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础知识和事实性知识

基础知识和事实性知识

基础知识和事实性知识
基础知识和事实性知识

(1)基础知识和事实性知识

1、(2011海淀0模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污水处理中的化学方法有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B.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在身体有炎症时可以自行服用

C.玻璃、陶瓷、水泥、光导纤维的化学组成都是硅酸盐

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对维持生命不是很重要

2、(2011丰台1模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丁达尔效应

B.玻璃、水泥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常用危险化学品酒精和甲烷的标志都是易燃液体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种类不同

3、(2011海淀1模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不可回收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

B.制造玻璃是复杂的物理变化,玻璃的组成不同,性能不同

C.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迅速补充营养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污染,且燃烧效率高

4、(2011朝阳区6.)下列关于水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向水中通入O3,用以杀菌消毒

B.向酸性废水中加入生石灰,将其中和

C.向废水中加入Na2CO3,可将细小悬浮物凝聚

D.向废水中加入Na2S,可将其中的Cu2+、Hg2+沉淀

5、(2011东城区6)“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有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苯酚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B.氢气是未来的理想燃料

C.人体缺铁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D.乙醇是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

6、(2011西城区6)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B.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

C.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盐

D.Si3N4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应用于制造发动机

7、(2011门头沟区6)“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8、(2011西城区12.)下列比较项与依据的化学反应事实不对应

...的是

(2011东城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B. 利用盐析或变性均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C. 加入稀HNO 3和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SO 42-

D. 玻璃棒在配制0.1mol/LNaCl 溶液与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2)电化学

1、(2011东城一模28(2))工业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

废水。实验室利用如图-23模拟处理含

的废水,

阳极反应式是Fe-2e -=Fe 2+,阴极反应式是2 H + +2e -=H 2↑。Fe 2+与酸性溶液中的

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是 ,得到的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区可沉淀完全,从水的电离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用电解法处理该溶液中0.01mol

时,至少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g 。

答案(2)

+6Fe2++14H+=2Cr3++6Fe3++7H 2O ,阴极反应消耗了水中的H+,打破了水的电

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OH-浓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8.48 2、(2011门头沟区26.(2))(14分)

⑵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 陶瓷(能传导H +

),从而实现了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⑵ N 2 + 6H + + 6e - = 2NH 3

3、(2011朝阳区8.)右图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 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 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 .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C .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均为:Fe - 2e - == Fe 2+

D .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2Fe + O 2 + 2H 2O == 2Fe(OH)2

4、(2011海淀1模9.)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

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 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 ,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 3CH 2OH -2e -→X+2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池内部H +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 .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e - + 2H 2O = 4OH -

C .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 .电池总反应为: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5、(2011西城区25(4))WQ 4Y 与Y 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

如右图所示,a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WQ 4Y :甲醇,Y 2:O 2

答案(4)(2分)CH 3OH - 6e -

+ 8OH -

=CO 32-

+ 6H 2O

红墨水

pH=3的

雨水浸 泡过的 铁钉

+ Fe

Fe 含Cr 2O 72—

废水、稀H 2SO 4

图-23

6、(2011丰台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镀时,通常把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

B.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的NaCl,在阳极能得到Cl2

C.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O2通入正极,

电极反应为

O2+4H++4e—=2H2O

D.右图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7、(2011海淀0模28 -(6))将该消毒液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10 s后将电解液摇匀,整个过程中阳极产

生的现象为;其原因是。

答案:(6)阳极产生白色沉淀,将电解液混合均匀,白色沉淀溶解………………………2分铝为阳极,放电产生Al3+,消毒液中有过量OH—(且阴极H+不断放电,同时

剩余OH—),故阳极附近先产生白色沉淀,将电解液混合均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

……

…………2分

8、(2011丰台区26(2)

③铁屑与石墨能形成微型原电池,SO32—在酸性条件下放电生成H2S进入气相从而达到从废水中除去Na2SO3的目的,写出SO32—在酸性条件下放电生成H2S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③SO32—+ 8H+ + 6e—= H2S↑+ 3H2O (2分)

9、(211海淀0模12)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①②③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10、(2011石景山区9.)将洁净的金属片甲、乙、丙、丁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下图所

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金属乙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甲、乙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露置在空气中,甲先被腐蚀

C .在四种金属中乙的还原性最强

D .甲、丁若形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

(三)实验图像图表题:

1、(2011海淀1

2、(2011海淀1模12.)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 2(g) + 3H 2(g) 2NH 3(g) △H =-92.4 kJ/mo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出热量关系:a < b < 92.4

B .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 > ① > ②

C .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 > ③

D .N 2的转化率:② > ① > ③

3、(2011东城区11)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图-6的是

4、(2011东城区12.)关于图-7中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Y Z

X 图-6

V (H 2① ② ③ ④

V (CO 2图-7

注:图-7

中,E 表示能量, p 表示压强,t 表示时间,V 表示体积,B%表示B 的体积百分含量。

A.①表示化学反应H 2(g) +Cl 2(g) =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 H =183 kJ/mol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 4A(g) +3B(g) 2C(g)+6D 在不同压强下 B% 随时间的变化,则D 一定是气体

C.③表示体积和pH 均相同的HCl 和CH 3COOH 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 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

a 表示CH 3COOH 溶液

D.④表示10 mL 0.1mol/L Na 2CO 3和NaHCO 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 HCl ,产生CO 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 表示Na 2CO 3溶液

5.(门头沟区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 极为纯铜, b 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 4溶液

B .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装置③中X 若为四氯化碳,则此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D .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6、(2011丰台9)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 ,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

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 处

B .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 .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 .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7、(2011石景山-12.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示H 2与O 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 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 -

1 B .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 2

N 2O 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

中交点A 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 .丙表示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 、B 饱和溶液分别由t 1℃升温

至t 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 .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 、HB 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 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 溶液的pH

小于NaB 溶液

8、(2011延庆10.)下列实验或图表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2

9、(2011延庆11.)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装置①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B .装置②可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C .装置③的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D .装置④能验证AgCl 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 2S 沉淀

(四)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及化合物

1、(2011朝阳区7.)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Y 、Z 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B .Z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强

C .X 、W 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 .Y 、W 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2、(2011海淀1模10.) X 、Y 、Z 、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Z 元素原子核

外K 层与M 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 3YO 4

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 Z < Y

C .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Z 比W 更剧烈

D .X 、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图3

3、(2011海淀1模25.)(13分)甲是一种盐,由A 、B 、C 、D 、E 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甲溶于

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 、B 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 的少1,D 、E 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 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加热;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元素符号是 ,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 。 (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 。

(4)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392 g/mol ,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 答案.(13分)

(1)Fe ………………………………………………………………………(1分) 第3周期 VIA 族 ……………………………………………(2分) (2)2Fe 2++Cl 2===2Cl -+2Fe 3+ ……………………………………………(2分) Fe 3++3SCN -Fe(SCN)3(等号给分) ………………………(2分)

(3)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分),加热有大量刺激 性气味 气体生成(或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2分)。 …………………………………………………………………(共4分) (4)(NH 4)2Fe(SO 4)2·6H 2O ………………………………………………(2分) [或Fe(NH 4)2(SO 4)2·6H 2O ,未写出结晶水给1分]

4、(2011西城区25(4))(14分) Q 、W 、X 、Y 、Z 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Q 与W 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W 与Y 、X 与Y 组成的化合物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Y 和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1)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Z 2Y 的电子式是 。

(2)工业合成XQ 3 a .升高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 .将XQ 3及时分离出去

d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3)2.24 L (标准状况)XQ 3被200 mL 1 mol/L QXY 3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4)WQ 4Y 与Y 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

