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一课时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一课时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一课时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一课时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 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2. 走近作者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 3.相关资料 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自主学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 )行 嗔.( )怒 虞.( )侯 恁.( )地 省.( )得 罗唣.( ) 怄.( )气 逞.( )辩 剜.( )口 聒.( )噪 面面厮觑.(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杨志拿着藤条,( )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 )。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 ),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 )为题材的长篇( )。作者是( )。 【合作探究】 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 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7、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8、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9、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17课《壶口瀑布》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 17、壶口瀑布 第一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导入: 毛主席曾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李白曾在黄河壶口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壶口,两岸石壁峭立,河口狭如壶口,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它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2、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3.资料链接。 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古已闻名,《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明代有位诗人《壶口》一诗赞道:“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浅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描写到“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黄河西出昆仑,源远流长。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与四时迷雾的壶口瀑布最为壮观,号称黄河三绝。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二、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2.抓住关键语段,品味文章优美语言,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3.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合作探究 1.给加点字注音。 轧.钢()轧.账()倾轧.()迂.回()推推搡搡.() 霎.时()刹.那()潺.潺()寒噤.()怒不可遏.()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噤若寒蝉:弥漫: 【整体感知】 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4.作者在开篇处提到“两次到过那里”,文章重点描写哪一次?为什么这么处理? 【自主质疑】 5.在学习过程中,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我还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请写下你的困惑。 我的发现: 我的疑点: 四、精讲点拨 再读课文,深层探究。 4.作者在描写雨季和枯水期的壶口瀑布时,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品味体悟】 6.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五、学生小结 六、达标测试 七、布置作业: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家,他叫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有一篇著名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老师节选了一段。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对汪老的印象。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生:汪曾祺是一个开放、不拘小节的人。 师:换用这段文字中的一个词就是“没大没小”,随和亲切。他不仅人如此亲切自然,富有情趣,他的文章也呈现这个特点。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看似平淡的语言却极有韵味,极富情致。 初读似水,再读似酒。 师:有人说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汪老说过,吃东西也是文化。关于吃文化他可是大家,如果想要读汪曾祺的作品,必当首推他的美食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经典《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端午风俗 师:文章大家已经预习了,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生1:一共有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师:看来作者童年生活是很有趣的。这位同学给大家列举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七种风俗,大家同意吗? 生2:应该是八种,还有挂“鸭蛋络子”,在文章第4段。 师:这位同学读书读得认真。整体感知文章时,一定要顾及全篇,因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八种风俗作者着墨最多的是哪种? 生3:挂“鸭蛋络子”。 师:对,玩得不亦乐乎。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文章的第4—6段 三、“品味”鸭蛋 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细读文章第4—6段,把写玩鸭蛋最有趣的相关细节圈画下来,用心品读,谈谈感受。可以把感受写到课本的空白处。 (生自读,圈点勾画。师巡视。)

17智取生辰纲 导学案答案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 2.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第一课时 一、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 趱行(zǎn)虞候(yú)嗔怪(chēn)尴尬(gāngà)厮(sī)朴刀(pō)恁地(nèn)怨怅(chàng) 兀的(wù)怄(òu)喏喏连声(nuò)芥菜(jiè) 剜口割舌(wān)忒(tuī)舀酒(yǎo)罗唣(zào) 面面相觑(qù)聒噪(guō)晁盖(cháo)三阮(ruǎn)庵(ān) 2.理解下列词语。 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出没:出现和隐藏。 分说:分辩。 勾当:事情。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3.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4.作品链接 《水浒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被搜刮来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从谁的手里取走的?用怎样的方式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杨志;智取。 3.学生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要点:杨志智押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4.通过上面的复述,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1~6自然段是写杨志押送生辰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班级:801 教学时间:2017.5.11 执教者:吴杰宴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 苋菜() 籍贯() 城隍庙() 腌腊() 络子()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曾经沧海难为水:

3、《端午节的鸭蛋》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江苏高邮人,______家。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端午节有关的文章,那就是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投影),咂摸咂摸个中滋味,品味品味其中韵味。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呢?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你能试着给每一部分拟个小标题吗? 三、研读课文,感受情趣。 2.看图片说说作者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哪些是作者家乡所特有的? 2.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师生共同朗读。) 4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趣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读文段) 小结:汪曾祺19岁就离开了高邮。浮云蔽白日,直至花甲之年才重返故里,可他对家乡的风俗却如此熟悉,如数家珍,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家乡怎样的情感?

