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c8522706.html,

从“三羊开泰壶”浅议紫砂壶艺的艺术魅力

作者:丁洪顺

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5期

摘要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世人青睐,正是因为它以纯正的紫砂泥为原料,并采用了独特的成型工艺。因此,紫砂壶在众多茶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工艺品,一出世就显示了它的鲜明特性。紫砂壶早期为原始的茶具,通过工艺技法的运用,工具的逐步改进,逐步向艺术性过渡,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寓意,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羊开泰壶;紫砂;装饰;艺术魅力

紫砂壶是极佳的茶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在丰富多彩的紫砂壶体造型中,许许多多都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紫砂胎体的浑然天成来展示它的形象美,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品茶即读人生,在饮茶之际,会不知不觉地领略到生命的味道,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不能长久拥有,在生命中也总有一些心愿无法实现,当为之深深扼腕叹息的时候,不如饮一杯清茶,就会在沉默的怀想中慢慢地修整疲惫的心,去忘却一些苦痛,开始另一种别样风情的生活。现以这款紫砂“三羊开泰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壶装饰的艺术魅力。

1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材质为红泥粗砂,色泽红艳。全壶以四块泥片镶接而成,壶体曲线流畅,线条饱满敦实、挺括周正、变化合度,器型章法纯正,做工精湛,富有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壶盖下镶进壶身,壶盖合闭后,盖面与口沿相齐,严丝合缝;壶嘴似方,贴身胥曲流畅;细方壶把透出灵气,口盖严密;束颈,肩部凸起线条,延伸至壶嘴,与把手在视觉上保持了平衡;上小下大的两个倾斜块面突出中间线条的优美,使之过渡到壶嘴上成为阴阳分割之界,连接到壶把上端下沿,充分体现线条的美感,使整个造型简练而又挺拔。

紫砂“三羊开泰壶”挺健舒展而稳定,曲折中富有变化、柔美中显出劲韧,老辣干练、蔚然可观。此壶最引人注目的是四方形壶盖上的绵羊雕塑壶钮,它悠然自得,与壶腹雕塑的羊头相呼应,构成了“三阳开泰”的吉祥寓意。

2 紫砂“三羊开泰壶”的线条艺术

紫砂“三羊开泰壶”属于四方造型,然而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符合四方器型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的要求。此方器除了壶口、壶盖、壶把、壶嘴应与壶体相对称以外,还做到了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的效果。

紫砂“三羊开泰壶”猛一看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然而细细品之,把它放到中华美学思想的环境中去考察,用中国人特有的“恍惚”之智慧去品赏,似乎可以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在传统之

彭湃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技法与出新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技法与出新 彭湃 (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自明清以来,其装饰技法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1)材质运用。明代早期的制壶大家时大彬,常在紫砂泥中杂以?砂土,成陶后壶面上闪现出浅色的细小颗粒,产生“砂粗、质古、肌理匀”的奇妙效果。鉴赏家称之为“银砂闪点”,还赞美它“珠粒隐现,更自夺目”。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绞泥装饰,选用泥质相近的不同颜色的泥绞在一起,烧成后产生如云纹、大理石纹等斑斓多彩的效果;(2)线面装饰。纵向的线面装饰即筋纹壶,如供春的“六瓣圆瓤壶”、时大彬的“玉兰花瓣壶”等,横向的线型装饰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等。如徐友泉的“仿古虎錞壶”,壶的肩部就采用了灯草线装饰;(3)雕漆装饰。这是宫廷装饰的技法,在紫砂壶外通体髹十几层红漆,四面开光,内雕刻不同的花纹、山水、人物等,见故宫藏“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雕漆四方壶”;(4)泥绘装饰。清代宫代宫廷藏“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壶”,此壶一面为泥绘的《庭院烹茶图》,有庭院、山石、树木、文人品茶等画面,用同色泥绘成,形象生动逼真,线型纤细精到;(5)陶刻装饰。“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壶”的另一面为陶刻的乾隆御题诗《雨中烹茶泛游书室有作》用隶书阴刻,笔画精到,诗书双美;(6)雕塑装饰。由于紫砂泥有极佳的可塑性,可把大自然之美集于一壶,成为立体的画。如清代塑器大家陈鸣远的“梅桩壶”、“松段壶”,形态逼真、美不胜收;(7)镶嵌工艺。以镶金银丝为主,先在坯体上刻出凹线,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案,在烧成后把金银丝镶嵌进去,工艺的难度是金银线面与壶面的平整度要保持一致;(8)印板装饰。印板装饰接近于泥绘,比泥绘更便捷,只要先刻好印板贴在器皿上,把泥嵌入印板的凹线内,取下印板,把线或面清理清晰,节时节工。如近代蒋祥元制“鸿禧壶”、“鸿禧”两字,即是用印板印成的。紫砂壶的装饰技法还有镂空雕刻、珐琅彩、粉彩装饰等,都是极尽工巧,把紫砂壶装扮得琳琅满目。 “明式桔纹壶”(见图1)为传统装饰工艺与现代装饰工艺相结 合的精心之作,明代时大彬的高徒徐友泉对壶的泥色很有研究,周 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徐友泉的泥色有“海棠红、硃砂紫、定窑白、 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石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种 种变异,妙出心裁。”文中记载,紫砂壶的泥色至徐友泉已经是变 化多端、美不胜收了。但泥色中仿果皮的,仅有“石榴皮”、“梨皮”。 继承传统必须与创新相结合,我心慕明代大家的制壶及泥色调配的 卓越才能,打算设计一款既有明代风格,在壶色上又别出心裁的新 壶式,“明式桔纹壶”就是在长期的酝酿中设计创作的。 学习传统常有一个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惭悟”是长时间的思考,心中有一个设想,但如何着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顿悟”是由于生活中受某一方面的启示,悟出了一个道理,豁然开朗,需要设计的东西有了一个明晰的样子。“明式桔纹壶”是我在看电视里介绍的银壶制作的锤击工艺产生了联想,这种锤击工艺别具一格,其锤痕清晰明快,很有特色,与“供春壶”的压痕、刻痕、划痕的全手工制作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式桔纹壶”的壶式,为仿明周季山的“菊钮巨轮壶”,颈加高,加底,改坡盖为平盖,改直嘴为二弯嘴,改菊形钮为扁圆珠钮;“菊钮巨轮壶”的把圆中寓方,“明式桔皮壶”的把去方就圆,圆转自如。“明式桔纹壶”的桔皮纹饰,在传统中的紫砂壶文献中未见有记载,也未见有实物遗传。在当代壶艺家的作品中也未见有类似的作品。仿桔皮与“供春壶”的仿银杏树的树瘿,都有一个妙造自然、生动逼真的要求,桔子是大家常见的东西,要用紫砂的塑饰技法把它仿得惟妙惟肖,有相当大的难度。 “看似寻常却艰辛”,“明式桔纹壶”的装饰,在材质的运用上以原矿紫红泥制作身筒及盖、钮、嘴、把。在拍打身筒成型后用明针把壶的各个部位都砑光,然后用粗细不一的黄色段泥颗粒均匀地散在壶的各个部位,用竹片把这些颗粒压入壶面,补脂泥并再次用明针把壶面砑光;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锤击工艺,用牛角自制前端为圆锤形的锤击工具,按大小和形状分有不同的三种规格,手握牛角锤,在壶体及盖、把、嘴、钮、底处锤击出大小深浅不一的凹痕,这些凹痕与它边上的凸痕就像桔子的表面一样,充满着不确定性及自然的动感。这种装饰费时费工,上百次、上千次的锤击,自己不仅没有

