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练习三(2)导学案

练习三(2)导学案

练习三(2)导学案
练习三(2)导学案

北滩教管中心“136”自主导学型有效教学模式导学案

导学案序号NO:

《练习二》(2)自学评价单

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设计人:武永霞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我会回答】

1、百分数表示(),也叫()。

2、要求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就用()÷(),并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3、要求甲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就用甲数×这个百分数。

4、知道甲数的百分之几是乙数,要求甲数,?就用()÷()。

5、用方程解答百分数(或分数)除法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6、小数、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或分数?

【我来汇报】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组长评价:

《练习二》(2)合学评价单

教师寄语:大家的智慧更显智慧!设计人:武永霞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合学探究】

一、小组合作完成P51第8、9、10、11题。

【小组汇报】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练习二》(2)展学评价单

教师寄语: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精彩与智慧! 设计人:武永霞

班级:____ 组名:____ 姓名:____ 时间:___

4、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6000吨,比前年增产25%。比前年增产多少吨?

【我们来展示】

【我们来拓展】

【我们来展示】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我们来探究】

课后练习: 1、601班共50人,体育锻炼达标的有48人。求达标率;未达标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2、602班昨天1人有事请假、2人生病没有到校上课,到校上课的有57人。求昨天的出席率。

3、一堆黄沙80吨,第一天运走25%,比第二天多运4吨。还剩下多少吨?

12.古诗三首导学案

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导学案 【知人论世】 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理解大意。 2.结合三首诗歌,掌握托物言志手法。 3.联系诗人生平,体悟诗人品质。 《马诗》李贺 【基础检测】 1.填写成语中空缺部分 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 万()奔腾快()加鞭 2.古诗学习小贴士: 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悟诗情, 插图注释也要看,反复诵读入诗境。 3.读诗歌,划分诗歌节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看图片,解释诗歌大意。 【巩固提高】 5.思考下面几个问题,理解诗人情感 (1)前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3)“何当”二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知识链接: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课中出现的梅兰竹菊四句诗,均为托物言志之作。【拓展阅读】 南园十三首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石灰吟》于谦 诗人故事:两袖清风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 【基础检测】 1.初读诗歌,划分节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结合注释)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市优质课一等奖导学案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 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导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搜集课文背景资料。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预习导航】 一、写作背景我先知: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读

201x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2三视图25.2.2三视图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2019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5章投影与视图25.2三视图25 .2.2三视图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明确正投影与三视图的关系。 2.经历探索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画法 难点:三视图中三个位置关系的理解 【课前预习】 1.几何体的三视图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三视图来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小亮在观察左边的热水瓶时,得到的左视图是( ). 答案:B 新课早知 下图这样的几何体叫做棱柱,它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其余各面叫做侧面,相邻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有三条棱的直棱柱叫做正三棱柱. 【课堂探究】 1.正棱柱的三视图 【例1】画下面正五棱柱的三视图.

分析:正五棱柱的五个面是全等的矩形.主视图中有三个面,一条看不到的棱画成虚线;左视图只能看到两个面;俯视图是一个正五边形. 解:三视图如图. 点拨:看不见的线画成虚线,三种视图的大小要一致. 2.正棱柱的有关计算 【例2】下图为一几何体的三视图: (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 (2)任意画出它的一种表面展开图; (3)若主视图的长为10 cm,俯视图中三角形的边长为4 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 分析:此三视图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正三角形,可以确定此图形是正三棱柱.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三个全等的矩形,上、下两面是正三角形,上面的展开图在某个矩形的上面,下面的展开图在某个矩形的下面. 解:(1)三棱柱. (2)如下图.

八年级地理下册 81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目标A:通过图文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并会分析各因素间的关系。 目标B:认识受西北地区干旱气候的影响该区域农业发展特点。 【问题引领】 问题组A: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读72-73页图文) 1.位置范围:主西北地区要位于我国第几级阶梯?。大体位于以西、长城和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地形以和为主。东部主要是,西部和相间分布。 3.气候:气候特点是?。造成其特点的原因是?(在书中做标注) 4.河流: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5. 景观分布规律:自东向西呈现。 问题组B: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读74-76页图文) 6.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基地。以山为界,东部多为大型优质草场,西部为高山草场。 7.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因此,哪些地方适合发展农业(在书中做标注)?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包括夏季气温,光照,昼夜温差。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内外。 8. 西北地区古老的引水工程是

【专题检测】 训练A:自然环境特征 1.下列行政区域不在西北地区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B:河北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甘肃省 2.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农产品的是() A:水稻B:棉花C:哈密瓜 D :葡萄 3. 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地形的是() A:高原B:盆地C:山地 D :平原 4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干旱 B.炎热 C.地形 D.人口 5. 西北地区自西向东出现的景观是()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训练B:农牧业发展 6.读图“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是山脉.河流⑥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河,由于降水稀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大,属于季节性河流.

