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加快推进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推进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推进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推进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推进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快速发展的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有色金属产业是XX地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按照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稳定和扩大国内外两个市场,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的做大做强与可持续发展,是XX地区当前和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发展期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XX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资源现状

XX地区位于XX级有色、稀有、黑色及贵金属成矿带中段,是我国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具有“三大、三多、一强”的特点。“三大”是具有矿产资源预测总量大、资源潜力大、已形成的开发规模大;“三多”是优势资源的探明储量多、富矿多、大矿多;“一强”是优势矿产属国家短缺的支柱型矿产,与国家对矿产品需求的互补性强。

目前,地区已发现矿产X大类X种,占全国矿种数的X%,占XX矿种数的XX%。已探明储量的有X种,其中XX、XX、XX种储量居全国首位,X、X、X、X、X、X、X、X、X、X、X、X等XX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X、X、X、X、X、X、X、X等8种储量居XX前十位,X、X、X、X、X等资源储量分别占XX 探明资源量的X%、X%、X%、X%和X%。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X矿、X最大的铁矿—X铁矿、X最大的铜矿—X矿、X最大的镍矿—喀X镍矿、X最大的铅锌矿—X锌矿、X最大的钼矿—X铜钼矿。

(二)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地区矿产品结构已基本完成从原矿向初级产品再到中间产品的过渡,并且上马了一批如XX、XX等矿产品深加工项目。

同时,XX加快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对现有矿山企业进行整合,推动矿业发展提速增效。

1、有色金属产品产值逐年增长,有色金属产品对地区经济影响日益加大。2009年,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为XX亿元,占地区工业增加值的XX%,按可比价计算对地区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XX%,带动地区工业增加值上涨5.48个百分点;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增加值为XX亿元,占地区增加值的XX%,按可比价计算对地区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XX%,带动地区工业增加值上涨5.06个百分点。

2005年-2009年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现价)单位:万元

2、XX地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铜选矿含铜量、高冰镍等主要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产量,都较2005年有所上涨,其中铜矿山产品含铜量产量较2005年增长138.44%,高冰镍产量较2005年增长20%,而铅选矿产品含铅量与锌选矿产品含锌量则分别较2005年下降了94.65%、29.05%。

2005年-2009年XX地区有色金属矿主要产品产量单位:吨

3、XX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快速发展,但地区作为原料输出地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高品位的资源与应得的效益还不相称。2007

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总产值为XX,2008年为XX,至2009年则达XX,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显示出XX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的发展仍有较大潜力。

4、有色金属产品逐步由原矿向初级产品再到中间产品过度,企业技改投入增加。目前地区有色金属企业开展了多项技改项目,如: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筹建金属铍、铍铝合金实验室,并投资筹建2.0铍铜合金项目;XX矿则采用选矿回水系统、变频节电技术、富氧熔炼技术等多项系技术、新措施促提升产品的加工水平;XX股份有限公司则运用技术创新,对浮选工艺进行改进,使选矿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该项目是通过优化采矿方法、改进选矿技术、进口关键设备和循环利用尾矿回水,提高650m以上铜、锌金属共伴生矿综合利用项目。企业对推进技术改造的重视,促进了XX地区有色金属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5、矿业整合力度加大,近年XX地区矿业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原来污染重、耗能高的铅选矿产品含铅量的产量逐年下滑,自2005-2009其产量分别为X吨、X吨、X吨、X吨、X吨,显示出XX地区有色金属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正逐步淘汰。

二、转变和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2008年9月份以来,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趋势明显,企业无法全产能运营,甚至有些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以停产歇业。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尽管总体上保持着回升向好的态势,但目前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消彼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料。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决不能把回升向好的趋势看作是根本好转,也不能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在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一揽子计划和宏观调控政策综合作用下,全行业出现持续回升向好,企业生产经营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有色金属产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应对国内、国际有色金属矿产品市场重大变化的必须要求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作战略筹划,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尽管XX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有色金属工业规模总量,但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基本上还是原矿出售,精深加工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只有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矿业产业发展和矿业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XX地区矿业大开发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

