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

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需要的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6.活动的艰辛性

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形式上分

1.个别访问

2.开座谈会

3.现场观察

4.参加会议

5.蹲点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

10.网络采访

主要形式:

1)直接转载信息

2)组织网络调查

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

4)查阅资料(真实性)

●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

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

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

一、缘起

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

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1993年11期《新闻战

线》、《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

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

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

研讨开始集中

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

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

的研讨全面展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

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

三、作用

(3“是”、2“标志”、3“有利于”)

三个“是”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

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

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

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

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

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

四、分类

两类: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含义: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五、流程

(一)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1.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

A.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

B.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

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报道时机、方式、人员组成三方面)

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何种体裁或手段)

(二)就媒介实践而言,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

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

(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

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

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

(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

3.人物典型报道

(注意:

①选题准、选位低、切口小

②采访的时间、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

③谨防过度介入

④不能滥用到新闻活动报道的一切方面

⑤必须符合实际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

1.目标锁定

2.制定方案

3.落实措施

4.目标校正

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

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

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

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

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

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

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

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

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

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

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

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

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

新闻采访后期活动

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

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

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

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

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第一节新闻敏感的培养

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一、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

3.迅速透过一般规律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二、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2.立足全局看问题

3.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

4.事实广博助敏感

三、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

第二节新闻价值的感知

一、含义: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

二、新闻价值的诸要素

1.重要性

2.显着性(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3.时新性

4.接近性

5.趣味性

第三节新闻政策的遵循

一、新闻政策: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二者辩证同一,我国常常先服从新闻政策。

第四节报道思想的明确

一、新闻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

二、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五节新闻线索的获取

一、重要作用:为记者指明的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为记者提供感知

直至认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新闻线索: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二、获取主要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

3.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

4.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

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

三、注意事项:

1.注意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2.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

3.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

4.合理安排,不齐头并进

第六节采访准备的周到

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烧香”,提倡“平战结合”

一、平时准备

1.理论准备

2.政策准备

3.情况的准备(留意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

4.知识的准备

1)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2)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价值

3)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二、临时准备

1.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

2.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3.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

4.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第七节对方心理的明晰

一、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

二、访前心理分类

●性质内容:

1.先期性心理

2.临访性心理(对象“新闻位置”+临访心境)

●表现形式:

1.积极配合型

2.一般协作型

3.蓄意应付型

第八节访问条件的创造

条件:

1.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约定、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2.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外宾、普通群众?)

3.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5.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不卑不亢,谦虚庄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处)

6.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7.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强调采访意义约束神情语态排除外来干扰变换活

动方式)

新闻采访中期活动

第一节提问技能的掌握

提问: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一、提问的三种形式(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

1.正面提

2.侧面探(启发引导原理和技能,循循善诱:接近性相似性对比性启发引导)

3.反面激(激问错问)

二、注意事项

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第二节调查座谈的主持

一、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二、技能

1.事先通知对方

2.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

3.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

4.不轻易下结论

5.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第三节现场观察的注重

一、原因:

1.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依靠感觉开始

2.感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

3.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

二、具体功能:

1.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3.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4.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谈性

5.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三、注意事项:

1.明目的

2.多请教

3.抓特点

4.选地点(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

的敏锐程度)

5.善用脑

第四节听觉功能的协调

注意:

1.悉心闻取线索

2.适时调节音强

3.着力训练听力(专心虚心耐心)

第五节当场笔录的强调

一、记录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

二、主要范围:(有所侧重和选择)

1.记要点

2.记易忘点

3.记疑问点

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

5.记观察所得

6.记记者的联想

三、注意事项:行与行之间空白留宽、字迹工整

新闻采访的后期活动

第一节深入采访的细致

一、悉心抓特点

1.看准形势抓特点

2.通过比较抓特点(顺序比较法对照比较法)

3.选择角度抓特点

二、悉心抓本质

1.对问题想得宽一点、远一点

2.对问题钻得透一点、深一点

三、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

具体有:

1.盲目自满

2.忽略质量

3.怕苦畏难

4.先入为主

5.轻视理论

第二节验证材料的严密

方法:1、投入记者智力2、直接通过采访实践

第三节笔记整理的迅速

步骤:

1.通读笔记,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心记的内容迅速用文字插入同类的笔记材料旁,

并纠正修订难以辨认清晰的笔记内容

2.通读初步整理的笔记材料,标出页码,并在可能用的材料旁边做标记

3.根据确定的新闻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分门别类,着力是笔记变为写作提纲

第四节剩余材料的积累

新闻写作

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表明的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一、原则:

1.一篇新闻一个主题

2.在采访同时将主题确定好,或是边采访变选择、提炼主题

处理不当:主题选择偏杂、议论成分偏多。

二、选择主题:

1.来源于生活

2.有强烈倾向性:(政治上重要、为受众所注意、涉及最迫切问题)

三、提炼主题:

1.依据两个因素:对全局的清晰度、对材料的认真有序的综合分析

2.注意事项:不要强行“硬化”、不要分散空泛、不要雷同浅薄

新闻材料

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

第一手材料: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所得的材料。

第二手材料: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

第三手材料: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

提倡记者抓第一手材料,但绝对不忽略第二、第三手材料的价值。

采访阶段:材料多多益善。

写作阶段:材料的选择在紧紧围绕主题、保证真实和显现价值、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以少胜多。

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指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一、比

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

二、小

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三、异

为避免雷同、效仿,要精于避熟,要敢于独创、标新立异。

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指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

