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步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需要解决问题:1.信仰缺失。信仰: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

2.为甚么度不存在了。找例子?每个人的度都不一样了在古代对于同一件事的度大概是一样的而现代缺乏天人和以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度就不一样了

3.内心的信仰工业社会物理和工程学

自由辩:1.对方辩友是否承认中庸之道在现实生活中在大多时候被误用了呢?

2.NGO等30多家环保组织发现苹果公司在中国的生产链重金属污染严重,并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中国环保执法过程中的中庸啊,只要交一点钱就没有实质性的处罚啊对方辩友如何解释呢?

实践上是失败的(加大量的例子和事件)

科学和理性成为现在的度思想理论的变化(两种:升华淘汰找例子)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被去除了,理论基础都不在了一个被改的面貌全非理论还是对方辩友说的中庸之道了就像对方辩友去麦当劳要了麦辣鸡堡如果里面的鸡肉都被换成豆腐了了你还会高兴吃他吗?

精典辩词7——中庸之道应不应该提倡(续)历史系四辩陈词(辩题: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观点。

中庸是理念、方向,是对度的准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达到和谐的追求,无论是在孔子《论语》,子思《中庸》还是宋明理学的注解,都承认这个道理,我们做饭要不生不胡,我们吃饭要不饿不撑,才能吃得开开心心,饭没有做熟而停止不做,就是不及,饭已经熟了而仍求彻底,则饭将糊不可食。我们青年人对于长辈,自然要尊敬,但若是事事都遵照长辈的话,让我们产生依赖,对我们的成长显然不利,又例如我们说商人卖东西,要价太多,则不会很多人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只有把握好商家和买家的关系,才能让商家财源滚滚,买家舒心。

中庸之道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而是使矛盾斗争和质变稳步进行。我们不是看见面前的河不知深浅就退却了,我们也不是因为饭可能熟可能不熟就不吃了。中庸之道能让我们小心的探求水的深浅,摸到能让我们踏着过河的石头。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小心的控制好火量,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中庸之道不是断裂的,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意义。

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摈弃前嫌的合作,而我们中大也选择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给中庸之道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

中庸之道的本源给了我们方向,中庸之道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适用性。中庸之道的相对于某事及某情形的具体分析又使我们不至于静止地看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以往地历史不自觉地凝成一瞬,我们充满希望而又目光坚定,当我们在保护民族地同时要打开国门,当我们在发展东部经济地同时加强“西部大开发”。在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我们反思以往的道德传统的现代价值时,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一个理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也许超前消费可以使人们极大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

也许超前消费会让经济短期的的得到发展;

也许超前消费让我们仿佛找到新天地的花明柳暗,但是,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管子》里说:“无度而用,则危本。”

超前消费消耗的是社会生产的积累,带来的是积累与消费结构的失衡,可持续发展得不到实现,我们又怎么让未来充满希望?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地大而物不博,中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超前消费又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可以担当?依*超前消费来拉动的生产,既是总量的不足,更是结构的失衡,只能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样一种饮鸩止渴的发展又怎么让我们可以理得心安?

看看吧,我国几千万的下岗工人就在隙缝中奋力拚搏,千万贫苦人口在血汗中寻求出路;超前消费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盲目消费、奢侈消费,享乐之风随之而来。

职场中庸之道<转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职场中,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事情,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

二、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句话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明了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因众人的是非标准影响自己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判断,然后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领导往往欣赏的是有个性、有主见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能独当一面,今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职场中,要想谋取一个更好的职位,你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好,只待时机一到,马上就能担当重任,而且还要做得很出色。“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身处这个信息时代,社会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节奏很快。知识体系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按时“充电”。即使身处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也应该“居安思危”,考虑以后形势的变动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如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话,总有一天会被淘汰。

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为人处事应该多替他人考虑,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应该多做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他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职场中人与人相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全都是尔虞我诈、欺上瞒下,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真诚相处的。同事之间产生了矛盾,不要针锋相对、一味地去挑对方的毛病,那样只会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无利于职场和睦。首先应该检讨自我一下,自己是否有什么过错,是否对对方产生了伤害,站在他的立场上审视自己。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对人对己都是有益的。

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还可以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举止、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总之,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序言

当在网上搜索此辩题时,正方的资料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而反方资料却凤毛麟角。我是反方四辩,今天的辩论虽然输了,但我的这篇四辩稿还是很出彩的,我谨将此稿上传,望以后有打此辩题者有所参考。

正文

感谢对方辩友的慷慨陈词,是你们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观点——中庸之道不应该提倡。

(以下为纠错段,视具体情况而定,仅此举例)

方辩友刚才一直在强调中庸的定义,孰不知我国五千年思想文化史上,各种思想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何晏集》中有云:“中者,中立也;庸者,常也。”(前半句是为辩者编纂,原著并无此句)汉代贾谊的过秦论中也有:“才能不及中庸”之句。所指“中庸”即为平庸平常。对方辩友总强调你一家之言,是否以偏概全了呢?

