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刷试题整理完整版

印刷试题整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印刷运行适性:保证印刷正常进行,纸和纸板应具备的性能。

2印刷适性:获得预期的印刷效果,纸和纸板应具备的性能,是所有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性能的总称。

3印刷平滑度: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的平滑度。

4表观平滑度:纸张自由状态下的纸张的平滑度为表观平滑度

5 PPR值: PPS=2μm时的压力称为需用印刷压力,简称PPR值。

6油墨接受性; 纸张表面在印刷过程中,在印刷机上压印瞬间接受转移油墨的能力。7纸张吸墨性:指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或者说是油墨对纸张的渗透能力。

8印刷堆墨:指油墨堆积在橡皮布、印版和墨辊上,油墨传递和转移性能不良,使印刷品墨色模糊、发虚等。

9平衡水分:所谓平衡水分,就是当存放的纸张其吸湿速率与脱湿速率相等、并保持动态平衡时,该纸张所含有的水分便叫做平衡水分。

10相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时所含水蒸气质量的百分比

11饱和湿度::是指空气中能够含有最大限度的水蒸气的数量。

12绝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13露点温度: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也就是空气开始出露水(结露)的临界温度。

14自然调湿:把纸张放在与车间相同相对湿度下,使纸张达到平衡,但印刷时每印一次纸张吸湿一次,变形一次。

15强制调湿:先把纸张放在高于车间8%相对湿度下达到平衡,再放在车间里平衡,这样纸张经过吸湿和解湿后再吸水的敏感性降低,使纸张相对稳定,

变形较小。

16白纸光泽度:它是用纸张在一定角度下的镜面反射率与标准黑玻璃在同样角度下的镜面反射率之比来表示的。即把标准黑玻璃的镜面反射率规定为100

%,记为100度,纸张镜面反射率为标准黑玻璃镜面反射率的百分比,

记为多少度。

17反差光泽度:又称对比光泽,是物体镜面反射量(S)与总反射光量(D)之比。

18镜面光泽度:物体表面镜面反射光量(S)与入射光量(I)之比。

19应力松弛:如果纸张的变形保持一定,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少,这种现象称之为应力松弛。

20蠕变:连续施加力于纸条上,在开始时,纸张是纯粹的弹性体,在发生了1%一2%的变形以后,开始产生流动性。如果负荷保持不变,纸张无限地流动,

直到发生裂断。这种滞延流动,叫做蠕变。

21应力:指物质为了抵抗外力,而在单位面积上发生的内力(N/m2)

22油墨的粘度:指油墨流动时的黏滞程度,它是表征油墨流体流动的阻力(或内摩擦力)大小的指标。

23油墨粘着性:墨膜在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阻止墨膜破裂的能力,就叫油墨的黏着性。

1.说明印刷的概念?印刷的要素是什么?

印刷定义:原稿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制成印版,再在印版上敷上粘附性色料,在机械压力的作用下使印版上的一定量色料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技术。

印刷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

2.凹版印刷的特点是什么?平板印刷特点?柔性版印刷特点?凸版印刷特点?

凸版印刷特点:

(1)印版上图文部分处于同一平面,且高于空白部分。

(2)印刷品上有轻微不平整,但印迹清晰,墨色浓厚。

(3)主要用于书刊报纸印刷,可使用较低级纸张,但不适合大幅面印刷品。

(4)以前的凸版印刷使用含铅等金属制版,有毒,一度衰落。现在主要是采用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兼有凸印、凹印和胶印之长,又有高速、多用、成本低,凸版印刷又重新崛起。

平版印刷特点:

(1)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无明显高低之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图文部分亲油粘附油墨,空白部分亲水不粘附油墨。

(3)平版印刷制版较容易,版材轻而相对廉价。

(4)印刷质量好,可制作大幅面印版,印速快,广泛应用于书刊、画报、宣传画、商标、挂历、地图等。(5)墨层厚度有限,色调再现性不够强。

柔性版印刷特点:

(1)印版上图文部分是由大小不同或大小相同但单位面积内数量不等的孔洞(网眼)组成。

(2)孔版印品墨层厚实(比凹版的墨量更大,约平版的5~10倍),图文突起,有浮凸立体感。

(3)应用范围广泛,可在各种形状的物体表面进行印刷。

(4)耐印力较差,色彩和阶调还原性也不够好。

凹版印刷特点:

(1)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

(2)凹版上凹陷部分深浅或面积不同,蓄积和转印的油墨多少不同,形成与与原稿图像对应的明暗层次和色调,是常规印刷中唯一可用油墨层厚度表现色调层次的印刷方法。

(3)凹版印品线条分明、墨色厚实,层次丰富、精细美观。

(4)凹版印刷色泽经久不变、不易仿造,常用于有价证券、精美画册、塑料包装袋等的印刷。

(5)制版相对困难,制版周期长,成本较高。

3.描述IGT油吸收性实验,并说明如何通过该实验来说明印刷品光泽的好坏?(1)描述:在一定印刷条件下,印刷一滴苏丹红着色的化学纯酞酸二丁酯溶液。

(2)油痕长度↑,纸张平滑度↑,吸收性↓

油痕长度>75mm,光泽度高;

油痕长度=60~75mm,光泽度一般;

油痕长度=50~60mm,光泽度较差;

油痕长度<50mm,光泽度非常差。

4.纸张对油墨的接受性和对油墨的吸收性有什么区别?油墨的接受性是纸张哪几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油墨接受性能与油墨吸收性能的区别:

印刷试题整理完整版

印刷试题整理完整版

综合表现:

(1)表面被油墨的润湿能力;

(2)表面吸收一定油墨组分的能力;

(3)表面固定和保留均匀墨膜的能力

5.在印刷中,发生印刷堆墨故障,则造成该故障的纸张因素有哪些?

纸张因素:1、纸张的平滑度太高,油墨在剥离时与纸张的附着力小于和橡皮布的附着力。

2、纸张吸墨性较小,容易产生后色橡皮布反拉前色油墨,而前色油墨由于已经干燥一段时间,其黏度变高容易

堆墨。

3、纸张表面细微纸粉较多,从而纸粉进入油墨使油墨转移不好。

4、纸张表强不足,掉粉破坏油墨转移。

5、纸张湿掉粉,容易造成后色印刷时堆墨。

6.写出印刷中,纸张表面强度的描述公式,并对该公式进行分析说明?

描述公式:在印刷过程中,纸张表面强度(结合力)必须满足以下公式:T≥W+Q+N 印刷的正常进行

式中 T——纤维、填料及胶料之间的结合力;

W——油墨对纸张的黏着力;

Q ——油墨对纸张的剥离张力;

N——印刷版面对油墨的吸引力

分析:在印刷过程中,若纸张表面力满足

T < W+Q+N 则出现纸张拉毛现象。

通过分析,在实际印刷时对于纸张表强很难提高,因而可以从上述关系式的右边各

项去适应关系式左边的T值。

W值的改变:降低油墨的黏度或在可能的条件下降低油墨膜层的厚度;

Q值的改变:决定于印刷机的速度与压印滚筒的半径;

N值的改变:主要对平版印刷而言,指橡皮布是否有过黏现象。

7.说明纸张中水分的存在形式?纸张吸湿特性是什么?纸张吸湿变形会对印刷造成什么故障?

存在形式:(1)吸附水分;(2)毛细管水分;(3)润胀水

吸湿特性:(1)方向性(2)两面性

故障:1、套印不准2、套印不准类型3、印刷皱褶4.纸张的调湿处理

8.影响印刷光泽度因素中,纸张方面的因素是什么?并进行说明?

(1)纸张的光泽度高,印品的光泽度;

(2)纸张的吸墨性增强,印品的光泽度降低;

(3)纸张强度低,掉粉、掉毛严重,油墨与纸张结合力不高,印品光泽降低;(4)纸张表面平滑度高,印品光泽度好;

(5)纸张PH值提高,有利于油墨干燥,提高印品光泽度。

9、判断印刷品质量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①色彩再现正确②阶调再现清晰③印刷光泽高④网点光洁饱满⑤套印准确⑥图文层次清晰⑦整洁无瑕;⑧均匀一致现象;⑨无疵不透四角、图边以及田内层次都要套印得十分准确,不得有重影和暗痕。

10、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应用生产中,要使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湿度?