XX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因地质矿产勘查薄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低等因素成为矿业大发展的瓶颈,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因素日益突出。只有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强节能减排,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长远发展和国内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XX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XX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一是国内、省区内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强劲需求增长与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长期影响市场走向;二是资源、能源和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突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低,矿山原料供应严重不足;三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材料

及高新技术产业上与国内先进企业、先进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四是开放型的矿业格局没有形成。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对推动产业从扩张增长型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资本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企业自愿联合和资产重组,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经营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现能源、矿产资源和矿山、冶炼、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大力开发高、精、尖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要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紧紧抓住XX有色金属《关于加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有利时机,壮大自身实力,增添企业后劲:XX投资XX亿元;XX投资XX亿元;XX制品和新材料基地,在电力有保证的情况下,形成年产值XX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今后要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立足国家需求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需要,研究和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围绕缓解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实现节能降耗、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针对未来需求和发展趋势,超前安排前沿技术,引领产业技术发展,形成新兴产业优势。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撑作用,集聚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要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创新

拔尖人才,要重视企业一线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有色人才队伍,为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6、加快开发国内外矿产资源,提高短缺资源的保障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短缺局面日益严重,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长,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要进一步加强可能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要依托现有生产矿山,扩大边部和深部的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资源储量。国内、省内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强劲需求增长与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富铁矿、铜镍矿等重要矿产将长期严重短缺,XX地区作为XX和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区的地位非常突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必须加快XX地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黄金等矿产的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力度,使XX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支持自治区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7、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被称为XX二氧化硫排放大户的XX有色集团XX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地区XX%,2008年,在现有冶炼工艺条件下进一步加大二氧化硫减排力度,投入XXXX万元建设一套石灰乳吸附二氧化硫的减排装置,投入使用后,可减排二氧化硫XXXX吨左右。同时加快万吨技改扩建工程的实施步伐,2008年9月开工新建冶炼厂,采用先进的氧气侧吹富氧熔炼新工艺,配套建设XX万吨制酸系统,淘汰旧工艺,彻底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

XX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则运用技术创新,对球磨机的一项技术改进,每年节约成本XXX万元,在各个生产车间安装节能变频仪器,每年为企业节

约电XXX万度,提高了对650m以上355万吨难采多金属矿体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综合回收利用金、银、硫、锌等伴生元素的重要项目。该项目具有明显的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属国家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循环经济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XXXX万元。

建立和完善节能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对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加强管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共生、伴生元素多,提取工艺复杂,综合利用潜力大,因此,必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充分利用再生金属能耗低的优势,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规范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提高再生金属的拆解、加工技术水平,建立再生金属从回收、拆解、熔炼到深加工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总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关系XX地区经济发展和矿业开发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提升地区有色金属工业整体素质,实现产业由小变大、变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三、影响当前加快推进XX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延伸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

XX地区目前以矿采选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要素利用率低下,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因素日益突出。长期以来,XX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几乎是以原矿采选和粗加工产品居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开采的原矿大多只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出售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产业链延伸速度慢,直接影响了有色金属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近年来虽然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加工发展迅速,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增加值占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XX %上升到2009年的XX %,提高了XX个百分点,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有色

金属矿产资源的加工仍然局限在粗加工和低级产品加工,而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

2、资源综合利用度不高

XX地区有色金属企业分散,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再生金属企业规模小,资源利用水平低,部分中小企业工艺技术落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从地区比较规范的矿山企业看,采矿回收率只在60-75%之间,选矿回收率为65-80%之间,采选矿两道工序综合回收率不足50%。计算一些小矿山贫富兼采率、回采率较低等因素,资源综合回收水平就更低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综合回收率XX%的水平相差甚远,从而造成优势资源的浪费,小作坊式的生产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杀手之一。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端材料及高新技术产业上与先进企业、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首先表现在企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技术、人才支撑,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其次在矿业开发中突出表现在矿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矿物原料的深加工和资源的二次利用均较差。最后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等突出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新产品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以铜冶炼业为例,按国家10万吨的产业规模要求,冶炼厂的建设必须兼顾全地区铜矿资源布局,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作保证,形成规模技术优势,才能拓宽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变动剧烈,市场风险较大

