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相交线》

2017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相交线》

2017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相交线》
2017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相交线》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范文:《相交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操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我适当增加些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对于趣味题和拓展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寻找规律,让他们进一步感觉“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四、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卷多套及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卷多套及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C)于1981年提出的. A、华罗庚 B、柯朗C怀尔德D、J.G.Glimm 2、“指导学生如何学?”这句话表明数学教学设计应以(A)为中心.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师生 3、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明数学术语日趋(B ) A、人本化 B.生活化 C、科学化 D,社会化 a当a>0时; 4、a=|a| = ( a当a=0时;这体现数学(A)思想方法

a当a<时; A、分类 B、对比 C、概括 D、化归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斛边长的一半。其判断形式是 (C) A、全称肯定判断(SAP) B、全称否定判断(SEP) C、特称肯定判断(SIP) D、特称否定判断(SOP) 6、数学测验卷的编制步骤一般为(D)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C 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定命题原则. C、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44分) 7、在20世纪,数学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发展历程。 8、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而研制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划时代大事。

初中数学万能说课稿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或加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年级第章第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的基础上, 对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哎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

对于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右击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对进行等); 2. 通过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加深对函数与防城、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分析

教师招聘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

说课稿万能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这部分我将从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说明。 1.说教材地位和作用.《》是人教版__年级上册__章__节__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_____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因此,本课在本节内容是在____中占据主要地位。 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____部分,后面是本教材的____部分,所以学好本课题为以后____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____;理解____概念;掌握____方法;熟练运用,学会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归纳等探究过程,发展学生用数学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下分析。 本科的教学对象是__年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__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运用。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活泼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讲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时机,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根据学情分析,为了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供 选:讲解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类比法)帮助学生进一步

培训机构招聘初中数学老师笔试试题

培训机构招聘初中数学老师笔试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6×5=30分) 1. 如果2a =-+1 1123a +++的值为. 2.小智沿街匀速行走,发现每隔6分钟从背后驶过一辆18路公交车,每隔3分钟从迎面驶来一辆18路公交车.假设每辆18路公交车行驶速度相同,而且18路公交车总站每隔固定时间发一辆车,那么发车间隔的时间是 分钟. 3. 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掷两次骰子,设其朝上的面上的两个数字之和除以4的余数分别是0,1,2,3的概率为0123p p p p ,,,,则0123p p p p ,,,中最大的是. 4.如图,在△ABC 中,AB =7,AC =11,点M 是BC 的 中点, AD 是∠BAC 的平分线,MF ∥AD ,则FC 的长 为. 5.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顺次连接正方形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一个正方形A 1B 1C 1D 1,由顺次连接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A 2B 2C 2D 2…,以此类推,则第六个正方形A 6B 6C 6D 6周长是 _________ . 6.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先以点A 为圆心,AD 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AB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__(结果保留π). 二、解答题(15×6=90分) 1.为了解大岭山某水果批发市场荔枝的销售情况,智荟教育数学兴趣小组对该市场的三种荔枝品种A 、B 、C 在6月上半月的销售进行调查统计,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

初中数学说课稿范例

初中数学说课稿-《数轴》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教科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教师招考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试讲模板 课题:勾股定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论获得成就感,培养探索热情和钻研精神;同时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几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 ppt,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放映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 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美丽的勾股树,2002 年国际数学大会会标等。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之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1、 2、多媒体课件演示 FLASH 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

