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单元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单元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单元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单元汇编含答案(1)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单元汇编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C.是聚变反应

D.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从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2.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的逸出功大于钙的逸出功

B.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波长D.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

3.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①X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部分波长增大

②锌板被紫外线照射时有电子逸出但被可见光照射时没有电子逸出

③轰击金箔的α粒子中有少数运动方向发生较大偏转

④氢原子发射的光经三棱镜分光后,呈现线状光谱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4.用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释放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结果有两种频率的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氢原子处在n=1、2、3、4能级时的能量分别为E1、E2、E3、E4,能级图如图所示。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共发出8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光子,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C.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两种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4﹣E3、E4﹣E2

D.金属的逸出功W0一定满足关系:E2﹣E1<W0<E3﹣E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B .一群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

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D .核反应

238234

492

902U Th He →+为重核裂变

6.三束单色光1、2和3的频率分别为1v 、2v 和3123()v v v v >>。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已知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光束1照射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 .用光束3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C .用光束3照射时,只要光强足够强,照射时间足够长,照样能产生光电效应

D .用光束1照射时,无论光强怎样,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都相同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阳光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B .只有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少量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C .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

D .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是因为电子穿过样品时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 8.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 。若光的波长约为6×

10-7m ,普朗克常量为h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取hc=2×10-25J·m ,电子的电荷量为1.6×

10-19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

C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

D .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 9.如图是 a 、b 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A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是 b 光临界角大

B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大

C .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 光的饱和电流大

D .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发生,产生 a 光的能级能量差小

10.下表是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得到的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和入射光的频率ν的几组数据.

U c/V0.5410.6370.7140.809 0.878

ν/1014Hz 5.644 5.888 6.098 6.303 6.501

由以上数据应用Execl描点连线,可得直线方程,如图所示.

则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A.3.5×1014Hz B.4.3×1014Hz C.5.5×1014Hz D.6.0×1014Hz

11.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但频率保持不变,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减少

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增加

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有可能不再产生光电效应

1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若仅减弱照射光的强度,则可能不再有光电子飞出

13.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a光的频率一定小于b光的频率

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14.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4

7N获得反冲核17

8

O,发现了质子

C.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普朗克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15.下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两束光,a光由图中跃迁①发出的光子组成,b光由图中跃迁②发出的光子组成,已知a光照射x金属时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金属的逸出功为2.86 eV

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C.氢原子发生跃迁①后,原子的能量将减小3.4 eV

D.用b光照射x金属,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 eV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

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B.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光子能量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a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

17.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B.

C. D.

18.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同一介质对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也一定能

19.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A、K为光电管的两个电极,电压表V、电流计G均为理想电表。已知该光电管阴极K的极限频率为ν0,元电荷电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开始时滑片P、P'上下对齐。现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阴极K(ν>ν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hν0

B .若加在光电管两端的正向电压为U ,则到达阳极A 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hv-hv 0+eU

C .若将滑片P 向右滑动,则电流计G 的示数一定会不断增大

D .若将滑片P '向右滑动,则当滑片P 、P '间的电压为0

hv hv e

时,电流计G 的示数恰好为0

20.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所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a 、b 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色光a 比单色光b 的频率高

B .由水射向空气,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 .在水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

D .如果b 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21.如图,当电键S 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3.1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e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e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

A .2.5eV

B .0.60eV

C .1.9eV

D .3.1eV

22.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增大照射光的强度,饱和光电流变大

B .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C .保持照射光的强度不变,不断减小照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D .遏止电压的大小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

23.某单色光照射到一逸出功为W 的光电材料表面,所产生的光电子在垂直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 ,设电子的质量为m ,带电量为e ,普朗克常量为h ,则该光波的频率为( ) A .W h

B .222

2r e B mh

C .W h -2222r e B mh

D .W h +222

2r e B mh

24.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用锌板和铜板制成(锌板和铜板的截止频率分别为ν1和ν2,且ν1<ν2),极板的面积为S ,间距为d.锌板与灵敏静电计相连,锌板和铜板原来都不带电.现用频率为ν(ν1<ν<ν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假设光电子全部到达另一极板,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荷量Q 正比于( )

A .

d

S

(ν1-ν) B .d

S (ν1-ν2) C .1

1

(

)·S d νννν-) D .

S

d

(ν-ν1) 25.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用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会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 .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图(丙):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 .图(丁):原有50个氡核,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25个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理论解释黑体辐射;故A 项错误.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故B 项正确.

C.该反应为铀核的裂变反应方程式,中子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为链式反应;故C 项错误.

