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孔孟荀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第24卷第l期

V o1.24NO.1

平原大学

J()URNAL()FPINGYUANUNIVERSITY

2007年02月

Feb.2007

孑L孟苟人性论之内在意蕴

邓文涛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孔子人性论蕴含的是孟,荀人性论之争的思想渊源.孟,荀人性论的分歧主要在于他

们对人性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代表,其人性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样的,即

善.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仅仅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以一种理性的张

力,共同构成儒家人性观的理论双翼.

关键词:孔子;孟子;荀子;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88—3944(2007)01--0054—04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关注的重大问题,历来争

论不休.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都以孔子人性论为思想渊源.他们对人性概念作出了各自的规定,存在着既对立又互补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使得作为整体的儒家人性学说充满内在的理性张力.考察孔孟苟的人性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儒家人性学说的根源,表现和实质.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苟

子的”性恶论”是中国人性论史上的首创.但是,追本溯源,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都是以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渊源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较早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提出了着名的”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这里,性是指人之本性,”性相近”,意即人在本性上是相近的;习,是指道德习染,”习相远”,意即人的本性因习染不同, 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的确,初看起来,孔子的”性

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并没有直接确认性善性恶. 但如果细究孔子的人性思想,这一命题无疑包含相当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

方面,性与习对举,证明性是先天获得的,而

不是后天习得的.这种先天获得的”性”又具有超越

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天道.”天道高高在上,有超

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

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E1J~l仁,恰可被视为对人之天赋德性的一个抽象归纳.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可以看出他承认超越的天道是可以下贯而内在于人的生命中的.孔子为人处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也就是说,以闻道为志向,以天道所赋予人身的德性为立身依据,以仁为安身立命的价值背靠.孔子认为,天赋德性的存在证明人性相近,每个人的德性是由天道赋予的,他自己的德性也是由天道赋予的.

另一方面,在具体解释天赋德性时,孔子明确肯

定”唯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这一命题,包含有人性之善与恶的对立的意味.在孔子看来,”上智”之人,富有智慧,正直无私,是性善的;”下愚”之人,缺乏智慧,淫邪多欲,是性恶的.天生的圣人和

恶人是罕见的,绝大多数人的天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道德习染不同,才使人性愈来愈远了.因此,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命题实际上蕴含性善和性恶两种可能情形.

正是孔子人性论所蕴含的这两种可能引发了

孟,苟人性论之争.沿着孔子”性相近”方面发展为

孟子的性善论,顺着孔子的”习相远”方面则发展为

苟子的性恶论,二者分别从对立互补的两个方面发

展了孔子的人性论所蕴含的内在可能.

“孟子道性善”(孟子?滕文公》).他认为,人

收稿日期:2006—07~06修回日期:2006—09—21

作者简介:邓文涛(1970一),男.甘肃文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

54?

的本性是善的,并把仁义礼智的德性当成人的天性,

认为人生来就有4个善端,这就是”恻隐之心”,”羞

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指出:”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

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

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显然,孟子把”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这4个善端当成人的天性,认为这些善端同人的四

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人人相同的,这就充分

肯定了人性是善的而不是恶的.

孟子这种人性生来即善的观点是从孑L子”性相

近”中发展而来的.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人皆有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善端,人皆有仁义礼智

4种德性,而得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

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的结论.

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孔子”性相近”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苟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人性就是”饥而欲

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苟子?荣辱》).”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

愉佚.”(《苟子?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集中体现了苟子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即人性生来是恶的,之所以后来有善恶之分,主要是教

化即”伪”的结果.由此可见,苟子”人之性恶,其菩者

伪也”与孑L子”习相远”是一脉相承的,苟子的性恶论是在孑L子”习相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争

