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选择题在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

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第一位教师,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

B.孔子认为,儿子出生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

C.“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上帝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

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

C.“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重返乡下

陈忠实

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我买了二十多袋无烟煤和一些吃食,回到祖居的乡村老屋。站在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小院里,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

我的脚下是祖宗们反复踩踏过的土地。我现在又站在这方留着许多代人脚印的小小的院里。我不会问自己也不会向谁解释为什么重新回来,因为这已经是行为之前的决计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字里有一个词儿叫龌龊。我在一段时日里充分地体味到这个词儿不尽的内蕴。

南窗前丁香的枝头尚不见任何动静,倒是三五丛月季的枝梢上暴出小小的紫红的芽苞,显然是春天的讯息,然而整个小院里太过沉寂太过阴冷的气氛,还是让我很难转换出回归乡土的欢愉来。

回到屋里,架在大炉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沏上一杯上好的陕南绿茶,我坐在曾经坐过近20年的那把藤条已经变灰的藤椅上,抿一口清香的茶水,瞅着火炉炉膛里炽红的炭块,耳际似乎萦绕着见过面乃至根本未见过面的老祖宗们的声音。嗨!你早该回来了。

第二天微明,我搞不清是被鸟叫声惊醒的,还是醒来后听到了一种鸟的叫声。隔着窗玻璃望去,后屋屋脊上有两只灰褐色的斑鸠,在清晨凛利的寒风里,一点头,一翘尾,发出连续的咕咕咕的叫声。哦!催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在严寒依然裹盖着的斑鸠的躁动中传达出来了,我竟然泪眼模糊起来。

傍晚时分,我走上灞河长堤。河水清澈到令人忍不住又不忍心用手撩拔。一只雪白的鹭鸶,从下游悠悠然飘落在我眼前的浅水边。我无意间发现,斜对岸的那片沙地上,有个男子

挑着两只装满石头的铁丝笼走出一个诺大的沙坑,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头垛子上,又挑起空笼走回那个低陷的沙坑。那儿用三角架撑着一张钢丝萝筛。他把刨下的沙石一锨一锨抛向萝筛,发出连续不断千篇一律的声响,石头和沙子就在萝筛两边分流了。

我突发联想,印成一格一框的稿纸如同那张箩筛。他在他的箩筛上筛出的是一粒一粒石子,我在我的“萝筛”上筛出的是一个一个方块汉字。现行的稿酬无论高了低了贵了贱了,肯定是那位农民男子的石子无法比兑的。我们就像是社会大坐标的两极,我知道我不会再回到挖沙筛石这一极中去,却无法从这一极上移开眼睛。

转眼间五月来了,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连一块巴掌大的裸露土地都看不到。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瞬间创造出神奇来。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垅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

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柳树,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装,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树。柳叶由绿变青,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得灿灿金黄,张扬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钦佩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尊严。小雪从灰蒙蒙的天空飘下来时,我在乡间感觉不到严冬的来临,却体味到一屡圣洁的温柔,我本能地仰起脸来,让雪片在脸颊上在鼻梁上在眼窝里飘落、融化。直到某一天大雪降至,原坡和河川都变成一抹银白的时候,我抑制不住某种神秘的诱惑,在黎明的浅淡光色里走出门去。在连一丝兽蹄鸟爪的痕迹也难见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脚印,听脚下的厚雪发出铮铮铮的脆响。

某个晚上,瞅着月色下迷迷蒙蒙的原坡,我却替两千年前的刘邦操起闲心来。他从鸿门宴上脱身以后,是抄哪条捷径便道逃回我眼前这个原上的营垒的?刘邦驻军在这个原上,遥遥相对灞水北岸骊山脚下的鸿门,我的祖居的小村庄恰在当间。也许从那个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宴会逃跑出来,刘邦慌不择路翻过骊山涉过灞河,从我的村头某家的猪圈旁爬上原坡直到原顶,才嘘出一口气来。无论这逃跑如何狼狈,并不影响他后来打造汉家天下。

