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今天,我们在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自我的容。我们将其成为发现自我之旅。有一位哲学系的朋友,从另外一个高校过来到南开,他跟我说,南开的门卫真的很了不起。我说此话怎讲呢,他说门卫拦住我的车子,问了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觉得难死老夫也。我说,他问你什么问题了,他说他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他说这是哲学里面的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作为哲学系的教授,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是好。的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是自我研究当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同时,它也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一个中心的问题。另外,认识你自己,也是携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一句箴言。也许是受到了这句箴言的启示,所以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发现自我之旅。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以下什么是自我概念,文化对自我是不是产生影响,因社会比较,自我在自尊的影响当中是怎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以下,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服务性的偏差。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经常会说的我是说的问题或者who I am 的问题,那你会给出怎么样的答案呢。(提问学生)我们请第一排的学生给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如果你对面说,我是谁,你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话,你做怎么样的回答呢。

一会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他们几个如果算做被试的话,给我们的答案有特别惊人的一致性。那么呢,我们一会儿会看到在西方人的被试中,西方人会强调who

am I 的实验的时候,他常常说,我是男性,我是女性。然后呢,我是开朗的或者我是乐观的。我是怎么样,他完全是个人的特质。但是,你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发现一个特性。他们都是关系中的人,他们都是某一种关系群体当中的人,当然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中国人的特性了。一会儿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会看到。好了,如果我们来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了,威廉詹姆士在100年前的时候就指出来,他说,自我是个人心里宇宙的中心。那自我呢,也连接着我们在心理活动当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看自我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自我概念就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性的信息。库里在1902年的时候,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这本书中,提到了,他说我们的自我,其实来自于什么呢,我们的自我来自于镜中我。也就是说,别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呢,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去了解自己。比如说,别人认定的我们是开朗的,别人认定我们是敏感的,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信息,而改变对自己的一些看法。之后又有一位社会学家叫戈夫曼,这会社会学家在自我的概念当中,提出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概念。正所谓我们在梅兰芳先生的语句中经常看到,他说,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整个的是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我们世间的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而已。那戈夫曼提到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他说,前台是我们展现给他人的自我,而后台使我们可以自我的去暴露,最本真的自我的一些方式。他最早发现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一些研究是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他发现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斯文,非常的端庄,而且看起来饱览群书,对学生态度也非常的亲切。但是这些老师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以为他们教学条件比较有限,所以三四十个人挤到办公室,这些老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依然会存在着,根据一些非常小的琐事,可能会打架,甚至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的跟他的上课的状态不一样。那这样戈夫曼就提出了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老师来讲,那就是前台。而回到办公室,就是后台,之前他是这样理解的,可是后来他就发现了,在办公室当中,依然有很多的教师,是仍然非常斯文非常端庄的。他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些老师就没有生活中的后台吗,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如既往的这样斯文呢。后来他通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几个女教师,都是未婚的女教师。她看到了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有未婚的男性,她希望这个男性来约会自己,这样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后台展现出来。仍然是把前台展现出来,所以戈夫曼就提到了人有前台后台之分。这样我就想到了我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周末喜欢睡懒觉,在星期天的早上别的同学

都去上自习了或者出去打篮球了,他还在被子里面睡觉,这个时候,听到门外有人敲门打断了他的睡眠,他觉得非常的恼怒,开始大喝一声,谁呀,门外出现了一声他非常熟悉的声音,宝贝,是妈妈。好了,是他妈妈。因为他知道他妈妈每个周末都会给他送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另外拿走一些换洗的衣物。所以他马上就跳下床去开门,无论你的宿舍多么狼藉也没关系。因为你对母亲是可以展现出后台的,然后你就让母亲进来了。我们换一个情景。如果这个时候你仍然在睡觉,被别人打断了你问谁呀,门口有一个娇滴滴的女生说是我,你一听坏了,是你们班的一个班花,还是你们班的学习委员,她到你们宿舍来,收你们宿舍的班费,那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不是要去开门,因为这个反应对你来说是后台。所以你常常第一反应是说你稍等一下啊,我马上就好,于是你再宿舍里面开始打扫一气。当然有的时候,你会把一些臭袜子啊很多脏衣服啊往床底下放。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老师,那个时候真的很紧急,来不及了,我当时看到很多我的脏衣服,窗子是开着的,我顺手就把脏衣服扔出去了,他说等人走了,我还下去找,发现裤子少了一条,不知道被谁捡走了。我说那你为什么要扔呢。你就知道了,你要展现给这个同学的,一定是前台。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的设想,假如说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这个班花真的如愿以偿成为你的妻子了,她在敲门,估计你就不会再去仍裤子了。是不是因为,裤子也是需要花钱的,你展现给她的完全就可以是你的后台了。那么这就是戈夫曼提出的,在这个概念当中,威廉詹姆士就提出了,其实我们的自我当中是有两个我,他把她叫做主我和宾我。主我的概念就是I的概念,而宾我的概念就是me的概念。I的概念是我们自己去体验,我们自己去认知,去思考的自我。而me的概念是我们感知到被他人思考被他人知觉的概念。那么我们说了,关于自我,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的,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吗,或者说,动物和人类之间,是不是都有自我的关系呢。1977年盖洛普做了一个实验,他很想了解在所有的动物当中,是不是动物都具有一种功能,就是说镜像识别的功能,我们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摆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旁边,他弄了很多动物,鸭子啊。猩猩啊很多东西。结果发现,所有的动物,几乎面对镜子都是熟视无睹的,比如鸭子在镜子面前,它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镜子里的那个鸭子跟自己有任何的关系。甚至他毫不感兴趣。但是在所有的动物当中,唯有一种动物,跟我们是比较接近的物种,这就是猩猩。猩猩在镜子面前可以学会剔牙的动作,就是它知道,我的镜子是我的工具。而镜子里的镜像是我自己,可见,猩猩是非常聪明的了。那我们来看人类是这样的吗,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呢,在9到12个月的婴儿那里,当他看到关于自己的视频自己的照片或者镜子里的自己,虽然他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认识,但是他大概能对这个物体感觉到非常的亲切。所以特就会有一些拍手,或者微笑的情况。当15到18个月的婴儿,我们通过一些点红实验,所谓的点红实验,就是在儿童的鼻子上面画一个红点,把他放在镜子前面,那儿童的方式呢,他会有意识的去蹭这个红点,因为他认为这个红点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涂抹上去的。不管他蹭的这个动作是不是准确,是不是能够把红点准确的摩擦下去。但是至少我们说,他知道了镜像中的那个是自己。等待21个月的时候,婴儿已经完全具备了自我意识,或者说自我的概念了。