(以下为原稿)

还记得2003年的美伊战争吗?美国以其超级大国的地位,打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幌子,向弱小的伊拉克展开狂轰滥炸。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呢?在中庸思想的驱使下,他们在权衡了与美伊兩国的利益关系后,撤出了所有在伊拉克的工作人员,采取折中调和的态度,任凭美国对伊拉克的残忍轰炸而作壁上观。对方辩友,在座的抱有中庸思想的各位朋友,多少伊拉克人民在这霸权主义的战火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你们难道一点都不心痛吗?看到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美军虐囚画面时,你们就一点都不愤慨吗?当今社会各种关系纷繁复杂。大到国际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横行,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纠纷。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社会,如果人人都只顾自身利益,企图对任何矛盾调和折中,那公理何在?正义又何在呢?

现如今的社会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而如今经济发展的最大特性便是残酷的竞争性,从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到吉姆.柯林斯的《基业常青》,由《蓝海战略》到《世界是平的》,哪一个经济类著作没有强调如今经济社会的竞争性?而竞争就是一种矛盾,竞争就必然会有一方的胜利,是没有折中的余地的。中庸思想是根本不适应当今竞争性社会的。所以这样一个狼性的社会,我们要成功就要竞争,要竞争就必然要放弃中庸。

而中庸之道,做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体现了一种保守的生活态度与庸碌的生活方式。而正是这样的保守与庸碌,才使得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们的生活单调乏味,原本鲜活的人生却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与中庸之道相依为命了。

地球人都知道,社会的发展是旧矛盾的解决与新矛盾的产生。而中庸之道所提出的是一种所谓“无过无不及”的零矛盾的社会。试问这又如何实现呢?我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在此告诉对方辩友,这个社会是真实的,是复杂的。我们不可以一厢情愿的将其理想化,如果我们一直抱着中庸之道不放,一直想着“万物并行而不相悖”的骗人的鬼话的话。那么我们最后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的感叹了。

对方辩友,让我们回到这个真实的社会中吧,中庸之道只能缓和社会矛盾,而我们需要的是解决矛盾,需要的是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社会的发展。“安能摧眉折腰倡中庸,使我不得开心颜”。让我们放下中庸之道,勇于挑战,不断竞争,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奋斗吧!

精典辩词7——中庸之道应不应该提倡(续)历史系四辩陈词(辩题: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观点。

中庸是理念、方向,是对度的准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达到和谐的追求,无论是在孔子《论语》,子思《中庸》还是宋明理学的注解,都承认这个道理,我们做饭要不生不胡,我们吃饭要不饿不撑,才能吃得开开心心,饭没有做熟而停止不做,就是不及,饭已经熟了而仍求彻底,则饭将糊不可食。我们青年人对于长辈,自然要尊敬,但若是事事都遵照长辈的话,让我们产生依赖,对我们的成长显然不利,又例如我们说商人卖东西,要价太多,则不会很多人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只有把握好商家和买家的关系,才能让商家财源滚滚,买家舒心。

中庸之道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而是使矛盾斗争和质变稳步进行。我们不是看见面前的河不知深浅就退却了,我们也不是因为饭可能熟可能不熟就不吃了。中庸之道能让我们小心的探求水的深浅,摸到能让我们踏着过河的石头。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小心的控制好火量,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中庸之道不是断裂的,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意义。

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摈弃前嫌的合作,而我们中大也选择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给中庸之道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

中庸之道的本源给了我们方向,中庸之道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适用性。中庸之道的相对于某事及某情形的具体分析又使我们不至于静止地看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以往地历史不自觉地凝成一瞬,我们充满希望而又目光坚定,当我们在保护民族地同时要打开国门,当我们在发展东部经济地同时加强“西部大开发”。在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我们反思以往的道德传统的现代价值时,我们无法忽略这样一个理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应当提倡。

也许超前消费可以使人们极大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

也许超前消费会让经济短期的的得到发展;

也许超前消费让我们仿佛找到新天地的花明柳暗,但是,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管子》里说:“无度而用,则危本。”

超前消费消耗的是社会生产的积累,带来的是积累与消费结构的失衡,可持续发展得不到实现,我们又怎么让未来充满希望?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底子薄,人口多,资源少,地大而物不博,中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3000万,超前消费又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可以担当?依*超前消费来拉动的生产,既是总量的不足,更是结构的失衡,只能是寅吃卯粮,杀鸡取卵,这样一种饮鸩止渴的发展又怎么让我们可以理得心安?

