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超滤工艺培训讲解教材

超滤工艺培训讲解教材

超滤工艺培训讲解教材
超滤工艺培训讲解教材

超滤培训教材

超滤培训教材

1简介

1.1.膜分离过程分类介绍

滤膜法液体分离技术从分离精度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四类: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它们的过滤精度按照以上顺序越来越高。

微滤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

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的12bar到海水的70bar。

1.2.超滤膜的种类及应用特点

超滤膜按结构来分主要有四种:板式膜,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板式膜:它是最早出现的膜,但因为难以保证膜表面适当的流速及复杂的密封问题,这类膜的应用非常有限。前处理要求不严格;

卷式膜:以板式膜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因为卷式膜的格网带来死点及无法反洗,通常不适用于工业原水处理。它们适用于高温、高压物料分离等,前处理要求也不严格;

管式膜:因为它的能耗较大,从经济上来说不适用于普通水处理,一般适用于高固体含量或高含油浓度的流体,在四种膜中,它的前处理要求最不严格。

中空纤维膜:因为它压力低,通道无死点,通量高,能进行反洗,所以除特殊水体(如高含油、高固体含量等)外,都是很好的选择,对四种膜而言,在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

注:因为中空纤维膜应用最广泛,后面资料中除共同点外,其他均以中空纤维膜为例进行说明。

1.3.应用范围

超滤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按应用场合划分,主要可以用于:

1.3.1.原水前处理(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

澄清池、砂滤替代、RO前处理及离子交换前处理

应用在前置予处理中,超滤替代澄清池或砂滤器,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固体和胶体以改善后续工段设备的运行,如改善离子交换器的反洗频率和反渗透膜元件的更换频率,但其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膜型一般为10万分子切割量。

1.3.

2.纯化处理

去颗粒(如18WΩ水)、去微生物及热原体、RO或离子交换后处理

应用在反渗透/离子交换设备后,超滤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胶体和固形物,水透过率较高,清洗频率较低,其不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只有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操作不便或有细菌产生时才清洗。在医药及电子行业,超滤放在使用点用以去除微生物及热原体。膜型一般为1-10万分子切割量。

1.3.3.水循环和回用

生化处理后、澄清后(二级和三级)

2超滤术语

3超滤基本原理

3.1概述

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来分离水中颗粒。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002—0.1微米范围内(MWCO约为1,000-500,000)。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能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将被截留下来浓缩于排放液中。因此产水(透过液)将含有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而胶体物质、颗粒、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将被膜去除。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很薄的聚合材料,由聚砜PS,聚醚砜PES,PVDF或聚丙烯腈(PAN)制成并带有非对称的微孔结构。不对称超滤膜拥有一层极光滑极薄(0.1微米)的孔径在0.002到0.1微米间的内表面,此内表面由孔径大到15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面体支撑结构支撑。这种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合较大孔径支撑材料的结合使得过滤微小颗粒的流动阻力很小并不易堵塞。

3.2基本原理

超滤是一个错流合切向流的过程,要过滤的液体沿膜表面流动。这样在中空纤维的内壁上形成流体剪切的条件,而使得污染物较难在膜表面形成。

要过滤的水经由超滤给水泵加压后输入膜组件中。由于膜内外的压力差,一部分水渗过滤膜,而水中的杂质则截留在剩余部分水中被过滤除去。

如果欲分离的杂质在膜上过多沉积,根据膜的类型不同,会导致难溶性盐沉积或形成部分覆盖层。所以要避免这一点,一部分水会成为浓缩液流出去掉,根据膜的类型和应用不同,这样的过程要持续进行或者在回流时进行。

下图是超滤膜过滤的基本原理图。

3.3超滤的特点

与传统的净化方式相比,超滤具有许多优点: 能完全去除微生物和微粒

对水中污染物去除率 组份 PM10

PM100

胶体硅 99.8%

99.0%

胶体铁 99.8% 99.0% 胶体铝 99.8% 99.0% 悬浮物 5 LRV 4 LRV

浊度 < 0.3 NTU (通常小于0.1 NTU) SDI

< 1.0 SDI

Giardia 6 LRV 5 LRV 原生动物 6 LRV

5 LRV

菌类 6 LRV 5 LRV 病毒

5 LRV

4 LRV

内病毒 4 LRV

2 LRV

TOC

avg. 70% avg. 30%

滤液

入口

浓缩液

回流

●过滤效果不受原水水质的影响

●能够去除耐氯的病菌

●超滤的浓缩液中只含有原来水中含有的那些物质

●比起其它的传统方式,超滤中沉淀物的量明显较少

●支架的紧凑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节省费用,也可在现有的厂房中,可以高

度灵活的增加装置配备。

●超滤可以实现全自动化工业连续生产。

●由于超滤几乎能完全滤去形成覆盖层的物质,所以可以在后续的膜净化步骤中

增加面积负荷,因而减小后续净化装置的规模。

4流程模式

原水进入中空纤维内腔,由内向外通过纤维过滤。通常原水由膜件的一端进入,在30-40psi的压力驱动下流经整个长度的纤维。较高固含量的浓缩液自膜件的另一端排出。透过液经纤维膜壁的过滤流入膜件中心的透过液集水管中。透过液经集水管自每支膜件的中心流出。

超滤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一般有两种运行流程模式:死端过滤模式和循环过

滤模式。

4.1 死端过滤模式

一般当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含量较低时(如SS<5,浊度<5NTU)时采用。如下

图2:死端过滤示意图面图2所示,原水以较低的错流流速进入膜管,浓缩水以一定比例从膜管另一头排出。产水在膜管过滤液侧产出,水回收率通常是90%-99%,由原水水质决定。和循环模式相比,死端过滤的操作成本低,但回收率和系统的出水能力可能会受限制。这种模式通常需要定期快冲和反冲来维持系统出力,当污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化学清洗来进行处理。

4.2循环过滤模式

当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及在大多数非水应用领域,就需要通过减少回收率来保持加膜管内部的高流速。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废水。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浪费,排出的浓水就会被重新加压回流到膜管内。这样,虽然降低膜管的回收率,但对于整个系统,回收率仍然可以很高。在这种模式,进水连续的在膜表面循环。循环水的高速阻止了微粒在膜面积的堆积,并增加了通量。因为较少的进水成为产水,为了获得相同的产率,能耗就比死端过滤模式大。

回流

入口

滤液滤出物

滤液膜

5超滤膜的性能

5.1膜元件的操作范围

最高压力(水):45psi(3.1bar)

最高压力(气):15psi (1.0bar)

最高进水温度:104℉(40℃)

最低进水温度:32℉(0℃)

最大透膜压差:35psi (2.4bar)

最大反洗透膜压差:20psi (1.4bar)

