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001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001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001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001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A.(x﹣1)2+(y﹣1)2=1

B.(x+1)2+(y+1)2=1

C.(x+1)2+(y+1)2=2

D.(x﹣1)2+(y﹣1)2=2

2.(5分)若集合A={x|﹣5<x<2},B={x|﹣3<x<3},则A∩B=()

A.{x|﹣3<x<2}

B.{x|﹣5<x<2}

C.{x|﹣3<x<3}

D.{x|﹣5<x<3}

3.(5分)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y=x2sinx

B.y=x2cosx

C.y=|lnx|

D.y=2﹣x

4.(5分)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如表,采用分层插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类别人数

老年教师900

中年教师1800

青年教师1600

合计4300

A.90

B.100

C.180

D.300

5.(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值为()

A.3

B.4

C.5

D.6

6.(5分)设,是非零向量,“=||||”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5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A.1

B.

C.

D.2

8.(5分)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下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加油时间加油量(升)加油时的累计里程(千米)

5月1日12 35000

5月15日48 35600

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A.6升

B.8升

C.10升

D.12升

二、填空题

9.(5分)复数i(1+i)的实部为.

10.(5分)2﹣3,,log25三个数中最大数的是.

11.(5分)在△ABC中,a=3,b=,∠A=,则∠B=.

12.(5分)已知(2,0)是双曲线x2﹣=1(b>0)的一个焦点,则b=.

13.(5分)如图,△ABC及其内部的点组成的集合记为D,P(x,y)为D中任意一点,则z=2x+3y的最大值为.

14.(5分)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

从这次考试成绩看,

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

②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

三、解答题(共80分)

15.(13分)已知函数f(x)=sinx﹣2sin2.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

16.(13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10,a4﹣a3=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等比数列{bn}满足b2=a3,b3=a7,问:b6与数列{an}的第几项相等?

17.(13分)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

甲乙丙丁

100 √× √√

217 × √× √

200 √√√×

300 √× √×

85 √× × ×

98 × √× ×

(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18.(14分)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

(1)求证:VB∥平面MOC;

(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

(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

19.(13分)设函数f(x)=﹣klnx,k>0.

(1)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证明:若f(x)存在零点,则f(x)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

20.(14分)已知椭圆C:x2+3y2=3,过点D(1,0)且不过点E(2,1)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B两点,直线AE与直线x=3交于点M.

(1)求椭圆C的离心率;

(2)若AB垂直于x轴,求直线BM的斜率;

(3)试判断直线BM与直线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A.(x﹣1)2+(y﹣1)2=1

B.(x+1)2+(y+1)2=1

C.(x+1)2+(y+1)2=2

D.(x﹣1)2+(y﹣1)2=2

【分析】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半径,由此能求出圆的方程.

【解答】解:由题意知圆半径r=,

∴圆的方程为(x﹣1)2+(y﹣1)2=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圆的方程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圆的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

2.(5分)若集合A={x|﹣5<x<2},B={x|﹣3<x<3},则A∩B=()

A.{x|﹣3<x<2}

B.{x|﹣5<x<2}

C.{x|﹣3<x<3}

D.{x|﹣5<x<3}

【分析】直接利用集合的交集的运算法则求解即可.

【解答】解:集合A={x|﹣5<x<2},B={x|﹣3<x<3},

则A∩B={x|﹣3<x<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的运算法则,考查计算能力.

3.(5分)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y=x2sinx

B.y=x2cosx

C.y=|lnx|

D.y=2﹣x

【分析】首先从定义域上排除选项C,然后在其他选项中判断﹣x与x的函数值关系,相等的就是偶函数.

【解答】解:对于A,(﹣x)2sin(﹣x)=﹣x2sinx;是奇函数;

对于B,(﹣x)2cos(﹣x)=x2cosx;是偶函数;

对于C,定义域为(0,+∞),是非奇非偶的函数;

对于D,定义域为R,但是2﹣(﹣x)=2x≠2﹣x,2x≠﹣2﹣x;是非奇非偶的函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首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对称,函数是非奇非偶的函数;如果对称,再判断f(﹣x)与f(x)关系,相等是偶函数,相反是奇函数.

4.(5分)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如表,采用分层插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类别人数

老年教师900

中年教师1800

青年教师1600

合计4300

A.90

B.100

C.180

D.300

【分析】由题意,老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比为900:1600=9:16,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题意,老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比为900:1600=9:16,

因为青年教师有320人,所以老年教师有180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层抽样,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5.(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值为()

A.3

B.4

C.5

D.6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a,k的值,当a=时满足条件a <,退出循环,输出k的值为4.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k=0,a=3,q=

a=,k=1

不满足条件a<,a=,k=2

不满足条件a<,a=,k=3

不满足条件a<,a=,k=4

满足条件a<,退出循环,输出k的值为4.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属于基础题.

6.(5分)设,是非零向量,“=||||”是“”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由便可得到夹角为0,从而得到∥,而∥并不能得到夹角为0,从而得不到,这样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即可找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1);

∴时,cos=1;

∴;

∴∥;

∴“”是“∥”的充分条件;

(2)∥时,的夹角为0或π;

∴,或﹣;

即∥得不到;

∴“”不是“∥”的必要条件;

∴总上可得“”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评】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以及判断方法与过程,数量积的计算公式,向量共线的定义,向量夹角的定义.

