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2014年宁夏公务员笔试在线估分系统

2014年宁夏公务员面试备考专题

宁夏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75571287

2014年4月12日,吉林、云南、江西、贵州、宁夏、海南、广西、安徽、湖南、重庆、辽宁、福建、内蒙古、湖北、陕西15省共同举行了省公务员考试,其中,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与申论均在4月12日上午举行,余下14省申论集中在4月12日下午举行。

中公教育专家对2014年4·12十四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进行全面分析、深刻解读,发现2014年4·12十四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在题材选择上,均关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聚焦“文化软实力”,探讨中国人的文化自尊、自信与自强,题材比较相似;在材料设置上,各省申论材料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材料篇幅上,均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题目命制上,各省申论题量、题型等均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题材相似,主题着眼不同

1.申论题材相似

统揽2014年4·12举行的十四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可以发现,各省申论的题材选取均关注文化领域,题材聚焦“文化软实力”,材料围绕文化拿来与输出而展开,阐述当前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贸易逆差,难以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外国人的中国印象比较表面化、片面化,无法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材料还涉及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探讨韩潮来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文化自尊是否受到伤害,以及如何正视韩流的影响,思考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主题着眼不同

虽然十四省省考申论均关注文化领域,聚焦“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具体主题的着眼点上,各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如2014年重庆市考申论文章要求以《我看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着眼于“中国人的文化自尊”;而2014年内蒙区考申论作文则要求以《拿来与输出》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着眼于“拿来与输出”;而2014年安徽省考申论A则要求以“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着眼于“文化输出中的中国制造”等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足见2014年4·12十四省省考申论在具体主题着眼点上的不同和差异。

第二,申论材料有别

虽然14省申论在题材上均聚焦“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具体材料组织上,各省材料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各省申论材料在材料篇幅、材料内容、材料顺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如下:

1.材料篇幅有别

十四省申论材料在篇幅上,无论是材料的则数还是材料的字数均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差别。例如:

2014年内蒙区考申论:7则材料,试卷题本共11页;

2014安徽省考申论B:7则材料,试卷题本共8页;

2014年江西省考申论:6则材料,试卷题本共8页;

2014年重庆市考申论:5则材料,试卷题本共10页;

2014年海南省考申论:4则材料,试卷题本共6页;

2.材料内容有别

十四省申论材料除了篇幅不同外,在具体材料内容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2014年安徽、辽宁省考材料涉及N市的BL集团,能够在时尚发达的韩、法找到为自己做贴牌生产的大牌制造商,洋品牌为中国企业贴牌生产,堪称中国品牌发展的里程碑;而这一材料在2014年的江西省考及重庆市考等地申论材料中却没有出现;再如2014年江西省考、重庆市考、贵州省考均涉及广灵青红剪纸,谈到以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发展,而这一材料在2014年福建省考申论材料中却未曾出现等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十四省申论题材虽然均聚焦“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具体的材料内容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不同。

第三,申论题目各异

十四省省考申论在材料篇幅、内容设计上的不同,决定了十四省在相应的题目命制上存在着不同,各省题目命制无论是在题目数量上,还是在题型设计上,还是在文章的主题着眼点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本省特色鲜明。

1.题目数量有异

十四省省考申论在题目数量上“有三有四有六”,题目数量有异,有些省份设计三道题目,有些省份则设计四道题目,而2014年陕西省考申论由于时间延长了半小时甚至设置六道题目,但总体看来以四道题目居多。例如:

2014年福建省考申论:三道题目;

2014年重庆市考申论:三道题目;

2014年海南省考申论:三道题目;

2014年江西省考申论:四道题目;

2014年安徽省考申论:四道题目;

2014年内蒙区考申论:四道题目;

2014年辽宁省考申论:四道题目;

