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 . .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主编:科达、胡周玲

主审:吴明友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 .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数控类专业,是《数控编程与工艺》课程的配套用实验指导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数控程序指令及相关的工艺知识,本课程主要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数控车、铣采用托普OpenSoftCNC仿真软件,电火花线切割采用CAXA线切割软件。本实验指导书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并不依赖与某个计算机仿真软件,适合于学生练习。

. . .

目录

实验项目1 数控仿真系统操作练习 (1)

实验项目2 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3 刀具半径补偿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4 数控车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5外圆切削固定循环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6数控车床程序指令综合使用 (1)

实验项目7数控铣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8 镜像功能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9孔加工固定循环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10 用户宏功能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11 数控铣床程序指令综合使用 (1)

实验项目12 CAXA线切割系统指令 (1)

实验项目13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使用 (1)

. . . .

实验项目1 数控仿真系统操作练习

一、项目编号:

二、实验课时:1课时

三、主要容及目的

(1)熟悉数控仿真系统的菜单。

(2)掌握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程序编辑、编译、管理的方法。

(3)掌握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程序仿真操作的方法。

四、托普OpensoftCNC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

(一)程序管理

在程序管理界面下,您可以进行有关数控加工程序文件的各种操作,如读入程序、查错编译以及程序编辑等。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程序编辑。切换至程序管理界面:

. . .

1、读入程序

功能:打开一个数控加工程序文件。

操作:切换至自动方式界面。

点击读入程序按钮,主工作区显示读入程序界面,子功能按钮栏包括确定选择和取消操作按钮。

找到需要载入的CNC和NC文件,用鼠标双击资源分配表中的该文件名或点击该文件名后,再点击确定选择按钮,系统载入该CNC和NC文件并自动返回至自动方式界面,辅助工作区中显示载入的程序容。

点击取消操作按钮,系统不载入程序文件并自动返回至自动方式界面。

2、查错编译

功能:检查当前的数控加工程序是否存在错误,并将正确的程序文件编译成可直接用于插补的代码。

操作:点击自动方式界面的查错编译按钮,系统自动执行加工程序文件的查错编译功能,状态提示栏显示查错编译结果。

编译成功信息,程序文件没有语法错误。

其它错误提示信息,程序文件有语法错误,出错行及出错容被红色显示。

说明:如果程序文件编译成功,系统将显示加工程序的轨迹图形(在图形方式下)以供查看。

对于存在错误的程序文件,您必须先切换至在程序管理界面,并下按照提示信息进行修改后重新查错编译,直到编译成功。

系统的查错编译功能仅能发现程序文件中存在的语法错误,而不能发现逻辑错误,所以我们建议您在正式加工零件之前,在模拟仿真界面下,进行模拟加工,来发现程序文件的逻辑错误。

3、新建程序

功能:新建零件程序。

操作:点击新建程序按钮,出现如图所示界面,工作区被清空,接下来您就可以开始编辑一个缺省文件名为“N https://www.sodocs.net/doc/1b2200796.html,C”的零件程序。程

. . . .

序编辑完毕后,点击程序存盘或程序另存按钮,保存当前编辑的程

序。如果在未保存当前编辑的程序的情况下,退出系统或点击读入

程序、新建程序按钮,将出现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程序另存。

点击否(N),则程序不存盘。点击取消按钮,则返回程序编辑。

4、程序存盘

功能:保存当前被编辑的数控加工程序文件。

操作:点击程序存盘按钮。首先确定该文件保存的目标目录。用鼠标双击资源分配表中的目标目录或点击该目录后,再点击确定选择按钮将其展

开。在存盘文件名编辑框中输入文件名,文件名由名称和后缀名构成,名称可以由任意字符构成,如汉字、字母、数字、下划线等,字符长

度不限,但应该具有一定的意义。后缀名只能为CNC或NC。点击确定

操作按钮,该程序文件保存在目标目录下。点击取消操作按钮,不保

存文件,返回编辑的程序。

5、程序另存

功能:当前编辑的零件程序更名后存为另外一个文件,相当于复制程序。操作:点击程序另存按钮,出现程序存盘界面,操作方法与程序存盘中保存新建程序相同。

6、程序编辑

程序编辑用于编辑新的数控加工程序或对已有的数控加工程序进行修改。将输入焦点设在程序编辑区后就可以进行程序编辑。编辑操作采用通用的Windows方式。在输入过程中,编辑器会自动将输入的指令代码变成大写以便系统识别。每一行“;”符号后的输入为注释,注释显示为绿色字体。编辑时,程序信息区中的“行” 、“列”框显示当前光标所处的位置。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组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操作型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