那么,关于自我的研究当中,刚才我们就发现了几个同学的回答中,你们都中了一句话,你们都说,我们是中国人。是的,你们具有这样的一个文化的特性。所以塞万提斯说,研究自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当中,通往它的路径,最关键的其实就是一个文化的因素,所以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研究。北山忍做了一个研究,首先他呈现给被试的是一个方框,方框中有一条线,他对被试说,我希望你在小的方框里面,画一条同样的线,其实这句话是有点模棱两可的,同样的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是准确的,是按照整体性的,还是按照局部性的呢。那么来看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反映了。日本人就觉得,让我们画同样的一条线,好了,你中间那个线就站四分之一,那我就画一条四分之一的线,他们觉得应该每一个被试都是这个样子。结果美国的被试说让我们画一条同样的线,这条线

多少厘米呢,这条线3厘米,我就画一条3厘米的线,这条线5厘米,我就画一条5厘米的线。所以我们看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一只整体式的思维方式或者是一种关系的思维方式。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中细节化的思维方式。其实这个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说中国人,也是非常典型的,我们是亚洲的一种文化圈,亚洲的文化的群体,在这个文化群体当中,说中国人炒菜做饭的时候,我们会放盐,用什么来放盐,用手来抓盐,就是我们凭的是感觉,可是西方呢,你一去就会发现了,他们用天平,这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所以中国画重的是什么呢,中国画重的是写意。西方画重的是写实,写实的画里面,它要求质感,要求层次,要求光影,要求阴影,甚至如果在绘画人物的时候,还要求人体的解剖,这样的只是都要学会,但是你中国人讲写意。也就是说,实际上,你捉摸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但是他画出来的作品当中,是一种写意的这样的作品。我曾经听到过有一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对中国的国画非常有兴趣。他就发现了,他说在西方人的绘画作品当中,他一定是画的非常的精细的,比如说《蒙娜丽莎》但是中国的绘画作品中呢,曾经有一年,在中国的古人那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个绘画的比赛,说我们来画什么呢,画美女,最后画美女的时候,并不是说你画的这个美女,她连脸上是不是有纹路,或者是不是有青春痘都能够画出来,,而更多的是,有一个人画了一美女图,这美女图,是纵情于山水之间,你看到的美女还是个背影,这个美女整体的大小,只有一个指甲这么大,可是人们粉粉的觉得说这幅画是最美的,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这幅画,能够感受到美女在山水之间的,这样子的一种情意,所以这就是中国讲到的文化和自我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尼斯波特在2003的时候,展示了这样的一幅图

给一些所谓的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来看,其中他也选取了典型的代表,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结果呢,日本人和美国人,他们给出了一些不同的差异。比如说美国人,美国人看到这幅图之后,他们在回忆这幅图的时候,更多的是回忆起有几条鱼,这个鱼是什么类型的鱼,鱼是什么颜色的,它往哪个方向游,他们关注的这个细节比较多,而日本人呢,又多了百分之60的容,是关于背景的,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更多的提取的是关于这个图形

中,是一个水下的,和谐的场面。他们会注意到水草,注意到青蛙,注意到蜗牛。会注意到许许多多的,关于和谐的一个因素。这是我们看到他们之间的非常大的一个差异,所以,费孝通先生在早年的时候就提到了,他说中国和西方的这种关于自我的,自我存在于其中的人际关系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呢?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是一捆一捆的柴火,几个变成一捆,几捆变成一剁。他永远是这样的一种人际关系。但是中国的人际关系,不是类似于这种柴火式的人际关系。我们的人际关系,是类似于一个石头,这个石块投到水里面去,它泛起了一层一层的涟漪,在泛起的涟漪当中,你最核心的中间的部分是自己,然后边上,是你的父母,像他们说的,我是我父亲的好儿子。然后我泛起的是我的父母,我的配偶,我的子女。再外面呢,是我的朋友,然后是我的熟人,还有我的同学等等。

所以我实际上的人际关系是根据这样的涟漪去逐渐扩大的人际关系,那么尼斯波特曾经强调了说个体主义的文化和集体主义的文化的来源在什么方面呢,因为在西方,它的文明是来自于古希腊的文明,而在古希腊文明中,人们都信奉上帝,所以我对上帝负责任。我并不对其他人负责任。那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是受法律制约的。所以我听从于法律,不听从于权威。别人跟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所以他逐渐养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独立性自我。但是在中国呢,古代的中国,我们更多的强调的是,个体受集体主义的影响,我们要服从权威,服从群体,个人的意志要以群体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样子,我们其实形成了,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自我的方式有一些差异。那这样子,我们就会看到到,北山忍和马尔库斯就强调了,他说西方人和中国人自我的方式呢,一个是独立自我,一个是互依自我。他们的独立自我呢,我是我,其他人是其他人,哪怕他是父母,哪怕他是朋友,或者是子女,但依然是其他人。但是在中国,我们是互依式的自我,任何的一个我,都跟我自己是有联系的,比如说,在中国,中国的一个妇女,你很少看到她在大庭广众之下,非常过分的,或者非常热情的,赞美自己的先生或者女儿,赞美自己的儿子,因为在她看来,赞美这些人,赞美她们的配偶,赞美她们的儿子,跟夸奖自己是一样的。如果你无限制的去夸奖自己,在中国的这种自谦的美德当中是矛盾的。但是在西方,你经常会看到一个女性,她会跟她的朋友去介绍,说我的丈夫多么的完美,我的孩子多么的完美。因为对于她来讲,赞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是对他们的尊重和爱。而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所以在日本和美国的一个研究当中,心理学家就问日本人和美国人,说你愿不愿意和你的朋友住在一起,我不知道在座的

