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F 和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0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 的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

则其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E F C C CC CE F

E BE

B E R R R I U U R R U U I ++-=+-=

电压放大倍数 //(1)C L

u be F

R R A r R β

β=-++

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 C R R ≈0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的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i u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C I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B U 、

C U 和E U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E U 或C U ,然后算出C I 的方法。例如,

只要测出E U ,即可用E E E C R U I I /=≈算出C I ,也可根据C C CC C R U U I /)(-=,由C U 确定C I ,同时也能算出E B BE U U U -=,E C CE U U U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c(或UcE)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静态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0u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a)所示;如静态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

0u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i u ,检查输出电压0u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

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 (a)静态工作点偏高 (b)静态工作点偏低 位置。 图2—2 静态工作点对0u 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cc 、Rc 和R B (R B1、R B2)都会

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 B1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1,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

中点。

2.放大器动态指标测试

放大器动态指标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动态范围)和通频带等。

(1)电压放大倍数Av 的测量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i u ,在输出电压0u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i u 和0u 的有效值i U 和0U ,则

(2)放大器输入电阻的测试*

所谓放大器输入电阻。就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的等效电阻。

测试方法是用“串联电阻法”。如(图2-4)所示,在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串入一个电位器Rw 。测试方法如下:

先调Rw=0,调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大小使放大器输出信号u o 不失真(频率应在放大器的通带范围内)。然后调节Rw ,使放大器输出减少到原来输出的 ,这时电位器的阻值即与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相等。

(3)放大器输出电阻的测试

所谓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就是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放大器输出端可以等效成一个理想电压源与输出电阻Ro 相串联,如(图2-5)所示。输出电阻R o 的大小反映了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可以通过测量放大器接入负载后的电压变化来求出。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一固定电压(此电压大小的选取,应使放大器在有或没有负载时,输出信号都不失真)先不接入负载电阻,测出放大器输出电压U o 。然后接入负载电位器,调节R L 的大小,使放大器输出电压为 (1/2)U o ,这时电位器的阻值大小即为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 o 。

(4)最大不失真输出峰—峰电压OPP U 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的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p(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0u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2-6)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0U (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022U 。,

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峰—峰值OPP U 。

图2-6 静态工作点正常,输入

信号太大引起的失真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模拟电路实验箱;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数字万用电表; (5)电阻器、电容器若干支。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p 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 V 电源,调节Rp ,使Ic =2.0 mA(即E U =2.2 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B U 、E U 和C U ,用万用电表测量1B R 值,并记入表2-1中。

表2-1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 kHz 的正弦信号S u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pp =30mV (峰峰值),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0u 的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示波器

图2-7 晶体三极管管脚排列

测量下述2种情况下的0u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0u 和i u 的相位关系,并记入表2-2中。 表2-2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c =2.4k ,RL =2.4k ,i u =0V ,调节Rp ,使Ic =2.0 mA ,测出UcE 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0u 足够大,但不失真(临界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顺时针调)和减小(逆时针调)Rp ,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0u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c 和UcE 值,并记入表2-4中。注意,在每次测Ic 和UcE 值时,都要将放大器的输入端短接。

表2-4

4*.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置Rc =2.4 k ,R L =2.4 k ,Ic =2.0 mA 。输入f =1 kHz 的正弦信号电压U ipp =30mV ,在输出电压0u 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S U 、i U 和L U ,记入表2-6中。保持S u 不变,断开RL ,测量输出电压

u,记入表2-6中。

表2-6

五、实验总结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R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分析

L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分析并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预习要求

(1)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的内容并估算实验电路的性能指标。

假设:3DG6的β=100,RB2=20k,RB1=60k,Rc=2.4k,RL=2.4k。估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3)能否用直流电压表直接测量晶体管的UBE? 为什么实验中要采用测UB、UE,再间接算出U BE的方法?

(4)怎样测量RB1的阻值?

(5)当调节偏置电阻RB1,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UcE怎样变化?

(6)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有否影响?

(7)在测试Av、Ri和Ro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

1 kHz,而不选100 kHz或更高?

(8)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及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两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即各仪器的接地端不再连在一起),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MSI)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74LS48BCD译码器和共阴极七段显示器的使用方法。

3.用集成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设计简单的逻辑函数产生器。

二、预习要求

I.复习74LS48、74LS151、74LS138的逻辑功能。

2.按实验内容2、3的要求,设计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3.弄懂图5.16.4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原理

1.编码、译码、显示原理电路如图5.16.4所示。

该电路由8线—3线优先编码器74LSl48、4线—七段译码

器/驱动器74LS48、反相器74LS04和共阴极七段显示器

等组成。

74LS48具有以下特点:

(1)消隐(灭灯)输入BI低电平有效。当BI=0时,不论其余输入状态如何,所有输出为零,数码管七段全暗,无任何显示。译码时,BI=1。图5.16.4 编码、泽码、显示电路原理

(2)灯测试(试灯)输入LT低电平有效。当LT=0

(BI/RBO=1)时,无论其余输入为何状态,所有输出为l,数

码管七段全亮,显示数字8。可用来检查数码管、译码器有无故

障。译码时,LT=1。

(3)脉冲消隐(动态灭灯)输入RBI=1时,对译码无影响;

当BI=LT=1时,若RBI=0,输入数码是十进制零时,七段

全暗,不显示,输入数码不为零,则照常显示。在实际使用中

有些零是可以不显示的,如004.50中的百位的零可不显示;若

百位为零且不显示,则十位的零也可不显示;小数点后第二位

的零,不考虑有效位时也可不显示。这些可不显示的零称为冗余零。脉冲消隐输入RBI=0,可使冗余零消隐。

(4)脉冲消隐(动态灭灯)输出RBO与消隐输入BI共用一个管脚4,当它作输出端时。与RBI配合,共同使冗余零消隐。以3位十进制数为例。见图5.18.8。十位的零是否要显示,取决于百位是否为零,有否显示,这就要用RBO进行判断,在RBI和A3~A0全为零时,RBO=0,否则为1。百位为零,且RBI=0(百位被消隐),则百位RBO和十位的RBI=0,使十位的零消隐,其余数码照常显示。若百位不为零,或未使零消隐,则百位的RBO和十位的RBI全为1,使十位的零不具备消隐条件,而与其它数码一起照常显示。