主要特征:准确、通俗、简洁

一、准确

1.叙述信息尽量量化

2.语言要有分寸感

3.新词使用要讲规范

二、通俗

1.多动词,少形容词

2.多细节,少议论

3.多比喻,少笼统

4.多解释,少晦涩

5.多白话,少文言

6.多具体,少抽象

三、简洁

新闻结构

新闻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队材料组合与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

常见四种: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

一、倒金字塔式结构

含义: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主要特点:

1.打破叙事常规

2.呈“头重脚轻”之势

二、时间顺序结构

含义:指消息写作中按新闻事件发生、结局的原来时序和过程选择材料及安排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又通常称为编年体式结构。

三、悬念式结构

含义: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四、并列式结构

含义:指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和段落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指消息的开头段落,也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一、导语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

作用:导读、导听

二、导语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

1.第一代导语: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19世纪60年代并延续20世纪40年代。

2.第二代导语:部分要素式导语。20世纪30年代至今

3.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少于规范与限制,讲究新奇、丰富和灵活

多变的表现形式,追求最佳表现角度和手法,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三、导语的主要类型

1.叙述型导语(直叙式概括式)

2.描写型导语(运用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具特色的现场情景,

以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

3.议论型导语(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

四、导语写作的主要要求

实、简、活

1.实

1)事实

2)记者写新闻、写导语的态度要扎实、朴实

2.简

3.活

讲究艺术,要产生活力和吸引力

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

一、新闻背景的作用与类型

1.衬托性

2.解释性

3.启示性

运用时,只需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灵活穿插即可。背景材料要精炼,点到为止。

新闻结尾

新闻结尾:消息最后的自然段落。

一、结尾若好,当然需要

好的结尾要求:1、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2、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二、结尾不好,宁可不要

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一般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

一、消息

含义: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体裁。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大量的信息,报道的主角。

两类:动态消息:

综合消息: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报道

二、通讯

含义: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到时间的新闻常用体裁。

特点:在叙描结合的基础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和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

主要题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

三、二者异同

1.新闻属性相同,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及表现手法共同遵循。

2.表现对象不同

3.表现手法不同

4.人称不同(消息:三人称通讯:一三并用)

5.结构布局不同(消息:倒金字塔通讯:自由灵活创新)

6.篇幅长短不同

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

第一节新闻编辑工作地基本属性

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采写与编辑是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

1.主要体现在报道的定位。总体的规范。定位与相应的调整。

2.其次体现在报道的策划。深、活、优

3.最后是报社的编前会制度。

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选择、修改、标题、配置、合成。)

三、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全程性、综合性、终审性。)

第二节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

一、编辑环境的复杂化

编辑环境: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编辑工作既作用于编辑环境,又受到编辑环境的制约。

二、编辑取向优质化

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成为

我国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

培育精品,争创名牌。在操作层面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注重深加工和

精加工。

三、编辑工具电子化

电脑辅助新闻学:

1.电脑辅助报道。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报道

思想和灵感。

2.电脑辅助参考。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

3.电脑辅助研究。利用在线资料开展与新闻报道有关的调查研究。

4.电脑辅助聚会。利用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爱好、兴趣

或职业的人们进行访谈和讨论。--据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最激动、最有潜力的一个方面。

第三节新闻的确认

一、新闻确认的重要意义

新闻的确认:确定哪些新闻可以录用。它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在新

闻工序上是第一位,而就其重要性来说也是居于首位。

1.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

(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报道宗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实现的手段是通过新闻的选择。)

2.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

3.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

二、新闻确认的基本依据

“双重评价论”: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新闻。

“八看说”:八个“是否”。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通俗易学,还能为选择非新闻稿件

所用。

具体要求:

社会规范:

遵守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1)受众需要

A.受众需要具有某种一致性。即,含有重要性、新鲜性、社会性、知识

性、接近性的新闻是受众普遍关心的。

B.不同的受众在需求方面也有差异性。可以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居住地、职业上进行划分。

三、注意事项

1.要有全面的观点

2.要有平衡的观点

既要突出报道的重点,又要兼顾报道之间的平衡。它最终是通过版面和节目体现出来。

第四节新闻的梳理

一、新闻梳理的下限

新闻的梳理:对新闻的一次全面的细致的再检验。首要任务是纠正新闻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问题。这种着眼于补偏救弊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保

护性梳理”。

1.纠正各种差错

1)事实性差错(违反常识,不合情理,主观想象,言过其实,前后矛盾,

以偏概全)

2)政治性差错

3)知识性差错

4)文字性差错

2.避免各种不当

1)内容不当(提法不当,做法不当,泄露内情)

2)用词不当

二、新闻梳理的优化

在纠正差错和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善新闻的表达,以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

影响力。这种着眼于扬长求精的改稿行为,称之为新闻的“提高性梳理”。

1.凝聚主题

1)一线串珠。一篇新闻只有一个中心,并一贯到底。

2)削去枝蔓。为了主题的集中,还要舍得忍痛割爱,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

容删去。

3)以少胜多。材料不是越多,主题就越突出。不说明问题的材料越多,主题

会越模糊

4)精简过程。对事物进行必要的压缩和概括,使新闻短而精。

5)详略得当。与主题关系直接的、重要的内容应当展开,写得具体详细,不

足的还应设法补充。与主题间接的、一般的内容应当压缩,写得概括,简

略,可有可无的还应删去。

2.凸现精华

1)改变体裁,调整结构。如将通讯改为消息,可突出精华,直接、简练。

2)取其一点,独展所长。将精华部分分离出来,独自成篇。

3)化零为整,各显其要。将篇幅长的新闻分成若干篇,组合刊播。

三、新闻梳理的准则

1.有稿必检

2.有错必究。必须要有乐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

3.有改必慎。修改必须有据。

第五节新闻的标题

一、新闻标题与新闻媒体

1.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作用:“两导”