如右图所示,a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5)已知:W(s)+ Y 2 (g)= WY 2(g) ΔH =-393.5 kJ/mol

WY(g)+ Y 2 (g)= WY 2(g) ΔH =-283.0 kJ/mol

24 g W 与一定量的Y 2反应,放出热量362.5 kJ ,所得产 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6)X 和Z 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4.(14分)

(1)(2分)第二周期IV A 族 (2分)

1

2

(2)(2分)d

(3)(2分)c(NO3-)>c(H+)>c(NH4+)>c(OH-)

(4)(2分)CH3OH-6e-+ 8OH-=CO32-+ 6H2O

(5)(2分)n(CO2)∶n(CO)=1∶3

(6)(2分)Na3N + 4H2O=3NaOH + NH3·H2O

5、(2011东城一模9).根据已知条件,对物质的性质强弱判断不.正确

..的是A.已知2C+SiO2

Si+2CO,说明非金属性:碳>硅

B.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A>HB,说明还原性:A- < B-

C. 已知,说明酸性:碳酸>苯酚

D. 已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MCl和NCl两种溶液中c(M+)>c(N+),说明碱性:MOH > NOH

6、(2011门头沟区7.)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Z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X强

7、(2011门头沟区25.)(14分)

已知A、B、C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⑴若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为红棕色气体。则A转化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D是具有氧化性的单质,A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金属元素,则C的电子式为。

⑶若D是金属,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D,其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⑷若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A是一种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均含有10个电子。则B

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为。

⑸若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B具有两性,则C溶液中除氢氧根外还存在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⑹若A、B、C均为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则B分子的结构式为。

⑺若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溶液可用作医疗消毒剂;B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A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25.(14分,每空2分)

⑶加入少量铁,防止Fe2+被氧化为Fe3+,2Fe3++Fe===3Fe2+

⑷CO2 + CO32-+ H2O = 2HCO3-

高温

⑸ AlO 2﹣

⑹ O=C=O ⑺ 8、(2011丰台区12.)已知甲、乙、丙、X 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则甲和X (要求甲和X 能互换)不可能...是 A .C 和O 2 B . SO 2 和NaOH 溶液

C .Cl 2和Fe

D .AlCl 3溶液和NaOH 溶液

9、(2011丰台区25.(14分)高纯六水氯化锶(SrCl 2·6H 2O )可用于制造高档磁性材料、电解金属钠的助熔剂、高

档颜料和液晶玻璃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高纯六水氯化锶的制备过程如下:

Ⅰ.将纯水加入烧杯内,搅拌下加入适量工业碳酸锶粉末(含少量Ba 、Fe 的化合物),制成浆料。 Ⅱ.缓慢加入工业盐酸进行酸化,将固体物质溶解。

Ⅲ.然后喷淋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少许。 Ⅳ.调节pH 至8~10, 加热至60~70℃, ,搅拌1h,过滤,除去残渣。

Ⅴ.滤液加热至沸,继续浓缩至氯化锶质量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之比)为 x g/L 。 请回答:

(1)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 。

(2)已知Sr 为第五周期第ⅡA 族元素,则不符合Sr>Ca 的是 (填序号)。 ① 原子半径 ② 最外层电子数

③ 金属性 ④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3)写出步骤Ⅱ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加入硫酸后会先生成硫酸锶沉淀,进而转化为硫酸钡沉淀,试分析原理 。

(5)步骤Ⅲ中在酸性环境下加入双氧水是为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步骤Ⅳ中调节pH 至8~10,最好选用的试剂为 。

(7)已知某次实验得到浓缩后的氯化锶溶液中溶质为818g,溶剂为1000 g ,经测定该溶液的密度为1.5 g/mL,则该

溶液溶质的质量浓度x 为 g/L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10、(2011石景山26.)(14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元素的单质常温常压下

是最轻的气体,B 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甲与其气态氢化物乙能够化合形成盐丙;D 元素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最小的。 (1)已知相关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变化:

①丁与乙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由物质己电解得到单质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0.1mol/L 的丙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常温下,为使丙溶液中由丙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的水溶液至___。 (2)已知..E 及其化合物有以下变化:

2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2H 2O

Cu 或Ag

写出单质E 与化合物Z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 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由A 、B 、C 、D 、E 5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3)C 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 L 的该无色气体与

0.5 L 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C 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答案:26.(共14分,每空2分)

(1)①Al 3+

+3NH 3·H 2O=Al(OH)3↓+3NH 4+

(也可以将氨水拆开成氨和水)

2Al 2O 3(熔融)4Al +3O 2↑ ② c (NO 3-)> c (NH 4+)> c (H +)> c (OH -) 溶液的pH 等于7 (2)S +2H 2SO 4(浓)

3SO 2↑+2H 2O(或写一定条件)

C 2H 6或N 2H 4(任写一个即可) (3)NaNO 2

11、(211海淀0模11)11.X 、Y 、Z 、W 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 、Z 同族,Y 、Z 同周期,W 是短周期主

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 2YO 4

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 Z < Y

C .Y 、Z 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中,Z 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 .X 与W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12(211海淀一模25.)(13分)甲是一种盐,由A 、B 、C 、D 、

E 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甲溶于

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 、B 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 的少1,D 、E 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 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加热;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元素符号是 ,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 。 (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 。

(4)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392 g/mol ,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晶体的化学式为 。 答案12.(13分)

(1)Fe ………………………………………………………………………(1分) 第3周期 VIA 族 ……………………………………………(2分)

冰晶石

电解

(2)2Fe2++Cl2===2Cl-+2Fe3+……………………………………………(2分)

Fe3++3SCN-Fe(SCN)3(等号给分)………………………(2分)

(3)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分),加热有大量刺激

性气味气体生成(或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2分)。

…………………………………………………………………(共4分)

(4)(NH4)2Fe(SO4)2·6H2O ………………………………………………(2分)

[或Fe(NH4)2(SO4)2·6H2O,未写出结晶

13、(211海淀一模25.)(12

(1)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的一种氢化物为常见溶剂,其电子式为;

(2)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钠盐溶液中通入少量a的最高价氧化物会发生反应,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3)b的单质与氢气在500℃、101 kPa条件下化合生成1 mol b的氢化物时,放出53.0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X、Y为同周期元素,它们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与d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X、Y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5)与Y同周期的W元素,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工业上制取Y和W的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Y的氧化物与a、W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6 kg 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1×103 mol电子,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5.(12分)

(1)…………………………………………………………………………1分

…………………………………………………………………………1分

(2)SiO32—+ CO2 + H2O ==== H2SiO3(胶体) + CO32—……………………………2分

(3)N2(g) + 3H2(g) 2NH3(g) △H = -106.1 kJ/mol (未注明条件扣1分)

……………………………2分

(4)Al(OH)3 + OH—==== AlO2—+ 2H2O ……………………………2分

第3周期,IA族……………………………………………………………………2分

(5)Al2O3+3C+3Cl22AlCl3+3CO (未注明条件扣1分)……………………2分

14、(2011延庆26.)(18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

的气体,E单质须保存在煤油中。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M、N,且M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最简单的有机气体物质;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回答下列问题:

(1)N的电子式为;M分子中含有(填“极性”或“非极性”)键

(2)D与E以1:1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A、B、C、D可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X;A、D、E可形成化合物Y;X与Y以物质的量之比1∶2加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后水溶液显(填“酸”“碱”或“中”)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由N与D的单质、KOH溶液构成原电池,负极会产生C的单质。则其负极反应为;一段时间后,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一定温度下,将4 mol C单质和12 mol A单质通入到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 min达到平衡状态时,A单质的转化率是50%,则用A单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

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提高A单质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选填序号字母)。

a、及时分离出生成物

b、平衡后再加入6molA物质

c、增大压强

答案.(15分)