同学们是怎么想的,日本人就回答说好啊,我们愿意与我们的朋友住在一起,跟朋友住得近了,我们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美国人就说了,美国人说,好的篱笆造就好的邻居。要是成为好的朋友,我们就必须距离远一些。这样子,才能成为好的朋友式的关系。那么另外一个方面呢,日本人也会认为,日本人说,如果说一个孩子,,没有结婚,你就一定要住在家里面,跟家人住在一起。可是美国人说了,说孩子一旦长大了,成年了。你就一定的搬出去。如果你还跟父母住在一起,不是你心理变态,就是你发育迟缓。所以你是不能够这样做的。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说中国人互依自我,所以你看,中国有很多的俗语,比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都是互依性的自我。有的人就强调,他说中国也有独立性的自我啊,中国确实也有独立性的自我,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都是独立性自我。可是,所有独立性自我,都是受批判的自我啊。所以你就会发现,自我在中国,他一定是一个互依的方式的。那我们可以看到,自尊和社会比较是不是有些关系呢。我们对基于自己的了解,常常是在一种跟他人的比较中获取的。

所谓的上行比较是什么呢,上行比较是我们跟比我们强的人比较。下行比较,是我们与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去比较。那在不同的划分过程当中,其实是有一定的细化。

比如说,当我们与陌生人比较的时候,跟陌生人比较,这个人我不认识,但是,我是觉得,我比他强,是一种下行比较。很多时候,可能会提高我们的自信心。比如我们会说了,在全世界现在粮食危机的情况下,有很多人还在饿着肚子,然后你觉得,那是陌生人,但是我们依然会觉得自己有一种幸福感,但是我说了,我说你现在怎么还不好好学习呢,人家有的物理学家,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拿诺贝儿奖了,你说,老师那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有的一些美国总统,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当总统了。可是我们就会发现,拿诺贝尔奖的人和当总统的人对我们来说,都不构成激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会觉得,跟陌生人的上行比较,并不能够引起我们的一些自卑,或者是自贬的一些心理。可是,反而谁对我们增加影响呢,我们会有嫉妒的,或者很多同学说,羡慕嫉妒恨,这种复杂的心情,都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群体的人,所以说,在本群体的成员当中,在你的宿舍里面,在你的班集体当中,如果说,你是比不如自己的人,成绩不如你的人,能力不如你的人,你比较的话,你确实会觉得飘飘然,觉得很自信,但是你比较那些事事都比你强的人,你就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魅力不足,

也会产生出自尊下降的情况。可是,是不是只有这两种呢,后来心理学家就发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与你关系亲密的人,比如说,你的父母,你的至亲的兄弟姐妹,甚至是你将来的配偶,或者是你现在的男朋友女朋友,如果别人在你面前,说你男朋友非常差,比你差远了,你真的很高兴吗,你肯定不高兴,因为对于你来说,你男朋友跟你,他好就是你好,他不好就是你不好。所以这样子,在下行比较当中,如果他很差的话,你比他要强很多,反而你会降低自尊,那么如果说他非常好的话,你就会为他感到骄傲,你就会提升自尊。所以自尊和社会比较,也是这样的一个话题了。那么我们在这幅图当中,我们来了解以下,在自我的研究当中,人们是不是会根据自我的实现会产生一些影响呢,在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列举了一匹马,这匹马叫做汉斯,汉斯在心理学里面,其实非常有名,很多人把它叫做“聪明的汉斯”

聪明的汉斯之所以他聪明,是因为他会做数学题,他会做数学题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饲养者是一个数数学老师,这个数学老师呢,据说是个单身,没有什么事情做。所以他养着这样的一匹马,每天就对这匹马训练,他希望能对这匹马训练出来,会做一些数学题。当然你指望这个马跟你开根号后果者做这个微积分是不行的,他只能去做十以的加减法,但是对于马来讲,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所以他就每天在家里面训练,训练之后,他就发现,这匹马真的很聪明,可以去做这样的数学题。他就把它拉到集市上去,很多人去参观,这样子有一些搞心理学的人,他们就非常的惊讶,说这个马真的是非常聪明,真的是可以做数学题马?他们就仔细的观察这个马,后来就发现了,其实这个马,并没有那么高的智商去做数学题,但是这个马,因为它建立了连锁的反应,他跟这个数学老师经常生活在一起,所以它非常快速,或者是非常敏锐的检索出了他的一些反应。比如说,这个老师会问说,2加2等于几,当问2加2等于几提出这样一个数据的时候,其实马是不认识数字的,黑板上写什么,他也不知道,别人给他说什么,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就知道跺脚,就是说,我用我的前蹄跺地,可是他在跺地的过程当中,当躲到第四下的时候,这个数学老师呢,他会有无意识的一个反应,因为他期待着第四下的出现,等第四下出现的时候,他就开始微微笑,然后就抬起头来,因为他所有一系列的动作表明,结束了。就是说4就结束了,所以马就知道了,你说结束了,我就停止了。其他的镇上的人就说这个马很聪明,它确实能够知道,它等于4,所以我们把它看做是一匹聪明的汉斯马。汉斯马就告诉我们了,其实有一定的自我实现,也就是说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的自我受到了他人的期待,受到了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对我们是

