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社会心理学导论

1社会心理学导论

1社会心理学导论
1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思考: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举例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事件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基本框架: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VS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生物自然属性、社会制约性

社会心理学: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西方学者

心理学家:奥尔伯特(美)认为社会心理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影响。

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

社会学家:斯特克(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两者相结合的理论

?(二)中国学者

?孙本文(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来说,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立场来说,研究的是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吴江霖(1982)

?胡寄南(1991)

?不同的定义从侧面反应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分为:

1、个体社会心理

2、群体社会心理

3、应用社会心理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被试”的定义:被安排或被选定接受实验和调查的人或动物。(本课以后提到的被试,若无特别说明,则指人类被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调查法

4 个案研究法

5 跨文化研究法

(一)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VS非参与观察法(一般观察法)

?观察法: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研究者的活动和表现。

?非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和表现。

?单向玻璃、摄像机等

(二)实验法

?四个相关定义

变量:与研究有关的、可测评的可变因素或

条件。

自变量:实验中主试可以操纵和控制器变化的

变量。

因变量:主试操纵自变量的影响效果所观察、

测量出的因素。

无关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对被试的反映有一定影

响的变量。

想一想

?社会心理学家想研究,当6个人挤在一个电话亭时,男人和女人,哪个会感到更不舒服??什么是自变量?

?什么是因变量?

?班杜拉关于儿童侵犯的研究。

实验法的分类

?1、实验室实验法

特点:严格控制较多的外部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

确定因果关系。

优点:能控制实验变量,可以随机安排被试

缺点:与现实相去甚远、难以消除主试对被试的影响

?2、自然实验法(如研究温度对司机按喇叭的影响)

特点:介于观察法与实验室实验法之间,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

况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优点:减少人为性

缺点:控制不严、费时

?3、现场实验法

特点:对环境加以控制。把现场当实验室。

优点:被试反映客观真实

缺点:难以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难以保护被试的权利与安全

(三)调查法

?调查法:研究者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预先拟定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可以分为

1、问卷法(民意测验等)

2、访问法(易出现社会期许偏差)

(四)个案研究法

?定义: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一种

方法。

个案研究过程中的两个注意点:

1、广集个案资料片

2、多种方法并用(问卷法、测验法、身体检查)

(五)跨文化研究法

?定义:通过对2种或2种以上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与处在原始状态的萨摩亚人生活了9个月,通过参与观察,记录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她进行了青春期、性与文化的有关研究,发现了青春期危机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偏向与伦理

?(一)研究偏向

1、研究者的偏向

(1)研究者的期望

(2)研究者的表情、动作、语气等

2、被试的偏向

(1)知道自己在当被试,表现的不自然

(2)尽量做出“正确”的反映

解决研究偏向的方法

?研究者的偏向

1、双盲法:主试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

2、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被试的偏向

1、不暴露被试的身份、保持实验情境的自然

2、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

(二)研究伦理

三个伦理问题

1、侵犯隐私(如个案研究)

2、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3、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

三个原则

1、自愿、清楚告之

2、风险最小

3、进行“风险—获益分析”

对于实验性欺骗问题

?有时候,为了在实验中创造出更加真实的实验条件而对被试掩饰真正的实验目的。

?对此要做到:

1、知情同意(尽可能多的告之被试要做什么的信息)

2、详细的事后解释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霍兰德在《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中指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论三个阶段。

?我国针对这三个阶段提出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确立时期。孕育时期

?时间:古代—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对“人性”的争论

?对人性的思想有2条线索

(1)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理气质决定的。

形成时期

?时间: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特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边缘性问题,不能简单归为其中的某一类。?标志:1895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施坦达尔主编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1875年,德国人A·舍夫勒首先使用“社会心理学”这个词语。

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来源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代表人物:M·拉扎勒斯和H·施坦达尔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

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麦孤独

1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主要观点: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或“整体精神”,这种精神通过艺术、家教、语言、风俗习惯和神话表现出来。

?冯特发展了民族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由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组成。