3.显示器

显示器采用七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它

可直接显示出译码器输出的十进制数。七段发光

是把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接到高电平

上,与其配套的译码器为74LS46,74LS47;共阴

接法则相反,它是把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

起接地,与其配套的译码器为74LS48,74LS49。

七段显示器的外引线排列图、共阴接法以及数字

符号显示如图5.18.9(a)、(b)、(c)所示。

如果输入的频率较高时,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可能出现混乱或很快改变结果,这时,可在计数器后面加一级锁存器(如74LS273,八D触发

器)。如果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暗淡,可加一级缓

冲器(如74LS07,74LS17)或射随器来提升电流。

2.数据选择器的典型应用之一——逻辑函数产生器

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的外引线排列图和功能表分别如图5.16.5和表5.16.4所示。

表5.16.4:74LS151功能表

由表5.16.4可以看出,当选通输入端ST =0时,Y 是A 2、A 1、A 0和输人数据D 0~D 7的与或函数,它的表达式为

(5.16.1) 式中m i 是A 2、A 1、A 0构成的最小项,显然当D i =1时,其对应的最小项m i 在与或表达式中出现。当D i =0时,对应的最小项就不出现。利用这一点,可以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将数据选择器的地址选择输入信号A 2、A 1、A 0作为函数的输入变量,数据输入D 0~D 7作为控制信号,控制各最小项在输出逻辑函数中是否出现,选通输入端ST 始终保持低电平,这样,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就成为一个三变量的函数产生器。

例如,利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产生ABC C AB C B A C B A C B A L ++++=,可以将此函数改成下列形式

7766552200D m D m D m D m D m L ++++= (5.16.2) 式(5.16.2)符合式(5.16.1)的标准形式。考虑到式中没有出现最小项m 1、m 3、m 4,因而只有D 0=D 2=D 5=D 6=D 7=1,而D 1=D 3=D 4=0。由此可画出该逻辑函数产生器的逻辑图如图5.16.6所示。 3.3线-8线译码器用于逻辑函数产生器和数据分配器

3线-8线译码器74LSl38的外引线排列图和逻辑功能表分别如图5.16.7和表5.16.5所示。

图5.16.6 用74LSl51构成逻辑函数产生器 图5.16.7 74LSl38外引线排列图

由图5.16.7和表5.16.5可以看出,该译码器有三个选通端:ST A 、B ST 和C ST ,只有当ST A =1,B ST =0、

C ST =0同时满足时,才允许译码,否则就禁止译码。设置多个选通端,使得该译码器能被灵活地组成各

种电路。

在允许译码条件下,由功能表5.16.5可写出

若要产生ABC C AB C B A C B A C B A L ++++=的逻辑函数,则只要将输入变量A 、B 、C 分

别接到A 2、A 1、A 0端,并利用摩根定律进行变换,可得

由此可画出其逻辑图如图5.16.8所示。

7

6520Y Y Y Y Y ABC C AB C B A C B A C B A L ==0

1270

1210120A A A Y A A A Y A A A Y ===

图5.16.8 用74LS138构成逻辑函数产生器

此外,这种带选通输入端的译码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分配器,如果把图5.16.7中的ST A 作为数据输人端,而将A 2、A 1、A 0作为地址输入端,则当B ST =C ST =0时,从ST A 端来的数据只能通过由A 2、A 1、A 0所确定的一根输出线送出去。例如,当A 2A 1A 0=100时,ST A 的状态将以反码形式出现在4Y 输出端。 4.用加法器组成一个代码转换电路,将BCD 代码的8421码转成余3码。

以8421码为输入,余3码为输出,可得代码转换电路的逻辑真值表,如表5.16.6所示。由表中可见,Y 3Y 2Y 1Y 0和DCBA 所代表的二进制数始终相差0011,即十进制数的3。故可得

Y 3Y 2Y 1Y 0=DCBA+0011 (5.16.4)

根据式(5.16.4),用一片4位加法器74LS283便可接成要求的代码转换原理电路,如图5.16.9所示。

四、实验内容

1.在图5.16.4所示原理电路中,将A 0~A 3,分别接至数据开关。验证译码器74LS48的逻辑功能。

2. 试用数据选择器74LS151,设计一个监测信号灯工作状态的逻辑电路。其条件是信号灯由红(用R 表示)、黄(用Y 代表)和绿(用G 表示)三种颜色灯组成,正常工作时,任何时刻只能是红、绿或黄当中的一种灯亮。而当出现其它五种灯亮状态时,电路发生故障,要求逻辑电路发出故障信号。

3. 试用74LS138和与非门实现一位全加的功能。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在图5.16.4所示原理图中标出外引线管脚号。 2.写出实验内容2、3的设计过程,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74ls20外引线管脚图 及真值表】

说明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在译码电路中,74LS48的输出端与数码管联接时,要注意什么? 七、注意事项

1.TTL 与非门多余输入端可接高电平,以防引入干扰。

2.检查显示器各段好坏时,可与译码器74LS48连接后,用LT=0来实现,也可由电源+5V 接470电阻限流后接到显示器各段检查。

八、实验元、器件

集成电路74LS48 一片、74LS20 一片、74LS151 一片、74LSl38 一片、共阴七段显示器 一片

实验三集成触发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验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相互转换的方

法。

2.掌握集成JK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3.学习用JK触发器构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方法。

4.进一步熟悉用双踪示波器测量多个波形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触发器的基本类型及其逻辑功能。