2014年陕西省考申论:六道题目。

2.题型设计有异

十四省省考申论在具体题型设计上,均结合各本省申论考查重点,题型设计各异。例如:2014年福建省考申论:分析+贯彻+作文

2014年安徽省考申论:概括+概括+贯彻+作文

2014年江西省考申论:概括+分析+贯彻+作文

2014年内蒙区考申论:贯彻+分析+概括+作文

2014年陕西省考申论:概括+分析+概括+概括+贯彻+作文

即使针对同样一则材料,各省具体题型及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2014年十四省省考申论材料中,有多省选取了韩流来袭的案例,同样的案例选材,各省命制的题型也不一样,2014年安徽省考申论A针对此命制了一篇“短文”的贯彻题,要求考生以辩论赛中正方的身份,阐述支持“韩剧在中国的风靡,无损中国人的文化自尊”的理由,而其他多省针对这一案例素材,则命制了概括题。

再如同样一则青红剪纸的案例,2014年重庆市考申论第二题则命制了一道“启示材料”的贯彻题,而2014年江西省考申论第三题则命制了一道“政策建议”的贯彻题,虽同为贯彻,但具体要求截然不同。

3.本省特色鲜明

2014年4·12十四省省考申论虽然在题材上均聚焦“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具体主题的着眼点上,材料设置上以及题目命制上,均有所不同,尤其是各省不同的题型设计更决定了各省命题延续本省命题风格,突出本省特色。如福建省考近些年均设置三道题目,2014

年福建省考依然延续三题题量的命题形式;再如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历来在题目设计上极为新颖,经常设置小标题、填空等类型的题目,这一鲜明的命题特色在此次考试中也得以继承和发扬,2014年安徽省考申论无论是A卷还是B卷均设置了填空题,足见其命题对往年命题风格的继承和发扬,本省特色鲜明。

综上所述,2014年4·12十四省省考申论无论是在主题着眼上,还是在材料组织上,还是在题目设计上,均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建议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建议 杨飞101002079 生技2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各国正积极利用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重大基础性工程纷纷破土动工,国防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军队战斗力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各项“硬实力”发展水平较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软实力”建设长期以来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4年奈在他的着作《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中对“软实力”作出了进一步规范,他提出“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虽然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但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

202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A类)

202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A类) 一、给定资料 资料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提升,是助力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B市行政审批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制定了“1234+N”的三年工作计划,即“一年基础规范、两年创新提升、三年品牌突破”的工作思路,实施创新发展、标准规范、协同推进和智慧引领四大战略,努力实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 2018年底,B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出关键举措,市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陆续承接27个部门的262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019年4月,市行政审批局正式办理划转业务,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新模式。同年9月,B市出台《关于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实现“在B市全办成”的实施意见》,创造性推出了“一窗办、网上办、就近办、简化办、舒心办、督着办”的服务举措,成为该市提升审批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纲领。围绕“在B市全办成”服务品牌建设,B市实施“窗口无否决权”,努力实现“一次办成”,全力营造“审批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环境。与此同时,创新实施内部业务、横向部门、纵向层级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四维协同”机制,逐步完善适应改革要求的行政审批服务新机制,变审批服务“一家办

理”为“多元服务”,为审批服务高频顺畅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这里,办件人体验着“车间流水线”式的审批服务,感受着窗口人员亲人般的问候;在这里,“一枚印章管审批”,让企业能够腾出更多精力,轻装上阵;在这里,办件人有事就办,高效便捷。 为进一步推进工作,B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采用事先介入的办法,在官网上提前发布《一次性告知清单》,让群众清清楚楚知道需要准备的资料有哪些。资料准备好后,申请人可直接在线办理相关事项,所需资料可拍照上传提交。资料上传后,行政审批局通过内部“流水线”式的方式进行审核,审完一证出一证。在踏勘环节,该局组织审批一科、二科“联合跑”,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除“网上办”,还推出了“流动审批”,不定期在辖区各商务楼宇开展集中审批服务,企业从递交资料到办结发证平均不到1小时,针对市民,该局开发了手机应用程序,将与市民生活相关的213个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化”,实现了办理审批的“触手可及”。“现在政府行政审批效率真是高”,许多办事群众由衷为行政审批局的工作点起了赞。 Q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商业装修工程的装饰公司,该公司承接的某购物中心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许可证是首张加盖“B市行政审批局”公章的施工许可证。公司负责人对B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带来的便利深有体会:“过去,公司办理一个项目的施工许可,往往要跑好几个部门,走好几道程序,交好几套材料,有

