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注塑产品质量控制方案2

注塑产品质量保证方案 据我公司产品生产特点,将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前期策划过程、生产过程、装配前预处理、装配过程、运输贮存过程 一、前期策划过程: 1、产品设计过程: 1注塑产品(装配处、受力处、连接处、)尺寸和角度有 大的变化时,应增加R角,保证产品抵抗应力开裂的 强度。 行一次排查,需要修改,补加R角的产品都要进行修 改。例如:B50自动换挡器下壳体安装T位开关处的 挂钩;底护板中间定位孔容易发生断裂处;接合器上 下盖装配容易断裂处 3.相关部门参加产品的可行性评审 4.相关部门对产品的检验学习 2、模具开发过程: 1模具设计开发过程中,保证模具架、模具型腔材料合 格,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由模具供应商提供: 1.模具寿命 2.模具材料(模架材料,型芯材料,滑块等) 3.模具尺寸 4.产品模流分析(气穴,熔接痕,残余应力等) 5.模具方案(浇口位置,分型面,顶针位置等) 6.模具易损件清单 7.模具图纸

2模具冷却流道设计合理、模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 3装配时进行压装的产品,浇口不能开在压装位置。 3、原料选择过程: 1批产前原料厂家经评审合格,进厂原料必须经检验或 验证,合格后允许生产使用。 2制定原材料进厂检验标准或验证要求,购置相应检测 设备,提高我公司检验室检测能力。 ⑴购置熔体流动速率仪,测量原料MFR。 ⑵购置拉伸大变形夹具,测量产品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⑶购置冲击试验机,测量产品冲击强度。 ⑷执行先入先出 ⑸对注塑原材料库房进行温湿度控制 二、生产过程: 1、生产工艺控制: 1针对产品冬季和夏季的生产特性,制定不同的生产工艺。 2质保部负责抽查车间生产工艺执行情况;确保生产人员按 规定工艺参数进行生产(主要控制产品冷却时间,避免出 现冷却不足,产品变形现象),修改生产记录格式,增加 工艺条件记录;如果生产工艺调整需要技术员签字,并注 明原因)。 3.由现在的尺寸记录,改成控制图记录. 2、模具保证: 1购置模温机(每台注塑机配一台),确保模具温度可控制; 并精确控制产品制造工艺。购买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以 便随时监测模具温度。 2寻找适合产品生产的模具温度.尽力避免生产过程中产品 冷却不均匀,导致应力产生。 3对结构复杂、产品壁厚不均匀的产品调整冷却时间,保证

注塑成型操作人员技能评定标准A

注塑成型操作人员技能评 定标准A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修订记录: 目的 规范注塑作业人员评价标准,保证作业人员具备从事注塑工作的必备能力。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郑州公司。 引用标准和文件 无 术语 成型作业人员:操作注塑成型生产设备,运用注射模塑的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加工各类塑料制品、制件的人员。 流程/程序 职业设立三个等级,分别: 初级---可独立操作 中级---主机手 高级---指导员 基础要求(需测试): 运用手、眼等身体部位,准确、协调地完成既定操作要求---插棒测试; 对工艺规程、技术参数的记忆、理解、辨识和执行能力---数字记忆测试; 觉察物体或图形资料及有关细部的能力---辨字测试; 灵活应变的能力---现场测试随时按压紧急挚动的测试; 评价分为理论知识鉴定(根据题库组卷,闭卷笔试)和操作技能鉴定(根据鉴定项目,现场实际操作)。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鉴定标准均实行百分制,满60分为合格。:

评价内容目录具体信息 初级

相关资料: 1、塑料包装规格 2、塑料粒子供应商形状判定 3、生产BOM表 4、原料的干燥要求和原理,以及干燥不达标产生的风险 5、干燥设备的操作(包含现有干燥设备存储容量,可计算原料干燥时间) 6、注塑机结构、工作原理、注塑流程 7、注塑程序选择(注塑程序序列与产品对应表) 8、安全操作规程 9、注塑机及周边设备的维护项目和要求(包含设备点检表的填写) 10、模具基础结构 11、模具的维护项目和要求(包含模具点检表的填写) 12、产品的后加工和整修(异常项纠正措施) 13、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指导书 14、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 15、脱模剂和清洗剂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中级

注塑车间管理方法

注塑车间管理方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注塑车间管理方法: 1.科学合理的确定注塑部人员编制,确保注塑车间的运作顺 畅; 2.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使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职责,并对自已所做的事情负责,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 的状态; 3.理顺注塑部的运做流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规范 化管理; 4.坚持“预防为主”的思路,从一开始就做对,预防问题的发生,避免仅凭经验做事,跟着问题后面跑(解决问题最好的方 法是不出问题); 5.从源头上抓起,优化产品结构和模具结构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做对。并制订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把好试模关,确保注 塑生产顺利和品质稳定; 6.增强模具保养意识,做好注塑模具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减少注塑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故障; 7.做好注塑机及周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减少机器/设备故障,确保注塑工艺稳定,延期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8.严格控制机位水口料和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以减少回 料量,降低原料损耗; 9.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注塑生产管理体系,实行绩效考核机制,增强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 性; 10.加强各岗位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制订注塑部各级员工的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以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质量; 11.更新观念,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工具、新技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 平; 12.善于发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不自以为是,不满足于现状,力求持续改善(最大的问题就是看 不出问题); 13.积极参观学习注塑行业先进的注塑生产管理模式,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立“优质、高 效、低耗”的运作管理体系; 14.加大各项管理制度、运作流程和规范的执行力度,加强注塑过程控制,适时的走动式管理;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图

