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作家部分

先秦文学

一、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其中有《蒹葭》《硕鼠》《无衣》《伐檀》等名篇。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创造了新诗体“楚辞”。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一首抒情长诗)、《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为朝廷祀典所做的祭歌,内有名篇《国殇》)、《九章》(写屈原两次放逐的经历,中有名篇《涉江》《橘颂》)、《天问》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

二、散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

《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及《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儒家经典,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典籍,老子所著或谓老子后学编纂。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著作,唐人称其《南华经》。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著名的如《逍遥游》、《养生主》、《秋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儒家经典。记录孟子言行,孟子及其门徒所作。

荀子,名况,当时尊称他为荀卿,战国赵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孙子,战国时齐国的军事家孙武。《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此书在古代被称为《兵经》。

秦汉文学

汉时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采集民歌),后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至唐又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班固评价汉府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孔雀东南飞》原名《焦仲卿妻》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被誉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双璧”。其余著名的还有《上邪》、《陌上桑》。

文人五言诗出现于东汉初年,它之所以日趋成熟,是和学习乐府民歌分不开的,其中最出色的为辛延年的《羽林郎》。东汉末年还有数量不少的无名氏“古诗”,其中一部分代表了那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这些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其中我们熟悉的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

辞赋贾谊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因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又有“贾长沙”之称,他的代表作是《过秦论》。其余名家尚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史记》原名《太史公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包括12本纪(叙述帝王的政迹),30世家(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70列传(各阶层人物的传记)、10表(各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8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共一百三十篇,这五种体例相互配合和补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曾任太史令。他历十年艰辛,完成《史记》的著作。我们学过的课文分别出自《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与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并称,二人代表了西汉文学的主要成就,故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它是《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全都是乐府歌辞,我们比较熟悉的如《观沧海》、《短歌行》。作品反映现实,风格古朴沉雄,对建安文学有开风气的作用。与及其子曹

丕、曹植的并称“三曹”。三人皆为当时文坛领袖,尤其是曹操、曹植,诗风遒劲,慷慨悲壮,集中体现了“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曹氏父子及聚集在他们周围的“建安七子”、蔡琰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反映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风格悲凉慷慨,建安诗歌这种杰出成就形成了后来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建安七子,汉末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玚、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七人同居邺下,故又称“邺中七子”。他们均能诗善文,作品多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也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

竹林七贤,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阮籍之侄)、王戎、刘伶的并称。此七人崇尚老庄,纵酒交游,游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号为七贤。

一、诗:

陶渊明,东晋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著作有《陶渊明集》。我们学过他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和《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他的辞赋《归去来辞》是历来为人称诵的名篇。还自撰了小传《五柳先生传》。

二、文:

《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所著《魏书》、《蜀书》、《吴书》,北宋时合为一书,改称《三国志》。《三国志》记述自黄巾起义至晋灭吴统一天下的近百年的历史。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刘宋时史学家。《后汉书》因其内容充实,论述精到,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故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它资料丰富,文笔传神,不仅是一部地志,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水经》是记述人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

《文选》现存的文章总集,以萧统的《文选》为最早。这部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的。其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是一部代表当时文学观点的好文学选本,宋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吴均,南朝文人,他的书信体游记《与朱元思书》被誉为南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小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这类小说成就最高的首推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一类是记录人物轶闻琐事的“轶事小说”。这类书比较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南朝刘宋的刘义庆编撰的

《世说新语》,它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品。

四、文学理论:

魏晋时有魏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南朝齐代刘勰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则是我国第一部诗评专著。

唐代文学

诗歌:王勃唐代初年著名文学家,其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名句),诗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诗能突破宫体诗的束缚,开拓诗歌题材的新领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被选入课本。在文坛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四人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作用。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皆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诗大多失传,仅存6首,但这6首绝句都是精品,奠定了王之涣在盛唐诗坛的地位。尤其是《凉州词》、《登鹳雀楼》2首,悲凉壮阔,沉雄无比。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故乡过着隐逸生活,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与王维齐名,都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并称“王孟”。

他的诗主要反映隐居生活情趣,或摹写旅途的风光景物,风格清新淡雅。有《孟浩然集》。代表作《过故人庄》被选入课本。

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诗作以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等。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名世,长于七绝,被誉为“七言圣手”。名作《出塞》被选入课本。

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王维,(700—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早年曾奉使出塞,诗歌多写边塞风光,后期则多咏田园隐居生活。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选人课本的有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时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并好行侠。自20岁起便漫游各地。天宝初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而遭谗去职。后在洛阳相识杜甫,结成挚友。安史乱后曾为永王李磷幕僚,因磷败牵累流放夜郎,赦后飘泊,死于当涂。其诗雄奇豪迈,想象丰富,感情炽烈,音调高昂,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望天门山》、《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被选入课本。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分别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少时即有宏大抱负,刻苦读书,历经10年漫游,在洛阳相识李白,结为挚友。安史乱中,陷于长安,脱身赴行在风翔,任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流亡四川,曾挂名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舟中。他一生坎坷,故其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称为“诗圣”,其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为主;众体兼备,而以古体、律诗见长;语言精练而具表现力。《兵车行》、《春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羌村》、“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有《杜工部集》《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被选入课本。与李白并称“李杜”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自幼刻苦好学,尽通六经百家。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关心民生疾苦,反对官吏聚敛,思想上尊儒排佛,宣扬孔盂之道;文学上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其诗力求新奇,摒弃陈言,对宋诗有很大影响。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被选入课本。与孟郊的并称“韩孟”。韩擅散文,孟工五言古诗,时号“孟诗韩笔”;另外,两人诗风接近,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作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古代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少时聪慧,学习刻苦。步入仕途曾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多年担任地方官,对民生疾苦了解颇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形象鲜明,如《秦中吟》、《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长恨歌》等均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琵琶行》被选入课本。与唐代诗人元稹并称“元白”。两人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最后病逝于柳州,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与韩愈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的诗风格清朗,他的散文以寓言散文、山水游记和记传散文最富特色,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代表作有散文《黔之驴》、《小石潭记》、《童区寄传》和诗歌《江雪》、《渔翁》等。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被选入课本。与韩愈并称“韩柳”,两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因晚年居住祖父杜佑所遗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杜牧博学多才,诗、赋、散文皆工,并擅长书法,以诗的成就为最高。诗风豪放疏朗,气势纵横,尤善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江南春》、《泊秦淮》、

