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11-01T09:43:58.5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作者:王明珠

[导读] 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362415)

摘要: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防治技术;病虫害

引言:

林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害虫或者是病菌的侵袭,进而导致林木长势受到影响、发育不良或者是直接死亡。再加上当下的人工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倘若这时候不加强管理和防治就会造成严重的林业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害。所以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升防治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一)天然林木较少

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林业的利用及开发方面程度都非常大,导致当下天然林区规模受到了影响。因为天然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很稳定,同时也都比较多样和复杂,所以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人工林正好和其相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天敌发展较为缓慢,较易出现病虫害,同时还会传染给天然林。

(二)农药使用不规范

有些林业工作者在养林护林的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的现象,认为只要多施加农药就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防治效率。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将病虫害的抗药性提升上去,并增加防治费用,长时间发展下去必将形成恶性循环,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进而破坏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1]。

(三)治理难度大

现阶段病虫害的发展基本表现在种类多、抗药性强以及数量大等等,所以只要爆发之后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灾难。因为用药的不规范和过度应用,使得病虫害的抗药性得以增强,加大了治理难度,对此相关部门和防治专家们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防治概念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它不但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上很多领导层都把资金和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营及生产之中,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使得防治工作开展困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无法实现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了防治效率及治理水平。

(二)林业结构过于单一

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当下人们过于重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那些大面积的人工林之中林木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简单,所以抵抗性都比较弱,一旦发生传染性的病虫害时,就会在短时间之内使大面积的林业受到传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及生态问题。

(三)防治人员技术缺乏

防治人员的防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以及防治理论,从当下我们国家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分析,虽然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导致在实际治理当中不能熟练地以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对应的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进而给林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

三、防治技术方法

(一)防治技术

通常防治技术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学及物理三种。

在生物防治当中主要是以生物链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一般效果好,同时比较经济实惠。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照病虫害种类去引进天敌。比如在出现毛毛虫病害的时候就可以将胡蜂科昆虫引入进去;或者是运用益鸟促进林业的自愈能力的提升,比如喜鹊、啄木鸟等等。这种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运用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它的能力有限,短期效益不明显,在具体运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选择。

在物理防治当中主要是运用人工捕杀或者是其它的辅助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没有污染和伤害,比较适合运用在个头大、数量多和易捕捉的情况当中[3]。对于那些繁殖能力比较强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的虫害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隔离。或者是可以直接利用虫害的弱点进行趋光性诱杀,它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在化学防治之中主要是运用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比如使用杀菌剂或者是杀虫剂等等,效果非常明显。化学药物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虫害的定位及交配能力,进而降低数量。但是该方式通常存在的弊端就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要针对植物自身的耐心以及病虫害的种类去考虑,选择那些毒低且安全的药物。对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在明确病虫害生长规律及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根治。除此之外,长期运用这种方式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所以为了保证效果必须要定期进行药物更换。

(二)重视防治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当中,病虫害防治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起来,强化防治意识,改变防治观念,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另外还需要重视技术培训,增加人员知识水平,进一步丰富防治经验,正确认识病虫害的类型与分布,确保可以依据当地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 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管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 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管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 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 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爱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既是当代林业进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时期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治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48.78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治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和探究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差不多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网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要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网络已差不多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1717.97万亩,监测覆盖率达88.97%,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顾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专门是对云南最要紧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操纵。 五是构建目标治理体系。目标治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省森防部门加大了推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治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治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一)

林业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试题(一)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一小括号1分,共20分) 1. 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四个虫态。 2.地下害虫主要有()类、()类、()类、金针虫类和蟋蟀类等。 3.昆虫属于()界、()门、()纲。 4.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按测报内容分()、()、()()、()预测。 5.地老虎类属于()目、()科昆虫,可以用()液诱杀其成虫。 6.杀菌剂按作用方式分为()剂和()剂。 二、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昆虫属于生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3.蝼蛄的前足为步行足。() 4.日本松干蚧危害幼树,可造成轮枝软化下垂和树干弯曲。() 5.真菌的繁殖方式为裂殖。() 6.油松疱锈病的转主寄主是芍药和山芍药。() 7.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的状况叫世代。() 8.天蛾幼虫脱皮2次属于3龄幼虫。() 9.影响病原菌侵入期最大因素是温度。()