(1)(2分) 4 3:2:3:2(没有顺序)

(2)(2分,答对1个得1分)羟基、羧基;

(3)(2分,漏1个扣1分,错1个扣)②⑤⑥

(4)(6分) ④

(五)化学反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1朝阳区12.)已知: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

B.平衡时,c(CH3OCH3)=1.6 mol/L

C. 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

D. 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3OH,达新平衡后CH3OH转化率增大

(2011朝阳区26.)(16分)

为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在限制其排放量的同时,应加强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

(1)①把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通入饱和K2CO3溶液。

②在①的吸收液中通高温水蒸气得到高浓度的CO2气体。

写出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将CO2与H2

以1:3的体积比混合。

①适当条件下合成某烃和水,该烃是(填序号)。

A.烷烃B.烯烃C.炔烃D.苯的同系物

②适当条件下合成燃料甲醇和水。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

—v

应:CO

2

(g)+3H23OH(g)+H2O(g) △H=-49.0 kJ/mol。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氢气的转化率=;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增大的措施有。(3)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

已知:

CH4 (g) + 2O2(g) CO2(g)+ 2H2O(l) ΔH1=― 890.3 kJ/mol

H2(g) + 1/2O2(g) H2O(l) ΔH2=-285.8 kJ/mol

则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某同学用沉淀法

...测定含有较高浓度CO2的空气中CO2的含量,经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

(说明:K sp越小,表示该物质在水溶液中越易沉淀)

吸收CO2最合适的试剂是[填“Ca(OH)2”或“Ba(OH)2”]溶液,实验时除需要测定工业废气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外,还需要测定。

答案26.(16分)

(1)② 2KHCO3△

K2CO3+H2O+CO2↑

(2)① B

②v(H2)=0.24 mol/(L·min) 80%

降低温度(或加压或增大H2的量等)

(3)CO2(g) + 4H2(g) CH3OH (g)+ 2H2O(l) ΔH1=+318.7 kJ/mol

(4)Ba(OH)2BaCO3的质量

2、(2011东城区8.)在1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 △H=a kJ/mol(a >0),该温度下K=0.26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B.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

3、(211丰台一模11.)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X(g)+ 2Y(g)Z(g)+2 W(g)△H<0,反应进行到5s时测得X的转化率为25%,10 s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Z的浓度为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υ(Y)= 0.2 mol/( L·s)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5

C.保持容积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当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4、(石景山25.)(16分)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 2O(g)

CO 2+H 2。t ℃时,往1L 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

和0.3mol 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 (H 2)=0.12mol·L -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填计算结果)。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 2(g)+3H 2(g)

2NH 3(g) △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

知,表中T 1____300℃(填“>”、“<”或“=”)。

(3)N 2和H 2在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

不同温度下NH 3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 NH 3产率下降的原因 。

(4)在上述流程图中,氧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

利用燃料气体中的

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H= -574kJ·mol

-1 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H= -1160kJ·mol -

1

则甲烷直接将NO 2还原为N 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利

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碱性条件下,该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5.(共16分,每空2分) (1)1

(2)< (3)温度高于900℃时,平衡向左移动。

(4)

5)CH 4(g)+2NO 2(g)=CO 2(g)+2H 2O(g)+N 2(g) △H =-867kJ/mol (6)4NH 3+3O 2 点燃

2N 2+6H 2O ;负极; 2NH 3 — 6e - + 6OH - = N 2 +6H 2O

5、(2011海淀0模26.)(17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有关NO2气体的系列实验。

(1)如右图所示,烧瓶中放有少量铜片,打开分液漏斗

的旋塞,加入过量浓硝酸,烧瓶中产生气体的颜色

是,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颜色是,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反应结束后,夹住橡胶管,取出导管。若要使试管

中的气体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简述实验方法:

(3)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填

“变深”、“不变”或“变浅”),使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颜色变化的原因;

(4)在80℃时,将0.40 mol N2O4气体充入2 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隔一段时间对该容

a = ,此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②改变条件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能使c(NO2)/c(N2O4)值变小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升高温度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向混合气体中通入稀有气体

答案.(17分)

(1)红棕色…………………………………………………………………………1分

无色…………………………………………………………………………1分

Cu + 4HNO3 (浓)==== Cu(NO3)2 + 2NO2↑+ 2H2O ………………………2分

3NO2 + H2O ==== 2HNO3 + NO …………………………………………………2分

(2)方法1:向试管中缓慢通入氧气,轻轻振动试管直到液面不再上升为止。

方法2:用塞子塞住试管口,取出试管。打开塞子,待气体变红棕色,塞好塞子,放入水槽中,打开塞子,反复多次上述操作。

(方法合理给分)………………………………………………………………2分

(3)变浅…………………………………………………………………………1分

N2O4ΔH<0 ,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NO2)浓度降低

2NO

…………………………………………………………………………3分

(4)①a=0.28 ……………………………………………………………………2分

1.8 ……………………………………………………………………2分

②A …………………………………………………………………………1分

(六)电解质溶液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③

B.③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④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 = 7,则V(NaOH)>V(CH3COOH)

D.②与④混合,若溶液显酸性,则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为:

c(CH3COO-)>c(H+)>c(Na+)>c(OH-)

2、(211海淀一模8.)常温下,若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A.反应后HA溶液可能有剩余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可能不相等

3、(211西城一模11.)向10.00 mL 0.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 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

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HA是弱酸

B.b点表示的溶液中:2c(Na+) = c(A-) + c(HA)

C.c点时:V= 10.00 mL

D.b、c、d点表示的溶液中:c(Na+) + c(H+) = c(A-) + c(OH-)

4、(211丰台一模10.)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 00 mL 0.1000 mol/L 盐酸和20. 00 mL 0.100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 = 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 mL< V(NaOH) <20. 00 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A—) >c(Na+)> c(H+) > c(OH—)

5、(2011石景山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4 mol/L HB溶液和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B—)>c(H+)>c(Na+)>c(OH—)

B.常温时,pH=2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相等

C.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D.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6、(2011延庆县7.)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D.①④

(七)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离子共存:

1、(211西城一模10.)某未知溶液中已检验出含有离子Ca2+、NO3-,且pH=2。欲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

6种离子:①ClO-②NH4+ ③Fe3+ ④I-⑤AlO2-⑥Cl-,其中不必

..检验就

能加以否定的离子是

A.③⑤⑥B.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④⑤

2、(2011石景山10.)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3、(海淀0模7.)常温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K+、NO3-、S2-

B.Fe2+、Na+、Cl-、ClO-

C.Fe3+、NH4+、SO42-、NO3-

D.H+、Cl-、SO42-、C6H5O-

离子反应方程式:

1、(2011朝阳区10.)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2I- + H2O2 + 2H+ == I2 + O2↑+ 2H2O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

3Fe + 4H2O △

Fe3O4 + 4H2

D.“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ClO-+Cl-+2H+== Cl2↑+H2O

2、(2011石景山区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2H++Cl-+ClO-

B.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可以同时大量存在H+、Fe2+、Cl-、SO42-

C.常温下在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I溶液,沉淀由白色变黄色,证明常温下AgCl溶解度大于AgI溶解度

D.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 mol C20H42的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2 N A

3、(2011延庆县8.)能正确解释下列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A. AlCl 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NH 3:Al 3++4NH 3·H 2O=AlO 2-+4NH 4+

B .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稀硝酸变蓝:2I - + 4H + + NO 3- = I 2 + NO ↑+ 2H 2O

C .电解MgCl 2饱和溶液: MgCl 2=====Mg+Cl 2↑

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 4 + CO 3 CaCO 3↓ + SO 42-

阿佛加得罗常数及计算:

1、(211海淀一模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 mol H 2O 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 N A

B .300 mL 2 mol/L 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 A

C .在标准状况下,2.8 g N 2和2.8 g CO 所含电子数均为1.4 N A

D .在常温常压下,2.24 L SO 2与O 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 N A 2、(211西城一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16

2O 和0.1 mol 182O 均含有0.8 mol 质子

B .K +、S 2-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 .N 2O 5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

D .新制氯水显酸性,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始终呈红色

氧化还原反应

1、(2011海淀0模10.)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 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 3O 4 + 28HNO 3 ==== 9Fe(NO 3)x + NO ↑ + 14H 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Fe(NO 3)x 中的x 为2

B .反应中每还原0.2 mol 氧化剂,就有0.6 mol 电子转移

C .稀HNO 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D .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八)有机化学

1、(2011朝阳区9.)双酚A 是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

健康危害更大。下列有关双酚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双酚A 的分子式是C 15H 16O 2

B .双酚A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

C .反应①中,1 mol 双酚A 最多消耗2 mol Br 2

D .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HO C —OH

CH CH 3饱和Br 2水 ②

足量H 2/Ni Δ

双酚A

电解

2、朝阳区28.(16分)软质隐形眼镜材料W 、树脂X 的合成路线如下:

(1)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甲的结构简式是 。

(3)B →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B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酯且含有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顺反异构,下同),写出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含有甲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5)已知F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数都是氧原子数的3倍,苯环上的氢原子化学环境都相同。则F 还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 。

a .加成反应

b .氧化反应

c .加聚反应

d .水解反应 (6)写出树脂X 可能的结构简式(写出一种即可) 。

(7)E 的分子式为C 10H 14O 2,含三个甲基,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28.(16分) (1)碳碳双键 醛基 (2)CH 3CH 2CHO

(3)

(4)5

(5)ab (6)

(7)

O

CH 2OH X

W )

∣ ∣ R

已知:H―C―H + R―CH 2―CHO CH 2―CH―CHO CH 2=C―CHO

‖ O

OH ∣

R -H 2O

CH 3 ∣ CH 2 = C —COOCH 2CH 2OH + H 2O CH 3

∣ CH 2 = C —COOH + HOCH 2CH 2OH

浓硫酸

Δ

‖ O

H —C —O —CH = CH —CH 3 ∣ CH 3 ‖

O H —C —O —C = CH 2

n

OH CH 2 H OH ∣

CH 3 C —CH 3 CH 3 ∣ OH + CH 2

3、(211海淀一模26.)(16分)苏合香醇可以用作食用香精,其结构简式如图17所示。

(1)苏合香醇的分子式为 ,它不能..

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 有(填数字序号)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氧化反应 ⑥水解反应 有机物丙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18。其中甲的相对分子 质量通过质谱法测得为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乙与苏合香醇互为 同系物。

(2)按照系统命名法,A 的名称是 。

(3)C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丙中含有两个-CH 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D 与2 mol H 2可以反应生成乙,则D 的结构简式为 。 (5)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或官能团,且显弱酸性的乙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其中3个取代基或官能团互不相邻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

答案:26.(16分)

(1)C 8H 10O …………………………………………………………………(2分) ④⑥(多答、错答不得分,漏答得1分)……………………………………(2分) (2)2-甲基丙烯(或甲基丙烯,习惯命名不得分) ………………………………(2分) (3)(CH 3)2CHCHO+2Cu(OH)2(CH 3)2CHCOOH+Cu 2O ↓+2H 2O ……………(2分)

(4)

-CH=CHCHO ………………………………………………………(2分)

(5)(CH 3)2

CHCOOH+

-CH 2CH 2CH 2OH

(CH 3)2CHCOOCH 2CH 2CH 2-

+H 2O

…………………………………………………………………(2分)

(6)10 …………………………………………………………………(2分)

……………………………………………………………(2分)

17 图18

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点总结

《数字信号处理》辅导 一、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 离散时间信号 (1)基本概念 信号:信号传递信息的函数也是独立变量的函数,这个变量可以是时间、空间位置等。 连续信号:在某个时间区间,除有限间断点外所有瞬时均有确定值。 模拟信号:是连续信号的特例。时间和幅度均连续。 离散信号:时间上不连续,幅度连续。常见离散信号——序列。 数字信号:幅度量化,时间和幅度均不连续。 (2)基本序列(课本第7——10页) 1)单位脉冲序列 1,0()0,0n n n δ=?=?≠? 2)单位阶跃序列 1,0 ()0,0n u n n ≥?=?≤? 3)矩形序列 1,01 ()0,0,N n N R n n n N ≤≤-?=?<≥? 4)实指数序列 ()n a u n 5)正弦序列 0()sin()x n A n ωθ=+ 6)复指数序列 ()j n n x n e e ωσ= (3)周期序列 1)定义:对于序列()x n ,若存在正整数N 使()(),x n x n N n =+-∞<<∞ 则称()x n 为周期序列,记为()x n ,N 为其周期。 注意正弦周期序列周期性的判定(课本第10页) 2)周期序列的表示方法: a.主值区间表示法 b.模N 表示法 3)周期延拓 设()x n 为N 点非周期序列,以周期序列L 对作()x n 无限次移位相加,即可得到周期序列()x n ,即 ()()i x n x n iL ∞ =-∞ = -∑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 当L N <时,()()()N x n x n R n ≠ (4)序列的分解 序列共轭对称分解定理:对于任意给定的整数M ,任何序列()x n 都可以分解成关于/2c M =共轭对称的序列()e x n 和共轭反对称的序列()o x n 之和,即

DDR的基础知识

DDR的基础知识 1.电源 DDR的电源可以分为三类: 主电源VDD和VDDQ, 主电源的要求是VDDQ=VDD,VDDQ是给IO buffer供电的电源,VDD是给但是一般的使用中都是把VDDQ和VDD合成一个电源使用。有的芯片还有VDDL,是给DLL供电的,也和VDD使用同一电源即可。 电源设计时,需要考虑电压,电流是否满足要求,电源的上电顺序和电源的上电时间,单调性等。 电源电压的要求一般在±5%以内。 电流需要根据使用的不同芯片,及芯片个数等进行计算。由于DDR的电流一般都比较大,所以PCB设计时,如果有一个完整的电源平面铺到管脚上,是最理想的状态,并且在电源入口加大电容储能,每个管脚上加一个100nF~10nF的小电容滤波。 参考电源Vref, 参考电源Vref要求跟随VDDQ,并且Vref=VDDQ/2,所以可以使用电源芯片提供,也可以采用电阻分压的方式得到。由于Vref一般电流较小,在几个mA~几十mA的数量级,所以用电阻分压的方式,即节约成本,又能在布局上比较灵活,放置的离Vref管脚比较近,紧密的跟随VDDQ电压,所以建议使用此种方式。需要注意分压用的电阻在100~10K均可,需要使用1%精度的电阻。 Vref参考电压的每个管脚上需要加10nF的点容滤波,并且每个分压电阻上也并联一个电容较好。 用于匹配的电压VTT(TrackingTermination Voltage)