《山行》、《清明》、《过华清官绝句》均为传诵佳作,《江南春》被选入课本。其所作《阿房宫赋》为唐代小赋的杰作,亦被选入课本。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器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情致婉曲,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很高,《安定城楼》、《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为其咏物诗代表作;《瑶池》、《贾生》则是咏史名作,其爱情诗成就尤高;“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均为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与李白、李贺并称“三李”。三人诗作皆以浪漫主义为特征。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后主,词人。国亡后为宋所俘,相传为宋太宗毒死。善诗文;音乐和书画,尤工词。前期作品风格柔靡,后期作品转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其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为名作。

宋代文学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诗人。终身不仕不婚,隐居西湖孤山,以赏梅养鹤为乐,有“梅妻鹤子”之称,谥“和靖先生”。诗以七律见长,其《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柳永,(约987一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曾官屯田员外郎,故有柳七、柳屯田之称。据传因写诗嘲弄科举,宋

仁宗很不高兴,批他“且去填词”,故自谑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他是北宋首位专力填词的作家,写了大量长调。他的词流传较广,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雨霖铃》(寒蝉凄切)被选人课本。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孤贫,刻苦好学。官至参知政事,谥“文正”。戍卫边塞多年,颇有贡献,是庆历年间革新领袖。诗、文、词均出色,词今存仅5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尤为慷慨悲壮。有《范文正公集00散文名作《岳阳楼记》被选入课本。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少时家境清寒,刻苦自学。考中进士后,曾官至参知政事。早年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谥“文忠”。他领导诗文革新运动,在诗词、散文各方面都卓有成就;他积极培养、奖掖人才,苏洵父子、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因而成为当时文坛领袖。其《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形式。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其代表作《醉翁亭记》、《伶官传序》被选入课本。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以史论、政论为主,代表作《六国论》被选入课本。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谥“文正”。主编《资治通鉴》,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贯通

战国至五代长达136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选入课本的有《训俭示康》和录自《资治通鉴》的《赤壁之战》。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曾任参知政事,并两度为相,执政期间实行变法,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文章多为政论,立意超卓,其诗风格遒劲,《泊船瓜洲》为代表作,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传世名句。有们临川先生文集》。《伤仲永》、《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被选入课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屡遭贬谪。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撰写学术性巨著《梦溪笔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医药等领域,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活板》、《采草药》、《雁荡山》被选人课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长子。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少时即博通经史,善写文章;考中进士,深得考官欧阳修赏识。他为人正直,屡遭磨难,曾因“乌台诗案”而入狱,60岁时还被贬至海南。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

放一派,其书法自创“苏体”。有《东坡七集》。代表作《题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被选入课本。豪放派,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

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豪放派词作题材广泛,气势雄浑,境界开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是北宋颇有影响的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推崇杜甫,重视诗法,但刻意求奇;书法尤善行草,自成一格,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山谷集》。

李清照,(1084一约1151)号易安居士。是南宋婉约词派大家。少时便开始写诗作词。其父李格非是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安定优裕,金兵入侵后,漂泊流离,生活孤苦。其诗词散文均有成就,并擅长书法、绘画、音乐。有《漱玉词》。代表作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声声慢》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被选入课本。婉约派,代表作家有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情思曲折,含蓄蕴藉,语言婉转绮丽。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幼年时期金人入侵,他随家逃难,从小怀有忧国忧民之志。中年时期曾投身军旅,对其创作影响很大。他主张抗战,屡遭投降派排挤,虽终被罢官,但报国信念毫不动摇。他一生留下了9300多首诗、140多首词以及大量的散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被选入课本。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学识广博,哲学、经学、史学、文学均有成就。他继承程颐、程颗理学,世称程朱理学,是宋时理学集大成者,所著《四书集注》被明清两代定为士子必读教科书。其文学见解见于《诗集传》、《楚辞集注》,所作诗

文语言简洁明畅。《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古今传诵名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

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均受过苏轼的培养和鼓励,出自苏轼门下。

江西诗派,宋代诗歌流派。以黄庭坚为中心,因成员多为江西人,故称。一祖三宗,“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均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而江西诗派非常推崇杜甫诗法,故称。

元代文学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是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元杂剧的奠基人。他长期接触社会底层生活,关心劳动人民尤其是妇女的命运,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广阔,他才华横溢,创作丰硕,有杂剧60余种,散曲10余套,小令50多首。著名剧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窦娥冤》被节选入课本。

马致远,(约1250一约1323)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剧家、散曲家。晚年离开官场,归隐山林。杂剧《汉

宫秋》为其代表作,取材于王昭君故事。其散曲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被选入课本。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一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剧家。早年做官,后退职闲居。杂剧作品有14种,现仅存3种。所作《西厢记》取材于元稹《莺莺传》、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是我国古代戏剧中现实主义的杰作,它表现的反封建主题,对后世戏剧小说影响颇大。

元人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明代文学

汤显祖,明代戏剧家。曾任知县,因不附权贵被免官,不复出仕。所作传奇《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影响最大,它思想深刻,形象鲜明,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元曲四大家:元代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并称。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七位文学家即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的并称,是明代复古主义文学流派之一。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七位文学家即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的并称,是明代复古主义文学的又一流派。

