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提高媒介素养

提高媒介素养

提高媒介素养
提高媒介素养

提高媒介素养,创绿色收视率

黄洁陈莉娟

摘要:本文从目前国内电视业唯收视率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入手,探讨广受关注的“绿色收视率”概念、绿色收视率与媒介素养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创建绿色收视率。

关键词:媒介素养绿色收视率传播者受众

作者简介:黄洁,1978年生,女,硕士研究生。(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陈莉娟,1980年生,女,学士。(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接触和对外界的了解主要依赖媒介。美国学者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家)说,媒介传播能产生强大的效果,是因为它发的信息能协助建构社会现实,提供给受众一种世界观,久而久之,人们便依据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框来界定并修正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电视在众多媒体中的影响力最不可忽视,然而目前电视业普遍存在“收视率”霸权,即“收视率”成为评判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面对此现状,有专家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的概念,成为传媒业界热议的话题。如何让收视率变绿?笔者认为,绿色收视率实现的关键是受众与传播者媒介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分析唯收视率的弊端入手,倡导业界认清“绿色收视率”的积极意义,并重点提出了创建绿色收视率重在提高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的观点。

一、提高媒介素养,创绿色收视率的紧迫性

媒介素养缺失,唯收视率是图,导致诸多弊端。2001年,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传播研究所进行的一项针对全国21家省级电视台和省会城市电视台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电视台在节目制播决策中都会考虑收视率因素,且收视率因素所占的比重都超过50%,其中有一半以上超过70%。所有电视台在裁撤或停播节目时,都优先考虑收视率因素。”[1]电视业竞争激烈、对收视率的追求已经到

了白热化的程度。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中以衡量栏目、节目受众多少的的单纯收视率指标成为最主要的节目评价标准,其他的如占有率、忠诚度、满意度等数据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电视台、广告商、企业还达成了默契,高收视率意味着高效益高收入,单纯的收视率成为考核节目质量的硬指标,成为节目、栏目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由此产生了不少副作用。

首先,片面追求收视率,使电视节目媚俗之风盛行,泛娱乐化趋势蔓延,导致媒体社会责任的弱化甚至缺失。追求收视率最大化,不加选择地迎合观众的收视需求,将会导致一些不良信息、不良导向的传播,误导受众对低级庸俗感官刺激的追求,对社会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造成媒体社会责任的弱化甚至缺失,节目失去品位,媒体形象也受损害。

其次,片面追求收视率,消解了大众传播传递主流道德文化信息,消解了对受众的教育功能,使主流意识、主流文化的得不到有效传播,高端受众不断流失。当前的收视率只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评价节目的好坏,缺少来自主流意识领域及电视自身的评判;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节目,整个传播行为显得被动,缺少积极主动的引导。切特罗姆曾指出:“一本畅销书或是部电影,迎合着成百万人肤浅和缺乏教养的情感,它不是我们寻求的艺术,虽然它比没有强”[2]。受众收看电视的目的主要是娱乐和实用,但我们不应就此满足,还应实现主流文化、主流意识的有效传播,使受众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和主流意识的教育,留住更多高端受众。

再次,片面追求收视率,使节目之间克隆成风,原创意识与知识产权意识单薄,导致电视资源(包括频道、时段、注意力、资金、人力等)的浪费。为迎合大众的需要,一些小众化、高品位的节目被冤杀,而低劣化品质的电视节目却因满足受众感官刺激和娱乐目的被追捧。更恶劣的是因频道专业化的缺失,产生了严重的节目同质化现象,同一电视剧在好多电视台播出,一个新的娱乐节目被好多电视台跟风,同样的市场,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定位,重复传播恶性竞争,造成电视资源浪费。

为了改变片面追求收视率现状,重塑电视的文化追求,还荧屏以绿色空间,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在给予收视率的作用以中肯评价基础上提出“绿色收视率”概念,重视收视效果,但又不唯收视率,不片面追求收视率而降低节目品质,坚决抵制低俗之风。

