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一、胃酸分泌的生理

壁细胞(parietal cell or oxyntic cell)

部位:胃体、底之胃底腺、异位胃粘膜。

数目:男,1.18兆,女,0.84兆,国人可能少于此数。

形态:三角形或球形,直径25μm。腺腔面分泌小管,底、侧膜泌酸受体。

泌酸过程

H2 ──cAMP

胃泌素──Ca++ H+K+A TPase 酸分泌

乙酸胆碱──Ca++

泌酸分子生理学

泌酸刺激→壁细胞顶部膜扩展、分支,管泡状结构移至顶膜→H+K+A TPase移至顶膜→H+K+A TPas+Mg+→H+Cl-

正常不进食24h胃液量1200-1500ml,进食可达2500-3000ml,夜间400ml。空腹胃液酸度为40-60mmol/L,pH0.9-1.2,比重1.002-1.004,水分占91-97%。

胃酸的生理作用:消化及杀菌

二、胃酸分泌的调节

1.基础分泌:定义:胃排空6-8h后,无任何刺激下的胃酸分泌。

特点:M>F,早上低,晚上高。

调节:迷走神经节为主。

药物:H2受体阻滞剂作用明显。

2.消化期分泌

又分成头期、胃期和肠期。

①头期:食物进入胃前的视嗅听刺激→迷走神经→壁细胞胆碱能受体→酸分泌↑

头期酸分泌占餐后分泌的50%。

②胃期:食物对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机械扩张→迷走神经反射→胃酸分泌

化学刺激→内旁神经分泌→胃酸分泌

胃期酸分泌占餐后分泌的40%。

③肠期:食物对小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可引起胃酸分泌。其机制不明,可能与肠泌酸素分泌有关。

肠期胃酸分泌仅占餐后分泌的10%左右。

三、酸分泌抑制剂的分类及药理

1.H2受体阻滞剂1976年上市。

阻断壁细胞H2受体兴奋性,胃酸分泌↓。均有口服及静脉两种给药方式。口服吸收完全,1-2h达峰值。常规量可抑制酸分泌70%左右。抑制夜间酸分泌作用较强。主要经肾排泄,可经胎盘转运或乳汁排泄。西米替丁抑制P450。

长期应用安全性高。

价格便宜。

副作用较轻。

常用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

2.PPI(proton pump inhibitor)80年代中期上市。

常用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其共同活性成份为次黄酰胺(sulfenamide)。有

口服、静脉给药两种途径。口服后1h达峰值。空腹服用吸收快。首剂生物利用度35%,2-3天后达60%以上。其活性成份进入壁细胞,不可逆抑制H+K+A TPase,抑制酸分泌。80%经肾排除。但其代谢产物无抑酸活性,故肾衰时可不减量。

半衰期1h左右,H+K+A TPase半衰期36-48h。故作用时间长。可抑制酸分泌80%以上。服用3天后pH>4时间>16h。

疗效好,症状缓解率、病灶愈合率高。尤其对难治、重症病例疗效好。价格较贵。抗Hp作用。

3.胃泌素受体阻滞剂

丙谷胺,仅有片剂。抑酸作用较弱,临床应用少。但有拮抗CCK作用,故对酸相关疾病伴胆道疾病者可作首选。

4.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壁细胞为M1受体,平滑肌、心肌、其他腺体为M2受体。

M1受体阻滞剂仅pirenzepine(哌吡氮平,哌仑西平),仅有片剂。口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25%,80%原型排除。半衰期10h,餐前服用。仅能抑制酸分泌50%以下。

疗效不令人满意。

口干、视力障碍的发生率高。

临床应用较少。

抑酸药的抑酸强度:

PPI>H2受体阻滞剂>胃泌素受体阻滞剂>M1受体阻滞剂

四、酸相关性疾病

分类:①酸分泌过高:溃疡病,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FD溃疡型,急性胃粘膜病变。

②酸迷走:胃食管返流病、Meckel憩室。

症状特征:烧灼痛、饥饿痛。

治疗:1.抗酸剂:止痛快,病灶愈合率不高,复发高。常用药物:硫糖铝、达喜、罗内、复方制剂。

2.抑酸剂:止痛快,病灶愈合率高,治愈率高。

①制剂选择:症状重、病灶大、酸分泌高、病程长、顽固性、难治性,需用强抑酸剂。

②疗程:一般4-8周,PPI治疗溃疡病的2周愈合率高。

③维持治疗:首选H2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PPI的副作用有:胃底增生性息肉、胃肠道菌群失调。停药后可恢复,小剂量可避免。

