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研究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研究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研究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研究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研究

刘宇

摘 要:本文以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流程变革和政府流程变革的理论进行回顾、梳理和分析,探索了政府业务流程变革的途径。

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传统业务现状”,对我国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职能和传统的质量监管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的构想”,主要对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诊断和再设计,并提出了流程变革的配套保障措施。第四章“基于流程固化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生产领域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需求分析和功能模块。第五章“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的案例分析”,对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的实践进行分析。第六章“结论及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关键词:生产领域 质量 监管 流程 变革

1 绪论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履行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职责,依据法律、法规授权,针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所采取的监管方式、方法。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主体的发育,质量安全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对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高工作绩效,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研究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是来自实践的需要。传统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创新和改进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方式、方法,才能提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工作效能。从流程变革的角度切入,可以在现有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基于业务流程本身的变革,提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2)研究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是理论探索的需要。从目前产品质量监管业务研究的情况来看,对质量监管职能的研究很深入,却缺乏对质量监管业务流程的研究。实际上,流程是动态的结构,职能转化为行为,需要一定的流程支撑。不同的流程,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职能效率。因此,通过对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的研究,更好地实施生产领域质量监管工作,是一个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的研究。

(3)研究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是信息化条件下打造“电子政府”的需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运用的迅猛发展使社会信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态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工业革命”。政府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电子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方向。而实现电子政务,打造“电子政府”必然会涉及到传统政务流程的变革。

2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传统业务现状

2.1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现行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

根据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职责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的核心监管业务流程包括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以及质量、计量、标准、认证、生产许可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等业务流程。

2.2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效率和增值方面

业务流程繁杂降低工作效率。“金字塔—鸽笼式”的机构设置导致这些业务流程十分繁琐,每项业务工作都需要进行层层审批,影响了工作效率。业务流程融合度差增加工作量。由于业务流程之间缺乏相互融合,业务流程中的子流程重复现象较为严重,增加了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监管对象的负担。

2.2.2 顾客与服务方面

业务流程缺乏顾客导向。政府应当以创造民众利益,服务民众为目的,针对顾客社会公众的需要来提供服务。然而,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体现了专业分工的特点,职能机构各司其职,效率优先,根据效率原则安排各自的监管工作,忽视了监管对象在接受监管的过程中的服务需求和效益损失。

2.2.3 成本与效益方面

业务流程分散导致成本加大。一方面监管费用增加。正因为是职能分工型的业务流程,监管业务被人为分散到各个职能机构。这些职能机构各自为政,缺乏信息沟通,相互协作的精神不强,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导致监管运转资金投入加大。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2.2.4 监管效果方面

业务流程以职责为核心导致监管业务僵化。监管业务流程围绕职能而定,属于典型的职能分工型工作流程。这种流程设计,职能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各自职责的履行,对上级负责,而不会关注其他机构的业务,不是以如何保持流程畅通、提高整体监管效能为根本。

3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的构想

3.1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诊断和再设计

(1)规范流程

日常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均为行政执法行为,一旦滥用会造成行政相对人权益损失。虽然法律、法规对其外部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但是对启动这些行政执法行为的规定却很模糊,导致执法机构普遍存在随意实施检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常经营活动。因此,应当采取计划管理、必要性审查的方式予以规范,在

复查不合格

违法

图3-1 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再造后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核心业务流程图 (2)优化流程

定期监督检查业务流程中存在定期监督检查计划两级审批程序。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制定的准确性依赖于辖区生产企业状况的了解程度,而最了解辖区生产企业状况的就是定期监督检查执行机构。作为两级审批机构的县级质监局质量股和市级质监局质量科,并不了解辖区生产企业状况,只能做象征性的、形式性的审批。对于此类非必要的审批程序应当予以清除,从而实现定期监督检查业务流程的优化。考虑到定期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监督和考核,审批程序可简化为备案程序。

(3)再造流程

定期监督检查、日常监督检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程序自成体系,各不相同。但是可以通过流程分析发现其共同点。这几种业务流程均包含“计划—执行—审查—处理”四个子流程,其中计划和审查属于内部子流程,执行和处理属于外部子流程。可以通过整合外部流程的方式进行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再造,建立跨职能的流程性监管机构实施生产企业综合监管,一次行政执法检查涵盖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申请受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以及质量、计量、标准、认证、生产许可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将会有效降低生产企业检查频次,降低监管成本,简化监管程序,同时也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再造后生产领域质量监管基本流程如图3-1:

3.2 基于流程变革的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再造

根据变革后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和组织再造的原则,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设置综合业务股、监察室两个职能科室和直属分局、稽查分局、检验检测中心三个二级单位。

3.3 流程变革的配套保障措施

3.3.1 理念更新

确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流程变革是“以顾客为导向”,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只有通过对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管理心态进行调整,强调服务理念,力求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面改善监管关系,才能有效推进新流程的顺利实施。

3.3.2 制度建设

(1)构建运行协调机制。必须建立运行协调机制,明确各个执行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完善内部业务流转程序,保证内部运作规范有序。

(2)构建监控机制。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工作规范,通过对监管人员的工作记录进行检查,实现对监管过程的监控。其次是根据业务处理流程,制定详细的信息传递制度,实现流程间的监督与制约。

(3)构建考评机制。以工作结果为衡量标准,建立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考核制度,实行年度监管业务考核。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将各机构、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时限、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纳入目标管理,对失职行为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定奖惩办法。对监管人员实行绩效管理,奖优罚劣,调动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责任心。

3.3.3 文化建设

高度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从思想上进行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技术上进行支撑,帮助各个职能机构较快确立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及时运行新的工作流程;从培训上进行保障,针对新的业务流程开展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监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能够胜任新的工作。

4 基于流程固化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承担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职责,大量的监管信息处理需求、业务流程固化需求以及监管决策需求使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后,由于监管人员对新的监管业务流程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更加需要通过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建设,达到规范流程、固化流程,从而推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顺利实施。