最大平均压力变化:6psi/sec(0.4bar/秒),10秒钟阀门开启时间

最大总氯耐受能力@77℉(25℃)或更低:200ppm @8.5pH或更高pH。

最大总耐氯接触量:200,000ppm 小时(累计)@8.5pH或更高pH。

最大有机溶剂接触:避免接触

最大紫外线接触:避免暴露于日光直射下。

5.2组件的截留性能

5.2.1对MS2噬菌体的截留

对病毒MS2噬菌体的截留比较难以确定。如果要在浓度很小的时候检测这种生物体,就需要特殊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另一方面,要在足够长的时间中使较高浓度的噬菌体混合流入原水中,也很难。

由于膜的净化效率很高,所以要能测量出噬菌体的截留来,原水中它的浓度至少要达到每毫升10万个。在此浓度下,滤液中找不到噬菌体。

因此,对噬菌体的截留在99.999%或者说对数级5以上。

5.2.2对隐孢子体(Kryptosporidien)的截留

精确的检测表明超滤膜对隐孢子体(大小为4-6μm)的截留超过对数级6。5.2.3对微粒的截留

利用超滤,能把最小的微粒引起的浑浊降低到规定的界限以下。

无论原水的质量怎样,滤液的浑浊度通常都能降到0.1NTU以下。

因此,在原水的浑浊度会突然增大的情况下,使用超滤特别合适。

与传统的净化过程相比,超滤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自动化。

5.2.4降低污染指数

污染指数(SDI)是在纳米过滤和反渗透时用到的卷式过滤装置对水的过滤能力的一个衡量尺度。

测量这个指数时,要将定量的水在稳定的进水压强下压过要测试的过滤器。

污染指数是由于在过滤过程中逐渐形成覆盖层、滤液通量降低而产生的。

除了水中的微粒外,还有胶体物质以及真正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共同形成水的污染指数。

微粒和大部分胶体能够通过超滤去除。而对真正能溶解的有机质的截留则与分子量有关。

对大多数的水(包括海水),超滤之后污染指数都能降到1以下。如果污染指数是由可溶性物质导致的,那么在极少数情况下污染指数也可能在1以上。

测量方法见反渗透培训教材。 5.2.5对有机质的截留

有机质包括微粒状、胶体和能溶于水的有机物质。

由于超滤对不同类型的有机质的截留能力不同,因此净化效率就取决于水中有机质的成份组成。

在超滤前加入凝固剂可以部分地清除能溶于水的有机质。

与传统的方式相比,用超滤的方法既不必考虑沉淀作用,也不必注意凝固物的可过滤性,因为超滤的净化效率与凝固物的形状和密度无关。

根据是否絮凝与原水的水质不同,对有机质的截留在40-60%之间。

6膜的相关性能指数和计算公式

6.1截留比例

截留比例R 是留在膜的进水口一边的水中杂质所占的浓度百分比。

%100)c c 1(R Zulauf

Filtrat

?-

= R : 截留比例(%)

C Filtrat : 滤液浓度(如mg/l ,mol/l ) C Zulauf :

原水浓度(如mg/l ,mol/l )

由于超滤膜的截留比例非常高,所以病毒和细菌的截留常以“对数级”来表示。比如,99.999%的截留比例就相当于净化能力为对数级5。 6.2滤液体积流量

滤液体积流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滤出的水的体积。

t

V V Filtrat

Filtrat

= V

滤液体积流量 (如 l/s, m 3

/h ) V :

滤液体积(如l, m 3

t : 时间 (如s, h)

6.3 面积负荷

又称为:滤液通量、渗透通量

滤液体积流量与过滤所用的膜面积的比,就是滤液通量,也常常称为面积负荷。 超滤时常用前期试验确定出滤液通量,一定的水量和一定的膜面积会产生稳定的滤液通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用它可以计算出要净化预定的水量所需要的膜面积。

F

V

J Filtrat Filtrat

=

J :

滤液通量(如l/m 2/h )

V

: 滤液体积流量(如 l/s, m 3/h , l/h ) F : 膜面积(如m 2)

6.4膜内外压差

膜内外压差(ΔP )是膜的进水口也即浓缩液一侧与滤液一侧的压强差。在横流过滤时要特别注意膜上的压降。为简化计算过程,可假设进水与浓缩液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压降。

Filtrat Konzentrat Zulauf p p p p -+=

?2

)

(

? p : 膜内外压差(bar, Pa ) p Zulauf :

进水压强(bar, Pa )

p Konzentrat : 浓缩液压强(bar, Pa ) p Filtrat :

滤液压强(bar, Pa )

6.5渗透性

渗透性又称为:比滤液通量、比渗透通量

要判断膜或膜技术的性能、确定过滤定量的水所需要的膜内外压差,就要用到渗透性这个值。用滤液通量除以所需的压差,得到的值就是渗透性。

p

J

A ?=

A : 渗透性(如l/m 2/h/bar ,l/m 2/h/Mbar ) J : 滤液通量(如l/m 2/h ) Δp :

膜内外压差(bar, Pa )

6.6常温下的渗透性

由于渗透性和温度相关,所以要用于比较,需要借助温度校正因数,将它转化成常温(20°C )下的渗透性。

)

(20,20T T A A C K C ??=

A 20°C : 常温(20°C )下的渗透性(如l/m 2/h/bar ,l/m 2/h/Mbar ) T k,20°C : 温度校正因数(-)

微滤和超滤时渗透性的变化通常是由于水的粘度的变化。因为粘度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是已知的,所以可以确定出温度校正因数。

)

()

20(20,T C T C K ηη?=

?

T k,20°C : 转化为常温(20°C )下渗透性的温度校正因数(-) Δ : 动态粘度(Pa ?s )

η= (17.91-0.60?T+0.013?T 2-0.00013?T 3)?10-4

(Weast, R.C.al.《化学和物理手册》,CRC Press,Boca Raton (USA),1990)

实际测量粘度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时得到的数值与用粘度变化计算出来的数值大多会有一点差异。这个差异是由于膜结构也同时随温度发生变化。

对于滴泽膜组件来说,可以使用下面的近似公式。

T k,20°C = e

0.019?( T – 20 )

(T 为摄氏温度)

温度因数在下图中用图示表示了出来。

温度校正函数

6.6出水率

出水率是过滤出的滤液与原水的体积比。在计算滤液和原水的体积时必须考虑反向冲洗和快速冲洗时所消耗的水。

%100V V Zulauf

Filtrat

?=

φ

%100t V t V t V t V FF

FF F F R

R F F ??+??-?=φ

如果膜净化装置不用正向冲洗,则公式可简化为:

%100t V t V

1F

F R R ???-=φ

φ: 出水率(%)