产生作用的。这里面我们要提到两个人,一个叫皮革马力翁,一个叫罗森塔尔,当然他们两个并列起来,也不公平,因为一个是虚拟的人,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那么我们看到皮革马利翁效应,在西方是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皮革马利翁是一个雕塑家,他雕塑了一个非常美的女神的一个形象,然后他每天就觉得她太美了,他期待着她赶快变成真实得人,然后能下到凡间来与他结成夫妻,所以他每天就去祈祷,在祈祷的过程中,他的祈祷就受到了女神雅典娜的倾听,女神雅典娜就帮助了他,结果这个雕塑就变成真人了,皮革马利翁果然和她成为夫妻了,但是心理学家不管这套,心理学教引用这个故事的时候,就隐去了女神雅典娜的帮助,他就只说,说皮革马利翁他每天就会祈祷,每天去欣赏她,果然有一天,她就变成真实的了。因为我们用这样的一个效应,反应的是我们如果每天去欣赏她,每天去期待这样的一个结果,他有可能就真的变成一个结果,那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人物就是罗森塔尔,罗森塔尔1963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在一个学校里面,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选了一个班,在这个班里面,给所有的学生做智商测试,做完智商测试,学生们辛辛苦苦的填答,填完了之后,他让他的助手,把所有的问卷收上来,然后他们就回去了。回去呢,假模假样地他们再去做一些测试,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处理这些问卷,这个问卷被抛掷一旁,过了几天之后,他就跟班主任说,拿到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他圈出了5个学生,这5个学生对于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讲,是随机选出来的,就是闭着眼瞎蒙的,圈了5个人,告诉班主任,说这五个人是心理学家认定的,说将来这些孩子在你们班里面,是最有出息的,他们会大有作为,老师拿到这个的时候也很惊讶,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平时确实表现不错,他觉得将来也许真的是比较有前途的,可是还有几个孩子,他们是上课接下茬啊或者捣乱啊,或者不爱学习的,老师就看不出来,说他真正的能在我们班里面是最优秀的孩子吗,但是罗森塔尔跟他规定了,说在我们的这个实验中,要签订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就是你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情。谁也不能知道。不许跟家长说,不许跟孩子说,跟任何人都不能说。保守这个秘密一年,一年之后我再回来,我再看他们是不是有一些进步。其实对于个体来讲,保守秘密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花样年华》里面梁朝伟最后很痛苦,挖了个树洞,他要去讲,这个老师也非常痛苦,因为他看着这些孩子,这5个孩子在班里面,就变得跟之前不一样了。上课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这5个孩子在熠熠发光,因为他就想着,这将来会不会有美国总统,或者有一些重要的诗人和重要的科学家。那之前,如果这个孩子取得了很好的进步,他现在就认定,他真的是大有作为的。如果这个孩子呢,他听不懂,以前他就会认为,比如这个孩子成绩不好,老师以前就会认为是你上课没有好好听讲,或者你不注意听讲你态度不好,可是现在呢,遇到了孩子不会的情况下,老师自己反省,说我教的不好,我没有把天才教会,所以他就觉得特别的自责,那么他对于这几个孩子,开始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一年之后,当罗森塔尔继续回到这个学校的时候,班主任就拉住了罗森塔尔的手,说你太厉害了,说你能不能干脆给我做个测试,看我将来有没有可能当总统,罗森塔尔就告诉他,他说,其实,我们就是随机选的,那为什么他们在一年当中的变化都是非常大呢,是因为你期待他变化非常大,你对他有好的期待,他自然会朝你期待的方式去做。当然1963年的这个例子,可能离我们有一些遥远,但是我举一个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老师,是我们数学院的一个教授,他跟我讲到了,我说从小爱学数学的人应该很了不起啊,他说之前他小的时候成绩非常的差,对学习丝毫的不感兴趣,但是以为他小学的班主任一个教数学的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这话怎么讲呢,他说小的时候,他在班里面,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回答问题,不喜欢扬的一个孩子,成绩也不是很好,然后他们班里,来了一个师毕业的大学生,这个大学生到了班里面,成为他们的班主任,这个老师非常的希望,这个班集体越来越好,他就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孩子从来不举手,哪怕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他也很羞答答的不举手,还是个男孩子。下课的时候,老师就把这个孩子叫道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你不举手,是会还是不会,他说有时会有时不会,他

问会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举手呢,他说,会的时候我胆小,我害怕,不敢举手。这个老师就跟他说了,这样吧,我们来建立一个协议,之后在我的课上,我但凡提问题,你都要举手,他说老师我不会我怎么举手啊,老师告诉他,这样,如果你不会,你举左手,你会就举右手,但是只要我提问,你就必须举手。他说那好吧,然后就回去了。之后上课的时候,老师再提问,他就举手,他举左手举得高高的,因为他告诉老师,别叫我啊,我是左手我不会啊,他就举得特别高,老师就知道他不会,可是老师知道,他知道,彼此间是心照不宣的,同学们不知道,同学们会觉得,他一下子有什么灵丹妙药,从某一刻开始,他天天上课都举手,而且举得高高的,特别自信,因为他生怕老师看不见他举左手,所以同学们下课的时候就去问他问题,还把他当做班里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去向他请教,他有时候也觉得不好意思给人解答不出来问题,所以私底下,自己也开始稍微努力以下,结果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提了一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问题,他一看,正好是他昨天复习过的问题,他就觉得,我是不是不要总举左手,也很没面子,我试试举右手,可是他第一次举右手的时候,是非常胆怯的,所以他小心翼翼的举起来,因为他怕自己说错了,可是这个老师真的非常的好,这个老师就看到他今天举得是右手,马上就叫他,一回答,就回答正确了,所以他自己也有一点小高兴小得意,可是在同学们看来,同学们就认为,逢上课,老师提问,他必举手,逢举手,回答问题,他必对,所以这样子,他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有的同学都非常的羡慕他,所有的同学都向他请教,日益的,他对数学就非常的感兴趣了。然后他一路读到了数学的博士。后来又一路成为了数学的教授。所以他非常感这位数学教师。当然这样呢,我们来看,它里面贯彻着一个心理学的效应,这个心理学的效应呢,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说,关于某些未来的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的改变是很大的,有可能会产生预期的结果,当然我们看到了,在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中,他是积极方面的。可是我们对于自我的了解是不是准确呢,是不是客观呢,会不会存在一些偏差或者是偏见呢?

首先,在个体的对于自我的研究中,它有聚光灯的效应,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本来就是一只猫吗?