设备与工艺实训指导书

设备与工艺实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凸轮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多臂开口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投梭机构和打纬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卷取和送经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凸轮开口机构小样机、多臂开口机构小样机、1515织机、剑杆织机。 三、实验内容 观察五大运动的机构。 作业题: 1.开口机构的含义、作用以及类型。 2..凸轮开口机构原理 3.画出有梭织机平纹凸轮开口机构简图。 4.织机开口清晰度对织造有何影响? 5.投梭时间的早迟对引纬、织造的影响。 四、基本知识 开口机构 开口的含义: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的要求,把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的运动,简称开口。完成开口动作的机构称为开口机构。 开口机构的作用: 1)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 2)根据织物组织的要求,控制经纱的升降次序。 开口机构的类型: 1)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可用2-8页综框。

2)多臂开口机构——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3)提花开口机构——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降。 一、凸轮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 例织制平纹, ·综框的下降:靠凸轮作用 ·综框的上升:吊综辘轳回转时的联动作用 特点: ·中心轴(凸轮轴)每一回转,形成两次梭口; ·梭口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决定; ·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外廓形状决定。 织平纹时,织机主轴每回转一转,经纱开口一次,而踏盘每回转一转,则要开口2次.

2、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1)按传动方式分 单动式:主轴一回转,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 特点:每页综框配置一把拉钩,拉动拉钩的一把拉刀由织机的主轴传动,因此主轴每回转一转,拉刀仅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机构的结构简单,动作剧烈,织机速度受到限制,适合低速织机。 单动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每页综框只需配备一把拉钩(如图7-15),拉动拉钩的拉刀由织机主轴按1∶1的传动 比传动,因此主轴一转,拉刀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由于拉刀复位是 空程,造成动作浪费。 复动式多臂开口机构上,每页综框配备上、下两把拉钩,由上、下两把拉刀拉动。拉刀由主轴按2∶1的传动比传动,因此,主轴每两转,上、 下拉刀相向运动,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可以形成两次梭口。 复动式:主轴每回转两转,上下拉刀各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两次梭口。

SOP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03

2.2.2下芯前要检查铸型是否射满,修补部位是否修补完好,否则要将射不满部位或射层松散部修补紧实。并把粘在铸型完好部位的树脂砂清干净,以防结块粘结在铸型上。 Check if the mould is shot full before the core loaded, check if it is mended well, if not, mend it. Clear out the resin sand adhered on the well parts of the mould lest any lumps adhering on the mould. 2.2.3修补时要小心,不允许有树脂砂掉在铸型内,如果有要及时吹干净。 Be careful while mending, resin sand is not allowed dropping in the mould, or it should be blow out completely. 2.2.4型芯的涂刷要刷够3层,等层之间进行干燥后逐一刷涂为好,涂料应该是一次的涂料层为0.3mm左右。 The core should be painted 3 layers, the latter layer should be painted after the previous one dried. The thickness of each layer is around 0.3mm. 3.下芯 Core loading 3.1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Preparations and notices 3.1.1准备好修好检查合格的砂芯。 Get the good qualified core ready 3.1.2把砂芯上的定位凸台对准铸型中的定位凹坑,砂芯装下后要用手摇晃一下看能否晃动。 Put the retaining lugs into the dented parts, make some shakes to convince that it is no loosen. 3.1.3现场的芯子在没有完全硬化的情况下不能进行刷涂。 Painting should be done after the core completely hardened. 3.1.4现场固化剂的配比要使用量杯准确配比。 The proportion of the hardening agent should be measured precisely with measuring cup. 3.1.5现场的员工必须熟知粘砂部位,建议粘砂部位宝珠砂的厚度达到15mm以上;易粘砂部位建议刷涂进行3次。 The workers must well know the sand stuck parts, suggest the thickness of the pearl sand on the stuck parts be above 15mm and the sand easy stuck parts painted 3 times. 3.1.6装完砂芯要用风管把散砂吹出来。 Blow out the residue sands after the core loading. 4. 合箱 Mould assembling 4.1 操作要求 Operation requirements 4.1.1用风管将铸型的散砂吹干净,防止粘砂。 Blast all the residue sand from the casting mould with blast pipe to prevent sand sticking. 第2页 Page 2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数字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学时 2 学时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GOS-620 系列示波器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 3、数字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数字万用电表 四、实验仪器简介 1、示波器 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是利用阴极射线示波管将电信号转换成肉眼能直接观察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电子仪器。示波器通常由垂直系统、水平系统和示波管电路等部分组成。垂直系统将被测信号放大后送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使光点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幅度变化而移动;水平系统用作产生时基信号的锯齿波,经水平放大器放大后送至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使光点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这样就能在示波管上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通常也叫信号发生器。它通常是指频率从0.6Hz至1M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具有直流电平调节、占空比调节,其频率可以数字直接显示。适用于音频、机械、化工、电工、电子、医学、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单位、工厂、学校、实验室等。 3、交流数字毫伏表 该表适用于测量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它的电路结构一般包括放大器、衰减器(分压器)、检波器、指示器(表头)及电源等几个部分。该表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量程广、频率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等。该表可用来对无线电接收机、放大器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测量。 4、直流稳压电源: 它是一种通用电源设备。它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所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当电网电压、负载、环境等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维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或电路的性能稳定不变。直流电源通常由变压、整流、滤波、调整控制四部分组成。有些电源还具有过压、过流等保护电路,以防止工作失常时损坏器件。 6、计频器 GFC-8010H是一台高输入灵敏度20mVrms,测量范围0.1Hz至120MHz的综合计频器,具备简洁、高性能、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5、仪器与实验电路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用途: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样本