(完整版)《为人民服务》教案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读懂文章,从而进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2.重点句段的理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能力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扩展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弄清主席的演讲思路。 2.概括能力训练,读懂文章,归纳各段内容 教学难点:1.重点段落的理解。 2.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 课前准备:1.搜集与课相关的资料、视频,制作ppt 2.学生提前预习 课时: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雄壮的阅兵式吗?看过,有幸,没看过,遗憾。那壮观的场景真让人荡气回肠啊!值得一看。(播放阅兵式片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同学们听见解放军叔叔响亮有力的口号了吗?对!“为人民服务”,这口号从上个世纪走到了今天,它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这口号也是我们今天课文的题目!那么,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呢?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毛泽东,张思德追悼会) 二:预习汇报。 (一)张思德是谁?大家预习过课文,查过资料?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张思德到底是谁。 (二)1、学生简介张思德生平及他是怎么牺牲的。 2、教师相机补充:张思德同志是一名警卫战士,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就连他的牺牲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壮举,而我们的主席却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多么高的荣誉,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在阅读时可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3、学生简介毛主席即兴演讲《为人民服务》的由来及目的。 教师相机补充:是的,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演讲中,毛主席根本没有看稿,条理清晰、字字珠玑、慷慨激昂,而且啊,时不时地还有手势和动作呢! 三:读课文,列提纲。 (一)毛主席没有看稿,是否意味着没作准备呢?(不是,肯定有准备)是的,主席才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演讲肯定已深思熟虑。 假如你就是主席,暂时的哦,为了明天演讲成功,围绕“为人民服务”你准备讲哪些内容呢?你会拟一份怎样的发言提纲呢?好吧,读书,拟提纲,要简单! (二)学生通过讨论,完成提纲 1、队伍宗旨:为人民服务 2、死的意义 3、不怕批评 4、互相关爱

《三视图》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29.2 三视图——第一课时(P108-P112) 一、自主探究(看书理解、记忆,把重点知识句划在书上,并把课后简单练习完成在书上) 1.回顾:叫正投影。 2.当我们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做。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下方的叫做,右边的叫做。 3.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叫做主视图;叫做俯视图;叫做左视图。 4.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 注意:(1)主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宽和高.因此,在画三种视图时,主视图与俯视图要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要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要宽相等. (2)三视图与投影密切相关,某些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该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平行投影,某些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可以看成在一束平行光线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左面照射下,在垂直于这一方向的平面上所形成的投影。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完成,课上交流展示) 1. 小明从正面观察如图1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2. 如图2,水杯的俯视图是() 3.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如图3,从图的左面看这个几何体的所得左视图是()

三、探究应用(课上完成并交流展示) 例1. 画出右图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 例2. 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同一长度出它的三视图。 解: 例3. 右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 解: 总结:基本几何体包括圆柱、圆锥、球、直棱柱、圆台,它们的三视图是画复杂几何体三视图的基础。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河北省石家庄创新国际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特征。 2、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能够说明塔里木盆地开发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环节预设:前测(5')—导学(5')—读学(12')—检测(5')—研学(5')—展学(13') 科学考察我做主——读学积累注意坐姿和书写啊! 技能储备——学法导引 1、读课本78-82页,根据要点点击提示勾划、圈划、书写。 2、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两方面分析。 科考探秘——要点点击 一、感受干旱——沙漠和戈壁广布 1、阅读地图,寻找地理事物在图8.16中圈出下列地理事物 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 河流:我国最长内流河:塔里木河 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2、归纳位置勾划并批注:位置 3、感受自然地理特征 (1)塔里木盆地气候具有怎样的特征?形成原因是什么?勾划并批注:气候 (2)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是怎样的?勾划批注:景观 4、探析人口的分布: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勾划 (2)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80页活动 二、寻找宝地——油气资源的开发 1、油气资源的分布:读图8.19观察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哪个方位?写在书中 2、开发的意义: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东西部地区各有什么意义?勾划 3、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在开发油气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勾划 4、深度探索: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完成81—82页活动 争当小小科考员——研学探究小组成员要精诚合作啊! 1、对子组互相就活动部分展开讨论,不需讨论的根据读学检测记忆知识点,丰富自己的储备。 2、准备展示,展示得分最高者为宝地科考队。 科考大比拼——展学提升体态大方,讲解清晰,听展认真 任务一: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结合图8.17进行展示,并画出思维导图。 任务二:80页活动1、2、3 结合图8.18进行分析 任务三:81-82页活动1、2 活动1要讲解出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的起止点、经过的省区知识广角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导学案精

