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印刷品色差大致分为两种现象,一是指的是:同一批产品的颜色一致,但与样搞的颜色有色差。二是指的是:同批颜色之中存在色差,有的与样搞一致、但有的

与样稿不一致。

现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第一种现象(同一批产品的颜色一致,但与样搞的颜色有色差)

1、人为因素:

与机长的技能水平无关,但与机长的责任心有关,既然同一批产品的颜色能保持一致,说明机长的技能水平还是不低的,但为什么与样稿不一致还敢印下来?首件签样了吗?这完全是机长的责任心问题。(也不排除签样失误,如果是,这又与签样人的责任心有关)。

2、纸张颜色:

白度不同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因为白度不同等于在油墨中加进不同黑、红、兰或黄,所以在印刷中尽管墨量、色相都没有变化,但实际油墨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色彩的效果随着纸张的白度不同而显现出来,造成不同的色差。在开料时,就必须使用同一批号的纸张。因为克重、规格、尺寸虽然相同,但生产的批号日期不同,纸张的白度就会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印品的颜色色差。所以必须使用相同白度的纸张作为同一产品的印刷纸。

3、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

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胶印彩色印刷是当光线入射照到纸张表面时,光的反射到人眼的视网膜,通过感色细胞接受的光合作用而看到颜色的。如果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高,我们观察到的颜色基本上是透过墨层反射出的颜色,主色光饱和度高。如果纸张的表面粗糙、光泽度低,就会产生漫反射,就会降低主色光的饱和度,使我们人眼观察印刷品的颜色感觉变淡。相同的墨量用密度计测量密度值。平滑度光泽度高的纸张,密度值高。平滑度光泽度低的纸张,密度值低。

4、印张表面处理:

印刷品通过复膜、上光、压光、过油、印光等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这些变化其中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是体现在产品表面增加了镜面反射,这对色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复光膜、上UV 光油、压光等等,色密度就会增加。复亚膜、上亚光油后印品的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是来自复膜胶、上光油、UV油等等。这些材料中含有多种的溶剂,

它们都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化学反应而造成颜色的变化。因此作为包装胶印的印刷品,在印刷时如果有印后加工的工艺,必须将印后加工的物理变化及化学

变化因素考虑进去,从而确定印刷时墨层的密度值及Lab值。

5、干退密度值:

胶印产品刚印刷后,油墨尚处于湿的状态,这时所测的密度值与印刷品干燥

后所测的密度值有所不同。湿时密度值高,干时密度值低,这就是干退密度值现象。这是因为刚印出来的墨层有一定的流平性。表现为表面的镜面反射为主,看上去色彩鲜艳,光泽好。当墨层干燥后,表面有漫反射现象,自然光泽就比刚印刷出来时显得暗淡无光。在平时印刷时为了保证批产品尽可能的减少色差,我们采取用同一湿密度的测试法来进行控制。即第一次印品是湿状态下经客户签字同

意马上测得湿密度值及L*a*b*值。以后印该产品时(湿状态),就按第一次测得的密度值及L*a*b*值进行颜色的控制。当然如果用带有偏振镜装置的密度计,

它能够消除墨层表面因镜面反射而产生的光.它所测得的湿密度与干密度相对比较接近,也可以对色差减少的控制有所帮助。

6、印刷压力:

印刷压力是油墨转移的条件之一,由于印版表面、橡皮布等不可能是绝对平

整,纸张表面也是不可避免存在细微的凹凸状或厚薄不均情况。如果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时,墨层就容易出现浓淡不均现象,所以在工艺上要求做到“三平”,即要求印版表面、橡皮布和承印物及包衬表面都达到比较平的条件,才能以较薄的墨层通过均衡的印刷压力作用使印刷品上获得较均匀的墨色。

当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均匀时,包衬体与印版面存有接触不良现象时,则需通过加大输墨量来满足版面着墨视觉效果。但是这样不仅会增大油墨的耗用量,又容易

产生印刷的色差和印品粘脏现象,所以做好“三平”(墨辊平,水辊平,滚筒平)采用均匀而又恒定的印刷压力,才能防止由于压力不适当而造成的色差。

7、看样台的光源:

胶印的印品在观察颜色时必定要有光源,没有光就看不到色,但是如果光源的特性不一样,那么颜色的差异就会很大。一般我们要求是在自然光的条件下(也就是标准光源)进行观色。如果用普通的电灯泡作为光源观色,那么颜色就会显

得发黄,难以准确地鉴别颜色,最后印品会产生严重地偏色。另外光的强弱和照射的角度也会对颜色鉴别产生影响。在同一光源下,被照射的样张上反映光的强弱,主要是由样张与光源的距离决定。近者强,远者弱。所以我们平时在工作中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注意二点:一是采用标准光源(波长400-700左右),

二是注意光源强弱和照射的角度相等。对于颜色要求高的产品,印张的墨色样要放在标准样上面进行对比,这样由于观察角度差小,对颜色的鉴别相对较准。因

此工艺实践告诉我们,光源的特性及观察角度的差异将直接影响颜色的准确辨别(https://www.sodocs.net/doc/307754605.html,)。

二、第二种现象(同批颜色之中存在色差,有的与样搞一致、但有的与样稿不一致)

1、人为因素:

认为前几张色相准了,在水墨尚未平衡的情况下,就开始一路开,印刷过程

中不停的调整水、墨量,边调边开,势必造成同批次印品的颜色存在色差,这与机长的技能水平、经验、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同属于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同批产品的色差。