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小则电子的动能增大,库仑力做正功有电势能减小;故D 项错误.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1)金属的逸出功与截止频率的关系:0W h ν=,由于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 和5.44×1014Hz ,钙的截止频率大,所以钙的逸出功大,故A 错误;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00km E h W h h ννν=-=-,钙的截止频率大,所以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故B 错误;

(3)钙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钾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根据p =知钾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动量,根据德布罗意波公式h

p

λ=,可知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波长,故C 正确,D 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为康普顿散射,②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都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③为α粒子散射,不是光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④为光的折射,揭示了氢原子能级的不连续;故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①②,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在平时学习中要多注意积累一些特殊的光学现象,尤其是课本上涉及到的图片,更要认真理解现象的原理.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C 42=6,所以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A 错误;由n=4能级跃

迁到n=1能级过程中释放能量,原子的能量在减小,根据知,电子动能增大,

故B 错误;只有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都大于这金属的逸出功,其它均小于这金属的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E 3﹣E 1>W 0 与E 4﹣E 1>W 0 ,其它均小于W 0,故D 正确。故选D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子能量与能极差的关系,即E m ﹣E n =hv ,以及知道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并学会判定跃迁过程中,动能与电势能,及能量如何变化。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即可判定;一群处于n 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根据2

n C ,即可求解;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根据重核裂变与衰变的区别,从而求解. 【详解】

A 、只要光照射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与光照时间无关,故A 错误;

B 、一群处于n 4=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根据2

4C 6=,可知,自发跃迁时能发出6种不

同频率的光,故B 正确;

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C 错误;

D 、核反应238234

492

902U Th He →+为衰变.故D 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要求能掌握衰变的实质,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明确衰变是来自于原子核内部的反应而产生的,并能区分裂变反应与聚变反应的不同.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波长与频率关系,结合光电效应发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极限频率,及依据光电效应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A 、

B 、由于123v v v >>;而且用光束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因此用光束1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而光束3照射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子,故A 错误,B 错误;

C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的强度、照射的时间都无关,光束3照射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子,故C 错误;

D 、用光束1照射时,由光电效应方程:km

E h γW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式,掌握光电效应现象发生条件,理解光电效应方程的内容.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光的干涉、衍射、多普勒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即光是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波是概率波. 【详解】

雨后天边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是肥皂泡内外两个表面反射回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叫薄膜干涉.故A 错误;由于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单个光子即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故B 错误;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故C 正确;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是因为它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D 错误;故选C . 【点睛】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但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 =hv-W 0,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结合光电效应的规律解答. 【详解】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

251919

7

2100.5 1.610 2.5310610

hc

W Ue J J J λ?=-=-??=??----,选项A 正确;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不变,选项B 错误;光电管的逸出功由材料本身决定,与光照强度无关,选项C 错误;在光电效应中,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 =hv-W 0,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变大,故D 错误;故选A 。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比较干涉条纹间距大小,再根据△x = L d

λ判断波长,从而判断频率大小,频率大的折射率大,根据n=c/v 判断传播速度,根据sin C =1/n 判断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大小,光电效应时饱和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a 光的频率大,则能量大. 【详解】

由图可知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根据△x = L d

λ可知,a 的波长小于b 光,则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a 的折射率大于b 光,根据sin C =1/n 可知,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b 光临界角大,故A 正确;根据n=c/v 可知,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小,故B 错误;光电效应时饱和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所以无法判断饱和电流的大小,故C 错误;因a 光的频率大,故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则产生a 光的能级差大,故D 错误。故选A 。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比较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从而得频率大小,明确光电效应时饱和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也有关系,知道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

10.B

解析:B 【解析】

由题意可知:14

0.397310 1.7024c U ν-=?-

当遏止电压c U 为零时,截止频率1414

1.7024

Hz 4.2810Hz 0.397310

c v -=

=??,故B 正确. 11.A

解析:A

【解析】A 、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则入射光的光子的数目减少,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故A 正确;

B 、若能发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与光的强度无关,故B 错误;

C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保持不变,可知仍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 =hv ?W 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 错误;

D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保持不变,可知仍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D 错误。 故选:A 。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1)每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只有当入射光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才会有电子飞出,故A 错误;

(2)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锌板失去电子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相连,导致指针带正电。故B 正确,C 错误; (3)是否有光电子飞出,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故D 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 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知a 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 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知b 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a 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 光的频率,A 错误;

B .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增加b 光的强度,仍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 错误;

C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用a 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通过电流计G 的电流是由c 到d ,C 错误;

