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矿浆粘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矿浆粘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矿浆粘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矿浆粘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矿浆粘度的测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实验指导书 姓名 学号 机械工程学院 2016年05月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内容 1.对某一轴径等精度测量8次,得到下表数据,求测量结果。 Matlab程序: l=[24.674,24.675,24.673,24.676,24.671,24.678,24.672,24.674];%已知测量值 x1=mean(l);%用mean函数求算数平均值 disp(['1.算术平均值为:',num2str(x1)]); v=l-x1;%求解残余误差 disp(['2.残余误差为:',num2str(v)]); a=sum(v);%求残差和 ah=abs(a);%用abs函数求解残差和绝对值 bh=ah-(8/2)*0.001;%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残差和绝对值小于n/2*A,bh<0,故以上计算正确 if bh<0 disp('3.经校核算术平均值及计算正确'); else disp('算术平均值及误差计算有误'); end xt=sum(v(1:4))-sum(v(5:8));%判断系统误差(算得差值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if xt<0.1 disp(['4.用残余误差法校核,差值为:',num2str(x1),'较小,故不存在系统误差']); else disp('存在系统误差'); end bz=sqrt((sum(v.^2)/7));%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disp(['5.单次测量的标准差',num2str(bz)]);

p=sort(l);%用格罗布斯准则判断粗大误差,先将测量值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 g0=2.03;%查表g(8,0.05)的值 g1=(x1-p(1))/bz; g8=(p(8)-x1)/bz;%将g1与g8与g0值比较,g1和g8都小于g0,故判断暂不存在粗大误差if g1

粘度的测量

如何计算黏度? 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采用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以表示之。测定液体药品或药品溶液的黏度可以区别或检查其纯杂程度。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剪应力不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属于此类;非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剪应力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属于此类。 黏度的测定可用黏度计。黏度计有多种类型,本药典采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两类黏度计。毛细管黏度计因不能调节线速度,不便测定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但对高聚物的稀薄溶液或低黏度液体的黏度测定影响不大;旋转式黏度计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剪应力的大小, 称为动力黏度,以Pa·s为单位。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再乘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以mm<2>/s为单位。本药典采用在规定条件下测定供试品在平氏黏度计中的流出时间(s),与该黏度计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相乘,即得供试品的运动黏度。 溶剂的黏度η<[o]>常因高聚物的溶入而增大,溶液的黏度η与溶剂的黏度η<[o]> 的比值(η/η<[o]>)称为相对黏度(η<[r]>), 常用在乌氏黏度计中的流出时间的比值(T/T<[o]>)来表示;当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高聚物溶液浓度的比值,即为该高聚物的特性黏数[η]。根据高聚物的特性黏数可以计算其平均分子量。 仪器用具 (1)恒温水浴可选用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 拌器与电热装置,供测定运动黏度时应能恒温±0.1℃,供测定特性黏数时应能恒温 ±0.05℃。 (2) 5mm;测定球A的容量为3.5ml±0.5ml(选用流出时间在120~180秒之间为宜)。 第一法(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取毛细管内径符合要求的平氏黏度计1支,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下同)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 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1]>下降至测定线m<[2]>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另取一份供试品同样操作,并重复测定3次以上。以先后两次取样测得的总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即为供试品的运动黏度或供试溶液的动力黏度。运动黏度(mm<2>/s)=Kt 动力黏度(Pa·s)=10<6>·Kt·ρ 式中 K为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 t 为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 s;ρ为供试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Kg/m<3>。 第二法(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动力黏度)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并按下式计算供试品的动力黏度。 动力黏度(Pa·s)=K'α式中 K'为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旋转式黏度计常数;α为偏转角。 第三法(用乌氏黏度计测定特性黏数)取供试品,照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3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弃去初滤液(约1ml),取续滤液(不得少于7ml)沿洁净、干燥乌氏黏度计的管2内壁注入B中,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水浴温度除另有规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 根据其测量原理,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仪器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度要求。使用中的仪器要进行周期检定,必要时(仪器使用频繁或处于合格临界状态)要进行中间自查以确定其计量性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 二、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许多用户忽视这一点,认为温度差一点无所谓,我们的实验证明:当温度偏差0.5℃ 时,有些液体粘度值偏差超过5% ,温度偏差对粘 粘度计 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 粘度下降。所以要特别注意将被测液体的温度恒定在规定的温度点附近,对精确测量最好不要超过0.1℃。 三、测量容器(外筒)的选择。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 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差巨大。对于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原理上要求外筒半径无限大,实际测量时要求外筒即测量容器的内径不低于某一尺寸。例如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NDJ-1型旋转粘度计,要求测量用烧杯或直筒形容器直径不小于70mm。实验证明特别在使用一号转子时,若容器内径过小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四、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转速,使示值在20~90格之间。该类仪器采用刻度盘加指针方式读数,其稳定性及读数偏差综合在一起有0.5格,如果读数偏小如5格附近,引起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上,如果选择合适的转子或转速使读数在50格,那么其相对误差可降低到1%。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使游丝产生的扭矩过大,容易产生蠕变,损伤游丝,所以一定要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 五、频率修正。对于国产仪器名义频率在50Hz,而我国目前的供电频率也是50 Hz,我们用频率计测试变动性小于0.5%,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频率修正。但对于日本和欧美的有些仪器, 名义频率在60Hz, 必须进行频率修正,否则会产生20%的误差,修正公式为: 实际粘度=指示粘度×名义频率÷实际频率 六、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旋转粘度计对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严格要求,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作(有些双筒仪器对测试的液体用量有严格要求,必须用量筒量取)。在转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气泡,在转子旋转后一段时间大部分会上浮消失,附在转子下部的气泡有时无法消除,气泡的存在会给测量数据带来较大的偏差,所以倾斜缓慢地浸入转子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七、转子的清洗。测量用的转子(包括外筒)要清洁无污物,一般要在测量后及时