F

V : 滤液体积流量(如m 3/h ) R V : 反向冲洗用水体积流量(如m 3/h ) FF V : 正向冲洗用水体积流量(如m 3/h ) t F : 过滤时间(如h ) t R :

反向冲洗时间(如h )

t FF:正向冲洗时间(如h)

7 超滤系统的清洗

7.1超滤系统反洗

在淡化过程中使

用的膜,由于其结构

(平板膜等)的限制,

通常不能反向冲洗。因

为反洗会造成膜脱层

或膜分解。因此,在这

样的系统中,要不断地

将浓缩液抽走。

而中空纤维膜则

能反洗,在此程序中加

压的透过液从产水出

口进入膜元件,从原水

进口出水,水流方向与

生产时正好相反。中空

纤维膜上下两端各有

一个原水出口,反洗时可上下原水出口交错排液。

超滤反洗用水为超滤产水,因为反洗水带进的悬浮物将会集聚在支撑结构内而随后不断释放出颗粒、细菌和TOC等,所以原水不适宜做反洗用水。

7.2超滤系统化学循环清洗/快冲

当关闭透过液阀门时,循环操作是一个机械的清洗过程,其类似于部分反冲洗过程在膜件进水端透过液依旧经纤维排出,这是由于纤维内侧较高压力所至。

当进水流经整个纤维长度会损失部分压力。现在平均透过液的压力较高,此透过液会从纤维外侧反向压入纤维内侧,以帮助去除累积的固形物。循环过程是整个清洗过程的一部分。

8 超滤系统故障排除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的工作原理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 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 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 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超滤技术的优缺点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 、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 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 分离技术。 3. 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 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 和维护。 5.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超滤装置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容器内的活塞前进,使样液形成 内压,容器底部设有坚固的膜板。小于膜板孔径直径的小分子,受压力的作用被挤出膜板外,大 分子被截留在膜板之上。超滤开始时,由于溶质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超滤的速度比较快。 但是,随着小分子的不断排出,大分子被截留堆积在膜表面,浓度越来越高,自下而上形成浓 度梯度,这日才超滤速度就会逐渐减慢,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现象。为了克服浓度极化现象, 增加流速,设计了几种超滤装置: 1. 无搅拌式超滤 这种装置比较简单,只是在密闭的容器中施加一定压力,使小分子和溶剂分子挤压出膜外, 无搅拌装置浓度极化较为严重,只适合于浓度较稀的小量超滤。 2. 搅拌式超滤 搅拌式超滤是将超滤装置位于电磁搅拌器之上,超滤容器内放人一支磁棒。在超滤时向容器 内施加压力的同时开动磁力搅拌器,小分子溶质和溶剂分子被排出膜外,大分子向滤膜表面堆积时,被电磁搅拌器分散到溶液中。这种方法不容易产生浓度极化现象,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4. 中空纤维超滤 由于膜板式超滤装置,截留面积有限,中空纤维超滤是在一支空心柱内装有许多的,中空纤维毛 细管,两端相通,管的内径一般在0.2mm左右,有效面积可以达到1平方厘米每一根纤维毛细管 像一个微型透析袋,极大地增大了渗透的表面积,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超滤系统设计说明书

朔州山阴金海洋马营煤业能源 矿井水处理专用超滤(UF)系统 设计说明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原理及特点 (3) 1 超滤膜 (3) 2原理 (4) 3超滤的特点 (4) 4 系统运行 (5) 二、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特点及参数 (6) 1流程简介 (6) 2设备主要特点 (7) 3. 系统参数 (7) 三、系统的安装 (8) 1设备安装 (8) 2试运行(不装膜组件) (8) 3膜组件的安装 (8) 4. 清洗 (8) 5压力调节方法 (8) 6超滤系统运行(循环过滤) (9) 四、清洗 (9) 五、设备维护及注意事项 (10) 六、超滤系统故障排除 (10)

一、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原理及特点 1超滤膜 超滤膜是用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制备的不对称半透膜,采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生产工艺制备的超滤膜具有不同的截留(分离)特性。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来分离水中颗粒。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002—0.1微米围(MWCO约为1,000-500,000)。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能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将被截留下来。因此产水(透过液)将含有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而胶体物质、颗粒、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将被膜去除。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很薄的聚合材料,由高聚物制成并带有非对称的微孔结构。不对称超滤膜拥有一层极光滑极薄(0.1微米)的孔径在0.002到0.1微米间的表面,此表面由孔径大到15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面体支撑结构支撑。这种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合较大孔支撑材料的结合使得过滤微小颗粒的流动阻力很小并不易堵塞。

超滤培训教材

超滤培训教材 2005-9-1

批准:张旭兵 审定:陈玉虎 校核:谢长血、冯春雨编写:赵志富

超滤培训教材 1简介 1.1.膜分离过程分类介绍 滤膜法液体分离技术从分离精度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四类: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它们的过滤精度按照以上顺序越来越高。 微滤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

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的12bar到海水的70bar。 1.2.超滤膜的种类及应用特点 超滤膜按结构来分主要有四种:板式膜,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板式膜:它是最早出现的膜,但因为难以保证膜表面适当的流速及复杂的密封问题,这类膜的应用非常有限。前处理要求不严格; 卷式膜:以板式膜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因为卷式膜的格网带来死点及无法反洗,通常不适用于工业原水处理。它们适用于高温、高压物料分离等,前处理要求也不严格; 管式膜:因为它的能耗较大,从经济上来说不适用于普通水处理,一般适用于高固体含量或高含油浓度的流体,在四种膜中,它的前处理要求最不严格。 中空纤维膜:因为它压力低,通道无死点,通量高,能进行反洗,所以除特殊水体(如高含油、高固体含量等)外,都是很好的选择,对四种膜而言,在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 注:因为中空纤维膜应用最广泛,后面资料中除共同点外,其他均以中空纤维膜为例进行说明。 1.3.应用范围 超滤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按应用场合划分,主要可以用于: 1.3.1.原水前处理(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 澄清池、砂滤替代、RO前处理及离子交换前处理 应用在前置予处理中,超滤替代澄清池或砂滤器,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固体和胶体以改善后续工段设备的运行,如改善离子交换器的反洗频率和反渗透膜元件的更换频率,但其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膜型一般为10万分子切割量。 1.3. 2.纯化处理 去颗粒(如18WΩ水)、去微生物及热原体、RO或离子交换后处理 应用在反渗透/离子交换设备后,超滤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胶体和固形物,水透过率较高,清洗频率较低,其不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只有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操作不便或有细菌产生时才清洗。在医药及电子行业,超滤放在使用点用以去除微生物及热原体。膜型一般为1-10万分子切割量。 1.3.3.水循环和回用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的工作原理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就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 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就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就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与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与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 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与微粒子如 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超滤技术的优缺点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滤过程就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与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 、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就是一种节能环保的 分离技术。 3、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 与维护。 5、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 50%的浓度。 超滤装置就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容器内的活塞前进,使样液形成 内压,容器底部设有坚固的膜板。小于膜板孔径直径的小分子,受压力的作用被挤出膜板外,大 分子被截留在膜板之上。超滤开始时,由于溶质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超滤的速度比较快。 但就是,随着小分子的不断排出,大分子被截留堆积在膜表面,浓度越来越高, 自下而上形成浓 度梯度,这日才超滤速度就会逐渐减慢,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现象。为了克服浓度极化现象, 增加流速,设计了几种超滤装置: 1、无搅拌式超滤 这种装置比较简单,只就是在密闭的容器中施加一定压力,使小分子与溶剂分子挤压出膜外, 无搅拌装置浓度极化较为严重,只适合于浓度较稀的小量超滤。 2、搅拌式超滤 搅拌式超滤就是将超滤装置位于电磁搅拌器之上,超滤容器内放人一支磁棒。在超滤时向容器 内施加压力的同时开动磁力搅拌器,小分子溶质与溶剂分子被排出膜外,大分子向滤膜表面堆积 时,被电磁搅拌器分散到溶液中。这种方法不容易产生浓度极化现象,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4、中空纤维超滤 由于膜板式超滤装置,截留面积有限,中空纤维超滤就是在一支空心柱内装有许多的,中空纤维毛 细管,两端相通,管的内径一般在0.2mm左右,有效面积可以达到1平方厘米每一根纤维毛细管 像一个微型透析袋,极大地增大了渗透的表面积,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钻井班测井知识培训教材(重点)