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xx紫砂壶大师名单 ,xx紫砂壶名人录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历代宜兴紫砂壶名人录-明代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金沙寺僧】【供春】【元畅】【时朋】【董翰】【赵梁】【李茂林】【时大彬】【徐友泉】 【李仲芳】【陈仲美】【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邵盖】【陈信卿】【陈正明】【闵鲁生】 【沈君用】【徐令音】【徐展】【陈子畦】【陈光甫】【沈君盛】【项真】【陈和之】【陈挺生】 【承云从】【周季山】【徐次京】【陈用卿】【惠孟臣】【沈子澈】【项圣思】【邵旭茂】【陈辰】 【梁小玉】【蒋时英】【邵二孙】【闵贤】【项子京】【陈煌 图】 历代宜兴紫砂壶名人录-清代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王友兰】【华凤翔】【陈鸣远】【袁郁龙】【金士恒】【许龙文】【陈汉文】【范章恩】【惠逸公】【潘大和】【陈鸿寿】【壶痴】【范庄农家】【味清老人】【元茂】【许伯俊】 【继长】 【徐飞龙】【汉珍】【王南林】【阳友兰】【杨履乾】【邵盘珍】【萼圃】【杨彭年】【杨凤年】 【瞿应绍】【葛子厚】【杨宝年】【邵大赦】【吴玉亭】【邵景南】【郑宁候】【冯彩霞】【邵大亨】【申锡】【蒋德林】【何心舟】【王东石】【文旦】【范鼎甫】【古莲子】【矿成】【邓奎】【梅调鼎】【潘虔荣】【邵梭根】【邵维新】

【史维高】【杨季初】【朱坚】【赵松亭】【瞿子冶】【陈伯芳】【朱石梅】【邵行然】【范勤芬】【张春芬】【吴大澂】【汪淮】【周永福】【王東石】【陳光明】【方曾三】【楊继光】【蒋祯祥】【陈介溪】【邵基祖】【张怀仁】【江案卿】【吴月亭】【圣和】【师蠡阁】【思亭】【柏原】【黃彭年】【谦六】【潘仕成】【邵陸大】【汪生义】 历代宜兴紫砂壶名人录-当代宜兴紫砂壶大师名单 【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范大生】【陈光明】【汪宝根】【汪宝洲】【严光芝】【魏忠明】【葛宝林】【鲍明亮】【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诸葛伯勋】【沈孝 鹿】【冯桂林】 【鲍六芝】【邵全章】【陈少亭】【胡耀庭】【范占】【李宝珍】【陈经耕】【范锦甫】【谈尧坤】 【范泽林】【邵宝琴】【蒋祥元】【顾德根】【范林源】【吴纯耿】【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施金庭】【施福生】 xx工艺美术大师 【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徐秀棠】【吕尧臣】【谭泉海】【徐汉棠】【李昌鸿】【鲍志强】【顾绍培】【周桂珍】 ★xx陶瓷艺术大师 【xx】 ★xx工艺美术大师 【鲍仲梅】【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季益顺】【吴鸣】【徐达明】【曹亚麟】【谢曼伦】【储立之】【毛国强】【曹婉芬】【沈蘧华】【吕俊杰】