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分析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力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的定义,软实力与软权力的关系。 文化软实力基本内涵本文强调文化软实力,更多的强调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对于文化的界定已然不是单纯的文化,而是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中的文化。首先对于文化的界定要明确、分析。奈指出,软力量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现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o 1、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联系 2、(大国崛起、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物质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 一、文化软实力战略分析(研究路径)从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 预设性和生成性问题 1、从国家层面 2、从地区层面 3、从国际层面,全球互动,全球文化 4、战略思维,大国社会性成长规律转变现实与理想两种思维。世界大国地位的 维持的四个方面。成长方式的哲学思维的转变 5、战略结构(权力结构的转变,权力以知识为基础和前提) 6、战略定位与决策(中国崛起应当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文化软实力的 提高不是投资、援助等。) 二、战略和战术的结合提升策略 1、现实与理论的方面 2、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实实践。 与现实意义(软实力的双重作用 选题意义 国际文化讲坛上流传着一句名言:19 世纪是靠军事改变世界,20 世纪是靠经济改变世界,21 世纪要靠文化改变世纪。“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人类关照世界的新视角、认识世界的新理念、改变世界的新方式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①当前,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世界核心概念已是不争事实,它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文化复兴是实现强国梦的必备条件,没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就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②。国际社会的竞争也反复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发展上占据了制高点,获得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该民族或国家也就能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和明显优势。在我国,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觉醒,文化软实力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对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作点粗浅的探讨 国际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性问题与路径依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本文主要强调在国际视域下,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如何转变为文化软实力。

201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A卷)完整版(最新)