目录 实验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观摩实践 (3) 实验二、机床夹具的设计观摩实践 (4) 实验三、机床刚度的测定 (5) 实验四、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10) 实验五、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实验 (14) 实验六、机械制造工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观摩实践 (15)

实验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观摩实践( 2学时) 一、实践目的 了解工艺规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掌握高效自动化加工机床和普通机床 的加工特点和应用场合。 二、实践环境 机械加工车间, 包括通用机床加工环境和高效自动化机床加工环境及其典 型的工艺规程。 三.实践要求 1、学生在观摩实践之前, 应复习或预习教材或课堂笔记上的相关内容, 带着若干相关问题在实践中求答案。 2、学生在实践中要做好记录, 按实践内容认真整理并写出实践报告。 四、观摩实践内容 1、经过观摩,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几种格式, 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2、经过观摩, 分析对于不同生产类型, 工艺特点有何不同? 3、经过观摩, 总结分析高效自动化加工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艺规程有何不同? 4、经过观摩, 总结工艺规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5、对实践有何感想和建议?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由实验指导教师给出学生实验成绩( 优、良、中、及、差) , 其中差为不及格。实验报告占70%, 实验过程占30%。

实验二、机床夹具设计观摩实践(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见通用和专用机床夹具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并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夹具。 二.实验所用设备或模型 1、三爪卡盘、四爪卡盘、虎钳等通用夹具。 2、典型车夹具、铣夹具、钻夹具等专用夹具模型各一套。 3、普通卧式车床一台、铣床一台、摇臂钻床一台。 三.要求 1、学生在观摩实践之前, 应复习或预习教材或课堂笔记上的相关内容, 带着若干相关问题在实践中求答案。 2、学生在实践中要做好记录, 要按实践内容认真整理并写出实践报告。 四、观摩实践内容 (1)经过观摩, 分析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的特点。 (2) 经过观摩, 分析车床夹具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与车床如何联接? ( 3) 经过观摩, 分析钻模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观摩中见到的钻套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各有何特点? (4)经过实物观摩, 分析车床夹具结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5)实物观摩中见到的哪些夹具设有对刀装置, 以结构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对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 . . 《数控编程与工艺》实验指导书 主编:科达、胡周玲 主审:吴明友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 .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数控类专业,是《数控编程与工艺》课程的配套用实验指导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数控程序指令及相关的工艺知识,本课程主要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数控车、铣采用托普OpenSoftCNC仿真软件,电火花线切割采用CAXA线切割软件。本实验指导书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并不依赖与某个计算机仿真软件,适合于学生练习。

. . . 目录 实验项目1 数控仿真系统操作练习 (1) 实验项目2 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3 刀具半径补偿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4 数控车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5外圆切削固定循环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6数控车床程序指令综合使用 (1) 实验项目7数控铣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8 镜像功能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9孔加工固定循环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10 用户宏功能编程指令的使用 (1) 实验项目11 数控铣床程序指令综合使用 (1) 实验项目12 CAXA线切割系统指令 (1) 实验项目13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使用 (1) . . . .

