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对体育教学逐渐重视。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出发点,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论述,并且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

在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并非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重点在于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体育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加强团队精神,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 身体素质得到加强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 提升小学生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通过学生体育锻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在课堂中的培养途径 (2)

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在课堂中的培养途径 -----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出炉。框架中将科学性、时代性和名族性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其中体育核心素养是组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因素。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而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关注不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这次将体育品德纳入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可见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体育品德概念及具体内容 体育品德培养对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着实际的意义,随着近年来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的缺失,学生在体育品德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中小学体育品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然而体育品德指的是什呢在对成都市武侯区32名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其中23名教师体育品德的概念和内容不够了解。而在对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的16个教学班的调查中发现,92%的同学不知道体育品德是什么。那么,什么是体育品德呢体育品德的内容包括的那些在2016年3月,国家出台的20种学科素养中将体育与健康学科也列入其中,并将体育品德作为体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出体育品德是体育运动中应对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有:自尊自强的心理状况;勇敢顽强、积极进取、主动克服内外困难的能力;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态度和精神;对待比赛胜负结果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判别自己运动角色的能力;在体育活动在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二、中小学体育品德在课堂中的培养途径 结合中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对成都市武侯区中小学体育品德的培养,应细分到各个学段,针对学段特点,具体落实到体育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促进中小学生体育品德的养成。 1、在技能难度的学习中培养中小学生的自尊、自强心 自尊与自强心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性的需要。而普遍的成都市武侯区的中小学生自尊心较强,而自强心还有待提高。如在对成都市武侯区川大附中、西北中学、武侯高中、太平园小学的体育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如学生在立定跳远的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很稳定,每学期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虽然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跳的很好,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前进目标,课余时间也不会自己进行专门性的练习,而面对没有变化的成绩,却能够坦然接受,自强精神明显不足。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心理上加强自尊、自强心的教育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在对技能难度的设置中,体育教师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培养起兴趣,主动的寻求突破。而言语上的鼓励也能让学生充满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创造更好的成绩、使自强心不断得到增长。 2、树立学生信心,提升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困难会激发

基于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

基于核心素养下 提升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体育项目练习为内容、以游戏为形式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体育游戏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提升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体育游戏实际上是体育运动与游戏活动的有机结合,既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也保留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与趣味性。但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是存在于游戏过程与游戏体验之中的,只有将趣味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得到愉悦的体验,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不愿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来,体育游戏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需要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来带动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2.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中小学体育教学已经开始从“知识学习”转为“核心素养的提升”。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定位是不变的。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游戏仍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遵循教学方法的指导,而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前,需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的,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游戏。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合理的教学评价十分必要。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或体育活动完成后进行教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多使用赞许、鼓励的话语,肯定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帮助学生建立进行体育活动的自信心。教师还应该通过教学评价,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状态,引导其进行自我反思,并加以改进,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给出学习建议,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还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讨论互评等学习方法,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帮助。 二、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体育游戏教学虽然形式活泼,能发挥出体育游戏活动的

小学体育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17995721.html, 小学体育课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杨韦刚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8期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中心与重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体育技能与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本文就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被纳入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重视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而轻素质培养的弊端。这样小学体育的目标也发生了由单纯的体能训练到学生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健康意识、体育品质等素质培养的根本性转变。传统小学体育运用的是“自由放养”式的教学模式,其根本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在核心素养理念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與价值观相关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在集中训练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健康意识与行为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喜爱体育这门课程,因为体育课程多是以运动内容为主的,可以有效满足学生在运动中接受知识的心理诉求。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缓解在文化课学习中受到的拘束与紧张情绪,但是体育课并不是自由放养式的教学。体育课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产生效果,也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规范与有序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实践证明,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如果采取单独个体训练式的教学不仅会让学生的心理产生压力,还会使体育教学单调僵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体育课失去原本有的兴趣,而产生抵触与厌倦心理。体育教学中的集体训练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因为集体参与的活动减轻心理压力,并且在训练中形成合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顽强的意志力投入教学当中。但是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中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训练同等重要,因此掌握科学的健身技能在体育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体育课中训练“仰卧起坐”时,教师要强调动作的标准与规范,通过示范让学生懂得动作规范标准才能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可以按照女生与男生分别进行集体训练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训练姿势,让学生理解“仰卧起坐”虽然对身体的训练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高强度地训练,也会导致脊椎的损伤,体育训练必须强度适宜、动作规范。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文化与身体素养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6年11月18-19日,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办了全市教研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来自各区县教研中心、市直中小学(中职学校)教科研及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班主要围绕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展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付宜红博士作了题为《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报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室主任夏雪梅博士作了题为《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的报告。听完两个高水平的专家报告,“核心素养”这几个字对大家的冲击力是最强的,笔者也感同身受。从事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多年,笔者比较关心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 之前,只是知道“核心素养”是热词,在普通中小学阶段反响很大,中职学校也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没有花时间去认真思考,只知道素养跟素质差不多。经过培训后,有一些认识了,但只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完全搞懂。 听报告的时候就在思考,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于是在本子上就记下了这么一行字:素养——核心素养——中职生核心素养,我称之为认识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也就是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素养及核心素养,才能进一步研究什么是中职生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素养?