误差理论与大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材料

标准文档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实验报告 姓名:黄大洲 学号:3111002350 班级:11级计测1班 指导老师:陈益民

实验一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算术平均值 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所得的值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值成为算术平均值。 设 1l ,2l ,…,n l 为n 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 121...n i n i l l l l x n n =++==∑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x 必然趋近于真值0L 。 i v = i l -x i l ——第i 个测量值,i =1,2,...,;n i v ——i l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 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 残余误差代数和为: 1 1 n n i i i i v l nx ===-∑∑ 当x 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1 n i i v ==∑0 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1 n i i v =∑为零; 当 1 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1 n i i v =∑为正;其大小为求x 时 的余数。 当 1 n i i l =∑

导热油粘度的测量

导热油粘度的测量 1、服务范围 测量范围:动力粘度:0.1~100 mPa·s 运动粘度:0.1~2500 mm2/s 温度范围:-30 ℃~350 ℃ 压力范围:0.1~30 MPa 2、测量方法 测量粘度的方法很多,如毛细管法、落体法、旋转法、振动法等。在众多的测量方法中,振动弦方法因为结构简单、适用于宽广的粘度、温度、压力范围而备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比于其他方法,振动弦法具有一些特别的优势,因而受到国际流体粘度研究领域的普遍关注。比如振动弦法拥有一系列严谨的工作方程以及有明确含义的物理参数;由于测量量基本为电测量,理论上振动弦法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测量;由于传感器的几何结构简单,可以避免了进行任何关于温度和压力的标定;振动弦系统可以避免逐级标定,且理论上可以实现绝对测量,不需要任何标定(已经有实验室实现);振动弦法特别适合高压和低温下其他方法不能测量的场合,因此近二三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分析还是实验装置系统,振动弦方法都得到飞速的进步,其测量准确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应用领域得到快速扩展,同时成为IATP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ransport Properties)建立高粘度标准物质的首选测量方法。 3、样品种类 可测量的液体种类包括各种极性和非极性流体的纯质及混合物: ●油品:导热油、润滑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硅油等; ●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 ●制冷剂:R134a、R12、R22、R123、二甲醚等; ●纳米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石墨纳米流体、Fe3O4纳米流体等; ●化学试剂:水、甲苯、醇类、离子液体等。