2、润版液:

胶印是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进行印刷的。这个水指的就是润版液。它的大小

直接会影响油墨层的颜色。水大墨层色淡,水小墨层就会色深。水越大油墨的乳化越是严重。乳化的油墨无光泽,色就淡。乳化油墨的印品不仅色差严重,而且

还会产生粘脏、不干、印迹不牢等等质量问题。所以在印刷,操作中必须严格的

控制印版版面的润湿液大小,做好水墨平衡的工作,要求在不上脏的情况下,水越小越好。

3、印刷车速:

印刷中的车速快慢会影响印品的颜色深淡。这是因为车速的快慢会影响水墨

的平衡状态。快车印版的水份及慢车印版上的水份量变化不一样。快车印版水份挥发小,慢车印版水份挥发大。由于水份的大小变化导致水墨失衡,必然就会引起油墨的颜色变化。所以平时在印刷时必须注意恒定车速,绝对不能一会开快车.一会开慢车,这样印出来的印品一定会产生色差。同时还必须根据机器的情

况,调整到一个最稳定车速。例如一些进口胶印机标明最高车速16000张/小时,国产机最高车速8000张/小时,这些车速都不是稳定车速。一般来讲,不论是进口机还是国产机,稳定车速是最高车速的70%最为理想,即:进口机在11000张/小时左右,国产机在5600张/小时左右,这样的车速能比较

容易控制水墨平衡,减少色差。

4、墨辊不良:

胶印印刷工艺,印品能否获得均匀的墨色,胶辊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般胶辊有传墨辊,匀墨辊和着墨辊三种,它们对墨色浓淡有很大影响。墨辊的弹性,粘性,圆心度,硬度和表面光洁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品墨色质量。若出现着墨辊的弹性差,粘性不足,辊体偏心.胶体过硬及胶体老化等情况时,印刷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着墨不均匀或不稳定,使备印张印刷墨色不一致。所以印刷时要保证胶辊的质量,才能确保每一印刷周期涂布于印版上的油墨基本一致。所以平时的工作中要对胶辊进行清洗,使滞留在胶辊上的纸尘、杂质得以清除,保证油墨的均匀传递。同时也应该调整好墨辊之间及墨辊和印版之间接触压力,否则也会造成传墨不均匀,产生严重的色差。(https://www.sodocs.net/doc/307754605.html,)

5、设备的保养:

保持机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是提高印刷墨色质量的可靠保证。如果机器不稳定,例如压力不一致,输纸不稳定,印刷中频繁出现空张、多张情况。势必引起印刷的颜色色差。所以平时我们要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重视机器要害部位的润滑工作,防止磨损的加剧,使设备处于稳定状态。作为胶印工要做好“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形成印刷色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控制的方法也不止这些,这就要求我们在印刷操作中不断的探索、积累,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业余时间多看些有关印刷理论方面的书籍,有理论去做指引,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客户对印刷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相信只要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你就会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色差与色差仪两者之间的关系

色差与色差仪两者之间的关系 色差仪是一种颜色偏差测试仪器,能自动比较样板与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即制作一块模拟与人眼感色灵敏度相当的分光特性的滤光片,用它对样板进行测光,关键是设计这种感光器的分光灵敏度特性,并能在某种光源下通过电脑软件测定并显示出色差值。能根据CIE色空间的Lab,Lch原理,测量显示出样品与被测样品的色差△E以及△Lab值,对颜色间的细微差异做出分辨,达到颜色间的吻合程度。 造成色差的原因: (一)各种波长的光将以不同的程度而色散。 白光被色散为紫外波段、可见波段的和红外波段范围的各种波长的光,通过透镜时所成的像便带有彩色边缘,即为色差。光学系统的实际成像与理想成像的差别,统称为像差。色差是像差中的一种,是因透射材料的透射率随波长不同而不同造成的,故只有对多色光才显现出来。 (二)定量表示的色知觉差异。 从明度、色调和彩度这三种颜色属性的差异来表示。 明度差表示深浅的差异,色调差表示色相的差异(即偏红或偏蓝等),彩度差表示鲜艳度的差异。色差的评定在工业和商业中非常重要,主要应用于生产中的配色和产品的颜色质量控制。现代色差评定根据国际照明协会(CIE)推荐的标准色差公式并采用色差仪和电脑测量计算,用的数字来表示。常用如CIE1976L*a*b*和CIE1976L*u*v*色差公式等。 (三)染同一颜色的产品,其批与批之间出现颜色不一致,同一次染色的产品出现几种颜色差别的现象称为色差。 可指同一产品不同部位的色泽差别,也可指同一批加工产品之间存在的颜色差异,还可指原定染同一颜色之不同批次产品间的颜色差别。 行业中,都要求产品颜色具有一致性。由于上述原因,会产生产品颜色上的偏差,从而降低产品的品质,严重的会导致不能验收交货。这时我们需要使用色差仪这类的测色仪器对产品颜色的色差进行控制。 控制方法一:控制本厂产品质量