1.古诗三首导学案 单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奚琨婷 (第1学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目标] 1.按要求掌握生字。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3课时 谈话导入 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 一.基础大闯关:(自主学习) 1、读诗题,理解题意:四时田园杂兴(xìng)(“兴”在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

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 2、了解诗人: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3、能把诗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 四时田园杂兴(xìnɡ)(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gònɡ)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4、.理解词义。 昼:耘田:绩麻: 各当家:未解:供: 傍:桑阴: (学法点拨:学习生字,借助注释或查工具书,弄懂部分词语和诗意。) 5.熟读古诗,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参考答案: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

12. 为人民服务(教师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及自己喜欢的其它段落。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1、“为人民服务”(中南海新华门,党中央国务院办公所在地的正门。) 2、“三个代表”: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服务。 3、背景知识和张思德的主要事迹。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4、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答题格式:使用了

人教九年级下册数学- 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导学案

29.2 三视图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第3课时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面积或体积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 2、经历探索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还原,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进而求面积或体积。 3、了解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形在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有重 要的实用价值。 【学习重点】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和实物原型及三视图在生产中的作用。【学习难点】根据三视图想象基本几何体实物原型求面积或体积。 【学习过程】 【问题情境】让学生欣赏事先准备好的机械制图中三视图与对应的立体图片,借助图片信息,让学生体会本章知识的价值。并借此可以讲述一下现在一些中专、中技甚至大学开设的模具和机械制图专业的课程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自主探究】根据下列几何体三视图,画出它们的表面展开图: (1 解:(1)该物体是:(2)该物体是:

画出它的展开图是:画出它的展开图是: 【合作探究】例6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 面积。 问题:要想救出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 应先解决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 结论:1、应先由三视图想象出物体的; 2、画出物体的 ; 解:该物体是: 画出它的展开图是: 它的表面积是: 变式训练:如图,上下底面为全等的正六边形的礼盒,其主视图与左视图均由矩形构成,主视图中大矩形的边长如图所示,左视图中包含两个全等的矩形。如果用彩色胶带如图包扎礼盒,所需胶带长度至少为() A、120cm B、395.24cm C、431.76cm D、480cm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导学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导学案(12)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分析其干旱的原因。 2.能够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重、难点】 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新知预习】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 积的盆地。 2.塔里木盆地远离,周围又有高大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 候,降水。 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和,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 源主要来自于和。当地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 5.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量的左右。长 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得不到开采。 6.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工程将这里的 天然气运送到我国地区。 7.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至。 8.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使东 部地区的__________得到了改善。 【导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预习情况 活动二:质疑探究 1.阅读课本P80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阅读课本P81图8.21及材料,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活动三:总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9《古诗三首》导学案

9、《古诗三首》教案 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七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欲断魂、杏花村、异乡、佳节、登高、茱萸”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描绘的场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元日》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了解《清明》这首诗的意思,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描写的事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5、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6、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感受欢庆。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看?(播放课件:配乐《春节序曲》播放过春节的各种图片包饺子、贴春联、拜年、放鞭炮等。) 2.谈话导题。 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这么热闹的场面,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它写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元日,王安石齐读课题) 3.能结合注释说说对诗题的理解吗? “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4.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结合课前预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诗人? 5.说到春节,你会想到什么?(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 6.是的,每到春节我们总会感受到这样的欢乐场面。那么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一起来读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节奏,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读古诗。(出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通句子,三读出节奏。) 2.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 3.再读,指导读出节奏。 (1)范读。(“/”表示在读时要短暂停顿。) (2)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课时教学计划 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总第课时课题12、为人民服务课型新授具体内容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难点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资源准备张思德的资料及课件 教学程序 导案学案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六、课堂练习。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二、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1、教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2、小组内读 3、指名读,检验评价。 三、小组讨论,自学质疑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 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 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 题汇总。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四、抓住问题,深入理解 1、划分层次,理清脉络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 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 什么? 2、逐层分析,深入理解 ①这一层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请同 学们划出表示中心的句子。启发同 学回答“完全”与“彻底”不能去掉 ②这一层引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明

