量小、散热快。 第四,固态存储器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减少的重量有利于移动设备的携带。 SSD固态硬盘存储器的不足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固态存储器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可恢复性,一旦在硬件上发生损坏,如果是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通过数据恢复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是如果是固态存储,一但芯片发生损坏,要想在碎成几瓣或者被电流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不足也是可以牺牲存储空间来弥补的,主要用RAID 1来实现的备份,和传统的存储的备份原理相同。由于目前SSD的成本较高,采用这种方式备份还是价格

ssd固态硬盘格式化教程

ssd固态硬盘格式化教程 买回来新的固态硬盘第一件事肯定是格式化,那么怎么格式化才对固态硬盘最好呢?当然是4K对齐格式化。 除了Intel、三星两个大厂的SSD,其他牌子必须做4KB对齐,如果不做,使用到后期可能就会出现性能急剧下降,寿命缩短等问题,那么你所使用的SSD是否需要做4K对齐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咨询SSD厂商,因为这样的言论更加权威,方法更加可靠! 之所以提到Intel和三星可以不理会4KB对齐,是因为厂商的固件里已经对4KB对齐做过处理和优化,即便不做也不会有严重影响,但是其它厂商未做过任何测试,所以无法给出建议,当然如果你有所担心,那么就直接把4KB对齐做掉即可,因为无论是哪个厂商的固态硬盘,做4KB对齐都要比不做要好!目前最好用的4K对齐工具是:DiskGenius 点名字可下载,其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在装有SSD硬盘的服务器上运行,大致步骤如下: 1、选择SSD硬盘; 2、选择新建分区; 3、新建分区界面,选择“对齐到下列扇区的整倍数”,然后选择“2048”点确定,这样4K对齐就做好了!FAQ:a、4KB 对齐这么复杂,就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吗?

答:当然有,使用Win7或者Win2008来给SSD新建分区,就不用使用这个工具了,因为Win7/Win2008默认已经支持4KB对齐功能,只是Win2003/WinXP这些系统不支持,所以在2003和XP上给SSD分区要用工具,如果是 Win7/Win2008就不需要工具了!b、4KB对齐和4KB格式化到底是啥意思? 答:4KB对齐是在建立分区时的操作,而4KB格式化是建好分区格式化时的操作,所以根本就是两码事,千万不要混淆。c、如果我要为SSD分多个分区,怎么做4K对齐?答:非常简单,每次建立分区时,都选择:选择“对齐到下列扇区的整倍数”,然后选择“2048”点确定,即可。d、如何确认我的SSD硬盘分区做好4K对齐了? 答:有两个方法可以查看是否4K对齐。 方法一:使用DiskGenius这个工具,选中你刚刚建立好的分区,然后查看起始扇区号,假如起始扇区号能够被4整除,那么就代表已经4K对齐。方法二:使用SSD专用测速工具:AS SSD Benchmark 然后选择SSD硬盘,查看下图工具显示的状态。下图中总共有2个带有颜色的硬件状态:msahci - OK:这个显示的是AHCI控制器状态。 2048K - OK:这个显示的是4K对齐状态。第三步:格式化分区时——用4KB簇(分配单元)格式化:使用SSD 时,无论你是用来做回写盘,做镜像盘,做游戏盘,做SSD