实质上,“绿色收视率”放弃了以收视率为唯一标准的单纯市场导向,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的前提下,扩大覆盖面和提高收视群体,做到既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又杜绝媚俗和迎合不良收视倾向,坚守品位,为观众提供“绿色”文化空间,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3] 。

“绿色收视率”的提出为彷徨与困惑中的电视从业提供了新的选择。“绿色”的内涵在于:要能够形成媒体品牌发展的大局,提高电视节目的品位,拒绝媚俗和迎合,实现收视率的科学、健康、协调、可持续性增长,增强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价值。提高品位,就是要坚守电视传播信息与文化教育的根本功能,使更多的受众在绿色节目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实现电视媒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厘清收视率与媒介素养的关系,改变传媒生态

我国目前唯收视率的现状弊端重重。媒体社会责任的弱化或缺失、主流意识、主流文化对观众积极影响和引导的缺失、高品味节目的销声匿迹、高端受众的流失、媒介公信力的下降,以及文化传承和艺术品味的消解等等,都与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创建绿色收视率,坚守电视传播的文化品味,实现其教育的功能,就要提高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充分加强其职业精神和道德自律,使其做好媒介传播的把关人,充当好社会的重要公器。此外,我们还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使其称为理性信息的接收者、合格的媒介使用者、成熟的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具备主体性批判意识。受众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传播内容的高雅与否,传播效果的有效与否。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此概念的提出旨在通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提高他们抗拒大众传媒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满足”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媒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培养人们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

与社会发展[4]。

对于传播理论而言,媒介素养是一种变量,它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与传媒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改变了传媒的生态。一般来说,媒介素养针对的是受者,但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大众传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突破和新问题,媒介的从业人员对传媒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因此媒介素养应具有“加强传播者媒介素养,正确把好导向关”的新内涵。

传播者的媒介素养与受众的媒介素养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传播者媒介素养的提高,传播者是媒介的把关人,是媒介传播内容的决策者,也是文化传播的主导者,是媒介教育的传递者,高媒介素养的传播者,才能促使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其次,传播者媒介素养的提高也有赖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不是被动、次要的角色,他们会积极对媒介传播的信息进行反馈,有时候对“信息的制作起决定作用”,高媒介素养的受众会对媒介传递的信息进行批判接受,能反过来促进传播者媒介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传播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培养传播者当好媒介把关人的角色,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学会认识媒介、利用媒介。传播者与受众通过双向互动,实现主体客体的统一,媒介传播功能的效果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受众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同步提高,是应对大众传播带来负面影响的良方,也是创建绿色收视率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媒介素养,创造绿色收视率的积极途径

从唯收视率的弊端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电视媒介传播者盲目听从市场安排,忽略了其把关人的道德底线、社会责任和文化品味,使电视产品贴上低劣的标签,叫座不叫好。而受众则只为了满足自己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捧迎合低俗、过度娱乐化的节目。因此只有提高传播者和受众媒介素养才使创建绿色收视率得以可能实现。而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电视媒体传播效果的好坏,因此提升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一)提高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做好媒介把关人。

1、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媒介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意识,注重保持媒介公信力、维护媒介道德性和公正性,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引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媒介素养教育还能帮助理清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权利与

义务、自由与责任、“公器”与“喉舌”这一系列的重要关系,从而使媒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党和政府的喉舌,担任反映民意的重任。面临收视率单一标准一统天下的境况,我们必须使电视媒介信息传播者回归社会责任,在迎合健康向上的收视需要的同时,还要引导受众追求有品格、有品味的收视需求,做到对受众真正负责,实现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教育功能,同时避免为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社会利益和受众的利益。

2、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电视媒体从业者认识到媒体是社会议题的设置者,精神风尚和道德文化的守望者。在传播学中有一个“议程设置”理论,即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倾向于了解大众传媒媒体所关注的问题,并依据媒体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确定自己看待事物的优先顺序。如果有些观点是媒介有意识地突出宣传的,那就无形中使这些观点成为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所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舆论导向,势必会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而一味迎合某些受众低级趣味的需要,迎合受众对低俗文化产品的追求,必然会使电视节目的制作在道德水平、文化格调上趋于低俗,因此媒体从业者在制作节目时应提高节目的艺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及其文化品味,还要阻止庸俗的电视文化,还荧屏以绿色空间,创绿色收视率。