解到每层楼高 3 米,消防队员取来 6.5 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 2.5 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 (二) 学习新课 问题一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形(通过多媒体给出图形),判断外围三个正方形面积有何关系?相传 2500 年前,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里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 通过前面对两个问题的验证,可以得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通过这个观察和验算这个直角三角形外围的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三) 巩固练习 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 6 厘米和 8 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顶尖教育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中,c b 、、a 的含义: a 表示开口方向: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a ∣越大开口越小 b 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a b 2- c 表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0,c ) 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0,,(2 ≠++=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已知任意三点坐标 (2)顶点式:)0,,()(2 ≠+-=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 已知顶点坐标、对称轴或最值 (3)当抛物线c bx ax y ++=2 与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方程0 2 =++c bx ax 有实根1x 和2x 存在时,二次函数c bx ax y ++=2 可转化为两根式 ))((21x x x x a y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x 1,0).(x 2,0)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 b x 2-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2、二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图像 a>0 a<0 性质 (1伸; (2)对称轴是x=a b 2- ,顶点坐标是(1)伸; (2)对称轴是x=a b 2-,顶点坐标是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说课稿范文.doc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课题,是在前面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这一节的内容符合新课程理念,课程要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在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掌握这些知识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意义。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使学生明确函数、方程、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三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教学过程中,还渗透着建模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这些思想也为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说目标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前面几节课的综合应用。由于函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根据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并结合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学模型,使学生掌握生活中有一类两变量的乘积为定值的实际问题可归结为反比例函数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能模仿"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自己提出或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引例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作业中通过编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应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进而努力学好数学的情感。 ②使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观。 ③引例中让学生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献爱心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把一类实际问题归结为反比例函数问题来解决,这是因为: 1.反比例函数是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数学模型,它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通过对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而得到的结论。它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规律,蕴含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注意在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

历年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真题

历年公办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真题 2014.10.26 盐田区(场) 不分科目 1.排序(爱心、责任心、教艺、技能)并说明理由。 2.朗读一小段话(关于微笑的力量)说说你的亲身体验。2014.11.10 盐田区(场) 不分科目 1.朗读一小段话,说说让你充满期待、满足的一堂课。 2.给出行知的一句话(大意是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你要他们做什么你自己首先就要以身 作则),说说你的理解。 2014.11.14 光明新区(场) 小学语文: 1.朗读朱自清《匆匆》第三自然段 2.你最喜欢的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可能还会继续问作品的相关问题),板书作家及其作品 3.你的优势在哪里

(追问) 1.对光明新区的了解 2.如果两个区同时选择你你会选择光明新区吗? 小学数学: 1.板书你认为教师应该具备的4~5 个词语 2.你的优势 3.作业的标准有哪些? 4.数学思维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吗?为什么? 小学英语: 1.板书是一句中文名言和一句英文名言,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2.朗诵全英文文章 3.唱英文歌 2014.11.20 光明新区(场) 小学语文 1.朗读课文并设计导入 2.板书一句话 3.初中和小学,你为什么要选择教小学? 备注:还会随机提问其它问题(如: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每个人的面试题有不同,先问你最喜欢哪个作家,板书作品,用三句话概括这个作品,然 后朗读《花钟》设计一个导入语,你有什么特长和爱好,你

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根据你的 特长请你做某件事情) 小学数学 1.你认为数学课堂要具备的4~5 个词 2.你的优势 3.理解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在数学的世界里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初中数学 1.数学上为什么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请用4-5 个词表示,板书并解释 3.勾股定理跟余弦定 理有什么关系?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 1.板书是一句中文名言和一句英文名言,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2.朗诵全英文文章 3.唱英文歌 初中地理 1.自我介绍(不能有个人信息的) 2.(地理专业):在黑板上画出一副等高线地形图,要包含山地的五种形态 3.(地理专业)讲解至少三种区分山谷和山脊的方法

最新2020年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2020年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于1981年提出的。 A、华罗庚 B、柯朗 C怀尔德 D、 2、“指导学生如何学?”这句话表明数学教学设计应以()为中心。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师生 3、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明数学术语日趋() A、人本化 B、生活化 C、科学化 D、社会化 a 当a>0时; 4、a=|a|={ a 当a=0时;这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a 当a<时; A、分类 B、对比 C、概括 D、化归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其判断形式是() A、全称肯定判断(SAP) B、全称否定判断(SEP) C、特称肯定判断(SIP) D、特称否定判断(SOP) 6、数学测验卷的编制步骤一般为()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 C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定命题原则。 C、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44分) 7、在20世纪,数学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向的发展历程。 8、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而研制的,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划时代大事。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体现基础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②;③。 10、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是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的过程。” 11、“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 12、数学新教材实现从学科中心向促进的价值取向。 1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已有原来的主导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学生探究发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的。 14、数学思维抽象概括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1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 ,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它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感、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学16、课程总目标包含:、、等具体目标。 17、一种运算、能解一种方程、知道一个性质和定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叫做;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操作、思考、交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边际”的目标叫做。 三、综合解答题(44分) 18、例举三个以上适合课外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4分) 19、各举两例说明数学新课程相比较传统大纲在内容上的加强和削弱的方面。(6分) 答:1、加强内容:

经典初中数学说课稿汇总

经典初中数学说课稿汇总 篇一:经典初中数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19)说课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所选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于本节课。我将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 19 章第 1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平行四边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其他四边形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判断,对此本节课的2.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推导过程(这点要求比较难)我将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课堂实验研讨,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1)掌握 2)探索,由此发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方法与过程) 3)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总之,我这节课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针对这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二、说教法情境教学法、课堂研讨法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适当的形象化,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从多种感观获取信息,体验我们的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体验: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3)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年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数学家(C)于1981年提出的。 A、华罗庚??? B、柯朗???? C怀尔德????? D、 2、“指导学生如何学?”这句话表明数学教学设计应以(A)为中心。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师生 3、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明数学术语日趋(B? ) A、人本化?? B、生活化??? C、科学化???? D、社会化 a? 当a>0时; 4、a=|a|={ a?? 当a=0时;这体现数学( A )思想方法 a? 当a<时; A、分类???? B、对比????? C、概括????? D、化归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其判断形式是(?? C)

A、全称肯定判断(SAP)? B、全称否定判断(SEP) C、特称肯定判断(SIP)?? D、特称否定判断(SOP) 6、数学测验卷的编制步骤一般为(D)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C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定命题原则。 C、确测验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二、填空题(每格2分,共44分) 7、在20世纪,数学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发展历程。 8、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而研制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的划时代大事。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①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②? 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③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全套(附数学说课模板)

YOUR LOGO 撰写人:天 狼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精品说课稿(新教材)

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一 (7) 1.1《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二 (10) 1.2.1 有理数说课稿(一) (13) 1.2.1 有理数说课稿(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数轴说课稿(一) (16) 1.2.2 数轴说课稿(二) (21) 1.2.3 相反数说课稿(一) (24) 1.2.3 相反数说课稿(二) (28) 1.2.4 绝对值说课稿(一) (32) 1.2.4 绝对值说课稿(二) (37)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41)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二 (45)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48)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二) (49)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一 (54)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说课稿二 (60)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 (64)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一 (67) 1.5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二 (71)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一) (74) 1.5.2 科学记数法说课稿(二) (76) 1.5.3 近似数说课稿(一) (78) 1.5.3 近似数说课稿(二) (80)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83) 2.1 整式说课稿一 (83)

2.1 整式说课稿二 (85)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一 (88) 2.2 整式的加减说课稿二 (9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95) 3.1.1 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98)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 (102) 3 .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二) (106)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一 (110) 3.1 从算式到方程说课稿二 (113)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一 (116)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二 (119)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说课稿(一) (121)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一) (124)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说课稿(二) (127)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一) (128)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说课稿(二) (131)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一) (134) 4.1.2 点、线、面、体说课稿(二) (137)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一) (140) 4.2 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角说课稿(一) (142) 4.3.1 角说课稿(二) (146)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一) (150)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二) (152)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一) (156) 4.3.3 余角和补角说课稿(二) (163) 4.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一) (167)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说课稿(二) (169)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科目)与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科目] (满分为120分) 第一部分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简答题(10分) 教育改革已经紧锣密鼓,教学中应确立这样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纲”,作为教师要该如何去做呢?谈谈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二、论述题(10分) 如何提高课堂上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第二部分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1+i)(1-i)=() A.2 B.-2 C.2i D.-2i 2.(3x2+k)dx=10,则k=() A.1 B.2 C.3 D.4 3.在二项式(x-1)6的展开式中,含x3的项的系数是() A.-15 B.15 C.-20 D.20 4.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有() A.30辆B.40辆C.60辆D.80辆 5.某市在一次降雨过程中,降雨量y(mm)与时间t(min)的函数关系可近似 地表示为f(t)=,则在时刻t=10 min的降雨强度为() A.mm/min B.mm/min C.mm/min D.1 mm/min 6.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y)=f(x)+f(y)+2xy(x,y∈R),f(1)=2,则f(-3)等于