④不需联合用药;两种刺激存在时产生加强泌酸反应。封闭一种受体,既封闭了受体的作用,又抑制了加强反应。

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随堂练习和参考答案

生理学(本科)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随堂练习和参考答案 概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内消化 大肠内消化吸收 1. (单选题)关于胃肠道平滑肌慢波电位描述错误的是() A. 慢波电位是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的自发电位变化 B. 慢波电位的去极化主要由Ca2+内流引起 C. 正常胃电图反映出胃的慢波电位频率比十二指肠的低 D. 锋电位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 E. 慢波电位水平受神经递质影响 参考答案:B 2. (单选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胃蛋白酶是胃肠道内最主要的蛋白酶 B. 小肠内的刺激因素总是抑制胃液分泌 C. 胃液在头期分泌量最大 D. 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基础分泌量可在正常水平

E. 生长抑素促进G细胞分泌胃泌素 参考答案:D 3. (单选题)对胰腺B细胞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胃肠激素是() A. 肠抑胃肽(GIP) B. 促胰液素 C. 胃泌素 D. 胆囊收缩素(CCK) E. 内啡肽 参考答案:A 4. (单选题)关于排便反射正确的描述是() A. 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B. 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C. 直肠平滑肌舒张 D. 腹内压降低 E. 小肠分节运动增强 参考答案:A

5. (单选题)关于内因子描述正确的是() A. 内因子来源于胃泌酸腺的主细胞 B. 内因子是一种内源性的肽类小分子 C. 内因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与维生素B6在胃肠道内形成复合物,协助其吸收 D. 临床通过检测内因子分泌水平,可以帮助鉴别伴恶性贫血胃萎缩与单纯性胃酸缺乏症 E. 内因子缺乏是胆结石症的致病因素 参考答案:D 6. (单选题)胃食管反流疾病() A. 不涉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B. 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升高 C. 餐后会有“烧心”症状 D. 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对改善症状无效 E. 多潘立酮(domperidone)不能缓解症状 参考答案:C 7. (单选题)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

药理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药物的作用方式 【实验目的】理解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并了解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及拮抗作用。 【实验原理】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元,首先抑制对药物敏感的中枢抑制性神经,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表现为不安、震颤,甚至惊厥。而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3%普鲁卡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小白鼠1只,称重标记,并观察一般活动情况及痛觉反应。 2.在小白鼠一后肢股骨粗隆下端坐骨神经周围,注射3%普鲁卡因溶液0.1ml/10g,随即观察小白鼠左右后肢的活动情况及全身情况。 3.待小白鼠抽搐明显时,立即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并继续观察小白鼠全身情况。 4.填表 小白鼠用普鲁卡因后表现用戊巴比妥钠后表现 左后肢全身左后肢全身 【注意事项】 1.要求注射部位要正确。 2.注意抢救时间。 【思考题】 1.小白鼠的那些表现各属于局部、全身、兴奋、抑制和拮抗作用? 2.本次试验队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实验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实验原理】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越明显,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0.1%,1%,2%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小白鼠3只,分别称重、记号(1、2、3号),观察精神状态、痛觉反射及翻正反射。 2.给1号小白鼠腹腔注射0.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 10g 给2号小白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给3号小白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用大烧杯罩住小白鼠,并随时观察用药后各小鼠的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 4.填表 小白鼠号用药用药后的表现(3′6′9′12′15′) 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1号 2号 3号 【注意事项】 1.更换药物要冲洗注射器。 2.小白鼠体重相差应小于两克。 【思考题】 1.药物剂量和药物作用的关系? 2.讨论3只小白鼠用药以后表现为何不同?

胃酸

作用 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杀死随食物及水进入胃内的细菌。 (3)胃酸进入小肠时,还可促进胰液、胆汁及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钙等物质的吸收。 (4)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5)反馈性抑制胃窦部细胞分泌胃泌素。 (6)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胃酸分泌过少或医源性致胃酸过少,常可产生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若胃酸分泌过多,对人体也不利,过多的胃酸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疡。胃液里还有微量的镁、磷和钙。胃液中的阳、阴离子与血液中的阴、阳离子是互相影响的,如大量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所以使胃内酸度适宜是保证胃黏膜正常的关键。 分泌机制 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又称胃酸。胃酸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为游离酸;另一种为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二者的浓度合称为总酸度,其中游离酸占绝大部分。盐酸的分泌机制在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的H+浓度比血液中的高三、四百万倍,壁细胞分泌H+的过程必然是逆浓差的主动转运过程。根据生物化学的研究,已知H+来源于壁细胞内物质氧化代谢所产生的水、H2O解离成OH-和H+。H+借存在于细胞内小管。膜上的H+泵的作用,主动转运入小管内,合成HCl所需要的Cl-来自血浆,它一部分是顺着浓度差弥散入壁细胞内,一部分则借载体转运。当Cl-进入壁细胞后,则依靠细胞内小管膜上的Cl-泵,主动转运入小管内。H+和Cl-在细胞内小管中形成HCl,然后进入腺腔(图8-4)。壁细胞在分泌盐酸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ATP。 临床表现 1、反胃、吐酸水。 2、烧心、反酸、灼痛不适。 3、发生溃疡后可出现有规律的饥饿痛、夜间痛等。 缓解方法 1、饭后马上嚼口香糖,咀嚼的时候可以促进唾液腺增加唾液的分泌,此时吞咽次数也随之增多,这些吞咽的唾液可以冲走涌上食道的胃液,使回流入胃中的胃酸得到稀释,也就消除灼烧不适的感觉。 [2]嚼口香糖不要少于15分钟,这样才能保证口腔中产生充足的唾液来稀释食道和胃中的胃酸。 2、可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中都含有碱,可有效稀释胃酸,而且面条是很好的养胃食物。 3、胃酸时可准备一些苏打饼干,小苏打是碱性的,可以中和胃酸,暂时缓解胃酸型胃痛。