第一部分初级测井工基础知识 第一章矿场地球物理测井基础知识 一、概述 地球物理测井也叫油矿地球物理或矿场物理测井,简称测井。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钻井中途所进行的测井作业依据所获资料的目的不同而分为工程测井、中途对比测井和中途完井,在钻至设计井深后都必须进行的测井作业,称为完井测井。以此获取多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依据。 在油气井未下套管之前所进行的裸眼测井作业,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或裸眼测井。而在油气井下套管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测井作业,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在油气田的勘探及开发过程中,测井是确定和评价油气层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解决一系列地质和工作问题的重要手段,被誉为油气勘探及开发生产的“眼睛”。它在勘探及开发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日益提高,成为现代勘探及开发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测井技术的发展起源于1921年,当时巴黎矿业学院的康拉德.斯仑贝谢在法国诺曼底半岛上的瓦尔里切庄园进行了首次人工电场测量,并且获得了实验的成功。直到1927年乔治.多尔等人在法国阿尔萨斯州成功地测出了第一条电阻率曲线,从而诞生了在井眼内进行“电测井”的地球测井技术。 二、钻井基本知识 石油及天然气,一般都在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深处,石油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其开发出地面。 钻井是勘探开发石油气田最基本的手段。它是利用钻机从地面向地下钻一个圆柱形孔眼,构成油气流向地面的通道。这个圆柱形孔眼,称为井眼。井眼的最上部称为井口;井眼的最下部称为井底;井眼的圆筒形侧壁,称为井壁;井眼的直径,称为井径;从井口到井底的整个部分,称为井身;从井口到井底之间的距离,称为井深。 一般的油井都是由石油地质部门确定好井位,由钻井队完成钻井任务。钻井时,由柴油机或电动机带动钻具及下部的钻头旋转钻削岩层;及此同时,泥浆泵将配好的钻井液从泥浆池以高压打进钻具内孔,以很大的喷射力从钻头水眼喷出,在冲刷钻头的同时,携带着钻削下的岩屑由钻具外部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返回地面,经地面泥浆专用设备将泥浆和岩屑分离,分离出的泥浆再流回泥浆池。在钻井过程中,井深不断加深的过程,就是钻头不断钻削地层和泥浆不断循环带出岩屑的过程。 在钻井的同时,由地质人员对钻削出的岩屑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个过程就是钻井地质录井。

超滤工艺培训讲解教材

超滤培训教材

超滤培训教材 1简介 1.1.膜分离过程分类介绍 滤膜法液体分离技术从分离精度上划分,一般可分为四类: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它们的过滤精度按照以上顺序越来越高。 微滤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

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的12bar到海水的70bar。 1.2.超滤膜的种类及应用特点 超滤膜按结构来分主要有四种:板式膜,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 板式膜:它是最早出现的膜,但因为难以保证膜表面适当的流速及复杂的密封问题,这类膜的应用非常有限。前处理要求不严格; 卷式膜:以板式膜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因为卷式膜的格网带来死点及无法反洗,通常不适用于工业原水处理。它们适用于高温、高压物料分离等,前处理要求也不严格; 管式膜:因为它的能耗较大,从经济上来说不适用于普通水处理,一般适用于高固体含量或高含油浓度的流体,在四种膜中,它的前处理要求最不严格。 中空纤维膜:因为它压力低,通道无死点,通量高,能进行反洗,所以除特殊水体(如高含油、高固体含量等)外,都是很好的选择,对四种膜而言,在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 注:因为中空纤维膜应用最广泛,后面资料中除共同点外,其他均以中空纤维膜为例进行说明。 1.3.应用范围 超滤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按应用场合划分,主要可以用于: 1.3.1.原水前处理(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 澄清池、砂滤替代、RO前处理及离子交换前处理 应用在前置予处理中,超滤替代澄清池或砂滤器,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固体和胶体以改善后续工段设备的运行,如改善离子交换器的反洗频率和反渗透膜元件的更换频率,但其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膜型一般为10万分子切割量。 1.3. 2.纯化处理 去颗粒(如18WΩ水)、去微生物及热原体、RO或离子交换后处理 应用在反渗透/离子交换设备后,超滤用于去除水体中的胶体和固形物,水透过率较高,清洗频率较低,其不需要较频繁的清洗/冲洗,只有当系统压力降低到操作不便或有细菌产生时才清洗。在医药及电子行业,超滤放在使用点用以去除微生物及热原体。膜型一般为1-10万分子切割量。 1.3.3.水循环和回用

超滤培训手册

超滤操作维护手册

目录 一、工艺概述 (1) 二、超滤简介 (2) 2.1滤膜定义 (2) 2.2 超滤分离特性 (2) 2.3 超滤、微滤与常规过滤的优点 (2) 2.4 超滤相关术语 (3) 三、设备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设备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超滤装置及膜组件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艺设计 (6) 4.1运行原理 (6) 4.2工艺流程 (7) 4.3装置程控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反洗系统设计 (7) 4.5化学清洗设计 (8) 4.6在线加药设计 (9)

