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依法行政与执法公信力 考试答案(100分)

依法行政与执法公信力 考试答案(100分)

依法行政与执法公信力 考试答案(100分)
依法行政与执法公信力 考试答案(100分)

行政执法考试题与答案(卷一)

1. 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A )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行政规章 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D) A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 扣押财物 D 责令停产停业 3. 执行对象为动产的,行政机关向(A)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 行政机关 B 被执行人 C 执行标的D 上一级行政机关 4. 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行政机关向(C)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 行政机关 B 被执行人 C 不动产 D 上一级行政机关 5 当事人拒绝接收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D )的有关规定送达。 A 本机关 B 上级机关 C 国务院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 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解除冻结决 定的,(D)应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 A 上级行政机关 B 纪检监察机关 C 检察机关 D 金融机构 7. 《行政强制法》中(C)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A 5、 B 7、 C 10 、 D 15 8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A)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A 民事诉讼法 B 行政诉讼法 C 刑事诉讼法

9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C)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A 部门规章 B 省政府规章 C 规范性文件 D 省人大决定 10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C)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A 3日 B 5日 C 7日 D 10日 1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C),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 行政法规、规章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B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C 行政机关有终局裁决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D 某行政执法人员李某个人行为 12 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A)法院管辖。 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B 复议机关 所在地C 既可以是 A,也可以是 B D 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所在地 13 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A )指定管辖。 A 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 国务院 14 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季某死亡,其(C )可以提起诉讼。 A 朋友陈某 B 单位领导黄某 C 弟弟季某 D 生前非 法同居的岳某 15 违法行为中,下列(B)不是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A 情节特别轻微的 B 偶犯 C 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 D 受他人胁迫或诱骗的

依法行政题库有答案教学内容

依法行政题库有答案

依法行政题库 一、单选: 1.下列属于法律渊源的是(A) A 宪法 B 法院判例 C 国务院规定 D 行政法理 2.下列各组规范性文件中,具有同等效力的是:(D) A 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B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C 省、自治区的政府规章和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政府规 D 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3.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B) A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中央军事委员会 4.根据我国《宪法》,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 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各级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D) A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 B 天津市人民政府 C 中共重庆市委 D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A) A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D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7.下列各项,属于行政法规的是(B) A 全国人大制定的《商标法》 B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C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实施<水污染防治法)》条例 D 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南京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8.按照行政立法主体理论,下列何种机关的立法行为不属于行政立法行为(C) A 某省政府制定地方性规章的行为 B 国家土地资源部制定部门规章的行为 C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行为 D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 9..下列不是法律的渊源的是:(A) A 地方规定 B 宪法 C 地方法规 D 行政法规 10.行政机关公开的信息应当准确,是下列哪一项行政法原则的要求?(D) A 合理行政 B 高效便民 C 程序正当 D 诚实守信 11.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C)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 5 B 15 C 20 D 30 1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一药店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后接举报称,该药店存在大量非法出售处方药的行为,该局在调查中发现药店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系提供虚假材料欺骗所得。关于对许可证的处理,该局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B) A 撤回 B 撤销 C 吊销 D 待有效期限届满后注销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施行于(B) A 2008年 B 2004年 C 2012年 D 1996年 14.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表述正确的是(C) A 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下,行政机关可以依职权举行听证 B 行政许可听证只能依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举行 C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D 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承担适当的听证费用 15.工商局根据王某的申请.依法举行了听证会,并制作了听证笔录。关于听证笔录的约束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工商局既可以根据听证笔录.也可以不根据听证笔录做出行政许可决定 B 听证笔录可以作为工商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参考 C 工商局可以根据昕证笔录以外的事实为依据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D 工商局应当根据听证笔录做出行政许可决定 16.行政机关的下列登记行为中(C)属于行政许可。 A 民政部门的结婚登记 B 房管部门的房产登记 C 工商部门的企业登记 D 知识产权部门的专利转让登记 17.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B)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A 乡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 C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 县委 E 设区的市委 18.某区城管局以甲摆摊卖“麻辣烫”影响环境为由,将其从事经营的小推车等物品扣押。扣押甲物品的行为,属于(B)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强制措施 C 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D 行政征收 19.下列哪一行为属于行政处罚?(A) A 公安交管局暂扣违章驾车张某的驾驶执照六个月 B 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 C 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 D 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20.李某长期吸毒,多次自费戒毒均未成功。某公安局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后,将李某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B)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许可 21. 国务院不能设定下列行政处罚是(D) A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 警告 C 10万元以上罚款 D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2.上海市人大欲制定一项地方法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不得创设的行政处罚是(D)。 A 吊销营业执照 B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 吊销资质许可执照 D 没收违法所得 E 责令停产停业 23.1998年8月7日.王某因贩卖注水牛肉而被工商机关处以200元的罚款.限期5日内缴纳。 8月l5日王某到工商机关缴纳罚款时被告知因其未按时缴纳依法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18元,共计218元。在这里,200元罚款与18元罚款的性质是:(B ) A 都是行政处罚 B 都不是行政处罚 C 200元的罚款不是行政处罚 D 18元的罚款不是行政处罚 24.下列属于行政处罚法定调查程序的是(C) A 立案程序 B 执行程序 C 听证程序 D 救济程序

