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复习提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复习提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复习提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复习提纲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历史传统 :《大宪章》——有限的王权;议会制度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过程: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含义: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称为责任内阁制 演变:光荣革命前,为国王的随侍机构,

1721,罗伯特。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开得不到议会就辞职的先例,

1783年,小皮特开创内阁在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下来 三、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

议会改革 变化

1832年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席位增加 1867年改革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选民 1918年改革 年满30岁的妇女获得选举权 1928年改革

实现21岁以上成年公民普选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

②国王----国家元首,扮演仪式的角色, 统而不治,形式上任命内阁,任命上院贵族。 ③首相----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五、小结: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民主权力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阶和普通公民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背景:必要性:1、美国独立初期,结成了松散的邦联。

2、邦联存在种种弊端.经济上,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可能性:

3、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4、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形成强有力的的中央政府,并确保共和体制。 原则:联邦制原则——加强里中央集权,地方拥有较强的独立性 分权制衡原则——保证民主,防止专制独裁

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选民间选)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640年革命爆发→查理一世上断头台→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统治方式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积极(1)政治上,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确立了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权力;同时也保留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力。 (2)经济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承认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奴的选举权被剥夺。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美国内战) 时间:1861-1865

根源:南北双方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目的:维护联邦统一

结果:黑人获得解放,美国重获统一 三、两党制的发展 含义:民主党和共和党

地位: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建立 1、建立背景

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④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 2、1871年宪法

内容:皇帝: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 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行使行政权。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立法权,联邦议会有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 评价:进步性:政治: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建立起来,巩固了国家统一。 经济: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 局限性:1、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2、军国主义传统延续,民主基础薄弱,把德国拖进一战的灾难。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权力:行政权,(1)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2) 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3)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产生方式:议会

总统 2、内容: 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可选举总统 1、标志:1875年宪法 议会

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有权否决众议院决议案 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众议院:

参议院:

(1)确立了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政体 (2)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意义:

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古代政治:权力集中,效率较高。

1、从早期政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消弱;中央官制不断变化使皇权加强相权消弱)

●中国古代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亦发展。

1、农业:采集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

生产力: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从千耦齐耘到男耕女织;

土地制度从公有制到井田制再到土地私有制。

2、工商业:经营从工商食官到私营发展再到资本主义萌芽;城市职能从军事政治到经济,商业活动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

3、政策:对内重农抑商不断发展;对外由开放到闭关。

●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泽被四邻。

1、思想: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2、科技:领先世界到逐渐落伍。

3、文艺:从高雅到世俗;从遵法度到倡个性;从贵族化到平民化。

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改革

农业手工业商业

夏公共权

力,王位

世袭土地国有官府垄断

手工业

商内外服制

度,神权

色彩冶铜、丝

职业商人

和货币

成熟文

字,甲骨

文,日食

西周分封制

宗法制礼

乐制井田制冶铜、丝

春秋战国分封制瓦

解;诸侯

争霸和兼

并战争铁器牛

耕;井田

制瓦解;

土地私有

制确立;

小农经济

冶炼生铁

和钢

官营、

民营、

家庭

私商成为

商人主体

学术下

移;百家

争鸣;《诗

经》、楚

辞;科技

和医药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二、秦汉时期(BC221年~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一、秦朝的大一统: (一)、背景

1、割据混战,战乱频繁,人民渴望统一。

2、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加强

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强大。

4、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二)、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三)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2、颁布秦律。

3、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4、修驰道、直道、灵渠和长城。

5、“焚书坑儒”

二、两汉 (一)政治: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汉武帝行“推恩令” (2)设置刺史。

2、皇权的加强:中外朝制度

3、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二)经济:

手工业:丝织业的发达;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提高冶铁水平。 商业: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发展为商业中心;城市里设有“市”,由市令或市长专职管理贸易活动。 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和限制商业) (三)思想文化:

思想: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地位,佛教、道教兴起 文学:汉赋流行 艺术:绘画,帛画