论中形成的,而苟子的性恶论则是在批驳孟子的性

菩论中形成的.他们在各自的论辩过程中对孔子人

性论的一部分进行了发挥,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他们

自己的人性论.因此,从表面上看,虽然孟子的性善

论与苟子的性恶论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有着共同

的理论基础,正是孑L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为他们的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浅析荀子“性恶论”思想 摘要:荀子,名况,字卿。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学大师。“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或后天所成就的东西,而是“天之就者”。在他看来,人性天生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善良的行为是后天“化性起伪”的结果。“伪”即人为。圣人和众人之所以有区别,不是在于先天的性,而是在于对先天恶性的加工改造,众人和圣人要修养身性、治理国家就要“起伪”,人为地将人性之本恶改造成为道德之善性。荀子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更可贵的是他的“化性起伪”思想的提出。荀子“性恶论”思想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荀子;性;伪;化性起伪 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就已经明确的开始探讨人性问题了。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家哲学中讨论的重要思想观点,这个思想观点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开创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荀子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性恶论”是对人性劣根性的无情揭露,是中国人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见解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使之具有了重要的意义。荀子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先秦各家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总结,虽然以儒为宗,但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一、荀子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 (一)荀子生平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38年间。荀子是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荀子可说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他和孟子一起呈现出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张力和弹性。他扬弃了孔孟儒家思想,综合了儒、道、墨、法等各家的思想精髓,集百家之长,儒而不纯,开创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儒家思想体系——荀学。对先秦至汉代思想的转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司马迁作《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子的一生作了简略介绍。传记云: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

评孔孟关于_教育与人的发展_桑秋杰

第18卷第6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1月V o l.18 N o.6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 N ov 1999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桑秋杰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讲师 长春 130032) 摘 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我国对人与 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 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 端”。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 定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人性论 教育与人 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1999)06-0024-0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育家历来研究探讨的永恒主题。战国时期有一场对人生问题的论争,“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而且是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从此形成了论政治必先论教育,论教育必先论人性的思维习惯。因此,从孟子开始,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述教育,论及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个问题时,大多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何谓人性? “性”于孔子之前,在民间早有口传,但正式见于文献大概是在《论语》。《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性”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但是,由这两个“性”引起的后世经师们对孔子之“性”的解释及经师们对“性”本身含义的论争,则可以用一个“繁”字来概括。古往今来,历来的教育大师都曾对“性”有过阐释。而陶希圣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中说:“人是动物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在其中有自然的理性,可以超越物欲的束缚,探求真理,完成人的目的,由肉体与理性两部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陶先生把人性解释为“肉体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体”,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全面、合理的,它不仅是关于古代教育大师“人性论”的综合提炼,而且与当今社会人们对“人性”的理解相吻合,是“人性论”比较完善的解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一代传一代,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赋予了我们思想与智慧。但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取决于人的发展。人如何才能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首先对人自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而发展自己。 收稿日期:1999-07-12 ? ? 4 2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荀子法律思想

荀子法律思想。 一、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本性。性与情、欲联系在一起,人的情性都是一样的,不因人的高低贵贱有所区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导致人性必然转向恶的方向。人的无休止的色欲、财富欲、权利欲等好利恶害的品质就是恶,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必然会发生争夺、淫乱而犯分乱理,只有经过教化,才能改恶从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的要求。人性虽然恶,但是可以通过教化和法度,使其化性起伪。 二、良法与恶法理论 1、礼法一体论是荀子法律理论的核心思想 荀子把礼与法贯通起来,将礼作了法的解释,隆礼重法的礼法一体论是荀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之一是创立了礼法的范畴。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礼法这一术语。这不是礼与法两个概念的简单重复,其所反映的是一种新的法律理念,即未来大一统国家制定的法律应当是礼法,而不是弃法与外的单纯的礼,也不是无礼统率的单纯的法。当然,荀子的立法一体论不是把礼法简单的绝对的合二为一,也不是把礼与法的界限全面抹去,而是有区别的统一。 2、良法与恶法的判断标准:非礼无法。即良法与恶法的划分依据不仅仅归于道德层面,而且还以行为是否合乎礼作为依据。一是国家立法应该以礼为指导,以礼为准绳,合乎礼的要求的就是良法,反之即是恶法。二是在法律实践中,行为人对非礼无法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3、王霸之道的良法应该具备四个条件:礼治主义、大一统中央君主集权主义、民水君舟的重民主义、隆父的家族血缘伦理主义。 三、明分使群的法律起源论 荀子认为,法律起源不仅是由于它适应着化性起伪的需要,而且是因为它要明分使群。法律适应着圣人贤王为了改造人性、确定权利义务的分配,从而解决人们的争端,避免社会秩序紊乱而起源的。 四、法律本体论 法义即是法的精神、原理、原则,法数指法律条文本身。荀子认为,只知道法数不知道法义,后果严重。表面好像重视法律条文或说成文法典,实际尚法而无法,表面上言之成理,逻辑严密,实际上愚弄百姓。 五、法律与治国方略: 在治人和治法的关系上,荀子的核心理念就是法纵然优良,但只是治之端也,法不能离开执法之人独立发挥作用。 六、有关罚罪与刑事法律原则 一是刑当罪,反对以族论罪,反对株连,反对像刑;二是刑事司法应当赏罚有律,罪行相当,。 七、治则刑重,乱则刑轻 在治世,犯罪的人相对较少,因此所有犯罪的人主管恶性更大,适用重典,被处以刑罚的绝对人数不多,有利于发挥刑罚的预防犯罪的作用。而在乱世,虽然民心涣散,犯罪者多,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并不一定很大,适用轻典,被处以刑罚的人也可以减少。 八、评价 荀子的法律理论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内容显得丰富博杂。荀子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和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期产生于不同两个国家和文化的两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来自东方中国,一个来自西方希腊,不同的文化熏陶,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文化往往是相通的,地域的差别阻挡不了两位智者精神层次的交流和相通之处。 教育对象上,两者认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平民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高昂的学费也不是一般平民能承受得起的。孔子并不认同这一观念,他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提出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战争使得文化学术下移,私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还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而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这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很相似的。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想法,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不论是谁,只要向他求教,他都热情施教。并且从他的弟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这一点,他的弟子囊括了出生豪门的富家子弟,出生贫寒的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教育方法上,两者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是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认真思考,思考很长时间但还想不通的,可以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后已经有所领

