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比较重点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比较重点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比较重点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疗效比较重点

心脏瓣膜病的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脏瓣膜病的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 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或乳头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 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室扩大和主动脉、肺动脉根部严重扩张也可产生相应房室瓣和半月 瓣的相对性关闭不全。 1 护理评估 1.1 病史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等基本情况;评估患者有无反复的链球菌感染病史;了 解患者有无瓣膜疾病的家庭史。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心绞痛、晕厥、咳血等病史;评估居住 条件是否干燥,有无充足的阳光。 1.2 身体评估了解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及四肢、两侧是否对称,血压及脉压有无异常。 评估有无“二尖瓣面容”,了解各瓣膜区病理性杂音的性质。 1.3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表情,评估患者是否有恐惧或焦虑心理,了解家 庭应对情况,是否存在无能性家庭应对。 1.4 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能明确狭窄的程度及关闭不全时反流情况;X线检查能了解心影的 大小、形状;心电图检查了解有无心律失常;心导管检查能定量检测反流量、压力差等。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休息与活动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活动及工作。轻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中、重度病人或风湿热活动期则限制活动或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减少机 体消耗,待病情好转、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再逐渐增加活动;左房内有巨大附壁血栓者,绝对 卧床休息,以防血栓脱落造成其他部位栓塞。 2.1.2 合理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戒除烟酒,促进机体恢复。适当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因大便干燥进而加重心脏负担。 2.2 病情观察 2.2.1 生命体征观察观察体温、咳嗽、咳痰、呼吸音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肺部感染;注意脉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观察有无风湿活动的表现,如低热、皮肤环 形红斑、皮下结节、关节红肿及疼痛不适等。 2.2.2 并发症观察 (1)心力衰竭: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尿少等症状,检查有无肺部湿啰音、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特别注意观察有无急性肺水肿征象,如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等。 (2)感染性心内膜炎:对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注意观察心脏杂音性质有无改变,有无皮肤黏膜出血点、贫血、脾大、杵状指等表现,遵医嘱采血送血培养,及时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和 正确使用抗生素。 (3)栓塞:病人突然出现偏瘫、失语、剧烈腹痛、肢体麻木、疼痛、皮肤发暗、皮温下降、血管搏动消失等症状时,提示血栓脱落,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救治。 2.3 用药护理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2

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试卷2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分数:2.00) A.吻合口瘘√ B.切口感染 C.吻合口出血 D.乳糜胸 E.肺部感染 解析: 2.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病人常闻到粪便气味,此情况一般多久后逐渐缓解 (分数:2.00) A.3个月 B.2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E.1个月 解析: 3.食管癌根治术后,恢复饮食后,食后多长时间不宜平卧 (分数:2.00) A.15min B.30min C.90min D.120min √ E.150min 解析:解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可发生胃液反流入食管,病人有反酸、呕吐的症状,平卧时加重,饭后2小时勿平卧。 4.食管癌病人术前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是 (分数:2.00) A.知识缺乏 B.低效性呼吸型态 C.有外伤的危险 D.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E.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解析: 5.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气味 B.观察生命体征 C.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一旦脱落重新插入√ D.观察肠蠕动的情况 E.防止胃管堵塞 解析:解析: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 6.下列哪部位的血液不会流入右心房 (分数:2.00)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心大静脉 D.肺静脉√ E.房间隔缺损时左房的血液 解析: 7.对于心包的描述不对的是 (分数:2.00) A.心包覆盖着心脏,分为壁层和脏层 B.心包内有20ml左右的浆液,起润滑作用 C.壁层心包紧贴心脏表面√ D.心包前面是胸骨、后面是胸椎、下连膈肌 E.心包积液时中心静脉压会升高 解析: 8.下列哪项不是心导管检查术的目的 (分数:2.00) A.发现心内畸形 B.测量心血管各部位的压力 C.测量各部位的血氧饱和度,以明确异常分流 D.明确心功能,计算射血分数√ E.以上均不是 解析: 9.右心导管检查术后卧床时间为 (分数:2.00) A.4~6h B.6~12h √ C.12~18h D.12~24h E.24~48h 解析: 10.准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防止术中出血不止,术前应多久开始停止口服抗凝药物 (分数:2.00) A.1d B.2~3d C.3~5d √ D.7~9d E.10~14d 解析:解析:口服抗凝药物大多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术前3~5天停药即可。 11.下列哪种药物能有效防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 (分数:2.00) A.阿司匹林肠溶片√ B.硝苯地平缓释片 C.卡托普利片 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E.硫氮唑酮片 解析:解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12.体外循环的目的是 (分数:2.00)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综合治疗 目的为提高重症瓣膜病患者外科综合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总结及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期情况。