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教案2

翻译教案2

翻译教案2
翻译教案2

第二课: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实训

教学目的:

1. 学习翻译必须具备的基本功(4点)。

2. 正确处理翻译中的几个关系。

重点和难点:

1. 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2. 用译文把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

参考书目: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作者:庞春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实用日语翻译 主编 薛朝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9

实用中日文口译(同声传译) 周殿清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二

课:翻译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翻译的过程是个理解与表达的过程。换句话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文的理解以及用译文表达出来两个阶段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理解,也可以说这是翻译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了解并掌握原文的基本思想。第二个阶段是表达,就是用译文把理解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日汉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因此在构词、语法规则、句法构造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在思维形象、表达习惯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注意语序结构的不同

我们知道汉语的基本词序为: 主—谓—宾

而日语的词序基本型则为: 主—宾—谓

例如: 你——吃——什么 小王——看——电视

あなたは——何を——食べますか 王さんは——テレビを——見ます

因此在日语的汉译中,谓语一定要前移。

自分の顔と名前とを——売り、人気とお金とを——手に入れる

出卖——自己的面孔和名字、换取——声望与金钱

还有在日语句中主语往往是被稳去的(不出现),我们仅凭谓语动词的表现,就能判断出主语是谁。但在汉语中如果没有了主语,听话的人就会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了。

例如:ペッキンは——初めてですか。

您是——第一次来北京的吗?

お荷物を——お持ちしましょう

我帮你——拿行李吧

二、思维形象的差异

由于各自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等不同的影响,各种语言截取外界事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思维形象是人们对事物属性所产生的联想,不同民族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不同,联想自然也就不同了。比如,汉语中

的“天生有福”,俄国人说“穿着衬衣生下来”;英国人说“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德国人说“梳好头才出世的”;而日本人则说“幸運の星のもとに生まれる”。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属于内陆文化、农耕文化;日本文化则属于海洋文化。这完全可以从语言上得到印证。 比如说“牛”,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就大不相同。 中国人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与牛相依为命,一起辛勤劳作,对“牛”的评价是忠诚老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因而牛成了值得崇尚的“榜样”。便有了“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等褒义词,并且还常被人用来表扬人“老牛亦知夕阳晚,不待挥鞭自奋蹄”。 然而日本人对牛的印象却是愚蠢、笨拙、缓慢的。这从日语的辞典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如:牛に喰らわる——上当受骗;

牛の歩み——进展缓慢; 牛の籠抜け——笨手笨脚;

牛の角を蜂が刺す——麻木不仁。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居海岛,食鱼虾,对牛的恩泽与好处可能没有那么切身的体会。相反日本人则喜欢

用鱼虾表现自己的文化色彩。如:腐っても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米面海老でたいを釣る——抛砖引玉;海老の鯛混じり——鱼龙混杂。

三、比喻成分有不同

比喻运用得当,可以使意思更具体、道理更明白、形象更生动;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但对比喻的翻译,不能直译,只能意译,否则是会闹出笑话来的。

如:ひょうだんから駒(こま)——弄假成真;

芋を洗う—— 像煮饺子似的(拥挤不堪)

四、注意表达方式:

日、汉的表达方式不同,对于翻译者来说这是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来看下而的这几个例子:

1.您说的都对。

2.科长,有人找您。

3.重庆是一座有名的山城。

4.头痛得厉害。

5.幸会、幸会。

6.请大家尽情欣赏吧。(欣赏:かんしょう鑑賞)

五、商务常用日语(ビジネス常用語)

1.こんにちは。

2.お元気ですか。

3.お久しぶりですね。

4.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5.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我先告辞了

6.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ございません) /抱歉(对不起)

7.お疲れさまでした。 /您辛苦了

8.お願いします。 /拜托(求)您了

9.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请多关照(幸会、幸会)

10. 自己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请允许我做下自我介绍

作业部分(实训练习):

一、把下列日语的句子翻译成中文。

1.自己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2.お会いできまして、うれしいです。

3.おひさしぶりですね。

4.私が王です、お迎えにまいりました。

5.わざわざ出迎えにいただき、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6.これから、いろいろ手配しておきますから。

7.これからご迷惑をかけますが。

8.これは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どうぞ。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日语:

1.飞机晚点这么多时间,很抱歉让你久等了.(很抱歉: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

2. 我第一次来这家店,窗外的景色很漂亮呀.(第一次来:初めてです

窗外的景色:眺め)

3.黄金周你打算怎么过? (黄金周:ゴールデン?ウイーク)

4.我做了民意调查,想去温泉的占大多数. 