今年以来,有色金属工业尽管总体上保持着回升向好的态势,但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消彼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料,企业难以把握市场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生产经营

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有色金属价格较高时往往一哄而上,在价格滑落时往往又裹步不前,把握不到市场先机,造成损失。

四、对未来XX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的整合

尽管目前XX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因金融危机影响困难重重,但有色金属作为不可再生的矿产,其资源稀缺性决定了产业发展未来必定具有广阔的空间。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会带来规模经济,但迄今为止,XX地区有色金属产业仍然存在小、散、乱的状态,导致了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在政府主导下推进有色金属产业的整合,提高有色金属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提升产业效益势在必行。XX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借鉴与创新,进行大力度的有色金属产业整合,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拥有有色矿产资源是XX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因此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取缔仍未彻底杜绝的对资源的无序和掠夺性开采;对于大型民营矿山,使用经济手段鼓励其对地区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存在小、散、乱状况的小矿业公司,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鼓励其采取赎买退出的方式,从小矿产老板手里取得采矿权,对区域采矿权进行整合,最终实现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通过整合,促进区域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

2、提升有色金属产业项目建设水平

目前,XX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生产性大项目少,加之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前瞻性、骨干项目少,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仍不够显著。“十二五”时期,我们应当把高水平的有色金属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全力争项目,要按照国家、自治区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筛选、科学论证,加大项目

前期经费投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规范性的做好项目调研;二是全力建项目,要着力抓好在建项目的推进和拟建项目的开工工作;三是全力引项目,坚持国内国外招商并举、资源资产并举、引资引智并举,采取招商引资、股份融资、政策筹资、立项争资等方式广开招商门路,积极拓宽招商渠道,进一步招大商、大招商,形成“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一批、招进一批、建设一批”的良好局面。

3、有效促进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的发展

XX地区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发展应当向以下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要以推动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重点抓好矿山尾矿、工业废物、再生金属等的综合回收利用,推进有色金属废料的资源化利用。

摒弃旧有发展观和经营模式。以现有的再生资源供应量为基础,特别要立足国内资源,充分利用现存的收购网络、传统优势,按照技术先进、规模合理的原则,制订中、远期发展冶炼、加工业的规划,力求实现再生资源园区,由简单集散型向集聚加工型转变、商业流通型向工业升值型转变、引进技术型向自主开发型的转变,以铜、铅锌、等深度加工为基础,先集中力量解决废旧金属融炼后除杂的技术难题,突破瓶颈后,即可与大型加工企业现实产品对接,逐步培养、完善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首先,政府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有色行业科技创新环境。其次,由于有色行业的特殊情况,政府应考虑采取一些倾斜性政策,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如对于企业利润中用于技术创新的部分,可以考虑给予税收减免,对于科研成果转让的

收入,也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于科技人员技术成果入股的比重,可适当放宽比例限制,以调动科研开发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要重视企业一线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有色人才队伍,为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再次,企业应掌握并应用好国家鼓励技术开发与研究的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自主投入,积极申报国家各类科技项目计划,拓宽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最后,政府要努力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培育企业的研发队伍,最终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产业振兴规划。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经济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推动下,突出重点产业,推进工业振兴。XX地区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牢牢抓住国家前所未有的产业调整振兴的政策机遇,认真研究,积极主动,力争做到“把握政策要准、提报项目要早、要件资料要全、衔接工作要快”,全力以赴、坚定信心、认清优势、加快发展,通过产业调整振兴,实现XX地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6、合理配置环境资源,缓解政策性因素影响。