公安派:明代后期反对前后七子复古主义文学的一大流派,因其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清代文学

金圣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曾评点“六才子书”,即《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水浒》。对《水浒》艺术特点的分析颇有见地。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代小说家。19岁考中秀才后便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补为贡生。他一生贫困,以塾师为生,从20岁开始,用50年时间创作、修改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谈鬼说狐的方式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狼》、《促织》被选入课本。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学家。曾因戴名世案被累,入狱二年之久,释放后官至礼部侍郎、经史馆总裁。他在文学上推崇韩柳,提倡“义法”,力求语言雅洁,是我国古代最大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左忠毅公逸事》被选入课本。桐城派,清代最著名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力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被称为“桐城三祖”。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讽刺小说,是揭露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百丑图。《范进中举》被选入课本。

曹雪芹,(约1716—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清代小说家。少时家势贵盛,生活豪奢,其父革职后,堕入贫困。巨大变故使其对社会有了深刻认识,“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被选入课本。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代著名诗人。因辞官后定居江宁小仓山随园,又称“随园先生”。他提倡“性灵说”,其诗风清新灵巧。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散文名篇《黄生借书说》、《祭妹文》被选入课本。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自号石云,谥“文达”,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他学问渊博,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以毕生精力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著《阅微草堂笔记》是《聊斋志异》后又一部影响很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作品部分1.先秦时代: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屈原《楚辞》(屈原创作了骚体,楚辞作者还有宋玉等;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

历史散文《左传》(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定)。

诸子散文《论语》(儒家经典)、《孟子》(儒家经典)、《荀子》、《庄子》、《老子》、《墨子》、《孙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儒家经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2.两汉时代

司马迁《史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

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汉赋:

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

班固《两都赋》;扬雄《甘泉》;

政论散文:

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

晁错《论贵粟疏》;王充《论衡》

3.魏晋南北朝时代

建安文学:公元196~220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玚、应瑀、刘桢。

曹氏父子:

曹操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植《白马篇》、《洛神赋》;曹丕《燕歌行》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桃花源诗并记》、《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登池上楼》。

刘义庆《世说新语》(轶事小说);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

范晔《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4.唐代

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唐初四杰。

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中学语文-初中语文专题讲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 一、要点梳理 中考语文常考重要作家作品汇总 (一)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7.《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二)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战国策》里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知识精讲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作品 一、先秦时期作家(原始社会——公元前221年) 《山海经》:古代神话,如《夸父逐日》。 《淮南子》:古代神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 《诗经》:共305篇,分“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十五国风,共160篇。如《关雎》《蒹葭》《木瓜》《氓》《君子于役》;雅:大雅、小雅,共105篇。如《绵》《生民》;颂:鲁颂、商颂、周颂,共40篇。如《噫嘻》《丰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曾整理《诗经》《春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作品,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孟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仁义”,共七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墨子:名翟,春秋时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现存五十三篇,部分为墨子自著,其余出自其弟子及后学者之手,《公输》选自《墨子》。 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军事家著有《孙子》十三篇,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其代表作品是《逍遥游》。《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庄子》。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荀子:著《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年赵国人。全书32篇,如《劝学》《天论》。 韩非:著《韩非子》。韩非,战国韩人,全书共55篇,如《五蠹》《说难》,《智子疑邻》选自《说难》。 列子:列子即列御寇,《列子》共八篇,相传为战国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屈原:名平,子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用楚地民歌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楚辞体”(又称“骚体”)。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左传》:(叙述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67年的事),编年.. 体史书...,传为左丘明...所作。其著名篇目有《郑伯克段于鄢》《齐伐楚盟于昭陵》《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崤之战》《晋灵公不君》《吕相绝秦》。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作家部分 先秦文学 一、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其中有《蒹葭》《硕鼠》《无衣》《伐檀》等名篇。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创造了新诗体“楚辞”。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一首抒情长诗)、《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为朝廷祀典所做的祭歌,内有名篇《国殇》)、《九章》(写屈原两次放逐的经历,中有名篇《涉江》《橘颂》)、《天问》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

二、散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 《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及《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儒家经典,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典籍,老子所著或谓老子后学编纂。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著作,唐人称其《南华经》。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著名的如《逍遥游》、《养生主》、《秋水》。