1)导受作用。

导受:引导受众阅读和视听,是导读、导听和导视的总称。

标题受众:新闻数量与日剧增,人们不可能兼收每一条新闻,于是出现

了以接触标题为主的“标题受众”。

标题可以方便受众接触、了解、选择新闻,引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

2)导向作用。

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就事论理,借题发挥。它更多的是通过词语的褒贬和

语气的强弱来显示。

2.新闻标题在新闻媒体中的区别

1)不同载体的新闻媒体对标题的要求不尽相同。

报纸:注意辞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和凝练。

广播:注意音韵的优美和响亮,上口顺耳,要便于受众听清听懂,尽量

口语化,通俗化。

电视:简明扼要,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2)同一载体的媒体对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有区别。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受众对

象和所属地区等因素的不同所决定。

二、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

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1.新闻标题必须揭示新闻事实

2.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

三、新闻标题系统的结构

1.主体类标题

基础部分,运用最为经常和广泛。包括主题和辅题(引题+副题)。

两种类型:

1)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用于信息单一的新闻。广播与电视的标题,以单

一型居多。

2)复合型标题。主题+辅题,用于信息比较重要而又复杂的新闻。多见于报

纸。

2.从属类标题

附属部分,是对主体类标题的补充。包括提要题和分题,主要用于报纸。

1)提要题:比较详细的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的概要题。

2)分题:插在新闻或文章中的小标题,或称插题。

3.整合类标题

最高层次的部分,统领主体类和从属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主要用于报纸。

1)栏题:为一个专栏或一组稿件所加的总标题。

2)类题:以归类为主要目的的综合题。(栏题表某种意向,类题主要起分类

和显醒的作用。)

四、表现方法

1.态度层面的方法

1)客观性方法:标题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采取白描手

法。

2)主观性方法:标题对事实进行议论、渲染烘托,明显的体现出倾向性。

2.修辞层面的方法

1)形象方法。

2)强调方法。加强语气,突出内容,多重复词语、变换语序和设置悬念。

3)蓄意方法。曲陈其事,隐含其意。可巧用双关语和巧用标点符号。

4)齐整方法。特指对偶方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5)引用方法。借用他人的话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

6)简练方法。(炼意、炼句、炼字)

第六节报道的配置

报道配置:按一定的报道意图将稿件搭配、组织成有机完备的整体。好的配置,可以使报道显得有序易读,使报道得到强化和深化,使报道获得整体优于

部分的积极效应。

一、综合性配置

综合性配置,强调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最常用的配置方式之一。

配置要领

1.点面结合。重点与一般的结合。既有分量又利于受众全面了解事物。

2.庄谐结合。

3.褒贬结合。表扬与批评相重视。

4.图文结合。

5.长短结合。

6.多种文体结合。

二、同一性配置

同一性配置:将具有相同性的稿件聚在一起。可以增强新闻单元的逻辑性和条理

性,往往形成强势,获得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

1.强标识组合

即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可用来突出报道思想或报道重点,反映重要活

动、重要事件和重要典型。

1)借助标题。通过标题的整合,昭示稿件之间的相同关系。可以是栏题组合,

类题组合。

2)借助专栏。

2.弱标识组合

即不具有明显标志的同一性配置。通过勾线、围框或前后左右相连来显示稿件

之间的相同关系。适用于不宜或不需作强化处理的同类信息的组合。一是,报

道价值一般,没必要加以突出,或报道价值虽然较大,但已多次采用标题强化。

二是,报道价值较大,但不适宜用明显标识。

三、延伸性配置

延伸性配置:增配其他稿件,对稿件加以拓展,使之丰富、深化。

1.广度延伸:即对新闻进行补充,增加相关信息。着眼于加大信息量,是量的延

伸。

2.深度延伸:即对新闻着力开拓,深入揭示底蕴。着眼于提高消息质量,是质的

延伸。主要方法是配发评论,以编者按和编后居多。

四、解释性配置

解释性配置:借助其他材料加以说明不易为受众理解或明了的新闻。

1.文字资料

2.示意图表

第七节报道的合成

报道合成:包括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是新闻编辑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兼具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具有终审性

和不可逆性。

第八节编排设计

一、编排设计的价值

编排设计,可以评论是非,表达情感,显示个性,引人注意,传达文字、图像、

言语没有表达、不易表达和不便表达的消息。是对报道价值的综合判断和最终表

现,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隐含的消息具有不可更正性。

1.表态功能:表达新闻媒体对新闻的立场与态度。

2.启示功能:通过稿件的组合,产生特定的消息,给受众某种启示。

3.吸引功能

二、编排设计的原则

1.相符原则:即要与服务对象、与媒体的性质和特点、与新闻单元的性质和特点、

与稿件的价值和特点一致。

2.重点原则:即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有序原则:即要分清条理和层次。

4.便易原则:即要易于受众接受消息。

三、版面编排的方式

1.重点式编排

(运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稿件。

强化手段有:标题字和面积加大,标题字黑底反白,正文字放大或用异体字,

正文排长栏,题文加框,粗线勾勒,照片压题,图文组合等。)

2.集中式编排

(用整版或半版左右篇幅报道同一类内容。

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营造声势,引起读者注意,加深读者印象。

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避免重复与单调。)

3.对比式编排

(将报道内容对立的稿件组合在一起。有利于主题的强化和深化。)

4.对称式编排

(讲究版面元素的工整对称,整体感和稳定感较强,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多

用于内容互有联系且篇幅不长的报道。)