VTT为匹配电阻上拉到的电源,VTT=VDDQ/2。DDR的设计中,根据拓扑结构的不同,有的设计使用不到VTT,如控制器带的DDR器件比较少的情况下。如果使用VTT,则VTT的电流要求是比较大的,所以需要走线使用铜皮铺过去。并且VTT要求电源即可以吸电流,又可以灌电流才可以。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专门为DDR设计的产生VTT的电源芯片来满足要求。 而且,每个拉到VTT的电阻旁一般放一个10Nf~100nF的电容,整个VTT电路上需要有uF级大电容进行储能。 一般情况下,DDR的数据线都是一驱一的拓扑结构,且DDR2和DDR3内部都有ODT做匹配,所以不需要拉到VTT做匹配即可得到较好的信号质量。而地址和控制信号线如果是多负载的情况下,会有一驱多,并且内部没有ODT,其拓扑结构为走T点的结构,所以常常需要使用VTT进行信号质量的匹配控制。 2. 时钟 DDR的时钟为差分走线,一般使用终端并联100欧姆的匹配方式,差分走线差分对控制阻抗为100ohm,单端线50ohm。需要注意的是,差分线也可以使用串联匹配,使用串联匹配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差分信号的上升沿缓度,对EMI可能会有一定的作用。 3. 数据和DQS DQS信号相当于数据信号的参考时钟,它在走线时需要保持和CLK信号保持等长。DQS在DDR2以下为单端信号,DDR2可作为差分信号,也可做单端,做单端时需要将DQS-接地,而DDR3为差分信号,需要走线100ohm差分线。由于内部有ODT,所以DQS不需要终端并联100ohm电阻。每8bit数据信号对应一组DQS信号。 DQS信号在走线时需要与同组的DQS信号保持等长,控制单端50ohm的阻抗。在写数据时,DQ和DQS的中间对齐,在读数据时,DQ和DQS的边沿对齐。DQ信号多为一驱一,并且DDR2和DDR3有内部的ODT匹配,所以一般在进行串联匹配就可以了。

可靠性基础知识

质量人员必读-------可靠性基础知识 第一节可靠性定义 一、可靠性定义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从定义本身来说,它是产品的一种能力,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个例子(100个学生即将参加考试)来理解这个定义,可靠性就是指:100个学生的考分的平均是多少?对这个平均分的准确性有多大把握?分数越高、把握越大,可靠性就越高。 我国的可靠性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中初步形成可靠性研究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军工产品。其他行业可靠性工作起步更晚,差距更大,与先进国家差距20~30年,虽然国家已制订可靠性标准,但尚未引起所有企业的足够重视。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二、可靠性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如某公司市场部2001年调查记录):“对可靠性的重视度,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例如,英国电讯(BT)关于可靠性管理/指标要求有产品寿命、MTBF 报告、可靠性框图、失效树分析(FTA)、可靠性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等;泰国只有MTBF 和MTTF的要求;而厄瓜多尔则未提到,只是提出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产品的可靠性很重要,它不仅影响生产公司的前途,而且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前苏联的“联盟11号”宇宙飞船返回时,因压力阀门提前打开而造成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可靠性好的产品,不但可以减少公司的维修费用,而且可以很快就打出品牌,大幅度提升公司形象,增加公司收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不仅要求产品物美价廉,而且十分重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虽然在性能、价格方面与我国彼此相仿,却能占领美国以及国际市场。主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产品可靠性胜过我国一筹。美国的康明斯、卡勃彼特柴油机,大修期为12000小时,而我国柴油机不过1000小时,有的甚至几十小时、几百小时就出现故障。我国生产的电梯,平均使用寿命(指两次大修期的间隔时期)为3年左右,而国外的电梯平均寿命在10年以上,是我们的3倍;故障率,国外平均为0.05次,而我国为1次以上,高出20倍,这样的产品怎么有竞争力呢!因此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狠抓产品质量,特别是产品可靠性,没有可靠性就没有质量,企业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可靠性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抓好可靠性工作,不仅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兴衰的大问题。(呵呵,这是唱高调的内容,可以不看的……) 三、可靠性指标 衡量产品可靠性水平有好几种标准,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有时要用几种标准(指标)去度量一种产品的可靠性,但最基本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标准。 1.可靠度R(t);它是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一批产品的数量为N,从t = 0时开始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失效的产品件数逐渐增加,而正常工作的产品件数n(t)逐渐减少,用R(t)表示产品在任意时刻t的可靠度。 2.可靠寿命;它与一般理解的寿命有不同含义,概念也不同,设产品的可靠度为R(t),使可靠度等于规定值r时的时间tr的,即被定义为可靠寿命。 3.失效率(故障率)λ(t);它是指某产品(零部件)工作到时间t之后,在单位时间△t 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第五章 可靠性基础知识(3)可靠性实验

第三节可靠性试验 第三节可靠性试验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筛选与环境应力筛选 2、了解可靠增长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 3、熟悉可靠性测定试验 4、了解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对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发现产品设计、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和工艺方面的缺陷,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使产品可靠性增长。 可靠性试验可以是实验室的试验,也可以是现场试验。 实验室试验是在规定的受控条件下的试验。它可以模拟现场条件,也可以不模拟现场条件。 可靠性试验一般可分为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 工程试验包括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和可靠性增长试验;统计试验包括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典型考题: 典型考题: 多选题 61.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最有效的环境应力是( )。 a.正弦振动 b.随机振动 c.温度循环 d.高温老化 e.冲击振动 62.在定时截尾的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决定试验方案的参数有( )。 a.生产方风险α b.使用方风险β c.产品合格品率 d.鉴别比d e.产品研制的风险 一、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一、环境应力筛选试验(ess, environment stress screening) 环境应力筛选(environmentstress screen, ess)是一种工艺手段,是通过向电子产品施加合理的环境应力和电应力,将其内部的潜在缺陷加速变成故障,并通过检验发现和排除故障的过程。环境应力筛选试验是通过在产品上施加一定的环境应力,以剔除由不良元器件、零部件或工艺缺陷引起的产品早期故障的一种工序或方法。对电子产品施加的环境应力最有效的是随机振动和温度循环应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广州瑞发有限公司编制

第一章放射源 §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 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 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 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 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 2 1H、3 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 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 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 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位素,60CO就是把59CO放在反应堆里照射。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的,所以60CO就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2放射性衰变和三种射线 放射性原子核通过自发地变化,放出射线和能量,同时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可靠性理论基础知识 1.可靠性定义 我国军用标准GIB 451A-2005《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中,可靠性定义 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 1.1可靠性参数 1、失效概率密度和失效分布函数 失效分布函数就是寿命的分布函数,也称为不可靠度,记为)(t F 。它 是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通常表示为 )()(t T P t F ≤= 失效概率密度是累积失效概率对时间t 的倒数,记为f(t)。它是产品在 包含t 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可表示为)() ()('t F dt t dF t f ==。 2、可靠度 可靠度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记为 )(t R 。通常表示为?∞ =-=>=t dt t f t F t T P t R )()(1)()( 式中t 为规定的时间,T 表示产品寿命。 3、失效率 已工作到时刻t 的产品,在时刻t 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成为该产品时刻 t 的失效率函数,简称失效率,记为)(t λ。) (1) ()()()()()(''t F t F t R t F t R t f t -===λ。 4、不可修复的产品的平均寿命是指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记为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0)(dt t R MTTF 。 5、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