流体粘度测定

流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液体的粘度表示它的流动性的大小,粘度大则流动性小,反之亦然。液体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实验,要求了解液体恩格拉(Engler)粘度的工业测定方法和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粘度是表示流体质点之间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指标,粘度大即摩擦力大,流动性小。 根据牛顿粘度定律: dn du A F μ= 式中:F ——内摩擦力,N ; μ——粘性系数(粘度),Pa.s ; A ——面积,m ; du/dn —速度梯度,s -1。 当各值均采用C 、G 、S 制时,μ的单位为泊(poise )。 测定粘度的方法很多。在工业上,多采用泄流法来测定流体的粘度。泄流法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容量的液体经由锐孔流出所需要的时间,就表示该液体的粘度。 工业上用的粘度计也很多,如恩格拉(Engler)粘度计,赛波尔(Saybolt)粘度计,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计等。 恩氏粘度计测粘度的方法是:在实验的温度下测定200ml 试样油从小孔流出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与20℃时200ml 蒸馏水流出所需要的时间相除,所得的商就是该试样油在实验温度下的粘度,即: E t =) 蒸馏水流出的时间(秒时)试样油流出的时间(秒时ml C ml C t 20020200 其单位为条件度,用oE 来表示。 一般地20℃的蒸馏水流出的时间为51±1秒,本实验不进行这项测定,对每台仪器,都已测量好(标准水值)并标明在粘度计外表面上。

三、实验设备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棒式温度计 2.温控仪探头 3.手动搅拌器 4.恩氏温度计 5.加热器 6.内锅盖 7.内锅 8.外锅 9.油面高度标志10.木栓11.流出管(锐孔) 12.支架13.粘度计接收瓶14.调整螺丝15温度控制仪 图1、恩氏粘度计 四、实验步骤 1、用木栓堵住内锅底部之小孔,注意必须严堵,但不能用力过度。 2、将试样油沿着玻璃棒缓慢注入到内锅中,注意不能产生气泡。 3、调节调整螺丝,使得油面高度标志(三个尖顶)的刚好露出试样油液面。 4、往外筒中加水。注意:水面应比油面高10毫米以上,把温控仪探头及棒式温度计固定在支架上,探头和温度计头部要插入水中。 5、盖上内锅盖,并插上恩氏温度计。 6、在流出口下面放置洁净、干燥的接收瓶。 7、用搅拌器搅拌外筒中的水,用温度计搅拌试样油。 8、当试样油的温度计基本稳定时,停止搅拌,并保持五分钟。 9、五分钟后,若试样油的温度没有变化,则迅速提起木栓,同时按动秒表。 10、当接收瓶中试样油正好达到刻度时,立即停止秒表,并将读数记入下表。 11、打开温控仪开关,分别先后把温控选择旋钮旋至40℃、50℃的位置上,重复实验步骤1、2、3、4、5、6、7、8、9、10。 本实验所需的试样油为20#机油,由于粘度较大,流动性小。为节约时间起见,我们只测定100ml试样油流出所需的时间。将该时间乘以一个系数即得200ml试样油在同一温度下流出的所需要的时间,该系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0℃左右为2.3556,40℃左右为2.3348,50℃左右为2.3283。 五、实验报告

误差测量实验报告

误差测量与处理课程实验 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年月

实验一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误差的基本性质以及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正态分布 设被测量的真值为0L ,一系列测量值为i L ,则测量列中的随机误差i δ为 i δ=i L -0L (2-1) 式中i=1,2,…..n. 正态分布的分布密度 ()() 2 2 21 f e δ σδσπ -= (2-2) 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2 2 21 F e d δ δ σδδσπ --∞ =? (2-3) 式中σ-标准差(或均方根误差); 它的数学期望为 ()0 E f d δδδ+∞ -∞ ==? (2-4) 它的方差为 ()22f d σδδδ +∞ -∞ =? (2-5) (2)算术平均值 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其测得值皆不相同,应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的意义 在系列测量中,被测量所得的值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值成为算术平均值。

设 1l ,2l ,…,n l 为n 次测量所得的值,则算术平均值 121...n i n i l l l l x n n =++= =∑ 算术平均值与真值最为接近,由概率论大数定律可知,若测量次数无限增加,则算术平均值x 必然趋近于真值0L 。 i v = i l -x i l ——第i 个测量值,i =1,2,...,;n i v ——i l 的残余误差(简称残差) 2、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校核 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求得的残余误差代数和性质来校核。 残余误差代数和为: 1 1 n n i i i i v l nx ===-∑∑ 当x 为未经凑整的准确数时,则有 1 n i i v ==∑0 1)残余误差代数和应符合: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非凑整的准确数时,1n i i v =∑为零; 当 1n i i l =∑>nx ,求得的x 为凑整的非准确数时,1n i i v =∑为正;其大小为求x 时的余数。 当 1n i i l =∑