2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用“模仿”解释一切社会现象。

?认为人的任何聚集都是“群众”,群众丧失了观察能力。人在群众中失掉个性、感情的作用超过理智、失掉了社会责任感,群众是没有秩序的、混乱的,需要领袖。

?“暗示和模仿”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影响重大

3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先天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的基本源泉或动力。

?他在《社会心理学导论》列举;求食、合群、性及生殖、母爱等12种本能,并认为从这些本能衍生出所有的社会现象。

?要了解人的个性发展和变化,必须了解其本能

确立时期

?主要特征:从描述转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分析。

?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

1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研究倾向:个体心理学

?研究目的:社会需要

?研究成果:1924年《社会心理学出版》

——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

2 乔治·米德与社会心理学

?米德认为用实验研究社会行为,有较大局限。他将对社会的宏观研究转为微观研究。

?米德的思想为“符号互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并直接孕育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形成的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

3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前后,文化人类学家进入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栖息地,开始了现场研究。?人类学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特征,揭示文化与社会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四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

(1)1949年前初步发展

(2)1949-1980 停滞空白阶段

(3)1980至今新的起步和发展阶段

成功心理学第5讲:笃行篇:心动不如行动(动)分析

湖南工程学院校选课程 成功心理学 主讲教师包卫副教授

目录 ?前言:认识篇-成功心理学导论?第一讲:正心篇-观念决定成功?第二讲:壮志篇-意志胜过智慧?第三讲:崇德篇-品德就是力量?第四讲:强能篇-效能无往不胜?第五讲:笃行篇-心动不如行动?结论:法则篇-成功存在规律

第五讲:笃行篇:心动不如行动 一、思想与行动:心动更要行动 二、做人与做事:学会为人处世 三、生存与适应:珍爱生命价值 四、创新与超越:追求卓越人生 行动是成功的捷径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故事:生活中的三件事 ?宋朝有一著名禅师,门下有一弟子,参禅修道多年,仍然无法开悟,认为自己所学不多。一天晚上,这位弟子诚恳地向师傅请教,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请师傅帮帮他。 ?师傅说:“我非常乐意帮助,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只能自己亲自去做!” ?该弟子忙问是哪三件事。 ?师傅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吃的喝的不能填饱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也帮不上忙;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弟子听后,有些明白,他感到自我的力量。 ?因此,“师傅引过门,修行在自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功,首先始于自觉自愿(心动),其次成于行动(心动不如行动)。?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也属于有明确目的并积极行动的人。你不愿意成功,谁也拿你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谁也帮不了你。 只有自己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

一、思想与行动 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有位才有为

思想 脑袋决定口袋 在口袋里的,无一不是先在脑袋里

1-社会心理学导论资料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思考: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 ?举例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事件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基本框架: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VS社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生物自然属性、社会制约性 社会心理学: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西方学者 心理学家:奥尔伯特(美)认为社会心理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影响。 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 社会学家:斯特克(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两者相结合的理论 ?(二)中国学者 ?孙本文(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来说,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立场来说,研究的是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吴江霖(1982) ?胡寄南(1991) ?不同的定义从侧面反应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复杂性。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分为: 1、个体社会心理 2、群体社会心理 3、应用社会心理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被试”的定义:被安排或被选定接受实验和调查的人或动物。(本课以后提到的被试,若无特别说明,则指人类被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2 实验法 3 调查法 4 个案研究法 5 跨文化研究法 (一)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VS非参与观察法(一般观察法) ?观察法: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研究者的活动和表现。 ?非参与观察法: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被观察者的活动和表现。 ?单向玻璃、摄像机等 (二)实验法 ?四个相关定义 变量:与研究有关的、可测评的可变因素或 条件。 自变量:实验中主试可以操纵和控制器变化的 变量。 因变量:主试操纵自变量的影响效果所观察、 测量出的因素。 无关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对被试的反映有一定影 响的变量。 想一想 ?社会心理学家想研究,当6个人挤在一个电话亭时,男人和女人,哪个会感到更不舒服??什么是自变量? ?什么是因变量? ?班杜拉关于儿童侵犯的研究。 实验法的分类 ?1、实验室实验法 特点:严格控制较多的外部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观察因变量,从而 确定因果关系。 优点:能控制实验变量,可以随机安排被试 缺点:与现实相去甚远、难以消除主试对被试的影响 ?2、自然实验法(如研究温度对司机按喇叭的影响) 特点:介于观察法与实验室实验法之间,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 况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优点:减少人为性 缺点:控制不严、费时 ?3、现场实验法 特点:对环境加以控制。把现场当实验室。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艺术心理学 教学大纲