生产领域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业务功能模块包括:计划管理子系统、区域监管巡查子系统、检验检定子系统、行政执法子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预警子系统、效能监察子系统。

5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变革的案例分析

5.1 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的变革历程

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业务调整,形成了目前该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主多协”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体制。

(1)2004年变革。2004年12月,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始实行“县(市、区)为基础、划分区域、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市局督办、严格考核奖惩”的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责任制度。各县级局精简、调整机关科室,设置办公室、综合业务科、法制监督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结合辖区工业生产、加工特点,按照经济区域(每20万至30万人口一个区域)划分若干个行政责任区域。要求各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分局负责辖区生产企业基础监管、巡查工作,按行政责任区域划分监管责任小组。

(2)2007年变革。2006年底,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吸取2004年变革经验后,从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流程着手,开展了新一轮变革。首先将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划分出主要监管业务流程,并将这些业务流程的内部流程和外部流程进行重组。外部程序由一个机构统一执行,内部程序由有关职能机构根据职能分别执行。在此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同类业务合并的原则,对职能机构进行了重组。

5.2 变革前后生产领域质量监管工作绩效的对比分析

通过采集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6年度以及2009年度各项业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可得出以下结论。

(1)监管成本投入降低。2006年度,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机构28个、监管人员243名、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行政开支340万元。2009年度生产领域质量监管机构7个、专业监管人员144名、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行政开支122.9万元。变革后监管机构减少了21个,监管人员减少了99名,生产领域质量监管行政开支减少217.1万元。

(2)监管业绩提升。2006年度,襄樊市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合格率68.9%;涉证产品生产企业取证数量578个单元,取证率59.2%;生产企业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数量3562台(套);特种设备定期检定数量3780台(套)。2009年度,襄樊市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合格率83.47%;涉证产品生产企业取证数量1072个单元,取证率90.2%;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数量5438台(套);特种设备定期检定数量4580台(套)。变革后各项监管业务绩效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3)监管效能提高。2006年度,生产企业行政处罚案件647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0件;2009年度,生产企业行政处罚案件137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件。变革后,襄樊市生产领域质量违法行为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与刑事司法的配合更加紧密,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监管效能得到有效提高。

(4)行政行为规范性增强。2006年度,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发生生产领域行政复议案件6件、行政诉讼案件2件、胜诉率75%;2009年度,发生生产领域行政复议案件5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胜诉率100%。变革后行政争议数量有所减少,行政检查频次大幅降低,行政执法的正确率上升,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生产领域质量监管业务流程应基于流程管理的理念实施变革。针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生产领域监管业务流程的主要问题,应当基于流程管理的理念,规范地对流程进行设计,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的就进行重新设计,不需要的就进行改进或保持。

The Study of Quality Supervision of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in the Production Sphere

Liu Yu

Abstract:Taking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business process in the production sphere at county-level quality and technological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s an object of study, this thesis reviews,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theories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and government process innov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ways to change business proces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using the concept of process management, the writer carries out an analysis and diagnosis of the current business process in order to redesign the business

process from the process specific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vision of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process innovation in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of Xiangfan City, the writer presents his own ideas and suggestions of deepening and implementing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Key words:the production sphere; quality; supervision; process; innovation

(责任编辑:戚晓辉,袁宏琳)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

第五章.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 本设计中的各个参数及控制参考特雷卡电缆有限公司技术部有关技术文件,相关标准和生产实践总结. 一.拉制 此电缆所用圆铜杆有两种规格PE线芯用TR2.58mm和主线芯及N线芯用TR2.25mm,均在十三模大拉机LHD3/13上生产. a: TR2.58mm 原材料用的为TR8.0mm的软铜杆,其拉制配模为: 8.0, 7.00, 6.04, 5.26, 4.62, 4.08, 3.63, 3.22, 2.86, 2.60 偏差为±0.03 mm.之所以最后一道模具的标称值比实际生产值大0.02mm,是因为在拉制退火过程中由于张力的存在会引起一定的缩径,只要控制好收线张力就行了.生产中的各个主要参数可设定如下: 退火电压: 44V 收线速度: 8m/s 收线张力: 0.25MPa 退火蒸汽保护: 0.1~0.6MPa 收线装置: 收线盘: PN500 收线框: Φ800×Φ500×1250 建议使用PN500的收线盘,为了以后的绞丝生产. b: TR2.25mm 进线直径为Φ8.0软铜杆,配模值为: 8.0, 6.70, 5.71, 4.88, 4.21, 3.66, 3.21, 2.81, 2.57, 2.27

其它参数和控制如下: 退火电压: 45V 收线速度: 8m/s 收线张力: 0.25MPa 退火蒸汽保护: 0.1~0.6MPa 同上建议使用PN500的收线盘,为了后道工序. 在断线或铜杆首尾焊接时要保证接头处焊接牢固,以免生产中断线给生产带来不便,降低生产率(两铜杆要融化均匀,无杂质,然后加热重新结晶后表面处理平整方可生产). 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品质部主要工作内容

品质部主要工作内容 一、品质检验工作布局与品质检验工作布局与开展:开展: 1.1 IQC 进料检验管制管制要点要点 1.1.1强化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责任感加强,以提高工作质量为首要的基础前题。 1.1.2督导IQC 人员严格按IQC 进料检验标准、图纸、订单要求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测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报告形成记录,对于重大问题发出CAP 由SQE 跟进。 1.1.3督导IQC 按零部件型式实验和寿命实验计划,对各型号产品抽样送测试中心检测。 1.1.4督导IQC 按ROHS 管制计划对零部件抽样送测试中心检测验证。 1.1.5建立IQC 进料检验历史问题档案,在检验前查阅宣导历史问题,避免同类错误重复发生,并要求SQE 对关键物料的技术控制要点进行培训,以提长IQC 检验能力。 1.2 IPQC 过程检验管过程检验管制要点 1.2.1强化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责任感加强,以提高工作质量为首要的基础前题。 1.2.2督导IPQC 做好产前准备,产前对LQC 人员的培训以提升QC 人员的检验能力水平,并及时对LQC 人员反馈的质量异常重视跟进反馈报告处理,确保制程正常运作。 1.2.3督导IPQC 对首件确认的及时性准确性,巡检频率及检验失误率,对过程问题发现/反馈及时性,对于过程重大质量异常发出CAP 或开出停拉报告,并督导QE/SQE人员组织跟进对异常的处理和改善效果验证。 1.2.4督导IPQC 人员与有关工作接口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便于顺利的开展工作。 1.2.5建立过程历史问题档案,在检验前查阅宣导历史问题,避免同类错误重复发生。