悟的,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得,此时可以去开导他。他强调教师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并能举一反三。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方法”,又称之为“产婆术”。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循循善诱,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相比之下,两者都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试图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发现进步,这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上,两者都注重文德教育。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这是孔子教学内容四个基本方面,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历史上的孔子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偏重文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但与此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他也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而苏格拉底呢,他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并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荀子人性论再解读 张鹏伟 !摘要?荀子#人性?包含本然性即自然属性和实然性即社会属性两个层面。二者并非静态并列的关系,而表现为从本然性到实然性的落实与发用的动态过程,依次展现为从人的内在生命机理显现为自然本能、从自然本能外化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倾向的过程,此过程与人从出生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相表里。荀子论#性?,始于#性伪之分?,此性为本然性;论善恶,终于#性伪之合?,此性为实然性。善恶皆属于#性伪合?,是性与不同之伪结合的结果。荀子言#恶?,意在强调人要对社会化过程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弊有高度的警醒和自觉意识,并通过礼义教化及时进行防范与补救。 !关键词?荀子人性论本然性实然性 !中图分类号?B82 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1539(2011)04 0086 05 所谓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的属性、性状。这里所言人之属性,指一切人的共同属性,即一切人的共同性、普遍性。中国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发端于孔子。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天生禀赋是大致相近的,因后天积习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现实表现。此后,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皆是对此说法的不同展开。 孟子认为人生来皆有天赋的良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荀子也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荀子&性恶?)。诚然,在哲学上探讨人性,就需要追根溯源,探讨人作为人所共有的普遍本性。 荀子以#人之性恶?著称于世,并吸引了历来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关于荀子人性、性情概念的内涵、层次及其与#恶?的具体关系,似有进一步梳理探讨的余地。 一、本然性(((天生本有的生命机理与自然本能 (一)#生之所以然?(((生命机理之性 荀子论#性?,沿着告子#生之谓性?的思路推进:#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与#不事而自然?的意思是否一致呢?张岱年指出,#生之所以然?即#生之所已然?[1],这就与#不事而自然?同义。梁启雄则认为:#生之所以然之性指天赋的本质,生理学上的性。不事而自然之性指天赋的本能,心理学上的性。?[2]即是说二者含义有别。廖名春认可梁启雄的说法,并作了进一步分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即#生之所以生者谓之性?。变换一下句式,可作#性者,生之所以生也?。这里的#所以?,显然是表示凭借。#性?是#生?之凭借,就是说#性?是#生?的载体。生之所以生的物质载体谓之性,这个性,显然指的是人的形体器官,它 86 *作者简介:张鹏伟,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071)。