《艺术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艺术心理学是艺术与心理学双结合的学科,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通选课。艺术心理学建立在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各门学科基础之上,主要研究艺术创作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以及欣赏者感受、理解艺术作品心理活动的规律。艺术心理学是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从心理活动的审美特征来看它属于美学,从艺术活动的心理特征来看它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理论方面要求学生对艺术心理学的概念、流派、基本内容有所掌握,对艺术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机制有所了解,从实践方面对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艺术接受的心理本质和规律有所认识与把握,发展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提供学生艺术创作、欣赏所需的美感训练,为将来从事相关艺术创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审美心理基础。 三、教学方式与学时学分: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讨论法以及合作式教学研讨法为主,并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的自主能力。 教学设备:挂图、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平台 学时与学分:32学时学分:2分 四、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第一讲导论 一、艺术心理学的含义 二、艺术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三、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讲西方艺术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实验派艺术心理学 二、精神分析艺术心理学 三、格式塔艺术心理学 四、认知派艺术心理

五、社会历史文化学派艺术心理学 教学时间:6课时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艺术心理学产生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早期艺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 2 、使学生了解西方艺术心理学研究中的几大主要流派及其各自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第三讲艺术和人类心理 一、艺术的起源与人类心理 1、原始艺术的心理学掠影 2、美术原型的心理学假说 3、原型心理和艺术生命 二、艺术的心理功能 1、文本功能 2、体认功能 3、仪式功能 4、“图像仓库”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认识人类的艺术需要; 2、使学生掌握艺术创作动机的主要类型并能联系实际分析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第四讲艺术家的人格与创作 一、人格概述 1 、概念内涵 2 、特点 3 、构成系统 二、艺术家的人格结构 1 、动力结构 2 、特征结构 3 、调节结构 三、艺术家的人格特点对其创作活动的影响 教学时间:3 课时 教学要求: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复习纲要中的红色为重重点,大概占50分左右;绿色部分为一般重点,大概占30分左右,期末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5个,共20分)、填空(14个,占14分)、判断对错(7题,占14分)、简答(4题,占28分)、论述(2题,占24分) 社会心理学复习纲要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 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吴江霖)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观察法1.观察: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 2.分类: 一般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成为其中一员,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其活动和表现。 公开参与观察法与隐蔽参与观察法 3.观察技术的发展:微型摄像机、卫星摄影技术 4.注意点:一要连续性观察二要轮换性观察三要隐蔽性观察 (二)实验法对于所研究的情景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三)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 3.注意点:a.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 b.抽样:样本要有代表性 (四)个案研究法:1.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 (五)跨文化研究法进行文化比较分析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一)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 a.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会影响被试的表 b.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 c.克服方法: 双盲法实验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2.被试者的偏向:要求的特征、对评价的担心被观察者效应 解决方法:不暴露被试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景的自然,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 (二)伦理问题1.三个伦理问题:a.个人隐私的侵犯要保密 b.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知情同意,事后告知 c.实验性痛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学课件ppt

社会心理学 第一讲社会心理学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家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问题,以那样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特点:它现在处于何处,将走向何方? 社会心理学家用以回答社会诸方面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经典定义: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美】奥尔波特(Allport,1969) 内涵: (一) 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科学 问题一:什么是科学? (1)具有一套价值——准确性、客观性、怀疑性、开放性 (2)可以用于研究广泛领域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问题二:为什么社会心理学要采用科学取向?社会心理学不就是常识吗? (1)许多常识互相矛盾 (2)人的信息加工特点 (二) 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的行为 1) 所有社会行为运作行动发生思想的是个体的心灵