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基础知识串讲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自考笔记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屈原和楚辞 1.宋人黄伯恩说楚辞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2.第一个编辑楚辞作品为集的学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3.《楚辞章句》是东汉王逸的楚辞注本,其中列在屈原名下的作品共25篇。 4.《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的楚辞注本。 5.“窃攀屈宋宜方贺,恐与齐梁作后尘”民杜甫诗句,“屈宋”指导屈原和宋玉。 6.“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是司马迁的说法,语出《报任安书》。 7.收入《楚辞》中的作品既有屈原、宋玉之作,也有汉人之作。 8.《楚辞·九歌》包括11篇作品,分别是《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9.《楚辞·九章》包括9篇作品,分别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河》、《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橘颂》。 10.“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是李白的诗句。 11.在《橘颂》中,作者热情赞美了“受命不迁”、“苏世独立”和“秉德无私”三种美德。12.《招魂》的内容是“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关于本诗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屈原,王逸认为是宋玉。 13.“楚辞”之称,似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14.《哀郢》中的“郢”在今湖北江陵一带,当时是楚国国都,诗中“登大坟以远望兮”句中的“大坟”指水边高丘。 15.屈原主要担任过的官职是三闾大夫和左徒。 16.王夫之认为,《哀郢》作于秦将白起破郢之后。 17.“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句出自《离骚》,句中的“高阳”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之一颛顼,“皇考”指抒情主人公已谢世的父亲。 18.关于《离骚》的题义,古今学者看法不一,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罹)忧也。”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王逸认为:“离,别也;骚,愁也。”游国恩则认为“离骚”的意思近于“牢骚”。 19.“昔三后之纯粹兮”句中的“后”指君主。 20.“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悦之”是班固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亦谓“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助”指庄助(严助),“买臣”指朱买臣,“帝”指汉武帝。 21.班固普批评屈原“露才扬己,责数君王”。 2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一首楚歌,歌题为《孺子歌》。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四(多选与名解)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多选名解)名词解释 1采诗说:2献诗说:3《诗大序》:4《诗小序》:5“三家诗”:6“四家诗“:7今文《诗经》学派:8古文《诗经》学派:9专传、合传、附传与类传。10《史记》“三家注”。11《史记会注考证》12沉郁顿挫:13苏门四学士: 14苏门六君子:15乌台诗案:16洛蜀党争:17稼轩体:18辛派词人:19〈红〉学:20新旧〈红〉学:21评点派:22索隐派:23脂评: 1采诗说: 是<<诗经>>成书的重要过程之一,其文献主要见于《礼记。王制》、《汉书。食货志》《汉书。艺文志》《左传。襄公十四年》引《夏书》佚文,《孟子。离娄篇》也有隐约的记载,次说后世虽有许多相左的意见,但可基本确立,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个人有能力从事这一工作,只有通过权利机构,才能完成大面积的所及工作,然后加以筛选、加工、润色,并推广出去 2献诗说: “献诗说”使《诗经》成书的重要过程之一,它值周代的公卿、刘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其文献主要见于《国语。周语》《国语。晋语》《左传。襄公十四年》 3《诗大序》: 《诗经。关雎》篇前面的一大段文字应为《大序》,但《大序》又与《关雎》篇的小序夹杂在一起。即从“《关雎》,后妃之德也”开始,至“风以 动之,教以化之”为 《关雎》小序的前一 部分“是以《关雎》 乐的淑女”至结束, 为《关雎》小序的后 一部分,两部分合在 一起,即《关雎》篇 的小序,中间的一大 段,即“诗者,志 之·1·所以之,。。。。。。 正始之道,王化之 基”,为《诗大序》 4《诗小序》: 《诗经》中每篇前面 类似解题的文字为 《小序》 5“三家诗”: 汉初,讲习《诗》者 主要有鲁、齐、韩三 家。“言《诗》于鲁则 申培公,于齐则辕固 生,于燕则韩太傅(韩 婴)”。《鲁诗》《齐诗》 以国得名,《韩诗》以 人得名,合称“三家 诗”。“三家诗“以《鲁 诗》出现最早,以《齐 诗》于当时影响最大、 消亡最早,以《韩诗》 目前传世文献最多。 6“四家诗“: 《毛诗》因其传授人 的姓氏得名,秦汉间 鲁人毛亨传《诗》于 赵人毛苌,毛苌又广 为传授。东汉时,古 文经学派抬头《毛诗》 立于学官,与齐、鲁、 韩并称“四家诗” 7今文《诗经》学派: 齐、鲁、韩、“三家诗 “均用汉隶书写,与 较晚出现的《毛诗》 相区别,被称为《诗 经》学派 8古文《诗经》学派: 西汉末经今古问之争 开始,《毛诗》理所当 然地被卷进去因其有 别于“三家诗“,故 归属于古文《诗经》 学派 9专传、合传、附传与 类传。 答:《史记》的列传据 其记述内容可分为专 传、合传、附件、类 传四种。一人一篇传 记者为专传,如《李 将军列传》;两人以上 合成一篇传记者为合 传,如《廉颇蔺相如 列传》;主要传主之后 附载某人传记者为附 传,如《魏其武安侯 列传》在叙述魏其侯、 武安侯中插入灌夫传 记;一类人物记一篇 传记为类传,如《刺 客列传》。 10《史记》“三家注”。 答:是指宋裴骃的《史 记集解》,唐司马贞 《史记索隐》,唐张守 节的《史记正义》。“三 家注”原俱单行,后 附刻正文之下,原注 本反倒渐次失传,今 惟《索隐》尚有明汲 古阁本仅存。“三家 注”附刻原文时多有 删削,尤以《正义》 为甚。司马贞作《补 三皇本纪》题名“小 司马氏”,采录各种传 说,并作自注,宋以 来各本俱列书首,清 殿本始改附书尾。今 通行中华书局本《史 记》将“三家注”附 于正文之后,极便阅 读。 11《史记会注考证》 是指:20世纪初,日 本学者泷川资言的 《史记会注考证》是 《史记》研究的重要 著作。此书对《史记 三家注》进行全面整 理,汇集《史记》注 本100多种,吸收了 1200年《史记》研究 的成果,补注了大量 今中国大陆失传但在 日本仍保留下来的 《史记》“三家注”的 有关资料,成为迄今 为止《史记》最详备 的注本。 12沉郁顿挫: 出自杜甫所作《进雕 赋表》,这原是他对自 己的赋的评价,后人 则取之以界定杜诗, 故“沉郁顿挫”成为 公认的杜诗的主导风 格。这种风格具体内 涵包括三个层面,首 先是表层的语言之凝 练,意象之精警,结 构之波澜起伏,声调 之抑扬顿挫,皆给人 以凝重深沉、千百练、 百转千回之感,这形 成了杜诗总体的艺术 风貌。第二层在于诗 歌艺术构思的奇趣宏 阔。第三个层面是诗 中凝聚了作者忧愤的 感情。这种风格是一 位感情特别深挚、思 想特别深刻的诗人在 动荡年代所创造的, 其中双融入深厚的学 力和深沉的构思,达 到前无古人的境界。 自宋至清,历代学杜 者众多,但无一人能 重现这种风格,它作 为杜诗的独特标志被 众多学者视为诗词的 最高艺术境界之一。 13苏门四学士: 苏轼杰出的文学成就 使他声望日隆,奠定 了他文坛盟主的地 位,求学者与日俱增。 远在北京大名府的黄 庭坚愿列苏轼门下; 秦观入京应试,专程 到徐州见苏轼,愿执 弟子之礼,晁补之、 张耒亦继两人之后求 学于苏轼,故此四人 被后世称之为“苏门 四学士”。 14苏门六君子: 指苏轼门下除“四学 士”之外加上陈师道 和李蔍两人称为苏门 六君子。 15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 日,史台的官史奉命 从汴京赶到湖州,当 场逮捕了刚天任不久 的苏轼,原来,六月 以来,变法派先后四 次上章弹劾苏轼,指 其诗文愚弄朝延。宋 神宗下令审理。同年 八月脚下 八日,苏轼入御史台,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 案。 16洛蜀党争: 宋元丰年间,苏轼与 程颐、程颢之间爆发 的哲学上、思想上的 矛盾。从本质上说, 这是苏轼“任天而动” 的性格及其追求个性 独立的自由观,与旨 在从伦理、道德、精 神上强化封建统治的 理学思想的一场激烈 交锋,由于二程是洛 阳人,苏轼是四川人, 故历史上称这次论争 为“洛蜀党争”。 17稼轩体: 是辛弃疾创立的一种 新词的体式。这种新 体式有以下四个特 征:一是以绝大的阳 刚之气一改传统的绮 靡,以词抒情言志, 用词来干预家国大 事,提高和强化了词 的文学功能,使词从 单弱的应歌之体彻底 演变为一种独立、完 善的新体抒情诗。二 是使词体变成了体现 创作主体完整人格与 表现多方面生活、燕 尾服示词人全部习灵 世界的工具。三是汲 取了前人多种表现手 法,尤其是苏轼的《以 诗为词“进一步引进 古文手段,“以文为 词”,丰富了语的艺术 表现力。四是在词的 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上,完成了从单纯的 阴柔向融阳刚柔之美 为一体的新特质的转 变,实现了词体文学 风格的多样性。 18辛派词人: 与辛弃疾同时的一批 词人,或与稼轩为同 志,或追慕稼轩,感 时激愤,词的主题抒 发爱国感情,风格豪 迈激切,形成了风格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 先秦作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很大。