说你照镜子的时候非得看自己是只狮子,因为我们人都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你说哎呀多可笑啊,我们也是这样子的,因为我们等多的时候会假设,别人都在关注我们,实际上你走在校园里,有几个人回头看你了,也许未必是看你,他在看路,可是你会觉得,哎呦,我的回头率这么高,我们常常会假定,别人都会注意到我们,所以我们会有一种过分的这样子的聚光灯效应,吉洛维奇在康奈尔大学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呢,他请了两名学生,这两个学生

当时穿着非常华丽,是两件T恤衫,这件T恤衫,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那个荧光笔的颜色,是非常绚丽的颜色,头发也弄得很时髦的,两点钟上课的时候,他要求这个学生两点钟从门口进去,一直走到教室的最后面。当时这堂课当中,有一百个人在上课,他们大摇大摆的走到了最后,走到最后的时候,就坐下来听课,当课结束的时候,这两个学生悄悄地从后门溜走,在这个实验之前,我们去问这个学生,说你觉得,你今天这样子的穿着,这样子的打扮有多少人注意到你了,他说没有70%也有50%吧。他觉得很多人都抬头看他们了,我们再去问学生,有多少人注意到刚才这两个扮得非常绚丽甚至有点怪模怪样的人,结果只有23%的人注意到他们,其实并没有想象当中的有那么多人去关注我们,所以这是我们的一种自我性的泡沫,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认定,当我们成功的时候,别人都知道,别人都在关注我们,我们也同时会认定,当我们失败的时候,当我们失败的时候,当我们丢面子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在看我们的笑话,实际上也未必是这样子,也没有多少人关注到你丢面子的时候。所以这样子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聚会,小学我们的几个同学毕业之后,有一个学生,一个男孩子,小学之后,再也没有跟我们联系过,但是最近几年,他是小学毕业多年之后,做生意做的非常大,自信心也提升了,所以他主动的组织小学同学聚会。然后几杯酒下去之后,觥筹交错之后,开始说一些心里话,很多人就问他,怎么这么多年,就没有在见过你,你干什么去了,他说你们不知道马,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又一次在语文老师的课堂中,我实在没办法了说我拉裤子了,然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在捂鼻子,所有的同学都在窃窃私语的笑,后来家里面奶奶给我送来衣服给我换衣服,他说,我觉得那件事情太没面子了,我相信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我觉得全年级的同学也知道了,甚至是一传十十传百,甚至是学校的人都知道了,所以当时我回家的时候就跟母亲说我要转学,但是他母亲认为都四年级了,转什么学啊,所以他说,我之后的日子都是在一种暗淡无光的时光中度过的。好不容易熬到了小学毕业,我就下定决心,我再也不和任何人联络,我就到一个特别远的中学里面去念书,可是他讲完这个故事以后,所有在场的小学同学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记得这件事情,他们完全想不起来还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然后,这个同学当时又喝了一杯,恍然大悟,他觉得早知道你们都记不住,我何苦整个的童年都如此的黑暗啊。事实上,你会发现,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说,在自我的研究中,我们常常出现盲目乐观。我们总会觉得自己特别好特别棒。比如说,你的同学今天花了10块钱买了5注彩票,今天很高兴的告诉你,说他明天就会当百万富翁了。你就会觉得这人有问题,说你的10元钱肯定是打水漂了,因为中500万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几乎是一份微小的概率性的事件,所以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我们都会特别的冷静,可是面对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今天花19元钱去买了彩票,因为我看到3只喜鹊在飞,我买到了之后,买的时候和我回宿舍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别人,说你看着啊,明天你就要讨好我,因为明天我就是百万富翁了,我们常常看自己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了不起,但是看别人的时候,就会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有一个特别强的,盲目乐观的倾向,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我们为什么用到了这样一个图,这叫做虚假独特性的效应,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No。1,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最棒的最强的,我们是世界的主宰,其实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人们有一种虚假普遍性的效应,所谓虚假普遍性的效应是什么呢?我们都认定我们的观念别人也有,我们的自我对他人的看法,别人也是一样的。我们的信念,别人也是相同的。比如说贪污犯就会认为,世界上人人都贪污,说谎的人就认为大家都说谎,做坏事的人也会认为人人都做坏事。所以背后经常说别人坏话的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那就这样了,说我可以为我自己去解脱了。所以事实上呢,我们会看到,自我服务性的偏差,它不客观,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时候,了解自己的时候,是非常不客观的,但是,正是这种并不客观的偏差,有的时候也带来一些积极地效应,或带来一些好处、。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当别人打了他一拳之后,他并没有非常的愤慨。那有的人可能就会觉得非常生