五、操作运行 (10) 5.1 (10) 5.2参数设定 (10) 六、膜组件维护清洗 (10) 6.1物理清洗 (10) 6.2化学清洗 (11) 6.3注意事项 (13) 七、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14) 7.1超滤系统的日常维护 (14) 7.2超滤系统的故障分析 (15) 7.3停机保护 (15) 八、运行记录维护表 (17)

一、概述 超滤(Ultrafiltration,UF)是一种能将溶液进行净化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膜系统是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的溶液分离装置。超滤膜只允许溶液中的溶剂(如水分子)、无机盐及小分子有机物透过,而将溶液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截留,从而达到净化和分离的目的。 目前超滤膜被大量用于水处理工程。超滤技术在反渗透预处理、饮用水处理、中水回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滤技术在酒类和饮料的除菌与除浊、药品的除热源以及食品及药物浓缩过程中均起到关键作用。超滤过滤孔径和截留分子量的范围一直以来定义较为模糊,一般认为超滤膜的过滤孔径为0.001~0.1μm,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 off)为1,000~500,000 Dalton。一般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标称截留分子量为30,000~300,000 Dalton,而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 Dalton的超滤膜大多用于物料的分离、浓缩、除菌和除热源等领域。

超滤膜的原理和方法

一、工作原理 过滤是使液体通过多孔过滤介质以分离其中所含的固体颗粒的一种操作。过滤介质截阻颗粒而让液体通过,随着被分离的颗粒变小,要求介质的通道也要变小。如果颗粒小到亚微细粒的程度,膜孔大小就要趋近于能阻止溶液中大分子的通过。这种利用半透膜的微孔过滤以截留溶液中大溶质分子的操作称为超滤,而这样的半透膜称为超滤膜。 超滤的驱动力是压力,通常高达1.0MPa。运用液压迫使溶液透过膜并按溶质分子大小、形状等差异,把大溶质分子阻留在膜的一侧,成为浓缩液;而小分子的溶质则随 溶剂透过膜到另一侧,成为透过液流出。如果将所得浓缩液用水稀释,再进行超滤,可使料液中的低分子溶质进一步随透过液流出,而高分子物质逐步得到提纯,这样的过程称为全滤(如图8-4)。 超滤具有分离和提纯的作用。 1. 分离作用

图8-4 超滤原理示意图 1—进料2—浓缩液3—清液4—超滤膜 低分子质量的溶质随溶媒一起透过滤膜,高分子质量的溶质被截留,因此,料液被分为带有低分子溶质的透过液和带有高分子溶质及残留低分子溶 质的浓缩液。 2. 提纯作用 由于分离,提高了浓缩液中总固体里高分子量溶质的百分率,因此,提纯了高分子溶质。在透过液中,低分子溶质由于从高分子溶质中分离出来,也得到了提纯。 二、超滤膜 (一)超滤膜的膜渗机理

料液在超滤膜内的流动问题比较复杂,简单的床层流动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膜内的流动,它不是单纯属于一般毛细管内层流的机理。通常膜渗机理有下述两种模型: 1. 毛细流动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溶质的脱除主要靠流过微孔结构的过滤或筛滤作用,半透膜阻止了大分子的通过,按这一模型建立的流动是毛细孔中的层流流动。 2. 溶解扩散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假定扩散质的分子,先溶解于膜的结构材料中,而后再经载体的扩散而传递。因为分子种类不同,溶解度和扩散度也就不同。 实际上,两种模型在膜渗传递中都可能存在,但反渗透以溶解扩散机理占优势,而超滤则以毛细流动机理占优势。为此,又出现综合两种机理的所谓“优先吸着毛细流动”的机理。 (二) 超滤膜的结构和材料

石油钻井工岗前培训教材(六)

第五部分钻井队岗位基本操作规程 一、外钳工基本操作规程 1、岗位操作主要容 ⑴起、下钻井口操作。 ⑵接单根井口操作。 ⑶下套管井口操作。 2、基本操作规 2.1起钻 2.1.1、准备工作。 ⑴准备好吊卡、卡瓦、安全卡瓦、手工具。 ⑵准备好钻杆钩、钢丝刷。 ⑶准备好各种相应提升短节。 ⑷准备好液压大钳。 ⑸检查工具时要做到: 吊卡舌头、活门、保险销灵活可靠,台肩磨损不超标;手工具灵活好用,不得放在转盘上; 卡瓦及安全卡瓦:卡瓦磨损余量及固定符合工作要求,手把齐全不松动,卡片之间连接销牢靠,卡瓦牙压板上紧;安全卡瓦牙及弹簧固定牢靠,并灵活好用,节数与被卡钻具的直径相符,使用标准锁紧丝杠和螺母。 2.1.2、基本操作规。 ⑴钻具提升,眼看指重表,注意钻具上升位置及钻具本体有无损坏, 及时提醒司钻⑵立柱最后一根单根接头露转盘面0.5m,身子倾斜向下,伸左手搬吊卡耳部,待司钻刹车后,和钳工配合迅速扣上吊卡,扣活门一次成

功,检查吊卡锁销试拉活门,观察锁紧情况。 ⑶待钻具坐稳井口吊卡后,操作液气大钳,卸开立柱(特殊情况使用B型大钳),液气大钳操作口诀为:钳子一定送到头,下钳卡牢转钳头,上卸螺纹对缺口,松开下钳往回走。 ⑷液气大钳退回后,站好位置。待司钻提起立柱后,认真检查钻具外接头螺纹、密封端面、本体有无刺漏损伤,配合钳工用钻杆钩子拉立柱推进立柱盒,排放整齐,按顺序编好序号。 ⑸抬头看游车,待吊卡距转盘1.5m左右,与钳工配合,右手推吊环,身子向左侧前倾,左手拔出吊卡销,推吊环使空吊卡放至转盘面(避免碰井口钻具和吊卡),趁司钻刹车,拉出吊环。 ⑹利用大钩摆动惯性, 待大钩返回时,将吊环一次挂入井口负荷吊卡, 插好保险销,重复上述动作。 2.2 、下钻 2.2.1 、准备工作。 ⑴准备好吊卡、卡瓦、安全卡瓦、手工具。 ⑵准备好钻杆钩、钢丝刷、螺纹脂。 ⑶准备好液压大钳。 ⑷检查工具时要做到: 吊卡舌头、活门、保险销灵活可靠; 手工具灵活好用,不得放在转盘上: 卡瓦及安全卡瓦:卡瓦牙磨损余量及固定符合工作要求,手把齐全不松动,卡片之间连接销牢靠,卡瓦牙压板上紧;安全卡瓦牙及弹簧固定牢靠,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3、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维护。 5、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超滤装置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容器内的活塞前进,使样液形成内压,容器底部设有坚固的膜板。小于膜板孔径直径的小分子,受压力的作用被挤出膜板外,大分子被截留在膜板之上。超滤开始时,由于溶质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超滤的速度比较快。但是,随着小分子的不断排出,大分子被截留堆积在膜表面,浓度越来越高,自下而上形成浓度梯度,这日才超滤速度就会逐渐减慢,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现象。为了克服浓度极化现象,增加流速,设计了几种超滤装置:

1、无搅拌式超滤 这种装置比较简单,只是在密闭的容器中施加一定压力,使小分子和溶剂分子挤压出膜外,无搅拌装置浓度极化较为严重,只适合于浓度较稀的小量超滤。 2、搅拌式超滤 搅拌式超滤是将超滤装置位于电磁搅拌器之上,超滤容器内放人一支磁棒。在超滤时向容器内施加压力的同时开动磁力搅拌器,小分子溶质和溶剂分子被排出膜外,大分子向滤膜表面堆积时,被电磁搅拌器分散到溶液中。这种方法不容易产生浓度极化现象,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4、中空纤维超滤由于膜板式超滤装置,截留面积有限,中空纤维超滤是在一支空心柱内装有许多的,中空纤维毛细管,两端相通,管的内径一般在0、2mm左右,有效面积可以达到1平方厘米每一根纤维毛细管像一个微型透析袋,极大地增大了渗透的表面积,提高了超滤的速度。超滤原理超滤又称超过滤,用于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超滤的机理是指由膜表面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以筛滤为主。超滤⑴原理 ⑵超滤膜与超滤装置 ①超滤膜的种类: 常用的超滤膜有: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酰胺膜

胶印车间工艺流程培训教材(DOC33页)

胶印车间工艺流程

机台准备 1.接到工单后认真阅读,全面了解工艺,看清注意事项。 1.1确认印刷时的开本尺寸。 1.2确认工单用纸的克重、规格、型号、产地。 1.3确认单色和双色,双色时确认专色的颜色和油墨配比。 1.4对于工单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反馈给领班,进行确认。 2.上纸: 2.1把确认好的卷筒纸去除外包装,外包装折齐后随时清理到车 间指定位置(车间内严禁存放),纸堵头放到车间指定的小车内。 2.2检查卷筒纸的外观质量,如有破损用扒纸器将破损的纸清理 下来,整齐的摆放在残纸放置区。 2.3把符合印刷要求的卷筒纸放置到给纸机处,用夹纸轴头夹紧 后提升纸卷支臂,提升范围40°。 3.穿纸:纸路穿接要保证调节辊发挥调节功能,纸路穿接正确, 不歪斜。 4.上水:查看水箱、水斗是否有漏水现象,调配润湿液,润湿 液调配比例是水∶润湿粉=1000∶1(用水要求用净化水),保持润湿液浓度达到标准,PH值控制在4.5-5.5之间。 5.上墨:查看墨斗中的墨,黑墨装满墨斗,专色墨颜色正确。 6.根据印刷开数,把打捆板子和打捆绳子准备到位。 7.取版(见:印版印前检查流程)

8.装版 8.1弯版:弯版前要看清叼口,让版的中心线对齐弯版机的中心 线,分别压下左右两边的操作手柄。 8.2上版:上版前看好叼口和是否一套版,避免上反叼口和上错 版,上版时对准版的定位孔,插入印版滚筒内的定位销上并卡紧,然后正点机器一周,用手拉住版的拖稍部位并合压,最后把拖稍放入滚筒并用手拍紧,离压,上版完成。 9.辅助材料的准备(见:辅助材料的领用与发放流程)

印版印前检查流程 1.首先要核对印版的名称是否与工单一致; 2.印版质量检查: 2.1外观质量检查:将待印的印版对准光线,检查是否有擦伤、 划痕和凹凸不平,正反面是否沾有异物,表面是否氧化,是否有折痕。 2.2规矩线、折标的检查:规矩线包括角线、中线、套晒线、十 字线,这些线是(调版)满足印刷要求的依据,也是下工序裁切的依据。 2.3图文位置的检查:印版中图文部分占有的部位应在一定范围 内,叼口尺寸是检查图文位置的主要标志,检查图文是否居中,印版两边的叼口大小是否相同。 2.4图文质量的检查:图文质量的好坏主要是靠网点来体现,图 文版文字、线条网点要饱满结实,文字线条清楚,不糊、不瞎,实地处无白点。 3.将样书(清样)取回,写好样书交接记录。 4.检查完毕后填写清楚取版纪录,用装版器取回印版。

简述超滤系统工程的原理及应用概述

简述超滤系统工程的原理及应用概述 超滤装置: 超滤装置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超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装置是一种先进的膜分离技术,料液中含有的溶剂及各种小的溶质从高压料液侧透过滤膜到达低压侧,从而得到透过液或称为超滤液;其超滤膜微孔可达0.01微米十万分之一毫米以下,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力作用下,而尺寸比膜孔径大的溶质分子被膜截留成浓缩液。 超滤装置的工作原理: 超滤系统工程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超滤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超滤膜的分离范围为相对分子质量 500-100万的大分子物质和胶体特质,相对应粒子的直径为

0.005-0.1μm;分离机理一般认为是机械筛分超滤膜组件有板式、卷式净水用超滤膜。 超滤装置的应用: 一般应用在反渗透给水的预处理,高效、紧凑的超滤因过滤精度很高,可以为反渗透膜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大中型饮用水厂的深度处理,市政及工业废水处理:超滤可比传统处理工艺提供更好的处理效果,实现中水、废水回用。循环排污水回用净化处理。污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矿泉水的制备、饮用水、井水的脱菌处理,去除水中各种悬浮物、胶体杂质,特别是去除隐孢子、鞭毛虫、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口服液、生物制品的除菌、澄清、纯化分离,高纯水终端处理。果汁、蛋白质、酶制剂的浓缩分离。

超滤设备选型和超滤设备工作原理

山东万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超滤水处理设备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将直径为0.002-0.1μm之间的颗粒和杂质截留,可有效去除水中胶体、硅、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当液体混合物在一定的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时,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从而实现大小,分子间的分离和净化目的。可广泛的应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提纯。超滤过程无相转化,不需加热,常温操作,节约能源,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尤为适宜。超滤过程简单,配套装置少,操作运转简便,维护费用低。超滤膜耐化学药品侵蚀,PH适应范围广,超滤装置单位体积中膜面积最大,投资费用最低,清洗简单。 中文名 超滤水处理设备 外文名

UF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动力 压力 目的 大小分子间的分离和净化 特点 清洗简单、耐污染 用途 纯水与超纯水设备等 目录 . 1 装置结构 . 2 装置特点 . 3 工作原理 . 4 性能参数 . 5 性能优点 . 6 设备选型表 .7 超滤系列 .8 用途 .9 纤维超滤膜