试论监狱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原稿

试论监狱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摘要:加强监狱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建设,有利于巩固监狱机关的执法地位,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提高监狱机关的执法权威,推动法治建设的进步。执法公信力缺失的结构性原因、执法不公、职责错位和狱务不公开等原因造成当前监狱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缺失,针对此缺失,本文提出继续推进狱务公开制度建设、职权归位和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等解决之策。 关键词:监狱机关、执法权限、执法公信力 高墙电网、气氛森严、压抑的封闭性建筑,往往是监狱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古代封建社会,监狱是“罪与罚”、施以肉体惩罚的“人间地狱”;而现在民众的一般印象里,监狱又称为“牢房”、“班房”,是一个充满奴役充满神秘色彩却又对之深感恐惧的地方。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及传闻里的各种是非狱事――如狱警玩忽职守、滥施酷刑、虐待在押犯罪、监狱内部的权钱交易、甚至某某贪官服刑犹如度假等等,都让监狱的神秘色彩愈加强烈。这阻吓了某些心存犯意的人,深恐某一天也陷入进去;但更多的却是:在人权张扬的文明社会里,权利意识觉醒的民众逾加怀疑监狱里的“罪与罚”,对监狱是否履行相关刑事法律规定的基本职能充满怀疑,对在其管理下的犯人能否公正对待充满了不信任感。 弗兰西斯·培根评价司法的重要性说:“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1]。可见公正的重要性。从分工看,司法在于判断,而监狱却在于执行。公正的判决给人信赖,但是判决后不公正的执行却给导致所谓的判决成为废纸一张。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在某种意义上说,监狱是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美国现任大法官Stevens言道:“法治的真正支柱,在于对执法者的信心。”[2]如果民众对监狱机关的执法不予信任,对其能否公正“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不抱有信心,那么,所谓“法治国家”只会是一个永不可及的神话。 现在的问题是:种种监狱腐败及问题挑战社会正义的底线,监狱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已经几乎荡然无存了。 一、监狱机关的功能及执法权限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理解.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六项基本要求,是对我国依法行政实践经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依法行政中治官、治权的内在精髓,高度浓缩了依法行政追求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有力地支撑了法治政府的基本骨架,因而对指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依法行政具有重要作用。 一、合法行政合法行政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领域的内在要求。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合法行政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二是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三是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四是任何违反上述三点规定的行政活动,非经事后法律认可,均得以宣告为“无效”。合法行政要求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皆不得有悖于法律。职权的运用必须符合法律条文的规定,不能与之抵触。这里的“抵触”既包括实体上的抵触,也 包括程序上的抵触。通常,职权的赋予与行使都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机关承受。但有的时候,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以授权委托他人代行其部分或全部职权时,则其他团体或个人也可行使法定行政机关的职权。然而,依据合法行政要求,授权和委托需有法律根据,并且只能依法定程序。我们强调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并非消极地限制行政活动,并非要抑制行政的积极性。事实上,只要宪法、法律未加禁止的,不直接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具体权利义务的,行政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为了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符合依法行政原则的,现代社会要求充分发挥行政主体积极的能动的作用。 二、合理行政合理行政要求行政实施行政管理时,要平等地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