科技: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张仲景,华佗。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九品中正制,三省制,北魏孝文帝改革。 2.经济:冶铁灌钢法;南北朝时期出现“草市”;制瓷业出现白瓷曹魏时翻车用于灌溉 3.文化:佛教和道教盛行,儒学受到冲击;贾思勰《齐民要术》,书法(王羲之),由自发到自觉阶段,绘画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

1、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首创皇帝制度,以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为核心。

②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

③实行以中央任命为核心的地方郡县制。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政治上,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三省六部制等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选官

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功能的

增强,赋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土地兼并更加集中。

●文化上,唐代文化全面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影响亚洲,促进世界文明发展。

政治:(1)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

(2)选官实行科举制:隋朝创立,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

(3)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经济(1)唐代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出现了筒车。

(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①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草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

②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③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④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思想文化:文学:(1)诗歌创作繁荣的原因和成就(2)传奇小说。

艺术:(1)绘画:①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②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③盛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④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2)书法:讲法度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张旭、怀素等。

科技①雕版印刷:《金刚经》,

②火药:唐末用于军事

③医学:政府《唐本草》;民间:孙思邈《千金方》。

思想:佛教广泛传播,三教合一潮流弥漫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907-1368)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第三个民族大融合时期

政治:宋代:中央:二府三司制,参知政事

地方:文臣任知州,转运使,通判

完善科举制

王安石变法

元代:一府二院制,行省制

经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农业:土地兼并导致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商业:商人地位提高,最早的纸币出现,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

手工业:采用焦炭冶铁,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松江成棉纺织中心

思想文化:思想:理学和心学兴起

文学:宋词和话本

艺术:书法——有意无法,绘画——文人山水画和风俗画,戏曲——南戏

科技:三大发明外传,郭守敬《授时历》、简仪,王祯《农书》,珠算法

明清时期(1368-1840)

【阶段特征】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期。

政治:

1、明朝: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

②明成祖朱棣设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清朝军机处: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也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注意:1.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二、经济:

1. 手工业发展(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1) 制瓷业的兴盛: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粉彩瓷器工艺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2) 纺织业的发展

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在纺织业发达地区,纺织手工作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和雇用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商业的兴盛:工商业市镇兴起,

区域性的“商帮”出现,

金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3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后世沿用):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2)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A、海禁政策(禁:不是绝对禁止)

内容:严禁民间对外贸易,注重官方海外贸易

B、闭关锁国政策

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只开广州一处通商,以“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代表着官方贸易)。

4、农业:

耕地面积扩大,扩种双季稻;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农产品商品化;赋役制度成熟三、思想文化:

思想:1. 阳明心学,儒学

2.李贽的“异端”思想

3. 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政治

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

度、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学

校是辨别是非的最高机构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

专制,主张“众治”(以天

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主张“循天下之公”,批

判“孤秦陋宋”

经济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文学:小说兴盛

科技:《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艺术:山水画和风俗画,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京剧产生

古代西方

一、希腊民主

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基本条件:

地理因素:多山多岛环海,地中海式气候,粮食少而经济作物多

经济条件:工商业发展和海外贸易发达:宽松自由,平等互利

政治前提: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事务

文化因素: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开放的民族性格和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吸收外部文化确立过程:1、梭伦——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公元前594年)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2、克里斯提尼——最终确立民主制(BC6C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设立了五百人议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

3、伯利克里——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BC5C)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

②五百人会议: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③陪审法庭: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④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

⑤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轮流坐庄是现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

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

数分配名额

是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是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二、罗马法:

●1.含义:

●2.目的(实质):保障和维护罗马奴隶主的地位和统治

●3.演变:随罗马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

●从形式上看主要经历了从习惯法和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演变;从整体结构上看

主要经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演变,罗马法中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

评价

积极影响:(1)维系统治(对当时的罗马而言)

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各种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有效调节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罗马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对罗马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2)泽被后世(对后世而言):

●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当代许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

法,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程序和原则等等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思想渊源。成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力武器。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