5.交叉式编排

(要注意稿件之间的穿插、咬合。是为了保证印刷质量,美化版面的需要。)

6.模块式编排

(又称“现代版式”。模块就是一个方块,是一个单位。模块式编排的题文组

合均成四边形,不忌碰题,讲究块状错落。优点是版面简洁,整齐,清晰易读,

便于读者快速的获取消息,而且易于设计、排版和抽调稿样,十分适合电子排

版。)

7.冲击式编排

(“拳击式示现”,对视觉构成强刺激。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

色调浓重,醒目夺人。)

四、版面设计的程序

版面设计:将报道合成具体化和直观化,使之形成面向读者的格局和外貌。

1.了解要求,考虑布局

2.计算篇幅,调剂余缺

(认真计算稿件的篇幅,这是画版准确的前提。)

3.版样

(“三先三后”:先安排重要稿件,后安排次要稿件;先安排模块形稿件,后安

排非模块形稿件;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中间。)

4.看大样

大样:版面排好后印出的样张。

清样:大样改正后印出的样张。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诠释

新闻评论: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一、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比较

1.反映内容(报道:事实评论:本质和意见)

2.写作目的(报道:传播信息、形成舆论评论:讲道理)

3.表达方式(报道:记叙为主评论:议论为主)

二、新闻评论和理论文章的比较

1.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

2.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

3.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的分类:

一、新闻评论种类的不同分法

1.按主要性能分:带有全面部署性、带有说理启发性、带有业务指导性、带有政治鼓

动性

2.按评书内容分: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含教育科

技卫生等)、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和社会

问题评论。

3.按作者身份分:

1)由编采人员撰写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的评论有: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

短评、编后、编者按、述评等;

2)由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署名评论有: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

富有新闻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文艺评论。

二、代表编辑部意见的主要评论形式

1.大型重型的评论:

1)社论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

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阅释党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社

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它体现报纸的方向。党的各级领导经常通过自己的机

关报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它是一种最终要的评论形式,

被人们称之为“党报的元帅”。发表社论,一般由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

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

2)编辑部文章专就当前国内外政治、思想等领域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

的理论性和真册性言论,有一定的权威性。它论述范围广泛具体,有浓厚的理

论色彩。它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对某一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其内

容含量比一般社论更大,规格高于社论,更庄重,更具权威性,因而影响更大。

这种形式要慎用。必须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

2.中型的评论:

1)本报评论员文章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大多

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旧当前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

中、深入的分析。在选题和协作上,较之社论更为自由和灵活。其篇幅一般比

社论短。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不署名的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

意见。以“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署名的评论,名义上是代表个人,

实际上反映了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仍有较高的权威性。评论可以单独发表,

但多半和有关新闻报道同时发表,起着总结推广典型、指导全局的作用。但提

出新问题而又把握不定的应该送审。

3.小型的评论:

1)短评为配合传达、阐述党的方针政策,或就当前社会的某些亲乡、问题和现

象,以编辑部或以编辑发表的评论。在写作上较之中型评论更单一,分析更扼

要,篇幅更简短。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是都较强,

抓住一点,推动一般,起到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的作用。

2)编者按编者对所发表的报道、文章进行提示、评论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大

致分为政治性的和说明性的两种。按语的写作,要求旗帜鲜明,一针见血,逻

辑严密,文字精练。编者按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多采用较为郑重的场合

和必要之处。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注意,加强传播效果。编者按可放文前、

文后,也可放文中。

3)编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

发挥,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

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新说明。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起深化

主题,强调重点的作用。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三、几种由作者个人署名发表的评论形式

1.专论带有时评的形式,是新闻媒体编辑部约请某一方面专家或权威人士,就他们

有深入研究或熟悉的某个专门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是既有现实性又有理论性的一

种评论形式,其内容接近于编辑部文章,一般都发表在显要位置。担由于是个人署

名的,权威性和郑重程度较编辑部文章较小。

2.代论主要用于对人民内部某些认识问题的正面引导,以及对国际上影响范围较小

的事件,加以评述,帮助国内人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阔视野。往往以个人署

名,反映的确实媒体编辑部的立场与态度。

3.新闻时评往往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以

及公众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作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一事一议、就事论理,

注重议题的新闻性、观点的鲜明性、作者的广泛性,是它的基本要求。它强调在新

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发言,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应时

而在”、“评在当口”是时评广受好评的根本原因。要求持论尖锐,文风清新,语言

简洁,明白畅晓。

4.思想评论这是运用最为普遍、群众性最为广泛的一种评论形式。他的特点是,从

群众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使媒体能较多地反映群众

的声音。他的题材涉及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无多不谈,大多以思

想认识问题作为主要评论对象,以帮助人们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为目的,论述问题

时注重就实论虚,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同志式、朋友式

的谈家常的热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5.微型评论(小言论或袖珍评论)主要指论题单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运用灵

活,一般有固定版面位置的一种小型评论形式。它们以短见长,以精取胜,短而有

味,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有今日感、时代感、新鲜感,往往在某上拨动读者的心

弦,获益。

了解和掌握各种评论的特点的实践意义:首先有助于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得心应手地选择最恰当的评论形式,其次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评论形式的配合运用,更好地发挥评论的特长,再次有助于避免评论形式单调的缺陷。

新闻评论的要素

一、论点

1.含义: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调查

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

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2.分类:

1)总论点:(中心论点基本论点主题)是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

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2)分论点:为了更好地阐明总论点,从几个方面或层层深入地来论述,提出一些