结果52例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死5例,死亡率为4.9%,其余患者顺利,心功能术后恢复至Ⅰ~Ⅱ级85例,Ⅲ级10例,Ⅳ级2例。结论经过充分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心功能调整和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细节处理,能有效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疗效。 标签: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 目前我国的心脏瓣膜病主要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主,由于对疾病认识和重视不足,就诊时心脏的病理生理和心脏结构改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阶段,常常已经出现心脏病恶液质,以及由此引发的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全身代谢障碍和紊乱。即使采取了积极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和处理,但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仍很高。临床上将其称之为重症心脏瓣膜病。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手术死亡率高并且远期疗效较差[1-4]。我院从2007年1月~2013年12月为10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效果疗效较好,现就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57例,36~72岁,身高146~175 cm,体质量32~85 kg,病程10~46年。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47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病变34例,其中伴有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和肺动脉高压67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13例,合并左房血栓5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0例,合并心源性恶液质者65例,冠心病12例,其他心脏畸形5例,糖尿病16例,术前有脑血管意外病变9例,半侧肢体瘫痪6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78例,Ⅳ24例。胸片检查心胸比率>0.8者63例。心电图示有房颤心律82例。B超提示肝淤血、伴有腹水25例。肝肾功能不全者45例,高胆红素者31例,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障碍16例,贫血26例。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EF)值0.35~0.66,其中左室舒张末径(LVEDD)>70mm 者65例,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55mm者62例,左房内径(LAESD )>55mm 56例。 1.2方法术前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農、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营养心肌药物使用,合并心脏恶液质者应用胃肠内外营养,积极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加强利尿、补钾,待水肿基本消退,心、肝、肾功能有一定改善后行手术治疗。手术均为全身麻醉,常规采用胸部正中切口,中低温体外循环(25℃~30℃),中度血液稀释(Hct20%~25%),主动脉根部灌注冷血停搏液,心包腔置冰水或冰泥降低心脏局部温度;每30min左右重复灌半量。二尖瓣病变者经右房-房间隔探查,有主动脉瓣病变者经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需要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时结合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9例和10例,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和0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8,P=0.0024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为做好术前准备,常规健康教育,术中对医生进行有效配合,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等。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包括呼吸系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管道护理、抗凝护理等。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9例和10例,实验组患者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和0例,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有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08,P=0.0024<0.05)。 3 讨论 3. 1 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后患者予以呼吸机辅助治疗,所用时间为10~72 h,12~15 ml/kg潮气量,12~14次/min呼吸频率。当患者意识处于清醒状态之后,转变为间歇性通气,病情平稳后,对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及低血压等情况是否产生进行观察,逐渐将通气次数减少。在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深度变化、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潮气量等;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经验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护理经验 发表时间:2018-10-25T10:24:47.75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4期作者:刘晓婷 [导读] 对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ICU;护理效果 重症心脏瓣膜病是指患者的心脏瓣膜出现了病理性的损伤症状,多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所导致。心瓣膜在人体中起着组织血液逆流的重要功能,当其发生损害之后,一般需要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对患者受损的心瓣膜进行替换,以维持其正常的心脏功能。但是由于瓣膜置换术风险大,难度高,术中不确定性因素多,术后护理干预不当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1-2]。为了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的重症心瓣膜病患者生存效率,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我们为患者ICU治疗期间给予了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现将本次护理干预过程和步骤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术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干预组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年龄在45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4±1.68)岁,病程在1个月~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1±1.64)个月;对照组中男性有14例,女性有12例,年龄在43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5±1.62)岁,病程在1个月~5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01±0.68)个月。