价值。

三、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

1、智者学派

(1)出现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奴隶制经济繁荣;独特的地理环境。

(2)主要观点:关注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怀疑,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热心政治与法律问题。

(3)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等名言。

(4)地位和评价: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对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和民众的思想起了启蒙作用,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2、苏格拉底

(1)哲学思想:哲学追求是研究人类自身,强调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提出“知识即美德”,即“知德合一”。

(2)地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近代史

1、世界近代史是指: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近代化:即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

(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

②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和理性转化;

③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治转化

1、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8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首先在意大利萌芽,然后在西欧国家出现(重商主义)。①欧美爆发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②资本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在西

欧、北美开始确立。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和启蒙运动为资本

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

枷锁;②近代自然

科学产生,诞生了经

典力学

经新航路开辟和殖民

扩张(掠夺金银为

主),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具雏形并进一步

拓展。

2、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阶段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流行。对外进行商品输出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德国完成统一并确立君主

立宪政体,法国最终确立民主共

和政体,英国则进行了议会改

革,进一步完善君主立宪制②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形成一股进步潮流。

①启蒙思想进一步广泛传

播;②马克思主义诞生,

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走向科

学;③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

从神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

来;④瓦特改良蒸汽机,为

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提供了动

力。⑤浪漫主义思潮发展起

①英国殖民霸

主地位最终确

立;②伴随着

工业革命,资

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

3、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际关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各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进

入帝国主义

阶段

①电的发明和应用极大提高

了生产力②揭露批判社会黑

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

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

流③印象派绘画出现④电影

艺术产生

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

对外扩张,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阶段特征对比

时期世界的阶段特征中国的阶段特征

BC前8世纪—BC3世纪中国处于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BC770——BC476)战国(BC—475—BC221)1.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与发展,从梭

伦改革(BC594年开始)——克里斯提尼改

革(BC509年开始)——伯利克里执政(BC443

——BC429),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C450年古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十二铜表法》.

2.经济:雅典的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

达。

3.思想: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以智

者学派(BC5世纪)和苏格拉底(BC469—

—BC399)的思想主张为代表。

1.经济:随着铁农具和牛耕和出现,促进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

现,小农经济产生。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分封制和宗

法制遭到破坏,礼乐制度也遭到破坏。

3.思想:学术下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

总之,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

BC前3世纪——3世纪

中国处于

秦汉时期BC221——220 1.政治:BC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

裁统治,称为“元首制”。

总体特征: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

统时代。

1.政治: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初步发展。

3.思想: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

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

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

位。

3世纪——6世纪

中国处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1.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500年左

右,西欧进入了“中世纪”

其特征是:

(1).政治: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落,天

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

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教权高于王权。

(2). 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

然经济。

(3).思想:有文化的人几乎都是教士,

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

2.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在执政期间,汇编了《查士丁尼民法大

全》

总体特征: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大

融合。

1.政治: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方战乱

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2.经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地区得到开

发,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3.思想:佛教、道教兴盛,儒学的发展出现了

危机。

7世纪——9世纪

中国处于隋唐时期,581——907 1.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总体特征: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中外交流频繁。

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创立了科举制

和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

熟。但是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

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2.经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业不断发展,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

3.文化:唐朝时期的文化全面繁荣。如诗歌、绘画、书法等方面。

4.对外关系: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0世纪——14世纪中期

中国处于宋元时期,960--1368

总体特征: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北宋中

央设二府三司,地方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

钱谷,来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取得了对地

方分权斗争的绝对胜利。元朝中央实行中书一

省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

影响。

2.经济: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坊市

制被打破;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完成,海外贸易发达。

3.思想文化:理学兴起,古代科技发展出现了

新高峰,文学艺术多元化、世俗化、市民化。

4.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

四大发明在此期间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向近

代社会转型;