我在读到历代诗人咏灞桥的诗集时,大为惊讶,白鹿(或灞陵)这道原,竟有数以百计的诗圣诗王诗魁都留了绝唱和独唱。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是最坦率的一首,也是最通俗易记的一首。一目了然可知白诗人在长安官场被蝇营狗苟的龌龊惹烦了,干脆骑马到白鹿原头逛去。

我在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两年。夏日一把朝椅,冬天一抱火炉,傍晚到灞河沙滩或原坡草地去散步。当然,每有一篇小说散文写成,那种愉悦,相信比白居易纵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正是原下这两年,是我近八年以来写作字数最多的年份,且不说优劣。我愈加固执一点,在原下进入写作,便进入我生命运动的最佳气场。

(摘自陈忠实《白鹿原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开篇,既交待了时间,又暗示了新生活的开始。

B.作者写“不会问自己也不会向谁解释为了什么重新回来”,表现了他面对现实时的迷茫和此时的无助。

C.文中萦绕在作者耳际的老祖宗们的声音,其实是作者心声的外显,反映出他回归自我的觉醒。

D.白鹿原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自然的宁静和丰收的悸动,这些都成为作者创作的源动力。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回到老屋,既照应了题目,又引发了作者的情思,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文章用乡下男子筛石子与作者码汉字进行对比,突出乡下人讨生活的不易,流露出作者的悲悯之情。

C.作者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描写花鸟杨柳、金麦红苕、银白雪野、迷蒙月夜,细腻而形象。

D.文章最后一段既是对开头作者重返祖居老屋原因的回答,又是对他重返乡下生活的总结,突出白鹿原对作者的影响。

8.本文采用了情感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4分)

9.本文写刘邦、白居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金主亮死,耿京聚兵山东,为掌书记,即

劝京决策南向。绍兴

..三十二年,奉表归宋,授承务郎,改差江阴佥判。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辟江东

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绍熙二年,起福建提点刑

...狱.。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犷易乱,帅臣空竭,急缓奈何!”至是务为镇静,未期岁,积镪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贾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则盗贼可以无虞。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闽王殿”。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

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

...,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B.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C.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D.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代男子20岁拟字,女子不可拟字。名、字和号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联系。

B.绍兴:南宋皇帝赵构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提点刑狱:宋代特有官职名称,主要掌管刑狱之事,对本路的各级官员实施监察。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又被称为曲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带奏表归顺南宋,被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

B.辛弃疾担任滁州知州时,适逢百姓受到战火的波及,他先后出台了减轻赋税,安顿流离失所的百姓,训练民兵等政策。

C.辛弃疾处理福州盗贼之事还未实施就被台臣王蔺弹劾,说辛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

D.辛弃疾在长沙为帅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颇有感叹并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接着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4分)

(2)遂丐祠归。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4分)

14.辛弃疾是如何解决福州盗贼之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 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②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 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渤澥:渤海的古称。15.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

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

C.“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

16.本诗与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调动听觉、视觉来描写乐声由宛转流畅变为冷涩不畅。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句子是: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两句对仗工整,气势雄健,表现了军容之盛及将士们作战前的高昂情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9分)

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使奈良成为日本文化的________之一。奈良正仓院珍藏了一把名为“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的唐代琵琶。螺钿是一种手工艺品,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松菊等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该琵琶的紫檀面板上有一幅螺钿质图案,图案的下半部分为人骑骆驼弹琵琶。弹琵琶者应为来自中亚一带的石国胡人。胡人骑骆驼弹琵琶奔驰的图案,正是“丝绸之路”开拓以来,中亚、西亚人们争相进入中原的形象再现。图案的上半部分为五只祥鸟绕树飞翔,与弹琵琶图案结合,可谓______,让人感到琵琶声充盈整个画面,构成动静结合的美妙意境。可以说,这把五弦琵琶既是大唐“丝绸之路”______的艺术写照,也是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显示了中国古代乐器的_______以及“丝绸之路”的广泛影响力。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发源地相得益彰崛起精美绝伦