注塑产品的色差控制

注塑产品的色差控制 色差是注塑中常见的缺陷, 因配套件颜色差别造成注塑件成批报废的情况并不小见。色差影响因素众多,涉及原料树脂、色母、色母同原料的混合、注塑工艺、注塑机、模具等,正因为牵涉面广泛,因此色差控制技术同时也是注塑中公认较难掌握技术之一。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一般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色差的控制。 1.消除注塑机及模具因素的影响 要选择与注塑主品容量相当的注塑机,如果注塑机存在物料*角等问题,最好更换设备。对于模具浇注系统、排气槽等造成色差的,可通过相应部分模具的维修来解决。必须首先解决好注塑机及模具问题才可以组织生产,以削减问题的复杂性。 2.消除原料树脂、色母的影响 控制原材料是彻底解决色差的关键。因此,尤其是生产浅色制品时,不能忽视原料树脂的热稳定性不同对制品色泽波动带来的明显影响。鉴于大多数注塑生产厂家本身并不生产塑料母料或色母,这样,可将注意的焦点放在生产管理和原材料检验上。即加强原材料入库的检验;生产中同一产品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母料、色母生产;对于色母,我们在批量生产前要进行抽检试色,既要同上次校对,又要在本次中比较,如果颜色相差不大,可认为合格,如同批次色母有轻微色差,可将色母重新混合后再使用,以减少色母本身混合不均造成的色差。同时,我们还需重点检验原料树脂、色母的热稳定性,对于热稳定性不佳的,我们建议厂家进行调换。 3.消除色母同母料混合不均的影响 塑料母料同色母混和不好也会使产品颜色变化无常。将母料及色母机械混合均匀后,通过下吸料送入料斗时,因静电作用,色母同母料分离,易吸附于料斗壁,这势必造成注塑周期中色母量的改变,从而产生色差。对此种情况可采取原料吸入料斗后再加以人工搅拌的方法解决。现在有很多公司采用喂料机来加入色母,这样节省了大量人力,并且为色差控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不少公司因使用不当,结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固定转速下喂料机加入色母的多少取决于塑化时间,而塑化时间本身是波动的,有时波动甚至还比较大,因此要保证恒定的加料量,需将喂料机加料时间加以固定,且设定时间小于最小塑化时间。在使用喂料机时需注意,因喂料机出口较小,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喂料机螺杆中积存的原料粉粒造成下料不准,甚至造成喂料机停转,因此需定期清理。 4.减少料筒温度对色差的影响 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因某个加热圈损坏失效或是加热控制部分失控长烧造成料筒温度剧烈变化从而产生色差。这类原因产生的色差很容易判定,一般加热圈损坏失效产生色差的同时会伴随着塑化不均现象,而加热控制部分失控长烧常伴随着产品气斑、严重变色甚至焦化现象。因此生产中需经常检查加热部分,发现加热部分损坏或失控时及时更换维修,以减少这类色差产生几率。 5.减少注塑工艺调整时的影响 非色差原因需调整注塑工艺参数时,尽可能不改变注塑温度、背压、注塑周期及色母加入量,调整同时还需观察工艺参数改变对色泽的影响,如发现色差应及时调整。尽可能避免使用高注射速度、高背压等引起强剪切作用的注塑工艺,防止因局部过热或热分解等因素造成的色差。严格控制料筒各加热段温度,特别是喷嘴和紧靠喷嘴的加热部分。 6.掌握料筒温度、色母量对产品颜色变化的影响 在进行色差调整前还必须知道产品颜色随温度、色母量变化的趋势。不同色母随生产的温度或色母量的改变,其产品颜色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可通过试色过程来确定其变化规律。除非已知道这种色母颜色的变化规律,否则不可能很快地调好色差,尤其是在采用新色母生产的调色时。

印刷行业VOC排放标准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Z 61 备案号: XXXX-XXXX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 xxx-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printing industry ( 报批稿) -■-■发布 -11-01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Array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技术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印刷油墨VOC S含量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排气筒VOC S排放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 S浓度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布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采样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监测工况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标准实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染色色差的控制和减少》

《染色色差的控制和减少》 控制和减少染色色差浅谈 广州南丰印染厂有限公司 在印染行业中,连续轧染色差的概念范围很广,有对样色差,批间色差、底面色差、左中右色差、批内色差等。这是印染工作者长期遇到的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随着我国纺织品出口扩大,参与国际性竞争愈趋激烈,品质的要求也愈趋严格。目前出口染色产品中,左中右色差和批内色差的标准要求在4·5级以上,远远高于我国国家标准。同时色差的评定,也由传统的目光评级转向电脑的测色和鉴定。即由传统的匠人技艺上升为科学技术,颜色的传递开始由实物色扳向数字化过渡到电脑的对色为CMC、DE值控制在0·6以内,批内色差是0·9以内。而且对色光源亦从普通的办公室灯光D65、CWF、TL84、D75发展到U3O、HORIZON、INCA等灯光光源对色,并且由一灯对色增加到两灯,叁灯分别对色而要求色光不变。为了达到客户的品质要求,提高企业出口竞争能力,控制、减少以至克服染色色差已成为印染工作者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如何控制减少左中右色差(俗称边色)和批内色差(俗称LOT色)。根据多年实践体会,仅供参考。 一、抓好原材料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控制色差的基础; 染色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指坯布和染化料,无论批量大小,要求原材料前后品质一致是确保克服LOT色的重要条件。即使客观上原材料品质有异,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处理有别,把LOT色严格控制在最少量的范围内。具体有如下做法: l、同一色号的坯布,要求采购部门尽量购入同一棉织厂,同一个批次产地配棉的坯布。 2、如中间商供坯,必须分清不同棉织厂的产品,如有两个厂的坯布,投产时需按批号分别投产。必要时前处理及染色工艺用料要作适当调整,以克服该批产品的批内色差。 3、对一些特殊产品,如亚麻、亚麻棉等半漂坯,虽经前处理,但敏感色仍难以控制其LOT色变化。控制的方法可先在每疋 (卷)取样l米,做好每疋(卷)与试样的编号记录,试染较敏感的颜色。然后根据试样LOT色的结果,将每疋(卷)分批投产。染色时分批调整,可减少LOT色的产生。