.10 性能解析 .11 超滤净水器 .12 技术参数 .13 反渗透设备 装置结构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超滤技术中最为成熟与先进的一种形式。中空纤维外径Ø0.5-2.0mm,内径Ø0.3-1.4mm,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原水在中空纤维外侧或内腔加压流动,分别构成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是动态过滤过程,被截留物质可随浓缩小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长期连续运行。 装置特点 超滤装置采用垂直交叉流过滤方式,可有效清洗或进行反冲洗。因此,它具有与其它净化分离装置不同的显著性能: ☆高精度:彻底滤除水中细菌、铁锈、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物质,保留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净化水的微生物和浊度等主要指标优于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 ☆长寿命:由于超滤机采用垂直交叉过滤原理,自动清洗、不易脏堵,因此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滤芯寿命为普通净水器的30—50倍。 ☆大通量:可同时满足直饮、美容、沐浴、食用、清洁卫生等需要。 ☆低成本:由于超滤机通量大,寿命长、免维护,因此每吨净化水处理成本仅一元左右,远远低于其它净化装置。 工作原理 UF净水器主要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市政自来水通过净水器进水口进入净水器内,先经过KDF滤除水中的各种重金属,再进入超滤膜,滤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铁锈、胶体、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然后水分子则通过超滤膜管壁的0.01微米微孔渗透到超滤膜外边由净水出口流出,保留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供用户使用。清洗过程;冲洗流程当你的净水器用到一定时间后(一个星期左右),就应该清洗一次,具体方法是:为了让超滤净水器中被

超滤技术原理

超滤技术原理 超滤技术是一种纳米级薄膜分离技术,中空纤维超滤过程是以中空纤维膜丝为过滤介质,以膜丝内外压差为驱动力,按一定的过滤孔径对溶液中不同物理直径大小的物质进行分离的过程,以达到对溶液净化、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 外压运行原理示意 图内压运行原理示意图 §超滤可以截留的物质 AQUCELL生产的超滤膜产品有多种过滤精度和材质,可以根据您的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或定制: AQUCELL生产的超滤膜标准的过滤精度有四种:6000dalton、1万dalton、5万dalton、10万dalton;非标准过滤精度范围为:1000-50万dalton,非标

准过滤精度范围中的某个确切的过滤精度值,可根据您的使用要求定制。 §超滤的功效 水处理类: 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以降低浊度,如细小泥沙、铁锈等颗粒物及各种悬浮物质; 去除原水中的胶体以降低超滤出水SDI,如各种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 去除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以降低原液中的COD、BOD和TOC等; 去除原水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红虫、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 非水液体处理类:如牛奶、酱油及醋类、酒及饮料类、中药、西药制剂等等; 提纯液体中主成分物质的纯度; 去除液体中影响主成分纯度或风味的杂质; 对液体中物质浓缩到需要的浓度; 提取液体中的需要成分; 对液体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进行分离提取。 §超滤技术优势 过滤效果稳定:超滤为纯物理孔径过滤,超滤产水水质受原水水质波动的影响甚微,可保障产水水质稳定一致; 低能耗:常温常压运行,您处理地表水的10T/H的超滤系统的吨水运行费用仅0.28元; 高效率:原液的利用率高,浪费小,您处理自来水的超滤系统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 占地面积小:超滤设备紧凑,可分层叠加安装,您处理中水的10T/H的超滤系统的占地面积仅2平方米; 无相变:超滤分离过程属于常温下的纯物理分离,没有高温反应,也没有化学作用,您不用担心用超滤分离后的物质发生性质的变化,并且不会有二次残留; 过滤范围广:超滤膜针对不同的应用可以制作成从0.002μm-0.1μm的不同过滤精度的产品; 方便扩容:超滤系统安装方便,当需要扩大处理量时,只需要增加相应处理量的膜主机模块,如同积木拼装即可。 §超滤膜材料及使用方式: AQUCELL主要生产的膜材质有: 改性PVC、改性PVDF和PES,其中改性PVC为内外双皮层结构,既可以内压使用也可以外压使用;PVDF建议外压使用;PES分为常温型和高温型,常温型,建议内压使用;高温型,建议外压使用。

超滤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超滤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工作原理 过滤是使液体通过多孔过滤介质以分离其中所含的固体颗粒的一种操作。过滤介质截阻颗粒而让液体通过,随着被分离的颗粒变小,要求介质的通道也要变小。如果颗粒小到亚微细粒的程度,膜孔大小就要趋近于能阻止溶液中大分子的通过。这种利用半透膜的微孔过滤以截留溶液中大溶质分子的操作称为超滤,而这样的半透膜称为超滤膜。 超滤的驱动力是压力,通常高达1.0MPa。运用液压迫使溶液透过膜并按溶质分子大小、形状等差异,把大溶质分子阻留在膜的一侧,成为浓缩液; 而小分子的溶质则随

溶剂透过膜到另一侧,成为透过液流出。如果将所得浓缩液用水稀释,再进行超滤,可使料液中的低分子溶质进一步随透过液流出,而高分子物质逐步得到提纯,这样的过程称为全滤(如图8-4)。 超滤具有分离和提纯的作用。 1. 分离作用 图8-4 超滤原理示意图 1—进料2—浓缩液3—清液4—超滤膜 低分子质量的溶质随溶媒一起透过滤膜,高分子质量的溶质被截留,因此,料液被分为带有低分子溶质的透过液和带有高分子溶质及残留低分子溶 质的浓缩液。 2. 提纯作用

由于分离,提高了浓缩液中总固体里高分子量溶质的百分率,因此,提纯了高分子溶质。在透过液中,低分子溶质由于从高分子溶质中分离出来,也得到了提纯。 二、超滤膜 (一)超滤膜的膜渗机理 料液在超滤膜内的流动问题比较复杂,简单的床层流动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膜内的流动,它不是单纯属于一般毛细管内层流的机理。通常膜渗机理有下述两种模型: 1. 毛细流动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溶质的脱除主要靠流过微孔结构的过滤或筛滤作用,半透膜阻止了大分子的通过,按这一模型建立的流动是毛细孔中的层流流动。 2. 溶解扩散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假定扩散质的分子,先溶解于膜的结构材料中,而后再经载体的扩散而传递。因为分子种类不同,溶解度和扩散度也就不同。

超滤原理1

超滤 超滤(Ultra filtration,UF)也叫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是一个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它利用多孔材料的拦截能力,将颗粒物质从流体及溶解组份中分离出来。超滤膜的典型孔径在0.01-0.1微米之间,对于细菌和大多数病毒、胶体、淤泥等具有极高的去除率,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膜的公称孔径越小,去除率越高。超滤膜通常使用的材料都是高分子聚合物,该过程为常温操作,无相态变化,不产生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离、浓缩、提纯。超滤过程无相转化,常温操作,对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尤为适宜,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酸碱和耐氧化性能。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微孔膜过滤和逆渗透膜过滤三类。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则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由此可知,超滤膜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超滤膜的制膜技术,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孔的控制因素较多,如根据制膜时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用作超滤膜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纤维素衍生物、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超滤膜可被做成平面膜、卷式膜、管式膜或中空纤维膜等形式,广泛用于如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工程等。 超滤技术是近年来依托于材料科学发展起来的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及民用的各个领域。 超滤的工作原理