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模式进行护理。 干预组:采用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包括:(1)循环系统护理:ICU患者均为病情较严重,术后应该为患者设置好心电图检测设备,及时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体征状态进行观察,并提前准备好起搏器、呼吸机等设备,从而能够及时的对患者的心动过缓、房颤等症状进行处理。此外,及时的观察患者的尿液、导管排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通过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进行提前预防和处理。定期对患者的血气指标、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进行检测,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处理。(2)呼吸系统护理:术后短时间内,患者可能会处于意识不清醒的状态,要及时的为其设置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通气治疗的频率保持为每分钟12~14次左右。患者完全清醒之后,给予间歇呼吸治疗。期间,为患者进行排痰处理,确保其呼吸通道的畅通无阻。(3)管道护理:术后将引流导管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防止其出现挤压和折损,并随时做好对引流物的观察记录工作。(4)并发症护理:清洁患者口腔,避免细菌感染;定时改变患者体位,避免压疮发生;为患者设置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治疗期间营养成分摄取的充足,以帮助患者创伤更快恢复;对于存在术后疼痛症状的患者,给予止痛药物进行治疗。(5)抗凝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情况为其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以改善其血流状态,避免血栓的不良症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显效:心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无效:心功能完全为改善,患者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3-4]。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接受瓣膜置换术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以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且部分患者会因为术后护理不当而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在术后为患者给予合理有效的干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是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生存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5]。 本次针对接受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了综合、全面、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且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仅为7.8%,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8%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我们针对患者术后ICU治疗的特点,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输尿管等引流设备给予了全面的护理。为患者设置监护设备可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的异常,给予呼吸道护理能够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确保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正常。此外,给予了并发症护理,从而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实现了有效的控制。综上所述,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治疗期间给予必要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监护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9-03-27T14:17:49.3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作者:杨宇光李佳 [导读]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杨宇光李佳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术后的监护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皆接受瓣膜替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监护与治疗,分析与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全部的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监护与治疗,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患者16例,因失血性休克的死亡患者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2例,肝功能损伤患者3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在进行瓣膜替换手术之后,需要强化术后对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既能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还能最大化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心脏瓣膜;术后监护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52-02 本文就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的监护与治疗进行分析,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所有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34.65±6.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3例,先天性心脏病1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患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重症心脏瓣膜疾病40例患者在入院之后,都将接受瓣膜替换手术,并进行全身麻醉,其中10例患者进行二尖瓣替换手术,16例患者进行三尖瓣替换手术,3例患者进行瓣膜替换手术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4例患者进行主动脉瓣膜替换手术,此次手术的时间为4~11h,平均时间(5.62±0.81)h。患者手术完成后移送重症监护室。 本组患者完成瓣膜替换手术后,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氧浓度设置在46%~86%的范围,早期应用的模式A/C(辅助/控制通气模式)+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后期选取的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S(压力支持通气),同时尽早开始锻炼呼吸,争取早期拔管。 