四、合作探究,赏析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5. 小组交流探讨:课文2-3-4段,找出相应的语句,说说家乡的鸭蛋,品品作者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读文知人(配乐朗读)。 资料见PPT 六、了解并收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的知识和风俗? 七:作业 用一两百字详细地说明你所知道的家乡的一种风俗,注意借鉴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

17课导学案(教师)

《有趣的生命时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生字,理解“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4.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5.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特性的内容;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设疑。提问:在一幅海边招潮蟹图上添画一个钟面,你不觉得奇怪吗?对此你有什么猜想? 2.揭示课题。招潮蟹和时钟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了解。(板书课题:17.有趣的生命时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三读课文,在书上勾画批注相关内容。 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二读(小声读),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三读(默读),边读边想,看看阅读中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准备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2.检查自读情况,交流自学成果。 (1) 出示生词:精神焕发、盗窃、大螯、花卉。指名读、齐读。出示带生词的句子,逐句指名读;抓“焕”字理解“精神焕发”,联系句子说说在文中的意思;说出自己对“盗窃”的理解;看图理解“大螯”。 (2)指名说说不好读的地方,指导学生练习读正确、读顺畅。 (3)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是生命时钟?指名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不做深入讨论。 (4)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生物时钟?教师相机点拨:第1段抓总结概述句,第2段抓过渡句,第3~5段抓总起句(中心句)。在学生交流中,以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各种构段方式。 (5)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用以引导进一步学习。 三、结合资料,阅读第1段 1.同学们觉得“节律”不太好理解。请大家读读第1段,联系课文,揣测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指名交流后,请学生查查词典,说说词典上的意思。再请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生物节律。小结:生物节律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本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我们也俗称“生物钟”。 2.生物节律有两个关键词:时间、活动。再读第1段,列出课文所述动物、植物的活动时间表,想想作者是怎样说明什么是生物时钟的?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端午的鸭蛋》 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在结构上按照“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再通过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最后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 络子”,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在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三、重点与难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四、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 1.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 明: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2.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 3.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目标导入】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家乡的端午——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1、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2. 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 令人惊喜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质细而油多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色彩鲜艳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4、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光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的看法呢? 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妙点揣摩】 汪曾祺的散文除了在结构上闲适自由之外,语言也有特色,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端午日》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端午日》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一、目标导学 1、理清课文思路,分析赛龙船精彩的场面描写、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选材方法。 3、关注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了解并领悟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二、自主预学 (一)一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蘸( )酒泅( )水峒( ) 、、、 鹳( ) 。 燥__( ) 躁__( ) 呐( )喊。一律( ) 、2。辨字注音组词、浆__( ) 戍__( ) 桨__( ) 戌__( ) 擂( )鼓、戊__( )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________(1902~1988),原名_________,湖南凤凰县人,__________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讲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了解民俗

搜集我国传统节日资料,讲讲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我们当地端午节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画出并掌握文中生字词,画出您认为好的词、句、段并作适当批注。 2、本文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的哪些风俗民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全文3个自然段,共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导学案及答案