刘军 浅谈紫砂壶“祝寿”的艺术魅力

浅谈紫砂壶“祝寿”的艺术魅力 刘军 (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壶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从田埂间喝茶的器皿发展成文人的雅玩,如今更是艺术品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藏品,它以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审美设计理念,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本文以紫砂壶“祝寿”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祝寿;造型设计;艺术魅力 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抽象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各种艺术品流传下来,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情感力量。紫砂壶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从田埂间喝茶的器皿发展成文人的雅玩,如今更是艺术品市场上炙手可热的藏品,它以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审美设计理念,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紫砂艺术个性鲜明,经过历代制壶人的传承和无数文人雅士的参与 创新,发展出千奇百怪的造型,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审美,优美的艺术 形式和深厚的文化价值使紫砂壶成为人们心灵和情感的寄托。紫砂壶“祝 寿”(见图1)承载了中国民间传统的祝寿文化,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 的祈福和祝愿,它融合了作者自身的感悟、真心的祝福,蕴含着对人生 幸福的理解,因而有了不一样的神韵。《论语·雍也》中提到:“知者 乐,仁者寿”。儒家强调“仁者寿”,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人 们应做到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从精神层面获得喜悦和满足,便能健康长寿。这告诫人们,想要获得身体的健康和长寿,一定要学会修身养性,由内而外,从心灵和精神层面关注自身,保持积极的心态,从生活中汲取幸福快乐的营养,同时奉献爱心、慈善关怀,让幸福的暖流蔓延,这不仅是长寿的秘诀,也让整个社会保持和谐。汉成帝时期颁布的《王杖诏书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敬老法令,法令规定:凡年满 70 岁的老人,朝廷授予“王杖”,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享受种种特殊的权利,连同自己的家人也可以享受特权。当人们对“寿”的尊崇成为一种明文规定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时,寿已经不仅是个人的心愿,更是对整个社会尊老爱老、慈善关怀的倡导,这也是此壶内涵的延伸,所要传达的主旨所在,提升了作品的情感意境。 紫砂壶“祝寿”结合了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的造型特点,经过相融相合,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简约而生动,给人以视觉和感觉的双重美感。欣赏此壶,作品以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呈饱满的扁圆体,鼓腹突出,线条柔和流畅、具有张力,壶体上下匀称,虽扁却有精神气,给人以骨肉亭匀之美,契合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壶底为圈足,圈足稍高撑起了壶身,平添了几分挺拔之感,彰显出端庄大气与劲拔之势;肩颈处过渡自然舒缓,平和收敛呈短颈,短颈与圈足上下呼应,具有结构美和形式美;壶盖向上盈起自然的弧度,圆润有余而不过于鼓起,与壶身浑然一体、挺拔有势;壶流与壶把皆以竹节为造型设计而成,壶流为一弯流,从壶身自然胥出、转折有度,从根部至流口由粗及细;壶把上承又婉转而下,竹节线清晰明显,彰显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流、把与壶身皆与壶身暗接而成,婉转有势,由壶流处向壶身贴塑竹叶,竹叶从竹枝上自然伸展而出,尖细的叶片层叠,给人以清雅秀气之美。壶体彰显出竹子深厚的根基、生命的张力,流、把彰显了竹子节节向上的挺拔,又辅以竹叶的清雅飘逸,可谓将竹子的傲骨与清逸展现得淋漓尽致。壶钮寿桃为原型制成,饱满的桃子立于盖面中央位置,一只成熟的大桃边上躺着两只正在生长的小桃,桃子造型塑造得生动可爱,十分形象,让人垂涎欲滴,盖面贴塑了桃叶,与壶钮恰到好处地衔接,极具生动的画面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其色泽醇厚紫润、古朴敦厚,流露着古典美,散发着黯然之光,温润如玉,给人以穿越历史的凝重感和沉静美,奠定了作品清幽的基调。整壶结构精巧、比例协调,具有材料美、造型美和装饰美,三者相互搭配,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提升了其整体文化意境。 作品融入了竹、寿桃两种意象来表达“寿文化”,可谓匠心巧思,竹不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蕴含着刚正不阿、虚怀若谷等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的象征,同时竹谐音“祝”,有祝福

紫砂壶的造型及装饰艺术

紫砂壶的造型及装饰艺术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历代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紫砂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其历史发展及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陶都名器紫砂壶就是中国工艺品发展及演变的缩影。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向有“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之誉。 在古今中外文献上,对紫砂壶有多种称谓,如“茗壶”、“注春”、“茶瓶”、“茗瓶”、“瓦壶”、“泥壶”、“紫瓯”、“砂罂”、“紫砂罐”、“朱泥壶”、“茶注”、“茗注”、“砂壶”、“宜壶”、“砂器”、“紫砂器”等等,名号不一,称谓互异,但都是指宜兴的紫砂壶。 紫砂壶的制作成型都是由手工操作的,以泥片镶接法成型,也有模制的,造型变化多样,不受时代局限。制坯的工具,在明代还极简单。金沙寺僧制壶只用一把竹刀,所谓“削竹为刃,刳山土为之”,到了清初,制壶工具即增加到数十种,主要有椎、碓、钗以及圭形、笏

形、贝形、月形和蝎形等工具。后来制壶工具又增加了搭子、拍子、转盘、直尺、矩车、线梗、明针等;而制造工具的原料也有竹、木、角、石和金属等等。各种各样的工具,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用途,所谓“意至器生,因穷得变”。 (一)紫砂壶如按造型形式分类,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及水平壶和茶器造型四类。在紫砂壶生产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均有制造,但每个时期生产的主流却有所偏重于不同造型、艺术风格及发展趋势。其造型工艺特点及装饰艺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几何形体紫砂壶造型,俗称“光货”。光货造型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以及形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辅以一些简洁的线条装饰,其造型又可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要“柔中寓刚”。珠圆玉润之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整个造型要端正挺括。紫砂传统造型掇球壶、仿古壶和汉扁壶等,就是紫砂圆器茶壶的典型造型。方器主要有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长方等。

吕俊庆 浅谈紫砂壶“乐天”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情感

浅谈紫砂壶“乐天”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情感 吕俊庆 (宜兴2142) 摘要任何艺术都具有时代性,紫砂壶不外如是,它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过了几百年中国历代人民的经验与智慧,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其内涵不断丰富延伸,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本文以紫砂壶“乐天”为例,浅谈其艺术特色和文化情感。 关键词紫砂壶;乐天;造型设计;文化意境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迄今为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凝结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除实用价值以外,还表现出极大的工艺价值和观赏价值,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和精神乐趣,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任何艺术都具有时代性,紫砂壶不外如是,它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过了几百年中国历代人民的经验与智慧,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其内涵不断丰富延伸,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 艺术源于生活,纵观古今,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品《茶馆》,还 是浪漫主义作品《西游记》,都具有时代的特色和思想,都带有现 实意义。现实生活是广泛的,人们生活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就会 对自然、对生活产生思考,有所感悟。而艺术,就是具有敏锐觉知 的艺术家们通过具体的艺术手法将自己由现实而发的所思、所想呈 现于作品中,将现实中的美、将人生的喜怒哀乐凝结到作品上,让 人们从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丰富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力量。紫砂壶“乐 天”(见图1)以天伦之乐为创作主题,天伦之乐看似是简单平淡 且微小的幸福,却是每个平常人心之所向,正是这份简单的天伦之 乐,让小家充满幸福,而小家又组成“国”这个大家,唯有小家幸福安康,国方能强大稳定。 紫砂壶“乐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绞泥工艺技法,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此壶在光素圆器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整体造型契合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身筒饱满圆润、敦厚稳定,如同庄重沉稳的钟鼎,鼓腹饱满、浑圆有力,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具有饱满的张力,整体给人以圆融之感,象征着和气,告诫人们:家和万事兴,一家人是整体,唯有和气相待,生活才能幸福圆满。此壶壶底设以圈足,圈沿突出,稳定地撑起壶身,给人以挺拔大气之感,沉稳有力的圈足正如一个家庭深厚的根基,家庭和谐才能根基牢固,共同抵御风险,不被轻易动摇。壶流从身筒顺延而出,短而浑厚有力,婉转柔和又具力量。圈把转承和顺有力,粗细变化均匀,与壶流相辅相成,共同提携了整壶的气势,以此告诫人们:家人之间说话应柔和,不能尖锐伤人,要有商有量、想法一致,方能行动一致,柔和而坚定。圆形壶盖为压盖,与壶口子母线吻合,贴合紧密、通转流畅,盖面向上盈起自然的弧度,与壶身浑然一体。壶钮采用雕塑的装饰技法,将之刻画成子母狮子嬉戏的画面,雕刻精致、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乐趣十足,将母子之间温馨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点明了“天伦之乐”的主旨。此外,壶身还采用绞泥工艺进行装饰,以段泥、紫泥相绞合形成浪漫雅致的纹理,像是家庭中温馨快乐的氛围流出,充满着爱,这是家庭的生机、家庭的德行,弥漫在每个家庭成员之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家庭的美好。整壶采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其成熟紫润的色泽给人以庄重古雅之感,表面散发着喑哑之光,让人感受到美好的氛围,一种安静和睦且坚定的力量通过造型与泥料的搭配流露出来,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效果,让人无形中感受到“天伦之乐”的美好氛围。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简单的天伦之乐却不是能轻易得到的,需要智慧和珍惜,需要一家人的共同努力,需要经营之道。天伦之乐首先是“天”,就是指天地合一、人天合一,进一步讲究是指一家人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天总是晴朗的,没有乌云遮挡住天空,没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也没有电闪雷鸣、狂风肆虐,即便有风有雨,也是“和风细雨”;其次是“乐”,是指每个人都满意、知足、高兴,我们在一起看不到任何愁眉不展的人,都充满着期盼、激情和愉悦