(民意调查:アンケート; 占大多数:大分占めています)

5.我想拜访小林先生. →那你预约了吗? (お会いにする/お訪ねする)

6.小林他正在接待客人,请你稍等10分钟左右.(正在接待客人:来客中です)

课外知识补充

1 石橋を叩いて渡る(いしばしをたたいてわたる) 谨小慎微原义为石头桥也要敲着过。引申指万分谨慎,小心从事。汉语可译作谨慎小心,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摸着石头过河等。

2 板につく(いたにつく) 得心应手

是指演员的演技与舞台相和谐之意,引申表示动作,态度等与其地位,职业相符,相吻合之意。汉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根据场合不同可分别译作(演员)演技娴熟,(火候)恰如其分,(工作)得心应手,合适,得当等。

3 犬の遠吠え(いぬのとおぼえ) 虚张声势

与中国的俗语好狗不叫,叫狗不凶同源,原义为狗在远处吠。意为背地逞英雄,背后耍威风,常用于比喻胆小鬼在背后逞凶或说别人坏话。可译为门后耍枪,虚张声势等。

4 芋を洗う(いもをあらう) 拥挤不堪

是形容人聚集很多,相当于汉语的像煮饺子似的。中日这两个惯用句都很形象,但因中日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表达方式不同。日本人平日常食用的芋剥皮后手碰到很痒,所以常把很多剥了皮的山芋放在小筐或桶里冲洗,由此而得这一形象的表达方式。

5 腕を揮う(うでをふるう) 大显身手

腕是手腕,臂膀的意思,引申为本领,能力等。是指掌握的本领或技术能够运用自如,充分地发挥出来。汉语为大显身手,施展才能,大展才华等。

6 旨い汁を吸う(うまいしるをすう) 不劳而获

旨い原义是指食物等好吃,味美。此惯用词的意思是指自己不费半点功夫,而获取他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相当于汉语的不劳而获,占便宜,捞油水,揩油等。

7 蝦で鯛を釣る(えびでたいをつる) 抛砖引玉

原以为用虾来钓加吉鱼。加吉鱼是一种名贵的鱼。此惯用句用于比喻用很微小的东西或微不足道的努力而获取很大的利益。汉语可译作抛砖引玉,施小惠占大便宜,一本万利等。

8 大目に見る(おおめにみる) 睁一眼闭一眼

表示对一些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不深究。汉语可译作宽容,不深究,放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用时可以变化。按动词見る的活用方式来活用。

9 お株を奪う(おかぶをうばう) 取而代之

株是本家,正宗无祖之意。意思是把别人的拿手好戏抢到手,取而代之。汉语可译作顶行,取而代之,撬行等。使用时其中的お不可省略。

10 お茶を濁す(おちゃをにごす) 含糊其辞

是指把某个场面很顺利地敷衍过去。汉语可译作敷衍塞责,搪塞了事,含糊其辞等。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英汉翻译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从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 适当补充口译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英汉翻译教程》和《汉英翻译教程》课程的教学分为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和短文翻译两个阶段,其分别要求是: 1、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掌握10000-12000 个词汇以及这些单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6000 个词 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 熟练地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 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 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翻译能力: 能借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 词。 2. 短文翻译阶段的基本要求: (1)词汇 1

专业英语翻译教案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课程大纲及教案 专业名称:英语专业 课程名称:《翻译》(1) 主导教材: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所属课程组:翻译组 课程负责人: 适用年级:英语专业本科2003级200 5 —200 6 学年第一学期