10.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上吸收养分。()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汇总。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病害中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病毒 2、下列植物病害中完全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病害 3.白粉菌的分类依据是()。 A、附属丝的形状,闭囊壳内含子囊数目的多少 B、附属丝的形状,菌丝的颜色 C、菌丝和闭囊壳的颜色 D、分生孢子产生的数量多着生位置 4.锈菌按顺序产生的五种类型孢子是()。 A、性、夏、锈、冬、担孢子 B、性、锈、冬、夏、担孢子 C、性、锈、夏、冬、担孢子 D、性、冬、夏、锈、担孢子 5.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典型病症是()。 A、菌浓、枯萎、小叶、缩叶 B、猝倒、立枯、腐烂、枯枝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 作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绿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病虫害,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病虫害主要以防为主,及时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用药配比正确,操作安全,喷药均匀,无药害事故。 (1、应进行不定期病虫防治。对蚜虫、黄刺蛾,可采用吡虫啉进行防治;对青虫、蝼蛄等害虫的防治,可用1%辛硫磷灌杀;对蚧类的防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1000-2500倍液防治。 (2、当有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幼期。 全年养护计划 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树种、树性等实际情况,全年养护管理计划制订如下: 一月:气候寒冷,以防寒为主。 1、经常检查维护防寒设备、设施及苗木防寒包杂物,做好树干涂 白工作,避免发生冻害。 2 2020年4月19日