看看吧,我国几千万的下岗工人就在隙缝中奋力拚搏,千万贫苦人口在血汗中寻求出路;超前消费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盲目消费、奢侈消费,享乐之风随之而来。

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开宗明义,什么是中庸之道。《现代汉语词典》中说,中庸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调和折中的态度。在书面语中指德才平凡。而《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中庸是指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也可指不思进取,保守。这种处世之道真的应该被提倡吗?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只有符合客观现状,满足、匹配当下社会需求的观念才值得提倡。这便是我们今天讨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的标准。我方并不是想否认中庸之道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是想说,我们的提倡应当是当下的提倡、对现状、对现实的提倡,而非对过去某个时点的提倡。 我方认为,提倡中庸之道弊大于利,理由如下: 第一,提出中庸之道的背景与当今社会大环境不同。中庸之道是封建制度下的历史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变成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能盲目的照搬封建时期统治阶级利用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要求人安分守己,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中庸,不要锋芒毕露,这样不适合资改时代的发展,新时代需要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而中庸之道会埋没人的创造力、使人丧失掉竞争力,中庸之道只适合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提出中庸之道的目的不适用于当今时代。从历史根源来看。中庸之道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安民、愚民的工具。而当今我们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倡中庸之道很容易被他人利用,中庸提倡的调和折中,在中国官场上往往演化成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现代法治要求明辨是非曲直,而中庸之道一贯各打五十大板的传统做法往往影响到司法的公 正。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第三,中庸之道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是明显违背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而非恪守不变,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与效率的时代。这要求身处时代之中的我们敢于面对挑 战,敢于竞争,敢于大胆开拓进取。而中庸告诉我们,在竞争和挑战面前 要明哲保身,在创新和改革面前要不露锋芒安分守己,在决策面前要折中调和不置可否。这对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与整个时代的大趋势也是相违背的。 中庸之道正象鲁迅所批判的那样:“惰性有两种表现状态:一是听天由命,二是中庸”。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相信: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