17、《奇妙的克隆》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培养严谨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培养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搜集作者及关于克隆知识的资料。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 ..()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繁衍:濒临: 神通广大:拍案叫绝: 相安无事:难能可贵: 课堂探究 1.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2.“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课文的有关介绍,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3、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 (4、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5、“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6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 当堂检测 一、辩论会 克隆猴的成功意味着克隆人本身没有技术障碍,于是就有一位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大胆的提出了克隆人的设想,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 我们来一场小辩论好不好?注意辩论的要求。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语言要简明扼要,要针锋相对。 二、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泌(mì) 渗透(sèn) 胚胎(pēi) B.两栖(xī) 乳腺(xiàn) 哺乳(bǔ) C.脊椎(jǐ) 爪蟾(chán) 濒临(bīn) D.草莓(méi) 繁衍(yǎn) 匍匐茎(jìng)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这里指想象,假想)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安徽省淮南市贺疃初级中学:杨秀彬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概念及三要素。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问题导读法,妙点寻踪法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 趱行()嗔()虞候()朴刀()恁地()聒噪() 【zǎn chěn yú pō nèn guō】 2,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1)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2)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口出气;嘘气。 (3)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不要紧。 (4)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策略。 【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把握情节

1,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生僻字词)或疑问记录在书上。 2,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画出小说描写“天气”的语句,评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二)体会“智取”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晃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邳州市泇口中学白明尧 【设计意图】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小叙事”特点的典型文章,没有典型的故事情节,没有突出的人物形象,更没有集中的场面,但我相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加之新的教学方式会使文章赋予新的内涵。《端午的鸭蛋》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浓浓爱恋,而这种爱恋作者仅仅通过这暖暖的民俗,普通的鸭蛋,独特的语言魅力就做到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极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二)能力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三)情感目标:感受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 (四)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和情感。 (五)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语言。 【教法分析】 (1)网络教学法:使语言无法表达的用媒体呈现出来;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寻找文本中的关键句,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法分析】 说风俗——听文本——谈内容——读情感——品语言——写民俗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构成文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咱们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中国的传统节日说起。说到节日,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播放课件:春节中的放爆竹、吃饺子等画面;闹元宵、猜灯谜的画面;小孩吃粽子的画面;以及喜庆的音乐) (设计说明:多媒体播放中,图片以及背景音乐的联合,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他们带入到传统节日的情境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体会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打下基础.) 二、简介作者。(播放课件:作者的图片;文字说明的作家作品的简介) (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文章的理解离不开作家作品的简介,而教材提供的远远不够,这种手段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度) 三、听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件:本篇文章的音频朗读以及动画.) (设计说明:此种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将作者优美的文字溶入到声音,动画,让教学过程情景化、趣味化,不仅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情感,还能将学生对文本的想象力发挥到及至.)

七年级历史第十七课导学案

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括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等史实。 2、说出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说出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认识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 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 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自主学习: (一)、满洲的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99-100页“导入框”及本目课文、插图等,作读书批注并思考回答: 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 2、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作“后金”? 3、除了阿骨打之外,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努尔哈赤和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4、皇太极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5、清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6、清朝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原?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学生阅读100-101页课文、插图、资料等,作读书批注并思考回答: 1、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怎么设立?雍正帝和乾隆帝怎样调整中央政权机构? 2、联系102页“自由阅读卡·沈阳故宫”和100页插图(乾清宫、军机处),说说中央政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清政府怎样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4、根据101页“动脑筋”:“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描绘的情境有什么问题吗? 5、文字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6、温故知新:列举秦、汉、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三)、组内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的措施有哪些利弊?(提示:从正反方面分析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措施的利弊;君主集权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利,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17、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学习难点】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 【知识链接】2——走近作者: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知识链接】3——相关资料: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趱行()虞候()嗔怪()尴尬()()厮()朴刀()恁地()怨怅()兀的()怄()喏喏连声()芥菜()剜口割舌()忒()舀酒()罗唣()面面厮觑()聒噪()晁盖()三阮()庵()2、词语解释 晓事:寻思:忍气吞声:喃喃呐呐: 分说:絮絮聒聒:热不可当: 出没:勾当:死心塌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杨志拿着藤条,()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目标1.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 一、课前回顾 ※温故知新: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二、预习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⑵目的:①扩大明朝的; ②加强与的联系。 2、概况 ⑴时间:1405—1433年; ⑵次数:先后次; ⑶航海规模(第一次):人多,船艘; ⑷到达范围: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 ⑵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⑶是世界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倭寇:明朝初年,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②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开赴台州抗倭; ③荡平境内的倭寇; ④赴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④戚继光具有卓越的才能。 ⑶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英雄。 二、展现提升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四、梳理巩固:『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五、达标检测 1.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皇帝是()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语文8 下】学案:17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7 端午的鸭蛋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重点难点 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资料链接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等散文集。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整体的严谨与和谐。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积累字词,理清思路,把握情感。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熏.五毒(xūn )拧.成小绳(níng)门楣.(méi )苋.菜(xiàn)车胤.(yìn) 用酒和.(huó)系.百索子(jì)咂.摸(zā)腌.腊(yān ) 络.子(lào )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与有荣焉:与之同感荣耀。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3.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有味?找出三五处,用波浪线标记,并稍作赏析。 (提示: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效果、情感表达等角度赏析) 合作探究 1.通过找本文的中心句、过渡段、过渡句来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 家乡的风俗___→__家乡的鸭蛋_ _→___端午的鸭蛋___ 2.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为什么要先写端午的风俗? 明确:家乡端午的的风俗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文章题目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3.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为什么只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这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高邮咸鸭蛋出名,是家乡的特产,挂“鸭蛋络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所以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作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文中半是家乡水”,之所以对小小的鸭蛋浓墨重彩地描写,是因为鸭蛋融入了作者对童年童趣生活的怀念,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智取生辰纲》学案答案

