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编者按]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及整体经济都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的有关分析与论述,颇具新意,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度,很值得一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促使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进入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并有利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认识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提高化解实际难题的能力,正确处理平衡好部门经济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与积极发展、适当降温与适度规模、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等重要关系。

一、平衡部门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实现正确的产业定位

科学认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确处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部门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的矛盾,平衡部门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实现房地产业的正确定位,是现阶段实现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

第一,要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和协调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既要继续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更要考虑其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通过土地的垂直管理抑制其过分投资的冲动。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产业特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避免不顾当地实际情况,争相构建以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发展结构。应该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着眼,把房地产业放到适当位置上加以发展。

第二,要保持房地产业投资的合理规模,从根本上切断房地产业引发经济泡沫的途径。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引发了投资过热。当前,特别要注意防止房地产经济过热,避免其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经济过热将会增大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为此要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逐步规范房地产业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例,积极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加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以化解房地产投资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第三,要改变房地产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并推进房地产业集约型发展的创新模式。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痕迹比较明显,不乏高投入、高能耗,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集约型经营方式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不相协调。因此,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从全行业来看,当前,要更加注重“环境、文化、科技、环保”的先进理念,本着以人为本、节能省地的原则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

二、平衡主要依靠与积极发展的关系——

—规范提升地方政府的行为能力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房地产业生产经营的对象是不动产,因此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操控权。而宏观调控的政策制定者却是中央政府,因此,在政策的传递和执行方面,必然会出现中央和地方的差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

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院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张永岳

异。要确保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处理并平衡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房地产业的主要依靠与积极发展的关系,规范和提升地方政府的行为能力。

第一,要重视改变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状况。近十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支柱性质的重要产业部门,在我国房地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房地产业对上海市GDP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5.5%上升到2004年的8.4%,由其带动的关联产业的GDP贡献率总计约为19.5%。即使是在楼市比较低迷的2005年,房地产业对上海市各区县财政税收和GDP的贡献仍然很高。比如,松江区分别为18%和8%,徐汇区分别为40%和20%。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自然会认为房地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应当保持其支柱产业地位。诚然,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在一定条件下也无可非议。在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业的确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和明显的GDP拉动效应。但是,在这种利益驱动下,一些地方渐渐形成了针对房地产业的特殊发展模式,一些条件不够成熟的地区也纷纷效仿,由此出现了地方经济过分依赖房地产业这一比较普遍的现象,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变。

第二,要规范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中的施政能力。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信贷中承担了过多的政府担保角色。1998年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长迅速,这是政府为配合扩大内需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进个人消费贷款所形成的。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项目贷款,均与政府担保(或政府背景)密切相关。据估计,在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中,80%以上都与政府担保有关。这些担保,有些是有形的,如地方政府出具担保函;有些是无形的,如政府秘书长说“没事”。一旦政府担保的项目出问题导致银行坏账,这些负债最终将成为国家综合负债而加大整个经济金融风险。这就需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改变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及只注重增长的政绩观。唯其如此,地方政府的扭曲行为才能得以矫正,房地产投资才会变得更为理性,才会减少由政府扩张冲动引致的周期波动和金融风险。

第三,要提升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综合能力。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城市之所以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他产业发展不够,办实业不如去卖地,来钱快,又省力。而这又与这些地区全面发展经济的综合能力不强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此类情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要综合规划,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加快发展优势、特色的产业。这样做,不仅能减少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而且也能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综合实力。

三、平衡适当降温与适度规模的关系——

—完善房地产业宏观调控

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调整时期,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业发展过热的局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方兴未艾,这就仍然需要房地产业做出相应的积极贡献。为此,就必须处理平衡好房地产业适当降温与适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以更好地促进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在防止或解决房地产业过热、采取降温措施的同时,要维持房地产业的适度规模。当前,由于房地产业过热的经济现象已经出现,降温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已经历史性地告一段落。相反,无论是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还是从中国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及产业自身成熟度来看,房地产业的规模发展、走规模经济之路不仅是房地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需要。从房地产业的自身情况看,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集中度不高,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仅约为1%,与美国最大开发商4.5%的市场占有率相比,发展规模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房地产业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分工的专业化、成本的节约,以提高经济效益及相关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要完善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运作体系。在我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种不良现象和危险信号在一些城市已频频显现,但是某些地方政府由于认识或者利益上的种种原因,有可能对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针对地方政府的调控。随着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全面化、纵深化和严厉化,一些地方政府的态度和反应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已从观望犹豫转变为积极响应。然而,从更高的要求看,还要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在税收、信贷等方面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只有完善了政府在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中的整个运作体系,宏观调控才能更加有效,才能确保房地产业按经济规律持续健康地适度发展。