1.2.6督导IPQC 人员对生产异常问题的及时反馈记录处理跟进验证,确保异常得到有效的解决。二、品质保证模块的建设与开展:品质保证模块的建设与开展: 2.1 QA客户验货监控监控与与客户验货验货跟进跟进要点要点 2.1.1强化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责任感加强,以提高工作质量为首要的基础前题。 2.1.2督导品质保证QA 人员严格按检验标准、客户标准、订单要求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测试,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报告形成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改善过程跟进验证。 2.1.3建立QA 成品检验问题历史档案,在检验前查阅历史问题,避免同类错误重复发生。 2.1.4要求QA 跟进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熟悉产品工艺水平,以做到检验时把控重点为。 2.1.5要求QA 按成品型式实验和寿命实验计划,对各型号产品抽样送测试中心检测。 2.1.6要求QA 跟进客户验货过程、验货结束后的对机,充分了解客户要求与检验方式,以便于进一步熟悉客户要求。 2.1.7与客户验货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确保验货顺利 的通过。 2.2 实验室的测试监控要点要点 2.2.1培训或引进对国标安全、性能测试较熟悉的专业人员,按标准严格操作测试确保测试准确性。 2.2.2督导对测试设备的保养维护及点,确保检测设备正常 2.2.3要求实验室对测试问题及时反馈报告,并要求每日形成统计报表,每周发送给相关单位,由 QE/SQE主导改善。 2.3产品认证测试管控要点产品认证测试管控要点

安全质量监督部工作流程图

安全质量监督部工作流程 管理信息传递 安全培训 安全、质量检查 贯标管理 应急准备与响应 优质工程申报 事故报告与处理 制定、审核、 制定公布年度 创优规划 公司 上级职 能部门 定期检查 (分片包保、 部门委派) 岗位 技能 培训 危险源辨识 评价 重点检查 不定期检查 修改安全质量 管理计划 领导 死亡及以 上事故 培训 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项目部实施、 质量过程控制 安质部部长 公司重、难 点工程及高 风险项目安 全质量过程 监控情况 不定期专项 安全活动、 节假日、季 节性施工安 全质量检查 编制应急预案 定期专项安 全活动、季 节性施工过 程控制 公布公司重大 危险源清单及 安全质量管理 方案 评审、 改进完 善预案 24小时内报 告到公司调 度,由公司 报告政府有 关部门。项 目部立即组 成事故调查 组,配合公 司进行事故 调查处理。 三类 人员 培训 特种作 业人员 培训 立即报告企 业负责人。 企业负责人 必须在24小 时内分别报 告集团公司 和属地安 逐级报告至 项目部,由 作业队负责 安全管理的 领导,组织 有关人员进 行调查处 安质部副部长 安质部副部长 成立应急领导组织机 构与应急救援队伍 项目申报 监、公安、 检察院、工 会等部门。 安质部整 理、汇总 并报总工 审核 安全、质量 配置应急物 资与设备 理。 主管工程师 活动总结、优质工程 及标准化工地验收 内部审核、 外部审核 持证上岗 企业主管部 门会同属地 有关部门组 成事故调查 组,进行事 故调查处理 设备部归口管理 合格后 应急知识 应急响 应与预 案实施 结果 报公司 结案 结果报 集团公 司结案 上报集 团公司 或相关 评审单 位 不合格 定期 评审 教育、 演练、 监控 项目部及其相关管 理人员 的取消 或重新 上报 安全质量目标考核、 安全质量责任包保兑现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 理,严禁瞒报、迟报、漏报安全事故 备案

生产管理与流程

生产管理与流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东莞市俊泰液压件有限公司 生 产 管 理 与 流 程 手 册 编撰:刘永奎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

二、生产部门定位 组织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科学的制定和执行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物料管控,减少浪费;开展品质改善和制程管理;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管理;合理进行生产调度,注重生产平衡,以用最小的合理投入达到最大产出。 三、生产部门职能 1、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和公司各车间生产负荷能力制定各车间的生产计划。 2、根据生产计划、BOM和仓库库存制订采购计划。 3、根据生产计划和仓库库存制订外协计划。 4、每天定时跟踪各车间的生产进度,必要时将进度反馈到各相关部门。 5、每天分析各车间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质量管理情况,分析相关异常原因,并验 证相关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6、MRP系统各入口数据录入和结果统计的监督、检查。 7、公司各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的数据汇总并形成分析报告。 8、产品质量建设和生产制程质量管理,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拆解的管理 和安排。 9、协助总经办组织各管理活动规划和下属部门职能规划分解 10、协助总经办建立和完善下属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11、负责生产物流的联系和工作安排。 12、负责人员、设备、资源的调度落实,均衡生产。 13、查找生产系统瓶颈,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 与成本。 14、监督检查动力设备、生产机械设备、工装夹具、加工刀具等设施设备的使用 管理与保养。 15、生产部所属的安全落实、生产定额、生产工艺、办公室和生产现场管理。 16、生产部门应经常对员工进行技能训练,保证员工随时高效作业;经常和员工交流 思想,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组织员工学习相关制度,促进公司团队建设。 17、部门绩效考核的展开、监督、执行。 附图一:生产管理流程图