B. 发祥地相得益彰崛起美轮美奂

C. 发祥地天衣无缝繁盛精美绝伦

D. 发源地天衣无缝繁盛美轮美奂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螺钿是一种手工艺品,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松菊等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的。

B. 螺钿是一种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树木等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的手工艺品。

C. 作为一种手工艺品,螺钿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树木等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

D. 螺钿是一种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松菊等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手工艺品。

20. 下列材料,可支持文中“弹琵琶者应为来自中亚一带的石国胡人”这一推断成立的一项是(3分)

A. 弹琵琶者卷发,鹰钩鼻子,鼻根与前额连在了一起,而唐朝汉人的鼻根是在两眼中间。

B. 弹琵琶者的琵琶为“五弦曲项琵琶”,《旧唐书·音乐志二》说:“曲项者,亦本出胡中。”

C. 弹琵琶者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北齐“黄釉乐舞图瓷扁壶”上的石国胡人相貌高度相似。

D. 石国胡人擅长音乐,周朴《塞下曲》有“石国胡向碛东,爱吹横笛引秋风”的描述。

21.下面是光明中学60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光明中学60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光明将迎来建校60周年诞辰。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聚力光明,励志复兴”为主题于2020年12月4日在龙城市复兴区人民路60号(本部校区),隆重举行学校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

诚邀社会各界宾朋光临,期待广大校友重返我校!

特此公示,敬祈传达。

光明中学

2020年9月30日

22.下面是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标识图案,标识色彩为金色。请写出除下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 分)

高三开学已三个多月了,为提高同学们的作文能力,高三(13)班进行了一次特别作文课——困惑与分享。主持人语文科代表先请同学说说作文的苦恼。王同学说自己两年多来作文大都是四十三四分,没有什么长进,很是着急;李同学说平日里也积累了不少素材,考场上却没有几个用得上;张同学说对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自己一直摸不着头脑……。针对上述问题,科代表请几位作文一直较好的同学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课后,同学们感觉有收获。

同为开学了几个月的高三学生,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自拟主标题,以“我的作文经验”或者“我的作文困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材料1第二段原文说“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并非“都”“发展”;B项,材料二开头一段原文仅仅对“述”的古今含义做了客观摘录,并未说古代的含义被现代含义“所取代”;C项,材料二第二段在对《中庸》中这句话的分析阐述时只是说“‘述’表达了‘孝’的德性”,但这句话并不包含这两者“统一”的意思。

2.B 解析:“三年之丧”是古代礼制, 早于孔子,只是孔子对这一礼制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并非是他提出来的。

3.C 解析:要正确选出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语句,首先要明确材料二的主要观点。从阅读材料二不难发现,这段材料主要是就孔子的“孝”展开论述的,而论述的中心就是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因此,该题提供的四个选项只有C项可以作为这一论点的论据。A 项,强调要拥有真理;B项,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D项,只是就孝顺父母宗亲而言的。

4.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论证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

评分标准:答出1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3点给4分。如第①点只答出“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第②点只答出“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也算对;第③点必须答出具体的论证方法.答出两种方法也可,但必须包含“类比论证”,否则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5.①"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②但教学中偏重继承,限制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又有局限性。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得6分。两点必须是从“积极”和“局限”两个方面来回答。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B (B项“表现了他面对现实时的迷茫和此时的无助”错误,因为这已经是作者之前计划好的,所以没有迷茫和无助。)

7.A(A项,“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误,全文情感基调是处于变化中的,情感最初心里感觉酸酸的,然后白鹿原的风光与历史给作者带来诸多的体验,最后作者体会到创作的喜悦。)