粘度的测定技术及仪器

粘度的测定技术及仪器 流体粘度是相邻流体层以不同速度运动时所存在内摩擦力的一种量度。粘度分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绝对粘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是指当单位面积的流层以单位速度相对于单位距离的流层流出时所需的切向力,用希腊字母η表示粘度系数(俗称粘度),其单位是帕斯卡秒,用符号Pa·s表示。运动粘度是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液体的密度ρ之比,用符号ν表示,其单位是平方米每秒(m2·s-1)。相对粘度是指某液体粘度与标准液体粘度之比,无量纲。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测量液体粘度。此外,恩格勒粘度计、落球式粘度计、旋转式粘度计等也广泛使用。 (一)毛细管粘度计 毛细管粘度计有乌氏粘度计和奥氏粘度计两种。这两种粘度计比较精确,使用方便,适合于测定液体粘度和高聚物相对摩尔质量。 直接由实验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采用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已知标准液体的粘度就可以标出待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1.乌氏粘度计 乌氏粘度计的外型各异但基本的构造如图1所示,其使用方法亦尽相同。 图1乌氏粘度计

1.主管;2.宽管;3.支管;4.弯管; A.测定球;B.贮器;C.缓冲球;D.悬挂水平贮器; E.毛细管; x、y.充液线;m 1、m 2 环形测定线;m 3 环形刻线;a, b刻线 2.奥氏粘度计 奥氏粘度的结构如图2所示,适用于测定低粘滞性液体的相对粘度,其操作方法与乌氏粘度计类似。但是,由于乌氏粘度计有一支管3,测定时管1中的液体在毛细管下端出口处与管2中的液体断开,形成了气承悬液柱。这样流液下流时所受压力差ρgh与管2中液面高度无关,即与所加的待测液的体积无关故可以在粘度计中稀释液体。而奥氏粘度计测定时,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液体下流时所受的压力差ρgh 与管2中液面高度有关。 图2 奥氏粘度计 A.球;B.毛细管;C.加固用的玻棒;a,b环形测定线 3.使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注意事项 (1)粘度计必须洁净,先用经2号砂芯漏斗过滤过的洗液浸泡一天。如用洗液不能洗干净,则改用5%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浸泡,再用水冲净,直至毛细管壁不挂水珠,洗干净的粘度计置于110℃的烘箱中烘干。 (2)粘度计应垂直固定在恒温槽内,因为倾斜会造成液位差变化,引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习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

3.3 水准测量的实施 在我们的测量中,首先每个组建立一个包含有四个已知控制点的控制网,每组选定网的一条边与周边的一组的水准网确保有两个已知控制点重合,分别测出公共边两点间高差,最后统一进行高差计算和误差分配,以作为检验与统一到一个公共的水准网中。我们选择211控制点作为自己的符合起止点,从该点出发,沿着教学南楼,途径图书馆正门,到图书馆后的控制点103,再转到瑞安楼前面的317点,最后符合至211控制点。 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 (1) 其中,211 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实验五粘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多糖聚合物-右旋糖苷的平均分子量; 2.掌握用乌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是表征聚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相对分子质量不同,高聚物的性能差异很大。所以不同材料,不同的用途对分子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生产和使用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实验采用的右旋糖苷分子是目前公认的优良血浆代用品之一。它是一种无臭、无味、白色固体物质,易溶于近沸点的热水中,相对分子质量是2∽8×104范围内,选用它来做实验是合乎要求的。 线型高分子可被溶剂分子分散,在具有足够的动能下相互移动,成为黏度态,η是可溶性的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黏度,是它在流动过程中所存在内摩擦的反映,这种摩擦主要有: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也就是纯溶剂的黏度,记作η0;还有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以及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三者总和表现为高聚物溶液的黏度,记作η。 在同一温度下,高聚物的黏度一般都比纯溶剂的黏度大,即η>η0,这些黏度增加的分数,叫做增比黏度,记作ηsp,即 式中,ηr 称为相对黏度,这指明溶液黏度对溶剂黏度的相对值,仍是整个溶液的黏度行为;ηsp则意味着已经扣除了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 溶液的浓度可大可小,显然,浓度越大,黏度也就越大,为了便于比较,将单位浓度下所显示的黏度,即引入ηsp/c,称作比浓黏度,其中c是浓度,采用单位为g/mL。 为了进一步消除高聚物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必须将溶液浓度无限稀释,使得每个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极远,其相互干扰可以忽略不记。这时溶液所呈现出的粘度行为基本上反映了高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内摩擦。这一粘度的极限值记为: [η]被称为特性粘度,其值与浓度无关。实验证明,当聚合物、溶剂和温度确定以后,[η]的数值只与高聚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有关,它们之间的半经验关系可用Mark Houwink 方程式表示:

2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实验报告

平面度误差测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及目的: 1.学会用千分表测量一个平面的平 面度 2..学会千分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千分表:测量范围0—1mm. 最小 分度值0.001mm 0级大平板 三实验原理: 千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传动,将 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工件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测量,或用作某些测量装置的测量元件。 一.使用前检查 1.检查相互作用:轻轻移动测杆,测 杆移动要灵活,指针与表盘应无摩 擦,表盘无晃动,测杆、指针无卡阻 或跳动。 2.检查测头:测头应为光洁圆弧面。 3.检查稳定性:轻轻拨动几次测头, 松开后指针均应回到原位。 二. 读数方法 读数时眼睛要垂直于表针,防止偏视造成读数误差。 小指针指示整数部分,大指针指示小数部分,将其相加即得测量数据。 三. 正确使用 1.将表固定在表座或表架上,稳定可靠。装夹指示表时,夹紧力不能过大, 以免套筒变形卡住测杆。 2.调整表的测杆轴线垂直于被测平面,对圆柱形工件,测杆的轴线要垂直于 工件的轴线,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并损坏指示表。 3.测量前调零位。绝对测量用平板做零位基准,比较测量用对比物(量块)

做零位基准。 调零位时,先使测头与基准面接触,压测头使大指针旋转大于一圈,转动刻度盘使0线与大指针对齐,然后把测杆上端提起1-2mm再放手使其落下,反复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4.测量时,用手轻轻抬起测杆,将工件放入测头下测量,不可把工件强行推 入测头下。显著凹凸的工件不用指示表测量。 5.不要使测量杆突然撞落到工件上,也不可强烈震动、敲打指示表。 6.测量时注意表的测量范围,不要使测头位移超出量程,以免过度伸长弹簧, 损坏指示表。 7.不使测头测杆做过多无效的运动,否则会加快零件磨损,使表失去应有精 度。 8.当测杆移动发生阻滞时,不可强力推压测头,须送计量室处理。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粘度测量

粘度测定 1.粘度 1.1 粘度——液体的粘稠程度,它是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时,分子间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粘度的大小是判断液态食品品质的一项重要物理常数。 粘度有绝对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和相对粘度之分。 1.2粘度分类 1.2.1 绝对粘度——也叫动力粘度。 它是液体以1cm/s 的流速流动时,在每l cm2 液面上所需切向力的大小,单位为“Pa·s”。 1.2.2. 运动粘度——也叫动态粘度。 它是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单位为“m2/s ”。 1.2.3 条件粘度——是在规定温度下,在指定的粘度计中,一定量液体流出的时间(s)或将此时间与规定温度下同体积水流出时间之比。 1.2.4相对粘度——是在一定温度时液体的绝对粘度与另一液体的绝对粘度之比,用以比较的液体通常是水或适当的液体。 2. 影响粘度的因素 粘度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愈↑,粘度愈↓。 纯水在20℃时的绝对粘度为10—3 pa·s。 测定液体粘度可以了解样品的稳定性,亦可揭示干物质的量与其相应的浓度。粘度的数值有助于解释生产、科研的结果。 3. 粘度测试方法 粘度的测定方法按测试手段分为: 毛细管粘度计法、 旋转粘度计法、 滑球粘度计法等。 毛细管粘度计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精度高。后两种需要贵重的特殊仪器,适用于研究部门 3.1 毛细管粘度计法 3.1.1 原理 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的是运动粘度。由样液通过一定规格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求得样液的粘度。 3.1.2 仪器 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在严格的温度与固定的液面高度的控制下,使其流经毛细管粘度计而计算其流经时间。根据流经时间与粘度计的校正常数的乘积即可得动力粘度。