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_华珊

Vol.22No.6(Serial No.190)FOSHAN CERAMICS 1前言 品茶是我国民间自古而来的雅事,自唐代以来,它已在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演绎成格调高雅的茶文化。泡茶需要茶具,因此起于宋代兴于明清时期的紫砂壶逐渐受人青睐,紫砂壶原产宜兴,属陶器,比之瓷器更具古风。它无釉饰、无彩绘,以手工捏制烧成,造型别致、古朴典雅是其艺术特色,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适宜泡茶,香味醇郁。 2紫砂的历史 紫砂壶作为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手工制品,其灵魂可以说是文人趣味。宋代诗人苏轼住在宜兴时,就喜爱一种提梁式砂壶,即“东坡壶”。至明代出现了“供春壶”,供春原是文人吴颐山的书僮,多年侍读,受到文人习气的濡染,创制出造型新颖、胜似金玉的“供春壶”。时大彬则改前代的大壶为精致的小壶“干奇百状信手出”,风范一变。这也是与时大彬游历娄东时,多与陈眉多、王世贞等文人名士交流有很大关系。清代名手杨彭年干脆与文人陈曼生合作,由陈曼生设计式样,杨彭年来制作,再由陈曼生于壶身刻制书画,最终入窑烧制成壶。难怪后世将杨彭年所制壶称为“曼生壶”,此后不少书画名家都有亲镌书画的壶器,紫砂陶刻兴盛一时。 3紫砂刻绘艺术 紫砂刻绘艺术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紫砂壶肌理色泽丰富,器表光挺细滑,以其原汁原味的质朴古雅特色著称,十分迎合传统文人的欣赏趣味,再用钢刀进行篆刻作为装饰。紫砂壶由于历代文人的参与,留下许多切茶、切壶的壶铭,因而陶刻铭文内容丰富多彩,使紫砂壶一跃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文房用品。 紫砂刻绘常见刀法有:双刀直人法、单刀加刀法、三刀法(由双刀直人法和单刀加刀法演变而来)、沙地法、冲刀法等等。以点、线、面的表现形式刻画出绢秀瓢逸的神韵。深厚苍劲的金石味内涵装点于紫砂陶上,让人赏心悦目、倍受青睐。 紫砂刻绘装饰有别于其他陶瓷雕刻,紫砂壶的器表非平整的表面,通常具有较大弧度与倾斜度,及多线条等复杂的造型,刻绘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从刀法来说,要充 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 华珊 (江苏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陶刻的装饰方法,若以烧成前后来分,在烧成前有绞泥、浮 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装饰手法;烧成后的装饰则有釉 彩、抛光和包铜、金银丝镶嵌装饰等多种手法。 关键词:紫砂壶;装饰;刻绘;刀法 52

紫砂壶文献书目

附录 附录一紫砂壶专著及有关参考书刊目录 40年代以前著作 《阳羡茗壶系》明·周高起 《阳羡茗壶图谱》明·周嘉胄 《阳羡茗壶赋》清·吴梅鼎 《阳羡名陶说》清·和芑堂 《阳羡名陶录》清·吴骞(榆园丛刻乾隆丙午版) 《茗壶图录》(日本)奥玄宝(注春居明治甲戌年版)(1874年)《宜兴陶器概要》 1932年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委会编印 《阳羡砂壶图考》李景康、张虹 1937年香港出版 《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家形集拓》民国·邓实 《茶疏》明·许次纾 《壶史》清·朱石梅 《陶说》清·朱琰 《茶笺》清·冯可宾 《饮流斋说瓷》民国·许之衡 《茶余客话》清·阮葵生 《长物志》明·文震亨 《池北偶谈》明·王士祯 《杂说》清·李笠翁 《秋园杂佩》清·陈贞慧

《梦忆》清·张岱 《前尘梦影录》清·徐子晋 《景德镇陶录》清·蓝溥、郑廷柱 《扬州画航录》清·李斗自然庵藏版乾隆乙卯版 《支那陶磁的时代的研究》(日本)上田恭辅昭和五年(1930年)东京大阪屋号发行 《古玩指南全编》民国·赵汝珍编述北京出版社 1992年重印 《荆南漫稿》明·吴可达 《宜兴县旧志》清·嘉庆二年增修 《宜兴·荆溪县志》清·光绪八年撰修 《常州先哲遗书》清·盛宣德光绪丁酉版 《宜兴县志刊伪》清·徐滨 《荆溪遗闻》清·史维彦 《荆溪野录》清·许祖耀 《荆南小志》清·陈径 《乡贤备考》清·杨怀远 《见闻杂记》清·蒋锡震 《宜兴备志》清·周志清 《阳羡古迹》宜新印务局 1930年版 《宜兴乡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版 50年代至70年代著作