2.掌握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真值表及JK触发器转换成D触发器、T触发器、T’触发

器的基本方法。

3.按实验内容4的要求,设计同步时序脉冲输出

器电路,其输出波形如图5.17.1所示。

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1.集成触发器的基本类型及其逻辑功能。

按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分,有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和T’触发器。

按触发脉冲的触发形式分,有高电平触发、低电平触发、上升沿触发和下降沿触发以及主从触发器的脉冲触发等。

表5.17.1分别列出了时钟控制触发器的特性方程和功能表。

表5.17.1 时钟控制触发器

2.触发器的转换

由于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多为集成JK触发器和D触发器,很少有T触发器和T’触发器,所以有时候我们要用一种类型的触发器代替另一种类型的触发器。这就需要进行触发器的转换。转换方法见表5.17.2。本实验选用CMOS双JK触发器CD4027,其功能齐全、用途广泛。图5.17.2和表5.17.3分别示出CD4027的外引线排列和功能表。图5.17.3示出CD4023(三3输入端CMOS与非门)的外引线排列。

表5.17.2触发器的转换

图5.17.2 CD4027外引线排列图5.17.3 CD4023外引线排列

从功能表中可知,CD4027是具有直接清零端、在CP上升沿翻转的边沿触发器。其最大工作频率为16MHz。

表5.17.3 CD4027功能表

四、实验内容

1.验证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将JK触发器转换成T触发器和D触发器,并验证其功能。

3.将两个JK触发器连接起来,即第二个JK触发器的J、K端连接在一起,接到第一个JK触发器的输出端Q,输入1kHz方波,用示波器分别观察和记录CP、1Q、2Q的波形,理解二分频,四分频的概念。

4.设计一个同步时序脉冲输出器,其输出波形如图5.17.1所示。用示波器观察和记录CP和输出L

的波形。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2,画出实验电路图,列出电路转换后的逻辑功能。

2.根据实验内容3,画出实验电路图,以及对应绘出所测CP、1Q、2Q的电压波形,标出幅值和周期。

3.根据实验内容4.,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对应绘出CP和L的波形,标出幅值和周期。

六、思考题

1.在本实验中,能用负方波代替时钟脉冲吗?为什么?

2.观察同步时序逻辑控制器CP和L波形时,若CP信号送示波器CH1通道,输出L送CH2通道,“触发选择”置CH1通道,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能稳定吗?若不能稳定,应如何选择触发电压?

七、注意事项

1.本实验使用的集成芯片(CD4027和CD4023均为CMOS集成电路,因此必须严格遵守CMOS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

2.用示波器观察多个波形时,最好采用外触发方式,并且选用频率最低的电压作外触发电压。

八、实验元、器件

双JK触发器CD4027 1片三3输入与非门CD4023 1片

实验四计数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74LS192的逻辑功能。

2.学会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3.进一步熟悉用示波器测试计数器输出波形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

2.预习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1、74LS192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按实验内容2、3、4的要求,设计并画出逻辑电路图。

4.绘出十进制计数、译码、显示电路中各集成芯片之间的连接图。

三、实验原理与参考电路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是由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三部分组成的。

1.计数器

计数器是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它用来累计和记忆输入脉冲的个数。计数是数字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操作,所以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逻辑部件之一。

集成计数器是中规模集成电路,其种类有很多。如果按各触发器翻转的次序分类,计数器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在同步计数器电路中,所有触发器都以输入计数脉冲为时钟脉冲,应翻转的触发器同时翻转。在异步计数器电路中,有的触发器以计数脉冲作为时钟脉冲,有的则以其它触发器的输出作为时钟脉冲,故而状态更新有先有后,称为异步;如果按照计数数字的增减分类,可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三种;如果按计数器进位规律分类,可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N进制计数器三种。

计数器常从零开始计数,所以应具有“置零(清除)”功能。此外计数器还有“预置数”的功能,通过预置数据于计数器中,可以使计数器从任意值开始计数。

常用集成计数器均有典型产品,不必自己设计,只需合理选用即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集成计数器。

(1) 74LS192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

图5.18.2和表5.18.3分别示出74LS192的外引线排列图和功能表。

表5.18.3 74LS192功能表

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和可预置功能。

当清除端CR=1时,无论有无计数脉冲,Q3~Q0均为0,即为异步清除。当置数端LD=0时,无论

有无计数脉冲,数据输入端D 3~D 0所置数据被并行送到输出端Q 3~Q 0。

当CP D =1,计数脉冲从CPu 送入,则在CP 上升沿的作用下,计数器进行加计数,加到9后,进位输出端CO =0。

当CPu=1,计数脉冲从CP D 送入,则在CP 上升沿的作用下, 进行减计数,减到0后,借位输出端BO =0。 (2) 74LS161 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图5.18.3和表5.18.4分别示出74LS161外引线排列图和功能表。

74LS161是TTL 集成同步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它的主要功能为 异步清除:当CR =0时,无论有无CP ,计数器立即清零,Q 3~Q 0均为0,称为异步清除。同步预置:当LD =0时,在时钟脉冲上升沿的作用下,Q 3=D 3,Q 2=D 2,Q 1=D 1,Q 0=D 0。计数:当使能端ET P =ET T =1时,计数器计数。 锁存:当使能端P ET =0或T ET =0时,计数器禁止计数,为锁存状态。

图5.18.3 74LS161外引线排列

2.任意进制计数器

如果要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的计数器,可用反馈清零法和反馈置数法。 (1)反馈清零法

在计数过程中,将某个中间状态N 1反馈到清除端,使计数器返回到零重新开始计数。这样可将模较大的计数器作为模较小(模为N )的计数器使用。若是异步清除,则N=N 1,有毛刺;若是同步清除,则N=N 1+1,且无毛刺。 (2)反馈置数法

反馈置数法可分为三种:

(a )将数据输入端全部接地(所置数为零),然后将某个中间状态N 1反馈到输入端LD ,当计数到N 1时,置数端为有效电平,将预先预置的数(零)送到输出端,即计数器全部清零。(若为同步置数,计数器的模N=N 1+1,异步置数,则N=N 1)

(b) 将模为N 1的计数器的进位信号反馈到置数端,并将数据输入端置成最小数N 2。则同步置数时,N=N 1-N 2;异步置数时N=N 1-N 2-1(此类计数器称为可编程补码计数器)。

(c) 将数据输入端置成最小数N 2,再将计数过程的某一中间状态N 1反馈到置数端。计数器计到N 1

后再从N 2开始重新计数。如为同步置数,构成计数序列为N 2到N 1、模N=N 1-N 2+1的计数器;如为异步置数,则构成计数序列为N 2到(N 1-1)、模N=N 1-N 2的计数器。

本实验选用74LS161同步二进制计数器,采用反馈方式构成十进制计数器。

反馈式十进制计数器一般有两种形式。其一,利用清除端CR 构成。即:当Q 3Q 2Q 1Q 0=1010(十进制数10)时,通过反馈线强制计数器清零。如图5.18.4所示。该电路由于1010状态只是瞬间,它会引起译码电路的误动作,因此很少被采用。其二,利用预置端LD 构成。把计数器输入端D 0D 1D 2D 3全部接地。当计

数器计到1001(十进制数9)时,利用Q3Q0反馈线使预置端LD=0则当第十个CP到来时,计数器输出端等于输入端电平,即:Q0=Q l=Q2=Q3=0。这样,可以克服利用清除端CR构成的计数器的缺点。利用预置端LD 构成的计数器电路如图5.18.5所示。

图5.18.4 利用清零端的反馈式计数器图5.18.5 利用置数端的反馈式计数器

以上介绍的是一片计数器工作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多片计数器构成多位计数状态。所以我们介绍一下计数器的级联方法。级联可分串行进位和并行进位两种。串行进位的级联电路如图5.18.6(a)所示。其缺点是速度较慢。并行进位(也称超前进位)如图5.18.6(b)所示。后者比前者的速度大大提高。

(a)串行进位式2位十进制计数器(b)并行进位式2位十进制计数器

四、实验内容

1.验证74LS192、74LS161的逻辑功能。CP选用手动单次脉冲或1Hz正方波。输出接发光二极管LED 显示。

2.按图5.18.5组装十进制计数器,并接入译码显示电路(各集成芯片之间的连线自画)。时钟脉冲选择1Hz正方波。观察电路的计数、译码、显示过程。

3.用两片74LS161和三输入与非门74LS10,采用串行进位方式设计并组装六十进制加计数器。

4.用两片74LS161和三输入与非门74LS10,采用并行进位方式设计并组装二十九进制加计数器。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十进制计数、译码、显示电路中各集成芯片之间的连接图。

2.根据实验内容2、3、4,画出相应电路的原理图,说明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十进制计数器CP、Q3~Q0波形的时序关系?

2.串行进位方式是否适用于任意进制的计数器?

七、实验元、器件

计数器74LS161 2片,74LS192 1片三3输入与非门74LS10 1片

通用双踪示波器

一、主要用途

观察直流及0~20MHz周期电压和电流波形。测量信号的频率、周期、相位和幅度等。

二、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包括垂直放大、水平放大、扫描、触发、示波管及电源等六个主要部分。其结构方框图如图1.1.3所示。

示波器的主要部件是示波管,示波管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

电子枪的作用是发射高速电子束;偏转系统控制电子束的运动方向;荧光屏显示撞击的轨迹。其基本原理如下:

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荧光屏在荧光屏上形成光点。如图1.1.4所示。

如果在电子束前进的方向上、下两侧放置平行平

板,并在平行平板上施加直流电压,则电子束通过平

行板间电场时,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轨迹偏转,使

光点位置产生垂直方向的变化。如图1.1.5所示。

如果在平行平板上施加周期性变化信号(如正弦

波),则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的偏转角度随电场强度

周期变化。荧光屏上每一周期中光点位移不同。但由

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看到的是一条竖直这亮线。参见

图1.1.6。

如果在水平方向上也放置一对平行板,并施加电压,则电子

束便同时受到X轴和Y轴方向两个电场力作用。荧光屏显示的是

在X方向和Y方向合电场力作用下的光点运动轨迹。

若在X轴上施加的是周期等于或整数倍于Y轴信号的锯齿波电压

(如图1.1.7)。Y轴的周期电压信号则被展开,使我们看到这个信

号的波形(如图1.1.8)。

这种用线性变化的电压(锯齿波)将被测信号波形展开(使光点在X轴方向移动)的作用叫扫描;调节锯齿波频率使之等于被测信号频率的1/N,或周期的N倍,从而得到稳定的被测波形的过程叫同步。实现同步应满足:

或在示波器中,经常用这样的办法来实现同步:用Y轴输入的被测信去触发扫描发生器。当这个输入信号达到一定电平时,自动产生一个锯波电压。当这次锯齿波扫描结束后,扫描发生器处于等待下一次触发信的状态。这种扫描方式叫做触发扫描。