D .增加a 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通过电流计的电流增大,D 正确。 【点睛】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即影响光电流的大小。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 错误;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47N 获得反冲核178O ,414171

2781He+N O H →+,发现了质子,选项

B 正确;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选项C 错误;

D.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选项D 错误.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a 光子的能量值:520.54( 3.4) 2.86eV a E E E =-=---=,a 光照射x 金属时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金属的逸出功为2.86eV ,故A 正确;

B 、b 光子的能量:21 3.4(13.6)10.2eV b E E E =-=---=,a 的能量值小,则a 的频率小,故B 错误;

C 、氢原子辐射出a 光子后,氢原子的能量减小了 2.86eV a E =,故C 错误;

D 、用b 光光子照射x 金属,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km b 10.2 2.867.34eV E E W =-=-=,故D 错误.

1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b 光的偏折程度比a 大,则b 的折射率大, 故b 的频率较大,A 说法正确,故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h εν可知,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故b 光光子能量较大,B 说法正确,故B 不符合题意。

C .因为b 光的偏折程度大于a 光,所以玻璃对b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 光的折射率。C 说法不正确,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公式c

v n

=

可知,a 的折射率小,所以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于b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故D 说法正确,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根据

2

12

m C mv eU = 知遏止电压相等,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18.A

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析前后能级差的大小;根据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

分析折射率的大小;根据

判断传播速度的大小;根据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是入射

光的频率大于该光的极限频率判断是否会发生光电效应. 波长越大,频率越小,故

的频率最小,根据

可知

对应的能量最小,根据可知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A 正确;的频率最小,同一介质对应的折射率最小,根据可知

的传播速度最大,BC 错误;

的波长小于

的波长,故

的频率大于

的频率,若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不一定能,D 错

【点睛】光的波长越大,频率越小,同一介质对其的折射率越小,光子的能量越小.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由极限频率为ν0,故金属的逸出功为W 0= hν0,A 正确;

B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电子飞出时的最大动能为

0k E hv W =-

由于加的正向电压,由动能定理

k

k eU E E '=- 解得

0k

E hv hv eU '=-+ 故B 正确;

C .若将滑片P 向右滑动时,若电流达到饱和电流,则电流不在发生变化,故C 错误;

D .P '向右滑动时,所加电压为反向电压,由

k eU E =

可得

hv hv U e

-=

则反向电压达到遏止电压后,动能最大的光电子刚好不能参与导电,则光电流为零,故D 正确; 故选C 。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看出两种光从空气射入水珠时,入射角相同,而b 光的折射角小于a 光,故b 光的折射率大于a 光,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选项A 错误;

B .根据1

sin C n

=则由水射向空气,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选项B 正确;

C .根据c

n v

=

,在水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的传播速度,选项C 错误; D .由于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所以如果b 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 错误. 故选B 。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光电子的初动能为0.6eV k E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有

0k E h W ν=-

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0 2.5eV W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根据光电效应实验得出的结论:保持照射光的频率不变,照射光的强度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故A 正确;A 项不合题意.

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照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故B 正确;B 项不合题意.

CD.遏止电压的大小与照射光的频率有关,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保持照射光的强度不变,不断减小照射光的频率,若低于截止频率,则没有光电流产生,故C 错误,D 正确. C 项符合题意. D 项不合题意.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 Km =hν-W 0.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vB =

,最大初动能E Km =

mv 2

该光波的频率:v =W h +222

2r e B mh

,D 正确.

24.D

解析:D 【解析】

现用频率为ν(12ννν<<)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单色光只有照射锌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通过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1km E h h νν=-.临界状态是电子减速到负极板时速度刚好减速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1c km eU E h h νν==-,所以1

c h h U e

νν-=

由平行板电容C 的定义可得:()1144r r c S h h h S

Q CU kd e ke d

εννεννππ?-?==

?=?-,其中4r h

ke

επ?为常数, 所以:()1S

Q d

νν∝

-,选项D 正确. 【点睛】首先利用光电效应方程求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然后理解电容器最终带电量的含义:即电子不能再运动到负极板,列动能定理的方程,其临界状态是电子减速到负极板时速度刚好减速为零,联立方程即可求解电量的最终表达式.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A 错

误;

B .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正确;

C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能量减小,向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C 错误;

D .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数的原子核不适用,D 错误。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高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分类汇编.doc