第三,要创造条件建立更加完善的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机制。为了缓解房地产业过快的增长,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由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巨大,所以还需关注并防止因为调控不当造成产业经济的过度降温,引发国民经济下滑和失业人数增加。所以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在适当降温的同时维持并促进适度的规模经济。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房地产经济领域中更有效的市场机制,从而形成更完善的市场资源配置体系、市场传导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让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由原来的“刹车机制”进一步调整转变为在宏观调控下比较完善的“自控机制”。对此,按照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深化研究。从长远来说,这样的调控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

四、平衡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的关系——

—构筑住房领域民生安全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住房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房价的快速上涨,

住房市场与住房保障之间的矛盾日渐

突出。一方面,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推动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居住条件的显著改善,而且还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住房在短时期内快速地商品化和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房价的大幅上涨,相当部分普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无疑,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房价的快速上涨会使部分居民无法依靠自己的收入解决其基本的居住需求,而社会又缺乏一套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来应对这一局面。缺乏一套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就相当于在住房领域缺少了一道安全网,必然会大大减弱整个社会对房地产业波动、尤其是房价高涨的承受能力。因此,平衡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的关系,构筑住房领域民生安全网,是推动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要深刻认识住房产业的特殊性。住房产业的特殊性,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欠成熟以及我国尚处于人均收入比较低下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市场化与住房保障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从产品属性来看,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住房商品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天然差别;从制度演变的角度看,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是我国城市住房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性缺陷。住房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必须满足其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居住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各国政府都有义务为本国居民提供合适的、可租得起、买得起的住房;对于少数买不起又租不起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则由政府给予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此即住房的社会属性。同时,住房产业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在实行商品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才能实现它的这一经济功能。可见,住房保障与市场机制两者缺一不能,只有实现了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的平衡,才能确保住房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功能同时得以实现。

第二,加快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在福利分房时代,人们在满足了住房社会属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其商品属性。正是为了让住房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需求点,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在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渐进改革之后,1998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全面加快实施了由福利化分房向货币化分房的体制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初设计政策时,已考虑到过渡性问题,《通知》中明确了“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制度演进从福利分房这一极端走出之后,由于有意无意的忽视,加上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在实践中的滞后,住房产业市场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制度设计的速度,商品住房成为市场供应的绝对主流,而且大户型、高档住房成为市场热点。与此同时,廉租房建设及整个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即使中央三令五申,但截止2006年年底仍有145个城市没有启动。经济适用房的供应比重也持续下降,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占全国住宅总销售面积的比重,由1999年的21%下降到2004年的不足10%。这种状况使得加快住房保障创新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这也成为了当前从中央到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

第三,要从深层次根本化解住房商品化、市场化与住房保障之间存在的矛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下,近两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正在发生变化,新出台的诸多政策多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着力推进住房保障建设正成为我国住房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当前,要解决市场化与住房保障之间的这种制度建设矛盾,最关键的是需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应当坚定不移地加大工作力度,把住房保障工作迅速推进下去,其核心是扩大廉租房受益面,重心是改良经济适用房、扩大供应规模,并加快推动限价房的试验及发展,难点在于建立一套包括公房和非公房在内的住房租赁体系。其他辅助措施还包括增加或完善公积金、购房贴息、购房减税等等。二是要有条不紊地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优化供应结构,各地既要结合地方具体情况严格落实,又要在落实过程中解决相关问题以更加完善。同时,要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化的住房供给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尽快在住房领域内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生安全网,从而在根本上有利于保证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协调发展。

马志刚/责任编辑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

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1 全面反映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巨大成就的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21日晚播出第三集《协调发展》,揭秘中国如何打赢扶贫攻坚战,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世界历史上不乏因发展失衡而使国家落入“陷阱”停滞不前的例子。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眼前。 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该片认为,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中国智慧创造了独特方案。 就扶贫攻坚而言,中国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已被调动起来:财政扶贫,国家设立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2017年就超过860亿元人民币;交通扶贫,中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96万公里,99.9%的乡镇都已通车;水利扶贫,贫困地区1亿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0%。 片中提到,中国要在2020年彻底消除贫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而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赞赏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如今,中国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规划版图、谋划未来。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再到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