石油钻井机械培训教材(DOC 53页)

石油钻井机械培训教材(DOC 53页)

教材:石油钻井机械 (程旭王存喜主编)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钻机的结构原理。 2.掌握常规钻井基本方法流程。 二、教学重、难点 1.钻机的应用。 2.钻井方法。 三、复习旧课 沟通了解学生校外实习教学心得,畅谈内陆现场石油钻井的工艺流程,加以引导,导入我国常规石油钻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 四、导入新课 石油钻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石油地质、油田化学、岩石力学、钻井机械与工具的现代设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等在钻井测量及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方面的应用。 五、讲授新课 第一章钻机概论 第一节钻井工艺对钻机的要求及钻机的特点(一)钻井方法

根据钻探目的,当钻机需要在荒野、沙漠、海滩、沼泽、湖泊、山区、森林等艰苦的地方钻井时,必需拆装搬迁方便。 (三)钻井设备的发展 现代深井转盘钻机装备情况如图1-6所示 截止到目前,国外已研制与应用的新型石油钻机如下。 1.超深井钻机 2.微型钻机 3.顶部驱动钻机4.自动化钻机 5.斜井钻机 6.丛式井钻机 7.移动式钻机 8.沙漠钻机9.直升飞机吊运的钻机 10.封闭式钻机 11.80年代以来钻井设备的新进展 (四)目前国内在用钻机情况 1.钻井方法2.钻井设备的用途3.钻井设备的发展 (五)钻井工艺对钻机的要求 1.具有旋转钻进能力。 2.具有起下钻具的能力。 3.具有清洗井底的能力。 (六)钻机的特点 1.一套钻机就是一套联合机组。 2.钻井作业是不连续的。 3.钻机的工作场所比较特殊。 六、小结 1.钻井方法有几种? 2.钻井设备有什么用途? 3.钻井设备发展的现状怎样? 七、作业

超滤系统设计说明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马营煤业能源有限公司矿井水处理专用超滤(UF)系统 设计说明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原理及特点 (3) 1 超滤膜 (3) 2原理 (4) 3超滤的特点 (4) 4 系统运行 (5) 二、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特点及参数 (6) 1流程简介 (6) 2设备主要特点 (7) 3. 系统参数 (7) 三、系统的安装 (8) 1设备安装 (8) 2试运行(不装膜组件) (8) 3膜组件的安装 (8) 4. 清洗 (8) 5压力调节方法 (8) 6超滤系统运行(循环过滤) (9) 四、清洗 (9) 五、设备维护及注意事项 (10) 六、超滤系统故障排除 (10)

一、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原理及特点 1超滤膜 超滤膜是用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制备的不对称半透膜,采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生产工艺制备的超滤膜具有不同的截留(分离)特性。超滤是一种流体切向流动和压力驱动的过滤过程,并按分子量大小来分离水中颗粒。超滤膜的孔径大约在0.002—0.1微米范围内(MWCO约为1,000-500,000)。溶解物质和比膜孔径小的物质能作为透过液透过滤膜,不能透过滤膜的物质将被截留下来。因此产水(透过液)将含有水、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而胶体物质、颗粒、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将被膜去除。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很薄的聚合材料,由高聚物制成并带有非对称的微孔结构。不对称超滤膜拥有一层极光滑极薄(0.1微米)的孔径在0.002到0.1微米间的内表面,此内表面由孔径大到15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面体支撑结构支撑。这种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合较大孔支撑材料的结合使得过滤微小颗粒的流动阻力很小并不易堵塞。

中石化井控技术培训教材习题详解.

第一章 钻井的工程地质条件 三、名词解释 1. 岩石的塑性系数是怎样定义的? 答:岩石的塑性系数是用来定量表征岩石塑性及脆性大小的参数。塑性系数为岩石破碎前耗费的总功与岩石破碎前弹性变形功的比值。 2. 什么是岩石的可钻性? 答:岩石的可钻性是岩石抗破碎的能力。即一定钻头规格、类型及钻井工艺条件下岩石抵抗钻头破碎的能力。 3. 什么叫有效应力、有效上覆岩层压力、各向压缩效应? 答:在“各向压缩效应”试验中,如果岩石孔隙中含有流体且具有一定的孔隙压力,这种孔隙压力的作用降低了岩石的各向压缩效应,这样,把岩石所受外压与内压之差称为有效应力。 上覆岩层压力和岩石内孔隙流体压力的差称为有效上覆岩层压力。 在三轴应力试验中,如果岩石是干的或者不渗透的,或孔隙度小且孔隙中不存在液体或者气体时,增大围压则一方面增大岩石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增大岩石的塑性,这两方面的作用统称为“各向压缩效应”。 4. 简述地下各种压力的基本概念 答:地下压力包括静液压力h P 、上覆岩层压力Po 、地层压力p P 和基岩应力σ等。静液压力是由液柱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液柱的垂直高度或深度有关。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指该处以上地层岩石基质和空隙中流体的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基岩应力是指由岩石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来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也称有效上覆岩层压力或颗粒间压力,这部分压力是不被孔隙水所承担的。 四、简答题 1. 简述地下各种压力的基本概念及上覆岩层压力、地层孔隙压力和基岩应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 地下压力包括静液压力h P 、上覆岩层压力Po 、地层压力p P 和基岩应力σ等。静液压力是由液柱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液柱的垂直高度或深度有关。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指该处以上地层岩石基质和空隙中流体的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基岩应力是指由岩石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来支撑的那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也称有效上覆岩层压力或颗粒间压力,这部分压力是不被孔隙水所承担的。 上覆岩层的重力是由岩石基质(基岩)和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共同承担的,即上覆岩层压力是地层压力与基岩应力的和: σ+=p o P P 不管什么原因使基岩应力降低时,都会导致孔隙压力增大。 2. 简述地层沉积欠压实产生异常高压的机理。 答:沉积物的压缩过程是由上覆沉积层的重力所引起的。随着地层的沉降,上覆沉积物重复地增加,下覆岩层就逐渐被压实。如果沉积速度较慢,沉积层内的岩石颗粒就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排列,并使孔隙度减小,空隙中的过剩流体被挤出。如果是“开放”的地质环境,被挤出的流体就沿着阻力小的方向,或向着低压高渗的方向流动,于是便建立了正常的静液压力环境。这种正常沉积压实的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