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它是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在平衡中寻求发展。其次,对当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即能说中庸之道是适合其发展的。 接下来我们就从社会、个体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就社会层面而言,拿人与自然来讲吧,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可取,一点不借助自然资源又无法发展,如何拿捏呢,经过实践与思考,我们在“无节制”与“一点不”中取了一个适当的点,即“可持续”的概念,戒其“过”,勉其“不及”,这就是度的正确把握。事实证明,中庸之道具备着鲜明的时代意义,不论是我国正在执行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还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在现实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体现着中庸之道的精神。 其次,讨论中庸之道是否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还要看它对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庸之道,所谓道,是理念也是方法。中不偏,庸不易,讲究的是一个持之以恒,是对既定目标的不懈追求。中庸还指中正平和,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胜不骄,败不馁,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不因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因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不急功近利,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理性的看待问题,踏实的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恒心,平和的心态利于我们个人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高度,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讲价值观。现在世界正在走向多元化,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和平相处必走的一条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中庸是一种思想,其本源是天人合一,即达到一种至诚至善的境界,它鼓励人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总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传承,是历史精华的积淀,作为具有着科学指导意义的思想及方法论,我们没有理由不让这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更好的散发它的光芒。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中庸之道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 当然,方向和原则是不可妥协的。当目标方向清楚了,如果此路不通,我们妥协一下,绕个弯,总比原地踏步要好,干嘛要一头撞到南墙上?“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非意气。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但是那不意味着那就是不好的,相反,正是因为它是好的,我们才要将它拾起来, 《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兼容并包)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授课稿 前言: 诸位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叫中国吗?通常的说法是:古人认为我们国家处在世界的中央,故名中国。这也未免太小看我们古人的智慧了。真实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是奉行中庸之道的,所以叫中国。自从孔夫子着重强调“中庸”以来,中庸之道成为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把孔夫子称作我们的国父毫不过分。说到国父,大家会想到孙中山。我不敢说孙中山不算“国父”,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或者说是近一百年的国父。而孔夫子,却是我们两千多年的国父。孰大孰小呢?这国父的名号应该归谁呢?相信诸位能够分辨。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作传,有这样的评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高山可以仰望,大道可以行走。孔夫子的人格力量就像那高山一样让人仰望,孔夫子的学说,就像那大道可以供人行走。我司马迁虽然达不到这种境界,但是很向往,孔夫子是我学习的榜样。司马迁接着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天下的王侯将相、名人大腕多着呢,但往往只是烜赫一时,只有孔子,一直是人们的老师。故而人们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什么叫“至圣先师”?就是最了不起的老师,所谓万代师表、无边师魂。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么一位“至圣先师”谆谆教导说: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可见“中庸”肯定是个好东西。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庸似乎是个贬义词,跟“好好先生、骑墙主义”等绑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我们这些缺少国学教育的人的悲哀。这么好的东西,居然被当做垃圾,太可惜了,现在我们得把他捡起来。“中庸”为什么是个宝呢?请听我慢慢道来。一、中庸的来源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从黄帝算起。但黄帝的事迹不可考,比较可靠的记载应始于尧,比黄帝晚约100年。尧舜禹,诸位都知道吧?禅让啊!把皇帝的位置让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不起吧!尧禅位给舜时说:“允执厥中”。恭敬地把握好你的那个“中”。舜禅位给禹时,又说了这句话。孔夫子为中华文化做总结,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二、中庸的概念 什么叫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新析 提要: 中庸之道在中国源远流长,几乎是与封建制度一起开始的。通过西汉统治者利用思想的介入,儒家思想也靠近政府,成为理所当然的正教。中庸思想随封建统治持续了两千多年,并且脱离制度的某些依赖因素,成为部分人的处世之道。但不论其发展如何,或何时消亡,今天我们在创新时都应对其加以重视,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汇的今天,了解它已成为一种必然。 关键词: 中庸,创新,传统的陈旧,创新的艰辛。 正文: 中庸之道新析 一、新旧之异同 有一本书就叫《中庸》,列入儒家“四书五经”范畴,也是八股取士必选内容之一。随着儒家传统的延续,中庸两字也就纵行于历史间。有人维护它,有人批评它,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有存在的基础,并且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侵蚀人们的思想。 激进的人们向来对中庸持否定的态度,但又找不到强有力的理由加以反驳。原因之一就是中庸没有错,不支持也不反对,永远保持中立。例如,有人坚持男人比女人累——男人必须养家糊口,有人认为女人比男人辛苦——生孩子与日常家务。这时中庸之道有用途,一位调解者出来安慰双方:“我说呢,还是男人女人一样累,你们俩人都有道理,就不要争了。”立即俩人的观点被封死。中庸之道,不求创新,只希望能保持原状,这对于那些无主见、墨守陈规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防护墙,他们的手可以伸出去影响别人,而别人的新颖思想跨不进去。而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他们总是摇摆不定,不敢冒险。这也是中庸之道持久存在的原因之一。 新中庸强调为自己保留攫取利益的阵地。他们有时也批判中庸,原因有二,一是此事与自己联系不大,严厉批评无人反对;二是此事关系自身,不批驳难以自保或获利。本来是左右两个唇枪舌剑,他却横插一杠,在和解的基础上以功者自居,要钱要粮,白白捞得一笔。 从旧中庸到新中庸,人际关系呈冷漠趋势。古时提倡中庸,现今舆论批评中庸而呼吁人们创新。在今天,社会呼吁创新,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从古代那里正确了解中庸思想,那么他们在创新时就很难衡量其行为的新颖程度。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十四 中庸之道

话题链接——不偏不倚中和常行 1.教材赏悟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待人待物至诚至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之道,看似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把它运用到具体之处,则如天鹅绒衬托下的水晶,处处闪现着美妙的光芒。体味中和,和谐中正,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诚于中,信于外,情动于中,仁者爱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远人,远人非道,审计度势,能屈能伸,人前藏智,话中藏锋,执其两端,取其中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2.名句赏记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六韬》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刘向 ◆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淮南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葛洪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张融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默为懿行,过默者,宜防其奸。——朱熹 ◆物,贵极征贱,贱极征贵,凡事皆然。——冯梦龙 ◆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王渔洋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佩思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3.典例赏析 强弱之辩 《两同书》 原文: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多力也。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其刚,金刚不辍其弱也。 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4.时文赏读 平常心做事,自然而然,勿苛求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 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 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古语“中庸之道”的义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中庸之道可取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辩友今天的表现非常的精彩,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在今天始终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1.今天的辩题是一个价值命题,非常遗憾对方辩友却将它当成了事实辩题,因此就用事实判断代替了价值判断! 2.对方今天一直都没有界定清楚“提倡”的概念,提倡是指出事物的好处,鼓励人使用或实行。而对方告诉我们的概念却是……. 3.很遗憾的是,对方今天一直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发展的事物,以致于没有将中庸之道的精髓认识清楚。 4.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用其他思想和方法来与中庸思想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中庸之道的不足,而后说明不应,可是请对方注意了,我们从未拒绝过人类历史上的其他任何优秀思想,也就是说中庸思想没有排他性的。我们一直都相信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啊!下面我将重申我方观点: 所谓中庸就是强调一种适度的思想,由此而衍生出来整体和谐,均衡发展,态度持中等等优秀的原则。面对今天的种种不和谐问题,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庸思想的润滑性,和其解决问题的包容性。众所周知“中庸之道”应不应该提倡就要看其对当代社会、世界、人类的发展有没有价值,事实与理论同时论证了“中庸之道”它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有利于人类的和谐发展。 面对如此有价值的思想与方法,对方辩友居然要我们不提倡,我实在是不能理解啊。 五千年文明古国,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绵延不衰,屡处逆境而昂扬奋起,就是因为有其内在的强大凝聚力,它凸显了“和”的精髓。而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倡导“和谐”,致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发展到今天,整个世界呈现快速多变,复杂多样的特点。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又相互激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磨擦。和谐共存,协调共进的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在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是啊,世界都已认识到中国的这一“中和”思想,即强调天人和谐,关系协调的精华思想。我们又怎么能不提倡它呢?让我们继续放眼世界吧,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此时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又是用中庸之道解决了这一问题,他说:“用中国“和”的思想济西方之“穷”吧”,这是让世界和平的惟一方法啊。