三、通用双踪示波器面板各开关或旋钮的功能

1.基本开关和旋钮

电源开关:接通时指示灯亮。

辉度旋钮:调节光迹亮度。

聚焦旋钮:调节示波器电子束的聚焦,使显示的光迹呈现出最佳清晰度。

刻度旋钮:调节刻度照明的亮度。

光迹旋转:调节该旋钮使光迹与水平刻度线平行。

标准信号:此端口输出幅度为0.5V,频率为1kHz的方波信号,用以校准电压灵敏度和扫描时机因数。

2.通道开关和旋钮

①垂直工作方式按键:CH1 CH2 ALT CHOP ADD

CH1:仅显示通道1的输入信号。 CH2:仅显示通道2的输入信号。

ALT:交替显示两通道的输入信号,此方式适宜扫描速率较快时。

CHOP: 断续显示两通道的输入信号,适宜扫描速率较慢时。

ADD:显示两个通道输入信号相加的结果。

②输入耦合方式选择按键: AC--GND--DC。

AC(交流耦合):信号经电容交流耦合输入到垂直放大器,其直流成分被阻断,仅观察信号中的交流成分。

DC(直流耦合):信号的所有成分都输入到垂直放大器,可观察信号的直流分量。

GND(⊥接地):信号从垂直放大器输入端断开且输入端接地。输入信号不接地。

电力电子技术A实验讲义

实验四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 了解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二.实验线路与原理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用三只晶闸管,与单相电路比较,输出电压脉动小,输出功率大,三相负载平衡。不足之处是晶闸管电流即变压器的二次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只有1/3时间有电流流过,变压器利用率低。 实验线路见图4-1。 1) 电源控制屏位于MEL-002T; 2) L平波电抗器位于NMCL-331挂件; 3) 可调电阻R位于NMEL-03/4挂件 4) G给定(Ug)位于NMCL-31调速系统控制单元中; 5) Uct位于NMCL-33F挂件; 6) 晶闸管位于NMCL-33F挂件。 图4-1 三.实验内容

1.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2.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供电给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四.实验设备与仪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触发电路与晶闸主回路组件 3.电阻负载组件 4.示波器 五.注意事项 整流电路与三相电源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相序。 六.实验方法 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合上主电源,接上电阻性负载R。 ⑴改变给定电压U g,观察在不同触发移相角α(30°、60°)时,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 d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 d、I d 值。 ⑵改变给定电压U g,当α=30°时,记录晶闸管A、K间端电压U VT=f(t)的波形。 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接入的电抗器L=700mH。 ⑴改变给定电压U g,观察在不同触发移相角α(30°、60°)时,可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 d的波形,并记录相应的U d、I d 值。 ⑵改变给定电压U g,当α=30°时,记录晶闸管的端电压U VT=f(t)(电阻性负载、电阻—电感性负载)、I d=f(t)(电阻—电感性负载)的波形。 实验方法的具体内容,可参照表4进行。 七. 实验报告

实验讲义电工电子学(三)

实验一直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加深理解其内涵。 2.学习使用稳压电源。 3.掌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量的方法。 二、相关知识 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中的普遍性原理,它是指当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于线性电路时,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等于这些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代数和。在分析一个复杂的线性网络时,可以利用叠加原理分别考虑各个电源的影响,从而使问题简化,本实验通过测量各电源的作用来验证该原理。 戴维南定理是指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看做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就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U O,等效电源的内阻R 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所得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如图1—1所示有源二端网络图(a)可以由图(b)等效代替。利用戴维南定理可以把复杂电路化简为简单电路,从而使计算简化。 (a)(b) 图1—1 有源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内阻R O的三种测量方法: 1.开路短路法。若图(a)的AB端允许短路,可以测量其短路电流I S,再测AB端的开路电压U O,则等效电阻R O=U O/I S。 2.外特性法。在AB之间接一负载电阻R L如图(a)所示,测绘有源二端网

络的外特性曲线U= f(I),该曲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U O和I S,则R O=U O/I S。 3.直接测量法。使有源二端网络中的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用万用表电阻挡直接测量AB端的阻值R O。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教材中有关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掌握其基本要点,注意其使用条件。 2.阅读实验指导中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预习本次实验内容,作好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线路和实验步骤。 (2)对数据表格进行简单的计算。 (3)确定仪表量程。 四、实验线路原理图 图1—2 叠加定理实验线路图 图1—3 戴维南定理实验原理图图1—4 戴维南等效电路 五、实验设备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王跃鹏李向丽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应用电子实验室 二零零四年七月

实验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点波形观察、分析。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Ⅲ型交流调速系统实验台 2、MCL-32组件 3、MCL-31组件 4、MCL-05组件 5、双踪示波器 五、实验方法 1、将MCL-05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接入MCL-32的U 、V 端,并将MCL-31的“g U ”和“地”端分别接入MCL-05的“ct U ”和“7”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并打开MCL-05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用示波器观察各观测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测“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调节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 六、实验报告 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

实验二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研究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阻感负载时的工作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给电阻负载。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给阻感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王兆安、黄俊编)”教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Ⅲ型交流调速系统实验台 2、MCL-32组件 3、MCL-31组件 4、MCL-05组件 5、双踪示波器 五、实验方法 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给电阻负载。 按照图2-1接线,接上电阻负载(采用MEL-03上的两只900Ω的电阻并联),并将负载电阻调至最大,短接平波电抗器。合上主电路电源,调节给定电压g u 的大小,观察不同α角时的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t f u d =,以及晶闸管的端电压波形)(t f u T =。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给阻感负载。 按照图2-1接线,接上阻感负载(电感选择700mH ,电阻采用MEL-03上的两只900Ω的电阻并联),并将负载电阻调至最大。合上主电路电源,调节给定电压g u 的大小,观察不同α角时的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t f u d =,以及晶闸管的端电压波形 )(t f u T =。 六、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改善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交流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 ⒉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⒊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⒈数字万用表一块 ⒉交流电流表一块 ⒊ZH-12电学实验台 ⒋日光灯管、镇流器、电容器、起辉器各一个 三、实验原理 ⒈日光灯工作原理: 日光灯电路由灯管、启动器和镇流器组成,如图5-1所示。 ①日光灯:灯管是内壁涂有荧光物质的细长玻璃管,管的两端装有灯丝电极,灯丝上涂有受热后易发射电子的氧化物,管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和少量的水银蒸汽。它的起辉电压是400~500V,起辉后管压降只有80V左右。因此,日光灯不能直接接在220V电源上使用。 图5-1 日光灯的原理电路