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作者:刘星发布时间:2013-02-16 14:39:10 打印字号:大| 中| 小 提要: 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和以及在该司法制度下的法官履行其审判职责的信心和信任的程度。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信任。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信任普遍不足。本文以司法公信力的主体和对象,即社会公众和司法裁判为视角,分析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认为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公众由于法律信仰的缺乏,法律知识的片面,社会舆论的影响而对司法裁判信任不够;另一方面,我国的司法裁判由于法官队伍不够专业,庭审过程不够神圣、程序及独立,裁判文书不够合格而得不到社会公众的完全信任。两方面的原因相互影响,导致我国司法公信力严重缺失。 一、前言 自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我国的司法制度逐渐完善,法官的司法能力逐渐提高。但如今却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法院作出司法裁判后,当事人情绪激动,不愿意接受司法裁判,也不愿意按司法程序解决问题,反而频频信访、上访,甚至迁怒于司法人员和司法机关,枪杀法官,炸倒法院的事件频频出现; [1]另一方面,法院涉诉信访案件高发,案结事不了,在审判质效考核

中,裁判自动履行率偏低。[2]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司法公信力正处于逐渐流失的状态,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所担忧的那样,“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步泛化成普遍的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3] 那么,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何在呢?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和以及在该司法制度下的法官履行其审判职责的信心和信任的程度。[4]其核心内容是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信任。也就是说,探究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应从司法公信力的主体和对象,即社会公众和司法裁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社会公众方面的原因 (一)法律信仰的缺乏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法律信仰一般是指社会公众对于法律的一种尊敬敬仰的态度,是对自愿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信仰的姿态。[6]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人污蔑而判死刑,为了维护城邦法律的尊严,他虽有机会出逃,却毅然地选择了死亡,他坚信法律必须被服从,就算法不为良法,这种对法律的殉难精神最能够诠释法律信仰。试想一下,若我国的社会公众具备这种法律信仰,那又谈何司法公信力缺失的问题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社会公众不要说与苏格拉底对法律的殉难精神相比,就连对法律最基本的服从都不具备。在司法实践中,“案子一进门,双方都托人”,“打官司就是打关系”,轻视、践踏法律等法律信仰缺乏的现象大量存在。当事人一旦败诉,总是觉得原因在于法

依法行政综合试题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依法行政综合试题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自(b)印发 a、2011年6月30日 b、2010年10月10日 c、2012年1月1日 d、2012年7月1日 2.《行政强制法》自(c)开始实施。 a、2011年6月30日 b、2011年7月1日 c、2012年1月1日 d、2012年7月1日 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d)。 a、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b、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c、扣押财物 d、责令停产停业 4.以下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的是(c)。 a、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b、划拨存款、汇款 c、吊销许可证、执照 5.行政强制执行由(a)设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6.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规范是(d)。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7.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d)。 a、查封 b、扣押 c、冻结 d、代履行 8.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以自当事人法定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c)个月内。 a、一 b、二 c、三 d、六

9.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c)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a、6 b、12 c、24 d、48 10.《行政强制法》中(c)日以内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a、5 b、7 c、10 d、15 11.执行对象为动产的,行政机关向(a)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行政机关 b、被执行人 c、执行标的 d、上一级行政机关 12.经国务院批准,(d)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a、较大的市 b、设区的市 c、县级以上 d、省、自治区、直辖市 13.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c)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4.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a)。 a、应当撤销 b、可以撤销 c、不予撤销 d、应当注销 15.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一般不超过(c)日。 a、10 b、30 c、45 d、90 16.下列属于特别许可的是(d)。 a、驾驶许可 b、营业许可 c、颁发毕业证书 d、持枪许可 17.以下哪一种行为属于行政许可?(a)