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_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好,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开场,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不应当提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它的作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一个导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古代的君王治理国家讲究内儒外法,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上采用法家的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中庸之道作为一个原则的导向作用就体现在,在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时候注意一个“度”,就是说在好安定民心巩固统治和维护上层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原则,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法。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原则,它提倡的是过犹不及、执中致和,而这种调和折中是有标准的,它的标准就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在古人看来,“天”是世间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古人对“天”保持着衷心敬畏,并认为人和“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天”与人是能相感应的,因此一切人事均应符合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还有多少人对“天'”对“大自然”存在着敬畏之心?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标准和法度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被人滥用误用,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从个人角度看,中庸倡导过犹不及,容易让人们安于现状、甘于平庸,磨损人的锐气,消耗人的斗志;中庸倡导平稳安定,容易埋没人的创造力,折损人的创新精神;中庸倡导安分守己,不要锋芒毕露,会让人缺乏大胆说出自己独特鲜明看法的勇气,丧失竞争能力,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庸之道提倡调和折中,往往被人滥用为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折中,一味寻求稳定,从而导致执法的不严格、行政的不作为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庸之道倡导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在中国官场上往往被滥用成四面奉承、八面玲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市侩哲学、官场哲学,这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符合的。 中庸之道是儒家行事做人的一套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方法,并且这个原则发挥正确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早已沦丧,没有标准的中庸之道在现代社会往往被滥用误用,给社会的进

中庸之道的应用

人们都很清楚,孔子的伟大贡献不是他的政治思想,而是他的教学方法,其中影响最深的是他“中庸”的人生哲学。“中庸”就是在政治上走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在待人接物上走温、良、恭、俭、让的怀柔路线。柔是儒的中心含义,所以又称孔子的学问为儒学。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把“中庸”视为人生最高尚的品德。然而孔子思想也曾与老子思想发生过共鸣,为什么不去发扬老子的“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而要采取“中庸”的态度来处事呢?我想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个人的艰难经历有关。 周朝是一个典型的宗法世袭制社会,贵族的政治地位都是按血统关系祖祖辈辈承袭的,底层的老百姓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到了西周末期孔子出生的年代,由于统治阶层的腐朽堕落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诸侯王这些中高层的贵族统治者,为了权力的斗争不得不破格从底层的自由民当中选拔人才,给自己出谋划策来扩大实力。孔子就是在这个时期,从低层地位的武将家庭中走上了士大夫阶层。他的出身远没有老子的血统高贵,因此他不可能在周朝王室中谋取官职,只能在诸侯国中找出路。 孔子熟读了周朝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贵族文化,所以他能深刻地了解高贵血统的重要性。由于孔子的出身卑微,走上士大夫阶层就必然是艰难的,所以他做事不得不采取小心谨慎的中庸态度。然而在血统高于一切的宗法世袭制的社会里,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首先要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他必须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以此和他们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不然就会和老子一样孤掌难鸣,不但受到孤立可能还要受到排挤,失掉自己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 孔子的中庸处世哲学,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士大夫阶层的地位,这种哲学经过两千年的实践一直到私有制还存在的今天,每个人为了能在社会上争取和保存自己的一席之地,办事采用孔子的中庸态度就能得到比较良好的效果,所以孔子历来被人们奉为圣人的原因,是他的人生哲学在社会上有实用的价值。 孔子为了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就必须承认等级关系以此来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要了解他的社会等级的内涵,可以通过他对“易”的解释。因为孔子是“易”各卦爻内部含义的注释者,所以“易”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就必然含有孔子本人的思想理论。 孔子曰:“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阴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天地之气必有始终,六位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围于四、盛于五、终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所以极天地之变,尽万物之情,明王事也。”(注:六位,是指每一卦中六条代表阴阳卦爻的上下重叠排列的六条线。自下往上数,第一为初,第六为上。每条线各代表一个等级。)从以上短短几句话中可以了解到,士与大夫这两个阶层地位最低。孔子的“道”是