患者术后移送至重症监护室后,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强调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液体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镇痛镇静等方面的管理。特别注意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包括低心排量、肺动脉高压、心脏骤停、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等。要细致的观测患者的引流管颜色、量、性质。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对酸碱平衡与电解质进行纠正,并提升巡视病房的次数[1]。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使用机械辅助通气之后,应用的时间为25~200h,平均的通气时间为(60.84±50.36)h。经过对患者术后的监护和治疗过后,本组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5d,并从重症监护室转送至普通病房。行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死亡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例,呼吸衰竭患者2例,肾功能损伤患者3例,肝功能损伤患者1例。 3.讨论 依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南方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的患病几率非常高,并且大部分发病的部位则是主动脉瓣或是左心房室瓣,该病的患病几率最高达到50%左右。基于此种病症来说,采取瓣膜替换手术是必须进行的。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讲,不仅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治疗与监护[2]。 鉴于我国对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确诊的角度而言,通常包含:(1)左心室具有明显的功能障碍;(2)心脏功能的标准达到IV级或以上;(3)进行过多次瓣膜替换手术;(4)患有冠心病而且进行过心脏搭桥手术;针对以上的内容,符合两项都可以确诊是重症心脏瓣膜疾病。 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应该进入重症监护室,采用相关的监测设备对其的生命体征加以监测,而且处在麻醉还未清醒的状态中,需要采取辅助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以便于为患者供应足够的氧气[3]。在本组患者当中,早期进行的模式A/C(辅助/控制通气模式)

风湿性心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风湿性心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一、A1型题 1、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有关的心脏病是★★ A、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B、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C、冠心病 D、高血压性心脏病 E、细菌性心内膜炎 2、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心律失常 C、感染 D、栓塞 E、出血 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腿部适当活动,目的是★★ A、减轻心脏负担 B、预防风湿复发 C、防止附壁血栓形成 D、防止动脉栓塞 E、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患者,女性,32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4年。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左心耳附壁血栓脱落致脑栓塞 B、心排血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C、室颤 D、高凝状态,脑血栓形成 E、房颤 5、患者,男性,50岁。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入院时出现气促、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乏力、出汗较多。体检:口唇发绀,两侧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该患者出现乏力的原因是★A、心排血量减少B、血容量负荷过重C、压力负荷过重 D、肺循环淤血 E、体循环淤血 6、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常见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缓 C、阵发性心动过速 D、房颤 E、室颤 7、预防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根本措施在于★★ A、长期服用抗风湿药物 B、积极防治链球菌感染 C、防止复发,卧床休息 D、增加营养,避免过劳 E、居室要防寒避湿 8、导致二尖瓣狭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栓塞 B、肺部感染 C、心肌梗死 D、心力衰竭 E、呼吸衰竭 9、下列哪项是二尖瓣关闭不全最重要的体征★★ A、二尖瓣面容 B、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 C、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D、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E、心尖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 10、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病人突然抽搐、偏瘫,首先考虑★★ A、心力衰竭加重 B、洋地黄中毒 C、低钾血症 D、脑栓塞 E、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二尖瓣狭窄患者面容特征是★★ A、两颊部蝶形红斑 B、两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C、两颊黄褐斑 D、午后两颊潮红 E、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12、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最常并发哪种心律失常★★ A、心房颤动 B、房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阵发性心动过速 E、房室传导阻滞 13.临床上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是★★ A.三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D.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狭窄 14.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型P波”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D.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心脏骤停病例