实验报告误差

实验报告误差 篇一:误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一) 问题与解题思路:假定该测量列不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则可按下列步骤求测量结果 1、算术平均值 2、求残余误差 3、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残余误差 4、判断系统误差 5、求测量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6、判别粗大误差 7、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8、求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9、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二) 在matlab中求解过程: a = [24.674,24.675,24.673,24.676,24.671,24.678,24.672,2 4.674] ;%试验测得数据 x1 = mean(a) %算术平均值 b = a -x1 %残差 c = sum(b) %残差和 c1 = abs(c) %残差和的绝对值

bd = (8/2) *0.0001 %校核算术平均值及其误差,利用c1(残差和的绝对值)% 3.5527e-015(c1) xt = sum(b(1:4)) - sum(b(5:8)) %判断系统误差,算的xt= 0.0030.由于xt较小,不存在系统误差 dc = sqrt(sum(b.^2)/(8-1)) %求测量列单次的标准差dc = 0.0022 sx = sort(a) %根据格罗布斯判断准则,先将测得数据按大小排序,进而判断粗大误差。 g0 = 2.03 %查表g(8,0.05)的值 g1 = (x1 - sx(1))/dc %解得g1 = 1.4000 g8 = (sx(8) - x1)/dc %解得g8 = 1.7361 由于g1和g8都小于g0,故判断暂不存在粗大误差 sc = dc/sqrt(8) %算术平均值得标准差 sc = 7.8916e-004 t=2.36; %查表t(7,0.05)值 jx = t*sc %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jx = 0.0019 l1 = x1 - jx %测量的极限误差 l1 = 24.6723 l2 = x1 + jx %测量的极限误差 l2 = 24.6760 (三)在matlab中的运行结果 实验二测量不确定度 一、测量不确定度计算步骤: 1. 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列出对测量结果影响显著的不确定度分量;

粘度测量的几种方法

2004年第18卷第3期 石油仪器 PETROU£UMINSTRUMENTS?57? ?经验交流? 粘度测量的几种方法 李必超编译马连山校 (辽河石油勘探局国际合作部辽宁盘锦) 摘要:文章介绍了粘度测量的过程毛细管技术以及几种直接或间接测量粘度的新方法。 关键词:粘度测量;过程毛细管技术;分析法;动态法 中图法分类号:7IE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9134(2004)03-0057—02 O引言 几十年来,过程毛细管粘度仪在石油工业中已成为一种标准仪器,尽管其应用效果显著,也不过是一个过渡性产品。但价格昂贵、维护要求高且响应时间长。通过粘度测量进行闭路控制的应用实例很多,有人认为,过程毛细技术的成功可用其在闭路控制中的应用范围来衡量…。 越来越多的过程通过定期采样进行实验室粘度分析来控制,这里使用的是过程毛细管粘度仪,通常只是进行趋势分析。在开环控制的许多自动过程中,无法采用过程毛细管粘度仪。石油工业急需反应准确、易安装、易维护与操作、成本低的粘度仪或系统。 1粘度的分析测量与过程毛细管技术 1.1粘度测量 过程粘度测量分两类:分析法和动态法,前者主要用于石油工业。 进行任何分析测量的关键是能否确定基础粘度(某一参考温度下的粘度值),基础粘度取决于流体的粘度一温度关系。能够进行动态粘度测量的技术很多,但只有带有温度槽的过程毛细管粘度仪才能进行粘度的分析测量。测量基础粘度的方法有两种:在基础温度下直接测量和通过计算进行间接测定。 过程毛细管粘度仪采用的是直接测量法,它做为分析性粘度仪已有许多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它技术能利用此方法。 1.2过程毛细管技术 过程毛细管粘度仪可在基础温度(参考温度)下直接测量粘度。其工作过程如下:部分样品由一个精确的泵通过过滤器吸入到粘度分析仪中(泵的流速保持很低,通常65ml/mjn),并在加热槽中循环,直至样品温度稳定,同槽中温度一致。随后,样品流过一段短毛细管。测量毛细管两端的压降(为动态粘度的函数),再利用密度测量值加以校正,便可获得参考温度下的运动粘度值。 过程毛细管技术粘度测量精度高、测量过程中能够进行精确稳定的温度控制,具有良好的趋势分析效果。然而,过程毛细管粘度仪响应速度慢,不能用于闭环控制,只能进行趋势分析,其成本和安装费用也很高。此外,过程毛细管粘度仪只能测量动态粘度,尚需借助密度测量仪器才能计算出运动粘度。 2粘度测量新技术及方法 2.1直接测量法 当流速为65ml/min时,毛细管的响应时间一般较长。虽然热交换器在30ml/min。60ml/min的流速下根据主要输入口温度的变化仍能正常工作,但缺乏温度稳定性。 通过冷热流混合法可解决温度稳定性的问题,即把输入的流体分为冷流和热流(被热交换器加热),然后重新将它们在粘度分析仪处汇合。通过改变受热与未受热原油比,可迅速测出粘度仪处温度变化。该系统不但可保证粘度仪处温度稳定,还可对原油质量和过程温度出现的变化做出反应。 其明显的优势在于它与毛细管粘度仪作用相当, 第一作者简介:李必超,男,1967年生,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在辽河石油勘探局国际合作部从事国际市场开发工作。邮编:1240lO