3、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电视从业者充分认识媒介的地位,清晰准确地进行媒介定位,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媒体要做到既要以受众为中心,又要把握好尺度和角度,即在保证受众利益的前提下,还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如何把握好这个尺度和角度,做出正确决定的依据就是媒介本身是否有着一定的素养和能力,媒介从业人员能否通过掌握的媒介素养知识去判断、选择信息播放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抵制消极的、错误的文化信息对主流文化产生的冲击,使主流文化信息得以传播,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媒介公信力得以增强,收视率得以变绿。

(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提升受众媒介识读、批判能力。

创建绿色收视率不仅需要电视媒体从业者提高媒介素养,更主要的是受众应该有信息过滤、分析、批判的能力。试想如果受众能对电视媒体传递的信息进行批判接受,在泛娱乐化节目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电视媒体就难以出现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局面了。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的受众是媒介信息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和批判者。媒介的喉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信

息的垄断,造成受众可用于判断的基础信息匮乏,加之长期以来媒介呆板的、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使得受众对其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对媒介信息表现出盲目和过度的信任,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辨识。媒介的进步有赖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批判意识,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强化媒介的生活责任,开展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1、引导受众自主介入媒介生活,培养其对媒介信息的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及解码、综合信息的能力是实现绿色收视率的前提。让受众了解电视媒介的运作规律,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及经营模式,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重新审视媒介信息的特质,具备并积极影响和促进媒介维护信息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电视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才能有效抵制电视媒体的媚俗之风,才能促使电视媒体信息传播者改善节目质量,提高节目品味,增加教育功能,促进绿色收视率的实现,同时更好地促进媒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从而达到人与媒介的和谐相处。

2、构建受众的电视媒介传播知识体系,使受众具备认识媒介、选择媒介、解读媒介、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等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是实现绿色收视率的基础。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手段,帮助受众构建媒介传播的知识体系,使受众明了媒介的功能及其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明了媒体所呈现给我们的是未经加工的信息还是经过选择及加工处理的信息,明了电视节目的商业化运作对目前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编排、收视率等内容的影响,明了自身除了娱乐的需求还有审美和高雅文化的需求。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和技能,电视收视率才有可能向良性方向发展,绿色收视率才可以实现。

3、引导受众正确欣赏、评析媒介产品,树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引导受众提升受众媒介道德水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是实现绿色收视率的保证。在电视节目产品中,或糅合着制作者的价值观念,或隐藏着商业味道,要想正确地解读信息,必须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及认清自己所真正需要的信息,不盲目相信或采用,而是从中发掘出对己或对社会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己所用。“电视为了讨好最大多数观众,而大量复制和渲染低层次的文化”,因此必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准,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同时使受众在了解媒介及其信息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

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帮助与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还能促进媒介的体制创新、内容创新和节目创新,更好地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双方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创建绿色收视率。

我国电视媒体主动提出打造“绿色收视率”的口号,本身体现了社会主义媒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因此随着传播者和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绿色收视率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燕南.从引入收视率到推出满意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王玉桂主编,2002年版.107页.

〔2〕(美)切特罗姆著. 黄静生,黄艾禾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108页.

〔3〕赵化勇.全面实施品牌化战略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N〕.光明日报2006-11-01.

〔4〕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

〔5〕郭克宏.理想与挑战:“绿色收视率”如何实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81—83.

〔6〕季为民,聂双.收视率的市场含义与电视的文化追求----“收视率”对电视业的影响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4):41-46.

〔7〕冯资荣.泛信息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J〕.现代视听,2007,(5). 〔8〕胡莹,项国雄.传者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J〕.传媒观察,2005,(8).