14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

1.经济:工商业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

乐。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4世纪后期——17世纪前期

中国处于明朝时期,1.经济: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孤立地发

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

出现;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展和掠夺,使世界

市场进一步拓展。

2.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弘扬了人文精神。

4.科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

略)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

抑商政策;但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私营手工业超过官

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还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

体——商帮。

3.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明朝后期出

现了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追求婚姻自主

的进步思想。

4.对外政策:实行“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

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7世纪中后期——19世纪40年代

中国处于清朝前期,1.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

代议制。(英国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

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国家获得

了独立,颁布1787年宪法,政府权力结构

实行三权分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2.经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

时代”。

1.政治: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另一方面,出

现了批判君主专制和限制君权理论和设想的早

期民主思想。

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政府实行重

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

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批判重农抑商、

主张工商皆本、追求私欲的进步思想。

3.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另

一方面,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主张经世致用的进

3.思想文化: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艺术兴起。

4. .科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牛顿力学)步思想。

4.对外政策: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代议制在德国、法国确立。(《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宪法》)。

2.经济: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相继完成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初步形成。

3.思想文化:出现了自由主义(自由贸易政

策)、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民族主义

(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三大思潮;现实主

义文学艺术兴起。

4.科技:进化论诞生

1.政治: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中国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资

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3.思想:新思潮萌发,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

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

4.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1.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

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亚非拉广大国家

和地区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

体系最终形成。

2.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

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印象派绘画和音乐。

4.科技:相对论和量子论

1.政治:1894——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

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加

深;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兴起

了维新变法,农民阶级兴起了义和团运动。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签订了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开展

清末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发动了一系列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2.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思想:向西方学习由器物阶段发展到制度阶

段,维新思潮兴起。

1910——1929 1.政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苏俄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 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1.政治:1911年的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王

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俄国十月

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9年五四运

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共产

党成立,新三民主义指导了1924年——1927

年的国民大革命.

2. 经济: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传

入中国,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

20世纪30年代——二战1.经济: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苏联斯

大林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

2.政治:法西斯上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政治:国共对峙和抗日战争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和日益萎缩。

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二战后——70年代初1.政治:40、5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

形成,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多极

化趋势出现。

2.经济:一方面世界处于经济政策调整时

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表现);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布雷顿

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经济区域

集团化出现(表现);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1971年布雷顿

森林体系崩溃。

3.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4.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1.政治:经过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新中

国成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政协、人大、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与曲折发展(1957反右派斗争扩大

化和文革)

2.经济: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56——1966,社会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具体史实及经验教训),

1966——1976的文革是国民经济的劫难。

3.思想文化: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及以后遭

遇挫折;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挫折。

4.科技:两弹一星、杂交水稻(1973年)

5.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三大政策)与

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70年代的外

交成就及意义

70年代末——1990 1.政治:世界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时期。

2.经济:世界处于经济政策调整时期:资本

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表现);

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戈尔巴乔夫

改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3.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艺术

1.政治: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内容);一国两制。

2.经济: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后,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

企业;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增强企业活力。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3.思想文化: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理

论的萌芽和形成。双百方针的恢复,1977年恢

复高考及教育的发展。

4. 科技:863计划,银河型计算机

5.外交:新时期外交的表现:

1991年代以后1.政治: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

极对峙格局的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2.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

发展。

3.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多

元化。

1.政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内容)

2.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2001年加入WTO。

3.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的深化(南方谈话)

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1995年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

4.科技:银河型计算机和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选择题(20*4) 1.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多次变动所反映实质的问题是( )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C.立宪与共和的较量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2.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产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3.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的结果和保障,其重要作用是( )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4.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思想变成现实,最早体现在(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 ) 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 C.人民对于旧王朝的留恋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 6.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7.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于剥夺了( ) ①妇女的选举权②外来移民的选举权 ③黑人奴隶的选举权④印第安人的选举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世界近代史部分框架 【考点解读】 世界近代史包括15世纪初至1900年前后大约500年的时间,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个时期: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7至18世纪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凸显个人价值和民主意识的人文精神也随之不断成长,以代议制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19世纪中期以后,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15世纪~17世纪早期) 【阶段特征】 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 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兴起。 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国家开辟新航路,抢