上海金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1、目的 为了确保对注塑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入库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注塑车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巡检员负责按订单要求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 3.2抽检负责对当班的注塑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 3.3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上级协调处理。 4.1 首检、记录和标识: 4.1.1注塑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好自检记录,检验产品的外观,巡检员做好开机前产品的首件签字封样,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生产过程中要按巡检员要求进行产品抽检工作,每次检验项目要完整,并同时对打包产品、作业台产品和机台随机产品三个环节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协调处理。 4.1.2抽检员有权要求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进行记录、标识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否则不允许入库,对不合格的产品在交接班时要确保信息完全传达给下班次人员,以防不良品继续产生; 4.1.3检验主管每天要将巡检报表收回并检查巡检记录的情况,对记录有不实或存在疑问则找相关质检员了解确认,如属工作粗心、失误、责任心不足则要求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多次未按检验工作指导执行人员将考虑换岗或其它处分; 4.1.4各注塑工段完成品合格后,操作工应在产品外包上作好表示,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注塑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原则进行标识,检验员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对标识不规范有权要求员工整改或停机整顿。 4.2 过程再确认: 4.2.1 换料和换模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图

车间质量控制流程图 质检检验自检质控抽检/工序互检

质控流程 一、原材料(辅料)到我司,库管应及时通知质检, 检验外观质量和辅料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可接货入库;库管负责人如不通知质检,外观质量不合格、辅料性能实验不合格,由库管负责人承担责任;如原片外观质量、铝条外观、铝条与二次胶 的粘接度、分子筛温升实验(必须让客户带备份分子筛);注:质检按照原材料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二、切割工序:质控员按照公司内控标准、客户要求 及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和监督;1.质控员要及时对 该工序半成品进行检验,有质量异常及时通知该工段负责人找出原因及时改善,如负责人不及时改善可以直接上报、上级领导给予解决;质检发现质量异常没有及时通知该工序负责人或出现 重大质量事故,对质控部领导和当班质控员进行处罚;2.在切割时发现原片有质量异常,该工序 负责人应及时通知质控员到现场确认,质控员要填写质量异常单,做好投诉原材料供应商的第一首资料;如该工序负责人没有及时通知质控员,

出现质量事故由该工序承担;3.切割LOW-E原 片时,该工序负责人要把箱卡保存好,质控员不 定时的进行抽捡。如果不按规定操作,后果由工 序负责人承担;4.质控员要及时监督操作员是否 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切割LOW-E玻璃时:是 否检验切割刀头油量大小、气孔通畅、台面清洁 度、戴口罩、戴手套、落架、贴软木垫);如不 按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质控员要及时处理并通知 该工序负责人;5.该工序补片前要通知质控员到 现场确认玻璃次破原因,方可补片; 三、磨边工序:质控员按照公司内控标准、客户要求 及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和监督;注:该工序负责人 一定要检验上段工序交接的产品质量,如有异常 处理不了,及时通知质控员进行处理。不知会质 控员,出现质量事故由该工序负责人承担;1.质 控员要第一时间检测离子水,是否在标准内,有 异常及时通知该工序负责人,如不改善出现质量 事故由该工序负责人承担;2.在生产过程中质控 员要抽捡清洗过来的半成品(清洁度、边部质量、尺寸及对角线偏差)。有异常要及时通知该工序 负责人,要及时改善,如不改善出现质量事故由 该工序负责人承担;3、打孔前一定要核对好图

注塑部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注塑部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产品质量,人人有责”,优质产品是生产制造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目标是品质优异,客户满意,一次成型合格率达98%以上。要达到上述目标,全体员工必须提高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并按如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1.产品开啤时,需参照“成型工艺记录表”内的工艺参数调机,开啤样板需经QC检查确认OK板后方可批量生产。 2.操作工开机前必须向管理人员或品检人员问清楚有关产品开机要求、质量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及留意事项,严禁在不熟悉产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下开机操作。 3.新工人上班或转班啤新产品时,领班/组长和品检人员必须向操作工讲清楚其产品质量标准、开机要求、包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4.操作工开机时必须严格按机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和控制产品质量,不15得将不合格流入成品箱中。 5.生产过程中,注塑领班/组长每3小时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一次产品质量(如:外观、结构、颜色等)。 6.操作工需按要求对每啤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自检,每30分钟对照一次机位OK样板,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认真检查,留意是否有断柱、盲孔、缺胶等不良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通知管理人员改善。 7.保持工作台面干净整洁,产品要轻拿轻放,并将产品外表面朝上摆放(不可倒置)于台面上,且工作台上不可堆积过多产品。产品从模具中取出时需小心操作,勿让产品碰到模具上或产品互相碰撞,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8.严格按包装资料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与摆放,并注意入箱方式和包装数量,防止擦伤、碰伤产品和受压变形。 9.剪水口、批披峰时需小心操作,水口位应剪平,勿剪伤或批伤产品。产品周边轻微披峰用铜棒或顶针杆滚压毛边,用力不可过大,且要均匀一致,防止碰伤或刮伤产品。 10.生产过程中若发现正品内有不良品时,应予以分开摆放(隔开),并标识清楚, 11.领班/组长需及时安排人手对其进行返工处理。 12.管理人员及操作工均需做好交接班工作,交班人员需将产品质量要求、操作方式、包装要求及当班出现的问题和留意事项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接班人员应主动向交班人员问清楚有关情况。 13.因工作失职,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而需返工的,由当班管理人员及有关操作工下班后自行处理。

