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国际地源热泵发展历程及我国发展趋势

2020年国际地源热泵发展历程及我国发展趋势

2020年国际地源热泵发展历程及我国发展趋势
2020年国际地源热泵发展历程及我国发展趋势

国际地源热泵发展历程及我国发展趋势

美国地源热泵发展历史及概况

美国的地源热泵起源于地下水源热泵。由于土壤源热泵的初投资高、计算复杂以及金属管的腐蚀等问题,早期美国的地源热泵中土壤源热泵所占比例较小,主要以地下水源热泵为主。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市场上就开始出现以地下水或者河湖水作为热源的地源热泵系统,并利用它来实现采暖,但由于采用的是直接式系统,很多系统在投入使用1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土壤中化学物质腐蚀等问题就失效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能源危机的促使下,人们又开始关注地下水源热泵。通过改进,水源热泵机组扩大了进水温度范围,加之欧洲板式换热器的引进,闭式地下水源热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土壤源热泵系统。在美国能源部(DOE)的支

持下,美国橡树山(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和布鲁克海文(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BNL)等国家实验室和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 StateUniversity,OSU)等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地下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土壤的热物性、不同形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的比较研究等。为了解决土壤中化学物质腐蚀问题,地埋管也由金属管变成了聚乙烯等塑料管。至此,美国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地下埋管换热器的研究、安装和测试工作。现在美国安装的土壤源热泵主要是闭式环路系统,根据塑料管安装形式的不同可分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此系统可以被高效地应用于任何地方,也正是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近几十年美国地源热泵产业的快速增长。1998年美国能源部要求在具有使用条件的联邦政府机构建筑中推广应用土壤源

热泵系统。为了表示支持这种节能环保的新技术,美国总统布什在他得克萨斯州宅邸中也安装了这种地源热泵系统。进入21世纪,美国地源热泵的使用量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增加。美国地源热泵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从2005年到2007年美国地源热泵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地源热泵在美国50

个州都有应用,2007年全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超过了45000套。

美国地源热泵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1.地源热泵系统相对传统系统以及空气源热泵的一次投资较大;由于初期投资涉及到大量的地下施工,北美地区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期投资可超过常规系统100%乃至150%,目前每米环路的费用大约是11.5~55.8美元,平均每米为36美元。初期投资过高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地源热泵的应用。在目前的应用中,主要还是以公立学校,尤其是中小学为主,其次是联邦的公用设施,包括军用设施。在真正的私人投资的商用建筑中使用比例要低于前两者;2.各种地方法规对地源热泵使用的限制;3.承包商施工不规范;4.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需要大量土地面积。

为促进地源热泵的发展,美国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如表

1所示:

截至2009年,美国在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约为100万套,地源热泵系统年消耗一次能源约为7.47×106kW?h为1990年的5倍。

欧洲主要国家地源热泵发展历史及概况

20世纪50年代,欧洲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但由于当时的能源价格较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热泵市场,两个国家都在运用各自的知识和经验来促进热泵的销售量,而当时欧洲经济共同体(EWG)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都在致力于通过太阳能的研究来解决能源问题,直到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欧洲才开始关注热泵系统,逐步引入了利用室外空气、通风系统中的排气、土壤、地下水等为热源的热泵机组,与美洲不同,欧洲的热泵系统一般仅用来供热或提供生活热水。

欧洲地源热泵发展初期,专家与安装工人之间由于缺乏沟通,导致在一段时间快速增长之后,市场上充斥了许多设计、安装失败的项目,并且由于价格较传统系统高很多,地源热泵销售量出现明显下降,大部分热泵企业纷纷倒闭,只有几家大型企业生存下来。近年来,随着油价与电价比例指数上扬,政府对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的法律制定越来越严格,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义务、发展可再生能源并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2002年12月通过了《建筑能效指令2002/91EC》,该指令的制定意味着欧盟各国加强了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地源热泵作为一项有力的节能措施迎来了它的又一次发展高潮。