质量管理制度及主要工作流程

质量管理制度及主要工作流程

青州市电力调度中心 质量管理制度及主要工作流程 质保体系的运作一、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1、对参与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 2、对原材料、构件的质量管理控制 3、对施工机械的质量管理控制 4、对施工工序、检验方法的质量管理控制 5、对生产管理、环境管理的质量管理控制质量管理控制的要点: 1、人的行为 2、物的状态 3、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4、关键工艺 5、施工程序 6、技术管理 7、技术参数 8、质量进度 9、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10、质量不稳定、质量问题较多的工序

11、特殊地基或特殊结构 二、质量保证措施 1、优化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人员组成,建立健全责任制。为工程配备了施工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施工管理人员,所配备的施工队伍均参加过重点工程建设,具有丰富的高等级公路施工经验。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各施工主任、技术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质量监督控制网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积级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使工程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控制。 2、宣传教育,改变人们对质量的陈旧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加强了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召开多种形式的评比会、现场会、分析会、宣传会,使“质量是公司的生命”,“质量第一、业主至上”的指导思想牢记在每个施工人员心中。在项目施工中做到“三工教育”(工前教育、工中指导、工后讲评);“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无施工记录不交接、无专职质检员签字不交接);“五不施工”(施工图纸未复核不施工、测量放样未复核不施工、材料未试验或无合格证不施工、技术未交底不施工、隐蔽工程未检查签证不施工)。在施工中引入ISO9002质量体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运行,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3、加大旁站、巡查力度,增加自检与抽检频率。各工点设置了

生产管理与流程

东莞市俊泰液压件有限公司 生 产 管 理 与 流 程 手 册 编撰:刘永奎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1、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和公司各车间生产负荷能力制定各车间的生产计划。 2、根据生产计划、BOM和仓库库存制订采购计划。 3、根据生产计划和仓库库存制订外协计划。 4、每天定时跟踪各车间的生产进度,必要时将进度反馈到各相关部门。 5、每天分析各车间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质量管理情况,分析相关异常原因,并验证相关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6、MRP系统各入口数据录入和结果统计的监督、检查。 7、公司各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的数据汇总并形成分析报告。 8、产品质量建设和生产制程质量管理,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拆解的管理和安排。 9、协助总经办组织各管理活动规划和下属部门职能规划分解 10、协助总经办建立和完善下属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11、负责生产物流的联系和工作安排。 12、负责人员、设备、资源的调度落实,均衡生产。 13、查找生产系统瓶颈,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与成本。

14、监督检查动力设备、生产机械设备、工装夹具、加工刀具等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与保养。 15、生产部所属的安全落实、生产定额、生产工艺、办公室和生产现场管理。 16、生产部门应经常对员工进行技能训练,保证员工随时高效作业;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组织员工学习相关制度,促进公司团队建设。 17、部门绩效考核的展开、监督、执行。 附图一:生产管理流程图

四、安全管理: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坚持各级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进厂,职工上岗都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操作考试, 凭证操作指定设备,不准随意操作他人设备。 3、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严禁班前饮酒、带小孩到工作场地,不准穿拖鞋、袒胸露 背、穿裙子、长发不戴帽进入工作场地。 4、不准戴手套操作旋转机床,不准跨越运转设备和危险部位,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 物件以及在吊勾下通过或停留、不准站或趴在手拉车上滑行。 5、检查修理机械电器设备时,必须悬挂停电警示牌,专人挂牌或取牌,非电气人员不准 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 6、爱护各种安全防护、装置设施,不得私自拆除防护设施,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7、电房、变压器等要害部位或其它重大危险源所在地,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靠近或 入内。 8、搞好文明生产、保证工作场地道路通畅,严禁乱倒乱丢,厂区内严禁吸烟。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末班下班前,必须切断电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 10、发生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及时如实地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即: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对事故责任人和事故相关员工没有得到教 育不放过;不采取相应的安全及改进措施不放过。。 11、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职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严重危及 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操作并等候上级领导处理。 12、特种作业(叉车、吊车、机动车、电梯、电工作业等)必修为具备上岗资格的人员, 严禁他人操作。 13、凡手入摸口、刨口、切削口作业的机台,必须备有安全防护设置及安全工具,?如电 磁手、拉手、光电控制,摄子、钳子等,任何人不得任意折除或停止使用。 14、凡无安全防护措施的冲压、切削等设备一律不得采购使用。 15、凡使用冲压、?切削、?剪板、台钻等设备的防护装置、工具、工装模具等,均应在 工艺文件上注清明确规定和明显标志。 16、工艺设计部门在设计工装夹具、工具等设施时,应首先考虑安全作业要求,确保作业 工人安全生产。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第四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的最主要的环节在生产过程,因为高质量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企业要非常重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本节介绍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生产现场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生产现场质量,是指生产现场在加强工艺管理,搞好技术检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产品设计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就是现场的制造质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就是对制造质量的管理。 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需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努力。 1.操作人员的因素 生产过程需要人去操作,由于操作误差影响制造质量的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悉;不遵守操作规程等。为了保证现场制造质量,操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技术熟练程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2.机器设备的因素 机器设备是保证制造质量符合技术要求的重要手段。在人员、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恒定的条件下,机器设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以机器能力来考核的。机器能力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实际加工能力。现场对机器设备因素的控制,主要是预防出现异常因素,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的可靠。 3.原材料的因素 原材料的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对产品制造质量起着主导作用。原材料质量如达不到设计标准的要求,就会产生质量波动。控制原材料因素,应加强原材料及外协件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同时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及外协件的供应厂家。