支撑XX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业以矿业为主,产业链条短,越来越受到资源、能源等因素制约,环境资源压力日益加剧,主要骨干企业因面对矿界勘定、矿源品位下降、原料短缺、矿产品价格大幅回落等不利因素,要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制环境资源,缓解政策性因素影响。

7、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升级

用好XX的有力条件,及工业园区、新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进行产业整合,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落户XX地区,将XX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鼓励本地企加强矿产品的深加工,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措施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放在一起。这就说明他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包括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对全球化持积极态度,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应该说政府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出口,中国的很多增长都将是不可能的。似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国际体系采取的战略都还是防御性的战略,如保护主权,使自己免受伤害,等等。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角色似乎不得不发生真正的改变,这样它才会对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在过去较长时期,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消费需求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角色。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普通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仅会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消费升级,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产品消费的环保意识,这恰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2009年政府主导投资的投资乘数作用小,为世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多数投资带动的仍是过剩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过剩行业并无扩大投资的需要,所以投资的乘数作用小。如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得到有效落实,居民收入增加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投资乘数作用必然扩大。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工作:

申论热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胡锦涛在提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专门就河南提出要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对河南农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 【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农业经济越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越高,越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保障工业化、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第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对策】 第一,积极倡导和发展农业循环生产模式。要实现改变目前“高投入、高产出、高废物”的粗放生产模式,代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生产模式,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平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与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选择题17题,判断题21题,问答题55,共93题) 一、选择题 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CD) A.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B.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 C.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 D.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 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什么机遇和条件?(ACD) A.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B.广东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C.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D.广东的人文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 3.“三来一补”是指什么?(ABCD) 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D.补偿贸易 4.怎样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ABCD)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D.改革一些具体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 5.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什么?(ABD) A.投资 B.消费 C.进口 D.出口 6.广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开拓新型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B.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不断培育壮大消费群体 C.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

D.采取鼓励消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 7.广东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B.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C.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D.改善投资服务 8.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BCD) A.发展对外贸易 B.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C.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 9.广东对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AB) A.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 B.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C.加大“腾笼换鸟”政策力度 D.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10.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强产业转移力度 B.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C.加强政策调节 D.完善配套措施 11.广东的主体功能区域有哪些分类?(ABCD)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生态发展 D.禁止开发 12.广东对推进自主创新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自主创新平台 D.完善组织协调与法规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学习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读本心得体会

学习《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子。通过参加《广东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干部现代产业知识培训学习。 一、加强学习是广大干部更新观念,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 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动员大会上指出: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精神,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我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自觉学习,努力转变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本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智力保障。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学习能力日益成为生存力之根,创新力之源,竞争力之本。我们每个人只有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干部队伍培训成适应科学发展模式的干部队伍,真正实现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摆在每一位干部面前的重大抉择,选择了学习就选择了进步,放弃学习就放弃了明天。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广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要求广东“坚持不懈,先行一步,真正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要“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体现,二者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它们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存的统一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数量增长、也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也体现规划纲要赋予广东的历历史使命。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给予的“洗牌”良机,也是广东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亦是先富起来的广东人享受发展成果、让经济发展为人服务的必然选择。 三、学习现代产业知识,不仅是一次知识更新,更是一次科学发展理念的再武装和科学发展能力的大提升。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各国与全球高端竞争、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国际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必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练习题考试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练习题 第一章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 一、单选题 1、(),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 2、在下列能源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核能 3、我国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以()增加值最大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4、从()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2000年 5、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拥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气候系统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冰雪圈 d.岩石圈 2、从地域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东南 3、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a.砍伐林木 b.开垦林地 c.空气污染 d.采集薪材 4、酸雨发生并产生危害的条件有() a.气候异常 b.发生区域有高度的经济活动水平 c.缺少中和酸性污染物的物质 d.森林减少 5、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柴薪 b. 煤 c.石油 d.天然气 三、判断题 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 2、气候不同于天气() 3、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则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应是18°C() 4、燃烧煤所产生的主要是一氧化碳() 5、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第二章“低碳经济”:一种文明的转型 一、单选题