DDR3基本知识

DDR3基本知识 一、DDR3简介 DDR3(double-data-rate thre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是应用在计算机及电子产品领域的一种高带宽并行数据总线。DDR3在DDR2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其数据传输速度为DDR2的两倍。同时,DDR3标准可以使单颗内存芯片的容量更为扩大,达到512Mb至8Gb,从而使采用DDR3芯片的内存条容量扩大到最高16GB。此外,DDR3的工作电压降低为1.5V,比采用1.8V的DDR2省电30%左右。说到底,这些指标上的提升在技术上最大的支撑来自于芯片制造工艺的提升,90nm甚至更先进的45nm制造工艺使得同样功能的MOS管可以制造的更小,从而带来更快、更密、更省电的技术提升。 DDR3的发展实在不能说是顺利,虽然在2005年就已经有最初的标准发布并于2007年应用于Intel P35 “Bearlake”芯片组上,但并没有像业界预想的那样很快替代DDR2,这中间还经历了对SDRAM业界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不但使DDR3占领市场的速度更加减慢,还使DDR3在技术上一度走在世界领先地位的内存大厂奇梦达倒闭,实在是让人惋惜。虽然如此,DDR3现今是并行SDRAM家族中速度最快的成熟标准,JEDEC标准规定的DDR3最高速度可达1600MT/s(注,1MT/s即为每秒钟一百万次传输)。不仅如此,内存厂商还可以生产速度高于JEDEC标准的DDR3产品,如速度为2000MT/s的DDR3产品,甚至有报道称其最高速度可高达2500MT/s。 二、DDR存储器特性 1) 时钟的上升和下降沿同时传输数据 DDR存储器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同时在时钟循环的上升和下降沿提取 数据,从而把给定时钟频率的数据速率提高1倍。例如,在DDR200器件中,数据传输频率为200 MHz,而总线速度则为100 MHz。 2) 工作电压低 DDR1、DDR2和DDR3存储器的电压分别为2.5、1.8和1.5V,因此与采用3.3V的正常SDRAM芯片组相比,它们在电源管理中产生的热量更少,效率更高。 3) 延时小 延时性是DDR存储器的另一特性。存储器延时性可通过一系列数字体现,如用于DDR1的2-3-2-6-T1、3-4-4-8或2-2-2-5。这些数字表明存储器进行某一操作所需的时钟脉冲数,数字越小,存储越快。 这些数字代表的操作如下:CL- tRCD – tRP – tRAS – CMD。要理解它们,您必须牢记存储器被内部组织为一个矩阵,数据保存在行和列的交叉点。 ?CL:列地址选通脉冲(CAS)延迟,是从处理器发出数据内存请求到存储

可靠性基础知识

2. 可靠性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1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知识 2.1.1 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的概念,可以说,自古以来从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起就已经存在。然而可靠性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却是近几十年的事。可靠性归根结底研究的还是产品的可靠性,而通常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 最早的可靠性定义由美国AGREE在1957年的报告中提出,1966年美国的MIL-STD-721B又较正规地给出了传统的或经典的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为世界各国的标准所引证,我国的GB318-82给出的可靠性定义也与此相同。 [3]赵海波。这里的产品是泛指的,它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可以是一个零件。 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在使用寿命期内保持其产品质量指标的数值而不致失效,这就是可靠性问题。因此,可靠性也是产品的一个质量指标,而且是与时间有关的参量。只有在引进了可靠性指标后,才能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对产品质量作全面的评定。所谓产品是指作为单独研究和分别试验对象的任何元件、设备或系统,可以是零件也可以是由它们装配而成的机器,或由许多机器组成的机组和成套设备,甚至还把人的作用也包括在内。在具体使用“产品”这一词时,其确切含义应加以说明。例如汽车板簧、汽车发动机、汽车整车等。 从定义可以看出,产品的可靠性是与“规定的条件”分不开的。这里所讲的规定条件包括产品使用时的应力条件(温度、压力、振动、冲击等载荷条件)、环境条件(地域、气候、介质等)和贮存条件等。规定的条件不同,产品的可靠性是不同的。 产品的可靠性又与“规定的时间”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过零件筛选、整机调试和跑合后,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会有一个较长的稳定使用或贮存阶段,以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可靠性水平逐渐降低。 产品的可靠性还和“规定的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产品往往具有若干项技术指标。定义中所说的“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若干功能的全体,而不是其中的

第二章 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语音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1、语音信号处理? 语音信号处理是研究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一门学科。 2、语音信号处理的目的? 1)如何有效地,精确地表示、存储、传递语音信号及其特征信息;2)如何用机器来模仿人类,通过处理某种运算以达到某种用途的要求,例如人工合成出语音,辨识出说话人、识别出说话内容等。 因此,在研究各种语音信号处理技术之前,需要了解语音信号的基本特性,同时,要根据语音的产生过程建立实用及便于分析的语音信号模型。 本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语音的产生过程、语音信号的特性分析以及语音信号生成的数学模型。 第一部分内容语音的产生过程,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1)什么是语音?2)语音的产生过程? 3、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带有语言的声音。人们讲话时发出的话语叫语音,它是一种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且具有一定的语法和意义。语音是声音和语言的组合体,所以对于语音的研究包括:1)语音中各个音的排列由一些规则控制,对这些规则及其含义的研究成为语言学;2)对语音中各个音的物理特征和分类的研究称为语音学。 4、语音的产生 语音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的发声器官。人的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咽、鼻、口等。 ◆喉以上的部分称为声道,其形状随发出声音的不同而变化; ◆喉的部分称为声门。 ◆喉部的声带是对发音影响很大的器官。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开启和闭合使气流形成一系列脉冲。

每开启和闭合一次的时间即振动周期称为基音周期,其倒数为基音频率,简称基频。基频决定了声音频率的高低,频率快则音调高,频率慢则音调低。 基音的范围约为70 -- 350Hz,与说话人的性别、年龄等情况有关。 人的说话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想说阶段(2)说出阶段(3)传送阶段(4)理解阶段(5)接收阶段。 人的说话的过程: 1)想说阶段:人的说话首先是客观事实在大脑中的反映,经大脑的决策产生了说话的动机; 接着说话神经中枢选择适当的单词、短语以及按照语法规则的组合,以表达想说的内容和情感。 2)说出阶段:由想说阶段大脑中枢的决策,以脉冲形式向发音器官发出指令,使得舌、唇、鄂、声带、肺等部分的肌肉协调地动作,发出声音。与此同时,大脑也发出一些指令给其他有关器官,使之产生各种动作来配合言语的效果,如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经常有些人说话时会手舞足蹈。另外,还会开动“反馈”系统来帮助修正语音。 3)传送阶段:说出的话语是一连串声波,凭借空气为媒介传送到听者的耳朵。有时遇到某种阻碍或其他声响的干扰,使声音产生损耗或失真。 4)接收阶段:从外耳收集的声波信息,经过中耳的放大作用,达到内耳。经过内耳基底膜的振动,激发器官内的神经元使之产生脉冲,将信息以脉冲形式传送给大脑。 5)理解阶段:听觉神经中枢收到脉冲信息后,经过一种至今尚未完全了解的方式,辨认说话人及听到的信息,从而听懂说话人的话。 再开始介绍语音信号的特性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语音和语言的定义。 5、语言 是从人们的话语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符号系统。包括构成语言的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等不同层次的单位,以及词法、句法、文脉等语法和语义内容。语言学是语音信号处理的基础。例如,可以利用句法和语义信息减少语音识别中搜索匹配范围,提高正确识别率。 6、语音学 Phonetics是研究言语过程的一门科学。它考虑的是语音产生、语音感知等的过程以及语音中各个音的特征和分类问题。现代语音学发展成为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以