4.工艺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对制造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的选择是否正确、合理; (2)现场是否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已制定的工艺方法; (3)计量器具本身的精度和能否正确使用,也对制造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此,应严肃工艺纪律,监督检查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定位装置的安装与调试,保证定位装置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工装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做好周期检定工作。 5.环境的因素 主要是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声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污染程度等。为了提高制造质量,就要做好生产现场的整顿、整理和清扫工作,搞好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 现场质量管理要求领导者和现场作业者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首先是领导者要深刻认识“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认真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在质量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按照质量标准办事。领导者的质量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方面 领导者要收集和掌握各种有关质量的信息,了解生产现场和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找出各种问题的症结。然后将经过筛选的信息,向现场的作业者传递,使他们明确自己所处的质量位置,抓住提高质量的机会,找出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领导者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检查质量状况,与现场作业者共同商议改善质量管理工作。 2.决策方面 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领导者,善于抓住可以使制造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机会,及时地制定出改进方案,组织可能利用的各种资源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和制度全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 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从原材料进厂(检测)—生产---检测—出厂—技术指导—维修抢修) 一、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1、原材料进厂后,仓库保管人员应及时把取样通知单及质量证明书,一起送交理化室,通知取样鉴定。 2、理化室接到取样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取样鉴定,在付款期内得出鉴定结果。 3、原材料的检查标准,一律按国家标准,以本厂的技术规定和鉴定的合同为依据。 4、材料鉴定后,符合有关标准或合同条文,理化室要根据本厂制定的原材料使用技术标准,确定投用项目,填写材料历史卡,并将鉴定结果通知供销仓库。 5、原材料经检查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合同条文,理化室要及时上报,由品管部和技术部商定处理意见,同时书面通知财务部,拒绝付款。如果经厂有关部门协商可以代用,并不影响质量的可以入库,但必须办理手续,经使用车间同意并签写材料代用单,送交技术部,品管部研究,总经理批准,否则一律不准代用或入库。 6、原材料进厂,有些检验项目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检查,可以到外单位或有关部门解决,但其结果必须经品管部、技术部签字生效。 7、材料必须专料专用,如需代用,需经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同意后由技术部和品管部联合通知有关部门方可投入生产。 二、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重点,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包括物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资源管理等。为合理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使公司生产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特指定本制度。本制度是公司生产管理的依据,是生产管理的最高准则。 1、生产过程管理是公司各级管理员、一线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 公司各级管理员、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过程管理工作,时刻树立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2、生产过程管理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员时刻树立持续改进意识,以思促管,防止管而 不化;要求公司所有作业人员树立节能高效意识。 3、生产管理人员在接到客户订单后要仔细分析订单,看清客户的每一点要求,防止 盲目生产。 4、生产管理人员明确客户要求后,应立即通知准备生产资源(包括材料、工具、模 具) 5、生产部门根据客户交期的急缓程度安排领料,暂时不急的产品先不领料,保证生 产车间物流流畅,避免生产资源积压在车间影响车间生产,交期急迫的要马上组织人员立即投入生产。 6、车间主管每天必须如实编写《生产日报表》,记录当天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以 书面形式向厂长汇报。 7、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要及时送入仓库,以便及时组织发货。 8、车间管理员要及时关注车间物流状况(物料标示状况、物料供应状况、 通道是否顺畅)、机器运转状况(机器或模具运转效率)、员工工作状况(员工精神状态、工作熟练程度),随时指导员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班组长,再由班组长逐级反映。 9、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可能影响交期的都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

质量部工作流程图

质量部:进料工作流程图 流程叙述负责人记录/参考 进料:收到采购的请检通知单,准备验收;采购员 / 仓管员《请检通知单》 / 检验员 进料 抽检检验:检验员★《进料检验表》 1.抽检合格,填写请检单,交予仓库; 不合格入库:仓库库接到请检单,安排入库;检验员填写《请检通知单》抽检通知主管 2.抽检不合格,通知质量部主管;检验员★《不合格品报告单》 合格 质量部主管通知仓库,退货 入库 通知仓库,退货:在请检通知单填写不合检验员★《供应商品质量记录表》 格;交予仓库,退货处理;仓管员 通知采购部 质量部主管 通知采购部:与采购部沟通该供应商提供 存档该批次产品的问题;采购员 存档:所有文件检验记录存档检验员 / 仓管员★《进料检验表》 ★《每月进料质量统计》

质量部:生产过程工作流程表 流程叙述负责人记录/参考 原料投产:原料投入生产;生产部《生产任务单》 巡检:生产过程中,现场检验员对各个车间进检验员★《生产过程检验标准原料投产行巡查,抽检表》 检验合格:继续一道工序;检验员 巡检通知有关 检验不合格:通知主管,质量主管 人员 ★《质量异常报告单》通知有关人员:质量主管和生产主管决定不合质量主管 / 生产主 格半成品返工还是报废;管 继续下一道质量主管 / 生产主 报废报废:对有问题的成品进行维修,并对该次事管 返工 工序 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生产部 整改意见:相关人员对该次事件进行原因分检验员★《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成品析,提出整改意见; 成品:半成品经过合格工序生产完成;检验员 / 仓管员★《产品检验报告》 检验整改报告 检验:对成品抽样检验各指标;检验员 入库:检验合格产品在产品检验报告上签字, 入库保存; 入库 存档:把各项检验记录,检查记录,整改意见 书等保存起来。 存档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 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 第二条 企业每年的质量目标作为年度质量工作的依据,适用于与质量相关之各 项作业,各有关部门应负责分管的质量目标项目的制定和统计工作,遵循年 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 第三条(制定与发放) 技术工程部根据当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于年底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 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可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直接呈总经理 批准。经批准的“年度质量目标”应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做为当年质量工作的 依据和努力方向。定量目标应规定数据收集和汇总统计部门。 第四条(统计、核查与修订) 定量目标的统计部门对分管项目定时进行汇总统计,并按季度将计算依 据和结果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内部质量审 核时亦做为检查内容之一。年度质量目标的修订,需经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 报总经理批准。 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 第五条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以确 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策划根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施工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 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 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 制质量计划。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书的编制。技