7.(5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A.1

B.

C.

D.2

【分析】几何体是四棱锥,且四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结合直观图求相关几何量的数据,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四棱锥,且四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

底面为正方形如图:

其中PB⊥平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

∴PB=1,AB=1,AD=1,

∴BD=,PD==.

PC═

该几何体最长棱的棱长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最长棱长问题,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5分)某辆汽车每次加油都把油箱加满,下表记录了该车相邻两次加油时的情况

加油时间加油量(升)加油时的累计里程(千米)

5月1日12 35000

5月15日48 35600

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为()

A.6升

B.8升

C.10升

D.12升

【分析】由表格信息,得到该车加了48升的汽油,跑了600千米,由此得到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

【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得到该车加了48升的汽油,跑了600千米,所以该车每100千米平均耗油量48÷6=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表格的理解以及对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填空题

9.(5分)复数i(1+i)的实部为﹣1.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

【解答】解:复数i(1+i)=﹣1+i,

所求复数的实部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考查计算能力.

10.(5分)2﹣3,,log25三个数中最大数的是log25.

【分析】运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0<2﹣3<1,1<<2,log25>log24=2,即可得到最大数.

【解答】解:由于0<2﹣3<1,1<<2,

log25>log24=2,

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为log25.

故答案为:log25.

【点评】本题考查数的大小比较,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11.(5分)在△ABC中,a=3,b=,∠A=,则∠B=.

【分析】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再由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得到角B.

【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

即有sinB===,

由b<a,则B<A,

可得B=.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运用,同时考查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属于基础题.

12.(5分)已知(2,0)是双曲线x2﹣=1(b>0)的一个焦点,则b=.

【分析】求得双曲线x2﹣=1(b>0)的焦点为(,0),(﹣,0),可得b的方程,即可得到b的值.

【解答】解:双曲线x2﹣=1(b>0)的焦点为(,0),(﹣,0),由题意可得=2,

解得b=.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焦点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3.(5分)如图,△ABC及其内部的点组成的集合记为D,P(x,y)为D中任意一点,则z=2x+3y的最大值为7.

【分析】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可求z的最大值.

【解答】解:由z=2x+3y,得y=,

平移直线y=,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经过点A时,直线y=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

即A(2,1).

此时z的最大值为z=2×2+3×1=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

14.(5分)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为该班三位学生.

从这次考试成绩看,

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乙;

②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数学.

【分析】(1)根据散点图1分析甲乙两人所在的位置的纵坐标确定总成绩名次;

(2)根据散点图2,观察丙的对应的坐标,如果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总成绩名次大于数学成绩名次,反之小于.

【解答】解:由高三年级267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某班37位学生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与总成绩在全年级的排名情况的散点图可知,两个图中,同一个人的总成绩是不会变的.从第二个图看,丙是从右往左数第5个点,即丙的总成绩在班里倒数第5.在左边的图中,找到倒数第5个点,它表示的就是丙,发现这个点的位置比右边图中丙的位置高,所以语文名次更“大”

①在甲、乙两人中,其语文成绩名次比其总成绩名次靠前的学生是乙;

②观察散点图,作出对角线y=x,发现丙的坐标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数学成绩的名次小于总成绩名次,所以在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中,丙同学的成绩名次更靠前的科目是数学;

故答案为:乙;数学.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散点图的认识;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80分)

15.(13分)已知函数f(x)=sinx﹣2sin2.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

【分析】(1)由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f(x)=2sin(x+)﹣,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即可得解;

(2)由x∈[0,],可求范围x+∈[,π],即可求得f(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

解.

【解答】解:(1)∵f(x)=sinx﹣2sin2

=sinx﹣2×

=sinx+cosx﹣

=2sin(x+)﹣

∴f(x)的最小正周期T==2π;

(2)∵x∈[0,],

∴x+∈[,π],

∴sin(x+)∈[0,1],即有:f(x)=2sin(x+)﹣∈[﹣,2﹣],

∴可解得f(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三角函数的最值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16.(13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1+a2=10,a4﹣a3=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等比数列{bn}满足b2=a3,b3=a7,问:b6与数列{an}的第几项相等?

【分析】(I)由a4﹣a3=2,可求公差d,然后由a1+a2=10,可求a1,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

(II)由b2=a3=8,b3=a7=16,可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及公比,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b6,结合(I)可求

【解答】解:(I)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a4﹣a3=2,所以d=2

∵a1+a2=10,所以2a1+d=10

∴a1=4,

∴an=4+2(n﹣1)=2n+2(n=1,2,…)

(II)设等比数列{bn}的公比为q,

∵b2=a3=8,b3=a7=16,

∴q=2,b1=4

∴=128,而128=2n+2

∴n=63

∴b6与数列{an}中的第63项相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对基本公式应用的考查,试题比较容易.