() A.2 B.3 C.6 D.9 7.已知函数f(x)=2x+3,f-1(x)是f(x)的反函数,若mn=16(m,n∈R+),则f-1(m)+f-1(n)的值为() A.-2 B.1 C.4 D.10 8.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过F1作倾斜角为 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点,若MF2垂直于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 9.如图,α⊥β,α∩β=l,A∈α,B∈β,A,B到l的距离分别是a和b,AB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是θ和φ,AB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是m和n,若a>b,则()A.θ>φ,m>n B.θ>φ,mn y≥1 10.已知实数x,y满足y≤2x-1如果目标函数z=x-y的最小 值为-1,则实数m等于( ) x+y≤m A.7 B.5 C.4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x2+4y2=16的离心率等于,与该椭圆有共同焦点,且一条渐近线是x+y=0的双曲线方程是。 12.不等式|x+1|+|x-2|≥5的解集为。y=sin θ+1 1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x=cos θ(θ 是参数),若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可写为。 14.已知函数f(x)=2x,等差数列{a x}的公差为2,若f(a2+a4+a6+a8+a10)=4, 则log2[f(a1)·f(a2)·f(a3)·…·f(a10)]= 。

数学万能说课稿模板[1]

《》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年级册,第章第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的基础上,对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对进行等); 2.技能目标:通过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加深 对函数与防城、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 数学思想的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 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 教学方式的改变时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生动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初中数学试讲稿模板、初中数学教师招聘面试试讲稿模板

初中数学试讲稿:《单项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应聘初中数学教师的x 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单项式》,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师:最近同学们喜爱的卡通巨星TOM猫遇到麻烦了,因此它在网上的关注度愈发高涨。那么大家来一起关注下,好不好?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强大的好奇心啊,很好! 师: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好,大家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TOM猫在百度提问上的问题,已知真知棒的单价是2 元/支,那么买5 支和10 支该怎么表示呢? 师:好,大家清楚问题了没?请想想该怎么解答呢? 师:想到了吗?嗯,我听到大家异口同声的地说: 5 2×, 10 2×。非常好,大家单价与总价关系还是掌握得很牢固啊!师:TOM猫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帮老师也想想:如果是买x 支又该怎么表示总价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师:我听到了,同学们说太简单了,不就是 x × 2 (板书)嘛!对,一点也不难,是吧?师:确实不难,但大家注意,请看 x × 2 这个式子,它是一个单项式,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授 师:同学们看到标题肯定都会问:老师,什么是单项式呢?我先卖个关子…… 师:学习定义前,告诉大家一个约定俗成: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通常省略或用“〃”代替。例: t × 50 可写成 t 50 或 t

?6?1 50 师:同学都清楚了这个约定俗成吧?嗯,很好。那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单项式 x 2 的形式,各自猜猜单项式定义,好不好? 师:好,大家请看黑板上单项式定义,你们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测准不准 师:大家对这个定义了解了吗?不错,同学们都满怀信心地说了解了。那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掌握定义情况咯,好不好?师:看见大家都跃跃欲试,大家可以先想想,生活中单项式的应用有哪些?可以自由讨论,自由活动,限时三分钟。 师:时间到了,谁会是第一位勇士呢?好,那位最后排的男生,他说地面上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瓷砖的面积是 2 a 。很好,就地取材,很机警,大家掌声鼓励! 师:还有同学愿意跟老师分享吗?嗯,右边红色衣服的女生迫不及待啦,她说我们经常说n 多,n 的相反数就是 n - ,这位女同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要向她学习,大家的掌声在哪里?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好,最前面扎马尾的女生,她说家里有个长、宽、高分别为a、 b、c 的储水槽可以装水abc 。大家说这个例子好不好?那还不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她。师: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很开阔啊,继续保持。那么大家想一想有没有漏掉的情况呢?最后一个名额咯! 师:中间那位手一直在晃动的男生,他说我们见过的任何一个数字都是,比如:5。掌声送给他,非常好,很心细,继续保持啊。大家想到了吗? 师:没有关系,这也是老师要跟大家特别强调的地方:单独的数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二) 1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