②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是由一个充有氖气的辉光管和一个小容量的电容器组成。辉光管的两个金属电极离得相当近,当接通电源时,由于日光灯没有点亮,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启动器辉光管的两个电极之间,使辉光管放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使到“U”形电极受热趋于伸直,两电极接触,这时日光灯的灯丝通过电极与镇流器及电源构成一个回路。灯丝因有电流通过而发热,从而使氧化物发射电子。同时,辉光管两个电极接通时,电极间的电压为零,辉光放电停止,倒“U”形双金属片因温度下降而复原,两电极分开,回路中的电流突然被切断,于是在镇流器两端产生一个瞬间高压。这个高感应电压连同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的两端,使热灯丝之间产生弧光放电并辐射出紫外线,管内壁的荧光粉因受紫外线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小电容用来防止启燃过程中产生的杂散电波对附近无线电设备的干扰。 ③镇流器:它的作用一是在灯管起燃瞬间产生一高电压,帮助灯管起燃 ;二是在正常工作时,限制电路中的电流。 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当负载的有功功率一定,电源电压一定时,功率因数越小,线路中的电流就越大,使线路压降、功率损耗增大,从而降低了电能传输效率,也使电源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在用户中,一般感性负载很多。如电动机、变压器、电风扇、洗衣机等,都是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较低。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让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来补偿感性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以减少线路总的无功功率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⒈了解日光灯的各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⒉按图5-2接好线路,电容器先不要接入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及示波器使用 班级学号姓名 同组人员 实验任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详细学习万用表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 3.NMCL—05E组件 4.MEL—03A组件 5.双踪示波器(自备) 6.万用表(自备) 7. 电脑、投影仪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将NMCL—05E面板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SMCL-02的U、V输出端,触发电路选择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如图1所示。 图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图 四.注意事项 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以同时测量两个信号,但这两个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

壳相连接,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某一电路的不同两点上,否则将使这两点通过示波器发生电气短路。为此,在实验中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以绝缘,只使用其中一根地线。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电路上找到这两个被测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上,两个探头各接至信号处,即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致发生意外。 五.实验内容 1.实验预习 (1)画出晶闸管的电气符号图并标明各个端子的名称。 (2)简述晶闸管导通的条件。 (3)示波器在使用两个探针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晶闸管特性测试 请用万用表测试晶闸管各管脚之间的阻值,填写至下表。 + A K G - A K G 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调试及各点波形的观察 按照实验接线图正确接线,但由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连至晶闸管VT1的脉冲U GK不接(将NMCL—05E面板中G、K接线端悬空),而将触发电路“2”端与脉冲输出“K”端相连,以便观察脉冲的移相范围。 合上主电源,即按下主控制屏绿色“闭合”开关按钮。这时候NMCL—05E内部的同步变压器原边接有220V,副边输出分别为60V(单结晶触发电路)、30V(正弦波触发电路)、7V(锯齿波触发电路),通过直键开关选择。 合上NMCL—05E面板的右下角船形开关,用示波器观察触发电路单相半波整流输出(“1”),梯形电压(“3”),梯形电压(“4”),电容充放电电压(“5”)及单结晶体管输出电压(“6”)和脉冲输出(“G”、“K”)等波形,并绘制在下图相应位置。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 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任永胜学号:1995738000111年级专业层次:年级:1903 层次:高起专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习中心:府谷奥鹏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2019年11月1日

二、实验原理 答: 1. 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的关系,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分为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一般认为电源提供的是对称三相电压。 (1)星形连接的负载如图1所示: 图1 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A、B、C表示电源端,N为电源的中性点(简称中点),N' 为负载的中性点。无论是三线制或四线制,流过每一相负载的相电流恒等于与之相连的端线中的线电流: (下标I表示线的变量,下标p表示相的变量) 在四线制情况下,中线电流等于三个线电流的相量之和,即 端线之间的电位差(即线电压)和每一相负载的相电压之间有下列关系: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都对称,中线电流等于零,而线、相电压满足: (2)三角形连接的负载如图2所示: 其特点是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都对称,此时线、相电流满足: 2.不对称三相电路 在三相三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若负载不对称,电源中点和负载中点的电位不再相等,称为中点位移,此时负载端各相电压将不对称,电流和线电压也不对称。 在三相四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如果中线的阻抗足够小,那么负载端各相电压基本对称,线电压也基本对称,从而可看出中线在负载不对称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负载不对称,因此电流是不对称的三相电流,这时的中线电流将不再为零。 在三角形连接的电路中,如果负载不对称,负载的线、相电压仍然对称,但线、相电流不再对称。 如果三相电路其中一相或两相开路也属于不对称情况。 3.三相负载接线原则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打印的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打印的-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 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序号型号备注 1 DJK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 等几个模块。 2 DJK0 3 晶闸管触发电路该挂件包含“单结晶体管触发电 路”等模块。 3 双踪示波器自备 图1-8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原理图 由同步变压器副边输出60V的交流同步电压,经VD1半波整流,再经稳压管V1、V2进行削波,从而得到梯形波电压,其过零点与电源电压的过零点同步,梯形波通过R7及等效可变电阻V5向电容C1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单结晶体管的峰值电压Up时,单结晶体管V6导通,电容通过脉冲变压器原边放电,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脉冲。同时由于放电时间常数很小,C1两端的电压很快下降到单节晶体管的谷点电压Uv使V6关断,C1再次充电,周而复始,在电容c1两端呈现锯齿波形,在脉冲变压器副边输出尖脉冲。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的触发只有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改变C1的充电时间,控制第一个尖脉冲的出现时刻,实现脉冲的移相控制。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个点波形略。 四、实验内容 (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五、思考题 (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电路中 C1 的数值有什么关系 答:在一个梯形波周期内,V6可能导通、关断多次,但对晶闸管的触发只有 第一个输出脉冲起作用。电容C1的充电时间常数由等效电阻等决定,调节RP1 改变C1的充电时间,控制第一个尖脉冲的出现时刻,实现脉冲的移相控制。(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能否达到180° 答:能 六、实验方法 (1)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观测 将 DJK01 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 , 使输出线 电压为 200V (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 DJK03 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 10% ,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 240V 。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 DZSZ-1 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 220V 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 200V 交流电压接到 DJK03 的“外接220V ”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 DJK03 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经半波整流后“ 1 ”点的波形,经稳压管削波得到“ 2 ”点的波形,调节移相电位器 RP1 ,观察“ 4 ”点锯齿波的周期变化及“ 5 ”点的触发脉冲波形;最后观测输出的“ G 、K ”触发电压波形,其能否在30° ~ 170° 范围内移相 (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记录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 仿真过程: 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所示。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 实验一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所示: 图 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第三步,把元件的位置调整好,准备进行连接线,具体做法是移动鼠标到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会出现一个“十字”形的光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一直到你所要连接另一个器件的连接点上,放开左键,这样线就连好了,如果想要连接分支线,可以要在需要分支的地方按住Ctrl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拉出一根分支线了。 在连接示波器时会发现示波器只有一个接线端子,这时可以参照下面示波器的参数调整的方法进行增加端子。在调整元件位置的时候,有时你会遇到有些元件需要改变方向才更方便于连接线,这时可以选中要改变方向的模块,使用Format菜单下的Flip block 和Rotate