区,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 该片总结指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这宏大誓愿,是人类历史上温暖的一页。 观看《辉煌中国》第三集心得体会2 从天梯上孩子们的笑容到苏州木渎古镇的统筹发展;从东西部牵手的成功跨越到长江经济带舞动世界东方;从“新首都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再到世界聚焦的雄安新区……中国在新长征路上克服一个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探寻奇迹背后所藏的法宝,正是统筹协调发展这一致胜之道。《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将宏大的发展叙事与人民群众点滴切身体会相互映衬,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木渎,苏州城外的千年古镇,烟雨朦胧似画,评弹声声入耳。这个如诗如画的江南小镇,既有守正出新、矢志创新的时代气息,也有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深厚积淀,以协调发展增添“人间天堂”新魅力,让一方寰宇气象为之而新。在小镇引进的69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村民制造的谐波减速机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一边是村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学会了制造生产跟世界上一流的公司竞争的高端产品;一边是小镇的城镇化率达到81%,人均收入甚至超过苏州城区。小镇村民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交融激荡,也享受到了协调发展带来了丰硕果实。城市与乡村共存,创业与乡愁同在,现代与传统交融,人与自然共生,木渎镇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城乡统筹画卷中的一道风景。 如果说,苏州木渎的协调发展只是区域内的发展突破,那么补齐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试卷 只选错的 1、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时期,产业结构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产、二产、一产。 正确 错误 2、四大功能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相结合。 正确 错误 3、城市发展要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 错误 4、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是“三就一保障”。三就指就业、就学、就医;一保障指必要的社会保障。 正确 错误 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要把过去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转变为二三产协调拉动。 正确 错误 6、东部地区在发展现代产业服务业时,一方面要体现(),促进社会经济 市场经济规律 以人为本 以产业为中心 高科技含量 7、国土的开发密度和开发水平较高,资源及环境的承载能力却已开始减弱,这样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8、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的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9、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经济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条件较差的区域被划定为()。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0、国家依法设立的保护区被划定为()。 优化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 重点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 遵循商品价值规律 遵循宏观调控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最终目标 1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 灵魂 基本原则 基本方法 最终目标 15、我国的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强制执行 政府援助 公共服务 财政管理 16、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禁止开发区的是() 自然保护区