生理第六章消化及吸收试题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二、填空题 1.机械性化学性 2.减弱增强 3.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营养作用 4.唾液淀粉酶延髓 5.游离酸结合酸 1.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混合并向消化道的远端推送的消化方式称_____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来完成的消化方式称_______消化。 2.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消化道活动___ _;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消化道活动______。 3.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唾液所含的消化酶有_______;吞咽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_______。 5.胃酸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和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C 2.C 3.D 4.C 5.A 1.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 B.在切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C.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Na大量内流 B.K大量内流 C.Ca内流 D.Cl大量外流 E.Ca 大量外流 3.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织胺 4.迷走神经兴奋时()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以上都不是 5.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 B.下丘脑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一、试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当。 内容包含:试验题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注意事项。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三、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目的:掌握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材料: 器材:注射器 1 ml、2 ml、5 ml;针头:4号、5号、6号。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注射用5.0-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2号针头;大鼠与兔子用16号针头。 药品:生理盐水 试验方法: 1、安装针头:选择适宜号数的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管嘴上,拧紧,要求针尖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2、吸取药液: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左手持针管,右手提抽针芯,缓慢吸取药液至需要量。 3、排尽气泡:将吸入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向上,先抽一下针芯,使针头内的药液进入针管,并使针管内的空气汇集在药液上面,然后轻轻推动针芯,使空气自针头排出,直至溢出药液为止。若遇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再抽入空气少许,使该微量气泡汇合于抽入的空气中,然后一并排出(注意:避免将针头朝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喷射到人身上)。 4、持注射器: (1)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食指固定在针头与针管接头处;进针后,用食指夹住针管,拇指推动针芯注药。 (2)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无名指固定在针头和针管接头处,食指推动针芯注药。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 2、按接针头时须旋转90度; 3、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4、排尽气泡; 5、注射器针头按接处需用食指或无名指固定;

药理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药物的作用方式 实验目的】理解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并了解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及拮抗作用。实验原理】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元,首先抑制对药物敏感的中枢抑制性神经,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表现为不安、震颤,甚至惊 厥。而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3%普鲁卡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小白鼠1只,称重标记,并观察一般活动情况及痛觉反应。