Improving Green Rating by Enhancing Medium Accomplishments of both

Communicators and Audience

(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its argument with the abuses brought by "Program Rating is Everything" in today's China television industry. It develops its point of the most-discussed concept of "green rating",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green rating" and medium accomplishments. In the end, it goes further on how to enhance the medium accomplishments of both communicators and audience, thus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green ra ting”.

Key words: Green Rating Medium Accomplishment Communicator Audience

创意版浅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doc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界经常争论的话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小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作了一下小结:(一)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不明白这一点,学生就会讨厌语文,从而使学习语文成为心理负担。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更要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四)树立“大语文”的概念 什么是“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古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要走出书本、课堂,还要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浸润以及必要的社会实践。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因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全方位的收获。反过来,文本诸多因素的潜移默化造就的理性思维又会自觉地指导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用科学发展的观点,不断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审美、探究的能力以及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实”学和“活”用相结合,“钻进去”和“走出来”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精选

大学生如何提高艺术素养

大学生如何提高艺术素养 13021032 贾健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曲艺等等。 艺术修养就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进行的努力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实践所达到的一定艺术鉴赏水平。艺术创作是一种充实于内而成像于外的美的创造活动。 时代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文化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修养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 1、提高艺术修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 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3要提高鉴赏能力 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还需要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赏方面以指导、帮助。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4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生活 艺术具有认识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5增加生活情趣 我们可以报名艺术团或者是艺术课,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艺术的内涵还能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的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够和群体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精华,吸取一切进步的思想营养。 6、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注重艺术修养,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

浅谈如何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孟溪镇完小:雷以翔 2014年暑假,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和这段时间的自学,让我清醒的认识到,要想在新时期作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观念新、素质高。 吕叔湘先生指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教师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学生;教师的水平不高,学生中才会有少数或个别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就,但是多数学生需要有好的老师来提携,来指导,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师资问题,名师出高徒!”的确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对于用全新思想观念锻造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观念不新,素质不高,那是很难与现在的课标、教材相匹配的,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是很难达到。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还必须是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的人,必须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能力素养的人。学生学得有希望,教师教得有兴趣,如此和谐的教学局面,就依赖于语文教师的这种综合素养,这些必备的素养也就成了我们语文老师自身前进的方向和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哪如何提高自身的这些综合素养呢?我想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热爱语文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热爱语文。一个语文教师倘若不热爱语文,不喜欢阅读与写作,那他就没有资格从事语文教学这个职业。阅读、写作、观察、思考、搜集、整理,这些应该是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之外所做的最多的事情。 二、坚持不懈学习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人文、自然无所不包,而在语文知识、教材分析、写作指导等方面则必须是一个“专家”,要做到这两点,唯有不断地坚持学习。语文教师的学习内容除了语文教材及相关资料,还应包括语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 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形成规模。我国的一些高校近些年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该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其他高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师资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会媒介或者校园媒介聘请的从业人员。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这样的分析,能够使

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高校还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高校媒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等工作程序。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都是经过特意选取、组合、安排的,体现的意图,传达某种声音,而非纯客观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把这种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辐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 践活动,比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形式,让广 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