再次入院或多次入院记录 姓名:李盈福出生地:湖南宁乡县灰汤镇 性别:男民族:汉族 年龄:71岁职业:农民 婚姻:已婚住址:湖南宁乡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无 入院时间:2012年02月23日09时29分记录时间:2012年02月23日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入院方式:平车推送 主诉:胸闷、气促10余年,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011年8月4日因反复胸闷10年、胸痛1年余,加重伴气促、咳嗽3天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频发室早心功能Ⅲ级2)慢性支气管炎3)腰椎骨质增生",给予抗心衰、抗炎、护心、降压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011年8月10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坚持在家服药治疗,病情仍有反复,2011年10月26日因反反复胸闷、气促10年,加重2天再次入院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频发室早心功能Ⅲ级2)慢性支气管炎3)腰椎骨质增生",予以抗心衰、护心、利尿、抗炎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于2011年11月1日出院。 出院后一直坚持在家服药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 qd; 福辛普利钠片10mg qd; 辛伐她汀片20mg qn。),病情仍有反复,于2012年01月15日因反复胸闷、气促10年,加重2天第三次入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心功能3级,2)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3)腰椎骨质增生",予扩冠护心、调脂、护胃、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好转,于2012年01月20日出院。 出院后,患者在家静养休息,并规律服药治疗,病情控制一般。2天前因受凉后再次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较前加重,于轻微活动下即可出现气促,伴有咳嗽,少量白痰,无畏寒、发热、胸痛、心悸、头晕、头痛、腹痛、腹泻,遂于今日再次来我院诊治,门诊以"冠心病"收住我科。患者此次病情加重以来,睡眠欠佳,食欲精神较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详见第一次入院记录 体格检查 T36、8℃,P105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端坐体位,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5mm大小,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翼煽动,无外耳道流脓,口唇发绀,咽部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颈软,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肿大。双侧胸廓对称,呼吸运动自如,触觉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侧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腋前线处,无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得,二尖瓣区可闻及SM2/6吹风样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音调不高。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轻度浮肿,右下肢肌力4级,双膝反射存在,克布氏征阴性,巴彬斯基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侧第6肋间隙锁骨中线腋前线处,无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5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得,二尖瓣区可闻及SM2/6吹风样杂音。 辅助检查结果: 无 入院诊断::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扩大心房颤动心功能4级 2、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郑艳丽陈国军刘洁琼 【摘要】心脏瓣膜病(valvularheartdisease)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的结构异常,即粘连、增厚、变硬、挛缩等,从而引起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目的讨论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对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内科护理。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内科护理可以避免病情更加严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内科护理 心脏瓣膜病(valvularheartdisease)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粘液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的结构异常,即粘连、增厚、变硬、挛缩等,从而引起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上最常见的瓣膜病为风湿热所致的风湿性心瓣膜病。其次可见于动脉硬化及老年性退行性变所致的

瓣膜钙化、增厚。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亦能见到。最常累及的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较少被累及,而肺动脉瓣病变极少见。 一、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瓣膜病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多发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约1/3病人无明显风湿热史。二尖瓣受累是风湿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占95%~98%,其次是主动脉瓣,占20%~35%,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分别为5%及1%左右。二尖瓣狭窄又是风湿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常与二尖瓣狭窄同时存在,亦可单独存在。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由于炎症、变性、退行性变等,瓣膜缩短变形,产生关闭不全,从而导致主动脉内血液在舒张期反流入左心室,使左心室扩大、肥厚,久之可发生左心功能不全。另由于舒张期血液反流回左心室,可引起外周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主要脏器如脑、冠状动脉等灌注不足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四、主动脉瓣狭窄 由于主动脉瓣交界处粘连、融合,使瓣膜开放受限,引起狭窄。正常成人主动脉瓣口面积均大于3.0cm2,当瓣口面积减小一半时,临床可以代偿;当面积小于1.0cm2时,才可能出现临床表现。主动脉瓣口狭窄使左心室射血受阻,因而左心室明显肥厚,久之可出现左

心瓣膜病病人的护理一套题

心瓣膜病病人护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脏瓣膜病 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 4.联合瓣膜病 5.水冲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脏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_________。 2.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__________________,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3.发生心脏瓣膜病变时,各瓣膜中以_______________的病变最为常见。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脉压差增大导致的的周围血管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心病患者应积极预防_____________,以防其反复发作加重瓣膜损害。 6.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 7.二尖瓣狭窄病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哪些? 2.如何正确采集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血培养标本?