粘度测定法

运动粘度测定法1)清洗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2)将油品吸入玻璃毛细管粘度计; 3)将毛细管粘度计放入粘度测定器中; 4)开始计时; 5)十分钟后开始做实验; 6)从第一个刻度线开始计时,下面刻度线计时结束;7)记录时间(以秒为单位); 8)重复三次实验,记录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9)计算100℃或40℃的运动粘度:时间*粘度管系数。注意: 1)选择合适的粘度管; 2)吸入油品时不要有气泡进入; 3)观察是否堵管; 4)计算粘度时看清是哪个粘度管; 5)全浸式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为100℃或40℃; 6)眼睛一定要平视刻度线时计时。

闪点的测定GB/T3536 闪点: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汽着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 1)将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 2)开始加热,此时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 3)点燃实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为3.2mm~4.8mm; 4)当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约56℃时减慢加热速度,使试样在达到闪点前的最后23℃左右时升温速度为5~6(℃/min); 5)在预期闪点前至少23℃左右,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每升高2℃扫划一次; 6)当在试样液面上的任何一点出现闪火时,立即记录温度计的温度读书,作为观察闪点; 注意: 1)试样装入试验杯时,是试样的弯月面顶部恰好位于试验杯的装样刻线; 2)温度计垂直放置,使其感温泡底部距试验杯底部6mm; 3)试验过如果试样表面形成一层膜,应把油膜拨到一边再继续试验;4)程中,避免他人在试验杯附近随意走动,以防扰乱试样蒸气;5)不要把有时在试验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与真正的闪火相混淆。

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报告

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 2. 熟悉零件有关位置误差的含义和基准的体现方法。 3. 掌握有关通用量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用量具 偏摆检测仪、平板、千分表、百分表、磁性千分表座、万能表座、V型铁、直角尺、钢板尺等。 三、实验内容及说明 1、平行度误差的测。连杆小孔轴线对大孔轴线的平行度 1)连杆孔的平行度要求如图1-15所示 2)测量方法如图1-16所示 平行度误差为f=L1/L2|M1-M2| 将零件转位使之处于图中0°位置,使两心轴中心与平板等高,然后在测出0度位置的平行度误差。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平行度误差是否合格。 2. 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十字头孔轴线对孔轴线以及对侧面B的垂直度要求,如图1-17所示。 1)轴线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的测量如图1-18所示。将测量表架安装在基准孔心轴上部,在距离为L2两端用千分表测得读数分别为M1,M2,则该零件轴线对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为:f=L1/L2|M1-M2| 2)轴线对侧面B的垂直度误差测量如图1-19所示。被测孔轴线用心轴模拟,先将心轴穿入零件被测孔,以零件顶面为支撑面,放在三个千斤顶上。再用一直角尺,使其一面放在平板上,另一面与基准面B靠拢,同时调节千斤顶使其与基准面贴合为止,这说明基准面B 与平板垂直。然后用千分表分别测出图中L2长度两端读数M1,M2,则垂直度误差为根据以上结果,判断两项垂直度要求是否合格 3. 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被测零件圆跳动公差要求如图1-23所示,其测量方法如图1-24所示

1)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将工件旋转一周,记下千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共测三个截面,取其中最大跳动量作为该表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并判断该指标是否合格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分别在端面靠近最大直径处和较小直径处测量,每测一处,转动工件一转,读取指示表的最大最小读数差,取其较大者作为该端面的圆跳动误差值 图1-15