辩论赛一辩陈词

辩论赛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 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为人处世治天下的一个原则。所谓中庸,不偏不倚谓之中,不求改变谓之庸。然而,这种处世之道真的应该被提倡吗?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只有符合客观现状,满足、匹配当下社会需求的观念才值得提倡。这便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庸之道是否应该被提倡的标准。我方并不是想否认中庸之道有其积极的意义,而是想说,应该先对其精神有所理解,并考量其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后再做决定。 我方认为,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提倡,理由如下: 第一,从哲学上说,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要永远保持旧的矛盾统一体,永远保持旧质的稳定性。按照中庸之道,事物如果过或不及,都应该无条件地加以反对,只有“中”是最好的,因为把握住这个“中”,就不会走向极端,旧质的稳定性就不会受到破坏了。但是,中庸之道却把这种质的界限神圣化了,把旧质的稳定性绝对化了。在这里,它把旧事物说成是一种不可克服的力量,是神圣的、永恒的。很显然,中庸之道就是把旧的社会经济形态加以绝对化和神圣化,否定社会的革命变革,否定社会的前进运动,主张保守,主张复旧。中庸之道虽然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但它强调“不过分”,而这个衡量的度,恰好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如果不越过这个分界线,那又如何由量变走向质变,产生新的事物,产生新的发展与变革呢?如果我们是用中庸之道去调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而没有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果敢,那么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可能到来吗? 第二,从个人角度看,中庸提倡的精神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符合的。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与效率的时代。这要求身处时代之中的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敢于竞争,敢于大胆开拓进取。而中庸告诉我们,在竞争和挑战

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及我们的民族性格发生了漫长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现实和历史的双重角度出发,对中庸之道的内涵、外延等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解,并就其对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进行简要论证。 一、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瑰宝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时代任务,并且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而且,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目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全面复兴的伟大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东西正在被全民所逐渐重视、挖掘、整理。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更快、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更应该成为所有思想文化工职称论文发表网,作者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纵观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可以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无疑是形成于春秋、完备于战国、成熟于两汉、鼎盛于唐宋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入了我们华夏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质。 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中庸之道”。这个命题,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个无法绕开的课题,是一种对现在和未来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的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谐”这一主题,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胸怀和眼光,用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怀,对传统的“中庸之道”进行的一次拓展和提升。因此,科学地理解“中庸之道”,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中庸之道的概念与形成过程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孔子所提出来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见于《论语&#8226;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虽是只言片语,却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战国时期,“中庸”思想由思孟学派的重要著作《中庸》体系化并发扬光大,“中庸”方成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至此,“中庸之道”开始全面发挥它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影响。至南宋时期,朱熹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单独成书,成为《四书》之一。“中庸之道”进一步权威化和普及化,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天下至道。 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东汉郑玄解释《中庸》说:“名曰《中庸》者,以其论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到了北宋,程颢、程颐重新注释《中庸》,他们对“中庸”一词的诠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一词的诠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而在《中庸》原文中,有这样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认为,“中庸”是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出发点正确,分寸适当,方法适宜,以不断自修为手段和载体,以物我和谐为特征和追求,既是对内在修养的一种不断调整与提升,又是对外在行为的一种准确把握和平衡。可以说,它是可以贯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一条主线,是可以融汇与实现“内圣外王”境界的一个核心。这种宏大而精微、深刻而实用的思想,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应该充分继承与发扬的精华部分,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是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气质。 放眼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从正面或者反面在不同程度上客观证明了中庸之道的正确性。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大一统王朝是秦代,其治国之道并非提倡中庸之道儒