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相关部 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 第七条 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 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 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价位、目标成本、研发费用等作出规则,确保研发阶段产品品质。企业分管领导组织项目 可行性评审。 2.项目立项后,须确定项目经理、制订“项目控制计划书”。项目执行 期间,企业分管领导定期检查项目进度。样机交付评审时,应按规范要求输 出齐套的设计文件,并通过样机鉴定验证,必须达到EMC、安规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样机设计完成后,企业分管领导会同项目组、技术工程部、计划部、 采购部、品管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顾客代表参加,根据 企划书对样机设计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样机软硬件配置的合理性、结 构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适切性、投产的工艺性以及整机成本测算的盈 利性等。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作出相应修改。 4.样机通过评审后,应制订试生产计划,选择合格供应商,准备试生产相关的临时性技术文件、规范等。使新部品进货检验和试生产顺利衔接。 5.计划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安排部品的采购、齐套。 6.技术工程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和有关设计文件资料编制各类检验规范、 工艺文件,并主导产品试生产验证以及工艺流程的完善和补充。 7.研发产品部项目组跟踪试生产的进度,协同技术工程部解决试生产中 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完成部品承认书的发布。 8.试生产后,技术工程部在研发产品部项目组配合下做好试生产总结, 提交企业分管领导召集计划部、采购部、制造部、研发产品部、技术工程部 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进行试生产结果的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直通率的指标、故障现象的分布或严重程度、标准工时以及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的可行性、完整性等。评审合格后,可以交付量产;评审不合格,不能投产,针对 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9.新品试生产通过后,研发产品部应发布完善齐套的产品设计文件和标准,技术工程部应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流程图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流程图 二、土建工程部分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一> 熟悉图纸,制定监督方案和监督交底书。 (二> 现场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对参与各方资质以及承包范围、人员资格检查、参与施工许可证的发放。 (三> 检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情况 ( 尽量参与图纸会审、明确构造柱的具体位置及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等 > ;(四> 检查施工设计或方案,督促落实相关质量保证措施;检查开工报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五> 审查地基、钢结构、结构实体质量抽测等重要的工程检测方案,对检测方案进行备案归档。(六> 基础验槽或检查试桩或桩基

施工质量。(七> 监督抽检基础部分的材料 <材料监督抽检 1 次以上,同时检查现场材料送检频率、先检后用的情况)。 (八> 监督检查地基中验及中验登记< 检查总监及施工工程经理到位情况、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监理资料、检查地基外观 质量)。(九> 检查基础或地下室 ( 人防 > 钢筋隐蔽工程 <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 (十> 监督检查地下结构中验及中验登记< 检查总监及施工工程经理到位情况、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监理资料、检查地下结构外观质量及防水质量)。(十一> 检查首层结构及转换层钢筋隐蔽工程< 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 (十二> 抽查标准层钢筋隐蔽工程 <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十三> 检查首次砌筑质量< 检查砌体材料、砌筑质量、构造柱设置等)。 (十四> 检查屋面层钢筋隐蔽工程< 检查工程质保资料及实体质量)。(十五> 主体部分的材料监督抽检< 监督抽检 2 次以上,同时检查现场材料送检频率、先检后用的情况)。( 十六> 检查监理及施工的工程质量报告 <针对工程质量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质量问题跟踪处理资料及时归档)。 (十七> 主体结构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及质保资料,检查结构实体抽测报告)。 (十八> 监督检查主体结构中验及中验登记<检查总监及施工工程经理到位情况、检查质保资料及监理资料)。(十九> 监督检查建筑节能围护结构中验及中验登记。(二十> 监督检查人防工程专项验收。(二十一> 参加工

品质部工作流程图

来 料 制 程 成 品 化 验 客 诉 品质部接到通知—进行检验—合格:通知仓管入库. 不合格:1.通知仓管,物控不合格,并且填写反馈异常报告单。 2.如需特采,由使用部门开出特采单,各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品质部确认后才使用,特采单品质部存档(如须扣款的申请特采部门需开具扣款单至财务),生产现场对特采来料 的跟进。 3.供应商来厂挑选或生产部挑选,品质部在现场对异常来料跟踪,重新检验后才通知仓管入库。 制程:质检员 巡检、抽检---合格:放行 不合格:现场异常第一时间通知责任组长进行返工,复检合格后才能放行,并且要跟进生产部对员工培训后的效果验证(按控制卡要求处罚)要求生产部对异常进行改善,品质部对异常的跟踪及效果验证。 成品:质检员 巡检、抽检---合格:放行出库。 不合格:在抽检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组长,立刻返工。复检合格后才能放行,并且要求生产部对员工培训.(按控制卡要求处罚)要求生产部对异常进行改善,品质部对异常的跟踪及效果验证。 化验:接收到取样通 知后带上取样工具进行现场取样,并将样品登记在取样表上,检验人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完后将检测结果如实填写检验记录表及出具检验报告及发放给相关的部门。(如不合格必须改善后再次复检)。 客诉:品管部接收到销售部的客诉后,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填写品质异常反映单给相关部门,此单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回复,第一时间针对客诉问题进行分析确认,如果客诉问题属公司原因则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包括临时对策、长期对策、预防措施及效果验证)。对直接责任者和部门主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由品质部各部负责人对反馈单上的改善动作进行跟进并验证,根据制定的解决方案由销售部传达给客户。 来料入厂 物控通知检验员 品质检验 (检验标准) 检验合格 (检验报告) 检验NG (检验报告) 通知物控 入库 退货 特采/扣款使用部门开具(特采单/扣款单) 通知物控 制程检验 《制程控制卡》 无异常 《品制巡检表》 品质异常 《品制巡检表》 OK 生产 轻微品 质问题 要求改善 OK 生产 严重品 质问题 《 品质异常单》 品质问题关键点 要求改善 OK 生产 NG 停线 成品检验 生产部按批次送检 品质检验 《检验标准》 检验合格 《检验报告》 检验NG 《检验报告》 入成品仓 退生产部返工 返工合格后入库 客户投诉 投诉分析 电话沟通解决 派人现场解决 客户满意 客诉问题解决完成 客诉问题点分析和记录 长期改进措施 客诉结案 收到样品检验通知 取样、制样 样品登记 底样保存 样品检验 填写检验记录 出具检验报告 发放报告单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影响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或环节实施控制,使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产品生产检验的工序质量的控制。 3.定义 3.1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3.2生产过程:由生产管理人员组织作业人员,按产品技术文件工艺文件以及其他规定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过程。 3.3重要工序:指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的工序,如腌制烘烤包装等。 4.职责 4.1生产科负责策划并确定生产资源,组织协调指导生产部门人员照章生产。 4.2综合科参与并执行采购计划,对采购的及时性和质量负责。 4.3质管科负责对质量的监测。 5.要求 5.1生产计划 5.1.1根据市场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车间详细作业计划。 5.1.2按照计划要求安排生产进度,并根据生产条件和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进度,实施生产计划的动态维护。 5.2生产准备 5.2.1确保人员数目技能满足对应岗位要求。 5.2.2确保生产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工装工具都已配套齐备,并处于合格使用状态。 5.2.3按任务领料,并对生产物料进行必要的确认。 5.2.4确保生产环境满足工艺要求。 5.3工序控制 5.3.1生产管理人员按有效的工艺技术文件组织生产,操作人员按对应岗位的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范作业。