国家商务部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商贸发〔2012〕48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逐步确立,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外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我国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的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适应性转变。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主动适应国际经贸格局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要适应国际经贸格局调整,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主动性转变。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动贸易强国进程的战略举措。我国已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外贸商

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还不高,企业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行业协调能力和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还不够。要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战略性转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促协调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等重大战略,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着力提升外贸发展传统优势,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原则。坚持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坚持外贸与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坚持外贸与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坚持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外贸全方位发展。 (三)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是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着力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高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知识产权、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现状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宣传好、实践好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世界经济格局快速调整,技术创新一日千里,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物价的上涨,股票的大跌,雷曼的破产,通用的合并,以前的公司巨头恍惚在一夕之间就破产或是兼并。忽然间在感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以后的事情呢。现在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以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为代价,经济发展的快,资源也就消耗的快,环境也就污染的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三个转变、两个重

点。三个转变: 1、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两个重点: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由经济大国发展为经济强国,进一步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引导创新技术产业化大发展。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才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关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此,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管理水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 关键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abstract: this paper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is thoroughly appl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goals and strategic measures, china is the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faces important and pressing the realistic subject.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the key work puts forward opinions at 8. . keywords: to speed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与创新,又涉及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更新与调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

履行职责 加快发展心得体会

履行职责加快发展心得体会 陈文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涉及到履行职责的能力,因为能力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能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也关系到执政能力的强弱。本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履职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立身和成就事业的重础。做为基层各级的管理人员更应该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锻炼。要始终注重加强主界的改造,不管在任何岗位,都要从严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在认认真真学习上要有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要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做事上要有新成效,在清清白白做要有新形象”。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和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振兴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他能否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和完成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因此,一、必须坚持不懈强学习: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素养,这是各级干部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务。二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了在实际工作中加之贯彻的自觉性。三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一核心目标,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四是学习贯彻公司和分局党委的各种会神和重大工作部署,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二、珍惜团结,维护团结。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同志们只有团结共事,形个和谐的氛围,才能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执行“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组织原则,服从分局的领导,维护领导班子

中统一,坚决贯彻分局做出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二要维护分局领导班子的团结要注意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反面或不同的意见。这样做不仅是对别人的尊更重要的是对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防止犯类似错误十分有益。 爱岗敬业,是履职的基本要求。勤勉敬业是对一名基层干部的起码要求。要始终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把镇里的重托,干部职工的厚望,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繁忙的之中。 廉洁奉公,是履职的根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奉公是对一名领导干部的本要求。在廉洁自律方面,要按照“七十二”个不准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清政廉洁的作风。只有用好权利,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谋利服好务,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对事业发展的支持。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下面就我的家乡就我的家乡甘肃省而言,甘肃省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脆弱、产业结构偏重、少数民族比例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西北省份,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既是甘肃两千六百多万人民的迫切要求,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期望。如何从甘肃实际出发,走出西部省份赶超东部并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甘肃省上下探索的核心问题。循环经济是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晶,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在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的前提下,实现物质消耗减量化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意义上讲,循环经济解决的是发展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如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问题,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实现形式,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甘肃省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认真分析了省情,把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甘肃虽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高、部分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精)