2 .在小白鼠一后肢股骨粗隆下端坐骨神经周围,注射3%普鲁卡因溶液0.1ml/10g,随即观察小白鼠左右后肢的活动情况及全身情况。

3?待小白鼠抽搐明显时,立即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并继续观察小白鼠全身情况。 4.填表 小白鼠用普鲁卡因后表现用戊巴比妥钠后表现 左后肢全身左后肢全身 注意事项】 1.要求注射部位要正确。 2.注意抢救时间。 思考题】 1.小白鼠的那些表现各属于局部、全身、兴奋、抑制和拮抗作用? 2.本次试验队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实验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实验原理】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越明显,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0.1%, 1% , 2%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小白鼠3只,分别称重、记号(1、2、3号),观察精神状态、痛觉反射及翻正反射。 2.给1号小白鼠腹腔注射0.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 10g 给2号小白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给3号小白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用大烧杯罩住小白鼠,并随时观察用药后各小鼠的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 4.填表 注意事项】 1.更换药物要冲洗注射器。 2 ?小白鼠体重相差应小于两克。 思考题】 1.药物剂量和药物作用的关系? 2.讨论3只小白鼠用药以后表现为何不同? 实验三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药物的拮抗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及药物的拮抗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 单选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单选题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主要是(胆盐) 蛋白质食物可使机体额外产热量增加( 30% ) 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促进维生素 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C.NaHCO3) A 安静状态下,细胞内K+外流属于( C.依靠离子通道转运的易化扩散 ) 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 不至于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是( D.甲状旁腺素) 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是(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 不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肾上腺素) C 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D.血小板)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不包括( B.睡眠状态) 成人的脊髓下端位于( C.第1腰椎下缘 ) D 大量饮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B.醛固酮分泌减少)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主要是(C.胆盐) 蛋白质食物可使机体额外产热量增加(C.30% ) 蛋白质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吸收( E.氨基酸) 当视近物时,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主要通过调节(晶状体曲率半径)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是(D.蒸发) 第1秒末用力肺活量正常值为( C.83% ) 第VI对脑神经是( D.展神经 ) 第X对脑神经是( E.迷走神经 ) 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血糖水平) 动脉血压波动于80~180mmHg范围时,肾血流量仍保持相对恒定,这是由于(A.肾脏的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B.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适应) 窦房结细胞作为心脏跳动的正常起搏点是因为( D.自律性最高) 窦房结细胞作为心脏跳动的正常起搏点是因为(自律性最高) 对O2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D.CO与Hb的结合力小于O2与Hb的结合力) 对机体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肌肉活动) 对葡萄糖重吸收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球小管) 对葡萄糖重吸收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近球小管) E 二氧化碳引起的呼吸变化主要刺激的是(B.中枢化学感受器) F 防止左心室的血液逆流入左心房的瓣膜是( A.二尖瓣 )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E.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肺换气的动力是( B.气体的分压差) 肺换气的动力是(气体的分压差) 肺活量等于( C.潮气量与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肺泡通气量是指( E.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与呼吸频率) 分布于心血管腔面的是( C.内皮) 分布于心血管腔面的是( 内皮 )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胃酸:分泌生理、药理与临床 一、胃酸分泌的生理 壁细胞(parietal cell or oxyntic cell) 部位:胃体、底之胃底腺、异位胃粘膜。 数目:男,1.18兆,女,0.84兆,国人可能少于此数。 形态:三角形或球形,直径25μm。腺腔面分泌小管,底、侧膜泌酸受体。 泌酸过程 H2 ──cAMP 胃泌素──Ca++ H+K+A TPase 酸分泌 乙酸胆碱──Ca++ 泌酸分子生理学 泌酸刺激→壁细胞顶部膜扩展、分支,管泡状结构移至顶膜→H+K+A TPase移至顶膜→H+K+A TPas+Mg+→H+Cl- 正常不进食24h胃液量1200-1500ml,进食可达2500-3000ml,夜间400ml。空腹胃液酸度为40-60mmol/L,pH0.9-1.2,比重1.002-1.004,水分占91-97%。 胃酸的生理作用:消化及杀菌 二、胃酸分泌的调节 1.基础分泌:定义:胃排空6-8h后,无任何刺激下的胃酸分泌。 特点:M>F,早上低,晚上高。 调节:迷走神经节为主。 药物:H2受体阻滞剂作用明显。 2.消化期分泌 又分成头期、胃期和肠期。 ①头期:食物进入胃前的视嗅听刺激→迷走神经→壁细胞胆碱能受体→酸分泌↑ 头期酸分泌占餐后分泌的50%。 ②胃期:食物对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机械扩张→迷走神经反射→胃酸分泌 化学刺激→内旁神经分泌→胃酸分泌 胃期酸分泌占餐后分泌的40%。 ③肠期:食物对小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可引起胃酸分泌。其机制不明,可能与肠泌酸素分泌有关。 肠期胃酸分泌仅占餐后分泌的10%左右。 三、酸分泌抑制剂的分类及药理 1.H2受体阻滞剂1976年上市。 阻断壁细胞H2受体兴奋性,胃酸分泌↓。均有口服及静脉两种给药方式。口服吸收完全,1-2h达峰值。常规量可抑制酸分泌70%左右。抑制夜间酸分泌作用较强。主要经肾排泄,可经胎盘转运或乳汁排泄。西米替丁抑制P450。 长期应用安全性高。 价格便宜。 副作用较轻。 常用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 2.PPI(proton pump inhibitor)80年代中期上市。 常用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其共同活性成份为次黄酰胺(sulfenamide)。有