塑胶和喷涂的色差标准

塑胶和喷涂的色差标准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如何判定产品的色差, 那些色差会影响客户购买?即色差,CA(Area)值用来衡量图像的色差水平,这个值越低说明品质越好。 0-0.5:可以忽略,肉眼难以辨认出; 0.5-1.0:很低,只有受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勉强发现; 1.0-1.5:中等,高倍率输出时时常看到; 大于1.5:严重,高倍率输出时非常明显。 由仪器测量的颜色座标系计算色宽容度和色差之业界标准 (本标准已获准用於美国国防部) 简介 本标准最初是许多独立发行的色差的仪器评估方法合并的结果.正如在1979年修订的,它包括四个可用仪器测得颜色标量值的颜色空间,其中很多内容业已废弃, 不同色标值下的色差可由十个方程计算得出.根据现代颜色测量技术,仪器,校正标准和方法,测量程序只有很少的意义.1993年出版的修订版删去了这些章节,并把颜色空间和成熟的色差方程,限定为三个广泛应用於烤漆和相关涂装工业的方程.本次修订又增加了两个新的色宽容度方程,并为历史意义从1993年版本的色差方程中提出了两个列入附件中.Hunter的LH, aH ,bH和FMC-2色差方程不再推荐.这次修订也使本标准的地位从方法过度到业界标准. 1.范围 1.1 本业界标准包括了两个不透明样本间,如烤漆板,不透明塑胶,纺织品样本等的,色宽容度和微小色差的计算.它基於采用日光光源的用仪器测量的颜色座标系.考虑到所测样本可能是同色异谱,通过视觉相似的颜色占有不同的光谱曲线,所以业界标准D4086用於证明仪器测量的结果.由这些程序测定的容差和差值根据 CIE1976CIELAB对立颜色空间中近似一致的颜色感觉表达,如CMC的容度单位,CIE-94的容度单位, 由DIN6167给出的DIN99色差公式,或新的CIEDE2000色差单位.基於Hunter的LH, aH ,bH 相反颜色空间的色差,或Friele-MacAdam-Chickering(FMC-2)颜色空间的色差,不再推荐用於工业标准.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关于印刷色差控制的秘籍 印刷品色差大致分为两种现象,一是指的是:同一批产品的颜色一致,但与样搞的颜色有色差。二是指的是:同批颜色之中存在色差,有的与样搞一致、但有的 与样稿不一致。 现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第一种现象(同一批产品的颜色一致,但与样搞的颜色有色差) 1、人为因素: 与机长的技能水平无关,但与机长的责任心有关,既然同一批产品的颜色能保持一致,说明机长的技能水平还是不低的,但为什么与样稿不一致还敢印下来?首件签样了吗?这完全是机长的责任心问题。(也不排除签样失误,如果是,这又与签样人的责任心有关)。 2、纸张颜色: 白度不同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因为白度不同等于在油墨中加进不同黑、红、兰或黄,所以在印刷中尽管墨量、色相都没有变化,但实际油墨具有一定的透明性,色彩的效果随着纸张的白度不同而显现出来,造成不同的色差。在开料时,就必须使用同一批号的纸张。因为克重、规格、尺寸虽然相同,但生产的批号日期不同,纸张的白度就会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印品的颜色色差。所以必须使用相同白度的纸张作为同一产品的印刷纸。 3、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 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胶印彩色印刷是当光线入射照到纸张表面时,光的反射到人眼的视网膜,通过感色细胞接受的光合作用而看到颜色的。如果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高,我们观察到的颜色基本上是透过墨层反射出的颜色,主色光饱和度高。如果纸张的表面粗糙、光泽度低,就会产生漫反射,就会降低主色光的饱和度,使我们人眼观察印刷品的颜色感觉变淡。相同的墨量用密度计测量密度值。平滑度光泽度高的纸张,密度值高。平滑度光泽度低的纸张,密度值低。 4、印张表面处理: 印刷品通过复膜、上光、压光、过油、印光等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这些变化其中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是体现在产品表面增加了镜面反射,这对色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复光膜、上UV 光油、压光等等,色密度就会增加。复亚膜、上亚光油后印品的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是来自复膜胶、上光油、UV油等等。这些材料中含有多种的溶剂, 它们都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化学反应而造成颜色的变化。因此作为包装胶印的印刷品,在印刷时如果有印后加工的工艺,必须将印后加工的物理变化及化学 变化因素考虑进去,从而确定印刷时墨层的密度值及Lab值。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项目简要情况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201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行业标准,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下发“2015年第一批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开发工作项目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项目编号为CY/Z XXXX-20XX,项目名称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0/SC 3)归口。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深圳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技师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为张旭亮、刘西省、严尧、陶艳、李小东、杨国强、吴旭辉、郑伟、孔真、朱洁、薛哲纯、谢森、俞朝晖、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陈明权、李红慧、陈耕夫。 (三)主要工作过程 1. 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6年11月17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装印刷分技术委员会(SAC/TC170/SC3)在北京召开《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起草组成立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就标准起草组组建及标准初稿的相关问题、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协商与研究。会议对《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的提出及立项进行了简要回顾,起草单位介绍了标准草案框架的形成过程。