放射性元素的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一、有关放射性元素的基础知识 1. 为什么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如果两个原子质子数目相同,但中子数目不同,则他们仍有相同的原子序,在周期表是同一位置的元素,所以两者就叫同位素。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称为“稳定同位素”,并不是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 自19 世纪末发现了放射性以后,到20 世纪初,人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已有30 多种,而且证明,有些放射性元素虽然放射性显著不同,但化学性质却完全一样。 1910 年英国化学家F. 索迪提出了一个假说,化学元素存在着相对原子质量和放射性不同而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相同的变种,这些变种应处于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上,称做同位素。 不久,就从不同放射性元素得到一种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6.08 ,另一种则是208。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W.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912年他改进了测电子的仪器,利用磁场作用,制成了一种磁分离器(质谱仪的前身)。当他用氖气进行测定时,无论氖怎样提纯,在屏上得到的却是两条抛物线,一条代表质量为20 的氖,另一条则代表质量为22 的氖。这就是第一次发现的稳定同位素,即无放射性的同位素。当 F.W. 阿斯顿制成第一台质谱仪后,进一步证明,氖确实具有原子质量不同的两种同位素,并从其他70 多种元素中发现了200 多种同位素。到目前为止,己发现的元素有109 种,只有20 种元素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但所有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的混合物,稳定同位素约300 多种, 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 种以上。 1932 年提出原子核的中子一质子理论以后,才进一步弄清,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并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因此,同位素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但由于它们的中子数不同,这就造成了各原子质量会有所不同,涉及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放射性等),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质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可有较多的稳定同位素,而且通常不少于 3 个,而质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般只有一个稳定核素,其稳定同位素从不会多于两个,这是由核子的结合能所决定的。 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更深一步。这不仅使元素概念有了新的含义,而且使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再一次证明了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而不是原子质量数。 2. 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 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 )是不稳定的,它会“变”。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 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核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出a射线、B射线、丫射线和电子俘获等,但是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并不

信号链基础知识之几个关键的基本概念

信号链基础知识之几个关键的基本概念 一直有人说“一年数字,十年模拟。”。大致意思我猜是说:数字技术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懂,而模拟技术是非常深奥难以掌握的。我觉得即便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模拟电子技术也不可能离开那些非常基础的东西而成为美丽、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所以说,模拟电子技术的“深不可测”并不应该成为我们畏惧它的原因,相反,我们应该尽量把基础知识打扎实,迎难而上,去体会“模拟技术是一种艺术”! (1)输入失调电压(Input offset voltage——Vio): 定义:Vio是使输出电压为零时在运放输入端所加的一个补偿电压。 实际上,由于运放的输入级电路参数不可能绝对对称,所以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内部两个差分晶体管的微小差异,通过A倍放大后,即可产生一个不容忽视的输出电压。下图是由输入偏移电压产生的一种极端情况(这个图已把问题说得简单、明了,我就不多说了), 由此可见,输入偏移电压有时可能使得运放输出级的工作状态进入非线性区。So,要想使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话,我们就不得不事先对运放进行调零的操作了!——进行人为地输入一个补偿电压。如下图所示:

(2)输入失调电流(Input Offset Current——Iio): 碎碎念:对于FET运算放大器来说,由于其输入电阻是“出了名”的极大,以致该类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一般是极小的,不至于在运放的输入端产生额外严重的补偿电压。However,反观双极性运算放大器,其输入失调电流在多处情况下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一个有效的处理办法是:尽量使得运放的同相与反相两端保持良好的对称状态,以减小输入失调电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由于运放一般具有极大的开环电压增益,所以两个输入端即便是只有很小的电压差,运放的输出级也有可能轻易到达饱和区域。由此,运放几乎只能用于比较器应用了。但是,当引入负反馈后,运放就变成一种非常有用的器件了。引入负反馈能够给放大器的性能带来多方面的改善,比如可以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展宽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考虑到博文的篇幅,留待后文再针对这些情况作专门的分析和讨论。

经典matlab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常用函数 1 图形化信号处理工具,fdatool(滤波器设计),fvtool(图形化滤波器参数查看)sptool (信号处理),fvtool(b,a),wintool窗函数设计.或者使用工具箱filter design设计。 当使用离散的福利叶变换方法分析频域中的信号时,傅里叶变换时可能引起漏谱,因此需要采用平滑窗, 2数字滤波器和采样频率的关系。 如果一个数字滤波器的采样率为FS,那么这个滤波器的分析带宽为Fs/2。也就是说这个滤波器只可以分析[0,Fs/2]的信号.举个例字: 有两个信号,S1频率为20KHz,S2频率为40KHz,要通过数字方法滤除S2。 你的滤波器的采样率至少要为Fs=80HKz,否则就分析不到S2了,更不可能将它滤掉了!(当然根据采样定理,你的采样率F0也必须大于80HK,,Fs和F0之间没关系不大,可以任取,只要满足上述关系就行。) 3两组数据的相关性分析r=corrcoef(x,y) 4 expm 求矩阵的整体的exp 4离散快速傅里叶fft信号处理中,傅里叶变换的典型用途是将信号分解成幅值分量和频率分量)。Ft为连续傅里叶变换。反傅里叶ifft 5 ztrans(),Z变换是把离散的数字信号从时域转为频率 6 laplace()拉普拉斯变换是把连续的的信号从时域转为频域 7 sound(x)会在音响里产生x所对应的声音 8 norm求范数,det行列式,rank求秩 9 模拟频率,数字频率,模拟角频率关系 模拟频率f:每秒经历多少个周期,单位Hz,即1/s; 模拟角频率Ω是指每秒经历多少弧度,单位rad/s; 数字频率w:每个采样点间隔之间的弧度,单位rad。 Ω=2pi*f; w = Ω*T 10 RMS求法 Rms = sqrt(sum(P.^2))或者norm(x)/sqrt(length(x)var方差的开方是std标准差,RMS应该是norm(x)/sqrt(length(x))吧. 求矩阵的RMS:std(A(:)) 11ftshift 作用:将零频点移到频谱的中间 12 filtfilt零相位滤波, 采用两次滤波消除系统的非线性相位, y = filtfilt(b,a,x);注意x的长度必须是滤波器阶数的3倍以上,滤波器的阶数由max(length(b)-1,length(a)-1)确定。

放射性的基础知识

放射性的基础知识 一、放射性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放出射线,转变成稳定的原子核,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自然界存在着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衰变是原子核内部的物理现象。稳定的原子核中,中子和质子数目通常保持一定的比例,当中子数或质子数过多时,原子核便不稳定,形成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又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自然界存在的,如U-238, Th-232,Ra-226和K-40等)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由人工核反应生产的,如Cs-137,Co-60,I-131等)。 1、核衰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α衰变,放射性原子核放出α粒子(He原子核)后生成 另一个核的过程。 Z X A→ Z-2Y A-4+ 2He 4+Q 它一般发生在原子序数较高的重原子核中,尤其为原子序数大于82的重金属原子核中,如 88Ra 226→ 86Rn 222+ 2He 4+4.879Mev 92U 238→ 90Th 234+ 2He 4+4.15Mev ②β衰变,分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情况。 β-衰变为放出负电子(e-)的衰变,它是由于原子核中中子过多而造成,放出一个负电子后,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原子序数增加1,衰变式为: Z X A →Z+1Y A+β-+ν+Q

由于β-衰变产生的能量在β-粒子和反中微子ν之间分配,因此β-粒子的能量是连续分布,最大为Q,最小为0,如: 55Cs 137→ 56Ba 137+β-+ ν+Q 27Co 60 → 28Ba 60+β-+ ν +Q 同理β+衰变是放出正电子(e+)的衰变,它是由于原子核内质子过多而引起的,放出一个正电子后,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原子序数减少1,其衰变式为: Z X A →Z-1Y A+β++ν+Q 自然界中找不到正电子衰变的核素。 电子俘获又称K俘获,它是原子核自核外层轨道上(通常在K层)俘获一个电子,使核里的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并放出中微子,衰变式为: Z X A +e+→Z-1Y A+ν+Q 很多放射性同位素会发生电子俘获衰变,如: 26Fe 55 +e-→ 25Mn 55+ν+Q 53I 125 +e-→ 52Te 125+ν+Q 电子俘获过程中会伴随发生标识χ射线,γ射线和俄歇电子(即外层电子跃迁至K层时,过剩能量传递给另一个壳层电子发出)。 ③γ衰变 在α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过程中,原子核往往处于激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讲义之一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技术培训班 讲义之一 放射源1-1 物质、原子和同位素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就是宏观的水。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简单归纳一下: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例如:11H、21H、3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又如: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1,重核约为1:15)。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生成放射性同