生命的价值,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③指出为人民服务就要正视缺点, 改正错误。请同学找出这里举了一 个谁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 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 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 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练习与检测题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还(huán hái)要兴(xīng 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兵()简()政() (2)死得其所()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4、先解释句中红色的字,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这句话的意思是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投影与视图导学案三视图

投影与视图导学案(3) -----------三视图(2) 例题1、根据下面的三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解:(1)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可以想象出:整体是; (2)从正面、侧面看立体图形,图象都是,从上面看,图象是,可以 想象出:整体是。 例题2、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描述物体的形状。 解:此物体是形状。 例题3、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 解: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 、

变式练习: 1.长方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3 4 2 4 2.某糖果厂想要为儿童设计一种新型的装糖果的不倒翁,请你根据包装厂设计好的三视图的尺寸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3.如图是由大小相等的正方体搭成的积木三视图,则图中正方体的个数是__ _。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A.B.C. D 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2.如图,空心圆柱的左视图是() 3.如图①放置的一个水管三叉接头,若其正视图如图②,则其俯视图是()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是() A.棱柱 B.正方体 C.圆柱 D.圆锥 5.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完全相同, 它一定是() A.圆柱 B.圆锥 C.球体 D.长方体 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7.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建了一个积木,它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这个积木可能是() 8.有一些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有小立方块() A.3块 B.4 块 C.6块 D.9块 10.如图是由几块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体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 块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塔里木盆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能说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对农业、城市、交通、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3.会分析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典型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学会描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采用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形式展开。两位主持人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是真的吗?”央视大型求真栏目主持人,今天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主持人黄西、蓓蓓。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是央视一个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综艺栏目,由脱口秀表演艺术家黄西和央视主持人陈蓓蓓共同主持。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种树是真的吗?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生:(感到兴奋,稀奇。)有这样的树?

【语文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导学案是怎样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导学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出塞》、《题临安邸》、《示儿》.(重点)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知识链接 王昌龄(698-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进士,被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出塞》被尊称为唐代七绝的压轴之作.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来,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自主学习 1.比一比,再组词. 秦( ) 邸( ) 熏( ) 汴( ) 杭( ) 泰( ) 抵( ) 墨( ) 咔( ) 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读古诗时语速要放慢,注意句内停顿,一般而言,七言诗是2、2、3的节奏,即“××/××/×××”.) 合作探究 一、学习《出塞》体会唐代的军旅生活. 1.自由朗读古诗

注意以下字音:还(huán) 将(jiàng) 教(jiào) 2.查阅注释,理解诗意.(温馨提示:关,边关.还,回家.首句时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明月,边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应理解为“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 3.联系“万里长征人未还”,想象一下:那些边关战士面对明月,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同一明月下的战士的家人们可能在做些什么? 4.后两句诗表示了对飞将军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学习《示儿》感受诗人深厚赤诚的爱国之情. 1.反复吟诵古诗,感知诗意.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万事空: .但: .九州: . 诗句的意思: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为人民服务 优秀导学案

为人民服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鼎、革命、利益、鸿毛”等词语,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积累演讲知识。 2.理清各段的内容,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3.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学习难点】 1.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正确书写下列词语。 鼎()革命()利益()鸿毛()剥削()牺牲() 送葬()追悼()寄托()哀思()炊事员() 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2.词语解释。 鸿毛: 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追悼: 寄托: 3.张思德生平。 (1)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是个孤儿。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1933年10月第一个报名参加仪陇县的少先队,后加入红

军,在战斗中立过功,因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1935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完成塌方,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张思德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2)写作背景。 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3)文体常识。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的特点是: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 (4)资料链接 1.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时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在《报任少卿书》里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李鼎铭:陕北的开明绅士,曾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3.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二、达标启学。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三个方面的意思? 2.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谈谈你的体会。想想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人教九年级下册数学- 三视图导学案