5.3.2对不同状态的产品作好分区隔离或标识。 5.3.3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要及时转入下一工序或入库。 5.3.4及时将生产进展状况及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报告主管部门,确保生产过程受控。 5.4质量检验 5.4.1合理组织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与互检,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5.4.2为了配合检验员工作,指定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送检。 5.4.3依据检验程序进行检验。 5.4.4对于生产检验发现的不合格现象应标识返工或销毁。 5.5包装入库运输 5.5.1半成品检验合格按照包装工艺要求包装办理入库。 5.5.2产品储运应符合温度卫生要求。

生产管理流程

生产管理流程1、联合车间熔化控制点

2、联合车间锡槽控制点

3、联合车间退火控制点

4、联合横切质量控制点 5、联合采装班质量控制点

原料车间质量控制点 1. 运输控制: 1.1车体及车斗必须清理干净,以防止有杂质混入其中; 1.2拉料换料时必须将车体残料都清理干净,以防止原料之间的参杂; 1.3拉料点必须准确,倒料位置不能出现错误; 1.4运输途中必须防止雨淋,以免导致原料结块或水分不均匀。 2. 粒度控制: 对进堆场或倒料口的各个原料,必须先进行粒度检查,对不合格的料予以 退回处理。 原料名称 粒度要求 硅砂 20目全通过 白云石 8目全通过 长石 24目全通过 石灰石 8目全通过 纯碱 无结块,8目全通过 芒硝 无结块,8目全通过 1、 原料工艺流程 硅 砂: 汽车运输 白云石: 汽车运输 长 石: 汽车运输 石灰石: 汽车运输 纯 碱: 汽车运输 芒 硝: 汽车运输 碎玻璃: 汽车运输 卜堆场 *堆场 ?斗提 ?吊篮 —> 堆场 一k 倒料口 一 斗提 一振动筛 一 >堆场 *振动筛 料仓 料仓 料仓 料仓 料仓 料仓 ?倒料口 窑头料仓呻 2、 原料车间质量控制点: >斗提 混合吗 称量* 料仓 4称量

3. 堆场质量控制: 3.1 堆场必须清扫干净,对有可能引入水泥等杂质的墙体和地面要进行铺钢板处理; 3.2 要保证各个原料的准确堆放,严防原料之间的混放; 3.3 对个种原料要做到先放先检验先进库,并做好各个原料进厂时间,名称等备注; 3.4 对来不及进库的料要进行掩盖,防止料的飞散或参杂。 4. 斗提及各镏子 4.1 在各个原料入库前必须检查斗提是否处于能正常运行状态,要检查是否掉 斗子,是否跑偏等其它机械故障等; 4.2 斗提地坑无积水,无积料; 4.3 各下料镏子要保证耐磨材料的完整,无脱落,无堵塞现象; 4.4 在打料过程中要保证入库的准确性,各分料器指向是否到位,是否漏料等; 4.5 在纯碱和白云石更换入库前要保证斗提和除尘都清理干净,准确入库; 5. 石灰石、长石、芒硝入库系统 5.1 进料前要对堆场和吊篮清理干净; 5.2 进料时要做到不交替吊料; 5.3 每进完一种料要对堆场、库顶、吊篮清理干净,并对各个份库进行封盖。 6. 碎玻璃系统 6.1 检查碎玻璃堆场是否有杂质混入碎玻璃中; 6.2 对碎玻璃运输车辆进行清扫,以保证无杂质混入; 6.3 严禁外来碎玻璃入库; 三. 岗位操作控制点 1. 加工班 1.1 要严格按照《原料车间加工系统操作规程》及《原料车间加工系统安全操作 规程》操作; 1.2 把好各个原料准确进堆场或倒料口关口,做到不错料,不混料; 1.3 打料前要仔细检查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有无清理干净,有无堵料,有 无人员在检修等; 1.4打料过程中要每隔15分钟检查斗提的运行情况,载料情况,时刻监视电机电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考核程序表格模板