欧洲主要的热泵组织为欧洲热泵协会(EHPA),主要是由热泵生产厂家、国家热泵组织者、研究和测试机构组成。目的在于传播热泵及其对温室气体减排贡献率的信息,提高热泵的认知度,激励热泵市场的发展;传播适合整个欧洲热泵系统和谐一致的章程。目前在EHPA组织下进行的项目有:EU-CERT,目的是研究制定一个对热泵安装者的培训和认证的办法来确保工程质量,安装者被授予的资格证书在欧洲所有的国家都被认可;“SHERPHA”,目的在于开发下一代热泵系统,系统采用天然制冷剂,如氨、二氧化碳和丙烷,它们的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且仅有很低的GWP(全球变暖潜力)效应;“Ground- Reach”,目的是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实现京都议定书节能减排目标;“Therra”,目的是开发一种方法论用来计算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热所带来的收益。

根据E HPA“Ground-Reach”项目2008年统计的数据,目前参加此项目的国家地源热泵系统的市场情况是瑞典、奥地利、德国的地源热泵系统发展的数量比较多,整体容积量比较大,丹麦、希腊的平均机组容量最大。从发展速度来看,瑞典以每年安装约4万套地源热泵系统,居欧洲第一。除瑞典外,德国、法国、芬兰、瑞士、奥地利、挪威的市场增长也很快,在2006年,奥地利市场的增长速度为45%,德国市场的增长速度为120%。2008年,欧洲整体装机量约为13.5万-19万台。

地源热泵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从1978年开始,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连续主办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学术会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委员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五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上专门增设了有关热泵的专项研讨,地源热泵概念开始进入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并得到逐步重视。2002年又于北京组织召开了世界第七次热泵大会(7th IEAHeat Pump Conference)。可以看出,我国对热泵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

早期辽宁省的辽阳市邮电新村项目属于我国集成商与设备厂商对地源热

泵技术进行的初期摸索。1997年的中国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正式签署的《中美能源效率及可再生能源合作议定书》是我国地源热泵真正起步的标志性事件,双方政府从国家政府最高层面对地源热泵进行扶持和引导,该合作对我国地源热泵初期发展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从专业人员到政府管理部门都逐步认识并且接受了这个高效节能的系统,一些建设人员、专业设计人员开始主动学习了解这个系统。这个阶段,地源热泵概念开始在暖通空调技术界人士中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集成商、产品生产商等也逐渐被这个概念所吸引,但整体看来,这一时期地源热泵技术还没有被市场所接受,专业技术人员对该技术普遍不了解,相关地源热泵机组和关键配件不齐全、不完善,造成这一阶段地源热泵系统发展规模不大,进展速度不快,所以将这个阶段称为我国地源热泵的起步阶段。

2.推广阶段(21世纪初~2004年)

进入21世纪后,地源热泵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截至2004年底,我国制造水源热泵机组的厂家和系统集成商有80余家,地源热泵系统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均有应用。这个阶段相关科学研究也极其活跃。2000年~2003年的4年间,每年平均获得专利项目数71.75项,为1989~1999年每年平均获得专利项目数的4.9倍,有关热泵的文献数量剧增,相关高校的硕士、博士论文也在不断增多,屡创新高。2001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徐伟等人翻译的《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为我国广大地源热泵工作者普及了解,相关工程技术的概念和标准化做法为我国地源热泵从业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这个阶段,地源热泵发展逐渐升温,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系统培训,技术实施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某些项目出现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此项技术的担忧,而且房地产开发商更注重降低建设成本,而不注重新技术和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与科技理念,部分地源热泵企业在市场拓展方面遇到困难,艰难地生存。

3.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后,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应用与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加强,《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修订,财政部、原建设部两部委对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和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的逐步推进,奠定了地源热泵在我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的地方政策,设备制冷厂家不断增多,集成商规模不断扩大,新专利新技术不断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