夺殖民地,开始用殖民主义的锁链,把原来彼此孤立、隔绝的大陆连接起来,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方面,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动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体现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枷锁,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时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 【阶段特征】 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是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17世纪后,荷兰、英国等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们致力于发展海外贸易,积极拓展殖民地,彼此间展开了夺取殖民霸权的斗争。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7、18世纪,资产阶级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抨击君主专制和神权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他们勾画出未来理性社会的蓝图,也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17、18世纪,英国、美国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一个先例。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时期(19~20世纪初)【阶段特征】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个世纪,是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时期。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讲课实录)

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讨论: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导入新课: 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西方列强利用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是其主要手段。列强的经济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半殖民地的性质。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甲午战争以前,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这是由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讲授新课: 一、列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 目的: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西方国家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巩固、扩展已获取的侵略权益,使其产品真正占有中国市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遂为列强千方百计获取的目标。 过程:(让学生总结) ①《南京条约》,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趁镇压小刀会起义之机,列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要求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 ④《天津条约》规定海关值百抽五的原则。 ⑤1863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从此中国海关管理权被英国操纵了近一个世纪。 (赫德,字鹭宾。讲得一口极好的京腔,也识汉文,仰慕中华文化。是个中国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很熟悉。还熟悉中国官场的套路,与满清高官往来自如,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46年。穿二品补服,红顶花翎的大帽子后面还装了一根乌油油的大辫子。赫德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很大,他曾给他的英国朋友写信吹嘘道:“在中国我所主持的工作虽然叫海关,但其范围甚广……而最重要的是它的领导权必然掌握在英国人手里。”他曾写一奏折《局外旁观论》对中国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还经手清政府的对外借款。死后,清政府还追封他为“太子少保。”) 危害: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海关是国家的大门,中