2015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卷(A类) (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50分钟,作答13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一号文件中聚焦的主题往往是国家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因此历年的一号文件都会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 今天,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问题,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加强。当前,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在国家各项工作中,“三农”的重要性仍十分明显。这些因素决定了“三农”仍是中央亟须和重点部署的工作,也正是缘于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12次将靶心锁定“三农”。 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立足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总体性安排定位,延续了2014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并进一步加强。一号文件不仅对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农村板块进行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更是首次为农村法治体系化指明了方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月1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一号文件前面三大板块,“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是我们的任务,后面的两大板块则是研究怎么去实现上述三个目的: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常态下“三农”发展的目标方向,即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和农村更美。农业要更强,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民要更富,必须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这就要求不仅要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农村要更美,必须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也不例外。一号文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2级 学号21217059 姓名彭超 任课老师潘于旭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0 月31 日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 1 “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 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2] 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 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412省考14省申论聚焦“文化软实力” 2014年宁夏公务员笔试在线估分系统 2014年宁夏公务员面试备考专题 宁夏公务员考试交流群:375571287 2014年4月12日,吉林、云南、江西、贵州、宁夏、海南、广西、安徽、湖南、重庆、辽宁、福建、内蒙古、湖北、陕西15省共同举行了省公务员考试,其中,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与申论均在4月12日上午举行,余下14省申论集中在4月12日下午举行。 中公教育专家对2014年4·12十四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进行全面分析、深刻解读,发现2014年4·12十四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在题材选择上,均关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聚焦“文化软实力”,探讨中国人的文化自尊、自信与自强,题材比较相似;在材料设置上,各省申论材料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材料篇幅上,均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题目命制上,各省申论题量、题型等均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题材相似,主题着眼不同 1.申论题材相似 统揽2014年4·12举行的十四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可以发现,各省申论的题材选取均关注文化领域,题材聚焦“文化软实力”,材料围绕文化拿来与输出而展开,阐述当前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存在贸易逆差,难以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外国人的中国印象比较表面化、片面化,无法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材料还涉及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探讨韩潮来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文化自尊是否受到伤害,以及如何正视韩流的影响,思考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主题着眼不同 虽然十四省省考申论均关注文化领域,聚焦“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具体主题的着眼点上,各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如2014年重庆市考申论文章要求以《我看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着眼于“中国人的文化自尊”;而2014年内蒙区考申论作文则要求以《拿来与输出》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着眼于“拿来与输出”;而2014年安徽省考申论A则要求以“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主题着眼于“文化输出中的中国制造”等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足见2014年4·12十四省省考申论在具体主题着眼点上的不同和差异。 第二,申论材料有别 虽然14省申论在题材上均聚焦“文化软实力”,但是在具体材料组织上,各省材料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各省申论材料在材料篇幅、材料内容、材料顺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具体如下: 1.材料篇幅有别 十四省申论材料在篇幅上,无论是材料的则数还是材料的字数均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差别。例如: 2014年内蒙区考申论:7则材料,试卷题本共11页; 2014安徽省考申论B:7则材料,试卷题本共8页; 2014年江西省考申论:6则材料,试卷题本共8页; 2014年重庆市考申论:5则材料,试卷题本共10页; 2014年海南省考申论:4则材料,试卷题本共6页; 2.材料内容有别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论文摘要】“软实力”思想源头,公认来自中国的先哲老子,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理论,又被公认是当代西方思想的产物。这种历史吊诡恰好暗喻了中国面对的一种特殊困境:我们究竟是以传统文化为软实力呢,还是要以融入全球社会的价值和规则为软实力?所谓中国的崛起或者说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到底如何呈现?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软实力;挑战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

2017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卷(A/B/C)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 资料: 1.“连接”,又称联接,指事物互相衔接。“连接”成为热词,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独特的勾连方式,将原本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连接起来,构成网络社会。因“连接”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系统,重构世界、重构人类社会,导致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人机信息勾连的社会新纪元。 在互联网的连接下,人们愿意让传统习惯呈现出现代色彩,连最古老的传统--发红包都被“互联网+”了。微信红包这种电子创新方式在2014年一经推出即受到年轻人的热捧,2015年8月20日七夕这一天,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达到14.27亿次,突破了2015年除夕10 亿次的峰值。微信红包充分考虑到了“人”的体验和感受,既有游戏性又有互动性,拉近了与亲朋好友的距离,增进了情感交流。 2.Doximity是美国最大的医生在线社交平台,只对医疗保健领域专业人员开放,提供一个进行业内联络、信息交流和医疗合作的安全平台。短短3年时间里,会员人数增加到了40万,有超过一半的美国医生加入,每天发送超过2万条的加密信息,累计创建了2000 多万个专业联络关系,为会员提供了近21.2万个工作机会。 除了推出多项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之外,它还通过战略合作来争取新用户加入,扩大影响力。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合作,该媒体公司是美国最佳医院、最佳医学和最佳健康保险计划排名的发布者,每年会对全国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合作后所有的医生问卷都在这个平台完成。双方合作还推出了“住院医导航”,可搜索美国最好的住院医生,项目推出后,加入该平台的医学院高年级学生由原来学生总数的12%上或到了40%。

日本文化软实力剖析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以三种文化现象为例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姓名:马子涵 学号:06523103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 年级:2006级 完成日期:2010年4月30日 指导教师:孙卫华

摘要 日本之文化软实力乃当今世界之奇迹,而日本对于发展其自身的创意产业有特有的一条路线、方法。本文以跨文化传播理论入手,借当今风靡于世界的几个日本文化现象为例子,从日本人文化思想内核研究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成功之因。并得出了相关观点和结论,并留有特殊的结尾,以供大家共思之。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跨文化传播文化思想内核