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

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得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得目得意义。 (1)、课题研究目得:我国教育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得具有创新能力得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得教育振兴计划》得主要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讲话中说:“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就是非常重要得,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得创新工作提供知识与人才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得范围瞧得广一点,不要瞧得太神秘。”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未来伟大得“中国梦”,我国必须加快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且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中”。并且指出艺术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有助于开发智力,对青少年个性发展,能力形成有着不可估量得催化作用、如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所说:“艺术,就是人类最崇高得使命,因为艺术就是要锻炼人自己了解世界,并使别人了解世界、”艺术教育就是学校素质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就是全面落实我国教育方针,还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得提高,有助于学生得个性发展,有助于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得创新精神,对提高中学生得创造能力具有很大得促进作用、通过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使学生更多得了解国外优秀得文化艺术成果与我国优秀得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树立正确得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得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得影响。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得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学校要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校特色教育得发展,培养更多得艺术人才,为学生得未来创造崭新人生道路。本着这样得理念,我们一起决定选择本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去体验它独特意义、 (2)、本课题研究得深远意义:将通过研究成员我对校开展调查,了解当前普通中学学生艺术兴趣与艺术追求情况;了解普通中学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几年学校发展得方向;探索提高中学艺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得方法与途径,在研究实践中形成高效与有效得艺术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为确实提高普通中学学生艺术素养,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做贡献;研究如何通过校内外艺术行为与阳光艺术活动来提升学生得艺术修养,培养学生良好得个性与健康得心态,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学校与热爱学习、正直守纪、有创新精神得好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课题研究有效性成果,形成有积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 养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应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让教师必须有比较高的信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呢联系我校两年来开展的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策略与方法: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首先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然后以此影响学生。所以,在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应该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名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方法和策略。 1、应根据各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现状,制定合适的培训内容是最基础而实用的知识。使教师们学即有所得,特别是消除老师们因“不会用”“不敢用”而产生的焦虑感。 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3)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等。(4)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这些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了适应性层次和发展性层次的结合。 2、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教师自学 我校已经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把提高、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计划,是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这里强调是长期的学习计划,不是为了一次的公开课,一次的比赛,一次的评比。例如,开展CAI,教学课件的制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应付评比,在临期急急忙忙地凑出个课件来,只是就课论课,事先没有准备,课后没有总结,公开课过后,什么都丢向脑后,没有什么有益的东

关于学习“媒介素养,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媒介素养,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能力”心得体会 上次开家长会听了关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受益匪浅,感谢学校给我们家长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也给我在以后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先谈一下我对“媒介素养”的理解:首先是媒介,顾名思义媒介就是我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媒体种类,报纸、电视、电影、杂志、网络等可以接受信息的终端;素养,我理解是素质、教养;即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引导孩子自己在各媒体终端学习,达到提升进步!作为家长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鼓励孩子接触不同的媒介终端,争取各方面提升;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成千上万的信息以每秒上亿条的速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与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公交上的电视、学校广播、手机、电脑等,这些媒介终端都在不知不自觉中提供各种信息给孩子们。 对于这个年龄段来说,看报、看杂志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解读信息的能力,每则新闻所讲的大概内容看后是否可以复述。看古装电视剧可以了解历史典故,看纪录片可以扩展视野,看娱乐节目可以培养孩子幽默感,上网可以和不同的人交流,起到学习的效果!但是这一切的东西都是基于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前提,放任孩子自己去学习绝对不行,因为信息太多,孩子的鉴别能力有限,好奇心可能将孩子带上偏路! 二、正确引导,以身作则,培养兴趣 报子有各种小广告,电影电视网络不适合青少年的东西就更多了,不雅视频、不健康游戏、暴力、毒品等等;孩子们的鉴别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正确引导尤为重要。不过孩子逆反心理往往使我们的引导事半功倍,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 1、利用机会和孩子一起经历学习,适当赞同他的看法,当他碰壁发现行不通时,再阐述我们的观点; 2、举例子,树立榜样,找周围优秀的孩子给他树立榜样,举一些负面的例子给孩子,让其总结学习 3、加强监督,当发现孩子走偏时,马上提醒,表明我们对此事的态度,适当处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的开发利用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生机。作为21世纪教师的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要对美术素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那么什么是美术素养呢? 所谓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学科要领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索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美术素养是个新名词,大家都需要关注: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那么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些方面 (1)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或许还应该是独特的)反应; (2)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 (3)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我觉得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势在必行又迫在眉睫。下面本人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策略研究。具体如下: 一、以学生为本,打造优质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关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科素养等文化产物都必须通过课堂传授于学生。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重点在于打造优质课堂。优质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受学生欢迎,被学生所爱,促进学生发展的品质课堂。 二、以教师为本,发展优质资源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本身的素质直接关联着教育的质量。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造,即以教师为本,发展优质资源。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⒈加强教师专业知识的再教育 ⒉鼓励教师自我专业发展 ⒊密切校际优秀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浅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自安庆烟草开展“235”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行业上下掀起学习的热潮。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我感到“235”的内容极其丰富,“两个至上”是烟草的根,是统领烟草一切的纲领,“三个始终”是活动开展的目标和任务,“五个意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所以,我认为“235”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本质目的要提升每个干部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把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上来。下面,浅薄的谈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一、要从思想上做到重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无论做任何事情,不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只停在口头上,就只会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要做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首先要从自身的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才能自动自发的去学习,才能去发现自身的缺点,才能有恒心和毅力去改变哪些不足之处。而且,要摒弃一些旧的观念,接受行业发展的一些新形势,新做法,不能守着老做法,老规矩,不合时宜的开展工作,就不能做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只有认识提高了,思想重视了,观念跟随行业发展前进,那么,才能真正解决工作中“精神懈怠”问题,才能从深层次消除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障碍。 二、持续加强学习,补缺补差,不断完善自身,进一步提高