SSD硬盘测试指导

SSD硬盘测试指导 一、固态硬盘介绍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 SSD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基于闪存的SSD: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SSD。数据保护不受电源限制,能适应各种环境,但是数据存储受存储芯片擦写寿命的限制,后文会对SSD存储芯片的寿命做说明。 基于DRAM的SSD: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工具进行卷在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分为SSD硬盘鹤SSD银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所以应用场合收到限制。 所以目前,民用产品更倾向于基于FLASH的SSD。下面对基于FLASH的SSD进行重点介绍。 SSD与传统机械硬盘的对比: 优点: 1、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 3、相对固定的读取速度,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写入速度快(基于DRAM),硬盘的I/O操作性能佳,能够明显提高需要频繁读写的系统的性能; 5、无噪音; 6、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与发热量较小,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较高; 7、出现机械错误的可能性很低,不怕碰撞、冲击和震动; 8、工作温度范围大; 9、体积小。 缺点: 1、成本高、最大容量低; 2、由于不像传统硬盘那样疲敝于法拉第笼中,固态硬盘更容易收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如断电(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尤甚)、磁场干扰、静电等。 3、写入寿命有限(基于闪存)。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1万到10万次,特制的可大100 万到500万次,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 4、数据损坏后难以恢复。一旦在硬件上发生损坏,如果是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通过数据恢复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是如果是固态存储,一但芯片发生损坏,要想在碎成几瓣或者被电流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5、能耗较高,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在任何时候的能耗都高于传统硬盘,尤其是关闭时仍需供电,否则数据丢失。 固态硬盘与传统硬盘优劣势对比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SSD (固态硬盘)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SSD OC浴室原创(欢迎转载) 为啥你要买SSD? 灸手可热的SSD硬盘,是硬盘业的一场革命。了解下SSD吧: 1. NAND模块生命周期主要就看厂商给的可擦写次数,SSD下的最小单位是页(page),但是改写一个数据的话必须擦除掉一块(一个块等于64个或者128个页大小)。那就是说,不管写入的是多大的数据,至少一次要擦除掉64或者128个页。更可怕的是在多通道设计下,至少每个通道下的1个块会被擦除(很好理解,8通道10通道RAID 0的SSD擦除的条带块是遍布8块或者10块芯片的,所以等于是每芯片擦除1个块。)所以咋样写入和利用显得尤为重 要。 2. 相比读取速度,SSD写入速度相当缓慢,甚至只是写入很小的数据也会造成整块的擦除和重新改写再次写入,通常改写一个页需要比读取一个页多10到20倍的时间。(可以想象相对 急速的速度下,写入会慢多少 3. SSD 控制器发展出来就是为了解决上面2个根本问题的,所以可以说SSD的一切就在控 制器里。 4. MLC比SLC在市场上更活跃,价格更低廉。市场上价格混乱,都叫SSD,但是里面大有 文章。 5.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一个SSD的性能,质量和稳定性标准。 SSD没有魔法,所以请不要认为你会感觉到像是你的笔记本换了SSD后变成IBM深蓝。而且很多人的大脑反映速度没有计算机操作快,传统硬盘还是最好的低价高容量选择。 介绍: 当你要选择个SSD,你看着测试肯定会觉得头很晕,你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我在这里给提几个建议。 在真实的环境里,光看官方的持续读写数据是没意义的,要多注意随机的读写。 如果你是多任务的使用者,建议选择IOPS多的SSD,寻道时间选择越接近0ms的越好。(一般是0.1ms左右) 这里解释下IOPS这个概念,Input Output Per Second:就是1秒钟内盘的可操作请求数,如果你喜欢同时打开N个窗口,同时打开office,web,音乐,杀毒,或者游戏等。如果你买的SSD的IOPS很低,你会感觉到延迟甚至死机,就算你有多核心的CPU和很多内存也无济于事。IOPS是很重要的指标,日常操作应用下,读取高IOPS指标的SSD就算持续读取

固态硬盘ssd如何4k对齐教程

如何4k对齐 一.定义 所谓4k,即将每个扇区512字节改成每个扇区4096个字节,就是所谓的“4K扇区”。 如4k没对齐,对于固态硬盘来说,不但会极大的降低数据写入和读取速度,还会造成固态硬盘不必要的写入次数。 此图为没对齐4k 二.如何4k对齐(Paragon Alignment Tool) 最简单的就是Windows 7重新分一次区,因此Windows 7分区是按4K分区来进行的,而Xp的用户在分区是把分配单元大小设置为4096字节。如果不想重新弄系统的话可以使用Paragon Alignment Tool来进行无损4K对齐。 1.安装 安装时,选择防数据丢失的方式,protect 软件会自动扫描没对齐的盘,没对齐好的盘是黄色的,点击“Align partitions”开始对齐 需要稍微等一段时间,时间根据数据的多少而定,现在对齐成功了 另外DiskGenius也能做到4K对齐,不过需要把硬盘重新分一次区,当Paragon Alignment Tool 不起作用时就靠它了。