孔孟思想比较

孔孟思想 仁义礼智信 “礼乐”思想、“仁”的思想和“中庸”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

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第1课__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论对于“百家争鸣”还是早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生总体上比较熟悉,所以基本史实上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形成的历史大背景以及孔孟荀三位儒学家和老庄两位道学家的思想较为深邃,需作重点分析,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论述荀子人性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e19133174.html, 论述荀子人性论 作者:吴宝红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6期 【摘要】在荀子,“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以下各篇都直接引用篇名)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未经雕琢的质朴的状态,情、欲本身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以礼义为标准的对人后天行为的评价。“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人求其心之所可而做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是“伪”。人在性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修为,最终能够实现性“伪”合。 【关键词】人性;欲求;善“伪” 荀子曾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是没有分清性与“伪”的区别。他认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材质,“不事而自然,言其天性如此也。”“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名》)“伪”是人后天努力修为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材质和能力:人生而就有心可以知道,“心有征知”;“缘耳而知声”,耳朵经过心的指挥可以听,“缘目而知形”,眼睛经过与外界接触可以看等;“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天然就有饿了想吃,冷了想取暖,累了想休息等;人天然就有喜、怒、哀、乐等情感。 从涵养的层面分析,性既涵括了耳目口腹之欲、好恶喜怒之情,也涵盖了“心”可知道的材质,即理性思维能力和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的能力。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人性有为善的内在根据,也有趋恶的冲动。胡适先生曾认为“荀子虽说性恶,其实是说性可善可恶。” “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正名》)不论人之情欲多少,治乱的关键是“心之所可”。心清明,“知道”、“中理”,就趋于善;心被蒙蔽,不“知道”,行为就会趋于乱。所以,人性可趋于恶,也可趋于善。 情欲本身无所谓善恶,但人性需要情与欲作为基础。喜怒哀乐等情感是性的实质内容,而情向外发用就是欲,欲是情的现实反应,性、情、欲存在于动态的关联中。徐复观先生说:“荀子虽然在概念上把性、情、欲三者加以界定;但在事实上,性、情、欲是一个东西的三个名称。而荀子论性的特色,正在于以欲为性。”“好、恶、喜、怒、哀、乐”都属于“性”而叫做“情”。人一生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荀子提出“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正名》)“求”是“受乎心”的行为,如果心不 被蒙蔽,则人的向外发出的行为就是合礼的,而人顺着自己的欲望而不加节制就会犯分乱理。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思想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西方经典哲学的鼻祖则是苏格拉底,两个人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出生于孔子死后10年。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直到今天,他们的教育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教育理论中,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实践。孔子与苏格拉底相隔近一个世纪,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互不相同,个人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短长,但同时他们的教育思想更存在着相似之处。下面通过这学期所学到的关于这两位教育家的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种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原则,孔子在招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也都是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但是虽然门下弟子出身复杂,却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了教育家胸怀的宽大以及教育艺术的高明和善化。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实施“有教无类”,但是苏格拉底不同的地方是,他不收取学费,甚至报酬,和孔子比起来,苏格拉底似乎更胜一筹。他的教学地点也并不固定,广场、街头、商店、作坊、等等,都是他施教的场所,因此造就了一大批贤者、哲人,为西方的教育、文化、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向他请教,这样就扩大了教育的对象,更多的受到他的启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教育。 这两个人在教育对象方面,都以一种博大的胸怀来对待,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样推广教育,可以使得学术下移,知识得到大范围的普及,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永久的学习和效仿。 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培养治国人才为教育目的 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面对着“礼崩乐坏”的危机,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这段对话,孔子简明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