《孟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雄辩,长于譬喻,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选入教材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宣扬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他愤世嫉俗,鄙视富贵利禄,作品揭露了统治者“仁义”的虚伪。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庄子》一书,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其文想像丰富,言辞瑰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他创作的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广为人所称引。选入教材的有《庖丁解牛》、《秋水》、《逍遥游》等。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与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并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遭谗被逐,因不忍目睹国家沦亡,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自沉汩罗江。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涉江》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汩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虽然继承了孔子学说,但又能扬弃其消极部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六篇为荀子所著,末六篇或许为其门人弟子所记。选入教材的有《劝学》(节选)等。 【韩非】(约公元前280 —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曾屡次进谏韩王,要求变革,均未被采纳。后得秦王嬴政赏识,入秦任客卿,不久由于李斯等嫉妒,遭谗下狱,被迫自杀。《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融入了国人的口语之中。选入教材的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节选)等。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人,生卒年不可考。所著《列子》一书已散佚,现存《列子》可能是晋人托名编写而成。书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文学价值颇高。如《纪昌学射》、《歧路亡羊》、《齐人攫金》等都很有教育意义。选入教材的有《愚公移山》,该文所倡导的不怕困难、锐意前行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 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第一章《诗经》研究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殷商末年至春秋中叶六百余年的社会生活,先秦时称为诗、诗三百、诗三百篇,诗经是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梁启超说现存先 秦古籍…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在《周礼-春官》中有记载,诗序认为是从思想意义的角度划分的,朱熹认为是依据作者不同而划分的,较为接近事实的是音乐说:风诗是乡土之音,雅 诗为朝廷之音,颂诗为宗庙之音(章太炎认为雅是一种类似鼓的乐器,郭沫若提出诗之周南、 召南、大小雅当以乐器为名)。 3、毛诗认为二南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应有西周末至东周时的作品。王风是东周后的作品,郑风全部是春秋时的作品,魏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秦风崇尚气力、武功,其创作 时间应在东周至春秋时;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鲁颂均为春秋时的作品,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应作于商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是春秋时宋国的作品。 4、献诗说记载于国语-周语、晋语、左传,采诗说见于礼记、汉书-食货志、艺文志;孔子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宋人大胆质疑诗序的是欧阳修,集大成者是朱熹。 5、三家诗:汉初讲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 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用汉隶书写,与较晚的毛诗学派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在当时影响最大但消亡最早,以韩诗传世文献为最多(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6、毛诗学派:毛诗因其传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鲁人毛享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广为传授; 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有别于三家诗,归于古文经学派;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于官学,与齐、鲁、韩并称为四家诗。(毛诗胜在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诗序较 为合理,又得到大学者郑玄为之作笺) 7、《毛诗正义》,毛享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这是一部全面总结两汉至初唐诗经研究 成果,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专著;朱熹《诗集传》,这是一部代表宋学诗经研究成果,同样具有 里程碑性质的专著。 明《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这是一部突破经学之桎梏,开始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经的专著。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作摆脱汉学、宋学之争,独立阐发自己的思想,与崔述《读风偶识》、方玉润《诗经原始》被誉为独立思考派的三部鼎立之书。 清段玉裁《诗经小学》,这是一部自觉地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这是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为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被誉为清代三大治诗之作) 8、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全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1)全面反映了周人的劳动生活,如农耕、 蚕桑、采摘、建筑、畜牧等,有助于了解周代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2)反映周人的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为了解当时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社会风俗、婚礼仪式等提供史料;(3)反映周人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4)反映周人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贵族的燕飨生活。 9、诗经反映的社会思想:作为一部抒情诗集,诗经不仅记录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而且反映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思想意识,(1)反映了早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为后世知识分子 人品、人格、理想、情操的建立和健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2)反映那个时代的宗教意识;(3)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4)反映周人的道德意识;(5)反映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 篇一: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说明:1、古代文学时期界定为起自我国第一位诗人屈原止五四新文化运动。2、思想家、历史学家原则上不入选。 3、所列作品均为能反映作者主要成就的代表作。 4、因只列一百名有成就的作家,难免会忽略某些很有特色的作家。 5、100个作家排名主要依据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作家的贡献。 6、由于这100个作家文学类别不尽相同,如诗词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之间很难比较高下,根据各自文学类别的影响力相互递补排列。 7、代表作较多的,优先入选最能反映作家各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 8、代表作为单篇的,列收入该作的集子,如苏洵的《过秦论》收入《嘉佑集》。 李白(诗集《李太白集》) 杜甫(诗集《杜工部集》) 司马迁(史学著作《史记》;赋《报任安书》)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