相对湿度是指lm3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时所含水蒸气质量的百分比

根据相对湿度定义,可得到以下2个结论:

1、在空气含水蒸汽的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的温度如发生变化,相对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2、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中含水蒸汽的质量越接近于饱和状态,能容纳水蒸汽的量越少。

11、画出纸张纸张的压缩率、弹性恢复率和塑性变形率关系图及纸张涂布量、含水量变化和压缩率和弹性恢复的关系图

Z 向压缩变形的整体特性

纸张的压缩率、弹性恢复率和塑性变形率关系为:

K R =100%D

?压缩率=100%K ?弹性恢复率=100%K R K -?塑性变形率

纸张涂布量、含水量变化和压缩率和弹性恢复的关系:

12、说明油墨的组成是什么?各组分在油墨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油墨的组成

油墨成分中的液体成分称为连结料;固体成分为色料(颜料或染料)以及各种助剂。

油墨中的色料

主要就是颜料,颜料是一种有色体,它在油墨里主要起着显色和基础两个方面的作用。所谓“显色”方面的作用,就是油墨表现出来的各种颜色和在印刷中与油墨颜色方面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作用,色料是油墨组成的基础,也是油墨组成的主体,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油墨中的连结料

连结料是一种有一定黏性的液体,依靠这种液体,将颗粒状的颜料混合成胶体状的油墨。连结料也是油墨组成的重要方面,它与颜料一起,是油墨的主要部分。连结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油墨的性能。

在印品上,连结料能保护墨膜,并呈现必要的光泽,甚至能够保护底材。

油墨中的辅料

在油墨组成中不是主要部分,主要是改善油墨的印刷使用性能,使之更能符合印刷的要求,印刷油墨只有经过辅料的调整,才能够比较好地满足印刷工艺技术方面的要求。

13、什么是纸张的表面效率?如何进行表示?纸张的表面效率主要影响是什么?

定义

纸张的表面效率是与光学性质有关的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印刷适性指标。主要是评价纸张对印刷品色彩再现影响的性能。

纸张的表面效率是将纸张光泽度和吸墨能力结合起来考核的物理量。

PES计算公式

PES(%)=(100 – A + G)/2

PES——纸张的表面效率(paper Surface efficiency )

G ——纸张的光泽度(75°角镜面光泽),以%表示

A ——纸张的油墨吸收能力,以%表示

A(%)=4/3(100 - K&N )

纸张表面效率对油墨呈色效果的影响

相同油墨印在不同的纸张上,颜色变化主要表现在色相上。油墨在纸上的色相与纸张表面效率有密切效果。

一般以品红油墨的色偏和青色墨的灰度来衡量颜色的变化和油墨的质量。

纸张表面效率↑,色强度↑,色偏色效率↑,色偏↓,灰度↓。

14、分析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变形

?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变形主要有加压变形、拉伸变形和膨胀变形。

1.纸张厚度方向上的缩胀性(加压变形)

印刷时,如果纸的厚度不一,就会造成印刷压力的改变,从而使油墨的转移情况发生波动,印迹深浅不匀,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2.纸张的拉伸变形

印刷时,随着拉力的增加,伸长率也增大,由于这种拉伸的结果,在纤维中产生应力。拉力超过一定的值,纤维将发生断裂。针对卷筒纸印刷尤其应注意这一点。

3.纸张的膨胀变形

纸张是由植物纤维构成的,因此纸张的亲水性确定了它具有吸水的性能,纸张的纤维吸收水分后发生膨胀,纤维中的缝隙越多,纤维膨胀就越厉害,而纸张变形程度也就越大。

15、纸张掉毛、掉粉,纸张本身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纸张内部原因

a、首先在于所用原料的纤维种类和制浆方法。

◆浆中非纤维细胞的比例较大(稻草浆),杂细胞与纤维结合强度较低。

◆制浆方法:硫酸盐法制浆比亚硫酸盐法抄造的纸内部强度和表面强度高;碱性比酸性高。

b、纸张纤维表面与纸张的结合状态不良或结合强度不高。如:纤维半截与纸张紧密结合,半截是悬空的,虽然纤维水平地附着在纸面上,但结合不佳。(这与采用制浆造纸工艺有关,如打浆不好,烘缸前几个温度太高,造成急剧汽化,使纸张松散。)

c、非涂布纸填料过高,或填料粒度不适等。正面填料和细小纤维多,结合力小。掉粉比反面严重。

d、涂布纸涂料的胶粘剂选择不当,用量不足等。

e、制裁切时产生纸粉,以及烘缸刮刀刮下的纸毛落在纸面上形成掉毛掉粉,同时会使印品出现白斑和发生糊版现象。

16、纸张吸墨性过快和过慢对印刷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纸张的吸墨性与印刷品质量关系