17.(13分)某超市随机选取1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

甲乙丙丁

100 √× √√

217 × √× √

200 √√√×

300 √× √×

85 √× × ×

98 × √× ×

(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1)从统计表可得,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有200人,从而求得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

(2)根据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有300人,求得顾客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

(3)在这1000名顾客中,求出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1)从统计表可得,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有200人,

故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为=0.2.

(2)在这1000名顾客中,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有100+200=300

(人),

故顾客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为=0.3.

(3)在这1000名顾客中,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为=0.2,

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为=0.6,

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为=0.1,

故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最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8.(14分)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

(1)求证:VB∥平面MOC;

(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

(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

【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OM∥VB,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VB∥平面MOC;

(2)证明:OC⊥平面VAB,即可证明平面MOC⊥平面VAB

(3)利用等体积法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

【解答】(1)证明:∵O,M分别为AB,VA的中点,

∴OM∥VB,

∵VB?平面MOC,OM?平面MOC,

∴VB∥平面MOC;

(2)∵AC=BC,O为AB的中点,

∴OC⊥AB,

∵平面VAB⊥平面ABC,OC?平面ABC,

∴OC⊥平面VAB,

∵OC?平面MOC,

∴平面MOC⊥平面VAB

(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中,AC=BC=,∴AB=2,OC=1,

∴S△VAB=,

∵OC⊥平面VAB,

∴VC﹣VAB=?S△VAB=,

∴VV﹣ABC=VC﹣VAB=.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体积的计算,正确运用线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关键.

19.(13分)设函数f(x)=﹣klnx,k>0.

(1)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证明:若f(x)存在零点,则f(x)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

【分析】(1)利用f'(x)≥0或f'(x)≤0求得函数的单调区间并能求出极值;

(2)利用函数的导数的极值求出最值,利用最值讨论存在零点的情况.

【解答】解:(1)由f(x)=

f'(x)=x﹣

由f'(x)=0解得x=

f(x)与f'(x)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

X (0,)() f'(x)﹣ 0 +

f(x)↓↑

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0,);

f(x)在x=处的极小值为f()=,无极大值.

(2)证明:由(1)知,f(x)在区间(0,+∞)上的最小值为f()=.

因为f(x)存在零点,所以,从而k≥e

当k=e时,f(x)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且f()=0

所以x=是f(x)在区间(1,)上唯一零点.

当k>e时,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所以f(x)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若f(x)存在零点,则f(x)在区间(1,]上仅有一个零点.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导数求单调区间和导数的综合应用,在高考中属于常见题型.

20.(14分)已知椭圆C:x2+3y2=3,过点D(1,0)且不过点E(2,1)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A,B两点,直线AE与直线x=3交于点M.

(1)求椭圆C的离心率;

(2)若AB垂直于x轴,求直线BM的斜率;

(3)试判断直线BM与直线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1)通过将椭圆C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利用离心率计算公式即得结论;

(2)通过令直线AE的方程中x=3,得点M坐标,即得直线BM的斜率;

(3)分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与存在两种情况讨论,利用韦达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解:(1)∵椭圆C:x2+3y2=3,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y2=1,

∴a=,b=1,c=,

∴椭圆C的离心率e==;

(2)∵AB过点D(1,0)且垂直于x轴,

∴可设A(1,y1),B(1,﹣y1),

∵E(2,1),∴直线AE的方程为:y﹣1=(1﹣y1)(x﹣2),

令x=3,得M(3,2﹣y1),

∴直线BM的斜率kBM==1;

(3)结论:直线BM与直线DE平行.

证明如下:

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由(2)知kBM=1,

又∵直线DE的斜率kDE==1,∴BM∥DE;

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1)(k≠1),

设A(x1,y1),B(x2,y2),

则直线AE的方程为y﹣1=(x﹣2),

令x=3,则点M(3,),

∴直线BM的斜率kBM=,

联立,得(1+3k2)x2﹣6k2x+3k2﹣3=0,

由韦达定理,得x1+x2=,x1x2=,

∵kBM﹣1=

=

=

=0,

∴kBM=1=kDE,即BM∥DE;

综上所述,直线BM与直线DE平行.

【点评】本题是一道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题,涉及到韦达定理等知识,考查计算能力,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

高考模拟题复习试卷习题资料高考数学试卷(理科)(附详细答案)(1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5分)已知i是虚数单位,a,b∈R,则“a=b=1”是“(a+bi)2=2i”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5分)设全集U={x∈N|x≥2},集合A={x∈N|x2≥5},则?UA=()

A.?

B.{2}

C.{5}

D.{2,5}

3.(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90cm2

B.129cm2

C.132cm2

D.138cm2

4.(5分)为了得到函数y=sin3x+cos3x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cos3x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5.(5分)在(1+x)6(1+y)4的展开式中,记xmyn项的系数为f(m,n),则f(3,0)+f(2,1)+f(1,2)+f(0,3)=()

A.45

B.60

C.120

D.210

6.(5分)已知函数f(x)=x3+ax2+bx+c.且0<f(﹣1)=f(﹣2)=f(﹣3)≤3,则()

A.c≤3

B.3<c≤6

C.6<c≤9

D.c>9

7.(5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a(x>0),g(x)=logax的图象可能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