《陶业概况》宜兴陶业产销联合营业处 1954年油印本 《宜兴陶业今昔》南京大学历史系陶业史编写组 1959年油印本《人民的陶都》鼎蜀镇报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9年版 《宜兴十年史》宜兴十年史编委会 1959年油印本 《宜兴紫砂工艺十年史》宜兴紫砂工艺厂 1959年油印本 《宜兴陶瓷制造》宜兴鼎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宜兴陶瓷工业的发生展与改造》宜兴工商联 1959年初稿油印本《宜兴陶瓷史》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1963年油印本 《我们的故乡宜兴》台北《宜兴乡讯》特刊 1975年版 《宜兴陶瓷发展史》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 1976年油印本 《宜兴紫砂史》江苏宜兴陶瓷公司 1978年油印本 《紫砂陶器造型》宜兴陶瓷工业公司轻工业出版社 1978年版 《中国之民间工艺》(日本)能智修弥昭和三十四年版(1959年)《中国的瓷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年版 《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风尚及陶瓷茶肯的演变》冯先铭文物出版社 1963年版 80年代以后著作 《宜兴紫砂陶》韩其楼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宜兴陶器图谱》詹勋华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1982年版 《陶都宜兴》陶都宜兴编写组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年版

[宜兴,紫砂壶,造型]浅谈宜兴紫砂壶的基本造型

浅谈宜兴紫砂壶的基本造型 摘要: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汲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 关键词:紫砂壶;基本造型 1 引言 宜兴紫砂壶艺的造型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器型,它汇集着历代紫砂艺人的才智,经过数百年的提炼创造,紫砂壶的定型可谓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目前,紫砂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并汲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 2 宜兴紫砂壶的基本造型 几何形体分为圆器和方器二种。这两种造型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的,甚至有的器形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圆器: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掇球、仿鼓壶、汉扁壶是紫砂圆器造型的典形作品。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圆、稳、匀、正””。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使器型上达到“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 方器: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种比例的长方形等。方器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历来有很多出色的方器造型,如四方壶、八方壶、传炉壶、瓜棱壶、僧帽壶等。方器造型要求“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方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还要求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 自然形体: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如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种树桩形造型,或者是在圆器及方器选器上运用雕、镂、捏塑等手法,将自然形体变化为造型的部分,如壶的嘴、把、钮,或者是在造型的显见部位施以简洁的堆雕装饰。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著意于风格潇洒”。紫砂塑器不仅应形象生动,构图简洁,而且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筋纹形体:筋纹器造型的特点是将形体的俯视面作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筋纹组织于精确严密的结构之中。筋纹器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准缝严密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筋纹器壶艺造型要求“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近代常见的筋纹器造型有合棱壶、半菊壶等。

勇丽琴 论紫砂壶“劲竹”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论紫砂壶“劲竹”的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 勇丽琴 (宜兴214221) 摘要宜兴紫砂竹器一直空前活跃、佳作不断、精品迭出,把紫砂文化与中国竹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件紫砂壶取名叫做“劲竹”,是一件仿生方器,简化外形、夸张神韵,更加显得刚劲与挺拔。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对于)删细节的把控和气韵的塑造颇费功夫,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满意的。这件“劲竹壶”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在边、线、面的处理方面注重“方中寓圆”的艺术感受,更显圆润(更加显得圆润),整体和谐有度,可谓是一件集紫砂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紫砂壶;劲竹;造型特征;文化内涵 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西岸的小城宜兴,有着“茶的绿洲、洞的世界、竹的海洋、陶的古都”之美称,尤其以陶瓷艺术中的紫砂壶而闻名于海内外,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茶文化爱好者、紫砂艺术家和收藏家前来探寻紫砂的奥秘。其实,紫砂之所以神奇,首先取决于紫砂泥料的珍贵和稀有。宜兴丁蜀镇位于天目山余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壳运动造成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紫砂原矿,这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独一无二,用紫砂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具有许多的优良性能,用来冲泡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的特性。第二点就是紫砂独特的成型工艺,世世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拍打泥片成型,这也是在陶瓷艺术中极为罕见的技艺形式,所以紫砂壶造型多样、色泽自然、气韵生动,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宜兴紫砂艺人智慧的凝结和汗水的浇灌。 紫砂的魅力从矿料的纯正质朴延伸到器型的变化多端,让人们在领略到紫砂完美的实用性同时,对于紫砂壶的工艺之美和文化内涵都感慨万千。一把小小的紫砂壶看起来貌不惊人,没有金属器的威严、没有瓷器的光泽、没有玻璃器的透彻,却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演绎得相得益彰。我们最为常见的紫砂光素器,简洁流畅的造型却和谐优美,还有花器的惟妙惟肖,仿佛把大自然带到身边一样,筋纹器的秩序感和旋律感又让我们感受到自然规律的无处不在。这些器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紫砂艺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慢慢地在潜移默化之中)删自己的创作题材、创作理念、创作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也就集中到这些方面,更好地促进了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江南宜兴多竹,于是从紫砂开始发端到现在,涌现出了无数的以竹为题材的紫砂作品,紫砂竹器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中,逐渐形成了紫砂造型的一大门 类,如今,宜兴紫砂竹器一门空前活跃、佳作不断、精品迭出,把紫砂文 化与中国竹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这件紫砂壶取名叫做“劲竹”(见图1),是一件仿生方器,简化外 形、夸张神韵,更加显得刚劲与挺拔。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对于)删 细节的把控和气韵的塑造颇费功夫,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满意。 此壶壶身方正,但是转角的处理浑圆流畅、游刃有余。壶体由两节竹节造 型组成,中间的纹理精细有型,把原本单调的壶身一分为二,增添了视觉 的审美和立体的层次感;壶底也有一圈竹节装饰,最后平底收尾,端庄稳重;壶流、壶把皆为竹节造型,壶流婉约修长、出水有力、控制得当;壶把呈耳形宽阔,拿捏舒适,上面的竹节处理毫厘毕现、疏密结合,自然分布上面;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上面的壶钮也是采用一小段竹节装饰,与整体和谐统一,充满了顽强的自然生命力和勃勃的野趣生机。众所周知,紫砂圈素有“一方抵十圆”的说法,由此可见方器的制作难度之高,在我看来,一件好的紫砂方器必须具备“有力、有润、有度”的标准和要求,这把“劲竹壶”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在边、线、面的处理方面注重“方中寓圆”的艺术感受,更加显得圆润,整体和谐有度,可谓是一件集紫砂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在竹的喜爱和吟诵、绘画方面,郑板桥可谓是把中国传统文人的爱竹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以至于竹文化在江南文化之中形成一种不可多得的现象及表现。竹的飘逸、高洁、挺拔、常青等等性格特征不仅仅对于中国人性格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宜兴紫砂艺人之中,以竹为伴、以竹入壶、以竹饰壶者也不在少数。这件“劲竹壶”就是力求用简洁的竹节造型,结合扎实的紫