我国民事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

编辑。【摘要】司法公信力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当前,我国民事司法公信力有所提升,但依然面临挑战。文章通过对我国民事司法公信力现状的考察,剖析了影响民事司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提升民事司法公信力的基本途径和措施。【关键词】民事司法公信力;司法权威;司法公正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们对司法的尊重和认同。民事司法公信力就是人们对民事司法的信任和尊重的心理态式以及人民对民事司法的认同和信仰的程度。[1]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及法院自身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尤其是民事司法公信力有所提升,但总体上仍有不足,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也使公众对司法公正产生质疑。因此,考察我国民事司法公信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提升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对于实践“公正与效率”主题,实现司法公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事司法公信力现状考察 当前,我国民事司法公信力依然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当事人不愿诉讼而采私力救济,甚至求助于非法组织 司法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司法腐败的存在,有些当事人“惧讼”、“厌讼”,在出现纠纷后,不愿通过诉讼解决,而是寻求私力救济,采取非常手段解决矛盾,甚至求助于非法组织。如有些当事人在产生纠纷后,既不找民间调解组织调解,也不到法院起诉,而是求助于痞霸势力从中协调,或将有关证据转让给他们,由他们替其讨还公道,甚至向对方当事人实施报复,从而取得心理满足和平衡,表现出对司法的极端不信任。 (二)诉讼中请、托现象严重,折射司法公信力基础薄弱 案件诉讼到法院后,很多当事人不是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在法定期限内向法庭举证,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而是通过“托关系、走后门”,采取请客送礼等手段与法官接触,对法官施加压力来影响案件的审理,使法官作出对己方有利的裁决。即使处于有利诉讼地位的一方当事人,也生怕自己会败诉或诉讼被拖延,把胜诉的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关系、人情”上,认为“不管有理没理,有了关系才好办事”。体现了当事人法治观念淡薄,司法公信力基础薄弱。 (三)民事案件上诉率居高不下,一审裁判难令当事人信服 与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相比,民事案件的上诉率一直居高不下,宣判后当事人表示服判息讼的很少,败诉方往往会上诉,甚至双方当事人都上诉。就拿笔者所在的法院来说,2007年1至8月份,全院共审结一审民事案件3801件,上诉440件,上诉率为11.58%,有的业务庭上诉率甚至超过20%。从当事人上诉的理由来看,大多认为法院裁判不公,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有的甚至认为法院程序违法。这说明我国民事审判中,一审裁判的公信力还不高,难以令当事人信服。 (四)生效裁判得不到兑现,当事人甚至以暴力抗拒执行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法院司法的尖锐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有些地方每年实际兑现的执行案件不到50%。[2]执行难除法院自身原因外,当事人对裁判结果不认同、不配合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对裁判结果不服,部分当事人采取消极对抗、拒不执行的做法,甚至公然以暴力抗拒执行。近年来,当事人暴力抗法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这说明生效民事裁决依然存在司法公信力不足的问题,不能让当事人心悦诚服,自觉履行。 (五)涉法信访时有发生,显现群众对司法的强烈不满 近年来,涉法信访不断发生,出现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不正常现象。有学者撰文指出,涉法涉诉信访在信访中的比例超过30%,为数最多。[3]根据最高法院的统计,2005年,最高法院办理来信来访147449件人次,地方各级法院办理来信来访3995244件人次,其中2005年全年涉诉信访达455242件人次。[4]在这些涉法信访中,涉及民事案件的信访占有相

依法行政知识测试题2(答案)

依法行政知识测试试卷 姓名:单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国务院于()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A.2004年3月 B.2004年4月 C.2005年3月 D.2005年4月 2.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3.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4.()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A.镇 B.县 C.市 D.省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听取()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A.1 B.2 C.3 D.4 6.《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7.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 A.公开、公平 B.高效、便捷 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8.《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 A.法定化 B.自由化 C.职权化 D.职能化 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制度,行政处罚罚款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 A.收支两条线 B.罚缴分离 C.执法与审裁分离 D.决策与审裁分离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方面内容的是:()。 A.加大政府管理成效的力度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执法公信力

执法公信力 公安机关负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要履行这些重任,要强化警民关系,要维护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就务必要提升执法公信力。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公安工作及公安民警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心理反映,它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信任、尊重和认同程度。执法公信力的提高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需要各级公安执法部门日积月累方能实现。而这种日积月累,不仅要有先进的执法理念作基础,更要有健全的执法机制作保证。 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公生明,廉生威。”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党和人民对公安执法工作的要求,也是有效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要做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必须要严格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要把办理每一起案件、开展每一项执法活动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切实从实体、程序方面加以落实,并且要通过社会力量和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执法过程的监督。 要将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以法律标准衡量是非、处理问题,同时还要尽量

达到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使当事人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心、温暖,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要更多地运用协商、疏导等办法解决群众的诉求,更多地采取“能调则调”、“多调少罚”等柔性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要从户口登记、证照办理、行政审批等多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实惠。只有如此,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才能真正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要以整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执法问题为突破口。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有些地方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个别单位存在着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随意性过大等亟待破解的难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因此,必须要下大力找准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管理,进一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强化执法培训工作,使全国公安机关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跃上新台阶。 以真诚的服务来赢得公信力。积极创新推出更多的便民利民新措施、降低服务门槛、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切实加强亲民便民执法服务软环境建设。 以最大限度的警务公开来增强公信力。公开才能公信。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五 保证公正司法,健全司法体制和机制建设,增强司法公信力(下)(答案)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的关系式客观事实必须符合主观事 实。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B
错误 ×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要求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 正确 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 及时纠正机制。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3. 如果不依证据来认定,认定的事实就可能具有主观臆断 性,没有客观根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4. 证据裁判原则,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 正确 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5. 无 正确答案:A