压铸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办法

压铸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工序名称:熔化→装模→模具调试→压铸→脱模 一、熔铝合金 (作业人员:熔化工) 1、熔炉的温度要控制在630℃-680℃。 2、观察熔化后的铝液,适于生产的铝液呈亮白色,如果铝液显红色,说明 炉温过高,如铝液呈冰淇淋状则说明温度过低. 3、严禁熔铝过程中,混入杂质,禁止操作人员私自将不合格品投入熔炉回 炼,如有产品需回炉重炼,必须经过组长检验确认,方可投入回炼. 4、保持铝液液面平稳,无浮渣和气泡冒出,在舀取铝液进行压铸时,必须将铝 液表面的氧化层及杂质刮去。 5、生产过程中,每一班次必须在熔炉中加注两次粉状精炼剂及去渣剂,平均 每4小时加注一次,整个加注过程,必须在组长的指导下进行,作业完成后,须把精炼产生的杂质清理干净后方能进行铸件生产。 6、生产过程中,每一班次必须至少两次清理炉底铝渣,至少平均每4小时清 理一次。 7、所有接触铝液的工具,必先烘干,要保持绝对的干燥与干净,不能附带杂质 进入铝液。 8、在熔铝过程中,如发现铝锭或回炉料中杂质过多,应立既停止将同类铝锭 或回炉料再投入熔炉中,并及时向班长及车间主任进行汇报。 二、装模 (作业人员:操作工、维修工、班组长) 1、首先要确定模具型号的准确性,确保模具的完好性。

2、装配模具时要在操作工,维修工及组长的共同协助下完成。 3、 模具装配时,要保证各坚固件的牢固性,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三、模具调试 (作业人员: 操作工、维修工、带班长) (重点工序) 1、模具装配完成,可进行试机 (点动),自动低压空运转一周次,以确保所装配模具之灵活性。 1 检查螺丝是否有松动。 2 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油或其它异常情况。 3 检查压铸机和模具的活动部位是否回加注润滑油 工序名称:熔铝→装模→模具调试→压铸→脱模 2、模具的温度(模具预热) 1)模具表面温度升温至180℃-220℃。 2)检查冷却水运行是否正常。 3、试压铸 1)班组长设定压铸参数。 2)检查所要浇铸的铝液是否适用。 3)压铸时观察设备及模具运转是否正常。 4)检查脱模剂喷雾压力及水量是否正常。 5)检查所压铸之产品尺寸,外观是否符合图纸及检验卡片之要求,有无产品缺陷。 6)试压铸产品必须在50件以上(必须打低速压射20模后,再开高速压射试压)。 7)最终确认合格的压铸件,可作为首检品予以保留,并填写《首件检验单》。四、压铸(作业人员:操作工) 1、压铸产品经确认合格后,应确定所设定的参数,操作工不得擅自改变所设定的参数。 2、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响等不正常现象或铸件滞留在模具中,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严禁操作工私自维修。 3、生产过程中,操作工要确保模具的可靠性。 1 由于分型面不平整或磨损多,锁模力不够,导致铸件飞边多。 2由于冲头磨损导致射料位置铝液飞溅。

注塑件常见品质问题及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注塑件常见品质问题及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一、注塑件常见品质问题 塑胶件成型后,与预定的质量标准(检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而不能满足下工序要求,这就是塑胶件缺陷,即常说的品质问题,要研究这些缺陷产生原因,并将其降至最低程度,总体来说,这些缺陷不外乎是由如下几方面造成:模具、原材料、工艺参数、设备、环境、人员。现将缺陷问题总结如下: 1、色差:注塑件颜色与该单标准色样用肉眼观看有差异,判为色差,在标准的光源下(D65)。 2、填充不足(缺胶):注塑件不饱满,出现气泡、空隙、缩孔等,与标准样板不符称为缺胶。 3、翘曲变形:塑胶件形状在塑件脱模后或稍后一段时间内产生旋转和扭曲现象,如有直边朝里,或朝外变曲或平坦部分有起伏,如产品脚不平等与原模具设计有差异称为变形,有局部和整体变形之分。 4、熔接痕(纹):在塑胶件表面的线状痕迹,由塑胶在模具内汇合在一起所形成,而熔体在其交汇处未完全熔合在一起,彼此不能熔为一体即产生熔接纹,多表现为一直线,由深向浅发展,此现象对外观和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 5、波纹:注塑件表面有螺旋状或云雾状的波形凹凸不平的表征现象,或透明产品的里面有波状纹,称为波纹。 6、溢边(飞边、披锋):在注塑件四周沿分型线的地方或模具密封面出现薄薄的(飞边)胶料,称为溢边。 7、银丝纹:注塑件表面的很长的、针状银白色如霜一般的细纹,开口方向沿着料流方向,在塑件未完全充满的地方,流体前端较粗糙,称为银丝纹(银纹)。