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推崇4辩稿

中庸之道不应该被推广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认为:中庸之道不应提倡! 首先,我很遗憾地指出正方立论中地几点错误:(随机应变) 一,对方辩友定义中庸之道为度的正确把握,可中庸之道本身就排斥是非曲直的判断,正确和错误又何以区分? 二,对方辩友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庸之道如何衡量极端与适度的界限。度的判定每个人不同 三,和谐与中庸是两个完全不能混同的概念,现在是提倡的和谐社会,但从来没有说过提倡的是中庸社会啊。 四,谈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诚然需要继承,但对于其糟粕,到底还要不要继承呢? 五,对方辩友眼中的中庸之道诚然十分完美,但在这个世界上,完美的事物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在世俗的实践中成了一种没有明显态度,不走极端,一味和稀泥的处世哲学。在它不断被提倡的两千多年中,造成了国民人格上的卑怯与保守。而这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 所以现在我方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和巩固我方观点。. 一,中庸提倡的精神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符合的。我们所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讲求创新与效率的时代。这要求身处时代之中的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敢于竞争,敢于大胆开拓进取。我们宁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要随波逐流步人后尘。 二、中庸之道从古至今最大的特点是,你只能去缓和矛盾,你无法去解决矛盾,孔子终其一生还是无法以中庸之道天下大同,最终统一六国的还是秦始皇,我们需要解决社会上的一系列的弊病和缺陷的本质才可进步,不是把问题缩成蚂蚁大小,问题就不见了,中庸之道只让这个社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难道对方认为表面风光就可以么?一味的缩小问题,忽视问题,最后只会问题越积越多。当高铁以遭雷劈的荒唐理由想化解危机,缓和社会,最终中庸之道爆发了民愤,欲盖弥彰只能真相大白。可见我们都明白为了和谐而去和谐,这不是和谐,是自欺欺人!一个自欺欺人的社会难道还会进步么? 三.中庸之道压抑和扭曲国人的思想,扼杀人们的创造力。从卢沟桥事变到侵占东北三省到华北事变一步步升级到最后的全面侵华,若不是国人秉持中庸之道一再忍让,逆来顺受,哪有长达八年的民族血汗史?换一个方式说,没有后来的民族觉醒,建立统一战线,我华夏子孙想必已经裹在太阳旗下了。小平爷爷要是信奉中庸之道,香港怎么能从铁娘子手下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现在还奉行中庸之道,钓鱼岛怎么办?是要和日本你一半我一半吗?另外,我们要的是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是一个同声音。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逆来顺受,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要的是创造力,不是安于现状步人后尘。我们要的是社会正义感,不是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们并不是想否认中庸之道有其积极意义,而是想说,应该先对其精神理解透彻,并考量其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后再决定现代社会该不该提倡中庸之道。综上,我方得出观点:面对中庸之道,对不同个人的不同价值观的确有可用之处,可是中庸之道不是什么理性折中,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

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但是,孔子所说的中庸被很多人理解为“中间主义”、“和稀泥”,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不去计较细枝末节。事实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真诚,也需要智慧的;不仅需要坚持原则,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中庸之道正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精髓,无疑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最后,中庸之道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更关系到人类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1.显然对方误解了中庸之道,只是一味地用浅薄的字面理解来反驳我方,中庸即中立,平庸吗?那为何对方辩友不更简单地认为中庸即今天大家不该坐左边也不该坐右边,而是该坐中间呢?那为何最主张中庸的孔子却要千辛万苦的游说列国,受尽白眼呢?这足以证明对方的错误所在,中庸之道其内涵何其丰富,怎会如对方辩友所说的如此浅薄呢?其次对方辩友,我方已经强调了多次,请勿再把乡愿当中庸了。 2.请对方辩友注意今天的辩题,是中庸之道是否应该提倡?我想你们已经偏题了,你们只一味地纠结于中庸之道的几个小小的不足之处,却对我方提出的中庸之道的优点避而不谈,试问对方辩友世上有什么事是完美的?提倡的只不过是有价值意义的,至于中庸之道的价值,中华5000年的历史足以证明这点,如果对方觉得中庸之道并非这个最值得提倡的最好的方法,难道你们觉得我们该像野蛮人那样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 3.对方辩友说儒家之道使国人落后,试问在儒家之道盛行的朝代,有几个国家能和我国相提并论,反而最反对儒家的清末,却是真的将我国推向衰败,如此说来请问使国人落后的根本原因到底是儒家之道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的观点 中庸之道即提倡中和,和谐,是在保持有自己的原则之下,寻找一个度,以此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它强调的是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然而现在的人们对中庸之道一直有误解,主要是因为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以前主流舆论都在借批判它来批判"封建主义",其实它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或许也正因为太多的人和对方辩友一样有这样的错误思想,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去提倡真正的中庸之道。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中庸之道,一个人如果勇敢而不细心就会显得鲁莽,如果正直而缺乏风趣就会显得枯燥,如果憨厚而缺乏情趣就会显得乏味,我们只有正确的掌握中庸之道,我们的生活才会像一朵丁香花,虽然没有绚丽的色彩,但它给你的却会是满室的馨香。 中庸之道的作用其实也早已经为历史经验所证明。选择昭君出塞,而不是大军西征,是中庸之道;抗战时期实行“三三制”而不是直接没收地主土地,是中庸之道;我们今天实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存发展,更是中庸之道。现今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失衡现象,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倡中庸之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啊。 面对如此多的事实,难道对方辩友依然想告诉我们中庸之道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没有任何价值?摈弃了中庸之道,我们的美好未来将何在啊?请不要再回避中庸之道的价值了,构建和谐社会我方坚决认为应该提倡中庸之道。谢谢! 请勿以为只有外国的月亮才是圆的,季羡林先生曾说过,用中国“和”的思想济外国之穷吧,只是让世界和平的唯一方法啊