2、剪除病、枯、残枝,继续彻底清除越冬害虫的虫卵、及潜伏害 虫,采用石硫合剂对树干或灌木进行防治,及时做好苗木的修剪工作。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它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二月:气候仍较寒冷,气温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做好新的一年的准备工作。 1、继续做好一月份的工作。 2、苜蓿清除枯、落叶,维护绿地卫生。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它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4、及时做好苗木的施春肥工作,施足基肥、复合肥30g/m2。 5、开始浇返青水。 三月:气候开始好转,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养护进入较忙季节。三月份气温渐暖,许多病虫害即将发生,要维护修理好各种防虫防病器械并准备好药品,注意蚜虫、刺蛾、蚧虫的发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树穴进行中耕,清理各种枯枝杂草。 3 2020年4月19日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1.园林植物病害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D)。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 2.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C)。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3.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A)。 A.丁香白粉病病部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和许多黑色小颗粒状物 B.杨树根癌病,病部要命茎肿大,形状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 C.丁香花斑病,叶病部为坏死的褐色花斑或轮状圆斑 D.果腐病,表现病部腐烂,果实畸形 4.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 D.害虫刺伤,风害, 1.真菌具有真正的(A)。 A.细胞核 B.粒质 C.荚膜 D.胚乳 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B)。 A.自养型 B.异养型 C.好氧型 D.咀嚼式 3.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A) A.菌核.子座 B.孢囊梗与孢束 C.子囊果 D.分生孢子器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为(D) A.裂殖 B.复制 C.二均分裂 D.无性和有性 5.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背时在病部出现一层(C) A.黄色粉状物 B.灰色霉层 C.白色霜状物 D.白色粉状物 6.(C)常引起贮藏期种实、球根、鳞茎等器官腐烂发霉。 A.白锈菌 B.子囊菌 C.毛霉和根霉菌 D.黑粉菌和锈菌 11.丁香白粉病菌特点是附属丝未端分叉,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该菌为(D)。 A.钩丝壳属 B.叉丝单囊壳属 C.白粉菌属 D.叉丝壳属 12.白粉菌引起阔叶树植物的白粉病,其同一病症为(A)。 A.白色粉状物和小黑颗粒 B.霜霉状物 C.白色丝状物 D.小黑点 14.引起杨树、苹果树枝干烂皮病的病原物是(B)。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511678534.html,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李慧颖刘微刘宏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7期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音、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民经济组成成分的林业经济也越来也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新时期发展的环境之下,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林业病虫害入手分析,并论述防治的方法和技术。 标签: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我国植被覆盖率不断上升,和植被相关的病虫害现象也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大面积出现病虫害很难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不仅会造成环境恶化,也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给山区人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制约当地的发展。此外由于林业病虫害会引发病虫传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影响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合理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威胁,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一、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一)加强无公害技术的应用 林业病虫害不仅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还会给林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提高我国林业病蟲害的治理水平,解决历年来林业病虫害危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证我国林业蓬勃发展,采取对病虫无公害处理是林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第一:提高林业局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育苗、抚育和植树造林方面保证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还要选好合适的苗圃,并结合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进行育苗,从而有效避免因低温和潮湿问题带来的育苗问题,有效的提高育苗成活率,防止病虫害从幼苗开始侵蚀树木。 第二:从生物角度引入病虫天敌来解决病虫害问题,从而通过一些绿色环保的方法降低因单一化学杀虫剂带来的虫害变异带来的恶性循环,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林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而且能够大大的降低其他治理方法带来的巨额费用。生物防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昆虫防治,通过管理人员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昆虫,这是治理病虫害最常用的方法。第二种是微生物技术治疗方法。最后一种是引入益鸟治理方法,通过采用鸟类吃昆虫的方法,有效的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可以采用空投方式将合适的鸟类放入到病虫害区域解决该问题。 (二)化学防治技术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通常情况下一旦爆发大面积病虫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喷洒农药来对病虫进行根源性消灭。在我国林业病虫害治理中,化学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 (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 (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 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人工造林面积扩大。因为天然林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国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林,目前,我国营林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35%,而且随着营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这一数据也会有所提高。尽管营林的优势突出,但是却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即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工造林树种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单一结构的纯林,这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异常的脆弱,对外界不良影响,没有过高的抵抗能力,一旦病虫害开始传播,在很多的时间内就会大肆蔓延,致使营林企业损失惨重,更重要的人工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也付之东流。 1.2天然林砍伐程度过高。