11.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2017全国2)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2.(2017全国3)雨果中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过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3.(2016全国1)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4.(2016海南)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5.(2016全国3)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6.(2016浙江)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 7.(2015全国1)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复习提纲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历史传统 :《大宪章》——有限的王权;议会制度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过程: 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含义: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称为责任内阁制 演变:光荣革命前,为国王的随侍机构, 1721,罗伯特。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开得不到议会就辞职的先例, 1783年,小皮特开创内阁在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下来 三、议会改革,选举权的扩大 议会改革 变化 1832年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席位增加 1867年改革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选民 1918年改革 年满30岁的妇女获得选举权 1928年改革 实现21岁以上成年公民普选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 ②国王----国家元首,扮演仪式的角色, 统而不治,形式上任命内阁,任命上院贵族。 ③首相----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五、小结: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民主权力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阶和普通公民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背景:必要性:1、美国独立初期,结成了松散的邦联。 2、邦联存在种种弊端.经济上,无权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 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可能性: 3、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4、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形成强有力的的中央政府,并确保共和体制。 原则:联邦制原则——加强里中央集权,地方拥有较强的独立性 分权制衡原则——保证民主,防止专制独裁 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选民间选)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640年革命爆发→查理一世上断头台→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 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统治方式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我们只何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十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子镇乐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而获得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由资本仁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所以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那种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已经改变,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所谓“新中间阶级”手上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明显地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同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国家一样,也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卜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实现这一政治职能,主要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但也不排除和平的“牧师式欺骗”的手段,往往是两种手段交替使用,互为补充。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必要的基本社会职能。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它采取“国有化”、“经济计划化”,财政、金融信贷税收以及其他行政、立法手段,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在管理社会公共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一、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英国贵族与国王之间的政治斗争。贵族对国王为进行对法战争而加重他们的军役负担不满,市民也反对国王的勒索。1215年,英国国王在与法国的战争遭到失败后,被迫与贵族代表签署《大宪章》,将王权置于一定的法律约束之下,规定了贵族对王政的参与权、监督权等,为议会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事件,被认为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萌芽。 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4、15世纪,随着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意大利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标志的地理大发现,加快了欧洲走向资本主义的进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由贵族、地主、商人转化而来的新生资产者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力量。资产阶级要维护其经济统治地位,就必须从政治上和法律上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然而,在西欧国家封建王权的专制统治下,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常常遭受封建统治者的肆意掠夺。为了建立一种能够捍卫其私有财产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掀开了人类近代历史的篇章。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等三次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民主。 英国革命被认为是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点。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战争在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专制王权的国王之间发生。经过长期内战,议会军队获得了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王位被废黜,由贵族组成的上议院被削弱甚至一度被取消,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成为行使国家权力的决定力量,建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共和国。后来,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英国又经历了王室复辟与“光荣革命”,于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从法律上确立了保护资本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英国革命基本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的过渡,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封建主共同掌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其中,尤其是推动完善了代议制和普选制,形成了以议会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美国独立战争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扩展到了北美新大陆。革命前,北美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1776年,美国爆发独立战争,发表了《独立宣言》,推翻了英国的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没有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传统的新兴国家,美国在独立后,掌权的资本家和农场主的政治代表们既排除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选择,也对人民主权心存忌惮,害怕民权的扩大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根据当时北美大陆地方自治盛行的情况,以分权制衡原则为主要依据,建立了以代议制和联邦制为基本制度框架的共和政体。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创的三权分立代议制共和国为后来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大陆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当时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在与顽固的封建势力斗争中,人民群众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发动。法国大革命高扬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旗帜,对封建制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摧毁,形成了以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使资本主义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一方面,产生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强制地使劳动者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全部过程的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又给它造成了商品市场。剥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历史在不同国家带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不同的阶段。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资本原始积累还包括对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夺,以及其他利用国家权力的暴力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力量不断壮大,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荷兰在16世纪末,英国在17世纪中叶,法国在18世纪末,德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在19世纪中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变革了封建制度,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的生产方式扫清了道路。 2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否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了,三大发明是东方人传入西方的。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即使没有三大发明资本主义依然会在西方出现并得到快速发展。 三大发明在西方的传播是对资本主义起到了推进作用而不是根本的产生原因 就是有你三大发明也过年没你三大发明也过年就是这个意思。三大发明是科技上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场而不能根本的左右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是四大发明的文明原创地为啥过去这魔久了依然还是封建国家呢?为什么没有发展资本主义呢?所以说像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火药击败了冷兵器的骑士阶级,破坏了封建领主的城堡,没有骑士阶级和城堡的庇护封建领主当然会垮台。 指南针在航海学的利用使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于是海外资本开始迅速增加,跨洋商业活动发展迅速。殖民地的财富源源不断的输入欧洲,资产阶级商人们地位迅速提高,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原始资本积累迅速。封建领主更趋于没落和破产。 印刷术广泛应用于出版业,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打破了教会的独裁统治,使人文主义新思想得到传播和普及。并提高了科技的进步,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可以说三大发明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推进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这是一种科技手段而不是根本,希望你能搞清楚。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考历史汇编专题: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含答案)

专题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A组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 1.(2016·课标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2016·课标全国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3.(2016·浙江文综,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 4.(2016·北京文综,2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裴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5.(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15——16世纪: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解体。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 文化:近代天文学、物理学产生。 17——18世纪: 经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政治:英、美、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 思想:启蒙运动高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 文化:经典力学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后期: 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到来,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普遍确立,工人运动高涨。思想:自由放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快,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提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年):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大提高,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一个黄金时代) 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战,欧洲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 文化:现代物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1929年——1945年: 经济: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辟一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政治:二战爆发 思想: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出现 1945年——1970年: 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关系紧张;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主流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 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90年代至今: 经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区域集团化也发展迅速; 政治: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思想: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最新考纲】 1.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理解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知道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前提: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13世纪设立议会,开始有限制王权的习惯。 (2)经济: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 (4)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过程 (1)1640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 (2)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特点:通过宫廷政变的形式为资产阶级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和平夺权。 二、确立过程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1)内容: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形成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1)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3)结果: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仅保留某些名义权力。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 3.进行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英国于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 (2)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3)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