(1)会议确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起草人及执笔人。会议确定起草单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深圳永发印艺包装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深圳市三上高分子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等。 (2)会议确定起草人为张旭亮、刘西省、陶艳、杨国强、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等。确定执笔人为张旭亮、刘西省、陶艳、杨国强、谢森、吴旭辉、孔真、郑伟、朱洁、薛哲纯、曹凤翎、刘映平、陈琪莎等。起草组组长为张旭亮,副组长:陶艳、朱洁。 (3)会议对《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标准题目、框架结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确定,标准的题目为《包装印刷通用设计规范》;英文题目为General rules of design for package printing。 (4)会议确定,本标准的框架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印刷设计要求及参考文献等五个部分。 (5)会议对标准的范围进行了修改,确定范围为本标准规定了包装印刷通用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印制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包装印刷产品的印刷设计。 (6)会议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为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计、出血位及专色等术语,术语定义在会后进行补充和完善。 (7)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印刷设计要求以下分为基本要求、结构设计要求、材料设计要求及印制要求。印制要求中分为颜色模式、图像分辨率、图形、文字、专色、出血位、烫印、压凹凸、局部上光、覆膜、成型、其他表面整饰及文件格式等。 (8)会议对印刷设计要求进行了讨论,确定:“4.1总体设计要求”修改

印刷中最难印颜色

在印刷中什么颜色最难印? 1 广告公司不懂印刷的人设计的东西最难印。颜色是一方面,过多的多色极线细、极小字透白等。 2 C=50 M=50 Y=50 K=50 的大平网,有一点点不准就偏色严重。 3 还有就是黑色底子也不好处理。 答:1.黑色底的为了达到效果可以用特黑墨或者印两次,也不是很难印。只是费工而已。 2.如果全是黑底,可以加点蓝印,黑100 蓝20就可以了. 4 我本人觉得,跟不到的色是最难印的 5 不是100K的字!四色的!很不好套印的! 6 形象、具体的说,墨绿色(平网、含有蓝70的)最难印。 答:绿蓝之间的颜色差值在印刷机器中找不好平衡~~ 7 深兰色的大底子最难印 8 平网印刷难度大,不知各位大虾如何避免平网的网线过于明显的问题! 9 新闻纸印大实底应该也不印 10 印刷中一般满版的东西,专色满版或面积较大,反白字,相同的Logo,还有相同的色块,一般很难跟色,有色差~1 11 我觉得和印刷的纸张也有关系,纸张太厚,太薄都不好印刷,还有满版实地,满版专色或者是大面积的专色,反白字,相同的Logo,相同的色块都很难掌握的,会有色差 12 我看番是大面积低色的都有难度,很容易有墨杠的 13 较深的平网更难,更容易起杠。 14 专色网线最难印了 15 用四色墨印出金墨、银墨的效果最难印了! 答:呵呵那就知道走专色多好直接四色合成金银色的话太难了吧一般的师傅都不能这 16 黑色大实底不好印,还有就是兰色不好印啦…… 17 我认为印刷中就四色灰最难印......CTP,CorelDRAW, 18 红色很难印,,,,,尤其是成万成万的,,,那要制几个版才可以 19 是不是蓝绿在一起印刷时不太好把握

粉末涂料的颜色测量与色差控制方法

粉末涂料的颜色测量与色差控制方法 摘要:介绍了粉末涂料的颜色测量与控制方法,包括颜色测量的基本知识、目测、仪器测量、配色及生产控制,详细介绍了仪器测配色流程,指出做好颜色测控工作必须把仪器测量与人的视觉评判、实践经验等充分结合起来。 关键词:粉末涂料;颜色;测量;配色;色差 0.前言 粉末涂料开发早期主要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随着粉末涂料生产及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环保意识与法规的强化,粉末涂料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粉末涂料的装饰美化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现代化企业的流水线加工装配(如冰箱、空调、仪器仪表、金属门窗、铝型材、机电设备等厂家)更要求涂装产品内外质量的高度稳定,批次间涂层颜色一致成了客户的重要要求。 1.颜色测量 1.1目测 GB/T9761-98《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等效果均采用ISO3668-1976标准,规范了涂层颜色的目视比色方法,可在自然光、比色箱的人造标准光源下进行检测,常用光源为D65、A两类。目视比色对观察者要求较高,负责比色检验的观察者应通过色盲检查镜的检查,戴有眼镜的其镜片必须在整个可见光谱内有均匀的光谱透过率;由于色视觉随年龄变化很大,40岁以上的观察者也要接受色盲检查镜的检查。观察者连续工作会降低比色质量。目测是最直接、感性强烈的检测方式,配色中仪器测量只能是质量控制的重要辅助手段。 1.2仪器测量 1.2.1测量原理 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定向透射、散射透射以及光吸收,而物体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它的漫反射,使用光谱光度计测定粉末涂料涂层的光谱反射因数(如K/S比),即可计算其三刺激值,进而对不同颜色的差别进行计算对比,测量装置见图1。将其连接电脑与专用软件,可以将颜色数据、颜色效果、K/S曲线、色差进行显示、储存及输出。