8、色泽不均(混色):注塑件表面的色泽不是均一的,有深浅和不同色相,称为混色。 9、光泽不良(暗色):注塑件表面为灰暗无光或光泽不均匀称为暗色或光泽不良。 10、脱模不良(脱模变形):与翘曲变形相似,注塑件成型后不能顺利的从模具中脱出,有变形、拉裂、拉伤等、称为脱模不良。 11、裂纹及破裂:塑胶件表面出现空隙的裂纹和由此形成的破损现象。 12、糊斑(烧焦):在塑件的表面或内部出现许多暗黑色的条纹或黑点,称为糊斑或烧焦。 13、尺寸不符: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不能保持原来预定的尺寸精度称为尺寸不符。 14、气泡及暗泡:注塑件内部有孔隙,气泡是制品成型后内部形成体积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胶内部产生的真空孔洞。 15、表面混蚀:注塑件表面呈现无光、泛白、浊雾状外观称为混蚀。 16、凹陷:注塑件表面不平整、光滑、向内产生浅坑或陷窝。 17、冷料(冷胶):注塑件表面由冷胶形成的色泽、性能与本体均不同的塑料。 18、顶白/顶高:注塑件表面有明显发白或高出原平面。 19、白点:注塑件内有白色的粒点,粒点又叫“鱼眼”,多反映在透明制品上。 20、强度不够(脆裂):注塑件的强度比预期强度低,使塑胶件不能承受预定的负裁 二、常见品质(缺陷)问题产生原因 1、色差: ①原材料方面因素:包括色粉更换、塑胶材料牌号更改,定型剂更换。

注塑车间管理规定

注塑车间管理规定 一、目的 规定行为,提高素质,营造安全、卫生、纪律严明的生产工作环境,塑造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好的生产团队,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形象。 二、适用范围 注塑部全体成员 三、术语无 四、权责 1、注塑主管要组织下属管理干部和作业员一道学习和领会,并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全面遵照执行。 2、注塑主管、领班和作业员工要做好监督和被监督工作,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五、内容 1、一般准则(含劳动纪律、卫生、安全、节约、品质、效率方面) 1.1 忠于职守,努力干好本职工作,遵守纪律,所有员工必须服从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及调配。 1.2 爱护公物,维护环境卫生,讲求文明礼仪,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1.3 树立高度工作责任感,认真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保证质量和产量,追求经济效益。 1.4 所有员工需提前15分钟打卡上班,进行班组会议,不得缺席,会议由各班组长召开,内容包括:安全、卫生、纪律、机台与模具机台保养、品质、产能、成本节约等相关事宜及上一工作日生产完成状况和当日生产任务以及生产中注意事项,并做好记录;主管每周到席次数至少一次,各班组和车间大会记录须保留一周以上,以便检查1.5 所有人在上班时间,不得聊天、大声喧哗、打瞌睡、打架滋事等,更不能在上班时间与外部门人员聊天,不得从事任何与工作无关之动作,须严格遵守公司管理制度。 1.6 进入厂区或工作岗位,应穿本公司规定之制服,仪容着装整洁,不穿拖鞋、短裤、短裙等进入车间或其它工作场所。 1.7 在工作中,认真按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指导书作业,遵守轻拿轻放原则,制作和保管首件,必须依样品对制品进行自检,确保不使用变样样品,不遗失样品,如有变样或遗失做到立即申报和补办,确保有样和依样生产。 1.8 因故需请假或工作时间内需会客者,应依公司规定办理,完成全部手续后,并交接好工作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1.9 应了解分层负责精神,对于职务及公事的报告,均应循级而上,不可越级报告,但紧急或特殊情况不在此限。 1.10 所有员工须熟悉和领会“5S”要素,并做好“5S”工作: A、不可在上班时间吃零食,并乱扔果皮纸屑; B、下班前认真打扫和擦拭机台,不可敷衍了事,并在换模、换色过程中需打扫清洁自已所开机台。 C、开机时间地上严禁有小水口、标签等一切杂物; D、对自已的工作台面及地面、周围环境要保持干净,整齐,不得丢有纸屑、水口料及其它已停机之产品,需时时刻刻保持整齐一致、洁净明爽; E、机台所使用胶箱每天下班前清理一次,不得堆有废旧胶袋或者果皮纸屑等物,胶箱不得压住或超过区域划分黄线,要在规定区域内平行放置;胶箱不得堵住车间和机台安全通道;返工产品须送到返工区,不得摆放于胶箱内,且由于作业员本人原因(如未加工好,有油污等)需返完工才下班。