综合能力。 无论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想在社会和单位有一席立足之地,都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在业务技能上,需要不断提高,没有精湛的业务技能,就不能做好工作。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适时补充营养。所以,每个人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必须要持续加强学习,发现缺点,纠正缺点,人需要反思,常回头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华。向前看是梦想和目标;向后看是检验和修正。只有不断完善,才能不断提升。 三、立足岗位,主动积极做工作,尽职尽责,不断追求进步。 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立足岗位,尽忠职守,主动积极地去做工作。一个企业,每个人的工作都是环环相扣,无论是干部还是员工,每个人都有工作职责,如果一个人,做不好工作,工作老是出纰漏和差错,没有一点责任心,那不仅影响到其他人,而且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连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又怎能去提升素质和能力。只有尽忠职守,注重细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俗话说:个人前进一小步,团队前进一大步,只有个人有进步,才能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同时,我们在做好工作的时候,还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进步的思想,努力在工作上逐步提高,追求进步。因为有进取心,才会对工作充满热情,才会有积极进取的动力。 四、保持忠诚,懂得感恩,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形成规模。我国的一些高校近些年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而进行系统讲授。该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其他高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师资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会媒介或者校园媒介聘请的从业人员。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高校还应而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高校媒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目前, 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编辑等工作程序。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都是经过特意选取、组合、安排的,体现编辑的意图,传达某种声音,而非纯客观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把这种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辐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形式,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

如何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

如何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我区推行的青少年健康生活教育实践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有效途径。健康生活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生活素养,其中就包括志趣高雅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尤其是社会的发展,艺术审美已全方位伸展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成为促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而且成为有效解决人们“感性”和“理性”冲突,促进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艺术素养的提高在于艺术教育。我国具有美育的传统,孔子就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的感化作用,他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礼能规范人的行为,乐能陶冶人的情感。我国近代的蔡元培、鲁迅、陶行知等都很重视艺术教育。但是,当前小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从课程设置上看,仅仅是每周的两节音乐、美术课而已,时间上是不够充裕的,另外受“应试教育”影响,重语、数,轻音、美现象存在,致使学生缺乏艺术环境的熏陶,学生的艺术素养无法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影响到学生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推行教育局“青少年健康生活教育实践研究”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我校从2006年开始重点开展了“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通过各学段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小学生开展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交流、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艺术素养,最终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趣,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二、理论根据 1、美育理论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正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意识的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加强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必不可缺。 3、心理学理论: “形成技能有助于发展智力”,艺术教育要求学生掌握许多基本技能。如书法要求懂得执笔、运笔、笔画、布局;画画要求懂得色彩、结构、造型;器乐弹奏要求懂得乐理、乐器的构造及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技能的形成过程,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结合的活动过程,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全面提升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生活,和谐发展。4、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小学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了以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在多学科互融的艺术教学活动中,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高。新课程更加关注人的学习,将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采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艺术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进而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以课题研究为载