翻译(1)(2)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翻译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030903081,030903082 学分:4 学时:68 开课学期:五、六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和理论认识,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基本要求,即:能运用翻译理论与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译文忠实、流畅,译速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汉字,使之可以胜任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学以及其他涉及翻译能力的工作。 2、[课程要求] 本课程为系列专业基础课,由英译汉和汉译英组成,要求学生按顺序修读。为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布臵相当数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要点] 本课程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重点是翻译技巧的介绍与练笔,翻译内容涉及各类文体、各个领域。课程安排按照讲练结合的原则展开,帮助学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训练翻译的基本技能。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讲评,强化学生对不同文本语体特点和翻译原则的认识,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或运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打下坚实的双语转换实践基础。 2、[教学安排] 本课程教学依据教学大纲,安排在本科三年级上、下两学期进行,共计68学时,其中36学时为英译汉,32学时为汉译英,每周2学时。教学计划允许授课教师在具体操作中有一定的灵活度,但至少应包含以下3部分的主题内容: 1)翻译概述(含翻译的标准、原则、过程、中外翻译简史及翻译名家的主要观点等); 2)翻译技巧讲练(介绍主要的英汉互译技巧,结合学生的练笔进行讲评); 3)多视角的翻译实践与研究(不同领域的翻译实践及其操作原则与技巧,如外来词 翻译、报刊标题及新闻翻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广告翻译、文化与翻译等; 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始涉猎翻译的前沿理论,提高学生对翻译的理性认识,目的在 于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翻译实践或理论研究开辟一个窗 口)。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小学启蒙趣味英语教案

小学启蒙趣味英语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有趣”的互相介绍,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从而在我和孩子们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信任感。

2、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3、让同学们熟悉前13个英文字母大小写的书写及发音,(可通过下载正版的读音,来引导孩子们的发音) 教学难点: 1、如何做到有趣的互相介绍,并且达到互相信任的程度。 2、纠正他们的发音,让他们发音更标准。 3、引导他们学习ABC英文歌。 教学过程: 1、首先,我会向孩子们做有趣生动的自我介绍,尽量做到让孩子们喜欢我。然后,让孩子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向我做自我介绍。 2、简单地向孩子们介绍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重要性。 3、接着,摸清楚孩子们对26个字母(汉语发音)的掌握情况。可通过现场“笔试”,口头提问的方式 4、通过一首ABC英文歌导入26个字母的英文发音。 5、逐一向孩子们介绍前13个字母的正确书写及发音。(可借助所下载的正版发音来纠正孩子们的发音) 5、布置孩子们放学后,好好复习所学的13个英文字母的发音。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巩固上节课所学的13个英文字母的发音与书写,并且掌握剩下的13个字母的发音与书写。 2、教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英语交际用语。 教学难点: 1、对于简单交际用语的发音,可能孩子们发音不标准,并且记不住该怎么发音。可能孩子们会采用一种“中文记忆法”进行记诵,导致发音不标准。 教学过程: 1、采用听写以及课堂点名的方式,检验孩子们上节课所学的13个英文字母的书写与发音。 2、接着,通过借助录音,教会孩子们剩下13个字母的发音与正确书写。 3、重新“温习”ABC英文歌,从而巩固所学的26个字母的正确发音。 4、请一位孩子上来做我的搭档,与我进行简单的对话。如:我——你好。 孩子——你好。 我——你叫什么名字呢? 孩子——我叫、、、 我——现在,你几岁了?

汉英翻译教案

汉英翻译教案 I 提示 ·原文来源 林庚、冯沅君主编,1980年,《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文来源 < 1 >译文1为翁显良译,选自翁显良,1985年,《古诗英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 2 >译文2、3选自吕俊、侯向群编著,2001年,《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译文4为Schlepp译,见黄国文《从<天净沙? 秋思>的 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4>译文5为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见黄国文《从<天净 沙? 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 ·语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 1 >篇章本单元为一首曲,作者马致远(1250-1323)是

元代戏曲家,但散曲更著名。《天净沙?秋思》不仅是 他的代表作和元朝散曲小令中的杰作,也是脍炙人口、历代传诵的名篇。全曲描写一个秋暮行人的见闻与心 情,情景均嫌衰飒。 < 2 >句式曲,源于民间,属于可以合乐歌唱的长短句,是诗词发展到元代的新的文学形式。曲和诗词的区别 是:曲没有字数限制,而诗词是有字数限制的。不过 在句式结构上,曲与诗词一样,句式结构多为名词或 名词词组,很少使用完整的简单句或复合句,这是因 为在短的篇幅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能不力 求简洁,凡可以省去而不至于影响语意的字,往往都 从省略。”(王力.2002:261)由于多种原因而省略 去主语、谓语或其他成分,或是介词或是连词,但是 所省略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往往又是很难确定的;即 便如此,诗句的大意还是容易猜着的;诗人以大意的 表达为满足。(王力.2002:270)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的意合性在诗/词/曲的运用中达到极至。汉语是 一种诗歌式语言。 < 3 >语义散曲是一种吟唱,用韵密,几乎是句句押韵,而且不准换韵,一韵到底。散曲用词也比较口语化, 整体上的语言都是朴素新鲜的。 < 4 >翻译策略传统的翻译研究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重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教案 1、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中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3、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高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 1、翻译的基本方法是“对”,即“对译”,要求逐字逐句的落实。如:古(古代)学者 (求学的人)必(一定)有(有)师(老师) 2、具体方法为“换”、“留”、“删”、“补”、“调”五字诀 ①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国号、庙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