浅谈紫砂壶的历史、文化及艺术魅力

浅谈紫砂壶的历史、文化及艺术魅力 摘要:紫砂陶器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其造型式样极为丰富,陶器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从而更加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从一个方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审美意识。 关键词:紫砂壶;制作;文化;形态 1 前言 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名为”阳羡”,晋惠帝时期又改阳羡为义兴。北宋时,为避太宗赵光义讳,改称宜兴而沿用迄今。宜兴盛产一种特殊陶土,其颜色多为绛紫,故统称紫砂。但其颜色亦有红、绿、黄、白等,故又誉为”五色土”。用其所做茶具即为紫砂壶。明清时期,紫砂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多种文化性质的巧妙结合,成了紫砂文化的标志性特色。 2 紫砂壶的历史、文化及艺术魅力 定义一件完美的紫砂作品,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方面,紫砂作为美术品,应具备形、神、气、态四要素。形,即形式美,指作品的外部轮廓;神,即神韵;气,即气质,陶艺所蕴含的和谐色泽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

柔方圆的各种姿态。另一方面紫砂壶还需满足其作为茶具的根本特性--实用性。如壶体的容量和重量比例恰当,壶嘴出水流畅,壶把端拿方便舒适,壶盖四周合缝等。紫砂壶和一般陶瓷不同,它属于无釉茶具,采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矿制成生坯然后高温烧制而成。由于其成型后烧成过程中温度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更有肉眼难辨的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故老壶、旧壶虽冲白开水也能散发淡淡茶香。紫砂的特性材质属性,即使开水冲泡也不至于烫手,冷热剧变更不会破裂,而热天盛茶则逾夜不馊。 紫砂壶,是一种典型的手工艺陶器,是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陶材料特殊,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器内外均不施釉,制品烧成后,主要呈现紫红色,因而被称为紫砂。紫砂陶器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其造型式样极为丰富,陶器色泽古朴典雅,器物表面还常镌刻诗文书画作为装饰,从而更加增添了造型的书卷气息,成为一种具有高雅气质和浓厚文化传统的实用艺术品,从一个方面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型审美意识。 如今的紫砂艺术经过几十代紫砂艺人的奉献,也已趋于成熟,无论是在造型装饰还是工艺技术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系列性的理论知识。宜兴紫砂始自北宋,盛于明清,当今更趋兴旺。其间,名家辈出,代有精品。新一代壶艺高手在继承传统制壶技艺的基础上,借鉴古今名师制壶的优秀成

什么是窑变壶

什么是窑变壶? “窑变壶”一般是指:一窑壶在正常烧成状态下,其他的壶都烧出来都是正常的,就一两个烧出了与正常壶不同的效果,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效果,真正的自然烧成的窑变壶是很难得的,一般概率是极小的。 本来窑变的几率就极小,需要窑温,窑内气氛等,加之有些名气的工艺师产量也不多,所以产生窑变的机会更小,市场上的窑变壶有许多是仿制的,做壶人可能一辈子都碰不到窑变壶,如想购买要注意,如果是真品是值得收藏的。 真正意义上的窑变壶,是有收藏价值的。是紫砂泥在特定的作用下,比如说泥料的状态、成分、放置的位置、烧成的状态等等,要多个条件综合在一起才能出现,故而概率很低。意思就像均瓷,实际上是烧坏的瓷,但有独特的美感。所以如果成色好的窑变紫砂壶也是不错的,堪称孤品。 不用任何化学染料,完全运用火来加工,便能让一把看似单调的紫砂壶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泽。仅 靠紫、绿、红这三种原泥,便让泥巴有“七十二般变化”,正是中国当代紫砂艺术家华建民“玩火”的精华所在。 华建民来自素有中国陶都之称的江苏省宜兴市,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陶瓷设计研究的他,时下专门致力于研究他独创的“绝活”——紫砂“变色”艺术。也就是研究怎样才能将一把普通的紫砂壶,通过

烧制后变成“彩壶”,这被业内人士和行家称为“窑变”。华建民之所以“绝”,便“绝”在不靠任何科技手段,更不靠添加任何化学染料,完全靠用火烧,将蕴藏在紫砂中的颜色提炼出来,“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探索紫砂的奥秘,与其说我是在做壶,不如说我是在…玩火?”。华建民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华建民被热情好客的贵州茶友邀请前来参加在贵阳举办的一次赏花品茶联谊会。也就是在这次品茶会上,记者见识了华建民潜心8年时间研制出来的“窑变壶”。“贵州有最好的山泉水,更有上等的绿茶叶,加上华氏紫砂壶,才算品得出这饮茶的上等佳境!”茶友们握着华建民带来的这些紫砂壶爱不释手。 华建民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帆布包里取出几块石头,告诉记者,这就是制作紫砂茶壶所用的紫、绿、红三种原泥中的红泥。之后,他又拿出一把用这种红泥烧制出来的紫砂壶进行对照,记者才发现,这把外表看似墨绿相间的茶壶盖后,壶内是红颜色的,这正是“窑变壶”的魅力所在:外观多变化,内体不变质。“茶壶外表的颜色是紫砂经过火烤后的自然色变,…窑变?完全是一门火的艺术”。 8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华建民来到地处宜兴一个烧制瓷器废弃不用的火窑,在阳光的照射下,窑口突然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光照效果,“实在太美了!简直就像宝石在发光”。华建民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块烧制失败的破瓷罐,在其上方面积不大的一处地方,竟然出现“彩色的效果”。就这样,华建民萌发了最初的“窑变”艺术创作意愿。以后的日子里,华建民在日常市民生活中使用的盐巴罐、泡菜坛,花盆等,凡是用火烧制过的器皿上面,都惊喜地发现了这种“天然彩色”。 被这种颜色深深的迷住的华建民,决定将这种烧制的效果运用到紫砂茶壶上。他找来宜兴最好的紫砂泥,每天潜心烧制。可惜这种自然色极不稳定,难有规律可寻。华建民平均烧制一百把紫砂壶,才能出现一把自然烧制的“彩色茶壶”。8年来,华建民放弃一切、潜心攻克,终于发现了掌握火焰温度和烧制气氛的窍门。“窑变”出炉的紫砂壶究竟能有多少种色彩变化?华建民说,8年来他一直在统计,但是有些颜色至今连他都说不上来。对于华建民来说,每烧制出一把“窑变壶”,都是对自然界神奇造化的一次感叹和折服。“只要仔细端详着这些壶器,看着上面流动变化的色彩,情感就会和火焰一同升温燃烧,仿佛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对话,而我仅仅只是一颗小小的沙粒。” 没有对艺术的如此执着和痴迷追求,也就没有现在的收获。他的紫砂作品《金秋承诺》获得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展评二等奖。《风声,雨声和土》获得江苏省轻工美术设计展评三等奖,《紫砂宝鼎》获