从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看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飞速发展。综合海关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1978年至2008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累计增长124倍;占世界贸易份额从 0.8%增加到8.9%,世界排名从第九位上升至第三位。我国经济总量在三十年间能实现年均9. 8%的高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对外贸易功不可没。 但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严重困难,并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可以说,金融危机放大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近年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和我国外贸发展现状看,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发展为贸易强国,更好地发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刻不容缓。 一、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上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始终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地位持续攀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8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达38%,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中国仅次于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突出,已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秩序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贸易成为主流 得益于地理和传统上的优势,区域内贸易始终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位置。根据WTO 的数据,2008年,区域内贸易在北美地区的贸易总额中占55.8%,在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可能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为杜绝试卷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本群只提供考核通过基本分60分的标准答案,未提供答案的题目请自行答题。 ? 1.近年来,以( C )为主体的全球投资贸易新格局正在形成。(单选题3分) o A.TTIP o B.TPP o C.自由贸易协定 o D.世界贸易组织 ? 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机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单选题3分) o A.物质基础比较雄厚 o B.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o C.国内需求潜力巨大 o D.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 ? 3.下列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D )。(单选题3分) o A.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o B.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上升,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o C.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依然滞后 o D.产业布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区域产业差异性过大 ?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列对“五个更多”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单选题3分) o A.更多地依靠外需特别是出口贸易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o B. 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o C.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o D.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对“四个着力”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D )。(单选题3分) o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o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o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o D.着力培育封闭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 6.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 D )。(单选题3分) o A.建立自贸区 o B.改革开放 o C.出口 o D.投资、消费 ?7.要推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破除( D )。(单选题3分) o A.农村传统风俗习惯 o B.现有行政区划 o C.户籍制度 o D.城乡二元体制 ?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D )。(单选题3分) o A.全面从严治党 o B.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o 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o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一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一、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与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部门,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依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对各区域进行分类指导。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各类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 实施环境友好发展战略。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入点,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实施内外需均衡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的同时,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低价位、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强廉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消费、就业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小企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资本投入。要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从强化制度入手 尽快形成相应体制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何平一论 (一)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一幅新的画卷渐次展开。大时代呼唤大变革,大转变酝酿新机遇。 在“十二五”即将到来之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做出了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抉择。这是对以往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河南实际的又一次重大提升。 “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蓄势待发。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抢抓机遇,加快转变,乘势而上。 (二)“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纵观古今中外,“机遇”可谓解读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围绕机遇,世界各国演绎出一幕幕兴衰活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也是抢抓机遇的竞争。“鸦片战争”的硝烟、“洋务运动”的挫败、“戊戌变法”的鲜血……近现代的中国,一次次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一次次蒙受灾难屈辱,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体,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面对机遇,如果我们不思进取、麻痹懈怠,就会错失良机,坐困愁城。 (三)时代在前进,机遇在叩门。改革开放30多年,河南抓住历史机遇,在一次次困惑中求索,在一番番砥砺中前行,在一回回变革中提升。 (四)回头看,这30多年河南的发展总是与机遇的把握息息

相关。 当“姓资”、“姓社”的思想坚冰开始被打破,河南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方向,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唱响“团结奋进,振兴河南”,确定“一高一低”战略目标,使河南的发展方向更明确,路子更顺畅。 当我们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之际,河南果敢地选择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明确提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使河南的发展思路更清晰,目标更远大。 当我们肩负党中央的殷殷重托,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之时,河南豪迈地提出“两大跨越”的战略任务,树立起河南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良好形象,使河南的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华大地浓墨重彩展开统筹协调、全面繁荣的时代画卷——东部沿海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中部地区崛起风生水起……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把河南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新境界、新阶段。 (五)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则退。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兄弟省份特别是周边地区都在抢抓机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市场、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我省面临的发展和竞争压力日益加大。 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最后一个十年的关键时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六)机遇人人想抓,但真正抓住机遇却并非易事。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亿万中原人民的全面小康,机遇到底在哪里? (七)机遇来自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世界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word版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全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 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 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 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我们党 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 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 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 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 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 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 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 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第一,更 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 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案(最新)

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x和总书记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特提出以下方案。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区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着力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动力不足,出口比重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三高两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特征明显,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我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较大,对资源开发和投资依赖性较强,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根本扭转,资源供给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难以承载,经济发展就没有后劲。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出路。各地、各部门必须以空前的危机感、高度的责任感和

强烈的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着力推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创新发展意识,努力开创我区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 (二)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x理论和“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结构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人力资源为保障,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从自身资源条件、区域特点、产业状况出发,着力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着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黄河金岸,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山川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着力提高政府统筹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创新带动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坚持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坚持加快发展与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