2) 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区别之一——社会学并不关心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他们更关心的是较大的人群或作为整体的社区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区别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强调的重点个体团体或社会 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地位等 首要目标预测行为描述行为 方法实验为主调查与参与观察 (三) 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原因,主要包括 1) 他人的行动和特征 2) 认知过程 3) 环境变量:物质世界的影响 4) 文化背景 5) 生物因素 6) 一种解释:以吸烟为例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常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 (1)个体过程 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

耶鲁心理学导论笔记

第一讲:课程介绍 教材:彼得.格雷《心理学》第五版;阅读书目:格雷.马库斯主编的《诺顿读本》。 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能让你们更多地了解与我们日常面对的真实问题有关的真实世界。 该课程的总目标:向大家介绍在人文领域里,对最重要主题,也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研究现状、人类大脑如何运作、我们如何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现状的样子… 心理学通常分为一下五个子领域:神经科学:通过观察大脑反应来研究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是如何成灾、发育以及学习的;认知心理学:用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通常将心理比作计算机,并探究人类如何行动,如言语理解、物体辨认、游戏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如何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经济学和博弈论如今已经成为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的重要方法。16 该课程将讨论的问题:我们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特别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固有的、内在的、天生的,又用多少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产物、教育的产物;试图找出人性的基本成分究竟是什么;你的人生又有多少是由命运决定的;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如今的样子,这可以从基因和环境的角度加以理解; 是什么使一个人如此迷人;道德: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心理疾病:主要的心理障碍:抑郁和焦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多重人格障碍、。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the child father to the man(三岁定终身) 菲尼亚斯.盖奇病例:菲尼亚斯〃盖奇是一个美国采矿医师,1842年,他用铁橇填塞炸药。当炸药爆炸时,这个铁棍横空飞来,穿过了他的左颊,从头骨中飞出,带出了大脑中大部分前皮层飞出一百多英尺,盖奇浑身是脑浆和血。在去医院的路上盖奇和他朋友居然还去了一个酒吧喝了点苹果酒。 他并没有失明、没有失聪、也没有变成弱智。但在他身上却发生了一些其它变化,他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无法再控制自己了。他曾经是个努力工作的好男人,而经历了那场事故后,他完全变了,他无法再工作,无法再对自己的爱人忠诚,超不过五分钟就会咒骂一句,他经常打架、经常吵架、经常酗酒,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最终,在一个全国巡游的马戏团里,大钢管打烂了他的脑袋,结束了他的生命.这又是一个说明大脑如何引起心理的非常典型,并且说明了大脑的损伤,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 卡普格拉综合征:通常是由于受到某种打击而产生的。1923年由法国的精神科医生卡普格拉(J.Capgras)首先描述,也称卡普格拉综合征(Capgras syndrome)。核心表现是患者认为一个现实的人(多数是亲属)被另外一个

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课资料

交际心理学选修课资料 第一讲: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三、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1在心理学上,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由此达到的认知。 在社会学上交往是指人们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或通过交往行为而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体系。在语言学上,交往概念表示人与人之间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语言符号交流。 在信息科学和传播学中,交往是指一个特有信息由信源经过信道到信宿并不断反馈的,从而实现相互沟通目的和传播过程。 在哲学上,交往是指人所特有的相互来往关系的一种方式,即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相互联系中的一种存在方式,它蕴涵了其它学科所理解的各种意思。 2交往的分类 人际交往是交往的一个层面。 ⑴根据交往的内容不同,划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信息交往。 ①物质交往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的物质转换,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其他特定的物质交换、往来。 ②精神交往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思想、观念、科学、文化、制度模式等等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过程。 ③信息交往是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语言、文字、图像、动作、表情等信息来源的输送传递和反馈。 ⑵根据交往的媒介不同,划分为直接交往与直接交往。 ①直接交往是交往双方借助于语言、表情等本身固有的属性进行的面对面的交往; ②间接交往是指交往双方借助于某种身体以外的媒介进行的不见面的交往。 ⑶根据联结交往主客体中介的性质不同,划分为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⑷根据交往主客体层次划分为横向交往和纵向交往。 ⑸根据交往的心理和目的不同,划分为道义性交往、实用性交往、和利己性交往。 3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其显著的特色。 第一,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指人际交往本质上是社会的,是人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属性。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社会性。 第二,主观性 人际交往的主观性主要指人际交往是以交往主体的心理需要为前提,以交往客体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感受为尺度。 第三,复杂性 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人际角色的复杂性。 所谓人际角色是指在个性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与某一特殊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关系主体分属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人际角色有不同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人际交往的动态性。在一定意义上,人际交往是不断变化的,这