药理实验指导

实验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回苏灵为中枢兴奋药 【材料】小鼠3只,体重18~22g,同一性别。 0.04%回苏灵溶液 【方法与步骤】 动物称重,标记。每鼠给药剂量均为8mg/kg。甲鼠灌胃给药,乙鼠皮下注射,丙鼠则为腹腔注射。仔细观察动物反应,记录下各鼠的潜伏期和最终结果。 【结果处理】将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2-4,并结合全班的试验结果,比较三种给药途与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和作用程度,最好能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三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脏病理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四氯化碳是一种肝脏毒药,其中毒动物常被作为中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用于筛选保肝药物。 【材料】小鼠2只,四氯化碳原液,0.36%戊巴比妥钠。 【方法与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2只小鼠,在试验前24h,分别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原液和生理盐水0.1ml/只。 2.2只小鼠分别ip戊巴比妥钠30ml/kg。 3.观察动物的翻正反射消失情况,记录药物作用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4.试验结束后,解剖小鼠,比较2只小鼠的肝脏外观有何不同。 【结果处理】将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2-5,并结合全班的试验结果,比较不同肝脏状态对药物作用影响,最好能进行分析。 实验四药物的抗电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对电惊厥的保护作用。 【原理】以一强电流刺激小鼠头颅可引起全身强直性惊厥,若药物预防强直性惊厥发生,可初步推测该药有抗癫痫大发作的作用。 【材料】小鼠3-4,体重18~22g,雌雄不限。钟罩、天平、注射器,药理生理多用仪。 0.5%苯妥英钠溶液,0.5%苯巴比妥钠溶液。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这次是第一次药理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做药理学实验之前我们就有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过蟾蜍,小白鼠和家兔,这次的药理学实验更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给了我们很多在生理学实验中并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在刚做实验时,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3R原则,即减少,优化,替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它们用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健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我们应遵循“3R”原则。黄老师还通过视频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常用麻醉药及用法,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取血和处死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东西。 之后便是分组自己做实验了,首先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小白鼠的标记方法,用中性品红表示十位数,苦味酸表示个位数,加上空白对照,一共可以标记一百支小白鼠。标记顺序为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用苦味酸作为标记物的一个原因是它不容易被分解和弄掉,不会因为小鼠的活动而消失。其次是因为其有苦味,避免了被其他老鼠舔掉。之后讲解了小鼠的性别鉴定方法,除了书上说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观察小鼠的乳房辨别。关于大鼠和家兔的捉持方法,大鼠在捉持前最好对其进行安抚,避免其急躁而咬人,而家兔则不可用手扯其双耳将其拉起。在给药方法方面,灌胃法要注意从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针抵住舌头,插入不可过深,一般入喉即可。腹腔注射时最好将其倒转,头部朝下,这样不容易刺入内脏。是否插入腹腔的判断方法:推注完后,轻微回抽,若有负压将注射器的推杆拉回,则已入腹腔。皮下注射时是否的入皮下的判断方法上同,皮下无负压,回抽不拉回。尾静脉注射时注意静脉在尾的两侧,不在上下,注射时用手捏住尾巴前段有利于暴露血管。 家兔的灌胃用木质开口器,使用时要想办法将其舌头压在开口器下,因为舌头会阻碍导尿管插入口腔,可以另外使用棉签配合,一边用棉签压住舌头,一边将开口器插入口腔。耳缘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小号针头,因家兔耳静脉较小,插入时应仔细谨慎。 家兔的麻醉与手术操作由老师演示进行。注射11ml麻醉剂后家兔很快被麻醉,用镊子夹其腿部无反应。气管插管时,在气管处以倒“T”字切开,插入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为三通管,除一个用来跟呼吸测定器连接外,另一个用来防止家兔舌头被麻醉后堵住气管不能呼吸从而起到辅助呼吸作用。颈动脉分离时在颈动脉剪三分之一插管,颈动脉较一般血管粗,韧性很好,在剪口前后需各用动脉夹夹住并用细线绑住,插管成功后拔掉近心端动脉夹,远心端不动。血液迅速流向插管。最后是家兔的空气拴塞法处死,用注射器注射一管空气后,家兔逐渐呼吸急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酸分泌增加的机理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酸分泌增加的机理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认为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以来,经典的“无酸无溃疡”受到“无Hp 无溃疡“的严峻挑战。随着对Hp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以胃粘膜屏障受损为主的“屋漏学说”和以胃泌素释放增多,继而刺激胃酸分泌增加的“胃泌素相关学说”两种不同的观点;然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可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对胃酸分泌造成影响,作者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1 Hp感染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有关Hp感染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已有大量报道,结果显示pH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患者胃内24hpH值显著低于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和Hp阴性的健康者,而且,在溃疡治愈和Hp根治后的一段时期内,其胃内24h的酸度仍趋于升高。对胃酸分泌功能测定的结果表明,Hp阳性健康者的基础酸量(basic acid output,BAO)仅轻度增加,Hp根治1月后即可降至正常;而Hp阳性DU患者的BAO则显著增加,达Hp阴性健康者的约3倍,Hp根治1月后,其BAO仅降低约50%,1a后才恢复正常。外源性胃泌素(G-17)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最大酸量(maximum acid output,MAO)在Hp阳性和阴性的健康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DU患者的却显著增加,且Hp根治1年后,其MAO也未显著减少。 Elomer等通过可促进胃窦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的胃泌素释放多肽(gastrin-reliasing peptide,GRP)静脉注射后发现,Hp阳性健康者的胃酸分泌量较Hp阴性健康者的增加了近3倍,而DU患者则增加了6倍之多。Hp根治1月后,Hp阳性健康者对GRP的泌酸反应恢复正常,而DU患者则1年后才降至正常。 2 Hp感染对胃泌素影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可增加健康者和DU患者基础和餐后刺激的血浆胃泌素浓度,此高胃泌素血症是由于血浆中选择性地增加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17[G-17]的含量所致。静脉注射GRP后,Hp阳性健康者与DU患者血浆胃泌素升高的浓度相似,都显著地高于Hp阴性健康者。Hp根治后1个月,Hp阳性健康者和DU患者基础的和餐后刺激的血浆胃泌素浓度以及对GRP的反应都是显著降低,与Hp阴性健康者无差异。 2.1 胃泌素释放增加的病理机制 虽然由Hp的尿素酶所产生的氨可通过升高胃粘液中的pH值而影响胃泌素的释放,但静脉注射或饲以尿素并不能增加血浆胃泌素的水平,提示氨并不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Hp感染时胃窦粘膜中生长抑素的含量减少甚至缺乏,而Hp根治后的DU 患者,胃窦粘膜中合成生长抑素的mRNA水平和D细胞的密度均较根治前显著增加等实验结果提示,Hp感染可通过减少胃窦粘膜中生长抑素的含量而引起胃泌素的过量分泌。Sumii 等测试了Hp阳性健康者胃窦粘膜中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含量,合成这些多肽的mRNA以及G细胞的D细胞的密度后发现,Hp感染时,胃窦粘膜中胃泌素的含量,mRNA的水平的G细胞的密度均无显著变化,但生长抑素的含量,mRNA的水平和D细胞的密度以及反映单个D细胞合成生长抑素状态的mRNA与D细胞密度的比值都显著下降,从而说明Hp 感染不仅可减少D细胞的密度,而且,可通过对基因表达和转录的抑制减少D细胞合成生长抑素。因此,Hp感染所致的高胃泌素血症并不是由于G细胞本身合成和分泌胃泌素的功能旺盛,而是因为D细胞合成和分泌生长抑素减少致G细胞的旁分泌抑制作用减弱所致。 2.2 高胃泌素血症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BAO的增加显然与基础血浆胃泌素的浓度升高有关,但尚不能完全解释DU患者BAO 的显著增加,这是因为:①尽管血浆胃泌素的浓度相似,但Hp阳性DU患者的BAO却较Hp阴性健康者的显著增加。②Hp根治1月后,显然DU患者的血浆胃泌素浓度已降至正常,