1、吸墨过快的危害性

①印迹无光泽:墨膜中连接料比例降低;

②印迹粉化:连接料被大量吸收;

③透印:

④墨色密度降低:不能呈现应有色彩饱和度

⑤改变油墨色相:着墨程度降低,致使色相变化。

2、吸墨过慢的危害性

①干燥降低,造成粘脏;

因此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过快或过慢对印刷都不利。如想得到图像色彩鲜艳、逼真,具有光泽和立体感很强的色彩印件,只有用吸收性适当的纸张才可以达到要求。

17、油墨的干燥形式有哪些?

一、渗透干燥

依靠油墨的渗透和承印材料的吸收作用来完成油墨的干燥。

渗透干燥属于物理干燥,其干燥皮膜不耐摩擦,印出图文边界模糊且暗淡无光,但干燥速度快,在高速轮转印刷机上只有采用渗透干干燥速度快燥方式才能完成正常的操作。

二、氧化聚合干燥

利用氧化聚合反应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交联,将油墨从液态变为固态,形成有光泽、耐摩擦和坚韧结实油墨皮膜的干燥过程,也称氧化结膜。

油墨的氧化聚合干燥,无论通过氧桥聚合还是通过共轭双键加成聚合,反应均发生在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上,分子中双键越多,其干燥速度越快。

三、挥发干燥

在印刷后,连结料中的有机溶剂或水分挥发逸出,达到墨层干燥固着。

挥发干燥型油墨最重要的就是溶剂选择,实际就是溶剂的挥发速度。在实际中,油墨中的溶剂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溶剂。

四、辐射干燥

依靠辐射线的能量,使油墨连结料中的齐聚物树脂与含有不饱和双键的溶剂分子发生聚合反应,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的干燥形式。辐射线包括紫外线、电子束、红外线、微波等。

该类油墨不含有有机溶剂,干燥过程无有机挥发性气体释出,干燥结膜性能好,耐摩擦性及耐化学药品和耐溶性能好,如UV油墨、EB油墨等,属于环保型油墨。

五、双组分反应干燥

使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组分,在印刷时充分混合均匀,印刷后发生共聚缩合反应,生成固状高分子物的干燥过程。

该类油墨多用于特种印刷油墨,如印铁油墨、热固化型罩光油等,还用于尼龙、聚酯材料印刷。例:丁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改性醇酸树脂并用的油墨,就是此干燥形式。

六、其它干燥

1、湿凝固干燥

在湿气作用下迅速将承印物表面印刷的油墨由流体变成固体状态。这类油墨印到纸上,纸中水分及其接触的空气中水分溶解墨层中部分溶剂,使树脂沉淀,形成干燥油墨皮膜。这类油墨不会产生令人不快的气味,但其印刷稳定性差。

2、冷凝干燥

印刷时将冷凝固油墨加热熔化至具有流动性,印到承印物上,油墨温度下降发生凝固,这种油墨也叫热熔冷固油墨。使用该油墨,印刷机上要加装加热装置。

3、胶化干燥

将聚氯乙烯糊状树脂同颜料分散在增塑剂中,印后加热,聚氯乙烯粒子发生膨胀、胶化形成皮膜。

4、过滤干燥

将渗透和胶化结合在一起的干燥形式。印后低黏度的溶剂被吸收,膨胀的树脂留在纸的表面上。

5、沉淀干燥

主要是湿凝固油墨和乙二醇型油墨,也就是空气中的水分被油墨吸收,使树脂析出、沉淀,实现干燥的过程。

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10页)
相关文档
  • 印刷专业知识试题

  • 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 印刷概论试题和重点

  • 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 平版印刷工理论试题

  • 印刷专业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