英语翻译教案 (8)

2.3.3 Omission Great disparities exi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vocabulary, grammar and rhetoric, so if the words or some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 that are indispensable in English are translated directly into Chinese without any adjustment, the translation may turn out to be redundant, and the translation may be found to lack smoothness. Such case calls for the omission of the redundant words or phrases. However, omission does not mean to omit som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text; instead it aims to avoid unnecessary repetition or redundancy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conform to the idiomatic expression of Chinese. 2.3.3.1 Omitting Conjunctions 汉语倾向于注重意合(paratactic),以意统形,词句之间往往以意联结,没有一定的连接词,比较灵活;英语则倾向于注重形合(hypotactic),以形统意,词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结关系,比较呆板。English is characterized by hypotaxis, so a lot of conjunctions are used to make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es clear. However, Chinese emphasizes parataxis. It does not care much about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form; as long as the meaning is clearly expressed, some elements in the form can be omitted. Thus some conjunctions are omitted in E-C translation. (39) The soft can overcome the hard, and the weak can defeat the strong. 柔能克钢,弱能制强。 (40) If my thin smile didn’t match father’s full-fledged grin, it was because I had prayed for a guitar or a piano. 我淡淡一笑,满不像爸爸那么喜笑颜开,因为我一直巴望着有一把吉他或一架钢琴。 2.3.3.2 Omitting Pronouns One of the devices to achieve cohesion in English is to use pronouns to refer to the nouns previously mentioned, but the use of pronouns is not as common in Chinese as in English. Therefore, so long as the meaning is clearly expressed, the pronouns are always omitted in E-C translation. (41) I wrote a letter to him last week, but I wonder if he has received it. 我上周给他写了一封 信,不知收到没有。 (42) The significance of a man is not in what he attains but rather in what he longs to attain.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已获取的,而在于渴望获得什么样的东西。 2.3.3.3 Omitting Articles Articles are a special English word class. There are no articles in Chinese, so wh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hey are always omitted. For example: (43) Any home appliance must be handled with care whether it is a TV set, a VCR or a microwave oven. 家电都需要轻拿轻放,不论是电视机、录像机、还是微波炉。(44) Autumn is the truth. It had to be autumn (unless the fabled apple fell unseasonably) that inspired Newton to discover the law of gravity. 秋天就是真理。只有秋天才能激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灵感,除非那只传说中的苹果落得不合季节。

英汉互译一第1课教案

广西师范学院《英汉互译(一)》课程教案 编号: 15-1 开课单位:外语系授课教研室:翻译写作 课程名称:《英汉互译(一)》授课教师:唐旭光 教材:《新编英汉互译教程》,授课对象:06级英语专业2、3、5班

《英汉互译(一)》第一讲翻译简论与主要翻译方法 (A Brief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and Majo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1.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started along with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lourishingly in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In fact, translation, which is a very complex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linguistics, psychology, soci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communication theory, literary criticism, aesthetics, and semiotics. As translation study is a cross-discipline and cross-culture subject involving many aspects of human knowledge, the lack of a fully acceptable theory of translation should not come as a surprise. Meanwhile, quite a number of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have become universally acceptable and widely applicable. They are, of course, the fruits of many translation theorists and translation practitioners at home and abroad. 2.The Origin of Translation Language makes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freely so as to complete important tasks in human life. Translation makes it possible for people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to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so as to complete important tasks in their life. Theodore Savory points out, “Translation is almost as old as original authorship and has a history as honorable and as complex as that of any other branch of literature”(申雨平, 2002:4). In Zhou Dynasty there were different forms of address for translators in different places. “Translators are called Ji in the east, Xiang in the south, Didi in the west, and