《智取生辰纲》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课型:讲读课备课时间:2015、10、23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3.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4.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5.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知识链接】 1.关于《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就、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2.作者简介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江苏兴化白驹场人。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3.了解背景 《水浒传》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章节分别是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但在黄河里被风打翻了船,只得逃难远避。后被赦,杨志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集市上遇见泼皮牛二挑衅,只得用刀试砍铜剁铁、吹毛得过,试杀人刀上不见血时,牛二不依不饶,而且强要刀不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受本文的情趣,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了解作者及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揣摩语言,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二、问题导学 1、介绍作者。(出示投影) 2检查生字词。(多媒体出示)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各段的段意,将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 (2)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哪些风俗是家乡独有的?除此之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4、品读课文,揣摩语言,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自由选例品味评析。(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启发,讨论交流) (1)“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2)“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 (3)“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 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 ......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 (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5)“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三、延伸拓展 资料链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当今社会,人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如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都被炒得如火如荼,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遭受冷遇,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年级:初三科目:语文执笔:刘秀美时间:2015.8 一、学习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受本文的情趣,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了解作者及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揣摩语言,品味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萝卜汪曾祺 扬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因为是扬花飞舞时上市卖的,我的家乡名之曰:“扬花萝卜”。这个名称很富于季节感。我家不远处的街口一家茶食店的屋下有一岁数大的女人摆一个小摊子,卖供孩子食用的便宜的零吃。扬花萝卜下来的时候,卖萝卜。萝卜一把一把地码着。她不时用炊帚洒一点水,萝卜总是鲜红的。给她一个铜板,她就用小刀切下三四根萝卜。萝卜极鲜嫩,有甜味,富水分。自离家乡后,我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或者不如说自我长大后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小时侯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 除了生嚼,扬花萝卜也能拌萝卜丝。萝卜斜切的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极开胃。小孩子的顺口溜唱道: 人之初,鼻涕拖。油炒饭,拌萝卜。 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所以拌萝卜丝一碟,吃起来是很香的。 萝卜丝与细切的海蛰皮同拌,在我的家乡是上酒席的,与香干拌荠菜、盐水虾、松花蛋同为凉碟。 北京人用水萝卜切片,汆羊肉汤,味鲜而清淡。 天津吃萝卜是一种风气。50年代初,我到天津,一个同学的父亲请我们到天华景听曲艺。座位之前有一溜长案,摆得满满的,除了茶壶茶碗,瓜子花生米碟子,还有几大盘切成薄片的青萝卜。听“玩艺儿”吃萝卜,此风为别处所无。天津谚云:“吃了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吃萝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