证明、补充或者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派生于总论点并为阐明总论点服务的。

3)关系:

a)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主从关系,因果关系等。

b)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互相平行,逐个深入,互为因果等。

4)作用:

a)分论点的双重作用:对论述的部分来说是论点,需要加以证明(用以证明

的文字称之为部分论据);而队全文的总论点来说,同时也是论据的作用。

b)总论点的作用,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全文的论述中心之

所在。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提携全篇,把各个论点、材料统率起来,组

成一个有内在联系饿说理体系。

二、论据

1.含义:论据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充分、准确、可靠的论据,对证明和证实论点很重要。

2.论据分为两类: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

1)事实性论据(表述事实的判断)

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

具有直接现实性饿品格,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主要

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

计数字等。

2)理论性论据(表述客观规律的判断)

a)科学理论

b)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

话T

c)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的言论

d)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

科学公理、定义、法则。

e)古今中外各种着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

炼语等。

三、论证

1.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

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成的说理体系的过

程。

论证好象纽带,把需要的论据围绕着论点贯穿起来,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2.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论点是灵

魂,因为它对论据、论证起统率作用。论据是血肉,因为论点靠论据证明或说明。

论证是骨骼,因为它是联结论点与论据的桥梁和纽带。所谓“言之成理”除了所论之

理正确以外,主要靠论证的力量。三者就是这样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

程。

新闻评论的选题

一、到哪里去选题

1.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

论的对象与范围。

2.选题的地位:这是写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选题主要确定评论什么问题。评

论的论题确定了,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

3.如何选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情

况和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意见和呼声。应该从上头精神和下头情况的结合中去

找,最根本的,又是从实际工作中去找,从现实生活中去找,要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评论选题的范围。

4.要点:真正吃透上下两头、上下紧密结合的选题。上,就是中央的精神,中央的路

线方针政策,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下,就是基层实际,群众呼声,现实问

题。吃透上头,大多可以通过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和听报告解决,而吃透下头,

必须“身入”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可以说,评论工作者的“身

入”是为了达到评论的深入。“身入”是深入的前提和基础。

写一篇重要的新闻评论,一般都应深入实际部门,深入基层单位,就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广泛的了解,对其中的主要问题做深入分析,力求详细地占有材料,从全面情况的分析中选定论题,并寻找出正确分析论题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深入实际从事调查;间接调查(读者来信,单位调查报告,内部情况,书刊材料,参加召开会议等)。

二、学会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1.一般而言,凡是群众普遍关注、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

是评论选题的重点。

2.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殛待进行舆论引导;

2)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殛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殛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是一的问题,殛待进行澄清;

5)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科学又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行,殛待进行唯物论教育。

三、第三节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1.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2.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3.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新闻评论的立意

一、定义:立意就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

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地位:立意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是全文的基调,也是评论写作全过程中的

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

三、立意的主攻目标

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刻意求新,应该成为每位评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1.论题要有新思想

2.论理要有新高度

3.论述要有新角度

四、立意的思维方法

1.要善于“把道理磨碎了讲”,即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小的从属论点,一层一层地,一

个一个地讲清楚。只有把事物、现象或概念加以“条分缕析”,剖析成若干组成部

分,找出各部分的本质属性及彼此之间饿联系,这样才能找到理。

2.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事物进行正确、深入、全面的分析,

力戒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

1)所谓正确的分析,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

实际的评价,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

2)所谓深入的分析,无非指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揭

示它的思想意义,克服表面性。

3)所谓全面的分析,就是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

如其分的评述,力戒片面化绝对化。

3.很重要的方法:纵联系、横联系的分析方法。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从纵的方面把她

分为几个阶段,从横的方面把它分为几个部分或几种角度,就容易分析得细致渗透。

4.常见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表现为:一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二是非此及彼,

非鹿为马。

新闻评论的论证

一、论证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论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这是一篇新闻评论能

不能写好的关键。

2.立意与论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二者都服从并服务于评论文章的说理,是一个统一过程中的两个环节。都针对

论题,担负着“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

办法”的任务,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任务。

2)二者区别

A.立意是根据可靠的事实和充分的理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论证

则是运用事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

B.立意大体确定评论的基调,赋予文章以灵魂,论证则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

的逻辑联系,赋予灵魂以骨骼。

C.立意主要靠论证。

3.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否严密,它的逻辑性强不强,其含义为:其一,是能说得使人信

服,使受众必然得出并且不得不接受你的结论;其二,指论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其三,指思想、议论严格周密,思想的过度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4.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5.三大通病:没有经过逻辑推理的过程

1)满足于用几句结论性的语言,用抽象的原则道理去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

证,文章的观点不是建立在有充分根据的基础之上。

2)以演绎法取代分析法,企求用革命导师的论述、知名人士的话或科学原理取代

作者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不经过或者很少经过向受众说理的过程。

3)停留在赘述同类的故事来代替论证,或者是列出种种现象来取代分析,作出的

结论不是使人感到缺少根据,就是觉得有些武断。

二、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式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1.立论

1)立论就是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2)立论的具体方法,即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直接阐明观点的论证

方法。

论证方法: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亦即摆事实,讲道理的

方法。

A.例证法(事实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

一般的方法。它通过列举典型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在新

闻评论中用得比较普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B.引证法(事理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

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

具体的论点和道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运用引证法论证问题时

需注意:首先引证的原理必须正确,不要断章取义;第二不要引证过多,

以别人的观点代替自己的论述;第三,要注意具体分析,不可简单推理。

C.比较法(比较论证),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

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

或错误。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情况。类比就是将不

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就是将两种

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是将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即现在和过去比;横

比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性质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

较,即好与坏的比较。

D.喻证法(比喻论证),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方法。

2.驳论

1)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敌论)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