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部分) 全国卷 I 33. [物理—选修 3–3]( 15 分) (1)( 5 分)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 为理想气体。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 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 的密度。 (2)( 10分)热等静压设备广泛用于材料加工中。该设备工作时,先在室温下把惰性 气体用压缩机压入到一个预抽真空的炉腔中,然后炉腔升温,利用高温高气压环境对放入炉腔 中的材料加工处理,改善其性能。一台热等静压设备的炉腔中某次放入固体材料后剩余的 容积为 m3,炉腔抽真空后,在室温下用压缩机将10瓶氩气压入到炉腔中。已知每瓶氩气的 容积为×10-2 m3,使用前瓶中气体压强为×107Pa,使用后瓶中剩余气体压强为×106Pa;室温温度为 27 ℃。氩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i)求压入氩气后炉腔中气体在室温下的压强; (i i )将压入氩气后的炉腔加热到 1 227 ℃,求此时炉腔中气体的压强。 全国卷 II 33. [ 物理—选修 3-3] ( 15 分) (1)( 5分)如 p-V 图所示, 1、2、 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T1、T2、 T3。用 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 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 T1______T3, N2 ______N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物理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掌握一些重要的 知识点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那么,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20高考物理知识 点总结的资料,供参考!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 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 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 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 的熵就越大。 注:1.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 力学第二定律。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物理高考题分类汇编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一、直线运动 18.(卷一)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 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 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 t t <3 C .3<21t t <4 D .4<21t t <5 25. (卷二)(2)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从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开始计时,已知汽车第1s 内的位移为24m ,第4s 内的位移为1m 。求汽车刹车系统稳定工开始计时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二、力与平衡 16.(卷二)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500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kg B .1003kg C .200kg D .2003kg 16.(卷三)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 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A .1233= =F mg F mg , B .1233==F mg F mg , C .121 3== 2F mg F mg , D .1231==2 F mg F mg ,

19.(卷一)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 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 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 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三、牛顿运动定律 20.(卷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 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 图(c)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 据可以得出() A.木板的质量为1kgB.2s~4s内,力F的大小为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四、曲线与天体 19.(卷二)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 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表示他在竖直方向 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 道上的时刻。()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 的大 D.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1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受到重力、杆对A的弹力、绳子的张力 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 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 3 N 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3 3 N 必考三、x-t与v-t图象 【典题3】图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4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F θ A B t v/(m 1234 2 1 - - O

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0 必考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 【典题4】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某驾驶员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m 处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 必考五、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典题5】某人站在十层楼的平台边缘处,以0v =20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距抛出点15m 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 2). 必考六、牛顿第二定律 【典题6】如图所示,三物体A 、B 、C 均静止,轻绳两端 分别与A 、C 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 A =3kg ,m B =2kg ,m C = 1kg ,物体A 、B 、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B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m/s 2)( ) A .3N B .5N C .8N D .6N 【典题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与直立轻 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B 叠放在A 的上面,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A 、B 粘连在一起,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缓慢上提B ,当 F A B C A B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全集汇编及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全集汇编及解析(3) 一、选择题 1.关于物理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 B.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 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法 2.如图所示,A、B、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 C.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 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c对b的支持力减小 B.c对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 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增大 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恒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 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 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 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D.cotα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 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 速度a=2 sin sin M m 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 当θ?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sin B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 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考点考情:5年7考参考系,质点(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 [基础梳理] 一、参考系 1.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3)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二、质点 1.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三、位移和路程 1.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定义式:v=Δx Δt .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 ①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加速度 (1)定义式:a=Δx Δt ,单位是m/s2.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根据a与v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考向一对质点的深入理解 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平运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 (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 (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考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 (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x t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考向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较 根据a与v (1)当a与v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大. (2)当a与v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 (3)当a与v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速度大小变小. 类型题之(一)“用极限法 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极限法: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想方法.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2020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2020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1.简谐振动 F=-kx{F: 回复力, k: 比例系数, x: 位移,负号表示 F 的方向与 x 始终反向 } 2.单摆周期 T=2π(l/g)1/2{l: 摆长 (m),g: 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 立条件 : 摆角θ<100;l>>r }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 f=f 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f 固, 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 7.声波的波速 ( 在空气中 )0 ℃: 332m/s;20 ℃:344m/s;30 ℃:349m/s;( 声波是纵波 ) 8.波发生明显衍射 ( 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 ) 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 ( 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 方向相同 ) 10.多普勒效应 : 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 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 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 本身 ;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 与波谷相遇处 ;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 , 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 1) 常见的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 g=9.8m/s2 ≈10m/s2,作用点在 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 2.胡克定律 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 (N/m) , x:形变量 (m)} 3.滑动摩擦力 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 (N) } 4.静摩擦力 0≤f静≤ 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 为 最大静摩擦力 ) 5.万有引力 F=Gm1m2/r2(G= 6.67×10-11N?m2/kg2, 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 6.静电力 F=kQ1Q2/r2(k=9.0 ×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 7.电场力 F=Eq(E:场强 N/C,q:电量 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 场强方向相同 ) 8.安培力 F=BILsin θ( θ为 B 与 L 的夹角,当 L⊥B时:F=BIL , B//L 时:F=0) 9.洛仑兹力 f=qVBsin θ( θ为 B 与 V 的夹角,当 V⊥B时: f=qVB,V//B 时:f=0) 注: (1)劲度系数 k 由弹簧自身决定 ; (2)摩擦因数μ 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 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 (3)fm 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 fm≈μ FN;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 功和能 1.(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3J B .3J C .30J D .300J 1.A 解析:生活经验告诉我们:10个鸡蛋大约1斤即0.5kg ,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0.5 0.0510 m kg = =,鸡蛋大约能抛高度h =0.6m ,则做功约为W=mgh =0.05×10×0.6J=0.3J ,A 正确。 2.(2011年高考·海南理综卷)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v/m ·s -1 10