包装印刷制作工-职业标准

包装印刷制作工_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包装印刷制作工 1.2 职业定义 在包装印刷行业中从事包装印刷(先定胶印)与印后加工操作及一般管理工作。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设五个等级。目前先定三个等级,分为包装印刷制作工初级(五级)、包装印刷制作工中级(四级)、包装印刷制作工高级(三级)。 1.4 职业环境 包装印刷企业车间的作业场地,并配备有相关印刷设备、物料及工位器具。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形体知觉、手臂灵活性、色彩识辨能力、操作协调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力)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职业晋级培训教育:初级工不少于210标准学时;中级工不少于310标准学时;高级工不少于4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包装印刷初级培训教师必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务)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包装印刷中级培训教师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专业中级技术职称(务)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包装印刷高级培训教师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务)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1.7.3 培训场地条件 1.8 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和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申报包装印刷制作工初级——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文化程度,经本职业初级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

申报包装印刷制作工中级——已取得包装印刷制作工初级证书,经本职业中 级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 申报包装印刷制作工高级——已取得包装印刷制作工中级证书,经本职业高 级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两项考试均采用百分制,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考试20名考生配1名考评员,技能考核10名配1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 1.8.6鉴定场地与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 操作技能考核——在具备基本设施条件的技能考核点(考核站或指定企业)。 2. 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2.2 职业基本知识 必须掌握本职业从业人员通用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法律常识,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 3.工作要求 3.1 包装印刷初级工作要求

凹印生产中的色差及其控制(图)(一)

凹印生产中的色差及其控制(图)(一) 印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进行传递的过程。如何最大限度地在这些输入输出设备间实现各种信息的最大兼容性和忠实性,即达到印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稿的最佳复制效果,一直是业内讨论的课题。无论采用哪种印刷方式或工艺,即使选用优良的承印材料和先进的印刷设备,原稿与印品间都有会有或多或少地存在色差。下面笔者对凹印生产中产生色差的原因,主要因素,印品色彩的检测,实际生产中的控制方法等方面作简要的论述,供同行参考。 凹印生产中产生色差的原因 1、原稿与印品间存在的层次差别 由于印刷活件的原稿种类繁多,既有高反差的反转片,也有彩色照片,还有印刷品,绘画稿及设计的彩色打印稿等,这些原稿与最终的印品间在层次上始终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在印前制版时,就得依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压缩。层次压缩分为等量的压缩和不等量的压缩,等量压缩是线性的,但压缩后的结果与肉眼的视觉感受有较大的误差;不等量的压缩是非线性的,它可把亮调和暗调的层次进行压缩,加大中间调反差,压缩后的结果符合肉眼的视觉特性。但是,层次压缩处理只能是尽可能地缩小原稿与印品间的色差,却不可能完全消除色差。 2、原稿呈色材料与实际印刷油墨的呈色误差 原稿中再现色彩所用的色料多为染料,而印刷油墨的呈色材料是颜料

(可分为固态和液态),两者之间的呈色色域有很大的差异。在色域图中可直观地看出,印刷油墨的色域较原稿中呈色材料的色域小,也就是说,原稿中的许多颜色用印刷油墨是无法再现的。因此,有些原稿不一定适合用作印刷的底稿或定色的依据。 3、原材料和承印材料的显色误差 原稿所用的材料多是表面非常平滑的相纸,画纸、彩色打印纸等,而实际凹中所用的承印材料除了各种纸张和卡纸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塑料薄膜,这些承印材料的印刷适性不同,印刷后的图文密度不同,色彩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塑料薄膜表面平滑度高,但为了提高油墨的附着力,需要进行电晕处理,这会破坏其表面的平滑度,就会出现显色误差。 4、原稿与印品的成色方式不同 原稿与印品的成色方式不同,也会造成色差。通常原稿是彩色连续调原稿,画稿颜色的深浅是通过染料的多少来表现的,而作品是经过各种色版套印得到的,主要是通过网点的并列或叠加成色。 5制版过程中产生的色差 凹印制版是利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及软件,通过扫描仪和电分机等设备将原稿的相关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起来的,然后再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控制电雕机在镀铜的滚筒上雕刻,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误差。 6、印刷工艺的影响 印刷工艺也会使印品产生较大的色差,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油墨

印刷厂各工序检验标准

***印刷有限公司 各 工 序 检 验 标 准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来自印刷一线的报告-控制色差的规范化流程

来自印刷一线的报告-控制色差的规范化流程 来自印刷一线的报告:控制色差的规范化流程 内容简介: 色差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也是让印刷机长、品质部门非常头痛的难题。这是因为色差产生的原因很多,牵涉到方方面面,难以完全杜绝,比如,印刷机长对颜色的控制能力,印刷纸张与色稿纸张的颜色差别,不同品牌油墨的色相差异,不同印刷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色差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也是让印刷机长、品质部门非常头痛的难题。这是因为色差产生的原因很多,牵涉到方方面面,难以完全杜绝,比如,印刷机长对颜色的控制能力,印刷纸张与色稿纸张的颜色差别,不同品牌油墨的色相差异,不同印刷设备再现网点的差异,不同印刷排版方式,印张表面整饰处理导致的颜色变化等。目前业内对印刷色差的控制,基本上都是从技术层面(如人、机、料、法、环等,如表1所示)进行阐述与归纳总结,很少有专门针对色差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或流程。然而,单单从技术角度去控制色差的产生是不全面的,这也是很多大中型印刷企业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控制色差,但仍没有收到很好效果的原因。从目前印刷水平来看,无论如何进行防范、管控,至少98%的印刷企业在印刷过程中都会出现色差,差别在于色差的大小是否在客户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减少色差发生的概率,就要从流程、制度入手。印刷现场管理者不但要对色差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深度剖析,而且还要转变印刷色差的控制思路。很多时候,不是不可以控制色差,而是印刷管理不够精