误观点的过程中宣传真理。

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公共政策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本课程必须既重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对现实中政策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结合我国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实践,阐述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于广大初学者来说,要想学好本课程,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找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并不断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力求做到熟练掌握教程中的每个知识点。 第二,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即时练习和课程作业,从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不断提高。 第三,要认真阅读案例部分及其答题技巧,并有意识地留心新闻、报刊、杂志等媒介上的公共政策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案例。 第四,对于例题分析部分要仔细领会,不仅要记忆例题的知识内容,更要学会回答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 第五,在学习完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后,应认真做好模拟试题,这些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都是模仿全真试题而设计的,因此,同学们应当自己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在考试前完成考试题库中的模拟试题,以便在正式考试中驾轻就熟,取得优异成绩。 第六,学习本课程应当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温习教程中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现实社会中的政策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 以上几点是对于公共政策导论这门课程的初学者提出的总体要点,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按照上述几点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争取在正式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二部分试卷结构 公共政策导论的正式考试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部分包括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题三种题型。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各种类型及其分值情况。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一般来说,单项选择题较其它题型容易,这部分题目重在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单项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1分,共25分,这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已经相当高了,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单项选择题等于是送分题,因此,绝对不可轻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的准确率,如果单项选择题不能得到较好成绩,总分就很难提高。下面我们试举一例,来看单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例如: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决策 经分析我们知道,立法决策、司法决策、行政决策都在美国公共政策之列,政党虽然有时能够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政党只能作为非官方参与者影响公共政策,政党的政策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二至五个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能得分。因此,多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就加大了许多。在标准试卷中,多项选择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大家千万不能轻视这10分多项选择题的份量,虽然分值比重不是太大,但这是最能够体现差距的一个地方,稍有不慎就会被别人超出4—6分,相反如果复习全面、准确,就能够轻松超出一般人的得分,稳获这10分。可以说多项选择题是许多人成败的关键点。多项选择题的出题方式如下:

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圣才出品】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重要性 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创造访问条件 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内容 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提问的三种形式: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 掌握提问的技能 提问的注意事项: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 调查座谈的效果:节省时间、互相启发、及时验证 主持调查座谈 主持调查座谈的技能 强调现场采访的原因 强化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 现场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悉心闻取线索 重视视觉功能 适时调节音强 着力训练听力 记录应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 坚持当场纪录 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 记录的注意事项 实 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一、创造访问条件 1.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重要性 (1)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任何活动要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创造一系列相应的良好条件并服务于活动前和活动中。 (2)面对心理反应不一的采访对象和种种复杂的采访局面,记者又要限时限刻、有质有量地完成访问任务,除了掌握熟练的采访方法、技巧和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外,访问前和访问中还必须创造各种良好的访问条件,否则,访问效益实难兑现。 2.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的内容 (1)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①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 ②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2)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①若到机场、会场、剧场、宾馆等场合采访外宾、领导、专家、演员等,不妨着意修饰、装扮一番; ②若到车间、大田、连队、矿井、牧区等场合采访普通群众,则尽可能朴素平常。 (3)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4)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分为三个步骤: ①简单表明身份和来意; ②趁落座之机,迅速用眼光扫视室内环境的布置和装饰,然后将视线停留在某一物体上;

生理学重点笔记92900

1内环境:围绕在多细胞机体中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现已扩展到泛指体内细胞核分支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核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4 3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在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乃至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各种代谢活动所必需,也是兴奋性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生物电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及互相协调来完成。 4刺激:是指细胞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任何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构成对细胞的刺激。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5兴奋性:组织细胞具有的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6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 7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即在RP的基础上膜内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其绝对值大于RP的绝对值。 8阈电位:细胞去极化达到刚刚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跨膜电位数值,称阈电位 9局部电位:给予细胞膜一定的去极化刺激时,会引起部分钠通道的激活和内向离子电流,使膜在电紧张电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极化,但此时如果外向K电流仍然大于Na内向电流,膜电位又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如此形成的膜电位称之为局部电位。 10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一可传播的膜电位迅速波动。 11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13简述静息电位的影响因素。 ①,膜外K浓度与膜内K浓度的差值决定Ek,因而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会显著影响静息电位。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可影响静息电位的大小,如果膜对K的通透性相对增大,静息电位也就增大。③,钠-钾汞活动的水平对静息电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4简述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动作电位一经出现,其幅度就达到一定的数值,不因刺激的增强而随之增大,动作电位的这一特性称为全或无②动作电位的另一特性就是可传播性。③动作电位的脉冲性,即动作电位有不应期,不能总和。 15常见的物质跨膜转运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纯扩散,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转运的过程。这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并不消耗能量。是被动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顺着电化学梯度跨膜移动的现象,并不消耗能量。课分为两种类型:①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载体蛋白携带,通过其构型改变实现跨膜物质转运。其特点是物质与载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现象②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是指由通道蛋白组成跨膜水相通道,介导离子顺浓度/电位梯度迅速跨膜移动。其结构功能状态可随细胞内外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具有开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 1.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 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 2. 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 3. 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4.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 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 5.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 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 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 三.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更加强调实践性; 二是有鲜明的政治性。 四.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

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五.新闻采访艺术: 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六.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 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 七.采访的特点: 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 1. 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 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 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 3. 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不同点表现在: 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八.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 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