汪庆明浅谈紫砂壶的文化艺术

汪庆明: 浅谈紫砂壶的文化艺术 汪庆明紫砂艺术 汪庆明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紫砂专业人才库会员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汪庆明,代表作“金奖”作品 1.宝菱 2.壶中福(大韵德钟) 3.龙行天下 4.上新桥 5.子冶石瓢

《宝菱》荣获2014年首届沈阳·宜兴紫砂精品文化节金 奖 《壶中福》荣获山东省第二届工艺美术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览会2014“神龙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龙行天下》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 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上新桥》荣获第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子冶石瓢》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 览会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汪庆明紫砂艺术 紫砂壶又称紫砂陶,主要是以采自江苏宜兴的紫砂泥烧制而成。紫砂壶得名于世,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紫砂壶所泡之茶“色香味皆

蕴”。紫砂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俗称“富贵士”,原产自江苏宜兴黄龙山,深藏于岩石层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紫泥,其特性颇类制瓷原料,可塑性强,泥坯韧性高,适宜塑造各类壶型;绿泥与红泥(或称朱泥)质量较次且产量也少,一般只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装饰涂料,较少用来制作完整的紫砂壶。 汪庆明紫砂艺术 紫砂壶成型工艺特别,手工成型是主要方法。从古至今,紫砂壶绝不是简单的泥巴捏制和堆砌,而是整个作品的和谐共鸣。通过泥色、质地、造型、装饰的整体搭配,从不同层面彰显了做壶人的人生感悟,展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文脉,大处有形,小处有情,散发着优雅的文化气息,激发出引人入胜的美感。其造型式样更是极为丰富,在做壶人手下,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和愿望带到壶上。这是的紫砂壶可传情、可达意,通过紫砂可以寄予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在这小小的壶上,令赏壶人思绪万千。

王庆峰 论紫砂壶“六瓣圆壶”的韵律之美

论紫砂壶“六瓣圆壶”的韵律之美 王庆峰 (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筋纹器主要通过局部的美来展示紫砂的艺术魅力,一般取材于植物、瓜果、花瓣的各种筋瓣和纹理进行艺术的抽象演绎,来创作各种不同分瓣、不同纹理的紫砂作品,从而表现出一种秩序井然、线条流畅、节奏和谐的韵律之美。这把紫砂壶“六瓣圆壶”从造型来看,壶钮、壶盖、壶身都均匀地分为六等份,就像六瓣鲜花一样,每一瓣所起的筋纹都严丝合缝,恰好从壶身底部延伸至壶钮顶端,从上往下看仿佛盛开的花朵翩然而至,其中的花蕊富韫芳香,让人观之仿佛花自盛开、清香拂面、心旷神怡。 关键词紫砂壶;六瓣圆壶;筋纹器;韵律之美 宜兴,自古以来就是山明水秀、物产丰富、文脉悠长、人杰地灵的江南福地。尤其是位于宜兴东南的丁蜀盛产天下独有的紫砂矿,赋予了宜兴这一方宝地得天独厚的神奇魅力。宜兴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的双手一代又一代地不懈努力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终于“中国陶都、陶醉天下”的名号四海皆知,甚至名扬海外。紫砂陶制作技艺也早早地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爱茶之人都知道紫砂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使得紫砂壶和其他类型的茶具相比较,有着非常高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对茶汤有着意想不到的吸附功能,就算是茶叶在壶中泡上一夜也不会发馊,好一些的泥料,甚至茶叶泡十天半月都不会变质,同时这种结构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把茶叶的清香发挥出来,在保持汤色完美的同时还没有熟汤味道,也正是因为双气孔结构的神奇,使得紫砂壶能够越养越润,随着时间的推移,把玩泡茶的次数越多,就会呈现出温润如玉的幽泽之光,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让众多的茶人壶友爱不释手、入迷至深。所以紫砂壶和茶叶是相得益彰、绝对佳配,其他的诸如金属、玻璃、瓷器等材质的茶具,和紫砂壶相比,真的是望尘莫及了。 众所周知,紫砂壶大类可以分为光器、花器、筋纹器。光器基本以方、圆等几何形体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更多的展现出来的是线条之美。花器以自然万物、花草树木为对象进行模拟塑形的创作设计,充分利用了紫砂泥五种颜色和各种调配的颜色进行装饰,所展现出来的是自然之美。而筋纹器,它主要用局部的美来展示紫砂的艺术魅力,一般取材于植物、瓜果、花瓣的各种筋瓣和纹理进行艺术地抽象演绎,来创作各种不同分瓣、不同纹理的紫砂作品,从而表现出一种秩序井然、线条流畅、节奏和谐的韵律之美。从历史上来看,“菱花”、“葵花”、“菊花”等等造型的紫砂壶造型成为经典,影响着一代代的紫砂艺人。明朝时大彬创作设计的“菱花式壶”以菱花为造型,十二片花瓣筋纹均分、简洁清晰,制作工艺严谨细致、巧夺天工、令人惊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现在的筋纹器和光器、花器一样传承创新、精品迭出、互相辉映。 筋纹类紫砂器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工艺比较复杂,所以选取的泥料材 质也都比较细腻,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壶艺特点。在纹理线型的把握 方面必须讲究对称性和协调性,筋纹要做到秩序严谨、多而不乱,给人 以强烈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在造型设计和工艺制作方面,也注意所模拟 的花瓣宽窄大小比例恰当、线条的转折流畅、气韵的生动自然,还要考 虑泥料的收缩比例,从而使得紫砂壶在烧制出来以后既能达到视觉上的 美观平衡,在实用性上也要保持一贯的稳定性。这把紫砂“六瓣圆壶” (见图1)从造型来看,壶钮、壶盖、壶身都均匀地分为六等份,就像六瓣鲜花一样,每一瓣所起的筋纹都严丝合缝,恰好从壶身底部延伸至壶钮顶端,从上往下看,仿佛盛开的花朵翩然而至,其中的花蕊富韫芳香,让人观之仿佛花自盛开、清香拂面、心旷神怡。花,其实也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种植物。一般在家里边、院子里面都喜欢摆放一些绿植鲜花作为装饰,一方面可以为家里边增添别样的美丽和雅致,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各种不同的花所代表的花语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如莲花的清廉高尚、牡丹的国色天香、梅花的不畏艰险、菊花的高风亮节等等,无数的紫砂艺人妙手生花般地把这些花朵和紫砂文化结合在一起,提炼设计了许许多多的筋纹紫砂壶,它们看起来各有各的美好,却都有着严格的工艺特征,均匀分布的花瓣、凹凸分明的壶体、一以贯之的筋纹、整齐协调的造型,让筋纹器都呈现出一种动感十足、充满魔力、引人入胜的