广东2011高考历史0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含详解复习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说明:本资料精选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全国新课标地区名校月考、联考、大市模 拟试 题,对备战2011年高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 (2010年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 所有者,需要秩 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 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 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解析】A 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 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 C D 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 B 项 也排除。 2. (2010年四川卷)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 法国产生了多方 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造成了政局动荡 B .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D 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 D 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3. (2010年上海历史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 这一计划最终 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 .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 .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 .普法战争爆发 【解析】A 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 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 协议在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 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 1735 —1795年在位。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②颁布《人权宣言》 ③推行全国限价 ④发动热月政变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解析】D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 1789年颁布,因此排除①②。 5. (2010年北京卷)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 开始,却造成了 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 .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 .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 .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 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 选择B 项。 6. (2010年山东卷)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 们被换掉了,但 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A 解答此题,主要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贵族”、“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 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统治 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答案为 A 。 7. (2010年全国卷2)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 4. (2010年重庆卷) 有 ①成立立法议会

资本主义政体分类

对资本主义各国政体形式进行归纳,有以下两种政体。 君主政体: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议会君主立宪政体 共和政体: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 君主政体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由君主一人掌握的政体。君主立宪政体是指君主不再享有专制政体下的无限权利,其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限制的政体。其中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君主的权力受的限制极少,议会君主立宪制所受的限制较大。 共和政体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名义上都不属于一人所有,而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掌握的政体。在议会制国家,议会在国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内阁由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总统由选举产生,一般不掌握实际权力,只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总统制国家,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议会行使立法权,对总统行使一定的制约权。在委员会制的国家,立法权属于国会,最高行政机构由委员会构成,由议会选举产生。 政体其他分类 ?根据行政权力的情况,可以分为总统内阁制和议会内阁制; 议会内阁制即议会民主制,也称议会制,是一种民主政治制度,特点是其政府首脑需要获得议会的支持才能工作,而这种支持一般通过信任投票的方式得到体现。 因此,在采用这种政治体制的国家中,立法体系与行政体系并不完全分立。议会民主制的政府一般拥有多个党派,而且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分开。 行政体系一般就是政府的内阁,由政府首脑(一般是总理或首相)领导。总理或首相以及全体内阁成员一般也是从议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议会中的议席。政府首脑往往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在很多国家,内阁或内阁内的任何成员都可以通过议会对其的不信任投票而被免职。此外,行政体系也可以决定解散议会,重新举行选举。 在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职务分开。在大多数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君主或是总统)是象征性的职位,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例如任命公务员等。不过国家元首也会保留一些在紧急状态中可以使用的特别权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依惯例还是依法律规定)此类权力是在得到政府首脑支持后才会得到实行。 议会民主制在各国之间也有些微的不同,例如有些国家通过宪法或法律的形式明文确定了政府各部门的分工,而有些则只是照惯例执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中政党的数目也可能因选举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出入。此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无论是联邦制还是中央集权的国家都适用议会民主制。 议会民主制甚至可以被用于地方政府中:例如奥斯陆的行政体系就是立法体系的一部分。 ?根据议会情况,可以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 关于两院制 内容:采用两院制的国家有美国、意大处(参议院与众议院),英国(上院与下院),法国(参议院与国民议会),荷兰(第一院与第二院)等等。 两院制的理论基础是分权思想在议会内部的延伸。按照分权制约的思想,一切掌握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保障人民的自由,就