浅析荀子的法律思想

浅析荀子的法律思想荀子的法律思想与“人”的联系

浅析荀子的法律思想 荀子法律思想与“人”的联系 荀子,名况堪称先秦后期儒家泰斗,其学术集儒家之大成,又采百家之长,是第一个将儒法合流的思想家,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皆有巨大影响。在教材中我们简略的了解了一下荀子的法律思想,我想就其法律思想与“人”的联系谈谈我的理解。 人性 关于人性大家总会想到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在荀子看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谓的善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人为努力达到的,也可以说善只是人们后天伪饰,如果不对人的本性加以遏制的话,社会的秩序将会十分混乱,由此表明教化必行,良好的教化可以遏制人们的犯罪,而遵循统治者制定的法律对人的恶性的节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荀子在论述礼的人性起源时,强调了礼的社会作用。但礼自身并不能独自完成和实现“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这样的美好目的。作为现实主义者的荀子深刻地分析和认识到了人性的特性,并不会止欲于有节,止恶于劝善。因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所以,

在“礼义文理”都可能亡焉的情况下,必须寻求另外的对人性调整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止欲于为恶之后,这个手段就是法。为了制止人性恶的争夺,必须有多种手段和方法。因为“礼义之化”不是万能的,不是改造人性的唯一手段,还必须与“君上之势”、“法正之治”、“刑罚之禁”等相结合。 总之,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虽以性恶为论,但他绝不是对人性的否定。刊以人性为核心建立的礼治、法治思想对我国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创制法律治理国家是人类最富有智慧的实践活动,其成功与否就是要看立法者对人性的认识,对于人性在特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下的认知只有秉持对人的真正慈爱之心,对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现状及其人类自身白本性建立起科学的认知,正确把握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及所蕴含的利益,其所创衫的制度才能获得社会的普遍服从。国家治理不仅要顺应人性,而且,还应该强调又 人性的引导和重塑。荀子以“隆礼重法”的方式通过“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的i}路,突出了礼法在驱使人性向善过程中的作用,进而达到养民情、理民性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法治只有深通人性的情理,肯定和注重人性的合理内容,体现夏多的人性关怀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权威,赢得人们的尊奉和信仰。荀子的人性法得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那种“德为善政,政在养民”、“为政之要,重在富民”〔“〕的泥 国理念。而这种治国理念的实现必须要通过法律和道德两种治国

北京市立新学校教1

导入新课: 三、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 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儒家还有哪些著名学者? 1、孟子的思想 . 政治思想——“仁政”。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 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孟子总 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3)性善论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问题:如何评价孟子性善论思想? 性善学说虽然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孟子强调君王要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 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地安于生产生活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与民同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 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 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2、荀子的思想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孔孟荀一脉相承,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1)政治上——“仁义”和“王道”中学历史教研网 (2)君民关系上——“君舟民水” 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 (3)性恶思想 对于孟子所说的人之性善,荀子驳斥他说:“是不然,人之性恶。”荀子为什么说 “人之性恶”呢?荀子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 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 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问题:如何评价?与孟子、法家思想的区别联系?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如荀子说“天行有常”, 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 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 响。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可是荀子所说的礼, 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 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 回顾所学 孟子典故 讨论区别 不是民主 引发兴趣 澄清观念 透过现象看实质的能力 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含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 真题突破 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 【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 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孔子明确提出了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用教育来实现其政治抱负。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可以看出,在法政、教育两者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中,他更重视教化。“善教”比“善政”在认识上更高一层,“善教”使人民从被动地服从统治而变为心甘情愿地认同。孟子基本上是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层次的教育目的。荀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终乎为圣人”,以学为圣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由些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大体相同,都把统治人才作为培养的最高标准。不同之处在于,荀子提出了多层次的教育目的:从“士”到“君子”、“圣人”的要求,即是培养“俗儒”、“雅儒”和“大儒”三个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论 (一)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其指意尽管模糊,但特点十分明确:一是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兼备;二是文理科兼顾,以文科为主。 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治儒之术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因而他所采用

历史(心得)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历史论文之浅谈历史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根据时间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按范围分为中国史、世界史,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在教学中除历史典故学生较感兴趣外,其他内容学生兴趣不大,复习时难以理出头绪,考试时容易张冠李戴,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更觉困难。因而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吸取他人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上课有兴趣,下课记得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中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把历史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基本要素讲清楚,利用这些要素把各朝代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如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的孔孟荀—秦的焚书坑儒——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上课中让学生进行前后比较,就可以把历史知识连贯起来,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二、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在历史课教学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对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描述、渲染,如讲官渡之战结合语文《覌沧海》,主要人物和战争事件就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 三、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使之融汇贯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