《生理学基础》期中试题A

《生理学基础》期末试题一.选择题(45*1=45分) 1.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反射 B 兴奋性 C 适应性 D 生殖 E 新陈代谢 2.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內液 B 淋巴液 C 组织液 D 血浆 E细胞外液 3. 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正反馈 E自身调节 4.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缓慢 B 作用广泛而持久 C作用迅速、短暂、准确 D调节幅度小E 灵敏度低 5.O2和CO2在细胞膜上的扩散方式是() A 主动转运 B 通道转运 C 载体转运 D单纯扩散 E 入胞和出胞 6.细胞内的K+向膜外扩散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 E 出胞 7.白细胞吞噬异物或细菌的过程是()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 E 出胞 8.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纤维蛋白原 D 血红蛋白 E NaCl 9.在0.6% NaCl 溶液中正常人的血红细胞形态是() A 缩小 B 不变 C 膨大 D 先缩小后破裂 E 立即破裂 10.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保护和防御功能 B 缓冲血液的酸碱变化 C 形成渗透压 D 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 E参与生理止血 11.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A 肝 B 脾 C 胸腺 D 红骨髓 E 黄骨髓 12.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肝 B 肾 C胸腺 D 脾 E 骨髓

13.下列交叉配血实验哪种结果是最适合输血() A 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 B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 C 主侧、次侧都凝集 D 主侧、次侧都不凝集 E以上都合适 14.心动周期中,在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 等容收缩期 B 等容舒张期 C 射血末期 D 充盈初期 E 心房收缩期末 15. 影响正常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 A 每搏输出量 B 外周阻力 C 心率 D 大动脉壁的弹性 E 循环血量 16.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下丘脑 E 大脑皮层 17. 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 肌原纤维 B 粗肌丝 C 肌纤维 D肌小节 E 细肌丝 18.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结构基础是() A 肌质网 B 终末池 C 横管 D 纵管 E 三联管 19. 正常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 A 20% B 30% C 40% D 50% E 60% 20.心肌后负荷是指() A .外周阻力 B .回心血量 C .血液黏滞性 D .动脉血压 E .心率 21.比较不同个体心脏泵血功能的最好的指标是() A .每搏量 B .心输出血量 C .心指数 D .射血分数 E .回心血量 22.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 B型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B.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C.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D.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E.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23.细胞內液的主要正离子是() A. K+ B. Na+ C. Ca2+ D. Mg2+ E. H+ 24.葡萄糖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通道转运 C .载体转运 D .主动转运 E .入胞与出胞 25可兴奋的细胞产生的兴奋共同特征是产生() A .收缩反应 B .分泌 C .动作电位 D .离子运动 E .静息电位 26. 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消失的现象是()