气。我要去报复,但是啊Q起来呢,拍拍裤子上的土,说这是什么年头啊,子敢打爷爷了,就自己起来了,高高兴兴地走了。当然我们认为,你这种对自我的看法实在是不客观,可是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的自尊心,或者他还有一定的幸福感。当然对于这个幸福感的描述,有另外一位作家,他就做了更详尽的描述。这位作家是一个巴黎嫩的小说家,他叫做纪伯伦,写了一本书《认识自我》,在这本书里面,他介绍了一个人物叫做赛艾姆,小说中,说赛艾姆有一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在家里面读古书,读古书的时候就读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他猛然当中,就受到了一些启示,就觉得对啊我也要认识以下自己啊,于是猛然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开始踱到了穿衣镜的边上,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用昏暗的灯光,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他发现自己特别的矮小,然后看起来长得很寒蝉,不好看,他就想了说雨果和拿破仑不也不是不高吗,后来他就发现了自己前额也不宽,天庭也不饱满,看起来也不漂亮,所以他就像,他说这个,斯宾诺莎不也是长成这样子吗,另外他就发现自己是顶,说顶也没什么关系,莎士比亚也是这样子,后来他就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子有点像华盛顿,眼睛往里深陷,有点像尼采,每次只要看书写东西的时候,旁边一定有一个破旧的咖啡壶,说这个啊像尔扎克,喜欢跟粗俗的人交谈,像列夫托尔斯泰,那么有的时候呢,他还常常是几天不洗脚不洗脸就睡觉,他说贝多芬也是这个样子的,另外的一段世间呢,他嗜酒如命,暴饮暴食,后来他就想到了,说亚历山大跟他是一个脾气。索引这样子,他通过镜子审视自己的时候,发现特别的得意,他集中了世界上这么多优秀的伟人的特质,所以非常的兴奋,然后就裹着他那个破睡衣,加上他身子是好几天没有洗过的,躺在床上,东倒西歪的就睡觉了,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这样子我们看到自我服务性的偏差,虽然是被世人和被作者当时是嘲笑的,但是事实上,在现在人们都在追求幸福感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稍微利用一点自我服务性的偏差,未必是这么客观的去看,我们也可以利用它一点去寻找一些幸福感,和寻找一些自我的满足感,所以,研究我是谁,研究自我的问题,是人类一直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关注的问题。只有很好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我们才能在生活当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卷)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12X2=24分) 1、心理活动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3、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是感觉。() 4、注意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意具有指向性,二是注意具有集中性。() 5、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人的最基本的四种情绪表现。() 6、旅游服务人员的意志与情感互为动力或互为阻力。() 7、思维的敏捷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兴趣为前提的。() 8、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 9、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 10、动机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 11、挫折是一种心理感受。() 12、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二、选择题(6X4=24分) 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4、“处事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遇事缺乏决断力、交际面狭窄”的人属于() A、内向型性格 B、外向型性格 C、情绪型性格 D、意志型性格 5、气质的典型类型有:()几种类型。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6、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应该包括:()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D、道德健康 三、简答题 1、对旅游服务人员美感的要求有哪些?( 6分) 2、游客的餐饮心理需求有哪些?餐饮服务的心理对策有哪些?(10分) 3、游客购物的动机有哪些?(10分) 4、游客的游览心理活动有哪些特点?导游服务应采取哪些心理对策?( 13分) 四、论述题(13分) 什么是自信?自信的表现有哪些?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旅游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1分) 1、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瞧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 )。 A 就是人脑的机能 B 就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 2、“博鳌”现象反映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 )。 A、“酒香”效应 B、“酒好”效应 C、“口碑”效应 D、“名人”效应 3、“寻根问祖”归因于( )。 A、安全需要 B、社会交往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反映旅游态度形成中( )因素。 A、知识经验 B、深刻经历 C、需要的满足 D、群体态度 5、“桂林山水甲天下”反映了旅游态度的( )。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舆论因素 6、提出16PF的心理学家就是(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奥尔波特 D、卡特尔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出旅游者( )的情绪情感。 A、喜悦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8、理智性强,对推荐商品与广告宣传具有很强评价能力就是( )的购物心理特征。 A、青年旅游者 B、女性旅游者 C、知识分子旅游者 D、高收入白领阶层旅游者 9、( )就是非胆汁质的行为倾向。 A、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运动 B、不达目的不罢休 C、兴奋的事情常常失眠 D、反映敏捷、头脑机智 10、在《西游记》取经团队中,( )在团队中起着润滑剂作用。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僧 二、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涉及到( )。 A、旅游者心理活动 B、旅游者个体心理特征 C、旅游服务心理 D、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2、错觉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例子有( )。 A、“海市蜃楼” B、怪坡 C、“巫山神女” D、云南石林的“千钧一发” 3、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主要与( )因素有关。 A、起飞时间 B、中途着陆次数 C、运行速度 D、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 4、下列需要中,( )属于精神需要。 A、工作环境 B、信仰 C、空气 D、友谊 5、入境团的外国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有( )。 A、有潜在的不安感 B、“锦上添花”心理 C、新鲜、好奇 D、疯狂购物心理 6、旅游态度的特征有( )。 A、情感性 B、可变性 C、对象性 D、稳定性 7、外倾型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有( )。 A、喜欢驱车前往旅游点 B、高活动量 C、选择非旅游地区 D、喜欢正规的旅游设施 8、( )体现出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A、激动与平静 B、浅与深 C、弱与强 D、积极与消极 9、旅游者对酒店服务的一般心理需求( )。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2011-2012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们的需要总是指向于某种具体的事物,是对一定对象的需要。这是指()。 A、需要的选择性 B、需要的指向性 C、需要的周期性 D、需要的发展性 2、从气质的类型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3、应朋友之邀请而作访友旅行的动机是()。 A、业务动机 B、交际动机 C、文化动机 D、购物动机 4、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影响 D、文化因素 5、培养各种技能的基本途径是()。 A、练习 B、模仿 C、思考 D、尝试 6、一个情绪爱激动的游客,在旅游途中可能爱发表意见,吃饭时可能热情好酒, 而在等待时可能最不耐烦。这表现了气质的()。 A、先天性 B、稳定性 C、可塑性 D、两极性 7、中国古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说()。 A、味觉的适应作用 B、视觉的适应作用 C、听觉的适应作用 D、嗅觉的适应作用 8、当员工发怒时,心中默念“息怒!息怒”,常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叫()。 A、躲避刺激法 B、自我暗示控制法 C、转移注意法 D、照镜控制法 9、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智力 10、吃酸苹果之后再吃点心,点心格外甜,这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选择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11、为了进行政府间的事务交往而外出旅行的动机是()。 A、业务动机 B、交际动机 C、文化动机 D、购物动机 12、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主动地去感知、思考某一事物,并竭力去观察、研究这一事物时,我们就说这个人具有某方面的()。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情感 13、某旅游者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可以推断他的气质类型是()。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忧郁型 14、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性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 起着核心作用。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智力 15、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游客对当地的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很感兴趣,特别注意搜集当地人文、历史、传说等方面的资料,这类游客属于哪种类型的客人 A.探险猎奇型B.交际型 C.观光型D.研究考察型 16、酒吧服务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同一时间内要清楚地注意到客人 的需要,也就是说要具有()。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分散 17、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动机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18、骨骼与肌肉活动相联系的技能的练习是指()。 A、心智技能练习 B、操作技能练习 C、分段练习 D、综合练习 19、旅游者要求住宿的酒店环境优美,房间布置考究雅致,餐厅装饰富丽堂皇或清幽典雅等,这是旅游者()。 A、认识的需要 B、美的需要 C、宗教信仰的需要 D、增加人生经历和体验的需要 20、()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能够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去达到预定的目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毅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按照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旅游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 特征。 3_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4( .知觉) (选择性) 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5.封闭_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6晕轮现象指的是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7.旅游消费的学习,意指人们学习正确地使用旅游产品。 8.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是旅游消费__偏好_形成的重要依据。 9.卡特认为,人格由16种各自独立的特性因素构成。 10.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核心式家庭和延续式家庭。 11.儿童自我状态其典型的行为模式有两种:自然式和服从式。 12.从市场营销角度,一些专家将旅游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封闭型、半封闭型、开放型、活动型。 1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必须具备: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14.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类型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强化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6.群体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17.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沟通。 18.1964年美国的布莱克博士和莫顿博士提出了管理_方格理论。 19."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是企业管理的四条原则。 20.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多血质人的行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外倾。(√) 2.依据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3.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有风险和不可知因素。(╳) 4.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5.注重实用、追求档次是中年消费者的心理。(╳)