会》) 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 苏轼(诗文集《苏文忠公全集》) 韩愈(诗文集《韩昌黎集》) 欧阳修(诗文集《欧阳文忠公集》;词集《六一词》) 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隋(: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唐志传》、《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施耐庵(长篇小说《水浒传》) 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王维(诗集《辋川集》) 刘禹锡(诗文集《刘宾客集》) 黄庭坚(诗文集《山谷集》) 陆游(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诗文集《文木山房诗文集》) 蒲松龄(短篇集《聊斋志异》) 陶潜(诗文集《靖节先生集》) 秦观(词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诗集《淮海集》) 李清照(词集《淑玉词》、《易安词》;文集《易安居士文集》)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 1、寻根文学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土壤,发扬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理想价值,努力创造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2、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等。 3、寻根文学”兴起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 文学本身的刺激:当时反思文学由对“文革”的政治批判到对十七年越演越烈的极“左”思潮的反思,进而把矛头指向造成这场大劫难的群众基础,以及它背后的封建文化积淀,由政治反思走向文化反思;与此同时,改革文学在揭示改革的深层阻力时,触及到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机制,二者殊途同归,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都引起了文学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回顾,所以,“寻根”文学作为一种自然的延续,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现象。 4、寻根文学”兴起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 在世界文化既相互融合又彼此独立的趋势下,各个民族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中国在现代化第几页共几页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的路上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势必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支撑点。再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略萨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小说的轰动,给中国文坛以极大的震惊,使得处于以欧美大陆为中心的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中而倍感自卑的中国文学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暗示出文学的出路。 5、王一生形象的文化意蕴是什么? 第一、王一生这一形象是独特的,作品写了王一生生活内容的两方面——下棋和吃饭。“下棋” 和“吃饭”作为王一生的生存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极,前者代表王一生对人生境界的不息的追求,后者代表对人的基本生存的维护。第二、王一生对对这两件事的痴迷和体味,却又有着明显的道家风范。第三、作者王一生身上概括出民族精神最深刻的现实关系,在现代意义上重新阐释老庄关于“不为物役” ,在一种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的超越,并与永恒、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 6、阿城的《棋王》艺术特点是什么? (1)、作者将主人公令人叹息的遭遇都平淡道来,不作任何渲染与呼喊,行文造句,力避繁冗,一切出之以简洁质朴。(2 )、不避“俗” ,写人的俗像、俗态。(3)、语言精炼,用字“拙、俗、苦” ,尤其是其中一些形容词和动词用得尤为独特。(4)、小说结构缺乏鲜明的结构形式痕迹,信手拈来的“闲笔” ,构成了阿城小说中特有的氛围和境界。7、《棋王》表现的寻根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 《棋王》围绕棋和吃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在“棋”上表现出的是他的为人之道:“通达”的人生态度,这正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吃”表现出的是人物的生存之道,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从王一生吃的故事, 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庄禅哲学的肯定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8、什么是“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就是在这一现代主义思潮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类文学现象。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现实主义遗弃掉的、不屑一顾的“实存”的另一层面的真实上。他们一门心事地专注于庸常。 9、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七实三虚”:是指三国演义七分符合历史事实,三分虚构 讲史: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吸收民间传说,讲述历代兴废争战之事,篇幅较长,分节叙述。 自传说:以胡适为代表。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 公案小说:以清官断案折狱为主,歌颂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执法如山、为民伸冤的清官的小说,源头可追溯到史记,宋元时期出现大量公案小说,到了民国以后,逐渐消亡。 俗讲:指的是在唐代盛行的一种当时寺院僧侣向民众进行佛教宣传的活动。俗讲刚开始时只是单纯演说经文和佛经故事,后来逐渐演变,也讲唱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话本:产生于宋代,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在唐宋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说话”表演技艺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说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讲唱故事时所依据的底本。 入话:就是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与正文相关的诗歌或引入几个小故事,把它作为开篇,以引入正话,具有肃静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 神魔小说:明清时代在摩道释“三教同源”的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为题材的白话章回小说。 唐传奇:是指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特绝之作”的传奇小说,开始出现在文坛上,并以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与唐诗同被誉为“一代之奇”。 才子佳人小说: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从题材上说,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从形式上看,一是相当一部份作品书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如玉娇梨,二是一般在十六回至二十回之 间,约十万字左右。 程高本:活字排印的红楼梦,120回 脂评本:红楼梦早期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的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八十回。 家庭小说:通过程伟元,高鹗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家庭揭露社会黑暗。 人情小说: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 狭邪小说:清咸丰年间逐渐盛行以妓女、优伶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陈森的品花宝鉴,魏秀仁的花月痕 说话与说话人:唐宋以来民间的一种表演艺术,说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说话人则是从事这一表演活动的艺人。 历史演义小说:就是敷演史传,偏重叙述朝代兴废争战之事,而又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小说,多用章回体。 儿女英雄小说:产生于红楼梦之后,由才子佳人的故事和神魔或侠义故事整合演化面成。它发展了才子佳人小说的理想主义的成分,而演变为更加脱离现实的虚假的理想主义,塑造封建主义“高、大、全” 的理想英雄,艺术上更加公式化和概念化。 简本与繁本:简本或称文简事繁本,繁本或称文繁事简本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高频考点(00812)