车间质量控制程序

车间质量控制程序 目的 严格把好车间各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关,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和品质观念。 适应范围 此程序涉及生产部及品管 此程序主要适用于车间产品制程检验、验收和具体的验收过程。 术语 制程检验、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 出货检验:出货前检验。 抽检:按一定比例进行产品质量抽查。 自检:车间内各员工对负责生产的产品自行检查。 互检:车间与车间交接时,车间组长与QC之间的交接检查。 专检:QC根据《沙发产品检验标准》进行的专业化检查。 终检 品质稽查 程序 <一> 制程检查:(按基本工序流动,逐个环节严格控制) 生产前原料检查 生产前,车间组长及QC根据生产指令单和已审核的图纸要求,检查所用 的各种材料是否正确,不正确时,及时向生产部及物控仓库反馈。 开料(开棉)、裁剪进行自检和抽检。 开料(开棉)员、裁剪工根据图纸样板预检确认,开料后自检,再由QC 进行质量抽检、监督,若不符合质量要求,即行返工。 各作业组自检、互检和专检(车间质量控制关键) ①将已通过开料、开棉、裁剪、粗加工后产品按生产交接程序严格进 行工序之间的交接互检,作好签名质量把关工作。 ②车间组长按图纸及指令要求严格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组长对产 品用料、结构、尺寸等各方面作具体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指导,车间主管须在车间不断走动,进行严格的现场指导、监督和品质稽查,确保将不良品控制在生产的最初阶段(此为车间质量控制之关键点)。 全检合格后,由包装组长,QC再进行复检,包装后由QA作好检查终检,合格产品进仓,不合格产品返工。 <二> 出货检查 进仓时间短的产品须由QC于出货前抽检后,安排出货,进仓时间长的产品须由QC于出货前三天作好全检,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返工处理。

注塑车间品质管理制度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1、目的 为了确保对注塑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工序按规范作业,以保证这些检验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满足入库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注塑车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巡检员负责按订单要求或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注塑过程的产品质量控制.+ O8 I" T% r8 o# T: _! U, {+ r 3.2抽检负责对当班的注塑产品入库前全面检查 3.3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上级协调处理。 4.1 首检、记录和标识: 4.1.1注塑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做好自检记录,检验产品的外观,巡检员做好开机前产品的首件签字封样,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生产过程中要按巡检员要求进行产品抽检工作,每次检验项目要完整,并同时对打包产品、作业台产品和机台随机产品三个环节进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协调处理。 4.1.2抽检员有权要求操作工对自检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并对返工产品进行记录、标识和复查,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否则不允许入库,对不合格的产品在交接班时要确保信息完全传达给下班次人员,以防不良品继续产生; 4.1.3检验主管每天要将巡检报表收回并检查巡检记录的情况,对记录有不实或存在疑问则找相关质检员了解确认,如属工作粗心、失误、责任心不足则要求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多次未按检验工作指导执行人员将考虑换岗或其它处分; 4.1.4各注塑工段完成品合格后,操作工应在产品外包上作好表示,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注塑的成品、半成品、合格和不合格品等,应按规定的区域整齐放置,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原则进行标识,检验员有权对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对标识不规范有权要求员工整改或停机整顿。 4.2 过程再确认: 4.2.1 换料和换模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巡检过程中机台有换料、换模时,质检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调查和了解所用物料的批次是否发生变化,便于记录和预防不良的发生; 4.2.2 修模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当模具发生异常维修结束上机试样时,质检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并对照前期样品,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批量生产,若模具属重大维修事项则由工艺组依照以上项目检查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必要的时候还需进行长时间的验证跟踪; 4.2.3 新人作业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当机台发生换人,新人作业等,领班、巡检必须加强巡检次数,明确告之产品的注意事项并确保员工全部理解,过程中反复检查新手作业熟练程度,发生异常要及时纠正,必要时候换熟练员工作业,保证品质的稳定性; 4.2.4 停机后产品的检验和确认 生产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等造成机台异常作业而重新开机生产,此时,机台的工作处于不稳定状态,巡检员要按首件检验标准,逐项确认产品的外观、工程尺寸、性能强度和组件装配度等各项品质参数,并对照前期样品,确定产品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并持续跟进直到机台运行、产