实用英汉翻译教案(第一)

1. 翻译的定义 1) To render in another languag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转换成另一种语言。--《韦氏大词典》 2)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 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Dubois 3) “把一种语言的文字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辞海》、《现代汉语词典》 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有时在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有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进行,这种实践活动更多的应用于前者。 2. 翻译的目的 翻译作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就是在掌握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不断的翻译实践,学习翻译的各种技巧,提高翻译水平。翻译是较高层次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对象为英汉两种语言都达到了相当水平的学生和自学者。因此通过翻译,对已掌握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验,找出漏洞,弥补不足,并使这些能力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搞翻译,而翻译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学习。 3. 翻译的历史 1)Translation in Bible O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here is a central paradigm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at is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Bible, the most translated book in the world. Now the whole earth had one language and few words. And as men migrated from the east, they found a plain in the land of Shinar and settled there… Then they said, ―Come, let us build ourselves a city, and a tower with its top in the heavens, and let us make a name for ourselves, lest (otherwise) we be scattered abroad upon the face of the whole earth.‖And the Lord came down to see the city and the tower, which the sons of men had built. And the Lord said, ―Behold, they are one people, and they have all one language; and 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what they will do; and nothing that they propose to do will now be impossible for them. Come, let us go down, and there confuse their language, that they may not understand one another’s speech.‖ So the lord scattered them abroad from there over the face of all the earth, and they left off building the city. Therefore its name was called Babel, because there the Lord confused the language of all the earth; and from there the Lord scattered them abroad over the face of the earth. 上帝造人之后,赐福于人,人们安居乐业。然后,一群无聊人士希望后世记住这个时代,决心合力修建一座通天高塔,即Babel Tower。上帝恐慌,不希望这个奇观建成,于是让人们分化成不同的语言,令其不能交流。之后,因为沟通不畅,工程被迫放弃,而且人类从此不再团结,因为语言不通而分化成不同部落,并由于沟通问题,经常发生战乱,因此再无力撼动上帝的权威。巴别塔就是通天塔,比喻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也表示变乱(人类不再团结)。拜Lord所赐,我们今天要拼命学英语,外国人也要受汉语煎熬。而且,各种分歧,甚至战争,都或多或少由语言文化沟通不良引发。 2) Translation in China Actually the earliest translation can be dated back to ancient time. Versions in two languages used in

优秀英汉翻译教案

3.1.1 将单词分译成汉语的句子 1. She was pardonably proud of her wonderful cooking. 她可以谅解地为自己高超的烹调技艺感到自豪。 她自夸她高超的烹调技艺,这是有情可原的。 2. The ancients tried unsuccessfully to explain how a rainbow is formed. 古人曾试图说明虹是怎样产生的,但没有成功。 3. Chairman Mao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 tandable pride of his policy of “self-reliance.” 毛主席在谈到他的“自力更生”的政策时,也许有些自豪感,这是可以理解的。 4. He shook his 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 他摇了摇头,两目睁得圆圆的,接着又眯成一条线,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色。 3.1.2 将词组或短语译成汉语的句子 1.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2. I’m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he lost the game. 我惊奇地获悉他在比赛中失利了。 我听说他在比赛中失利了,感到十分意外。 3. Men are too clever to let themselves be cheated by fashion designers. 男人们很聪明,他们不会上时装设计师的当。 4.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ly accepted law.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是一条普遍公认的规律。 5. Their power increased with their number. 他们人数增加了,力量也随之增强。 3.1.3 将分句译成句子 1. On behalf of all of your American guests,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我谨代表所有美国客人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无可比拟的盛情款待,中国人民以这种盛情款待而闻名世界。 2. He just stood there with his arms folded when he might have given me a hand. 他本可以帮我一把,却偏偏只是站在那儿袖手旁观。 3. Basic education is the key area where according to a study of 30 countries by an outstanding economist the return is 30%. 基础教育是一个关键领域;据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对30个国家的研究,其收益率为30%。4. Three may keep secret if two of them are dead. 若要三人保密,除非两人死去。 3.2 名词性从句的译法 4. It’s quite probable that he is gone.(他已经走了,那是很可能的。) 他很可能已经走了。 5.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用that,what,how等引导的宾语从句汉译时一般不需要改变它在原句中的顺序。 1. I told him that because of the last condition, I’d have to turn it down. 我告诉他,由于那是最后一个条件,我只得谢绝。 2. Can you hear what I said? 你能听得到我所讲的吗?