Abstract Soft Power of Japan is now the world miracle, and Jap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route, and methods. In this pap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starting by some of today's popular in the world the example of the phenomenon of Japanese culture, Form the way that Japanese culture ideological content find the reason that success of Jap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draw the relevant viewpoints and conclusions, and leave the end of a special order for you were thinking of. Key word: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ideological content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精)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不再限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而更多地偏向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 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 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 ; 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 ; 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 还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不足, 但优势相当明显。 那么,我们怎样应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 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山东省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解析 1.2006年8月,在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中,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帮助这些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入学前,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到2007年夏天,一年多来,三分之二的受助学生未给资助者写信,也没有采用其他的联系方式。当襄樊市总工会再次组织企业家们资助时,部分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无奈之下,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社会舆论的热情关注颇有点出人意料。 小事情引起大讨论,往往就说明人们在某些原则问题上多有歧见。2007年8月28日《光明日报》报道:截止8月27日,新浪网就“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展开的讨论,已有210729人参与。其中,83%(174898票)的网友认为“应该取消”,感恩是做人的底线,不知感恩的人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认为“不应该取消”的占8.9%(18790票)和“不好说”的占8.1%(17041票)。 2.有的人认为,不能因为大学生没写信就简单地认定他们不感恩,企业家不应就此撤销资助。“虽然我不是贫困生,但我能够理解他们为何不给捐助者写信。”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学生说,“我认为多数贫困生并不是心中不知感恩,只是他们不愿意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认为上学期间好好学习,做好本分的事情将来回报社会,才是更好的感恩方式。” 对于资助者来说,来自被资助者的感谢,无疑是一种鼓励。温州资助者李先生说,每次收到被资助的贫困学生发来的慰问短信,都会让他流眼泪。北京的宋女士是一位机关工作者,她和她的朋友们每年都会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边远地区学生提供助学金捐助。她向记者坦言,自己从未要求孩子们定期联系、汇报情况。“去年,我们捐助的10个孩子中有几个孩子刚好是在同一个学校的,年底,他们一起寄来封信,告诉我们收到了多少钱,并介绍了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宋女士说,“付出的爱心有了回应,这让我们都觉得很开心。但我们也不强求捐助的所有孩子都给我们写信。毕竟他们还都是孩子,好好学习,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汇报了,我想,这也是对他们自己最好的‘汇报’”。 在这场讨论中还有人认为,怜悯、善良和同情尽管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平等、自由和尊严,也是与生俱来的人格。只要你有那么一点强势,给弱者半分“恩惠”,人家就要感恩戴德。感恩中的“恩”是报不完的,就算报完了,你也是一辈子都欠他的,一辈子都不会与他是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人格。四川有们老板,资助了几个贫困学生,由于受助的学生年底没有向“恩人”汇报,老板就取消了他们受助资格,对不知去向的学生还动用律师将其告上法庭。 一位从事公益事业多年的人士认为,家境贫困的孩子们本身已经面临生活上的很多困难,以居高临下的心态要求受助学生以低姿态的“感恩、亏欠”来面对捐助者和社会,对于年轻的他们有可能造成另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很多捐助者本人也承认,自己爱心的付出,并不是为了这些受捐助的孩子对捐助者有多大的回报,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温暖、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才,将来能够以同样的社会责任感去回馈社会。 3.200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哈尔滨铁路国旅集团职工资助黑龙江兰西县30多名贫困学生的事迹。两年来,受到哈铁国旅集团叔叔阿姨们“一对一”的资助,得以继续学业。尽管孩子们盼望,但和自己的资助人在两年间却未曾见过面,只是书信往来。孩子们或许不理解,但叔叔阿姨们确有良苦用心。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爱心助学”的队伍,是他们点燃起一盏盏希望的烛火,照亮一个个苦难少年的前程。在很多人看来,受助者心怀感恩,是对爱心人士最大的安慰。在这种心理期许之下,受助者与献爱心者见面表达谢意,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哈铁国旅人却想得更深一些。帮一个寒门子弟继续学业,可能从此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这份情义往大了说,是一种恩德,一生一世都会被铭记。但就受助者当前境况而言,除了感激,没有更多表达谢意的能力和方式。面对资助者,过分强调“感恩”,只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为了避免给孩子们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哈铁国旅人选择了“见面不如鸿雁”。他们在信中鼓励孩子们安心读书,把对某个人的感激化为对全社会的关爱。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怀! 那么,是不是就不要感恩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一个故事让人不能释怀。一位在山中修路的农民工,为阻止一辆即将坠崖的大巴车受了重伤,等他在医院醒来时发现少了一条腿。面对“后不后悔”的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1200)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提高文化软实力呢?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当前,就国内来看,思想文化多元、多变,良莠并存,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认同、干部形象、民族和谐等尚有缺憾,歪曲事实、扰乱思想、涣散人心、毒害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垃圾时见于网络媒体。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对内就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不利于弘扬正气、振奋精神,不利于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对外则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不利于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最终必然制约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从国际方面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下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紧迫,也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不但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观上为国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方式,从而提升了国家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甚至是必由之路。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在当下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们不能仅靠既存的传统,而必须要靠传统的新生,否则,只会引来世人以窥奇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呢?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了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基于辉煌传统的新的文化创造,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象,在崭新的现实境遇中彰显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实力和魅力。 四、加大对外文化传播力度 近年来,除了开设孔子学院以外,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国外开展“中国年”活动、电视广播互联网通过多语种传播信息等,这些成绩对逐步建立和完善向世界正面展示中国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们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我们没有进入国际化,我们自说自话的时候很多,这种反差越来越突出。只有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来分享我们的文明成果与智慧,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较为全面客观的声音,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我们的软实力也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B卷完整版