广东2011高考历史复习精品:0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含详解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说明:本资料精选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和全国新课标地区名校月考、联考、大市模拟试题,对备战2011年高考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1.(2010年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解析】A 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 2.(2010年四川卷)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D 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3.(2010年上海历史卷)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D.普法战争爆发 【解析】A 清廷忙于抗击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时期,普法战争史1870年,中英签订通商协议在1840鸦片战争后。法国大革命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1735—1795年在位。 4.(2010年重庆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成立立法议会②颁布《人权宣言》③推行全国限价④发动热月政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D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因此排除①②。 5.(2010年北京卷)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6.(2010年山东卷)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收稿日期:2001-05-06 作者简介:丁仰炎(1925-),男,江苏常州人,教授.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丁仰炎 (新华社外事局,北京100053) 摘 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面貌与30年代或70年代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凯恩斯主义正在卷土重来。以市场为主同时辅以各种宏观调控,是一个特点。同时,高工资高福利成了西方社会的新的风景线,资本的社会化以基金等形式取得长足进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面貌以及他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这些情况使旧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社会贫富差别依然存在,但中产阶层快速壮大,成了社会的主流,阶级界限在不断模糊化。新的矛盾还没有充分展开。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资本社会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阶级矛盾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04(2002)02-0011-04 西方资本主义的面目在整个20世纪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几乎40年一大变。当代资本主义既不同于30年代的资本主义,也不同于70年代的资本主义。因此,研究当代的资本主义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虽然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之间,体制也不完全一样,但毕竟是大同小异,就其共同和主要的方面讲,与30年代和70年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以市场作用为主,但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又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资本主义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在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后,罗斯福的新政开了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凯恩斯主义实际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理论根据。二战后,西方各国相继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凯恩斯主义,各国对经济干预的方面和程度各有不同,社会民主党在西欧一些国家上台执政后,这种干预达到高峰,使70年代的资本主义和30年代有很大区别。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国家直接对经济的干预,当时法国、西德和英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80年代,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苏联瓦解后西方各国竞相减少对经济的行政干预,纷纷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在1996年之后的 10年内,西欧各国私有化的国有企业将达八千亿美元,比以前10年还要多70%,有人更鼓吹完全取消干预,西方资本主义的面目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用国有化的办法来干预经济是大为减少了,但是完全取消干预是办不到的。2001年,美国和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衰退,西方对经济的干预又在加强,如美联储该年一年内已连续11次降息,降幅达4.75个百分点,目前的贴现率仅为1.25%,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凯恩斯主义正在卷土重来。现在西方对经济的干预主要采取宏观调控的办法。以市场调节为主,加上适当的宏观调控,这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出特点。 当前各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宏观调控,在手法上虽有所不同,但仍有许多共同点,主要是:(1)通过政府采购、补贴、税收政策和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来调节需求,从而促进或影响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2)通过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来调节利润的再分配,从而调节社会矛盾。(3)通过对资本集中程度的干预来促进竞争,保持经济的活力。西方各国差不多都有反垄断法,但并没有否定垄断,而是在不断的分化、组合过程中改进经济结构。(4)在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它的/共决权法0使劳方在企业中有参与决定权,而且参与程度相当大,不过资方实际上仍保有最后决定权。(5)政府成了企业的最大对外推销者,各国外交政策的重大着眼点是外贸,首脑出访往往带有大批企业家。 第15卷第2期2002年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Editi on)Vol.15 No 12June,2002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测试 1.《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3.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君主立宪 D.人民主权 4 .有学者把17世纪20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英国查理—世和明朝崇祯皇帝)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此说法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5.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国王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外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查尔斯王储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6.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7.(原创)在《杂文报》上刊登过一篇文章《如果你有两头母牛》,其中写到:“美国人:你有两头母牛,在它们的身上,一头写着民主党,一头写着共和党,它们都很强壮,但永远都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5·晋冀豫三省联考)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这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B.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 C.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D.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解析】选B。材料中“首相”“反对党的领袖”等均要向“平民院”负责,平民院表决来决定政治人物或政府命运,说明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 2.(2015·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突出依法行政 B.对君权的制约 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 【解析】选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政体,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通过代议制实现对权力的监控。 【拓展延伸】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2)对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迄今为止,从世界范围来看,代议制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努力实现民主的重要途径。 3.“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改革的影响 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