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10经济学实验班唐屹317 摘要: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成为影响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房地产市场供给失衡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小户型;供给结构失衡;国民经济 一、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失衡的原因 (一)开发商所认知的市场需求 部分开发商认为,目前大户型在市场上需求较旺,市场需求决定了开发商愿意做大户型。近些年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总数不断增长,全国城市化率在2004年达到41.75%;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快速增收,2006年可支配收入达11759元。这些数据所给出的信息足以让人相信中国的城镇居民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当把这些数据和持续高涨的房价做一简单的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城镇居民所拥有的可支配收人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由于房价的持续上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投机行为。以资金对房屋进行炒作,对现房进行大量的收购,给市场制造了需求增加的假象。不可否认,市场对于大户型是有一定的需求,但是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持续地进行大户型开发,不仅造成了高空置率,也给国家造成了经济上的不稳定因素。 (二)开发商所面对的顾客群 业内有句行话,“单价决定档次,总价决定客群”,因为高收人者的钱要比普通老百姓的钱好赚,多数开发商都会以“高品质”为幌子,把项目的客群定位为高收人者,对于单价较高的项目来说,如果户型做小了,会造成“有钱人看不上,没钱人买不起”的客群错位;但是房地产圈同样流行的一个营销寓言是:为何感冒药没有100元这么贵的。大家都知道,药品市场上感冒药品牌很多,有专治嗓子疼的,有药效时间长的,有保证不打磕睡的,但是没有哪一个牌子敢把这些效能集于一身,其原因在于成本太高,售价太高,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这个营销故事点出了很多产品在定位时容易出现的误区——“过度营销”,即卖点堆砌得太多,超出了市场接受能力。大户型的病根也在于过度营销,开发商以为高端客户对居住舒适度要求很高,所以楼盘不但地段要好,配套要好,户型也一味地大起来。但是,一旦过高的价格超出了购买者的消费能力和心理价位,就会像“100元的感冒药”那样尴尬。 (三)房屋开发前的面积设计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国财税政策方面的缺陷,如分税制、税收优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样,这个难题也困扰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中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社会福利水平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政策扶持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做到促进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消除地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分工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途径来协调区域发展。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协调是基础,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是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市场机制缺陷所引起的,而市场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区域之间经济的巨大差距,这就必须要由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来纠正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杠杆之一的财税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起到自动调节和“熨平”经济的作用,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转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政策是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投资、消费、国际贸易,公共品的供给三个方面来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引导资源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重新调整,保持发达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财税政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干预经济:政府直接投资或运用财税政策引导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公共产品领域,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逐步实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如通过政府采购从产品市场上直接启动落后区域的需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区域结构性转换;通过调整产业政策,限制某些产业的区域进入或促进某些产业的区域退出;政府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来影响私人经济主体的区域决策行为,引导私人经济作出符合财税政策导向的决策,促进要素流向目标区域。 二、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适应性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财税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现行财税政策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953~1978年,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平衡”的时期。那时的“平衡”是一种生产力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自然环境差异大的国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历史上就一直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本文在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上,具体的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最后,点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东部中部西部 正文 纵观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骄傲的说这是一个奇迹,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排名世界前列。中国这条巨龙终于开始腾飞。然而隐藏在这一现象之后的危机也慢慢浮现。相对于东部来说,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历史的日积月累,改革开放后政策向东部倾斜,计划经济的转轨以及中西部地区自身的问题等,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一个东方巨人的话,有人形象地称西部地区为“巨人的跛足”,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一直采取“两分法”,即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地。20世纪80年代,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1]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不协调更加突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1.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但是其经济发展与其人口规模及国土面积极不相称; (1)国民生产总值 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为46211.50亿元、21921.37亿元、14647.38亿元,东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3.15:1.50: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东、中、西部分别为10032元、5258元和4123元,其中东部的上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达25192元,西部的贵州最低,为2301元,前者是后者的11倍。 (2)社会经济结构 1998年,东、中、西部的第一产业之比为1.66:1.3:1,第二产业之比为3.76:1.66:1,第三产业之比为3.55:1.42:1。由此可见,从第三产业角度考虑,东部的先进和西部的落后主要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企业所有制结构——以各类所有制企业工业总值占本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衡量,东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40%,而其他所有制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比重占60%;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的比重为74%,其他所有制企业的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编者按]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及整体经济都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非常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的有关分析与论述,颇具新意,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度,很值得一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促使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进入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并有利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充分认识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提高化解实际难题的能力,正确处理平衡好部门经济与国民经济、主要依靠与积极发展、适当降温与适度规模、市场机制与住房保障等重要关系。 一、平衡部门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实现正确的产业定位 科学认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确处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部门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的矛盾,平衡部门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实现房地产业的正确定位,是现阶段实现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 第一,要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和协调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既要继续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更要考虑其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通过土地的垂直管理抑制其过分投资的冲动。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产业特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避免不顾当地实际情况,争相构建以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发展结构。应该从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着眼,把房地产业放到适当位置上加以发展。 第二,要保持房地产业投资的合理规模,从根本上切断房地产业引发经济泡沫的途径。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引发了投资过热。当前,特别要注意防止房地产经济过热,避免其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房地产经济过热将会增大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为此要加强金融体系的监管,逐步规范房地产业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例,积极拓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加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以化解房地产投资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第三,要改变房地产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并推进房地产业集约型发展的创新模式。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痕迹比较明显,不乏高投入、高能耗,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集约型经营方式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不相协调。因此,加快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从全行业来看,当前,要更加注重“环境、文化、科技、环保”的先进理念,本着以人为本、节能省地的原则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 二、平衡主要依靠与积极发展的关系—— —规范提升地方政府的行为能力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房地产业生产经营的对象是不动产,因此地方政府具有很大的操控权。而宏观调控的政策制定者却是中央政府,因此,在政策的传递和执行方面,必然会出现中央和地方的差 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 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院长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张永岳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申论热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2011国家公考《申论》热点总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之主体功能区 理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走向协调发展的中国(一)