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范文 最新推荐------------------------------------------------------ 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途径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信息呈大 爆炸发展趋势,各种信息和无处不在的噪声不断颠覆 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而大学生在新媒介环境下是一 个特殊受众群体,面对新媒体的狂轰乱炸很容易迷失 方向。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 高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探索媒介素 养教育的新途径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试图全面分析 我国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 期对我国本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 意见。关键词:新媒介,媒介素养,大学生 7937 Improve Wa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 New Media Literac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1 / 5 technology, new media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ubiquitous noise constantly subverting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s a special audience group, their mind is still relatively immature, the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学校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松树镇大柳小学艺术素质 测评方案 为了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根据教体局《关于印发<清水县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中心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通过建立并实施复核审美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全面提高艺术课程的教育质量与学生艺术素养。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辛蕾 副组长:刘会荣 成员:窦苗苗吴广平 (职责:负责安排学校开展的各项艺术活动,督促音乐、美术课规范教学,结合《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要求艺术教师加强学生艺术素质训练,组织人员开展学生艺术技能测评工作,督查实施《大柳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标准》。)

(二)测试小组 音乐学科组长:吴芳丽 成员:吴润芳 美术学科组长:窦苗苗 成员:刘会荣吴广平 (职责:负责音乐课、美术课规范教学,并按照方案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和测评,负责成绩的收集,整理并对照《标准》及评分标准如实填写表册。) 三、评价对象及分组 分音乐、美术组对1—6年级全体学生进行测评。 四、评价内容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按《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实施,主要内容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见附件1)。 1.学习性测评。主要按照“基础指标”要求,对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2.学科性测评。主要按照“学业指标”要求,通过学期、学年学科性考试考查考核,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和运用基本技能的情况,了解通

提高媒介素养

提高媒介素养,创绿色收视率 黄洁陈莉娟 摘要:本文从目前国内电视业唯收视率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入手,探讨广受关注的“绿色收视率”概念、绿色收视率与媒介素养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创建绿色收视率。 关键词:媒介素养绿色收视率传播者受众 作者简介:黄洁,1978年生,女,硕士研究生。(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陈莉娟,1980年生,女,学士。(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接触和对外界的了解主要依赖媒介。美国学者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家)说,媒介传播能产生强大的效果,是因为它发的信息能协助建构社会现实,提供给受众一种世界观,久而久之,人们便依据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框来界定并修正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电视在众多媒体中的影响力最不可忽视,然而目前电视业普遍存在“收视率”霸权,即“收视率”成为评判电视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面对此现状,有专家提出了“绿色收视率”的概念,成为传媒业界热议的话题。如何让收视率变绿?笔者认为,绿色收视率实现的关键是受众与传播者媒介素养的提高。本文从分析唯收视率的弊端入手,倡导业界认清“绿色收视率”的积极意义,并重点提出了创建绿色收视率重在提高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素养的观点。 一、提高媒介素养,创绿色收视率的紧迫性 媒介素养缺失,唯收视率是图,导致诸多弊端。2001年,由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传播研究所进行的一项针对全国21家省级电视台和省会城市电视台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电视台在节目制播决策中都会考虑收视率因素,且收视率因素所占的比重都超过50%,其中有一半以上超过70%。所有电视台在裁撤或停播节目时,都优先考虑收视率因素。”[1]电视业竞争激烈、对收视率的追求已经到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