2014年山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卷(B)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指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数量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企业技术创新的活跃程度。 专利受理数量等指标排行榜的榜首位置曾长期被德、日、美三国轮番占据。据《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受理专利申请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专利受理国。然而由全球最大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推出的“2012年度全球创新力百强”榜单中,专利申请第一的中国,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还是学术机构,无一入选。汤森路透中国区总裁刘煜介绍,该评选的核心标准是专利,目的在于衡量企业在专利创新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 我国《专利法》把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从保护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创新价值大、保护期长,更具有意义。从1985年4月到2011年11月,在中国各项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较低,仅占%,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国外申请人申请的发明专利。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因此大部分发明专利申请后,因其不符合发明专利申请条件而未获授权,2010年、2011年的授权量均仅占申请量的约三分之一。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例最高的领域是中药,之后为非酒饮料、食品等,而国外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则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讯等。与此同时,近年随着我国专利申请数量的迅速增加,也出现了一些“垃圾专利”。“垃圾专利”指的是那些没有任何创新内容的专利,尽管也有人认为“垃圾专利”有其自身价值,但“垃圾专利”的比例还是反映了整体专利的质量。?? 资料2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2015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权拥有量要从2010年的件提高到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 一、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由资源力(国土面积、人口等)、__经济力__(经济体制、国民生产总值等)、__科技力__、国防力等“__硬实力__”和政治力、__外交力__、文化教育力等“__软实力__”共同构成。 二、从“汉江奇迹”看文化的力量 1.“汉江奇迹”:韩国国土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自然资源贫乏,原油、煤炭等基本依赖进口,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在短短20年时间里,一跃成为继__日本__之后东亚第二个工业国家,被称为“__汉江奇迹__”。 2.“汉江奇迹”出现的原因: (1)__崇尚教育__。 (2)注重培育和弘扬__民族精神__。 (3)注重弘扬传统文化。 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国家的__生命力__、__创造力__和__凝聚力__之中,成为__综合国力__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软实力 1.提出:20世纪80年代。 2.概念:软实力通常是指该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和说服力,而__教育__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__两个一百年__”奋斗目标和__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__的实现;__核心价值观__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重点知识 一、选择题 1.到韩国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代表都得到了由组委会赠送的两张光盘,其中一张是《民歌,阿里郎》,收录了在韩国各地流行的不同时期的十三首民歌阿里郎;另一张是《世界歌曲,阿里郎》,收录了十三首世界各国改编的歌曲阿里郎。这启示我们( A ) ①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②要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③应允许和提倡文化的多样化④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其中一张是《民歌,阿里郎》,收录了在韩国各地流行的不同时期的十三首民歌阿里郎”,这启示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也说明要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③符合题意,“另一张是《世界歌曲,阿里郎》,收录了十三首世界各国改编的歌曲阿里郎”,这启示我们应允许和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与之相反,我国的文化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国际影响力也不强。为此我们必须发展中国文化。从文化的功能看,这是因为( C ) ①提高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国梦的实现②文化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物质基础③民族文化可以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文化可以抵御消灭国际领域的文化霸权主义 A.①② B.②④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篇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分析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 它 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 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 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 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 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 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 奈于上世纪 90 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其意为: 一 个 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文化、教育、 意 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 “软实力” 中 。 国 的“软实力”一说, 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 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 重或者着迷, 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 “一个 国 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 GDP、硬 件设 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由来已久。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就提出“天下之至 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 “以德服人”,兵家的代表人物孙子提 出了“上 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思想都蕴含了丰富的“软实力”的思想。软实 、 力是通过一个 国家公民的有意的和无意的、感性的和理性的、强制的和习惯的、宗教的和世 俗的思想和行 为发生作用的,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族群特征和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 但它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软 实 力。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有一种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共同 创 业之举。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举办世博会是上 海在建设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将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 国 际化。世博会已经经历了 150 多年,而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在我国、也是在发展中国家第 一次 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将为全面推进中华文化的复兴、 展示和提升中国 的 软实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 在 21 世纪,综合国力的博弈对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起着关键性作用。文 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 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 断地扩大, 世界大国纷纷重视软实力的建设, 这是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伴随的, 也 是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盛和自信相统一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 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 的认识 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1 / 11