新闻采访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考试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总课时:总课时54课时,其中理论36课时,实践18课时 考试对象:适用于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本科 考试方式:笔试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 新闻采访与是新闻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访知识的主要课程。通过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以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二、考试基本要求 1、通过的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对新闻采访写作环节在整个新闻活动的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2、要求学生了解采访的概念、特点和实施形式和基本要求,理顺采访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采访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有机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提问技巧、现场观察和采访笔记的记录方法,提高新闻采访的效力和效率。 4、对时下流行的新闻专访应有全面的了解,注意相关的采访、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5、通过对消息及分类消息的的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消息的总体写作规范,还要强化常用的消息类型的写作训练。 6、通过对深度报道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任何一种新闻体裁都有其兴起的背景、演变的规律,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对规律的探索上。 7、精确新闻报道和组合报道是目前新闻界比较实用的两种新闻报道方式,要求掌握它们的具体写作要求以及写作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分值 1、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主要包括:1、客观型试题:(25分) (1)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15 分 (2)判断题10分 2、主观型试题(75分) (1)名词解释8分 (2)简答题12分 (3)应用题25分 (4)论述题30分 四、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00322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00322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篇一:全国20xx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篇二:自考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1、内外服制: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副职过多,纠缠不清的矛盾。内服和外服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诸候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汉武帝时代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三公宰相制起到分散相权的作用。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后人称之为“两府”,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使司,又称“计相”。二府三司制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过分集权于皇帝影响了国家机关整体职能的发挥。 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且其核心一直是宗室和外戚。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阻力? (1)最高决定权的二元化。尽管光绪名义上已是“权 归于一”的皇帝,但慈禧太后几十年垂帘听政所形成的最高决策者的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由于最高决策权不统一,政令往往前后相左,使下级执行起来无所适从,行政效率自然低下。大权被慈禧的亲信荣禄所掌握,光绪仅仅靠几个没有实权的维新派推动改革,显然是难奏其效的。改革的大学士翁同和开缺回籍,后是规定新授二品以上官员须向太后谢恩,再后来是怂恿后党官员多方掣肘改革,致使新政令难以落实。宝箴外,其余督抚或借诩推诿;或粉饰应付。7、简述南京 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特点?非“因人而立”,而是根据客观 需要,将能合在一起的机构尽量归并。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由 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很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当然,与历代封建王朝的六部建相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8、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 制系统稳定的因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织 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的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这一套管理制度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之来调节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广东金融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性质 《公共政策学》课程是2020年本科插班生入学考行政管理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该课程考试大纲是对考试试卷知识点分布、范围的规范与指导。 二、考试大纲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公共政策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中的政策内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考试方式 1.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3.《公共政策学》科目考试参考书: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ISBN:978-7-300-2152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 重点第二节全面理解公共政策 文字的游戏:多重定义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权力与控制、讨价还价、博弈) 从经济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

考核重点: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特征;作用;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了解第一节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重点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重点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类型 重点第四节公共政策的作用 理解掌握三权分立、议政合一、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物质性政策、象征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边际效用、福利经济学 第三章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与环境 一般重点第一节公共政策的主体 重点第二节政策客体 理解性掌握第三节政策的环境因素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一般重点第一节模型概述 重点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政策模型:传统理性与有限理性、渐进主义、小组意识(Groupthink)、精英主义、制度理论、博弈理论、团体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重点第三节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 公共选择、社会实验、证伪理论、取舍理论 了解第四节中国古代政策史观 中国古代政策思想 第五章政策制定 重点第一节社会问题的产生 重点第二节政策问题的确定 重点第三节政策议程的建立 了解第四节政策规划 理解掌握第五节心理效应与决策质量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形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 5 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则称为负反馈。 2、正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称为正反馈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均匀分布)被动转运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结果是达到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或电位的平衡。(一)、单纯扩散 1、物质:脂溶性高、分子小,不带电荷的非极性分子。如O 2、N2、CO2 、乙醇、尿素以 及一些小分子激素或药物。 2、特点: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物质转运的方向 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因而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的结果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的 两侧达到平衡。 (二)、易化扩散。(膜蛋白介导)一些单纯扩散不能实现的非脂溶性的较大的分子或带电离子的跨膜转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 1、经载体的异化扩散。(离子,分子,选择性高)载体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具有特殊的物质转运功能的蛋白质。物质:葡萄糖和氨基酸。 特征:饱和现象、立体构想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的异化扩散。(速度快,被动) 特征:离子选择性 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 二、主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更不均匀)主动转运是通过细胞的耗能或称,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一)、原发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 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钠钾泵。(外Na+内K+) 每分解一份子的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打印版