谈中庸之道的现代价值

谈中庸之道的现代价值 “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此。孔子把“中庸”理解为人及自然之“德”的最高标准。此后由其及其再传弟子加以发展,并著《中庸》,基本上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宋代朱熹先生对《中庸》极为推崇,并对其加以注释、编辑和整理。中庸思想对传统中国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及对中国的民众性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凡事过犹不及,超过了某一个度都会使得其反。孔子把中庸作为至善至美的道德规范。采用正确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结果。中庸之道依旧有其非凡的现代价值,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为人处世之道等诸多方面都有其不可思议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就中庸之道的现代价值,阐述一番个人的认知与理解。 中庸思想主张和而不同,维护矛盾的同一性,追求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指导思想要求协调处理个人与群体,家庭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等各种关系,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整个社会关系的稳定为最高目标,这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那么,谈一下中庸在中国与国际方面的价值。中庸强调矛盾的统一,体现了其包容性。在东西方文化相互冲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接受外国的一切东西,也不能闭关自守,拒绝外来事物,我们理应合理取舍,坚持自我之优秀,博众家之所长所长为我所用。中庸思想中“以分求一”,揭示了世界“多元”与“统一”的关系:世界发展的的宏观统一性,与各国发展的特异性,也正是体现了中庸思想的“和而不同”。 其实,我个人认为中庸之道在社会为人处事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尤为突出,同时也是人们努力学习了解中庸的原因。中庸讲究“中和”,每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这就是“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并且不可避免的,不可能长久存于心中,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通过符合常理地表现出来,有度,这就是“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达到中和,人与人之间便和谐美好。那么,何为“度”?即中庸中的“叩其两端”、“执两用中”,通过思考研究,将一件事做到恰到好处,正所谓“过犹不及”。 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以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对待有不同意见的人,要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而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与

中庸之道的管理思想

中庸之道的管理思想 (哲学2007级:钟红敏学号:0722110128) 管理是一个文化现象,管理思想也是随着时代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管理文化之间存在着历史继承性,因此,当前管理文化要创新,就应该积极向历史学习,向前人学习,从古人(当然也包括外国的古人)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上吸取智慧,丰富我们对现代管理实践的理解。有语曰:“实践出真知,历史出理论。” 从一些现存的古籍来看,孔子首先提出了“中庸”一词,“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孔子在德行上的要求,反对行为上走极端。孔子还说:“过犹不及。”主张“中行”。在后世儒家学者中也有许多杰出人物对“中庸|”一词做了精辟的解释。程熙对认为“中庸”的意思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在《中庸章句》的开首将其注之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并引用尧授舜的“允执厥中”和舜授禹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中庸的精髓含意进行深刻阐发,总结出人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走极端,要避免过与不及的出现,应从两端入手,抓住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细、无所不尽”,再“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 “中庸之道”,体现在管理上,就是正确掌握事物发展的“度”,讲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管理矛盾、避免管理冲突、稳定管理秩序的目的,以实现管理的和谐发展。 虽然以上关于“中庸”的思想基本上是由儒家提出的,但是我想

提的是,中国古代的两大派思想——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管理上的应用分别会有现代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即有一些“过与不及”。按照“中庸”的思想,最好在管理上将两者适当结合,组合运用,达到有效的统一,威力才会更强大。 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它注重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等。儒子们不愿意吧自己与自然看作是相对立的,这就不能对对象进行如实的描述和实验分析,因此很难产生严谨细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讲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也导致不能采取强制性的制度或者法律手段来奖惩善恶,使依法治国失去理论依据,也不利于个人自由意志的发展。儒家较强的伦理性强调亲情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偏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种倾向往往导致重德治、轻法治、重人情、轻制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把求利当成小人的终生目标,把求义当作君子的终生追求,在后来演变成只重义不言利,只重政治排斥经济,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在儒家中,民主常被理解为“为民做主”,而不是我们现今的“由民做主”既主权在民。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以主张“依法治国”的法制而出名,在中国法理学方面做了重要贡献。法家。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但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极力夸大了法律的作用,不讲人情,忽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强调法的权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