2014《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一、目的 1. 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 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3. 培养科学思维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时 ⑴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 ⑵实验操作按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⑶注意节约实验药品; 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3. 实验后 ⑴各组同学将实验动物处死,实验台擦干净,将实验方盘送回准备室; ⑵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将死亡动物送至指定场所; ⑶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1. 题目 2. 目的 3. 原理 4. 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 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 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 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 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 四、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原则 1.随机原则 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2.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指在不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照);阴性对照也称假处理对照(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含药物的溶媒);阳性对照也称标准对照(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进行对照)。 3.重复原则 能在类似的条件下,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才能算是可靠的实验,重复实验除增加可靠性外,也可以了解实验变异情况。 五、实验动物

1. 动物的选择 (1)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也较适用于避孕药实验、抗炎镇痛药实验、中枢神经系统药实验、抗肿瘤药及抗衰老药实验等。 (2)大白鼠:比较适用于抗炎药物实验,血压测定、利胆、利尿药实验,也可用于进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3)豚鼠: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选用于抗过敏药、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心房、肠管实验。又因它对结核敏感,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实验。 (4)家兔:常用于观察研究脑电生理作用,药物对小肠的作用。由于家兔体温变化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用于热原检查。 (5)狗:狗是记录血压,呼吸最常用的大动物。还可利用狗做成胃瘘、肠瘘,以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在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时,也常采用狗。2. 实验动物的编号 狗、兔等较大的动物可用特制的铝质号码牌固定在颈部或耳上。大鼠、小鼠如为白色可用黄色苦味酸在不同的体表标志上标记。 3. 动物固定及给药 (1)小鼠捉拿 小鼠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比较容易抓取固定。通常用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将其放在鼠笼盖或其它粗糙表面上,在小鼠向前挣扎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耳及颈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即可将小鼠完全固定。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可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如尾静脉注射架或专用小鼠固定筒。如要进行手术或心脏采血应先行麻醉再操作,如进行解剖实验则必须先行无痛处死后再进行。 (2)小鼠灌胃 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轻微的阻力,此时可略改变一下灌胃针方向,以刺激引起吞咽动作,顺势将药液注入。一般灌胃针插入小鼠深度为3~4cm,大鼠或豚鼠为4~6cm。常用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1~5ml。 (3)小鼠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 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较多。 (4)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

生理学练习一

动物生理学练习 第1章消化 [001]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A. 交感神经的支配B. 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D.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E.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 [002] 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 唾液B. 胃液C. 胆汁D. 胰液E. 小肠液 [003]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 激活胰蛋白酶原B. 促进淀粉水解C.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D. 中和胃液E. 杀灭细菌 [004] 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 胆色素B. 胆酸盐C. 胆固醇D. 脂肪酸 [005] 下列关于大肠机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B. 大肠有保护粘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C.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D. 进食后往往可发生集团蠕动 E. 大肠液中的消化酶对消化起重要作用 [006]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K+ 内流B. Na+ 内流C. Ca2+ 内流 D. Ca2+ 与K+ 内流E. K+ 与Na+ 内流 [007] 下列属于胃泌素族激素的是()。 A. 促胰液素B. 抑胃肽C. 胆囊收缩素 D. 血管活性肠肽E. 胰高血糖素 [008] 下列哪项pH值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 A. 2.0~3.0B. 4.0~5.0C. 6.0~7.0 D. 8.0~9.0E. 12.0~13.0 [009] 下列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A. 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 B. 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

《药学大实验》实验指导药理学部分

药学实验(药理学实验) 实验五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硫酸镁)作用的影响,了解核酸镁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作用的原因; 掌握硫酸镁的作用以及小鼠灌胃、腹腔注射方法 实验原理 硫酸镁为一种容积性泻药(此外还有刺激性和润滑性泻药),口服在肠道难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压而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从而扩张肠道、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产生泻下作用。注射给药可使血中Mg2+增加,由于Ca2+和Mg2+化学结构相似,Ca2+和Mg2+间存在相互拮抗作用,Ca2+参与运动神经末梢Ach释放,而Mg2+拮抗Ca2+这种作用,结果使神经肌肉接头处Ach减少,骨骼肌紧张性降低,肌肉松弛。同时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产生抗惊厥及降压效果。本实验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性质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需进入血液分布到作用部位才能发生作用。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为吸收(absorption),吸收速度的快慢及吸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强度。其中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起效时间及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给药途径不同,则药物吸收快慢亦不同,其吸收快慢顺序除静脉注射外是: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程度又不同,由此使药物作用强度不同。药物经不同给药途径所致的吸收程度是: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较为完全,口服次之,皮下较差;皮肤表面吸收程度最差,一定要脂溶性特别高的药物才能通过此途径较好地吸收。而胃肠道给药,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首关

消除的影响等,使药物吸收程度有所不同。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关消除。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注射、舌下和直肠给药可避免肝代谢。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对象 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 实验器材 1ml注射器2支、小白鼠灌胃针头1个、5号针头1个、250ml烧杯2个 药品与试剂 10%硫酸镁溶液,苦味酸 实验内容 1.小鼠腹腔注射硫酸镁的症状。 2.小鼠灌胃给予硫酸镁的症状。 实验步骤 1.取健康小白鼠2只,称体重后,分别作标记(1,2号),然后观察正常活动情况。2.1号小白鼠从腹腔注射10%硫酸镁溶液0.1ml/10g体重,给2号小白鼠以同样剂量