三.如何4k对齐(DiskGenius) 先选硬盘,手头硬盘不能格,用U盘代替。新建分区。 选。。。看你是啥吧。一般开始都是主磁盘分区,然后扩展磁盘分区,在扩展磁盘分区中建逻辑分区。然后选NTFS。装WIN7都这样的吧。 下面第三个框是重点,对齐到下列扇区数的整数倍前面的勾一定要勾,然后扇区数选4096.不过好像选啥都可以好像。 确定完就是这样的了。然后记得保存。

必然是要选是 随意。不过推荐格式化。反正也不慢。 到这里。4K对齐的分区就弄好了。。。 另外win7以上版本系统,已经对4k支持很好了,只要这里安装时格式化一下,一般都会自动对齐4k

mSATA怎么用 看迷你固态硬盘霸道之处

第1页:看迷你固态硬盘霸道之处 mSATA,什么是mSATA,对于很多并不熟知固态硬盘的朋友来说,新的存储技术并没有很快的渗透到消费者的认知范围内,超级本中用的固态硬盘是什么?笔记本电脑又能如何更轻便的携带硬盘?随着6系主板的尾声以及7系主板的上市,mSATA硬盘成为了新的关注亮点。 固态硬盘不单单是为存储行业提供了新的源动力,更主要的一点,正因为闪存存储的特性,由此特性激发而来的创新能力波及到了很多周边产业上。受到固态硬盘的支持,笔记本平台以及刚刚进入普及市场的超级本很快的通过存储介质的改变而进一步体现出了更轻小快的优势,同时SSD的精益求精也正在向更迷你化的方向发展,只有两个拇指大小长度宽窄的mSATA固态硬盘,会是未来融入速度更快的新型闪存产品。

mSATA怎么用看迷你固态硬盘霸道之处 mSATA就是一种迷你的SATA接口,同理mSATA固态硬盘是通过迷你SATA接口传输的新型存储产品,这样的设备在目前已经被普及到了主板、笔记本平台和超级本上,它能够更直接的和你的本地磁盘配合工作,同时拥有完美的标准固态硬盘性能。目前市场中在售的mSATA固态硬盘数量并不多,本身很多厂商刚刚向转向2.5吋标准固态硬盘的开发,涉及面还没有到达mSATA的区域,所以市场中主要的产品品牌还是集中在个别旗舰级的大厂上面,例如建兴、威刚、金士顿等等。 完美的体积使mSATA固态硬盘引起更多遐想 不足2.5吋固态硬盘1/4的体积,mSATA产品从身材上赢得了更多平台的认可,性能和提及的优势结合,能够实现和普通固态硬盘同样的承载容量,在SSD还未普及到位时,mSATA的传呼声也已经响起。 我们今天的内容将从基础应用方面像读者朋友们讲述mSATA的发展故事,对于进入消费市场已经很长时间的角色,mSATA到底以何能力扛起了新存储时代的大旗,我们拭目以待。 第2页:你的周围有mSATA产品么? mSATA接口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之前很多移动硬盘和外置硬盘箱提供的都是此类接口的传输方式,但主板外置接口的最大传输速度只支持到1.5Gbps,但依然比USB2.0而言传输能力更强,曾经的应用并没有过渡到真正的内置存储设备上来,技术在等待发展。

最新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分析

(OA号:OA号/无)XXX产品名称XX版本(提测日期:YYYY.MM.dd) 第XX轮 功能/性能/稳定性/兼容性测试报告

修订历史记录 A - 增加 M - 修订 D - 删除

1.概述 (4) 1.1 测试目的 (4) 1.2 测试背景 (4) 1.3 测试资源投入 (4) 1.4 测试功能 (5) 1.5 术语和缩略词 (5) 1.6 测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环境 (6) 2.1 测试软件环境 (6) 2.2 测试硬件资源 (7) 2.3 测试组网图 (6) 3.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7) 4.测试结果分析(大项目) (8) 4.1 Bug趋势图 (8) 4.2 Bug严重程度 (9) 4.3 Bug模块分布 (9) 4.4 Bug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测试结果与建议 (10) 5.1 测试结果 (10) 5.2 建议 (11) 5.3 测试差异分析 (11) 6.测试缺陷分析 (11) 7.未实现需求列表 (11) 8.测试风险 (12) 9.缺陷列表 (12)