《阿Q正传》答案:《阿Q正传》:鲁迅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 这一典型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 七月派小说答案: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 试析艾青诗歌忧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答案:试析艾青诗歌忧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1)首先来自于中国当时黑暗的客观现实。(其次来自于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气质,最后,是象征派手法和气氛的影响。 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答案: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分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表层特征。)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怀旧与趋新,敏感与健忘,自卑与自信,好强与落寞,高觉新成为封建家族守墓人的原因。 “京味”小说答案: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对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答案:《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答案: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答案:色彩富丽、变化多端、感情充沛、尖锐泼辣、幽默诙谐、节奏强烈。鲜明的主观色彩、杂文般的随意性、急促的节奏感。

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答案: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悲剧性。“微笑的悲剧”,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答案: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同时,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 试论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所体现的叙事特征。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鲁迅首先以非全知叙事的巧妙运用,丰富了现代小说叙事艺术。限制叙事既可用第三人称、亦可用第一人物。如《白光》、《高老夫子》、《孔乙己》和《伤逝》叙事抒情相结合。纯客观叙事,含而不露,具有高速针砭之效。如《肥皂》、《示众》等。全知叙事使叙述者能自如转换时空,自由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阿Q正传》。(2)叙事视角的选择转换,为创作主旨服务。如《离婚》。(3)叙事结构、以横断而切割方式体现自身结构特点。如《孔乙己》看客的场面。 试论倪吾诚性格特征及悲剧根源。答案: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事事无成的人物。(1)一条“发疯了的狗”。他向往西方文明,却无法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是一个失败者。(2)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勇士。自由思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长大后又留学西洋,却无力抗衡封建文化。(3)倪吾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实际是新文化与旧传统斗争的缩影。他必“死”无疑。(4)他的失败,封建文化的迫害是最为主要的。(5)现实-理想-空想-狂想。知识分子浪漫空疏的思维方法逻辑是其主观重要原因。 京派:答案:时间出现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沈从文、朱光潜、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这是我以前看书的时候的资料,好像是自己打的。想不起具体来源了。 可能不太全,凑合着用吧。 秦 汉 公元前221 年 公元前206 年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基本国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政治上受道教影响,汉初-黄老之学清净无为 文学一片空白,今只能看到几篇散文,一些石铭文 西汉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辞赋。 政论文最为突出 秦代散文大低是歌颂帝王公德,秉受《诗经》 的“雅”“颂”风格。 西汉辞赋主要继承战国时期楚辞的余绪而发展起来的骚体赋 汉赋:汉武帝时开始繁盛大赋,再汉初还未形成 骚体赋:流行于汉高祖-汉武帝初,是楚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变种 汉初骚体赋的优秀作品;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赋》 楚歌:汉初的韵文作品-楚声短歌。“楚声”是楚地民歌,其作者多为楚人。 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是楚声短歌的代表。 赋: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主要特点“不歌而诵”;着重铺叙和描写而少抒情成分,于行文时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 赋的结构多采用虚拟的人物的设为问答的形式。 大赋发轫于枚乘的《七法》,至武帝时,已产生了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等一批赋家。 魏晋以后把汉乐府保存的民歌称之为乐府,即乐府民歌的简称。 西汉后期和东汉初期的文学,词赋和散文是两种重要文体。 东汉前期,散文创造也较繁荣。内容上有较重的经学气和神学气,形式上成堆砌,排偶,模拟,繁缛,取向于类型化。 汉代文人诗歌不太发达