衰老的心理学导论

衰老的心理学导论 第4版 伊恩·斯图尔特·汉密尔顿 伦敦/费城:杰西卡·金斯利,2006年 336页,£19.99/ $34.95 ISBN1-84310-426-1 对你有好处-适合你的大脑:降低风险的证据和 痴呆 邓迪,苏格兰老年痴呆症,2006年 56页,£5 PBK ISBN 0-948897-48-1 积极老龄化:一个指南精神卫生专业人士和消费者 罗伯特·希尔D. 纽约/伦敦,诺顿,2005 256pp,£19.99 / $ 27.95 HDBK ISBN 0-393-70453-X 食品和用餐时间痴呆护理的重要性:桌子上摆好 [反。从挪威''直到dekket BORD'2002] 会员名:grethe伯格 伦敦/费城,杰西卡·金斯利,2006年 88页,£12.99 / $ 19.95 PBK ISBN 1-84310-435-0 老年痴呆症和记忆:一个学生和专业人士手册 西蒙·汤普森BN 艾迪索特:阿什盖特,2006年 235页,£50 ISBN 0-7546-4633-5 从证据:整合健康与社会保健服务老年人 九个欧洲国家 [欧洲中心,维也纳“公共政策与社会福利系列'',31] 珍妮比林斯与凯Leichsenring(EDS) 艾迪索特:阿什盖特,2006年 345页,£35 / $ 69.95 PBK ISBN 0-7546-4473-1 心理卫生杂志, 2007年10月;16(5):691 - 696 ISSN 0963-8237打印/ ISSN 1360-0567在线ó脱胎换骨的出版和Informa的英国有限公司DOI:10.1080 / 09638230701494936 约一万年前人类一直以目前的形式存在。在 另一方面最近的报纸文章说,大约有一半曾经遇到的人 目前还活着。我通过退休教授(半年 比我年轻)的统计得知,并认为,这意味着我有一个50%的机会活了5000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即关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 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 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认知: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 无意识: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自变量: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外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无关变量 双盲变量: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K+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这就是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动作电位。 神经-体液调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突触:一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的有一种一些白质和灰质混杂的结构 边缘系统: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远有一个结构它们组成一样的功能性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相互抑制的现象。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1 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 对他人的认识可以首先从他人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从情境出发,知道他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主流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三)认识社会 社会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人们理解自己所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应及选择,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社会心理学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深入地探讨了人类生活的价值;研究发现,自主、能力、

关系和自尊最具有生活的意义。 二、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1.J.L.Freedman 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他人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2.D.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3.吴江霖 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4.沈德灿 对国内众多学者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被认为最全面。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1.联系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普通心理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系统地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认识一些心理学家和他们的实验及理论。 3、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成人心理活动的基础规律,既探讨心理的生理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有时涉及儿童或动物心理,是为了借以比较且增进对这些基础规律的理解;有时涉及应用心理学问题,是为了给基础规律提供例证。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心理学各分支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咨询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也常被称为“基础心理学”、“心理学概论”和“心理学导论”等。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概念、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普通心理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在内容的安排方面,既要注

意到本学科知识系统性,同时又尽量避免与后面课程的重复。 2、普通心理学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大量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和原理。 3、课时较紧,再加上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与自学的能力,因此,对本课程中容易看懂的部分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自学为,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来归纳教材内容。授课的重点是教材中的关键内容和难点。 本课程开设之初作为心理咨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每周4学时,两个学期144学时。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心理咨询专业培养目标我们调整的课程计划改为一个学期56个学时,同时安排一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有四部分,分为十四章。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掌握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了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让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关系,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第二部分:认知部分。主要研究人类的信息加工。包含六章内容。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注意和言语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掌握人类怎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表面到内在来把握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掌握人类感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