2.BC 解析:在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A错;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 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B对;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对;由图像知5~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 3.(2011年高考·四川理综卷)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 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3.A 解析: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火箭开始喷气前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减去返回舱受到的空气阻力,火箭开始喷气瞬间反冲力直接对返回舱作用因而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4.(2011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版)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4.ABD 解析: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高考物理个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个必考知识点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高考中的50个重点概念 一、运动学 1、位移 速度与加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及at v v +=0t 202 1at t v x += 20t v v v += 3、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5、平抛运动 6、匀速圆周运动及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14、万有引力定律 15、向心力与卫星 二、物体的平衡 7、重力 弹力 摩擦力 8、力的合成与分解 9、共点力的平衡 三、运动和力 10、 1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2、牛顿第二定律与超重、失重现象 13、牛顿第三定律 六、功与能 22、功和功率 23、动能与动能定理 24、重力势能 25、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定 四、动量 16、动量 17、动量守恒定律 五、振动与波动 18、简谐振动 19、单摆与单摆周期公式g l T π 2= 20、波长 波的频率 波速T t s v λ=??= 21、波的干涉与衍射 八、电场、 31、电荷与库仑定律 32、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33、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九、电路

34、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 35、门电路 36、电动势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十、磁场与电磁感应 37、磁感应强度与磁通量 38、安倍力与左手定则 39、电磁感应现象 40、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 41、感应电动势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2、电磁场电磁波 十一、光学 43、光的干涉 44、光的衍射 45、光电效应现象与光子说 46、光的波粒二象性 十二、物质 47、α粒子散射实验与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48、原子核的衰变与放射线 49、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与质子、中子 50、宇宙的结构与演变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全集汇编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全集汇编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牛顿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开普勒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从而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小球质量越大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 2.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 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 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 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 4.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 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 5.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 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 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7.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

最新最全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精华)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C A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m2 2 r F=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g' =GM/r 2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M 说明: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 g 02 R

2 g' g R R ——某星体半径 h 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2 (R h)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 2 GM r GM GMm mv r GMm mv r 2 2 2 g' = r r r 、v = 、 、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 m ω 2R =m ( 2π /T ) 2 R GM r gR gR 2 = GM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②竖直方向 ③合运动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S ,求 v T gT 2 相位 v y 0 t x v 0 t v x v 0 1 2 2 y gt v y gt 1 4 2 2 2 2 4 2 2 S v 0 t g t v t v g t gt 2v 0 1 2 gt v 0 tg tg tg tg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 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精品

θ F 2020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 1(2020安徽第1题).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答案:A 解析:由于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 正确,B 、D 错误。摩擦力由mg sin θ增大到(F +mg )sin θ,C 错误。 2(2020海南第4题).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它们的连 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 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 为m1的重物。在绳子距a 端2 l 得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 码的质量比12 m m 为 A.5 B. 2 C. 52 D.2 解析:平衡后设绳的BC 段与水平方向成α角,则:tan 2,sin 5 αα== 对节点C 分析三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有:21sin m g m g α=得:1215sin 2 m m α==,选C 3 (广东第16题).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 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F 1 > F 2> F 3 B. F 3 > F 1> F 2 C. F 2> F 3 > F 1 D. F 3> F 2 > F 1 4(北京理综第18题).“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 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 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 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 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

高考物理各大板块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各大板块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知识点虽然多,但各大板块知识点的总结还是比较容易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