只要有助于认定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叫做证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第二部分 ;单选题
1. 自 2002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 据规定》规定了( )的证明标准。 A. “主观证据占优势” B. “客观证据占优势” C. “高度盖然性占优势” D. “绝对证据占优势”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C
错误 ×
2. 明确各类司法人员(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 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A. 工作职责 B. 工作流程 C. 工作标准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3. 无 正确答案:D
错误 ×
对法官来说,如何通过审判来还原客观事实?( ) A. 证据 B. 法律 C. 被告人叙述 D. 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A
正确 √
4.
根据本讲,证据裁判离不开( )。 A. 事实标准 B. 程序标准 C. 法律标准 D. 证明标准 您的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正确答案:D
错误 ×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关于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进入社会转行期公安执法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因素有几个方面,如信息公开机制的缺失、利益表达渠道的缺乏、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高、执法存在不规范现象,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执法主体及其理念、执法制度、执法监督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必须从宏观上和微观上进行考虑,包括加强执法工作公开透明,提高执法素质、完善执法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等。 政府公信力是维系社会秩序重要力量之一,负责任的、以民为本的、透明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标准。公安机关是重要的执法部门,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公信力对于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全面开放、高度透明,公安执法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民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公安机关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期望值提高,检察机关、法院、律师在办案程序、证据上要求越来越严格,媒体、网络、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越来越深入,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也显得尤其重要、紧迫。 一、执法公信力的内涵

从词义上探究,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词Accountability,意指为某一件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接受质询。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政治伦理范畴。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对于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全面开放、高度透明,什么是执法公信力呢?是指社会公众普遍地对执法活动及其结果具有信任和心理认同感,并因此自觉地服从并尊重执法活动及其结果的一种状态和社会现象,它表明了社会公众对执法活动法的信任和尊重程度,是执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的一种社会评价体系。 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政治行为,而政治行为必然有社会结果的反馈,这个结果的反馈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对政府是否信任,而对政府的信任又直接决定着政府合法性地位的稳固与否。于是,在这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也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来源在哪里?或者说,政府诚信的根基在哪里?可以说,一般的社会信任关系往往存在着一个超验或超脱的第三方来维持正义并提供信任关系的检验标准。而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却往往难以存在这样一个第三方,如果说有一个第三方的话,那么就是对作为逻辑前

当前中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研究

当前中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研究 ——以法院为视角 近几年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开展工作,始终坚持公正与效率,认真践行司法为民,狠抓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听到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不满和认为司法不公的抱怨,法院的裁判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执行,“私了”现象居高不下,信访、上访事件不断增加等。归结起来,这都是公众对司法不信任的具体表现。因此,加强司法机关公信力建设,是全面实现执法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加强对影响司法公信力因素和对策的研究,是司法机关,特别是基层司法机关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因素、审判、民意 一、司法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司法是人类创立政府后用以定纷止争、惩治犯罪的手段,也是人们在对自身价值追求与个体行为能力的有限性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而公信力来源于英文“Credibility”,它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司法公信力是指司法人员(本文仅指法官)通过长期地司法执法活动向受众提供正义、公平、可信、权威、高尚的执法案例,在受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诚实守信、公正、正派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其包括三个方面:1、司法公信力是受众对法官执法活动的信任期待;2、司法公信力是受众对法官自由心证的价值认同;3、司法公信力是受众对法官公正司法的自觉维护。也就是说,司法公信力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所形成,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司法自身魅力。 二、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化的逐步推进,各种新类型的社会问题和纠纷不断涌现,而司法机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们更多地把解决争议的目光投向司法机关,寻求司法救济,这是法治进程中令人鼓舞的进步。但从社会实践中看,司法公信力依然面临着挑战。 首先,涉法信访折射司法公信力不足。据最高法院2010至2011年度工作报告统计,最高法院在2011年办理来信来访147449件人次,地方各级法院办理来信来访3995244件人次,其中2011年全年涉诉信访达455242件人次。涉法信访问题是部分群众对司法不信任的表现和结果,司法公信力不足导致“信访不信法”现象的产生。