1.0目的 对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实施严格考核,确保有关部门和人员都严格执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检查考核。 3.0职责 办公室负责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检查考核。 4.0 程序 4.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严格工艺纪律是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进行安全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保证。本厂全体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4.2 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 4.2.1厂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工艺职责: a) 建立和健全统一、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制定完整、有效的工艺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b)工艺文件必须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c)生产安排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做到均衡生产; d)凡投入生产的水源水、包装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e)设备必须能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f)工艺装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计量仪器应周期检定,确保量值准确、统一; g)工人初次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做到定人、定机、定工种。 4.2.2生产现场工艺纪律: a)操作者要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工艺文件和有关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执行工艺参数并予以记录,存档备查; b)大型设备的操作者和电工等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c)新工艺、新技术、新配方和新装备必须经验证、鉴定合格后纳入工艺文件方可正式使用; d)生产现场应做好定置管理和文明生产。 4.3 工艺纪律的考核 4.3.1办公室对生产现场工艺纪律进行检查考核,一般每月检查考核一次。

4.3.2工艺纪律主要考核内容: a)工艺文件的贯彻情况; b)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完好情况; c)计量仪器的周期检定情况; d)定人、定机、定工种的符合情况; e)定置管理和文明卫生生产情况等。 4.3.3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记录由生产部归档保管。 5.0 质量记录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记录

质量管理流程图

主题: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返回该专题首页] [对该部分发表您的意见] 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 7 项目进度控制 7.1 一般规定 7.1.1 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7.1.2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应按合同规定的承包内容将各项工作逐月进行分解和安排。 7.1.3项目进度控制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控制体系,项目控制负责人是项目进度控制的责任人,项目控制工程师是执行者。 7.1.4 项目控制部门应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1 根据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 2编制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分项工作进度计划。分项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各要素活动间的工作逻辑关系确定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现金流量和雇主的批准等其他保证性因素后综合确定。 3 根据合同规定,向雇主或雇主工程师提出现场施工开工申请报告,并按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4实施项目进度计划。当出现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等进度偏差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5 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7.2 进度计划的编制 7.2.1 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采取分级方式进行编制,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指导性总进度计划,分包商或供货商编制实施分步进度计划。项目总进度计划应由承包商职能部门审核后报雇主批准,项目分步进度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审批和控制检查,报承包商职能部门和雇主备案。 7.2.2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合同。 2"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3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总进度计划表/图,分期分批进行的项目工作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等。 7.2.3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 1 编制总进度计划的步骤应包括:

工厂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工厂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工厂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 1、目的 对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生产过程按规定的要求和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以保证我厂产品质量长期稳定,鼓励创优质名牌产品理念,经厂长办公室研究批准,特设定产品质量奖惩条例。考核办法和质量奖持钩,由生产、质监部具体考核,月统计、季兑现。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常规产品、定型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科(车间)是过程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过程控制的策划,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组织实施过程控制,提供工艺配方,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工艺操作文件,对关键工序过程进行策划,负责生产设备及维修保障,能源供应及生产环境控制. 3.2、质管科负责产品过程的监督。 3.3、供销科负责按规定要求提供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材料及物品。 3.4、质管科负责对质量有影响的生产人员的培训。 3.5、各生产车间依据工艺文件技术文件规定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的控制。 4、工作程序 4.1、生产科(车间)负责确定产品加工,包装等生产过程,并对过程控制进行合理策划、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时间、信息八大因素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4.2、人员控制 4.2.1、生产科(车间)负责确定生产车间,各工序人员需求及能力配备要求。 4.2.2、质管科负责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使之胜任本岗位工作。对从事检验及特殊岗位,重要岗位的人员还必须进行资格认可,持证上岗。 4.2.2、具体按《人事管理制度》进行。 4.3设备的控制 4.3.1生产科(车间)负责设备,设施的配备,负责水、电、气能源供应保障,负责生产设备及水、电、气设施的检修和保养。 4.3.2、资产负责人应建立“生产设备台帐”和设备档案,主要设备完好率应达到98%以上。 4.3.3各生产车间操作人员遵守设备操作过程,不违章操作,对日常设备设施,爱护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4.4、原材料控制 4.4.1供销科负责组织提供经验或验证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及其它物品投入使用加工。 4.4.2、在加工过程中,发现原辅材料、包装的质量问题,就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检验部门鉴定处置。 4.4.3、具体以《采购控制程序》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生产操作控制 4.5.1、生产车间按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配方,操作规定等作业文件组织生产,遵守工艺纪律,保持文明生产秩序。 4.5.2、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巡检结合,上道工序的产品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保证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4.6、生产环境控制

制造业生产流程管理与优化

制造业生产流程管理与优化 【课程说明】 我们的企业都想让我们的生产过程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异常最少、结果可控,但实际上确往往事与愿违、救火不断,原因在哪儿? 主要原因就是产品实现的过程涉及的部门与环节非常的广,相关部门的管理者既需要清楚我这个部门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承担哪些责任,同时我还要掌握必要的方法和工具,才能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顺畅及高效。 这是国内第一个专门讲述制造业生产流程管理与优化的课程,是张洪涛老师来源于工作与咨询实践的集成,真正给到企业系统的流程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让管理更落地,让改善更持续!

【课程大纲】一、前言 1.什么是生产流程? 广义 狭义 2.讨论一下:生产流程管理要做到什么程度? 3.体会一下标准化作业的作用:折纸游戏 4.生产流程管理的过程与目的 5.生产流程管理的三个境界 6.生产流程与ISO9000的关系 二、生产流程的内容与制定 1、流程的三种表述方式 2、流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3、流程制定与维护的程序 4、有关生产准备流程制订的要点 订单评审流程 生产计划流程 生产物料流程 产品研发流程 讨论一下:为什么工程变更的信息传递会不及时? 解决工程变更质量的三个步骤 工艺文件准备内容与重点 设备、仪器、工装、夹具、工具的准备要点 人员准备的内容与方式 物料准备的十八个字 5、有关物料控制流程制订的要点 合格供应商管理流程 物料确认流程 采购控制流程 外发作业流程 物品接收与发放流程 仓储管理流程 来料检验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出货检验流程 6、有关生产制程流程制订的要点 工序流程图的内容与来源 作业指导书编制方法 讨论一下:标准工时有什么作用? 标准工时的制订方法介绍 试产控制流程 生产设备管理流程 工装夹具管理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