细化、数据化、标准化。在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生产管理的经验,分享如何从印前、印刷等不同阶段预防、管理与控制色差。 印刷前期准备阶段 (1)看清楚生产工艺单对印刷颜色的品质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2)印刷机长要明确印刷颜色的跟色标准,是跟数码稿还是跟色稿,是跟彩通色谱还是跟成品样。 (3)明确承印材料的品牌、规格、尺寸,确认无误后再安排调机试印。 (4)在安排印刷生产计划时,尽量将新产品、采用金银卡纸和镭射卡纸的印刷品以及含有容易变色的专紫、专蓝、专灰等色系的产品安排白班印刷,以尽可能减少印刷色差。 ( 5)对于需要进行表面整饰处理的产品,需要依据表面整饰处理后的产品颜色变化情况,辨识颜色是否符合客户要求。印刷生产调机阶段 (1)印刷机长根据印刷排期,首先检查资料(如生产工艺单等)是否齐全,生产工艺单对印刷颜色的要求是否清晰明确。 (2)分析产品的颜色特性,确定印刷色序,并追踪以往相同产品的订单是否有质量问题发生,这个可以通过《产品客诉履历表》(如表2所示)来实现,并针对产品工艺与质量特性,提出印刷色差防范措施,告知印刷机长操作注意事项。 (3)确定四色印刷、专色印刷以及表面整饰处理导致的颜色变化给印刷生产带来的难点;确保印刷颜色干前与干后的色差以及表面整饰处理前与处理后的印刷颜色在客户允许范围内。

印刷行业VOC排放标准

ICS 13 020 40 Z 61 备案号:XXXX-XXXX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 xxx-2010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printing industry (报批稿) 2010-■-■发布 2010-11-01实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4/ xx-2010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技术内容 (6) 4.1污染源界定与时段划分 (6) 4.2印刷油墨VOC S含量限值 (6) 4.3排气筒VOC S排放限值 (6) 4.4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 S浓度限值 (7) 4.5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技术要求 (7) 4.6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 (7) 5. 监测 (7) 5.1布点 (8) 5.2采样和分析 (8) 5.3监测工况要求 (8) 6. 标准实施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印刷行业控制VOC S排放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外推法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 (11) 附录D(规范性附录)VOC S监测方法 (12) 参考文献 (17)

如何系统控制汽车涂装中的色差问题

车身油漆色差控制 摘要:从油漆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等方面探讨了色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色差;喷涂;施工工艺;影响因素;控制 1.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汽车工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世界各大汽车巨头纷纷涌入国内建合资企业,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等日本汽车企业基本上在中国都形成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北汽与韩国现代联姻,华晨与宝马合资,通用、大众、福特、戴克、罗孚、菲亚特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纷纷入主中国市场,吉利、奇瑞、哈飞、长城汽车等高举民族品牌大旗者也不甘示弱,国内汽车行业进入战国时代。竞争是全方位的,价格、质量、营销、品牌等,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在各方向都尽可能做到让用户满意。车身油漆颜色就像是汽车的外衣,在顾客选购车辆时给予第一感观的认知,很可能左右消费者有没有兴趣对车子进行更详细的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更趋理性,要求也更加苛刻和专业。原来大家可能只对颜色有个大致的要求,比如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色系就行了,可现在这种最初层次的性能已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对油漆的光泽度、鲜映性、甚至色差都有自己的要求。如何做出色差令顾客满意的油漆车身,这是每一个汽车油漆工程师都应考虑的问题。然而车身色差控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可能影响最终漆膜色差的因素众多,如何有效地控制各种影响因素,提高车身油漆色差的质量,是每个汽车涂装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挑战。随着保险杠、门把手、后视镜及加油小门等彩色塑料件的大量采用,要求车身与塑料件的颜色无偏差,这就对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轿车厂流行的方法是采用仪器测量与目测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色差,一般提供一块标准颜色样板,要求车身及塑料配件的颜色与该标准样板相比无论是目测,还是仪器测量都应接近。车身油漆色差的影响因素众多,它与油漆漆材料、喷涂工艺、喷涂设备、供漆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车身油漆色差的控制谈一点看法。 2.色差的概念 颜色可以用色相H(Hue),饱和度C(Chroma), 或表示红绿的a值,表示黄蓝的b值以及明度L(Lightness)来定义。 L﹡a﹡b﹡色空间是目前最实用和普及的用于测量物体颜色的空间模型,它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组 2014年9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1.1项目来源 (3) 1.2工作过程 (3) 2 行业概况 (4) 2.1北京市印刷行业概况 (4) 2.2印刷生产工艺 (7) 3 标准制定必要性分析 (16) 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7) 4.1 印刷行业VOCs排放源 (17) 4.2 印刷行业VOCs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22) 4.3 北京市印刷行业VOCs排放及治理现状 (28)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9) 5.1 标准适用范围 (29) 5.2 标准结构框架 (29) 5.3 污染物控制要求 (30) 5.4 标准限值与规定的制定依据 (36) 5.5 技术与管理规定 (50) 5.6 监测要求 (51) 6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52) 6.1 国外相关标准及控制措施 (52) 6.2 我国相关标准及控制措施 (54) 7 经济技术分析 (56)