电工电子学(含模拟实验)第三次作业

第三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40道题) 收起 1.( 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 ?A、. ?B、. ?C、.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4.(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5.(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6.(2.5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7.(2.5分) ?A、. ?B、. ?C、.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8.(2.5分) ?A、. ?B、. ?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 ?A、. ?B、. ?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 ?A、. ?B、. ?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 ?A、. ?B、. ?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 ?A、. ?B、. ?C、.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 ?A、. ?B、. ?C、.

14.(2.5分) ?A、. ?B、. ?C、.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 ?A、. ?B、. ?C、.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 ?A、. ?B、. ?C、.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 ?A、. ?B、. ?C、.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8.(2.5分) ?A、. ?B、. ?C、.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任课教师:张振飞 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班级:电气1501-1504班、自动化1501-1504自动化卓越1501 教学时间: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湖南工学院

课程基本信息

1 P 实验一、SCR、GTO、MOSFET、GTR、IGBT特性实验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1、晶闸管(SCR)特性实验。 2、可关断晶闸管(GTO)特性实验(选做)。 3、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特性实验。 4、大功率晶体管(GTR)特性实验(选做)。 5、绝缘双极性晶体管(IGBT)特性实验。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测试方法。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测试方法。 2、难点是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演示、实际操作等。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撰写实验报告

2 P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将电力电子器件(包括SCR、GTO、MOSFET、GTR、IGBT五种)和负载 电阻R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由DJK06上的给定为新器件提供触 发电压信号,给定电压从零开始调节,直至器件触发导通,从而可测得 在上述过程中器件的V/A特性;图中的电阻R用DJK09 上的可调电阻负 载,将两个90Ω的电阻接成串联形式,最大可通过电流为1.3A;直流电 压和电流表可从DJK01电源控制屏上获得,五种电力电子器件均在DJK07 挂箱上;直流电源从电源控制屏的输出接DJK09上的单相调压器,然后 调压器输出接DJK09上整流及滤波电路,从而得到一个输出可以由调压 器调节的直流电压源。 实验线路的具体接线如下图所示: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2)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 (3)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图已在1-3节中作过介绍。将DJK03挂件上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和“K”接到DJK02挂件面板上的反桥中的任意一个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并将相应的触发脉冲的钮子开关关闭(防止误触发),图中的R负载用DK04滑线变阻器接成并联形式。二极管VD1和开关S1均在DJK06挂件上,电感L d在DJK02面板上,有100mH、200mH、700mH三档可供选择,本实验中选用700mH。直流电压表及直流电流表从DJK02挂件上得到。 图3-3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四、实验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并记录。 (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U d/U2= f(α)特性的测定。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单结晶体管的容,弄清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复习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有关容,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阻性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波形。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不同负载时U d、I d的计算方法。 六、思考题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电路中电容C1的数值有什么关系? (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感性负载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决? 七、实验方法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中整流输出的梯形波电压、锯齿波电压及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输出电压等波形。调节移相电位器RP1,观察锯齿波的周期变化及输出脉冲波形的移相围能否在30°~170°围移动? (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阻性负载 触发电路调试正常后,按图3-3电路图接线。将滑线变阻器调在最大阻值位置,按下“启动”按钮,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 d、晶闸管VT两端电压U VT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1,观察α=30°、60°、90°、120°、150°时U d、U VT的波形,并测量直流输出电压U和电源电压U2,记录于下表中。

浙大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在线课后复习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8分单选题 1.【全部章节】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感性负载实验中,关于整流电压ud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周期内,整流电压ud由6个波头组成 ? B 触发角为30°时,整流电压ud会出现瞬时值为零的点 ? C 移相范围是60° ? D 触发角为60°时,整流电压ud平均值为零 ? 单选题 2.【全部章节】自关断器件及其驱动与保护电路实验中,PWM信号占空比与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及转速关系是? ? A 占空比越大,电枢电压越大,转速越小 ? B 占空比越大,电枢电压越小,转速越大 ? C 占空比越大,电枢电压越大,转速越大

? D 占空比越小,电枢电压越大,转速越大 ? 单选题 3.【全部章节】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中,能够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触发电路与整流电路波形?为什么? ? A 能 ? B 不能,因为示波器两个探头地线必须接在等电位的位置上 ? C 不能,因为示波器量程不足以观察整流电路波形 ? D 不能,因为示波器无法同时观察低压与高压信号 ? 单选题 4.【全部章节】关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器描述错误的是