附件1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

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浅谈如何提高组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组织素养 面对新制度的出台和指令的下达时,团队中总会有人发牢骚,有人行动慢半拍,有人视而不见,执行不到位。上级来追问时,常拿出一堆借口来搪塞,从而堂而皇之。如果只是个别现象,可能是个人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如果是普遍现象,那就是企业缺乏组织素养。如何提高企业组织素养。对此提出“六字箴言”,即“沟通、站位、谦虚”。 一、沟通 大家都能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开展时却往往忽略了起码的沟通。所以行动前的准备很重要,那么行动前要准备些什么?很多战争片剧情中,战前都会做战士的动员,那么战前动员的目的是什么?鼓舞士气,达成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从而拿下这场战争。 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企业在颁发新制度时,若未能与执行部门或员工沟通,不能做到让大家明白这个制度出台的目的和意义的话,那么这项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思想上不能统一,行动上自然难以统一。 同样的,沟通需要注意场合,注意选择的对象、沟通的方式等。对于企业的不满,工作的不顺等,都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来沟通,而不是冲动的递交一份离职报告或一声不吭自动离职。因为主动沟通,误会得已消除,因为沟通得当,问题得已解决。没有十全十美的,但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企业和人,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本是出于关心,但表达出来却是牢骚、抱怨,最后演变成争吵、打闹、婚变。这都是有悖于自己的初衷。 所以沟通对于生活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站位 很多人经常会把“自己”与“岗位”混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喜好,但个性的张扬和一些喜好对于岗位而言,可能是格格不入的。这时更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从事的岗位,以岗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因为自己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岗位。一个国家领导人如此,一个企业负责人也是如此,一个岗位任职者同样如此。作为个人耍脾气撂挑子,无可厚非,但对于岗位而言,这些行为绝对令行禁止。当我们处于这个岗位上时,就得服从这个岗位,不能任性随意。当我们按岗位要求做到时,也就是“人岗合一”最高境界了。 “站位”的核心就是对岗位职责的充分了解,做到不错位,不缺位。不错位就是做好自己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不去瞎操心。避免上级做下属的事情,A岗位做B岗位的事情,导致自己的事没做好。不缺位就是避免一些事情(所谓岗位职责“死角”)无人问“津”,没有人去做。特别是影响到公司或门店利益上的事情时,如果没有安排人去做,这时我们可以主动去做这个事情,做到“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

如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一、美术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 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美术学科,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和造诣。 (一)美术课程的特殊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 每个学生对美的认识都各不相同,但是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喜欢美的事物。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画画的技巧,更多的应该是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二)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 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水墨画更是世界闻名,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五代时期徐熙的《汀花野竹》,而在民国时期更是有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鼎盛时期。而现在美术更是被应用到各种建筑的建设中,无不充满美感,所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中国美术的渊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美术派系,来进行绘画的创作。 二、美术学科的开展方法 美术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还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让他们把画画当做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 (一)从临摹到自成一派 绘画的技巧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从小我们都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来模仿,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在课堂上亦是如此。老师应该找一些比较符合现代学生品味的绘画代表来给学生们进行模仿。教授美术课程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绘画技巧多样化,与时俱进 我们都知道美术中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绘画技巧,素描、水彩、彩铅、油画等等。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在专业的指导之余,应该多一些由他们自己兴趣出发的绘画技巧。现在,学生都很喜欢漫画漂亮的着色,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或唯美或搞笑,而大多数的中学生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漫画类型,如果可以将这些现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元素加入到美术的学习中,便可以更加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美术的创作中。 (三)将作业的周期延长,而不是一课一画 美术这种特殊的学科,在很多时候需要灵感和兴趣的激发,而并不是我想画就可以画得出来的,所以老师应该适当地延长美术作业的周期,让学生在具有灵感的时候开始画画,这样在画画时他们会感觉到心情愉悦,并且能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加有信心。 三、进行美术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模式单一而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提高自身师德素养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提高自身师德素养 1、充实自己的知识素养。 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2、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 要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展示了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规划自我。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实施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要经受学生的评判。 要平等对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对于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样貌、不同智力的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现过错时,教师不能随意指责、批评甚至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用他们的

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时就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沮丧的心情,一起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就会包容学生的的过失。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要善于自我反思。反思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1.《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功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第三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项目包括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艺术教师、条件保障、特色发展以及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等。学校应在全面总结本校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填写自评报表(见附表)。 第四条自评报表由自评项目、自评内容、自评记录、自评得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部分构成,学校应根据自评项目内容如实填写。 第五条自评结果以分数形式呈现,艺术课程30分,艺术活动20分,艺术教师20分,条件保障20分,特色发展10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10分(加分项目)。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