1项目背景 1.1项目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环境建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民众健康的要求,适应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加强全市VOCs排放控制,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3年5月下达了制定《北京市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标准》的计划任务,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北京印刷协会负责制定。 1.2工作过程 本标准编制组于2013年7月开始启动标准的编制工作。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政策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选取北京市典型包装印刷企业进行现场的调研及采样工作,期间进行了多次专家咨询会及研讨会,对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标准的制定思路等进行了反复论证、研讨。最终于2014年6月形成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2013年7 月~2013年10月。 ——资料收集和整理。标准制定课题组查阅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香港、台湾和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对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管理、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控制措施。 ——专家咨询。向长期从事VOCs排放治理技术研究的有关专家进行了当前VOCs治理措施的咨询;向北京印刷协会的专家咨询了北京市包装印刷行业生产现状及特点。 ——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完成了北京市包装印刷行业VOCs 排放标准开题报告,并与2013年10月召开了标准开题论证会。 (2)2013年11月~2014年3月上旬。 ——与印刷企业的多次座谈交流。在北京印刷协会的协助下,多次与北京不同类型的印刷企业举行座谈会,对北京市印刷行业生产现状、污染排放和控制水平、标准制定构想、标准制定原则、标准控制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企业调研。选取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专项印刷等代表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基本掌握了北京市包装印刷企业的原辅材料使用特点、生产工艺、VOCs产生和排放环节、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 (3)2014年4 月~至今。

色差控制管理规定

色差控制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1、目的 规范生产过程产品色差控制流程,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颜色与标样一致。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工序。 3、定义 无 4、参考文件 无 5、职责 5.1品管部负责标样的签发。 5.2品管部IPQC负责过程生产中的监控。 5.3生产车间负责按照标准操作。 6、工作内容 6.1晒版 6.1.1晒版须根据作业指导书要求设置曝光时间、显影时间。晒版标准为阳图2% 有点子,98%有轮廓,3%点子结实完整,97%的网点清晰透亮无灰雾。 6.1.2对于网点版,必须如实记录灯使用情况、爆光时间、药水情况,便于下次 生产时还原工艺参数,以保障每次晒出的网点版的一致性。 6.1.3各种色彩控制条齐全完整。 6.2机台开机签样与标样色差的控制 6.2.1公司所有生产的产品菲林必需有标准的颜色测控条。 6.2.2所有金银卡纸、镭射纸和珠光打底的产品(包括烟标和社会单)机台在签 样与生产时按以下要求操作。 以标样为准取五点平均后设值,用CRII5检测,△a≤1.5,△b≤1.5△E≤3.0,a,b值尽量与标样a,b值接近。 雪花油类在印刷 雪花油后直接测量,非雪花油类用蒙片蒙住后测量取值,有渐变网在渐变网为零和100%处分别取值。纸张有阴阳面的在同一面取值。 测量要求:雪花油类产品在印刷雪花油后直接测量,非雪花油类用蒙片蒙住后测量,有渐变网在渐变网为零和100%处分别测量 ,细哑光,与被检测色接触紧密。

目测与标样一致,△a≤1.5,△b≤1.5△E≤3.0,a,b值尽量与标样a,b值接近,横向密度D±0.03,D值尽量与标样一致。 目测与标样一致,△a≤1.5,△b≤1.5△E≤3.0,a,b值尽量与标样a,b值接近,横向密度D±0.03,D值尽量与标样一致,整批密度D±0.05,白卡或铜版纸密度D±0.02. 6.2.3直接在白卡纸或铜版纸上面印刷的产品(包括烟标和社会单)机台在签样 和生产时,颜色以仪器检测△a≤1.0,△b≤1.0,深色△E≤1.3,浅色△E≤ 0.8,横向密度D±0.02,整批密度D±0.03.目测与标样一致。 6.2.4对于需覆膜产品必须经覆膜后看整体颜色与标样一致后。按金银卡纸或白 卡纸或铜版纸印刷颜色控制要求控制。 6.2.5四色网点印刷产品的四色密度尽量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即红:1.35- --1.45,黑1.7---1.8,黄1.25—1.35,蓝1.35—1.55。每种产品的四色密度标准由工艺技术标准部部纳入“产品工艺技术标准”。 6.2.6机台在签好开机样张后由机长用分光密度仪测出各个颜色的密度(批次误 差控制在±0.1以内);检测整个版面每种油墨是否开平,每种颜色的横向密度D±0.05,是否符合“产品工艺技术标准”的密度标准。 6.3生产过程中产品色差的控制 6.3.1机台在正式生产过程中不管是金银卡纸还是白卡纸或铜版纸每2500张机长 需检测颜色密度是否与签样一致、每2500张机台需检测颜色的L a b值是否符合标准。 6.3.2机台必须将每板产品留样一张,(有雪花油的留雪花油样)在同一位置剪 一色块贴在自检互检表上,(金银卡纸还需留白卡样)0.由IPQC签字后交车间经理存档,以便机台、车间和IPQC对整批颜色进行监控。 6.3.2生产过程中停机后需至少放80张以上过版纸进行跑色。保证停机后开机生 产的产品颜色一致。 6.3.3生产过程中每次停机后生产的前100张和生产过程中颜色波动异常且超出 标准上下限范围的。机台单独做好标识,并在流程卡上注明,便于成品质检。 6.3.4品管部IPQC在机台生产过程中需按过程检验规定定时对产品进行抽检,将 检验结果数据记录在IPQC专检项目记录表上,并且需对机台生产的每板抽取一张和签样比较,检查颜色是否一致。IPQC随时督导检查机台是否按照规定进行颜色密度和颜色L a b值的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