查了一下,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中,采用第三个定义,即研究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知道什么是素养,是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失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教育工作者比较关心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

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教育中的一个严重部分,应该被大家所注重。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是一个教师的写照。体育教师不但要有确凿的政治思想观点和对事业的忠诚,还应该有较好的个人思想道德品质,能够做到文明举止以身作则、思想积极向上,能够抵得住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诱惑,保持思想上的明净,进而能够持续的影响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心爱体育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够做好这份职业,体育教师的这种对体育的心爱能够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喜欢体育,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学生看做自己的朋友,同时也要成为学生们的朋友。 二、要具备烂熟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一)体育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的持续深入下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方法,丰盛了教学手段,促动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形成了新的课程理念。信息技术蕴含着教科书中的广博内容,建立出了虚拟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持续探索的精神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水平的目标。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促动了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体育教师要随时树立与时俱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其包容性更强,它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强调把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聚合起来,为教育创建新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形态。为适合科技时代的需求,体育教师必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核心水平,在实践中学习,努力掌握并使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三、具备丰盛的人文知识储备伴随着新课程的到来,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应该相对应的提升,进而才能够适合新课程的要求,首先体育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丰盛人文知识。然后体育教师还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点,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一)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观点对教师来讲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这不但会影响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还会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现代体育教师应该树立一个喜悦体育的学生观,将思

体育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对体育教学逐渐重视。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出发点,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论述,并且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 在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并非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重点在于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体育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加强团队精神,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 素养 =(知识+能力)态度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

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 (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1) 打好身体基础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 (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 (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对体育教学逐渐重视。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出发点,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论述,并且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 在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并非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重点在于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体育学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加强团队精神,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

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同等重要,那就是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核心素养,不妨来点“五味杂陈” □柯中明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成为一个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能被家长和社会接纳且深受学生爱戴与尊敬的教师,他们必须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方面下功夫。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不妨来点“五味杂陈”,即“甜味”“酸味”“辣味”“苦味”“鲜味”。 “甜味”,教师应该具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大爱之心。教育需要爱,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是根据儿童的个性,把他们培养成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具备一颗慈悲为怀的大爱之心。这颗大爱之心,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儿童个性的理性之爱、科学之爱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读懂儿童内心世界的智慧之爱、和善之爱的基础之上;其次是建立在一种平等、和谐、安全、愉悦的师生关系