? A 多个触发器联合使用可以提供间隔60°的双窄脉冲? B 可以提供强触发脉冲 ? C 有同步检测环节,用于保证触发电路与主电路的同步? D 移相范围为30°到150° ? 单选题 5.【全部章节】关于“单管整流”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输出电流为单向脉冲波,含有很大的直流分量 ? B “单管整流”会危害电机、大电感性质的负载 ? C 此时电路中只有一个晶闸管导通 ? D 只在负载功率因数角小于触发角时出现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新100518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年三月十二日

实验一 万用表的使用 ——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和电阻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对万用表转换开关的使用和标度尺的读法,了解万用表的内部结构; 2.学会较熟练地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直流电和直流电流; 3.学会较熟练地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电阻。 二、实验器材 1.万用表 一块 2.面包板 一块 3.恒压电压源 一台 4.导线 若干根 5.电阻 若干只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图1-1 1.电阻的测量 (1)未接成电路前分别测量图1-1电路的各个电阻的电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1;再按图1-1所示连成电路,并将图中各点间电阻的测量和计算数据记录在表2中,注意带上单位。 表1-1电阻测量 2.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 开启实训台电源总开关,开启直流电源单元开关,调节电压旋钮,对取得的直流电源进行测量,测量后将数据填入表1-2中。 2 U S 2

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交流直流电压、电流、直流电阻及晶体管电流放大位数等。现在常见的主要有数字式万用表和机械式万用表两种。 (1)数字式万用表 在万用表上会见到转换旋钮,旋钮所指的是次量的档位: V~:表示的是测交流电压的档位 V- :表示的是测直流电压档位 MA :表示的是测直流电压的档位 Ω(R):表示的是测量电阻的档位 HFE :表示的是测量晶体管电流放大位数 万用表的红笔表示接外电路正极,黑笔表示接外电路负极。优点:防磁、读数方便、准确(数字显示)。 (2)机械式万用表 机械式万用表的外观和数字表有一定的区别, 但它们俩的转挡旋钮是差不多的,档位也基本相同。在机械表上会见到有一个表盘,表盘上有八条刻度尺: 标有“Ω”标记的是测电阻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标记的是测交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用的度尺刻 标有“HFE”标记的是测三极管时用的刻度尺 标有“LI”标记的是测量负载的电流.电压的刻度尺 标有“DB”标记的是测量电平的刻度尺 (3)万用表的使用 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前先打到测量的档位,要注意的是档位上所标的是量程,即最大值; 机械式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的方法与数学式相同,但测电阻时,读数要乘以档位上的数值才是测量值。例如:现在打的档位是“×100”读数是200,测量传题是 200×100=20000Ω=20K,表盘上“Ω”尺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而其它的是从左到右,从小到大。 (4)注意事项 调“零点”(机械表才有),在使用表前,先要看指针是指在左端“零位”上,如果不是,则应小改锥慢慢旋表壳中央的“起点零位”校正螺丝,使指针指在零位上。 万用表使用时应水平放置(机械才有),测试前要确定测量内容,将量程转换旋钮旋到所示测量的相应档位上,以免烧毁表头,如果不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大小,要先从大量程开始试测。表笔要正确的插在相应的插口中,测试过程中,不要任意旋转档位变换旋钮,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不用表档位变换旋钮调到交流电压的最大量程档位上。测直流电压电流时,要注意电压的正、负极、电流的流向,与表笔相接 (时)正确,千万不能用电流档测电压。在不明白的情况下测交流电压时,再好先是从大的挡位测起,以防万一。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一、二、三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三、实验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图1-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 图1-1中,由V3、VD1、VD2、C1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U T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由V1、V2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V3截止时,恒流源对C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V3导通时,电容C2通过R4、V3放电。调节电位器RP1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控制电压U ct、偏移电压U b 和锯齿波电压在V5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RP2、RP3分别调节控制电压U ct和偏移电压U b的大小。V6、V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C5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前

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1-2所示。 本装置有两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和II,在电路上完全一样,只是锯齿波触发电路II输出的触发脉冲相位与I恰好互差180°,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 电位器RP1、RP2、RP3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图1-2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α=90°)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2、实验步骤: (1)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1-3所示。 图1-3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 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讲义

实验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F 和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0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 的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 则其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E F C C CC CE F E BE B E R R R I U U R R U U I ++-=+-= 电压放大倍数 //(1)C L u be F R R A r R β β=-++ 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 C R R ≈0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的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 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第二版) 江淼编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 2012.1

前言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特殊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电工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得到电工和电子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树立工程实践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必须认真学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了解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规格、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进行实践操作,严格遵守“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操作程序,重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服从教师的指导。 实验结束时,需将实验数据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拆除电路,并在做好仪器设备的整理和环境清洁工作后,方可离开。 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写出数据真实、条理清楚、内容完整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如下: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包括实验原理和相关公式。 (3)实验任务:列出具体实验内容与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拟定主要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4)实验仪器与设备:列出实验所需用的仪器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5)注意事项: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6)实验结论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对产生的误差,分析其原因,得出结论。将原始数据或经过计算的数据整理为数据表,曲线或相量图应在方 格纸上绘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7)回答“任务书”中提出的问题或思考题。 其中(1)~(3)和(7)的部分内容在预习阶段完成。实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准时交给指导老师,否则不能进行下次实验。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2015年修订版)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信息学院实验中心 2015年8月

目录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 0 -实验一电路基本定律............................................................................................................................ - 2 -实验二三相交流电路............................................................................................................................ - 6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 9 -实验四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 12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 - 16 -实验六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 19 -实验七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 21 -实验八综合设计实验........................................................................................................................ - 24 -附录常用集成芯片内部结构及管脚图 ............................................................................................ - 2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