朱朝晖 论紫砂壶“六方橄榄”的造型艺术和自然趣味

论紫砂壶“六方橄榄”的造型艺术和自然趣味 朱朝晖 (宜兴214221)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紫砂也不例外。在慢下来的节奏之中,紫砂才有可能与自然万物、生活实践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联系和交集。紫砂作品“六方橄榄”是在传统紫砂器型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设计的,并用紫砂方器的制作方式表达出来。细细端详整器,仿佛一颗青青橄榄果呼之欲出,方器的线条、圆器的内核,把紫砂壶清爽俊朗、不加修饰的本来面貌朴实地表现出来,其中寓含的自然趣味和人生哲理如同壶中之茶,徐徐清香令人心驰神往。 关键词紫砂壶;六方橄榄;造型艺术;自然趣味 江南水乡宜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脉,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蕴藏了独此一家的紫砂矿料,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十分珍惜和爱护脚下的泥巴,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幻化出一件件紫砂艺术作品。在传统的紫砂工艺制作之中,紫砂全手工拍打泥料成型方式在陶瓷艺苑里可谓独具特色,它摒弃了那些看起来花里胡哨的机械式制作方式,用双手来感知紫砂的温度,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也融入其中,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不同的泥料具有微妙的特征和区别,拍打的力度和烧制的窑温都有些许不同,这些都是需要紫砂艺人们亲自实践摸索的。所以,紫砂注定就是一个靠着传统手工工艺来慢慢创作的艺术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紫砂艺术如同一位徐徐前行的老者,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让人着迷,想一探究竟其中的奥秘之所在。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紫砂也不例外。在慢下来的节奏之中,紫砂才有可能与自然万物、生活实践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联系和交集,“家居东坡田三分,半耕半读糊家口。耳听雨声泥片响,回望眼前归来人。”这是一首刻绘于老紫砂壶上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紫砂艺术的民间属性,是在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之中,创作出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实用饮茶器型,这就是紫砂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初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紫砂艺术和其他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抽象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经典器型,赋予了书法绘画、诗文陶刻等文化符号和元素,逐渐地从普通百姓的手中来到了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一时之流行。在这一过程中,紫砂器完成了从实用到艺术的完美升华,紫砂艺人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仅用形来表现自己看到的自然和生活中本来的具象,而且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通过紫砂的表现形式蕴含其中,流露出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审美和人生趣味。 紫砂作品“六方橄榄壶”(见图1)是在传统紫砂器型的基础之上进行 创新设计,并用紫砂方器的制作方式表达出来的。在历史上,“紫砂橄榄壶” 是圆器里面的代表之作,因为其简洁流畅的线条和高挺秀丽的造型赢得了众 多紫砂名家的青睐。特别是在明朝的时候,紫砂器型逐渐地成熟起来,当时 的紫砂造型深受明式家具等吴文化的影响,提倡古朴、自然的天真风格,于 是“明式橄榄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传及今天。“紫砂橄榄壶”的制作特 别考验紫砂艺人的技艺水平。在紫砂圈素有“一方抵十圆”的说法,这件“六 方橄榄壶”的作品就采用了紫砂方器的制作技艺,通过泥片的镶接来成型。壶体宛如一颗立着的橄榄果,方中寓圆的线条把壶身分成均匀的六面,十分赏心悦目;流嘴三弯造型,挺拔隽永,出水利落;壶把也改良成龙形把手,凌厉的曲线和方器的壶身更加和谐统一;壶盖微微隆起,子母线严丝合缝,壶盖六面和壶身一一对应,彰显了高超的制作技艺;上面用一颗橄榄果造型的圆珠钮点缀,玲珑圆润、婉约大方、拿捏称手,既是点睛之笔,又把紫砂方器的刚柔相济调和得恰到好处。细细端详整器,仿佛一颗青青的橄榄果呼之欲出,方器的线条、圆器的内核,把紫砂壶清爽俊朗、不加修饰的本来面貌朴实地表现出来,其中寓含的自然趣味和人生哲理如同壶中之茶,徐徐清香令人心驰神往。 我们对于橄榄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著名歌手齐豫的那首天籁之音“橄榄树”,纯朴的泥土气息之中流露出流浪之人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橄榄树可谓浑身都是宝贝,木头坚固可以做船只,橄榄绿有喜悦、希望、平安、和平等象征意义,橄榄枝被用于联合国维和部队徽章,象征和平,橄榄果在古代是一种名贵的果品,橄榄仁可以榨油,橄榄核可以用来雕刻,还是文玩雅器。所以,这件“六方橄榄”紫砂壶,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把和平、美好等橄榄象征的寓意全部蕴含在其中。手执此壶,宛如走入郁郁葱葱的橄榄树林,不仅仅领略到紫砂造型艺术中的精气神,而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