《英汉翻译》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 课程模块: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方向必选课 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一学期内上完,每周2课时。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 适用专业: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 成绩考核:考试课 开课教研室:英语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英汉翻译教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教学分配在英语专业二年级进行。 课程任务:《英汉翻译教程》任务是,从英译汉和汉译英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围绕翻译的基本理论、英汉异同的对比以及翻译实践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较好地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适当补充口译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与要求 第一章翻译概论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介绍世界和中国翻译史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对翻译标准、翻译基本方法、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在翻译练习中体现并强调翻译理论的运用。 【教学内容】 翻译的作用与使命,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式,笔译与口译,可译性与不可译的补偿,中国翻译史,翻译练习

英语翻译教案

2.4Techniques Used in C-E Word Translation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间的显著差异,翻译中想要使汉英在表层结构上达到完全对等而又不损害原文的语义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语义,同时又能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就必须采取各种翻译技巧,如词类转换、增词法、省略法等。 2.4.1 Conversion 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译文必须改变某些词的词性,当然,前提是保证原文意思不发生变化。在汉译英时,词类转换频率很高,为的是摆脱汉语束缚,发挥英语的优势,这样才能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众所周知,语言是个无限生成的系统,在翻译实践中,词类转换的情形也是千变万化的,下面介绍几种汉译英时常用的词类转换情况。 2.4.1.1 动词的转换 汉语多用动词。一个汉语句子中含有几个动词的情况很常见,但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却不高,因为英语可以利用介词、非谓语动词等来完成动词的功能。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汉语的动词可以转换为名词、形容词和介词。 A. 转换为英语名词 英语中名词用得多,而汉语中动词用得多,所以汉译英的过程中往往要伴随着汉语动词向英语名词的转换。如果这些汉语动词有副词修饰时,副词一般也要相应转换成形容词,例如: (1)航空公司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航班,旅行团被迫改变行程。 The last-minute cancellation of the flight by the airline compelled the travel group to change its itinerary. (2)我猜想她缺席一定有原因,因为她通常是不擅离职守的。 I presume there is a good reason for her absence as she rarely stays away from work without approval. (3)邓小平在“十一大”上说:“一定要少说空话,多做工作”。 Deng Xiaoping said at the 11th Party Congress, “There must be less empty talk and more hard work.” (4)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China’s successful explosion of its first atom bomb caused tremendous repercuss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B. 转换为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 英语中介词使用频率相当高,有些介词具有很强的动作意义,所以汉语中的某些动词也 可以转换成适当的英语介词或介词词组来表达,例如:

汉英翻译教案

汉英翻译教案 【篇一:翻译教案】 使用教材: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 教学目标:了解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研究的问题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翻译练习讲评相结合 重点: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translation is an n art/science/craft?) 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严复、傅雷、钱钟书、刘重德 3.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鲁迅—宁信而不顺;梁秋实、赵景深:宁 顺而不信 难点:1.直译与意译 2.归化与异化:归化派代表人物尤金.奈达,异化派代表人物韦努蒂 课时分配:课堂讲授60分钟;课堂小节10分钟;课堂作业20分 钟 教学内容: 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is an art/ science/craft? 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 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 傅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 刘重德: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closeness. 阅读本讲全文 课后练习:p.6 第三大题 第二讲翻译的过程 教学目标:怎样去理解和表达;学会表达的基本策略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翻译练习讲评相结合

翻译教案2

第二课:翻译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实训 教学目的: 1. 学习翻译必须具备的基本功(4点)。 2. 正确处理翻译中的几个关系。 重点和难点: 1. 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2. 用译文把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 参考书目: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作者:庞春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实用日语翻译 主编 薛朝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9 月 实用中日文口译(同声传译) 周殿清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第二 课:翻译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翻译的过程是个理解与表达的过程。换句话说,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文的理解以及用译文表达出来两个阶段组成的。第一个阶段是理解,也可以说这是翻译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了解并掌握原文的基本思想。第二个阶段是表达,就是用译文把理解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 日汉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因此在构词、语法规则、句法构造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在思维形象、表达习惯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注意语序结构的不同 我们知道汉语的基本词序为: 主—谓—宾 而日语的词序基本型则为: 主—宾—谓 例如: 你——吃——什么 小王——看——电视 あなたは——何を——食べますか 王さんは——テレビを——見ます