林业产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益,过量的砍伐天然林,直接导致天然林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森林树种减少,林分结构大受影响,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当病虫害来袭时,森林已没有招架之力。 1.3外来物病虫害来袭。现阶段,国内外交流越来越深入,很多病虫害随着国家间的交流逐渐的传入我国,因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并没有碰到过类似的病虫害,以此没有抵抗能力,再加之,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止一种病虫害进入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外来病虫害因为还没有天敌,大所以森林系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病虫害。 1.4化学农药不科学的应用。森林资源发生病虫害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农药灭虫杀菌,这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病虫害的天敌,另外,农药用量越大,病虫害就越容易出现抗药性,甚至发生变异,这对森林资源的侵害将更加的严重。除此之外,很多林工企业所采取的防止手段过于落后,无法满足预防病虫害的要求,不仅防治药剂没有及时的更新,防治机械也够先进,因此防治效率比较低,质量也不显著。 1.5没有主动预防。森林防治工作的重点一直以来都是火灾,因为火灾的损失程度非常大,尽管发生病虫害之后,国家也会出资进行救灾,但是相比较救灾而言,国家在森林病虫害预防方面,工作显然没有做到位。通常都是简单的进行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11-01T09:43:58.5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作者:王明珠 [导读] 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362415) 摘要: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防治技术;病虫害 引言: 林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害虫或者是病菌的侵袭,进而导致林木长势受到影响、发育不良或者是直接死亡。再加上当下的人工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倘若这时候不加强管理和防治就会造成严重的林业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害。所以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升防治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一)天然林木较少 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林业的利用及开发方面程度都非常大,导致当下天然林区规模受到了影响。因为天然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很稳定,同时也都比较多样和复杂,所以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人工林正好和其相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天敌发展较为缓慢,较易出现病虫害,同时还会传染给天然林。 (二)农药使用不规范 有些林业工作者在养林护林的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的现象,认为只要多施加农药就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防治效率。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将病虫害的抗药性提升上去,并增加防治费用,长时间发展下去必将形成恶性循环,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进而破坏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1]。 (三)治理难度大 现阶段病虫害的发展基本表现在种类多、抗药性强以及数量大等等,所以只要爆发之后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灾难。因为用药的不规范和过度应用,使得病虫害的抗药性得以增强,加大了治理难度,对此相关部门和防治专家们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防治概念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它不但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上很多领导层都把资金和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营及生产之中,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使得防治工作开展困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无法实现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了防治效率及治理水平。 (二)林业结构过于单一 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当下人们过于重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那些大面积的人工林之中林木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简单,所以抵抗性都比较弱,一旦发生传染性的病虫害时,就会在短时间之内使大面积的林业受到传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及生态问题。 (三)防治人员技术缺乏 防治人员的防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以及防治理论,从当下我们国家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分析,虽然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导致在实际治理当中不能熟练地以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对应的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进而给林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 三、防治技术方法 (一)防治技术 通常防治技术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学及物理三种。 在生物防治当中主要是以生物链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一般效果好,同时比较经济实惠。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照病虫害种类去引进天敌。比如在出现毛毛虫病害的时候就可以将胡蜂科昆虫引入进去;或者是运用益鸟促进林业的自愈能力的提升,比如喜鹊、啄木鸟等等。这种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运用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它的能力有限,短期效益不明显,在具体运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选择。 在物理防治当中主要是运用人工捕杀或者是其它的辅助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没有污染和伤害,比较适合运用在个头大、数量多和易捕捉的情况当中[3]。对于那些繁殖能力比较强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的虫害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隔离。或者是可以直接利用虫害的弱点进行趋光性诱杀,它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在化学防治之中主要是运用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比如使用杀菌剂或者是杀虫剂等等,效果非常明显。化学药物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虫害的定位及交配能力,进而降低数量。但是该方式通常存在的弊端就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要针对植物自身的耐心以及病虫害的种类去考虑,选择那些毒低且安全的药物。对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在明确病虫害生长规律及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根治。除此之外,长期运用这种方式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所以为了保证效果必须要定期进行药物更换。 (二)重视防治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当中,病虫害防治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起来,强化防治意识,改变防治观念,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另外还需要重视技术培训,增加人员知识水平,进一步丰富防治经验,正确认识病虫害的类型与分布,确保可以依据当地