3.简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应用原则。 4.二尖瓣狭窄的并发症有哪些? 四、病例分析题(共20分) 男性,农民,42岁,劳累后心悸、气促10年,咯血3小时。10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劳累后心悸、气促,无胸痛及咳嗽。平时易患“感冒”,间断服用头孢类抗菌素。3小时前在田间劳动中突然咯血3次,总量约50ml,鲜红色,伴乏力、心悸及气短,被送来急诊室。患病以来精神可、食欲佳,无发热及胸痛,睡眠佳,尿、便正常。既往史:有间断双肩部疼痛及膝关节肿胀,活动稍受限制。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 37℃,P 78次/分,R 18次/分,BP 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出血点、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苍白及紫绀。咽无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26×109/L,Hb 146g/L,PLT 285×109/L。空腹血糖5.4mmol/L。 (1)该病人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分)? (2)写出两个主要的护理诊断(3分)。 (3)如何进行护理(5分)? 五、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心脏瓣膜病的护理

心脏瓣膜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风湿性心脏病史、风湿热史、过敏史、家庭史、先天性心脏病史。 2、评估患者近期是否有感染的发生。 3、评估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咯血、咳嗽、二尖瓣面容或心衰的体征等。 4、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1、发热的护理:与风湿活动并发感染有关。定时测量体温,高热患者每 4小时测量一次,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注意饮水量、尿量及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与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抗风湿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可导致胃肠道反应,牙龈出血、血尿、柏油样便等不良反应,宜饭后服药并观察有无出血。 3、饮食与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步增加活动。 4、保持身体清洁舒适:每天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与舒适。 5、避免潜在并发症的发生:(1)避免心衰的发生: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等诱因。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

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少尿、水肿等症状,一旦发生则按心衰进行处理。(2)避免栓塞的发生: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预防附壁血栓形成和栓塞。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协助患者翻身、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疾病知识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有手术适应症者劝患者尽早择期手术、提高生活质量,以免失去最佳手术时机。 2、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日常生活中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及咽炎患者接触,一旦发生感染立即用药治疗。 3、避免诱因: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4、指导合理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四、注意事项 1、育龄妇女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妊娠和分娩时机。 2、坚持服药,坚持门诊随访。 3、适当锻炼身体,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用药。 4、告诉患者及家属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有手术适应症者劝患者尽早择期手术。

【实用】-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心脏瓣膜病护理常规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是由于炎症、缺血性坏死、退行性改变、粘液瘤样变性、先天性畸形、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包括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室扩大和主、肺动脉根部严重扩张也可产生相应房室瓣和半月瓣的相对性关闭不全。二尖瓣最长受累,约占70%,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病变者占20%-30%,单纯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5%,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者少见。 常见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 1.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热。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当瓣口面积减少至2cm2以下(轻度狭窄)时,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代偿性扩张及肥厚以增强收缩。此时病人多无症状,变现为代偿期。当瓣口面积减少到1.5cm2(中度狭窄)甚至减少到1cm2(重度狭窄)时,左房压力开始升高,使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相继升高,导致肺顺应性降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称左房失代偿期。由于左房压和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小动脉反应性收缩,最终导致肺小动脉硬化,肺动脉压力增高。重度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有心事肥厚扩张,导致有心衰竭,称右心衰竭。临床表现有代偿期: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失代偿期:左心衰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右心受累期(食欲减退、腹胀、肝脾肿大)。重度二尖瓣狭窄者常有“二尖瓣面容”,双颧绀红,口唇轻度发绀。 2. 二尖瓣关闭不全:常与二尖瓣狭窄同时存在,亦可单独存在。风湿性炎症引起瓣叶僵硬、变性、瓣缘卷缩、连接处融合及腱索融合缩短,使心室收缩时两瓣叶不能紧密闭合。由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部分血液反流入左心房,长期持续的左心负荷过重使左室心肌功能衰竭,逐步出现肺淤血—脉高压—右心衰。 3. 主动脉狭窄:正常人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风湿性炎症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瓣叶纤维化、僵硬、钙化和挛缩畸形,引起狭窄。当瓣口面积减少一半时,收缩期仍无明显跨瓣压差;当瓣口面积≤1.0cm2时,左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逐步出现左心室进行性向心性肥厚。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主动脉狭窄典型的三联征)。