实验项目1 数控仿真系统操作练习 一、项目编号: 二、实验课时:1课时 三、主要容及目的 (1)熟悉数控仿真系统的菜单。 (2)掌握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程序编辑、编译、管理的方法。 (3)掌握在数控仿真系统进行程序仿真操作的方法。 四、托普OpensoftCNC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 (一)程序管理 在程序管理界面下,您可以进行有关数控加工程序文件的各种操作,如读入程序、查错编译以及程序编辑等。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程序编辑。切换至程序管理界面:

实习指导书—铸造3.4

铸造成型技术实训指导书 机械工程训练中心2011年5月修订

一、目的 学生通过锻造实训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砂型铸造生产过程、特点和应用;了解型(芯)砂的主要性能、组成; 2、了解模样、铸件和零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铝合金的熔炼、浇注工艺;了解中频感应熔练炉的结构、工作原理; 4、了解冲天炉的构造、炉料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了解常见特种铸造的特点和应用; 5、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铸造方面的应用。 6、熟悉造型、制芯的方法,能正确选择、使用造型工装、工具与辅具,掌握手工两箱造型 (如: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等) 的特点及操作技能; 7、熟悉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开设原则,具备对结构简单的小型铸件进行简单经济分析、工艺分析和选择造型方法的能力; 8、独立完成结构简单的小型铸件(如飞机模型)的造型、浇注、清理等操作。 二、铸造成形的原理 铸造生产是把金属加热熔化浇注到铸型的型腔中,待熔融的金属液凝固冷却后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件的成形生产工艺方法。 三、内容 1、砂型铸造生产过程、型(芯)砂的主要性能、组成; 2、模样、铸件和零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3、铝合金的熔炼、浇注工艺,中频感应熔练炉的结构、工作原理; 4、造型、制芯的方法,手工两箱造型 (如: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等) 的操作技能。 5、分型面的选择,浇注系统的组成、作用和开设原则,小型铸件简单经济分析、工艺分析和造型方法的选择。 6、飞机模型的造型、浇注、清理等操作 四、设备、造型工具及辅助工具 一)、设备 1、40KW中频感应熔练炉—台; 2、混砂设备(辗轮式混砂机)一台,筛沙机一台;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解答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结构冲模拆装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一步熟悉模具的结构; 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 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并绘制模具装配图以一些主要模具零件图。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 1冲模的分类 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冲模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指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 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 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结构: (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导正销级进模. (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部分的侧刃级进模。 (c)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d)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3)复合冲模 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结构构件两部分。

三、实验仪器 1实验设备:冲压设备; 2、实验模具:冲压模具若干副; 3、实验工具及量具:游标卡尺、直尺、扳手、螺丝刀、铜棒、手锤、零件盒。 四、实验步骤 1认真观察实验模具,并推测模具的种类、工作原理; 2、将模具上、下模部分分开,确定模具的种类及组成模具各零件的作用; 3、由工作零件推测制件形状和毛坯形状,并按比例绘制制件草图和毛坯草图; 4、拟定模具拆装工艺过程。对于模具零件间的过盈配合部分和部分过渡配合部分, 拆卸到组件为止。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个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相互关系及拆卸顺序,以便重新装配。 5、在拆卸时和拆卸后,分析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特征、形状、定位和固定方式;验证并修正前面推测的制件形状。 6、分析模具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它们与相关零件的位置关系;模具定位和紧固零件的结构形式、作用、要求和数量。

(完整版)造型材料与工艺实验指导书17版

造型材料与工艺 实验指导书 主撰人:刘宝顺 审核人:刘恒丽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 二〇一八年三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 本实验课程旨在配合《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现代工业产品涉及的典型常用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加工制造工艺方法,在设计中合理有效地选择、使用材料。通过实验加工制作,切身接触、使用材料,深入了解、体会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通过自主设计、规划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⒉适用专业、年级、课程及课程编号: 工业设计,三年级,造型材料与工艺,1742213017 ⒊先修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 ⒋实验课时分配 ⒌实验环境 本实验课程需要为每组学生分配不少于1.2平方米的工作台面,且配置公共使用的钳工工作台、砂轮机、台转、小型机床、电锯、电焊机等。 ⒍实验总体要求 本实验课程在进行有人身安全危险的作业项目时,要求学生佩戴防护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装备。实验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须知教育、指导;在操作设备前,应认真学习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保护要求。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常用材料的性质及加工制造工艺,难点在于合理、有效地使用相关加工手段和工具,并理解批量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要求。教学方法上建议指导教师结合实验项目进行相关示范操作及成品展示与评价,指导工艺要点,启发学生灵活地使用工艺方法,掌握操作技巧。