粘度的测定方法

粘度的主要测定方法 对粘度测定有: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2)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里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o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表示)两种。 ③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oF、F210oF 或122o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讲课稿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

粘度测试注意事项及乌氏粘度计原理 根据其测量原理,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仪器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度要求。使用中的仪器要进行 周期检定,必要时(仪器使用频繁或处于合格临界状态)要进行中间自查以确定其计量性能合格,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 二、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许多用户忽视这一点,认为温度差一点无所谓,我们的实验证明:当温度偏差0.5℃ 时,有些液体粘度值偏差超过5% ,温度偏差对粘 粘度计 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 粘度下降。所以要特别注意将被测液体的温度恒定在规定的温度点附近,对精确测量最好不要超过0.1℃。 三、测量容器(外筒)的选择。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不同的转子(内筒)匹配相应的外筒, 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差巨大。对于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原理上要求外筒半径无限大,实际测量时要求外筒即测量容器的内径不低于某一 尺寸。例如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NDJ-1型旋转粘度计,要求测量用烧杯或直筒形容器直径不小于70mm。实验证明特别在使用一号转子时,若容器内径过小引起较大的 测量误差。 四、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转速,使示值在20~90格之间。该类仪器采用刻度盘加指针方式读数,其稳定性及读数偏差综合在一起有0.5格,如果读数偏小如5格附近,引起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上,如果选择合适的转子或转速使读数在50格,那么其相对误差可降低到1%。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使游丝产生的扭矩过大,容易产生蠕变,损伤游丝,所以一定要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 五、频率修正。对于国产仪器名义频率在50Hz,而我国目前的供电频率也是50 Hz,我们用频率计测试变动性小于0.5%,所以一般测量不需要频率修正。但对于日 本和欧美的有些仪器, 名义频率在60Hz, 必须进行频率修正,否则会产生20%的误差,修正公式为: 实际粘度=指示粘度×名义频率÷实际频率 六、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旋转粘度计对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严格要求,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作(有些双筒仪器对测试的液体用量有严格要求,必须用量筒量取)。在转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气泡,在转子旋转后一段时间大

实验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修订

预习操作记录实验报告总评成绩 《大学物理实验(I)》课程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实验人姓名(学号): 参加人姓名(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上午[ ] 下午[ ] 晚上[ ] 室温: 相对湿度: 实验1.1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 [实验前思考题] 1.列举测量的几种类型? 2.误差的分类方法有几种? 3.简述直接测量量和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以本实验中实验桌面积的测量为例加以说明。

4.测量仪器导致的不确定度如何确定?在假设自由度为无穷大的情况下,直接测量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如何计算?请写出计算步骤。 (若不够写,请自行加页)

[ 实验目的 ] 1.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读数显微镜、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习长度、重量、密度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3.学习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仪器用具 ] 编号 仪器名称 数量 主要参数(型号,测量范围,测量精度) 1 游标卡尺 1 2 螺旋测微计 1 3 读数显微镜 1 4 钢尺 1 5 钢卷尺 1 6 电子密度天平 1 7 量杯 1 8 待测薄板 1 9 待测金属丝 1 10 待测金属杯 1 [ 原理概述 ] 1.机械式游标卡尺 图1.1. 1 游标卡尺结构 查阅教材和说明书,写出游标卡尺各部分的名称: A. C . E . G . B. D . F . H .

图1.1. 2 游标卡尺读数 假设游标卡尺的单位为cm ,箭头所指的刻线对齐,则读数为: cm . 2. 机械式螺旋测微计 图1.1. 3 螺旋测微计结构 查阅教材和说明书,写出螺旋测微计各部分的名称: A. C . E . G . I . B. D . F . H . 图1.1. 4 螺旋测微计读数 假设螺旋测微计的单位为mm ,按左图,读数为: mm . 注意:(1)转动微分筒之前需逆时针扳动锁把,使微分筒可自由转动。(2)为保证测量时测杆与被测物表面的接触力恒定,测杆上安装有棘轮装置,使用时应通过旋转棘轮使测杆与工件接触,直至棘轮发出“咔咔”的声音。这点对测量橡胶等较软的物体特别重要,同时还可起到保护螺纹的作用。(3)使用螺旋测微计之前需校准零刻度。(4)使用完毕,需使对杆和测杆离开一段距离,避免存放过程中因热胀冷缩损坏螺纹。 3.读数显微镜测量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