林业病虫害防治.pdf

森林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可见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多年来的抗性育种研究结果,使各国对主要的威胁性森林病虫害基本都提出了可用于发展的抗病、抗虫树种。但基因工程育种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个新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寄主抗性的丧失速度或者说有害生物对寄主的适应速度似乎远远快于我们的育种速度。加之关于有害生物对这些抗性树种的适应性分化的研究十分贫乏,而缺少对这些抗性树种的抗性持续性的把握。这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又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面对病虫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认清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PestManagement)”、“森林保健(ForestHealthProtection)”等思想。意义在于着重强调提高森林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发展,这是一个策略转移的根本方向。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町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将有的树木个体简单集合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创造抗性树种,并根据其抗性衰退、丧失的速度,或有害生物对抗性树种适应性进化的速度和周期,持续地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传统观念中,森林保护是林木遗传育种学者培育出良种、造林学者进行造林之后才提到日程上的工作,林木育种学者并没有把持续抗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育种,造林学者也没有把病虫灾害的自我调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造林。可以说,现在进行保护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病虫害的机制存在,一旦病虫灾害大发生、大流行,森防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使树木死里逃生。因此,在未来,森林保护学应是林木遗传育种学和造林学的指导学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病虫灾害的生态防御策略和基因防御策略贯彻到生产实践当中,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平稀的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利用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 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林木病害的遗传控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这是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林木病害类型。对于病原主导性病害,寄主一般体现为寡(或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相应的病原致病基因也是寡(或单)基因,这样便于克隆抗性基因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对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寄主则往往体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原的致病性也往往是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利于克隆特定的抗病基因以表达抗性。寄主主导性的病害是由不良环境因素(逆境)造成树木生长势下降而诱发产生的,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作生态性病害。例如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它们一般是在环境胁迫引致树皮膨胀度低于80%时才能够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抵抗逆境胁迫能力是防治树木生态性病害的根本。在抵抗这类病害的基因工程中,应转入能够提高树势、强固细胞壁的抗渗透胁迫基因。 生态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一些具腐生性弱寄生性病原真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及潜伏侵染于树木体内。生态逆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张强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张强 发表时间:2018-10-01T17:43:17.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张强 [导读] 摘要:社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促使社会民众对林业建设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林业建设不止可以提升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推动当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霸州市振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河北省霸州市 065700 摘要:社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促使社会民众对林业建设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林业建设不止可以提升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推动当地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现阶段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病虫害对整体林业资源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降低了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及生产能力,因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林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林业病虫害的一些防治措施,以便为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前言 现阶段林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杨树烂皮病、杨干象、白杨透翅蛾等发生较为严重,应加大防治力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定重点区域,灭虫保树。精心组织,科学防治,定期组织林农培训管理知识及先进技术。林业病虫害对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造成了大规模的迫害,影响了整体林业生产的质量,因此,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探究非常重要。 1优化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众所周知,病虫害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关防治,不仅会让林木发育缓慢或死亡,甚至会引起区域内林业发展的整体灾害事故,严重损害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林业发展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低下,加之相关害虫和有害细菌的不断进化,以往的病虫害技术已经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防治效果,故而需要对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技术进行优化和革新。 2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人工林产量猛增和天然林砍伐 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大面积培育人工森林的阶段,使得大量天然森林被砍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病虫害问题。同时,大量天然林的砍伐,使得人工林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且病虫害的传播速度相当快,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建造人工林的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但是却忽略了大量砍伐所带来的威胁,导致了林业病虫害问题不断恶化。 2.2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 现阶段,由于人们缺乏一定的管理理念,使得在农药治理病虫害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天然林的健康生长。人们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土壤遭受了严重危害,再加上病虫害的危害,都在不断侵蚀着天然林的健康成长。同时,随着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药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从而影响到企业对于相关资源的开发。 2.3病虫害的繁衍能力强且数量大,难彻底根除 众所周知,林业病虫害的繁衍能力是极强的,且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传播速度极快。虽然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威胁,但是仍然无法根除,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又在不断传播着,最终成为一种灾难。同时,很多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逆功能,由于不断的适应,其遗传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由此不难看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极为烦琐、艰巨的任务。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为了推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举措和方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要真正的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完善相关的机构配备以及制度建设因此,林业管理者必须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提高林业企业全员的重视意识。通过全面提高全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能够真正的将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真正有效落实。应该制定科学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办法,通过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能够规范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常态化发展。 第二,要创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面对我国当下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多的现状,必须要从思想上和方法上对防治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进。因此可以对林业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测以及预报,来控制病虫害暴发的范围和程度,降低病虫害造成的影响范围。同时通过扩大防治工作的空间范围,进一步延长病虫害防治的时间跨度,能够真正的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的爆发。 第三,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和使用。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不断增多,为了有效的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推广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因此应该加强对新型病虫害的研究,研发出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育种育苗环节来提高林业苗圃的抵抗力。另外通过土壤肥力控制水分等,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技术不良而导致的立枯病、或者是地老虎等病虫害问题。尤其是在移植和养护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加强移植养护技术的提升,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的移植和养护,才能够从根源上防治病虫害的出现,切断林业病虫害的繁衍链条。 第四,要提高技术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当中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影响到了防治的效果,因此为了准确的发现病虫害存在的威胁以及潜在隐患,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及时的发现病虫害的潜在威胁,正确的对病虫害进行种类的分类控制方法的选择。通过提高技术人员的预防水平以及处理能力需要对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以及素质的拓展,帮助防治人员掌握住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操作的技巧。因此,要对病虫害防治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短期培训或者是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增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有效的应对病虫害的出现,并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和举措。 第五,可以推进可持续实施营林防范技术。在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保护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抗病能力强的树种,同时降低农药、杀虫剂等化学药品的使用量,也能够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出现,另外,要在育苗阶段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消杀土壤种子可能存在的一些病虫害,提高育种的抗病能力。应该在育苗的过程当中,结合病虫害的发生以及树木的生长阶段、植被的特点等综合情况,来组建营林的各个环节,控制病虫害的产生、生长或者是蔓延。通过积极造林,增强我国林业资源的储备,并且增强苗木的抵抗力。 此外,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根据当地林业实际生产状况及病虫害密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然后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