目录 实验一金属的成型工艺 (3) 实验二金属的加工工艺 (6) 实验三塑料特性与成型工艺 (9) 实验四木制品制作 (12)

实验一金属的成型工艺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掌握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特点和要求,体会金属特有的质感和铸造成型的特点,了解模具的基本特征、要求与作用,建立工艺与精度的概念,进而理解金属零件生产制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制作蜡模和铸造成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改进工艺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实验内容 采用失蜡法铸造金属锡(合金)零件。需要学生使用石蜡制作原模,然后翻制成石膏模或树脂砂模,并按照工艺要求铸造零件,经过后续修整、加工,最后完成设计的成品。其中,涉及石蜡、石膏、树脂砂及金属锡的性质、使用等,需要讲解说明,提示学生预习有关知识。 三、实验要求 本实验采用学生自主训练为主开放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验前,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和工作条件集中进行实验内容、方法、流程的讲解和示范,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答疑和指导。 四、实验准备 实验前,学生需结合课堂理论讲授的相关金属铸造及机械加工知识进行预习准备,了解、预习所涉及的石蜡、石膏、树脂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了解锡(包括锡合金)的基本性质,并准备好待制作的产品零件图纸。实验室准备蜡模、成品样件等供教师讲解、学生参考。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失蜡法金属铸造工艺采用石蜡等易熔化材料制作零件原模,原模表面用石膏或树脂砂等包裹形成铸造模,通过熔去石蜡形成铸造型腔,然后向型腔内浇注熔化的金属,冷却后去除石膏或树脂砂即得到铸件,经修整、后加工,完成零件成品的制作。 本实验的铸造工艺原理属于重力铸造,对于一些具有自由端面特殊类型零件,可采用半敞开式铸模进行铸造。

15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参见挂件说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挂件说明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

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 度,并比较“3”点电压U 3和“6”点电压U 6 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 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 信号和“6”点U 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 (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 形如图2-1所示。 图2-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 ct (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 1 ~U 6 及输出“G、K” 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4)

工艺实验指导书

前言 实验是《机械制造工艺学A》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于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了搞好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做出如下要求: 一、预习实验 在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用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 二、上实验课 1.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 2.上课时遵守学生实验守则,按使用方法照章严格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并注意安全。 3.上课时要注意观察,认真分析,准确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掉电源,并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整理,恢复到原始状态。 5.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 三、撰写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实验报告书写要工整。 按照《机械制造工艺学A》课程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共有“车床静刚度测量”和“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测试”三个实验。实验成绩应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完成全部实验方能取得参加期末课程考试的资格。 实验一车床静刚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床静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熟悉机床静刚度的测定方法。 3、巩固所学机床刚度的概念,画出机床静刚度曲线。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机床静刚度Ks是机床在稳态下工作(无振动)的刚度,它衡量机床抵抗静载变形的能力。 静刚度的概念,一般用下式表示: Ks=F/Y 式中:Ks---------------静刚度(N/mm) F-----------------切削力(N) Y-----------------在F作用下刀刃与加工面之间的相对位移(mm)。 但是从工艺观点来研究问题时,我们认为在切削分力Fy方向上的变形要比其它切削分力作用方向上的变形大得多,所以Fy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占主要地位,故又可以用下式表示工艺系统刚度 Ks=Fy/Y 工艺系统在受力情况下的总位移量Y是各个组成环节的位移量迭加,根据测量数据可得出:刀架刚度Ks D=Fy/Y D 前顶尖刚度Ks Q=Fy/2Y Q 后顶尖刚度Ks H=Fy/2Y H 在根据车床变行Ys为前后顶尖变形位移的平均值和刀架变形位移之和。 Ys=Fy/Ks=1/2(Fy/2Ks Q+Fy/2Ks H)+Fy/Ks D 化简后 1/Ks=1/4(1/Ks Q+1/Ks H)+1/Ks D 这样车床静刚度Ks即可求出。 本实验采用三向刚度仪的静态测定法测定车床静刚度。车床静刚度测定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中1、前顶尖;2、接长套筒;3、测力环4、加力螺钉;5、弓行加载器;6、模拟车刀图中弓形加载架刚度足够大,其变形略去不计,通过加载器上的加力螺钉5进行加力F。F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1)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贺俊林冯晚平编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用 3 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机械原理与零件实验室 2008年