注塑车间质量控制技术--课程

注塑质量控制技术 一、2006年注塑品质状况简介 2、后工序投诉: 3、分析总结: 整个车间的质量状况不是很好,全年投诉批退次数较2006年20次有所上升达到了30次,从产生的原因不难看出,绝大部分与调机技术有关,与调机员工作心态有关,因此车间质量的好坏,关键在调机员的工作质量。 二、注塑检测常识的介绍 1、明确一个检查项目是否合格的原则: 1.1是否影响产品的最终用户的使用 1.2是否影响后工序或客户装配加工 1.3是否影响美观 1.4是否可靠 2、首检、巡检、成品检介绍: 1.1首检: 首检目的是使生产出来的零件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防止批量的返工报废; 首检时机是每批生产前,物料更换后,异常处理后(修模、换芯子、顶针、); 送首检注意事项:送首检前车间调机员必须做好自检A、检查产品与名称(车间施工单)与实物(图纸)是否相符,尤其注意需要换芯子的产品,如2053T/R&2286T/R面底盖;2087上下盖&9914H上下盖; 8227B普通型外壳&客户专用型外壳;需要堵孔的产品如TRX2806&TRX2807上下盖;这类同一个模具做不同的产品一定要核对图纸。B、带颜色的配套产品,首先核对标准样品,再进行配套检验(不同机台、不同时段)。C、外观无明显注塑缺陷。D、实装实配(尤其是新产品、另外修模、换芯子、顶针产品); 1.2巡检: 巡检目的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异常,防止批量的返工报废; 巡检时机是每隔2小时,对各机台抽检3模; 巡检注意事项从机器、材料、操作员、方法、管理因素入手,找出异常、分析异常、解决异常; 1.3成品检: 检验时机车间已生产好、放在待检区域成品,操作员通知质检进行检验; 抽样标准MIL-STD-105E 当数量≤5000PCS 水平II 当数量>5000 水平I AQL:M aj.: 1.0 Min.:2.5; 检查内容包括标签、材质、外观、装配性、包装; 三、注塑件检验标准 1、检验环境将待物放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下0.8m至1m左右,在45o至135o方向,两眼距待测物30cm至45cm,正面可见部分停留3至5秒,其它面2至3秒;

服装裁剪车间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服装裁剪车间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一、原辅材料的检查 服装的原辅材料是构成服装成品的基础,把好原辅料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原辅料投入生产,是整个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础。 (一)原辅料入库前的检查 (1)材料的品号、品名、规格、花型、色泽等是否与入库通知单及发货票相符。 (2)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整洁。 (3)核对材料的数量、尺寸规格及门幅等内容。 (4)检验材料外观及内在质量。 (二)原辅料保管状况的检查 (1)仓库环境条件:湿度、温度、通风等条件是否适合有关原辅料的贮存,如储存毛织物的仓库需具备防潮、防蛀等要求。 (2)仓库场地是否整洁、货架是否光洁,以免沾污或损坏材料。 (3)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标志是否清晰。 二、技术文件的审核 技术文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因,属于生产中的软件部分。产品投产前,必须对各项技术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正确无误。 (一)生产通知单的审核 对即将发放到各车间的生产通知单中的各项技术指数,如所要求的规格、颜色件数是否正确,原辅料之间是否一一对应等内容,进行核对与审查,确认无误签字后,再向下发放投入生产。 (二)缝制工艺单的审核 对所制定的缝制工艺标准进行复核检查,核对有否遗漏和错误,如:①各部位的缝合顺序是否合理、顺畅,缝迹缝型的形式及要求是否正确;②各部位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是否准确明白;③特殊的缝制要求是否明确指出。 (三)样板质量的审核 服装样板是排料划样、裁剪和缝制等生产工序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在服装的技术文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样板的审核及管理要认真细心。

(1)样板的复核内容 ①大小样板数量是否齐全,有否遗漏; ②样板上的书写标记(款号、规格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 ③复核样板各部位的尺寸规格,若样板中包括缩水率,需核对缩水量是否留够; ④各衣片样板间的缝合处尺寸是否准确一致,形状是否吻合,如前、后衣片的侧缝、肩缝等处的尺寸是否一致,袖山与袖笼的尺寸是否达到要求等; ⑤同规格的面、里及衬的样板之间是否相互匹配; ⑥定位标记(定位孔、剪口)、省位、褶裥位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 ⑦按大小规格将样板码齐,观察样板跳档是否正确; ⑧经纱标记是否正确,有无遗漏; ⑨样板边缘是否光滑圆顺,刀口是否齐直。 当复核审验合格后,需沿样板的边缘加盖审核章,并登记发放使用。 (2)样板的保管 ①将各种不同种类的样板分类、分档,以便查找。 ②做好立卡登记工作,样板登记卡上应记载样板原有编号,大小样板的片数、品名、型号、规格系列及存放位置等信息。 ③合理放置,防止样板变形。如将样板放在搁架上时,应大样板在下,小样板在上,搁放平整。吊挂存放时,应尽可能使用夹板。 ④样板通常放在通风干燥处,以防止受潮变形,同时要避免阳光直接曝晒以及虫蛀鼠咬。 ⑤严格执行样板的领用手续及注意事项。 (3)利用计算机绘制的样板,保存和调用均比较方便,同时可减少样板的存放空间,只需注意样板文件多留几个备份,以防文件丢失。 三、裁剪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裁剪前的要求 裁剪是服装加工的第一个环节,裁剪质量是保证缝制质量的前提。在对面料正式裁剪前,应注意以下项目的核查,把好裁剪质量关。