学年旅游心理学期末习题完整版

学年旅游心理学期末习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卷) 班级姓名 一、判断题(12X2=24分) 1、心理活动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3、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产生的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是感觉。() 4、注意有两个特点:一是注意具有指向性,二是注意具有集中性。() 5、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人的最基本的四种情绪表现。() 6、旅游服务人员的意志与情感互为动力或互为阻力。() 7、思维的敏捷是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兴趣为前提的。() 8、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 9、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 10、动机是支配人们行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驱动力。() 11、挫折是一种心理感受。() 12、气质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二、选择题(6X4=24分) 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3、人的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4、“处事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遇事缺乏决断力、交际面狭窄”的人属于() A、内向型性格 B、外向型性格 C、情绪型性格 D、意志型性格 5、气质的典型类型有:()几种类型。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6、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应该包括:()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D、道德健康 三、简答题 1、对旅游服务人员美感的要求有哪些( 6分) 2、游客的餐饮心理需求有哪些餐饮服务的心理对策有哪些 (10分) 3、游客购物的动机有哪些 (10分) 4、游客的游览心理活动有哪些特点?导游服务应采取哪些心理对策( 13分) 四、论述题(13分) 什么是自信自信的表现有哪些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南开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https://www.sodocs.net/doc/2313847980.html, 南开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南开大学心理学专硕有院校命题,并只招收非应届生,需要考生注意报考条件。院校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南开发布347考试大纲这为同学备考提供复习方向,可以根据大纲查缺补漏,重点复习。但是同学要谨记考研大纲固然重要,但是考研复习中不能一味“啃大纲”,大纲只是为我们复提供习重点还是要仔细复习参考书的。更多心理学考研问题可以咨询博仁教育老师或是登录博仁官网。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课考试。我校将根据考生本科目的考试成绩与另外两门公共课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命题遵循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单项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的方针。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五、考试内容 试卷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其中,名词解释部分包括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简答部分包括8道简答题,每题15分,共120分;论述部分包括3道论述题,每题40分,共120分。卷面总分为300分。 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如下:普通心理学约80分;社会心理学约60分;发展心理学约40分;咨询心理学约40分;管理心理学约40分;心理测量学约40分。 各部分内容的考试要求如下: I 普通心理学 该部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理解重要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个性的一般规律,了解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名词解释: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部分,它对储存于父母的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信息加以检验,看其是否适合具体的情况。 心理风险指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否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自尊心或改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问题。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组织结构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或指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群体压力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态。 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印象。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

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概括地说,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激化功能服务工作中服务人员本身工作上不热情、不主动、不耐烦、致使旅客产生情绪波动、理智失控、心理冲突加剧的心理作用。P151旅游环境:是一个包括旅游中的客体、活动以及旅游项目的复杂的知觉环境 应激:对外界刺激或激励等环境因素所做出的行为上或心理上的反应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社会阶层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 服务时机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火候”与“机会”。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管理方格”理论一个衡量管理者行为倾向的态度模型,横坐标表示管理者对生产的关系程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程度。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意志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人格特质是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作出相同反应的心理结构。挫折在心理学上指个体动机性行为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 "社会人" 假设“社会人”对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的重视,高过对物质利益的需要。所以管理中要重视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倡集体奖励等措施。 旅游诱因(P44) 从旅游者角度看,诱因是指旅游者所追求的对象精神的、物质的享受。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D )。 a.人的心理 b.个性心理倾向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由于总服务台对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影响,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他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知觉的哪种心理定势?( A )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3.某人早上出门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不小心却被身边疾驶的自行车撞了一下。这可以用哪种知觉原理来解释?( C ) P49 组织性的相似原则 a.组织性 b.解释性 c.选择性 d.关联性 4.以下哪些是属于旅游动机中的社会原因动机?( A ) a.自我提高 b.学习知识 c.宗教信仰 d.闲暇和消遣 5.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态度的特性。( D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情感性 d.价值性 6.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B ) a.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b.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d.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7.下列( C )不是客我交往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a.不稳定性 b.有利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8.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对客人不够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这使客人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冲突加剧。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什么功能来解释?( C ) a.感化功能 b.感召功能 c.激化功能 d.逐客功能 9.小张爱发脾气,在小李认为这是他的个性,他并不介意,并能和小张保持经常的来往。他们的这种关系属于以下哪个人际关系形成阶段?( D ) a.定向阶段 b.探索情感交换阶段 c.情感交换阶段 d.稳定情感交换阶段 10.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C )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资历因素 d.感情因素 11.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的双重影响。( D ) A.旅游环境与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C.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 D.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12.一位旅游者刚进入饭店就遇到了一位服务态度恶劣的行李员,于是该旅游者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很糟糕。这属于(B ) A.首次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13.著名的____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C )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4.旅游行为的社会限定因素主要指( C )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和_ _社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双重影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 ___封闭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相似原则_____ 三原则。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___和__作用 _______ 。_ 4.____ 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___定向环节;_ __行动环节_____ ;_ ___反馈环节____ 。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___外倾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 _ 内倾型______ 。来源网上 6.___________________ 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 售前服务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售中服务_____ 和_ 售后服务____ 。_ 来源网上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___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自制力 _____ ;____ 坚韧性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处理事 ______ 和__ 掌握时间_____三_ 个方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认定组织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______ 和_ __组织的社会责任 _____ 。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__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 ___个性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心理状态。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_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内含的旅游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 两_ 大类。 14. _______________ 态度的___强度指_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客我交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_ 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_感情 ______ 、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导 ______ 。_ 20. ___ 非正式团体_____ 是_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4074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 度第二学期考试 《旅游心理学》试题A卷 2013年5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与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与组织心理。 4.美国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将人的特性归纳为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假设、假设与“复杂人”的假设。 5.弗洛姆的期望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与的乘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就是相对的说法。( )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 3.领导就是一种活动,就是引导与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与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就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 7. 学家认为。群体冲突就是有害五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8