目录 实验一、减速器拆装实验 (2) 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6) 实验三、齿轮结构设计实验 (9) 实验四、带传动实验 (12) 实验五、齿轮传动效率实验 (17)

实验一减速器拆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2.了解减速箱各部分的装配关系和比例关系。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 二、实验所用的工具、设备、仪器(每试验小组) 1.二级减速器一台 2.游标卡尺一把 3、活搬手二把 4、套筒扳手一套 5、钢板尺一把 三、实验内容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下凸缘及箱盖上凸缘的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等。 4.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型式,轴承内侧的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各部分的结构,从各部分结构中观察分析回答后面思考题内容。 (2)用板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恰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箱盖 a、用扳手拆卸上,下箱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将螺栓,螺钉、垫片、螺母和销钉放在盘中,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使上下箱体分离,卸下箱盖。 b、仔细观察箱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和位置,并分析回答后面思考题内容。 c、测量实验内容所要求的尺寸。 d、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一起从箱内取出,按合理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装拆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合上箱盖,注意退回启盖螺钉,并在装配上、下箱盖之间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最后拧紧各个螺栓。 五、注意事项 1.切勿盲目拆装,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统一放在盘中,以免丢失和损坏。 2.爱护工具、仪器及设备,小心仔细拆装避免损坏

《电子技术实验1》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仪器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的用途。 2.明确上述仪器面板上各旋钮的作用,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波形和测量电压、周期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DF1731SC2A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一台 DF2170B交流电压表一台 双踪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1.调节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KHZ、100mV的正弦波信号,将操

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交流电压表测量,配合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MAPLITUDE POWER”旋钮,使其输出为100mV。 3.将上述信号接入双踪示波器测量其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和周期值,并将操作方法填入下表。

四、实验总结 1、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及存在问题等。 五、预习要求 1.对照附录的示意图和说明,熟悉仪器各旋钮的作用。 2.写出下列预习思考题答案: (1)当用示波器进行定量测量时,时基扫描微调旋钮和垂直微调旋钮应处在什么位置?

(2)某一正弦波,其峰峰值在示波器屏幕上占垂直刻度为5格,一个周期占水平刻度为2格,垂直灵敏度选择旋钮置0.2V/div档,时基扫速选择旋钮置0.1mS/div档,探头衰减用×1,问被测信号的有效值和频率为多少?如何用器其他仪器进行验证?

附录一: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 1.用途 (1)输出基本信号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输出幅值从5mv~20v,频率范围从0.1HZ~2MHZ。 (2)作为频率计数器使用,测频范围从10HZ~50MHZ,最大允许输入为30Vrms。 2.面板说明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最新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2010年2月

目录 实验一车刀角度认知 实验二切削用量的选用 实验三车刀刃磨 实验四轴类零件加工工序设计 实验五工艺尺寸链分析 实验六专用夹具方案设计 实验七加工精度的统计分析 实验八机械装配精度及其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实验一车刀角度的认知 一、实验目的 1.认识车刀的基本结构 2.了解车刀的几何参数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车刀结构(三面两刃一尖) 图1车刀结构 2.常用车刀角度(前角、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图2车刀角度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外圆车刀数把

四、实验步骤 1.对照图1认识并牢记‘三面两刃一尖’及其所在位置和结构特点,学生互相提问。 2.按照图2认识、掌握车刀的6个常用角度(前角、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五、实验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画车刀的常用角度,画在作业(或实验报告)上。 六、思考 1、粗车外圆时,如何选择刀具角度?

实验二 切削用量的选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概念 2.了解并掌握切削三要素与切削加工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切削三要素 切削速度Vc: 主运动的线速度,单位磨削速度用为 m/s ,其他加工的切削速度习惯用m/min ,主运动是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 1000πdn v c 。 进给量f :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刀具沿进给方向与工件的相对位移。单位是mm/r 。 背吃刀量a sp :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主切削刃与工件过渡表面的瞬时接触长度在垂直于基点工作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大小) 三、实验步骤 播放数控铣削的各工序切削用量的视频 1粗加工的切削用量视频 2半精加工的切削用量视频 3精加工的切削用量视频 四、实验要求 学会分析不同加工阶段,讨论切削用量的选择。 五、思考 1、考虑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质量前提下,如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三要素?