29.2 三视图 青海一中李清 第1课时三视图 【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会从投影角度理解视图的概念。 2.会画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数学思考:通过具体活动,积累观察,想象物体投影的经验。 (三)解决问题:会画实际生活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四)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2.在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 1.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学习难点】 1.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 2.正确画出三棱柱的三视图和小零件的三视图。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活动一 如图,直三棱柱的侧棱与水平投影面垂直。请与同伴一起探讨下面的问题:(1)以水平投影面为投影面,在正投影下,这个直棱柱的三条侧棱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2)画出直三棱柱在水平投影面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它与直三棱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

(3)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 【自主探究】 活动二 学生观察思考:(1)三个视图位置上的关系。 (2)三个视图除了位置上的关系,在大小 尺寸上,彼此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 小结: 1.三视图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 在,俯视图应 在, 左视图要在。 2.三视图中各视图的大小也有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 的。因此三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

(完整版)的西北地区(导学案)(含答案)(最新整理)

中国的西北地区 编写人殷敦齐审核人李映泓审批人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全面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 2、学会分析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3、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4、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重点与难点】 1、西北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对其他要素产生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成因解决措施 3、树立分析地理问题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本节课涉及的主要地理原理】 1、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思路——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体现 3、工农业交通的区位条件分析 课时安排:1-2 课时 【课前预习案】见课堂自主学习手册 【课堂探究案】: 1、气候: (1)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的体现: (2)西北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3)天ft北坡降水多的原因: 2、水文:该地区多内流河,季节性河流,湖泊多属于内流河。内流河水文 特征有哪些?

3、植被:一-荒漠草原为主 (1)植被由东向西呈现怎样的变化?理由是什么?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2)为什么天ft北坡有生长良好的森林,南坡的森林却很少? 4、(1)新疆的ft地牧场冬夏季方面的场所在哪? (2)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5、近年来在吐鲁番的哈密瓜种植园地表上都铺 满了砾石(上图),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 很大的提升,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砾石 对哈密瓜生长的影响。 6、坎儿井(右图),普遍于中国新 疆吐鲁番地区的灌溉系统。坎儿井与万 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 大工程。据图并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特 征,请思考坎儿井对输送灌溉水源有什 么作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1古诗三首导学案及答案

1.古诗三首 (第1学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正确书写四个字“昼、耘、桑、晓”。 2能正确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学习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式 古诗学习四步法:释题意、知诗人、明诗意、悟诗 学习流程 一.基础大闯关:(自主学习) 1、读诗题,理解题意:四时田园杂兴(xìng)(“兴”在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 2、了解诗人: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作品:《石湖诗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3、能把诗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 四时田园杂兴(xìnɡ)(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gònɡ)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4、.理解词义。 昼:耘田:绩麻: 各当家:未解:供: 傍:桑阴: (学法点拨:学习生字,借助注释或查工具书,弄懂部分词语和诗意。) 5.熟读古诗,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参考答案: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6·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的意境。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勇闯知识岛:(自主探究) 探究点一:从第一·二句你读出了什么?从第三·四句你又读懂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绘农家夏日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对天真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探究点二: 自读,边读边想:从小孩学种瓜,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

三视图 高效学习导学案

三视图 【学习目标】 1.了解视图、三视图的概念; 2.会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学习重点】 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学习难点】 如何准确地画出一个物体的三视图。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回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投影。 2.当我们从某一个方向观察一个物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做________________。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___________,正面下方的叫做_____________,右边的叫做__________。 3.一个物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主视图;_______________叫做俯视图;________________叫做左视图。 4.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 注意: (1)主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宽和高。因此,在画三种视图时,主视图与俯视图要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要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要宽相等。 (2)三视图与投影密切相关,某些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该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平行投影,某些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可以看成在一束平行光线分别从物体的正

面,上面,左面照射下,在垂直于这一方向的平面上所形成的投影。 (二)合作探究 1.小明从正面观察如图1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2.如图2,水杯的俯视图是() 3.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如图3,从图的左面看这个几何体的所得左视图是() (三)探究应用 1.画出右图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2.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支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同一长度出它的三视图。 3.右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