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资料 1.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色。3次 答:第一,神权政治色彩浓重。第二,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第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第四,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2.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2次答: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据文献记载,禹征三苗,启伐有扈氏都曾召开贵族议事。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神权盛行,处理政务须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王权的发挥。 3.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2次答: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 (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过度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4.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次答:(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在分封制下,各级君主的专制权力受到空间的限制,在郡县制体制下,郡县地方长官不是封君,其职位也不能世袭,郡县地方长官所掌握的主要是行政执行权,决策权则主要收归中央。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中央集权制下君主权力远比分封制下的君主权力要大。 (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必然引起土地兼并和庶民分化,这种分化势必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这样一种严重的阶级斗争格局需要一个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维护私有财产秩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通过这个国家对各种社会矛盾加以调节。 (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等级君主制旧秩序的解体,自然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宁,势必要求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以礼制为基础的习惯 法在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方面已显得无能为力,制定新的成文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4)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官僚制。早在春秋时期,在家臣制的基础上就忆产生了官僚制的雏形,世卿世禄制呈现出瓦解趋势,但世卿世禄制的最终废除乃是通过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而实现的。变法运动的核心和焦点在于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以便让那些从庶民中产生的具有卓越能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掌握政权。官僚制是一种和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占:一、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劳由国家授予;二、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三、俸禄制取代食封制。可见,君主通过官僚制完整地控制了国家的人事权,使中央集权政体获得了组织上的保证。 5.秦汉管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灵活方式?3次 答:(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 (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 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 轨制管理模式。 (3)对内属迁人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 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 督。 (4)汉政府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持节领护 官”。 6.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 答::(1)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 (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赦权; (3)最高军事权; (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 (5)最高人事权。 7.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 答:(1)任子和赀选。任子是高级官员子弟备选为官的制度, 赀选是依据财产补官的制度,凡资产达到一定数量的非商人 可候选为郎。 (2)察举。汉武帝以后的主要选官途径,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和公卿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 (3)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4)荐举。各级官员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 另外还有博士子弟,由太常从民间选拔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 的男子中遴选,在太学学习一年后接受考试,成绩高者可选 为郎中。 8.简述东晋设置侨州郡县的作用与弊端。 1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 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 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 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 共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 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 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的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等。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正当性:公共秩序的需要是否比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2)必要性: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 (3)合法性 (4)合理性:个人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笔记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笔记整理 第一章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1采访的定义:“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1.2采访的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1.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1.4采访的方式: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1.5采访的认识路线: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危害:武断、无知失方向;投机取巧找捷径;为求深度搞臆想。 第二章记者的修养 2.1作风修养:①要有优良的思想作风修养。其内涵是记者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修养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工作作风的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2.2道德修养:新闻职业道德,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我国最早提及新闻职业道德内容的当数宋代对民间小报的指控。率先明确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责之一的是徐宝璜先生,而最早将“品性”认定为“记者资格”第一要素的则属邵飘萍先生。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①坚持真理,忠于事实;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③深入实际,体察民情;④互敬互学,积极竞争;⑤摆正位置,不谋私利;⑥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记者与人、与社会相处的具体关系主要有:①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党的事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绪论 考纲要求 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考纲精要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机体受到刺激时,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 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中国行政史00322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引言: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家天下”模式的特色:1、是父家长制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原型,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君主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君位终身并世袭,而父系大家长在大家庭内的角色已大体具备以上的特点,即已产生了君主专制的萌芽;2、是以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建政府,这和秦汉以后各王朝不同,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在设官分职上也体现出随意性,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表现政府的双重职能,宗法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互补充,使商周奴隶制很像一个一个大家族的扩大,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作为一种历史的残留存在于秦汉三公九卿之中;3、是以“家天下”观念进行统治,宗法制度是在父家长制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宗法制度下,天子、诸侯、卿大夫既是一种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叔伯或甥舅关系,各级贵族处于不同的等级阶梯上,享有不同的特权,并以原则制礼作乐,规范天下。 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的原因:1、是部落时代民主议事的遗风仍在商周的会议制度中有所反映;2、夏、商、周三代都十分重视民情与舆论,设采风之官,实行纳谏制度,这些也当是原始民主的残留。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时间长,一种体制持续2000余年;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别;3、思想控制方法的不同;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有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评、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这一套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一大特色,为世界古代所绝无仅有的。 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与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的区别:1、形成了一套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 中国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主要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预防社会动荡的稳定因素: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遇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2、监察机关的人事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3、在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中国中央集权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1、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2、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1)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儒家治国思想倡导君主“修身以道”,从汉代起就有儒家给皇帝和太子授经典的制度;2)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向失道的国家提出意见;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整合)

单选题 1.(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 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 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 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4.(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 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5.(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 一步。 6.(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7.“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 早提出的。 9.《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10.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 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为测量标准。 12.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 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1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14.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1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 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16.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 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 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20.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21.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 会可持续发展)。 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23.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24.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2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2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 结三个阶段。 27.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28.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29.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为准则。 30.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31.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 题的最低层次。 32.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 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33.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 的学者。 34.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 ?邓恩)。 35.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 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36.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资源)。 37.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政策工具)。 38.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39.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 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4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 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41.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 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42.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 称为(目标群体) 43.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44.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4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 然地理环境)。 46.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47.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 学者(戴维?伊斯顿)。 48.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 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49.萨巴蒂尔认为(信仰体系)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 素。 50.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 问题)。 5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52.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53.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5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目标群体) 55.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56.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 尔的(实验理论) 57.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 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58.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重点笔记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 一、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特点: 1.目的的差异性 2.时间的限制性 3.项目的突发性 4.需要的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6.活动的艰辛性 三、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形式上分 1.个别访问 2.开座谈会 3.现场观察 4.参加会议 5.蹲点 6.查阅资料 7.改写 8.问卷 9.电话采访(注意:准备充分提问凝练记录及时) 10.网络采访 主要形式: 1)直接转载信息 2)组织网络调查 3)通过e-mail、博客、MSN交流 4)查阅资料(真实性) ●性质上分 1.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 2.突击采访(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3.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 4.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 5.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6.异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 一、缘起 1.1993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 2.1993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1993年11期《新闻战 线》、《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

3.1994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 4.1995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 研讨开始集中 5.1996年,“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 6.1997年,《新闻记者》连续9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 的研讨全面展开,“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 二、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 三、作用 (3“是”、2“标志”、3“有利于”) 三个“是”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 2.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 3.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 两个“标志” 1.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 2.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 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 2.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 3.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 四、分类 两类: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 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 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含义: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五、流程 (一)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 1.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 A.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 B.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 2.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报道时机、方式、人员组成三方面) 3.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何种体裁或手段) (二)就媒介实践而言,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 1.战役性、阶段性报道 (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 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 2.重大新闻事件报道 (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 3.人物典型报道 (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