汉代最早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班固的《咏史》 贾谊-《过秦论》稀罕,政论文 司马相如,汉代最重要的一位大赋作家代表作-《子虚府》《上林赋》确立“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为以后的汉赋大家所相沿不改。 刘向-西汉后期的著名散文作家,其重要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书中还保存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袁康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是记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史实的著名的杂 史散文 扬雄的代表作品-《甘泉赋》和《羽猎赋》 班固-《两都赋》包括《西都赋》《东都赋》 《论衡》从“疾虚妄”“求实诚”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批判了当时的天道神权迷信 思想,并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学见解,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记述了西汉200 余年的历史 《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标志。作者多为失意文人。 建安以前无名氏的抒情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汉赋兴盛演变和影响。 赋,西汉最流行的一种文学样式 旧时把汉赋看成汉代文学的代表,因而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专称。 赋,最早在战国后期已经产生 汉赋的产生和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赋既有别于诗,又有别于文的一种独具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文学体载。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与继承关系而言,赋的产生受到时代的制约。 章学诚《文史通义》概括地阐述了前代文体对赋的影响,大体指出了赋确是周诗,楚辞,寓言及个体散文交汇融通的产物。 赋是一种共诵读的文学样式 汉高祖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约70年间是汉赋形成期 骚体赋,篇幅多比较短小,内容多抒发作者的身世感慨,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 《七发》已脱骚体赋窠臼而在汉赋中首创一体成为一篇散体大赋。 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章《诗经》研究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殷商末年至春秋中叶六百余年的社会生活,先秦时称为诗、诗三百、诗三百篇,诗经是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在《周礼-春官》中有记载,诗序认为是从思想意义的角度划分的,朱熹认为是依据作者不同而划分的,较为接近事实的是音乐说:风诗是乡土之音,雅诗为朝廷之音,颂诗为宗庙之音(章太炎认为雅是一种类似鼓的乐器,郭沫若提出诗之周南、召南、大小雅当以乐器为名)。 3、毛诗认为二南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应有西周末至东周时的作品。王风是东周后的作品,郑风全部是春秋时的作品,魏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秦风崇尚气力、武功,其创作时间应在东周至春秋时;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鲁颂均为春秋时的作品,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应作于商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是春秋时宋国的作品。 4、献诗说记载于国语-周语、晋语、左传,采诗说见于礼记、汉书-食货志、艺文志;孔子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宋人大胆质疑诗序的是欧阳修,集大成者是朱熹。 5、三家诗:汉初讲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用汉隶书写,与较晚的毛诗学派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在当时影响最大但消亡最早,以韩诗传世文献为最多(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 6、毛诗学派:毛诗因其传 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鲁人毛享 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广为传 授;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有 别于三家诗,归于古文经学派; 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 于官学,与齐、鲁、韩并称为四 家诗。(毛诗胜在事实多联系左 传,训诂多同于尔雅,诗序较为 合理,又得到大学者郑玄为之作 笺) 7、《毛诗正义》,毛享传, 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这是 一部全面总结两汉至初唐诗经 研究成果,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专 著;朱熹《诗集传》,这是一部 代表宋学诗经研究成果,同样具 有里程碑性质的专著。 明《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 这是一部突破经学之桎梏,开始 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经的专著。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 作摆脱汉学、宋学之争,独立阐 发自己的思想,与崔述《读风偶 识》、方玉润《诗经原始》被誉 为独立思考派的三部鼎立之书。 清段玉裁《诗经小学》,这 是一部自觉地运用文字音韵学 理论对诗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 的专著。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这 是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 为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马瑞 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 三家义集疏》被誉为清代三大治 诗之作) 8、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 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 子,全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 中叶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及社会生活。(1)全面 反映了周人的劳动生活,如农 耕、蚕桑、采摘、建筑、畜牧等, 有助于了解周代经济制度和经 济思想;(2)反映周人的爱情、 婚姻及家庭生活,为了解当时价 值观念、审美观念、社会风俗、 婚礼仪式等提供史料;(3)反映 周人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4) 反映周人的政治生活、宗教生 活、贵族的燕飨生活。 9、诗经反映的社会思想: 作为一部抒情诗集,诗经不仅记 录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而且 反映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思 想意识,(1)反映了早期知识分 子的忧患意识,为后世知识分子 人品、人格、理想、情操的建立 和健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反映那个时代的宗教意识; (3)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 (4)反映周人的道德意识;(5) 反映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学 创作的基本原则。 10、诗经的文学成就:(1) 质朴淳厚的艺术风格;(2)浓郁 的抒情风味;(3)情景交融的意 境;(4)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用赋笔直描、曲折情节、细节 描写、对比烘托);(5)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王昌龄《诗格》 将兴分为14格,曰感时、引古、 叙事入兴等);(6)回环复沓的 篇章结构;(7)灵活多变的句式 (以四言为主);(8)丰富多采 的修辞手法;(9)鲜明、准确、 生动、丰富的语言;(10)和谐 自然的韵律。 11、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一)思想:首先是诗经中 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很朦 胧的、很原始的,他们所爱的仅 仅是自己的宗国而已,爱国主义 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成为 乐章的主旋律,诗经是其源头。 其次,忧国忧国、重视社会 责任、重视人生价值的积极入世 思想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诗经塑 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 具有满腔的政治热情,敏锐的洞 察力,关心国事,注意时局的发 展动向,我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 家、社会活动家都不同程度地受 到诗经忧患意识的感染和熏陶。 再次,诗经体现出的审美意 识及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奠定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及文 学理论的基础。 诗经的宗教意识与伦理意 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二)艺术:首先诗经的现 实主义精神,成为推动古代进步 文学创作的巨大动力,诗经中的 许多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公元前 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社会 现实,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 神,获得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 的美称,使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主要的 创作方法。 其次,诗经的表现手法对后 世有极大的影响,自诗经问世以 来,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一 直是古代诗人进行文学创作的 基本表现手法。 再次,诗经其他艺术成就对 后世亦有极大影响,诗经生动、 形象、准确的用语,奠定了我国 诗歌创作的语言基础,诗经坦 直、爽快的语言深受后世作家的 喜爱多被借用到自己诗句中,诗 经中的用韵形式和节奏要求、修 辞手法、意境的创作被后世广泛 接受。(王立《中国古代文学十 大主题》原型均归于诗经) (三)雅俗文学:诗经是雅 俗文学结合的产物,三颂、二雅、 十五国风大部分是贵族创作的 雅文学,具有明显的典雅风格和 沉稳、庄重的贵族气质;二雅中 的《谷风、苕之华、何草不黄》 为西周民歌,常用回环沓手法及 清新活泼的用语,透露出雅文学 向俗文学靠拢的迹象,影响着后 世民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12、春秋时期为赋诗言志时 期,此时重在诗的应用,战国时 间为著书引诗时期,儒家学者已 将诗作为说理依据。 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政策,为诗经研究开拓了经 学研究的广阔天地;经学的今古 文之争,推动了诗经研究的第一 个高潮;郑玄成为两汉诗经研究 集大成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