1.概述 1.1 测试目的 本报告编写目的,指出预期读者范围。 1.2 测试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该项目历史做一些简介。 1.3 测试资源投入 //针对本轮测试的一个分析 //测试项: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固态硬盘正确地分区和格式化

固态硬盘正确地分区和格式化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简单得很,那就是使用Windows7的分区工具来对您的固态硬盘进行分区,然后在格式化时使用4KB(4096B)作为分配单位大小即可。微软早已认识到固态硬盘需要操作系统的良好支持,所以在Windows7中加入了TRIM指令和分区对齐等针对固态硬盘的优化。使用固态硬盘的话,Windows7是目前最佳的操作系统选择。 但是如果没有Windows7怎么办呢?在XP和Vista下面,当然还是有办法的,而且并不算复杂。当然,这涉及到重新分区,所以如果您的固态硬盘里面已经有数据的话,会全部丢失,所以需要做好备份。另外,您还需要准备好一个装好系统的电脑。当然,这很简单,先把系统装在另一个硬盘即可,大多数使用固态硬盘的朋友应该都有不只一个硬盘吧? 这个操作可以通过一个 Mian Fei 的工具软件Diskpar.exe来完成,您可以通过微软的官方网站下载到这个软件,地址为: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1918376460.html,/images/group14/4556/diskpar.exe。 把固态硬盘连接到这个PC上,然后进入控制面板,在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中,找到您的固态硬盘当前是几号盘。比如当前您的电脑中有两块硬盘的话,固态硬盘可能是1号盘。记下这个号码。另外,把所有分区都删除,进行之前请备份好数据。 在开始->运行中,键入CMD。在跳出来的命令行窗口中,来到您放置diskpar.exe的文件夹。首先您可以通过diskpar来再次判断一下这个号码是不是正确的。键入diskpar -i 1。(注:这里面的1应根据您在前面看到的数值来输入。),回车后diskpar会输出类似下面的信息: ---- Drive 1 Geometry Infomation ---- Cylinders = 4139 TracksPerCylinder = 240 SectorsPerTrack = 63 BytesPerSector = 512 DiskSize = 32041820160 (Bytes) = 30557 (MB) 最后一行显示的是硬盘的大小,比如例子中的30557(MB)是个30G的硬盘。如果您的结果算出来和您的硬盘大小不同,请再次到控制面板中确认硬盘号。如果无法确认硬盘号的话,最好就此打住,不然您可能会擦除掉电脑中其他硬盘的数据。 键入diskpar -s 1,这时会有如下显示: Set partition can only be done on a raw drive. You can use Disk Manager to delete all existing partitions Are you sure drive 1 is a raw device without any partition? (Y/N) 请确认您之前已经删除这个固态硬盘上的所有分区,按下Y。

基于SSD的目标检测研究与实现

基于SSD的目标检测研究与实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目前的计算机行业中研究的热门方向之一,其中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作为其领域之一,最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而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其中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已经成为深度学习中一个流行且热门的研究分支,最近几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优异的成果。目标检测的目的就是将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物体进行分类和坐标定位。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实现了数据信息处理的端到端技术,能够完成语音、图像、文本等数据信息特征的自动提取,此方法越来越多被应用于目标检测算法中。但是该网络的劣势之处在于包括的层数越多,其拥有的计算参数也越多,其计算量巨大,从而导致在硬件计算力相对薄弱的机器设备中难以得到充分的训练,致使算法模型无法实时运行。 为此,本文做了如下研究分析:(1)研究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架构的基本组成原理和运算法则。分析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解析网络层、函数等具体运用策略;总结了目前常见的一些目标检测算法基础网络和模型。 (2)提出一种优化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OSSD(Optimize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分析出原始SSD算法模型的基础网络VGG-16的层数较多和计算参数量较大,并在此基础上对神经网络层数和卷积核做优化调整;本文添加了一个预测模块,对特征信息进一步提取。 这两个方面的改进在检测精度上都有所提高。(3)设计了一个实时目标检测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