注塑车间培训内容29

注塑车间培训内容 1.注塑机的基本原理: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 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2.注塑机的分类及结构: a.分类 1).根据塑化方式分为柱塞式注塑机和螺杆式注塑机; 2).按机器的传动方式又可分为液压式、机械式和液压式; 3).按操作方式分为自动、半自动、手动注塑机; 常用的有: (1)卧式注塑机: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打开的。其特点是:机身矮,易于操作和维修;机器重心低,安装较平稳;制品顶出后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动落下,易于实现全自动操作。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机多采用此种型式。  (2)立式注塑机: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垂直方向打开的。因此,其占地面积较小,容易安放嵌件,装卸模具较方便,自料斗落入的物料能较均匀地进行塑化。但制品顶出后不易自动落下,必须用手取下,不易实现自动操作。立式注塑机宜用于小型注塑机,一般是在60克以下的注塑机采用较多,大、中型机不宜采用。 b.结构 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达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 (1)注塑系统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 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统的组成:注射系统由塑化装置和动力传递装置组成。 螺杆式注塑机塑化装置主要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射咀部分组成。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动油缸以及螺杆驱动装置(熔胶马达)。 (2)合模系统 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予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 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 合模系统的组成:合模系统主要由合模装置、调模机构、顶出机构、前后

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流程

江苏永昇空调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流程为加强产品在采购、生产制造、调试试验、包装出厂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质量、降低质量损失,特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的控制和检验流程进行统一化与程序化。 所有检验必须依据《产品检验调试规范》、《工艺文件》、标准、图纸、设备明细表、合同要求等。 一、外购、外协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外购、外协产品进司后堆放在待检区或指定区域,由经办人员对其数量、规格型号、外观质量、附件资料等进行自行检查、核对; 2、外购、外协产品经办人检查核对无误后填写送检单,要求准确、详细,涉及到专用物资应备注,连同图纸、设备明细表等相应文件一并递交检验员报检; 3、检验员按送检单内容,对外购、外协产品进行资料收集、质量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对质量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将检验结果在送检单上明确标注; 4、外购、外协产品经办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合格的办理进库手续。不合格的进行隔离并采取退货、更换、返工、维修等方法处理,自检合格后重新履行送检程序; 5、试用件的质量由质管部负责跟踪,并适时提供给供应部; 6、检验员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追溯; 7、仓库和其他任何使用方不得接受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产品。 二、钣金油漆车间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钣金油漆车间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图纸、技术说明等,全面、真实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外观颜色、防腐级别、装配构造等; 2、机架组的制作的底座、机架在拼装前对已氧化、锈蚀的材料进行磷化、除油、除锈处理,对于外形尺寸较小、无保温材料的可以制作成型后进行磷化、除油、除锈处理。做好后进行自检、互检,报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 3、钣金组制作的框架、壳体、门板等下料、折边后需油漆的,进行自检、互检,检验员抽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 4、承水盘、电控箱、安装板、壳体、门板等需外协镀锌、喷塑、发泡的,必须提前将应存在的马脚、接地柱、导线板、螺丝孔等全部制作好,做好后进行自检、互检,报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外协加工。风冷分体空调如因导线板、马脚等不能预先焊接好,应采用二次装配,试装后再外协; 5、钣金组制作的框架、壳体、门板等拼装时,隐蔽部位或以后防腐有困难的部位,必须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6、钣金组最终转序前进行自检、互检,所有产品的机组标识卡、部件标识卡要求填写完整、准确,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并将流转卡传递到下道工序,质量记录交检验员保存。 7、所有工件、部件、机组油漆前,表面的油污、氧化层、锈蚀、焊渣、飞溅、锐边等必须清除干净,并得到质检员的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油漆过程中发现

注塑车间管理方案

注塑车间管理方案 注塑加工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注塑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塑胶原料、色粉、水口料、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各种辅料及包装材料等,这些给注塑车间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与其它行业或部门相比,对注塑车间各级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 注塑生产需要24小时连续运作,一般为两班或三班制工作方式,注塑车间的工作岗位多、分工复杂, 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亦不同。要想使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利,需要对每个环节和各个岗位所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工具等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原料房、碎料房、配料房、生产现场、后加工区、工具房、半成品区、办公室等区域的运作与协调管理工作。 对注塑部建立一套“优质、高效、低耗”的运作管理体系,是每一位注塑生产管理工作者努力达到的目标,能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注塑管理者最大的安慰。在实际注塑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法和观念方面的原因,很多注塑管理者每天忙于处理各种问题,“跟着问题后面跑”,干得非常辛苦,而且问题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 本内容主要包括注塑部合理的组织架构、注塑部生产运作流程、原料/色粉的管理、注塑机/周边设备的管理、注塑模具的管理、注塑生产计划的管理、注塑生产现场的管理、碎料房/混料房的管理、工装夹 具的管理、看板管理、量化管理、工具/辅料的管理、胶件品质管理、注塑安全生产管理、注塑部主要 管理制度及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等实用知识,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运用,触类旁通。以下概述突出实用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全面性,传授注塑车间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技巧,“学以致用、立竿见影”,能快速提升学习者管理注塑车间的能力和水平,少走弯路、减少问题的发生,减轻工作压力,让工作更有成效。 注塑车间管理的概述 注塑加工是24小时连续性运作,涉及到塑胶原料、注塑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 色粉、包装材料及辅助物料等,且岗位多、人员分工复杂,怎样让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畅,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是每位注塑管理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注塑车间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注塑生产效率、不良率、料耗、机位人手、交期及生产成本的高低。注塑生产主要在于控制和管理,不同的注塑管理者,其思想观念、管理作风和工作方法不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截然不一样,甚至相差甚… 注塑部是每个企业的“龙头”部门,如果注塑部的管理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造成品质/交期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及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注塑车间的管理主要包括:原料/色粉/水口料的管理、碎料房的管理、配料房的管理、注塑机的使用与管理、注塑模具的使用与管理、工装夹具的使用与管理、员工培训与管理、安全生产的管理、胶件质量的管理、辅助物料的管理、运作流程的建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制定、样板/文件资料的管理等。 一、科学合理的人员编制