可靠性基础知识提纲

第五章//x 可靠性基础知识提纲(中级, 2007) 可靠性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可靠性是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内容. 如今可靠性工程已发展到诸多方面. p.212 第一节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p.212~20 1.什么叫故障(失效)?(有三种说法) p.212~3 什么叫故障模式?什么叫故障机理?p.213 2.产品的故障如何分类?p.213 3.什么叫可靠性?什么叫可靠度?p.213 如何理解可靠性概念中的”三个规定”?p.213 4.产品的可靠性如何分类?p.213 5.什么叫维修性?可靠性和维修性都是产品的重要设计特性. p.214 6.什么叫保障性?什么叫保障资源?p.214 产品的设计应具有可保障的特性和能保障的特性. 7.什么叫可用性?什么叫可用度?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的关系如何?p.215 8.什么叫可信性?p.215 9.产品可靠度R(t)的定义是什么?R(t)=P(T>t) p.215 如何估计R(t)?R(t)≈(N0-r(t))/N0[例5.1-1] p.217 10.产品的累积故障分布函数F(t)(不可靠度)的定义是什么?F(t)=P(T≤t)=1-R(t) 如何估计F(t)?(1)用统计试验进行估计p.216 (2)F(t)=1-R(t)≈r(t)/N0 11.故障密度函数f(t)的定义是什么?p.216 12.R(t)、F(t)、f(t)之间的关系如何?p.216~7 (1)从公式看……… (2)从图形上看…… 13.什么样的产品,其故障分布可视为近似指数分布?P.216 必须熟记 14.什么叫产品的故障率(失效率)λ(t)?λ(t)=Δr(t)/[N s(t)Δt] 故障率的单位为10-9/h, 称之为菲特(Fit) 记住它! [例5.1-2] p.217 15.λ(t)与f(t)有什么区别?λ(t)、R(t)、f(t)之间有什么关系? f(t)/R(t)=λ(t) 对指数分布, λ(t)=λ(常数) 16.什么是平均失效(故障)前时间(MTTF)?p.218 (MTTF=Mean Time To Failure) [例5.1-3] p.218 对不可修复产品,MTTF就是产品的平均寿命. 17.什么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例5.1-4] p.218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18.什么是贮存寿命?p.218 19.什么是平均修复时间(MTTR)?p.218~9 (MTTR=Mean Time To Repair) 20.什么叫浴盆曲线(故障率曲线)?若寿命T服从指数分布, 问故障率曲线是什么?λ(t)=λ. 产品故障率λ(t)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耗损故障期. 21.可靠性与产品质量有什么关系?p.220 产品质量是什么?产品性能指什么?可靠性与性能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节基本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p.220~8

信号时序知识

系统时序基础理论 对于系统设计工程师来说,时序问题在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时钟频率的提高,留给数据传输的有效读写窗口越来越小,要想在很短的时间限制里,让数据信号从驱动端完整地传送到接收端,就必须进行精确的时序计算和分析。同时,时序和信号完整性也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信号质量是确保稳定的时序的关键,由于反射,串扰造成的信号质量问题都很可能带来时序的偏移和紊乱。因此,对于一个信号完整性工程师来说,如果不懂得系统时序的理论,那肯定是不称职的。本章我们就普通时序(共同时钟)和源同步系统时序等方面对系统时序的基础知识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 普通时序系统(共同时钟系统) 所谓普通时序系统就是指驱动端和接收端的同步时钟信号都是由一个系统时钟发生器提供。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普通时钟系统的示意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系统的前端总线的时序结构,即处理器(CPU)和芯片组(Chipset)之间的连接。 在这个例子中,驱动端(处理器)向接收端(芯片组)传送数据,我们可以将整个数据传送的过程考虑为三个步骤: 1.核心处理器提供数据; 2.在第一个系统时钟的上升沿到达时,处理器将数据Dp锁存至Qp输出; 3.Qp沿传输线传送到接收端触发器的Dc,并在第二个时钟上升沿到达时,将数据传送到芯片组内部。 一般来说,标准普通时钟系统的时钟信号到各个模块是同步的,即图中的Tflight clka和Tflight clkb 延时相同。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整个数据从发送到接收的过程需要经历连续的两个时钟沿,也就是说,如果要使系统能正常工作,就必须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让信号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如果信号的传输延迟大于一个时钟周期,那么当接收端的第二个时钟沿触发时,就会造成数据的错误读取,因为正确的数据还在传输的过程中,这就是建立时间不足带来的时序问题。目前普通时序系统的频率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原因就在于此,频率越高,时钟周期越短,允许在传输线上的延时也就越小,200-300MHz已经几乎成为普通时序系统的频率极限。那么,是不是传输延时保持越小就越好呢?当然也不是的,因为它还必须要满足一定的保持时间。在接下来几节里,我们就建立和保持时间来分析一下时序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以及正确的系统时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1. 时序参数的确定 对于时序问题的分析,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理解相关的一些时序参数的具体含义,比如Tco,缓冲延时,传播延迟,最大/小飞行时间,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建立时间裕量,保持时间裕量,时钟抖动,时钟偏移等等,如果对这些参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就很容易造成时序设计上的失误。 首先要阐明的是Tco和缓冲延时(buffer delay)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Tco是指时钟触发开始到有效数据输出的器件内部所有延时的总和;而缓冲延时是指信号经过缓冲器达到有效的电压输出所需要的时间。可以看出,Tco除了包含缓冲延时,还包括逻辑延时。通常,确定Tco的方法是在缓冲输出的末端直

2020年信号处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信号 1.信息是消息的内容,消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2.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率特性 3.若信号可以用确定性图形、曲线或数学表达式来准确描述,则该信号为确定性信号 若信号不遵循确定性规律,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则该信号为随机信号 4.信号分类:能量信号,一个信号如果能量有限;功率信号,如果一个信号功率是有限的 5.周期信号、阶跃信号、随机信号、直流信号等是功率信号,它们的能量为无限 6.信号的频谱有两类:幅度谱,相位谱 7.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把频率作为信号的自变量,在频域里进行信号的频谱分析 第二章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 1.周期信号频谱分析的常用工具:傅里叶三角级数;傅里叶复指数 2.利用傅里叶三角级数可以把周期信号分解成无穷多个正、余弦信号的加权和 3频谱反映信号的频率结构,幅频特性表示谐波的幅值,相频特性反映谐波的相位 4.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

5.周期信号由无穷多个余弦分量组成 周期信号幅频谱线的大小表示谐波分量的幅值 相频谱线大小表示谐波分量的相位 6.周期信号的功率谱等于幅值谱平方和的一半,功率谱反映周期信号各次谐波的功率分配关系,周期信号在时域的平均功率等于其各次谐波功率之和 7.非周期信号可看成周期趋于无穷大的周期信号 8.周期T0增大对频谱的影响:谱线变密集,谱线的幅度减少 9.非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非周期信号也可以进行正交变换;非周期信号完备正交函数集是一个无限密集的连续函数集;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非周期信号可以用其自身的积分表示 10.常见奇异信号:单位冲激信号,单位直流信号,符号函数信号,单位阶跃信号 1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一个周期绝对可积?傅里叶级数?离散谱 非周期信号:无限区间绝对可积?傅里叶变换?连续谱12.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是无穷多个冲激函数的线性组合 脉冲函数的位置:ω=nω0 , n=0,±1,±2, ….. 脉冲函数的强度:傅里叶复指数系数的2π倍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也是离散的; 谱线间隔与傅里叶级数谱线间隔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