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学习内容上,他们对科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并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起一个适于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提响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趋势,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科学知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各种力的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课时分配:

本单元一共6课,各用1课时,共用6课时。

1《小车的运动》

一课时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

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具等准备:

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

教学过程:

【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

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

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

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

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

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

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

呢?

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

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

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小

组讨论:

【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

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

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

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我觉得同学们在实验中都非常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四】运用方法,自主实验

1、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的距离我们已经知道与坡度有关以外,还可以研究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条件讨论你们小组的实验计划。

2、汇报计划、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五】总结方法,提出希望

同学们,科学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研究小车运动过程中,我们是怎样来进行整个实验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研究科学要有一丝不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让我们学会科学地想事情,科学地去做事情。同学们祖国的明天将属于你们!

板书设计:

1、小车的运动

教学反思:

2 《玩滑梯的启示》

一课时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

以及科学的行为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

学结论作比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

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与人合作,喜欢与人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实际,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以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探

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合作探究法实验法

教具等准备:

木块、直尺、棉布、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

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

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

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

“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

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

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

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

小”。

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

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

有关”。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

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

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分组进行实验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

板书设计:

2、玩滑梯的启示

摩擦力

教学反思:

3 《蹊跷板》

一课时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1、知识与技能:

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能通

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

象。

教学重点、难点:

以跷跷板为探究的切入点,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及天平的结构特点。

教法与学法:

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等准备:

支架、杠杆尺、钩码、蜡烛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

现多?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

下来呢?

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

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

尺保持平衡。

【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

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

2、进行探究实验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

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

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物重

左右一样

距离

教学反思:

4 《弹簧中的学问》

一课时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1、知识与技能:

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

力玩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研究生活中的弹力,养成乐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其进一

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等准备:

搜集弹性器材;整理与弹力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

像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课下你们一定玩过许多有关弹簧的玩具,说一

说你都玩过了那些与弹簧有关的玩具。学生交流自己所玩的弹簧玩具。

2、教师小结:同学们玩的弹簧玩具真有趣,【出示弹簧拉力器】老师这

儿有一个弹簧拉力器,谁能把这个拉力器拉开?

小结:同学们玩的、说的,都与弹簧有关,关于弹簧,还有许多的游戏和

问题等着我们探究呢!

探究过程:

2活动一:玩弹簧游戏,认识弹力。

1、师生玩与弹力有关的游戏。

教师谈话:各小组同学利用老师准备的弹簧玩具,进行游戏活

动。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那个小组在游戏中,发现、提出的问题

多。

2、学生分组活动。

3、活动小结及交流。

【1】各族代表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

受和发现的问题。

【2】各小组同学根据交流,统一认识,然后选择喜欢的问题,有目的的

实验、探究验证。

4、小结: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态的力,这就

是弹力。

2活动二:了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1、教师谈话钢材,同学们通过探究,知道了什么是弹力,,其实弹力有

许多的应用,谁还能说出一些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学生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总结,并给学生补充关于弹力的录像。

自由活动

1、设计弹力玩具。

【1】谈话:同学们认识了弹力,并且知道了弹力在社过重的一些应用,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弹力玩具?比一比,那个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新颖。【2】小组同设计活动。

【3】交流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给以相应的评价。

2、自我评价

拓展活动

设计、制作“从高处丢鸡蛋率不破装置”。

板书设计:

弹簧中的学问

弹簧产生力

教学反思:

5 《有趣的磁铁》

一课时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有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磁力有大小、两

极的磁性大等性质;知道生活中磁铁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游戏认识到磁铁的磁性;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

释;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磁铁有关

的小玩具;初步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

的,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

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等准备:

各种各样的磁铁、曲别针、铁夹、塑料积木、木条、棉花、橡皮、铜钥

匙、小铝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磁铁游戏“冰上舞会”,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玩磁铁,看看有什么发现。

1.认识磁铁。

【1】引导:仔细观察带来的磁铁,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2】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活动发现。

【4】教师小结。

2.探究磁铁的性质。

【1】引导:尽情玩玩你们的磁铁,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表格:

我们的游戏记录

【2】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活动收获。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出示游戏记录,轮流展示、交流活动收获。

【4】师生评价,教师总结。

【三】自由活动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调查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

板书设计:

有趣的磁铁磁铁

教学反思:

6《指南针》

一课时

学校主备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个性化设计1、知识与技能:

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了

解指南针的用途及用法。

2、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能尝试制作指南针,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

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指南针的使用及制作方法。

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

八个方向。

教法与学法:

讨论法讲述法

教具等准备:

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

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可

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

啊?【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

生回答。

2、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小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

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学生阅读讨论。

5、交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

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

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

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三、用指南针定方向:

1、通过刚才的阅读资料和观看影片,我们对指南针有了更深的了解。那

么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它又是如何使用的呢?

学生回答。

2、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

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3、用指南针定方向。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此时此刻大家最想说些什么?【希望学生能说出人类的伟大;应为劳动人民的创新精神所感动;指南针给人类带来了方便、我也想做一个指南针等。】

2、我们用指南针还能做什么?

五、课后思考题:

1、我手上有一个磁铁,把它放进一个口袋,谁能用科学的办法知道磁铁在哪个口袋?需要什么器材来帮助?

2、一块铁,一块磁铁,有本事测出来吗?想一想怎么来判断?怎样区别判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口袋里的是铁还是磁铁?经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们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对大家在使用指南针的时候有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指南针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