之中;其三就是建立在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之中。所谓慈悲,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给儿童带来成长、进步、学习的快乐,同时还能减除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痛苦。对于儿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困惑,不是无视,更不是漠视,而是设身处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对话、交往、探索,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世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颐指气使。这样的大爱之心对儿童而言,这种滋味是甜的;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而言,这种滋味也是甜的。 “酸味”,教师应该具有淡泊明志的职业坚守。优秀教师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成为一位优秀教师需要外部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需要教师自身具有淡泊明志的职业坚守。这种职业坚守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可以说是略带酸楚的。教师职业岗位平凡,但意义重大。当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职业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既要抗拒外在社会的诱惑,又要扛起自身专业成长的压力。由此,教师要守住清贫、清净,用宁静的心去面对生活;教师要守住平凡、平淡的工作境遇,用对教育炽热的爱去面对工作;教师要守住对教育真理的坚守,能坦然面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我们应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在外在浮躁和功利的氛围中,能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生活中的酸楚味转化为抗压的正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避免了学习过程的枯燥,让学生热爱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亨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教材、学情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据观察了解,小学生十分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为了能使本课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用以“小青蛙捉害虫”的方式贯穿,以“小青蛙”来命名立定跳远。安排“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来改变练习手段,让学生带着他们各自喜爱的角色去练习,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使学生懂得害虫是庄稼的最大的敌人,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都应该知道保护它。 三、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 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1、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 本课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玩耍一样,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同时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广阔空间。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02T10:51:37.75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作者:杨凤红 [导读] 职业教育我国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培养拥有高技能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需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学生的个人修养、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职教中心,068250)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ZY17142 摘要:职业教育我国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培养拥有高技能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需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学生的个人修养、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着职业学院人才培养观念落后,学生缺乏核心素养培养意识以及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差等问题,影响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水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策略,希望能促进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教育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学院毕业生的质量,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的个人修养、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以及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学校需要改变以往的人才培养观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在以往的职业教育中,大多数的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少,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正确解决问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因此职业教育学院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来合理调整职业院校的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职业教育学院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高,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证。在职业教育中,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包含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还包含个人修养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学院的老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首先职业教育学校的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在道德行为上为学生做好榜样。其次职业教育学院需要加强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范围和技能水平,这样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高技术的人才。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课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范围,带领和鼓励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另外职业学校还应该加强对老师进行教育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学校也可以派遣教师到其他职业学校进行考察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职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从而促进教师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 (一)加强课堂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对职业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育时,课堂教育是十分关键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职业学院教师应该提高对课堂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职业教育学生而言,专业知识和技能多且复杂,一旦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将无法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对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提炼,用自己的专业经验来教授学生,鼓励学生自学,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其次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多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很快的适应岗位需求。 最后需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多学生空有专业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所以职业教育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方面的实验,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方面发展。这样在高职学院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职业教育学校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校园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例如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及创造力,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在素质,也能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面对未来的社会压力和问题。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满足社会

1小学体育水平-一-(一年级)核心素养

1小学体育水平-一-(一年级)核心素养

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2015—2016学年度下期梳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与策略一、水平一(一年级体育)核心素养:沈强 课的基本性质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基础性——课程强 调培养学生掌握必 要的体育与健康知 识、技能和方法,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和健康的生活习 惯,为学生终身体 育学习和健康生活 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 调以身体练习为主 要手段,通过体育 与健康学习、体育 锻炼以及行为养 成,提高学生的体 育与健康实践能 力。 健身性——课程强 调在学习体育与健 康知识、技能和方 法的过程中,通过 适宜负荷的身体练 习,提高体能和运 动技能水平,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 调充分发挥体育的 育人功能,强调以 体育与健康学习为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 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 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 惯。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 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 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 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 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体 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 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 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 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 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和发展。

简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简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应该从学生的运动认知、健身实践、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体知识点的综合性把握。在教育教学中督促学生快速完成体育知识的训练和学习,提升学生对整体知识点的综合把握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活动,确保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小学生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帮助,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在教育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全方位完善体育知识的学习训练。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应该从多方位进行全面的训练提升。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且要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其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才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成长。 一、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发展,提高学生运动认知能力 运动认知是包涵非常广泛的一个概述,其中包括了基本的运动知识、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等等。这些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步为学生深化。让学生快速掌握此类知识的基本把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生学习发展,提高学生对综合知识的理解把握。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体育认知的拓展,进行深入化的教学培养,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通过合理化的教学活动塑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教学活动的积极培养和完善,来提高学生对运动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长跑》时,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就需要学生快速提高对整体知识的认识。长跑运动中有非常多的知识点,包括了基本的运动规则,基本的运动形式和基本的运动方法。在长跑中从跑步姿势、跑步呼吸、跑步摆臂等等知识点中强化学生的运动认知,逐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把握。深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才能够快速完善整体教学工作,从而深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的理解。在教育教学中逐步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激励学生对运动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快速完善整体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整体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督促学生快速成长,且要开发学生的各类知识学习。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培养,逐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把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推进,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快速完善学习发展。 二、合理优化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健身实践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首先强化学生的健身实践。让学生在健身时间中快速完成整体知识的学习训练。通过教育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综合水平,通过合理化的教学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进而快速提升学生对体育实践的把握。 例如:在教学《篮球》时,这项体育运动可以跟学生日常娱乐相结合。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针对篮球运动的实践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着重要帮助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利用篮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快速完成篮球学习,并且做好篮球学习的基本准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通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体育知识的综合性训练。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发展,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尤其是体育知识大部分都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 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摘要:素养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学科素养是近几年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那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清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方法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解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文章根据学习,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体育核心素养概念定位、培养途经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期阶段,现阶段的教育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此外,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1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

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