走向协调发展的中国(一)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又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各地在实践中大都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本文较系统全面的总结了新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分析了中国走向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现阶段的任务。关键词: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从"九五"以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耗一度下降,但近两年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 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再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去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 第四,是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五,是经济全球化和当今世界潮流的要求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2003年对于中国新发展观的确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地倡导和呼吁,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今后要特别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试卷90分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试卷90分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协调。 正确错误 2、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核心。 正确错误 3、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抓好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其主要依靠的手段是市场调节机制。 正确错误 4、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都非常重要。 正确错误 5、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两方面支持:一个是体制和机制的保证,另一个是资金上的支撑。 正确错误 6、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时期,产业结构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三产、二产、一产。 正确错误 7、四大功能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又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四大板块的区域政策相结合。 正确错误 8、城市发展要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正确错误 9、民生的最基本问题是“三就一保障”。三就指就业、就学、就医;一保障指必要的社会保障。 正确错误 10、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中要求,要把过去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转变为二三产协调拉动。 正确错误 1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正确错误 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正确错误 1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正确错误 1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 正确错误 15、我国的政府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正确错误 16、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概括如下:深入推进()大开发;全面振兴()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崛起;积极支持()率先发展。 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7、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正式根据邓小平同志( )的思想,提出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党中央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决策。 两个方针两个大局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 18、西部地区要根据自身资源、市场及各方面情况,大力发展具有( )的产业与产品。 区域特色绿色无污染高产性民族特色 19、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设想在第三步(本世纪中叶)时,我国能够达到或赶上( )的水平。 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20、作为老工业基地,( )对我国实行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东南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 21、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在体制和机制上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 )的调整越来越重要。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商业结构 22、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 )是不断地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目标方式策略核心 23、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从()到()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收入增长方式;收入发展方式

第一讲宏观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第一讲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①一、中国国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与政府宏观调控 (一四部门国民经济模型 Y ≡ C+I+G+NX NX=X-M (二国民收入核算 1、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收入 ①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报告》。 1

2 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欧元区 东盟 中国 美国 日本加拿大德国 英国 法国意大利印尼马来西亚 泰国新加坡韩国 印度 巴西俄罗斯联邦 2005年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单位:美元/人

20国集团的成员国有: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欧盟、法国、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 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 2、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澳门 按当年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支出 207 252 政府消费支出 68 79 资本形成总额 93 250 货物和服务出口 657 890 减 :货物和服务进口 389 546 国内生产总值 636 926 美国 按当年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支出 77608 政府消费支出 17125 资本形成总额 19761 货物和服务出口 10462 减 :货物和服务进口 15443 国内生产总值 109513 124551 俄罗斯联邦 按当年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支出 66556 107053 政府消费支出 23306 34580 资本形成总额 27550 45120 货物和服务出口 46559 76288 减 :货物和服务进口 31539 46391 国内生产总值132432 215980 英国 按当年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支出 7220 政府消费支出 2292 资本形成总额 1820 货物和服务出口 2797 减 :货物和服务进口 3118 国内生产总值 11011 12059 澳大利亚 按当年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支出 4873

《辉煌中国》之协调发展观后感_1

《辉煌中国》之协调发展观后感 协调发展描远景,任重道远为人民。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朗月当空的夜晚,四周悄然寂静,行走在路上,田间虫儿的低吟环绕,耳畔仿佛响起了这首久违的儿歌。怀念起儿时,那时的夜晚,天空繁星密布,众星捧月,田间萤火虫的微光照耀了我回家的路,田间虫儿的低吟相伴,一人走路也不会孤单。那时的农村很美。 诚然,任何事物都有其有效期限,农村也是,我们无法停留在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历史的车轮向前驶去,我们也要向前发展。美丽的农村固然值得我们留念珍惜,但是,美好的未来也等着我们去创造,未来的画卷上一片空白,正等着我们去挥毫。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期的人们,停留在山谷中,与世隔绝,但是,有一天,他们走了出去,走到山的另一边,在那里,他们找到了光明,找到了未来。就现实而言,那些一直停留在农村的青年才俊,何尝不像困在山谷里的人,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去,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寻找属于他们的未来。 城乡差距,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国,甚至世界的范围内由城乡差距引起的,认知差距,贫富差距,价值观人生观差

距,一直都束缚住一个国家的发展,小康社会,仅仅是城市小康还不够,城乡结合,全面小康才是我们要勾画的未来蓝图。 “学会使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下好十三五全国发展的一盘棋,协调发展是致胜要诀。”弹奏钢琴,只有一个琴键响终究不行,所有琴键协调发出多彩的音符才能流淌出,动人的旋律,棋盘上的博弈,单一子的优势并不能决定胜局每个落子间的统筹思索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笑到最后。 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大城市的光鲜亮丽,霓虹闪烁,那些祖辈都居住在农村里,那些困在深山中走不出来的人,才是我们真正要去关注,要去关心的人。 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这几年来一直是国家摆在重中之重位置上的,让农村里的人走出来,走进城市,让农村人也能够发家致富,让最穷的一批人也富裕起来,国家怎能不强盛。 但是,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生态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农村存在必有其存在的理由,静谧安详的农村是这个1机械化,现代化,快节奏的世界上唯一的净土,在描绘未来蓝图的时候,我们也要想想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让我们充满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