因此在日语的汉译中,谓语一定要前移。 自分の顔と名前とを——売り、人気とお金とを——手に入れる 出卖——自己的面孔和名字、换取——声望与金钱 还有在日语句中主语往往是被稳去的(不出现),我们仅凭谓语动词的表现,就能判断出主语是谁。但在汉语中如果没有了主语,听话的人就会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了。 例如:ペッキンは——初めてですか。 您是——第一次来北京的吗? お荷物を——お持ちしましょう 我帮你——拿行李吧 二、思维形象的差异 由于各自的民族意识、文化传统等不同的影响,各种语言截取外界事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思维形象是人们对事物属性所产生的联想,不同民族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不同,联想自然也就不同了。比如,汉语中 的“天生有福”,俄国人说“穿着衬衣生下来”;英国人说“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德国人说“梳好头才出世的”;而日本人则说“幸運の星のもとに生まれる”。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属于内陆文化、农耕文化;日本文化则属于海洋文化。这完全可以从语言上得到印证。 比如说“牛”,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就大不相同。 中国人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与牛相依为命,一起辛勤劳作,对“牛”的评价是忠诚老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因而牛成了值得崇尚的“榜样”。便有了“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等褒义词,并且还常被人用来表扬人“老牛亦知夕阳晚,不待挥鞭自奋蹄”。 然而日本人对牛的印象却是愚蠢、笨拙、缓慢的。这从日语的辞典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如:牛に喰らわる——上当受骗; 牛の歩み——进展缓慢; 牛の籠抜け——笨手笨脚; 牛の角を蜂が刺す——麻木不仁。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居海岛,食鱼虾,对牛的恩泽与好处可能没有那么切身的体会。相反日本人则喜欢

实用英语翻译教案(1)

实用英语翻译教案 授课专业:商务英语 授课班级: 11商英(1)、(2)、(3) 授课时间:2012年9月-11月 教师姓名:马越

第一讲翻译概述(2课时)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本讲要点 主要介绍翻译的定义、目的、种类、标准、过程以及翻译者的合格条件的一般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目的和种类(The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Its Kinds) 1.翻译的定义(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涉及两种语言与各种知识,它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有时在不同国

籍的不同语言之间进行,有时在同一国籍的不同民族或不同区域的语言之间进行,但这种实践活动更多地应用于前者。这一活动进行得好坏也就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 同时,翻译被认为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一篇译文在定稿之前,一般都要经过许多次修改,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准。一部名著经常会有数种译本并存。一个译本的反复修改,同一原著的各有千秋的不同译本,都体现了翻译的艺术性。 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因为原著的创作不受语言形式的限制,而翻译既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并不比创作容易,有时甚至更难。难度越大,其艺术性也就越高。应该说,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Question: What is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reproducing in one language the ideas, feelings and styles, etc. which have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2.翻译的目的(Purpose of Translation) 利用语言这一工具使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翻译的目的。翻译(这里指汉英和英汉翻译)作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就是在掌握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不断的翻译实践,学习翻译中的各种技巧,提高翻译水平。翻译是较高层次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对象为英汉两种语言都达到了相当水平的学生。通过翻译,对已经掌握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进行依次全方位的检验,找出漏洞,弥补不足,并使这些能力在综合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学习英语的主要目标是搞翻译,而翻译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这是翻译的一种特殊作用。 3.翻译的种类( Kinds of Translation) 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对翻译作出以下分类: 1)从出发语和归宿语/目标语角度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From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we have translation from native language into foreign language and in turn from foreign language into native language.) 2)从翻译的形式和手段来看,翻译可分为:口译、笔译和机译;(From the translation form or means, we have oral transl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 and mechanical translation.) (后者是现代智能科学和现代对比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可望在某些领域代替人工翻译。) 3)从翻译的内容来看,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政治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等等; (As far as the contents of translation, we have translation of literature, politics and editorial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