人体生理学试题(含答案)

人体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最大通气量 2.粘液一HC03—屏障 3.基础代谢率 4.肾糖阈 5.眼的调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载体膜蛋白质通过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功能,其特点是:、、。 2.为避免输血反应,临床上即使——同型输血,输血前也要做交叉配血;若为配血相合:主侧凝集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而,按异型输血的原则把握。 3.冠脉血流量主要取决于的高低。 4.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 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和。氧气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6.淀粉被水解为后才能被小肠粘膜吸收,蛋白质需要水解为——时才能被小肠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钠离子的吸收相耦联,吸收机制为。 7.肾小球滤过膜由、和三层构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8.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大脑皮质既处于,又能产生。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 A.兴奋 B.适应 C.反馈 D.阈值 E.兴奋性 2.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E.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3.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 A.阔值 B.动作电位 C.静息电位 D.反应强度 E.刺激强度变化率 4.下述不属于载体易化扩散特点的是( )

A.高度特异性 B.电压依赖性 C.饱和现象 D.竞争性抑制 E.与膜通道无关 5.物质顺电一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被动转运 D.主动转运 E.吞噬作用 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 A.安静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 B.兴奋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 C.钠离子和钾离子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钠一钾泵的作用 E.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7.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安静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 C.其大小接近于钠的平衡电位 D.它是个稳定电位 E.在不同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 8.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没有代谢产物 B.血浆本身不具有凝固功能 C.向血浆中加入柠檬酸钠后血浆不会再凝固 D.血浆是从凝固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 E.血浆中各种电解质的浓度与细胞内液相同 9.急性化脓菌有感染时,显著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0.血沉加快主要是由于( ) A.血细胞比容增大 B.血小板数量增多 C.血浆白蛋白增多 D.血糖浓度增高 E.血浆球蛋白增多 11.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此人血型是(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型 1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大动脉血压 B.心房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13.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 B. 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 C. ST段很稳定,表明心室肌处于静息状态 D.PR间期延长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生理学 消化考题

第六章消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一功能: A.消化吸收B.内分泌 C.xxD.免疫 2.关于消化管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B.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C.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在切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3.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Na+大量内流 B.K+大量内流 C.Ca2+大量内流 D.Cl-大量外流 4.支配胃肠道的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5.迷走神经兴奋时: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加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加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6.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A.消化道B.下丘脑 C.腺垂体 D.心脏 7.下列哪种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A.胃腺的主细胞 B.胃腺的壁细胞 C.胃腺的黏液细胞 D.胃黏膜内的G细胞 8.关于内因子的正确叙述是: A.胃腺的主细胞分泌 B.属肽类激素 C.促进胃酸分泌D.促进xxB 12的吸收 9.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A.xxB.乙酰胆碱 C.促胃液素 D.组胺 10.下列哪种化学物质对胃液分泌有促进作用:A.西咪替丁B.xx C.组胺 D.前列腺素 11.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物质是:A.肠激酶B.胃蛋白酶

C.组胺 D.xx 1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因素由强至弱排列顺序为: A.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 B.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酸钠 C.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 D.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1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A.胆盐 B.胆汁酸 C.胆色素 D.水和无机盐 14.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少的胃病可用极稀释的 A.H 2SO 4 B.HCl

药理学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供自学助考班用)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常用动物捉拿、给药 【目的】1、学习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 2、掌握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捉拿、给药方法。 【器材】1ml、5ml、20ml注射器,大、小鼠灌胃针头,4号、6号注射针头,250ml烧杯、鼠笼(或铁丝笼),天平秤、砝码。 【药品】0.9%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大鼠、家兔。 【内容】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 1、蛙和蟾蜍左手握持蛙或蟾蜍,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双下肢拉直,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将其压住而固定。此法用于淋巴囊注射。毁脑和毁脊髓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蛙或蟾蜍的头部,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握持双下肢,右手持刺针进行操作。 2、小白鼠可采取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形式。 双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单手法:小白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鼠尾,手掌尺侧及小指夹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 3、大白鼠大白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左手应戴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大鼠,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手掌握住背部和腹部。不要用力过大,切勿捏其颈部,以免窒息致死。 4、家兔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吃重点越分散)。将兔提起,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1、小白鼠给药途径与方法 灌胃(ig):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灌胃器,灌胃针头自口角进入口腔,紧贴上腭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将灌胃针头抽回重插,以防损伤。 常用灌胃量为0.1~0.2ml/10g。 皮下注射(ih):可用腹部、背部、腹股沟的皮下,此处皮肤比较松弛,也可由助手协助。注药量一般为0.1~0.2ml/10g。 肌肉注射(im):一人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和尾巴,另一人持连4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