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06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一、A1 1、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时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抽取血培养后使用抗生素 B、选用杀菌剂 C、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后调整抗生素种类 D、疗程至少4~6周 E、感染未控制时绝对禁忌手术 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栓塞时最常见的为 A、脑动脉栓塞 B、肺静脉栓塞 C、肾动脉栓塞 D、脾动脉栓塞 E、四肢动脉栓塞 3、风心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 A、抗风湿 B、抗心衰 C、瓣膜置换 D、抗感染 E、抗心律失常 4、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脑栓塞多发生在 A、室性早搏时 B、房性扑动时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 D、房性颤动时 E、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时 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X线检查心脏呈 A、靴型心 B、梨形心 C、烧瓶样心 D、普大心 E、马蹄样心 6、引起心脏瓣膜损害最常见的原因 A、高血压 B、贫血 C、心肌病 D、病毒性心肌炎 E、风湿性心肌炎 7、二尖瓣狭窄患者大咯血的可能原因是 A、肺静脉曲张破裂 B、急性肺水肿

C、肺梗死 D、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 E、支气管小动脉破裂 8、某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卧床4个月余,每天需做下肢被动活动和按摩,其目的是 A、促进末梢循环,减少回心血量 B、防止肢体肌肉萎缩 C、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D、防止足部发生压疮 E、使病人舒适,促进睡眠 9、联合瓣膜病的最常见类型是 A、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关闭不全伴主动脉瓣狭窄 C、肺动脉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肺动脉瓣狭窄伴心尖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狭窄伴三尖瓣关闭不全 10、直接引起心脏后负荷加重的瓣膜病为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11、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 A、二尖瓣 B、三尖瓣 C、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 E、静脉瓣 12、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 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 D、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E、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 13、不属于周围血管征表现的是 A、脉压增大 B、大动脉枪击音 C、毛细血管搏动征 D、水冲脉 E、细迟脉 14、二尖瓣关闭不全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陇东学院课程教案 课题及课时: 第六节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课时;2 授课类型理论讲授 授课时间第周第节 教学目标: 1.掌握心脏瓣膜病及风湿性心瓣膜病概念。 2.熟悉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临床表现。 3.掌握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教学要点: 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基本护理诊断及基本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不同心脏瓣膜病的的临床表现的区别 难点:各种心脏瓣膜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六节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 学习要求: (一)掌握各类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 (二)熟悉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三)了解各类心脏瓣膜病的诊断要点。 一、二尖瓣狭窄(30分钟) (一)临床表现:主要是左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表现 1.症状:(1)呼吸困难:失代偿期可有劳累后呼吸困难 (2)咳嗽、咯血和声音嘶哑 (3)右心衰表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少尿、水肿等。 2.体征:二尖瓣面容,心尖部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如闻及开瓣音提示瓣膜的弹性及活动度尚好。(二)实验室检查: 1.ECG:二尖瓣型P波,双峰型、切迹宽大P波 2.X线:左心房扩大,肺动脉段突出、犁型心。晚期右心室扩大。 (三)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风心病首要潜在并发症,是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2.心律失常:以房颤多见 3.血栓栓塞:以脑栓塞多见。 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5.肺部感染:常见,为诱发心力衰竭主要原因之一。 6.急性肺水肿:严重并发症,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0分钟) 1.症状:左心功能失代偿表现:乏力、疲倦、劳累后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2.体征:心尖部可听见全收缩期粗糙高调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下处传导。 三、主动脉狭窄(15分钟)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心脑供血不足表现(1)心脏:心悸、心绞痛(2)头部:搏动感、头晕 (3)左心衰表现:呼吸困难 2.体征:(1)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2)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高调、叹气样递减型杂音,向心尖部传导 (3)外周血管征:颈动脉搏动明显、点头征、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 (二)实验室检查:靴型心 (三)并发征:左心功能不全----为主要并发症 四、主动脉关闭不全(15分钟) (一)临床表现:1、症状:三联征:劳累后呼吸困难+晕厥+顽固性心绞痛 2、体征:抬举性心尖搏动、主动脉瓣听诊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粗糙响亮收缩气喷射性杂音,向颈部、心尖区传导 (二)并发症:左心功能不全常见 五、护理措施(50分钟) (一)一般护理: 1.环境: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加强抵抗力。低钠盐,少量多餐 3.体位:没有特殊体位要求,左房内有巨大的附壁血栓时要严格卧床休息 4.休息:根据心功能状态安排活动量,预防便秘,避免加重心衰 5.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心脏大小、杂音变化;有无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风湿活动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