注塑车间15个岗位职责

注塑车间15个岗位职责细则 A. 注塑部课长工作职责 B. 注塑部副课长工作职责 C. 注塑部生产工程师工作职责 D. 注塑部试模工程师工作职责 E. 注塑部文员工作职责 F. 注塑部计划员/统计员工作职责 G. 清洁工 H. 注塑技术员 I. 注塑部组长工作职责 J. 配料员工作职责 K. 碎料员工作职责 L. 加料员工作职责 M. 上落模人员工作职责 N. 注塑部作业员工作职责 O. 杂工

A.注塑部课长工作职责 1. 直接对注塑经理或总经理负责,向其汇报工作,服从其工作安排和管理。 2. 全面负责注塑部的生产运作安排、组织和管理工作,主持本部门的日常事务。 3. 根据公司的品质方针和年度工作目标,制定注塑部的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 4. 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生产状况,完善注塑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手。 5. 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注塑部新增人员的招聘申请,按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考核、筛选、录用各级员工,并搞好注塑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6. 根据PMC下达的生产计划,合理地做好注塑部的生产计划安排和组织生产工作,并检查/指导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确保交期。 7. 依照ISO9001品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品质保证和体制体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样板要求,严格控制注塑产品的质量,坚持“三不”原则,确保胶件质量满足客户的需要。 8. 组织/落实/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防火规定,结合注塑部的实际运作特点,制订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各岗位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9. 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属下员工的安全生产和防火意识,并落实与监督执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10. 贯彻落实机器设备、模具、工装夹具、测试仪器、磅秤等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执行。做好注塑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的报修/维修工作,减少故障,防止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装配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办法

装配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根据公司不断发展需要,确保产品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产品品质提升。经公司研究决定:为保证装配过程质量受控,便于对公司内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管理,质量管理部制定本控制办法。 一、范围:车间、质量管理部 二、职责及功能: 1、装配过程产品质量(包括调试过程)由装配车间全面负 责。 2、产品调试负责对装配车间下线车辆的装配要求和使用性能 进行调试和最终检验。 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车间装配质量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对装 配车间、调试发生的质量故障实施考核;负责成品车质量控制和管理。 三、过程方法: 1、车间对将任命的工序检验员应进行岗前培训,检验技能达 到要求后实施任命,车间对任命(变更后)的检验员名单和检验员在用的检验章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岗位能力要求和配备需求由车间自主决策。 2、车间根据各工位的质量情况和车间(公司)指标合理设置 检验工序内控点和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器具或检测工装,并确保检测器具有效。内控点设置的合理性可由质量、工艺和车间共同审理,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器具由车间管理,计量器具的有效性检定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工装由车间制定校对规 程,确定校对频次和内容,并妥善保管。 3、车间负责制定各工序检验、装配各班组、调试员及分管技 术质量人员的质量职责和质量考核方法、内容及指标,在过程控制中车间对其实施监督和考核。 4、车间应确保各工序检验员持有相应的检验依据和检测方

法,检验文件须适宜和有效。 5、车辆下线车调试作为车间装配产品的最终检验,调试方法和内容严格按公司相应的技术文件和检验标准执行,车间应确保调试过程受控。 6、车间负责所辖区域内质量记录的保存,保证记录清晰、整洁、完整,便于识别和追溯。 7、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经过了所有的过程检验和试验(包括调试完工)的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和验收。 8、质量管理部的成车检验、成车抽查、下线车检查及随机车间检查作为对车间产品质量、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和产品制作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考核依据。以便对产品装配、调试过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王牌品质。 四、产品过程质量控制过程 车间必须落实“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做到不接受、不传递、不制造产品缺陷,特别加强员工自主检验和后续检验力度,落实和分清质量事故责任,严格控制质量风险,提升部门产品质量,提高部门员工质量意识,做到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一)、装配车间、调试过程: 1、车间装配人员是本工位错、漏装和未按规定要求装配的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应对自己装配工位的过程质量负责和对上工序质量实施监督控制,严禁将有明显缺陷(表面质量和几何尺寸缺陷)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本工序装配完工后,装配人员将装配信息清楚、准确地记录在质量流转卡上。 2、装配车间工序检验实施巡检,由车间制定每班巡检频次(关键、重要、一般工序)和巡检方法,工序检验员巡检项目和结果需在质量流转卡上做好标记,作为工序检验错、漏检考核的依据。督促、指导车间装配人员严格按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作业。对重大质量问题和批量性质量问题必须向质量管理部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