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空气锤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750kg空气锤的组成、各部分作用; (2)掌握750kg空气锤工作原理及操纵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厂房 750kg空气锤,实训中心厂房 三、实验内容 (1)空气锤的组成部分如图2-4-10所示。 (2)对照示意图和实物,说出空气锤结构部分包括的内容及作用。 工作部分:包括落下部分(活塞、锤杆和上砧块)和锤砧(下砧、砧垫和砧座)传动部分:由电动机、带和带轮、齿轮、曲柄连杆及压缩活塞等组成 操纵部分:由上下旋阀、旋阀套和操纵手柄等组成 机身:由工作缸、压缩缸、立柱和底座组成。 (3)简述空气锤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总结整理 每个同学按上述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典型锻件的模锻工艺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分析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2)学会用CAPP 软件进行模锻工艺设计。 (3)学会制定模锻工艺过程。 (4)学会分析模锻件锻后的质量。 二、实验设备及要求 微型计算机、CAPP软件 三、实验内容 模锻的锻造工艺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绘制模锻锻件图 模锻锻件图是根据零件图及模锻工艺特点制定的,它是确定变形工序、设计和制造锻模、计算坯料和检验锻件的依据。在确定模锻锻件图时需预先考虑锻件的分模面、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模锻斜度及圆角半径等因素。(1)分模面 分模面即锻模上、下模或凸、凹模的分界面。分模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锻件分模面的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锻件成形、锻件出模、材料利用率等一系列问题。其选择原则是:分模面应选在模锻件具有最大水平投影尺寸的位置上,最好为锻件中部的一个平面,并使锻件上加工余量最少,上、下模膛深度最浅且尽可能基本一致。这样可使上、下模膛具有相同的轮廓,易于发现上、下模的错移,金属容易充满模膛,便于取出锻件,并利于锻模的锻造。在保证上述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为提高锻件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还应考虑以下要求。 ①饼块类锻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直径时,应取径向分模,而不能选轴向分模,以利于锻 模、切边模的加工制造和减少余块等金属消耗。 ②对于头部尺寸明显偏大的锻件,最好用曲面而不用平面分模,可使上、下模膛深度大致 相同,有利于整个锻件充填成形。 ③有流线方向要求的锻件,应考虑锻件工作时的受力特点。 (2)加工余量、模锻公差和工艺余块 模锻件的加工余量和公差比自由锻件小得多,其数值根据锻件大小、形状和精度等级有所不同,一般加工余量为1~4mm,公差为±0.3~±3mm之间,用时可查有关手册。模锻生产为成批生产,应尽量少加或不加工艺余块。(3)模锻斜度。 为了使锻件易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与模膛侧壁接触部分需有一定斜度。锻件上的这一斜度称为模锻斜度。模锻斜度不包括在加工余量内,一般取5°、7°、10°、12°等标准值。模膛深度与宽度之比增大时,应取较大斜度值。因冷却引起收缩,锻件的内壁斜度值β应比外壁斜度值α大一级。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 仿真过程: 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所示。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 实验一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元件名称提取路径

触发脉冲Simulink/Sources/Pulse Generator 电源Sim Power 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 DC Voltage Source 接地端子Simulink/Sinks/Scope 示波器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Ground 信号分解器Simulink/Signal Routing/Demux 电压表Sim 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 Voltage Measurement 电流表Sim 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 Measurement 负载RLC 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 Series RLC Branch GTO器件Sim Power Systems/Power Electronics/Gto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所示: 图 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第三步,把元件的位置调整好,准备进行连接线,具体做法是移动鼠标到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会出现一个“十字”形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一直到你所要连接另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放开左键,这样线就连好了,如果想要连接分支线,可以要在需要分支的地方按住Ctrl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拉出一根分支线了。 在连接示波器时会发现示波器只有一个接线端子,这时可以参照下面示波器的参数调整的方法进行增加端子。在调整元件位置的时候,有时你会遇到有些元件需要改变方向才更方便于连接线,这时可以选中要改变方向的模块,使用Format菜单下的Flip block 和Rotat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