依法行政知识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

依法行政知识试题及答案(参考答案) 单位:分数: 姓名:职务: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纲要》规定的行政决策机制是( C)。 A、民主集中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D、党委负责制 2、我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B )。 A、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 B、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 D、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立法机制的完善 3、行政权力的核心是( C )。 A、政府权利 B、政府属性 C、政府责任 D、政府能力 4、现代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 B )。 A、解决社会自身无法处理和难以处理好的事情 B、根据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 C、解决多头执法、强化市场监管 D、对政府、市场、企业的职责和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D )。 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⑦法律优先⑧法制统一 A、①③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错误的是( A )。 A、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 B、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C、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D、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公开。 7、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 A )应当立卷归档。 A、证据材料、执法文书 B、处罚决定、执法文书 C、证据材料、处罚决定 D、证据材料、申请材料 8、《纲要》要求,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 B )行政执法机关行使。 A、省、市两级 B、市、县两级 C、县级 D、乡、镇级

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1f5233869.html, 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作者:李玉清 来源:《活力》2015年第06期 一、坚持执法理念人本化,以严格的队伍管理助推执法公信力提升 (一)坚持以人为本,筑牢执法公信的思想根基。“执法为民”就是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执法思想,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执法观念。要做到在一切公安工作中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树立民本思想,根植服务理念,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小案破起,关注民生,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等理念根植到每一名民警的头脑中,落实到每一名民警的实际行动中,贯穿到每一项执法工作、每一个执法环节中。二要破除特权思想,树立法治观念。要使广大民警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是人民赋予的,公安机关执法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并以此来报效人民、服务人民,使社会公众从我们的执法活动中感受到自身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从我们的服务中体会到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亲和力,以此提升执法公信力。 (二)坚持创新发展,夯实队伍建设基础。一要深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积极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从群众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要通过深入开展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引导和多领域、多层面的警民共建活动,大力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公安形象和工作成果,引导社会各界群众增强对公安工作的深度感知,切实把公安机关的创建工作成果及时转化为广大群众的内心安全感受。二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要在做好“三个必训”(入警、晋职、晋衔)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个性化培训,坚持因人施教,因材施训,拓展教育训练模式,确保培训效果。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临战处置指挥能力。要紧紧围绕修改后的“一法两规”,组织开展执法培训,全面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强警。要不断加大科技建设投入力度,向科技要警力、要效率。要大力提高民警科技知识,不断增强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着眼培养开发高精尖人才,探索与高校联合开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并壮大公安机关急需的科技人才专业队伍。 二、实现执法行为规范化,以严格执法过程助推执法公信力提升 (一)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一要规范执法流程。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深入推进具体执法标准细化工作,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明确注意事项和主要法律依据,努力确保民警每个执法动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提高执法效能。二要推进硬件建设。继续深化执法功能区建设和应用,确保案件100%在办案区内办理,100%录音录像备查,有效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从根本上杜绝执法不规范问题。要强化办案保障措施,为执勤民警配

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参考答案

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参考答案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一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单选;1.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A]正确[B]错误;2.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A]正确[B]错误;3.()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德治[B]以民为本[C]对外开放[D]法治;4.()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一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单选 1.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单选2 分) [A]正确[B]错误 2.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单选2 分) [A]正确[B]错误 3.()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选2 分) [A]德治[B]以民为本[C]对外开放[D]法治 4.()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单选2 分)

[A]硬法规范[B]软法规范[C]特定规范[D]以上都不是 5.()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单选2 分) [A]亨廷顿[B]丹宁勋爵[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6.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单选2 分) [A]正确[B]错误 7.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作用明显。(单选2 分) [A]党内监督[B]人大监督[C]民主监督[D]司法监督 8.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单选2 分) [A]依宪治国[B]依法执政[C]依宪执政[D]加强宪法实施 9.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单选2 分) [A]合法性思维[B]权利义务思维[C]公平正义思维[D]责任后果思维 10.()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单选2 分)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11.()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单选 2 分) [A]党内监督[B]司法监督[C]民主监督[D]行政监督 12.“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单选2 分)

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参考答案

2015年干部在线学习第一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单选 1.法律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议机关制定。(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 2.目前我国出现不同层级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的情况。(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 3.()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德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以民为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对外开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法治 4.()是指具有宣示性、号召性、鼓励性、促进性、协商性、指导性的规范。(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硬法规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软法规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特定规范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以上都不是 5.()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亨廷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丹宁勋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柏拉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亚里士多德 6.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独立审判有助于实现依法行政。(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 7.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当中,尤以()作用明显。(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党内监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人大监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民主监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司法监督 8.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依宪治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依法执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依宪执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加强宪法实施 9.城管粗暴执法凸显()缺位。(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合法性思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权利义务思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公平正义思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责任后果思维 10.()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毛泽东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周恩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刘少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邓小平 11.()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单选 2 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党内监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司法监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民主监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行政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