汕头文化软实力

变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硬”支撑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也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座城市最根本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也就是说,竞争到最后,必将以文化论胜负。当前汕头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应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汕头文化在粤东三市中的相对优势,努力寻求文化对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点,并将其做强做大。 一、汕头文化在粤东三市中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建国以来,汕头一直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近年来,汕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发展块头居粤东各市之首,当前又恰逢国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我省加快推进“双转移”、台海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等机遇,加快汕头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既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又正面临难得机遇。但也要认识到,汕头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从经济辐射功能看,虽然汕头在粤东四市中块头较大,但增长不快,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和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从城市功能布局看,虽然汕头城市规模较大,但目前城市的功能分区还不突出,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能力还有待提升。从社会事业辐射作用看,虽然汕头是粤东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但对周边地区辐射服务的优势也在弱化。 汕头文化涵容于传统潮人文化之中,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地域性群体文化,又是一种刚柔兼具、动静相济的典型的岭南文化,特色浓郁,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相得益彰。从汕头城市文化的演绎看,汕头与潮州、揭阳的城市文化内涵不同,汕头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当代元素结合得更紧。 二、创新性是汕头文化的特点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①汕头文化的特点是“新”。 从三市的文化特色来看,汕头文化的特点是“新”。汕头文化根植于两千多年的潮汕历史,又具备近代品质,历经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洗礼,海洋、开放和创新风格明显,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汇合,相得益彰。是一种刚柔兼具,动静相济的典型的岭南文化。 潮州文化的特点是“长”,潮州历史上长期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历史古迹。潮州加强了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推进经济和文化融合。保护古城和潮学研究是其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