第八章人际关系 本章学习目标 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 人际关系状态描述和发展过程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爱情的类型 人际关系的改善途径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从出生到死亡,关系一直是人生经验的核心部分。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快乐与悲伤、爱与恨等等,都与人际关系有密切关联。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没有文学、艺术,没有科学,没有一切。可以说,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础。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有重要影响。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希望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 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个体性。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等角色因素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的表现。 (2)直接性、可感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连属情感。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合群与群居的倾向。人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一起度过的。Read Larson等(1982)对人们的时间利用进行了研究。他们让一个成人样本和一个青少年样本中的每一位被试在一周内随身携带一台呼机。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研究者随机呼叫被试若干次,被呼叫的被试需要填写一份简短的问卷,说明他们正在做什么,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结果表明,人们在将近3/4的非睡眠时间中都与他人在一起,只有在做家务、洗澡、听音乐或在家学习时才独自一人。与此相对,当人们在学校或是工作的时候,更倾向于和其他人在一起。并且和其他人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人们为什么如此需要与他人相伴呢?心理学家对此作出了各种解释。 (一)亲和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等人认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亲和需求(the need of affiliation),是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即人们有需要和他人相伴的倾向;另一种是亲密需求(the need of intimacy),是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关于人的亲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里面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个马桶、一盏灯外再无其他东西,一日三餐通过房门底的小洞口送入。谁能在这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卷三及答案

期末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是人们旅游行为、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2、__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3、在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家庭形态有3类:、______和。 4、_____是研究群体活动的内部机制理论。 5、改革中的心理障碍包括_________、、和观念崇拜。 6、旅游业在设置服务项目时一定要______、和。 7、“领导人的艺术”、_________和“”是领导艺术中最重要的。 8、___________实行的是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层层负责的原则。 9、___________指安于现状的守旧心理。 10、有的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心理现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和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2、领导者即使没有才能也能让部下服从。这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决定的?() A.资历因素 B.传统因素 C.职位因素 D.品格因素 3、由于某个行李员服务给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它方面的服务肯定不错。这属于哪种知觉心理定势?() A.晕轮效应 B.首次印象

C.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4、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 A.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可塑性 B.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自觉性、忍耐性、坚韧性、可塑性 D.自觉性、忍耐性、果断性、可塑性 5、在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为态度的核心部分。()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向成分 D.行为成分 6、心理内容来源于_____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的本身。() A.梦想 B.想法 C.现实 D.情绪 7、因为_____需要,旅游者往往倾向于选择入住知名品牌酒店。() A.单一性 B.平衡性 C.多样性 D.生理性 8、由于某饭店服务人员工作热情主动、服务周到,使得许多客人来到这个城市旅游时指定要入住这家饭店,这说明服务态度具有____的功能。( ) A.满足 B.感召 C.激化 D.刺激 9、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所提出的____是用以研究人们需要的目标或诱因

旅游心理学试题与答案(11页)

填空题 1.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和_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 2.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封闭原则和相似原则三原则。 3.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4.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 5.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外倾型和内倾型。来源网上 6.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来源网上 7.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8.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处理事和掌握时间三个方面。 9.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正确认定组织目标;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和组织的社会责任。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与心理状态。 12.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内含的旅游动机两大类。 14.态度的强度指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客我交往。 16.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感情、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诱导。 20非正式团体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决策、瞬时决策和重大决策。 2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其旅游行为起到阻止作用和激励作用。 23旅游需要是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2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卷二及答案

期末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_________两大类。 2、改革中的心理障碍包括________、、和。 3、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 4、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________、、感受社会影响与。 5、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____。 6、____________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7、人的决策行为包括:、_____和。 8、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其旅游行为起到阻止作用和______作用。 9、__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10、服务人员的仪表指服务人员的外表,它包括、和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 A.旅游者 B.旅游开发商 C.旅游从业人员 D.旅游企业管理人员 2、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A.大脑 B.主观意识 C.认知能力 D.客观现实 3、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 ) A.旅游消费行为 B.客观现实

C.旅游需要 D.主观意识 4、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 ) A.旅游服务行为 B.旅游开发行为 C.旅游管理行为 D.旅游消费行为 5、旅游消费行为的“侦察兵”是旅游者的( ) A.感觉 B.思维 C.想象 D.知觉 6、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 ) A.思维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7、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 ) A.社交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8、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 A.情感成分 B.意志成分 C.认知成分 D.意向成分 9、在个性结构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的是( ) A.儿童自我状态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6

第六章社会认知 本章学习目标 1.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 2.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3.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4.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5.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和基本模式 6.社会认知的几种归因理论 7.常见的归因偏差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ve),最初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用以指受到知觉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影响的对物的知觉。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作为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以人为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服从于一般知觉所具有的普遍规律性,又具有一般知觉所不具有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属于人的思维活动的范畴。由此使社会知觉的内涵与性质更加明确,避免与传统心理学中作为感性认识活动一部分的知觉活动相混淆。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与人关系的知觉感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社会知觉的刺激来源

于社会客体。社会客体的涵义十分广泛,既包括他人、群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社会心理学所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觉主体的个人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自我省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客体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物理特征,如高矮、胖瘦、衣着、相貌等等,还需要对客体的许多内在特点,如动机、能力、情感、意志等等作出判断,形成完整的印象。因此准确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一)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所作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作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两种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即带来报偿时,就会引发积极的认知倾向。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和事,个人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刺激的强度也影响着认知者。一般说来,刺激量越大,越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则可能使人毫无知觉。 (二)互动性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被知觉者影响知觉者,而且知觉着也会影响被知觉者,从而使社会知觉过程的发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三)防御性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卫机能息息相关。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个人是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辨明刺激物的意义和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