8.(1)情感线索:作者重返乡下,最初心里感觉酸酸的,生活过程中,白鹿原的风光与历史给作者带来诸多的体验,最后作者体会到创作的喜悦,情感的变化贯穿全文。(2)时间线索:文章写原上风景时从初春写到冬季,然后从现在的白鹿原写到历史的白鹿原,思路清晰。(4分。情感线索、时间线索各2分,划线处为得分点。)

9.①借古抒怀,借刘邦表达“过程中的狼狈并不影响最后的成功”的思想,借白居易表达“远离现实的嘈杂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的思想;②增加文章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气息;③从现在的白鹿原写到历史的白鹿原,由现实到历史,再到最后的感悟,“我愈加固执一点,在原下进入写作,便进入我生命运动的最佳气场”,承上启下,思路清晰。

(6分。共三点,每点2分,划线处为评分依据。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B(“士人”做主语,前面断开,排除CD。“察之”“信然”的主语都是“辛弃疾”,排除A。原文翻译为:在长沙为帅时,士人有投诉考试官胡乱录取了第十七名《春秋》答卷,辛弃疾查出事实确实这样,索取第二榜的《春秋》答卷反复审阅,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11.A(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便可拟字。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联系。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12.D(有两处错误,一是“在长沙为帅时”应改为“为大理卿时”,二是辛弃疾对宰执说了此

事,皇上才下诏赐吴交如银绢。)

13.答案:(1)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重点实词:雅、重、荐,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重点实词:丐祠归、进,各1分,句意2分)

14.答案:(1)他致力于安抚百姓,积累大量钱财。(2)到广南买粮,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粮,以备有患。(3)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军队并严格训练。(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金主完颜亮死后,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他担任掌书记,于是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带奏表归顺南宋,授予承务郎之职,改任江阴佥判。乾道六年,升为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战火毁坏,村落城池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议定军队屯垦。受聘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非常器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后,极力推荐辛弃疾,认为他充满正气,有雄才大略。绍熙二年,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曾经代任主帅,常常叹道“:福州前面临海,是盗贼藏身之所,上四郡的百姓顽劣粗野容易造反,而帅府空虚,一旦情况紧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他致力于安抚百姓,不到一年,积累钱财达到五十万缗,库房匾额写“备安库”三个字。他认为闽中地少人多,年岁歉收,就到广南买粮,现在幸好连年丰收,宗室及军人来粮仓买米,于是就拿出卖给他们,等秋天价贱时,用备安库的钱买入二万石,这样就有备无患。又想造万套铠甲,招募强壮者补充军队,严格训练,那么盗贼就不再是忧患。此事未及施行,台臣王蔺弹劾他用钱像泥沙,杀人像草芥,早晚会端坐在闽王殿上称王。于是辛弃疾请求辞官回家。(后来)晋升枢密都承旨,未赴任就去世。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在长沙为帅时,士人有投诉考试官胡乱录取了第十七名《春秋》答卷,辛弃疾查出事实确实这样,索取第二榜的《春秋》答卷反复审阅,启封一看,名字是赵鼎。辛弃疾生气地说:“佐国元勋,只有忠简一个人,怎么又出了一个赵鼎!”他把考卷扔在地上。又看《礼记》答卷,辛弃疾说:“看他的议论,定是豪杰壮士,此人不可失去。” 启封一看,是赵方。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没有棺材入殓,辛弃疾感叹“:身为列卿而如此贫困,真是廉洁耿介之士啊!”他赠送财物帮助办了丧事后,又对宰执说了此事,皇上下诏赐吴交如银绢。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死时,他的学说正遭禁止,门生朋友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不朽的是名声流传万世。谁说您已去世,您令人敬畏,如同活在世间!”

辛弃疾非常善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15.D(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不一致,是雄健壮美)

16.①多感官描写。“百里闻雷震”“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分别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来表现钱塘潮声势巨大,惊心动魄。

②侧面表现。通过观潮的人来侧面表现钱塘潮,写人们听潮、出观、待潮、观潮、观感,层层渲染,来表现钱塘潮的奇观。

③比喻。“惊涛来似雪”通过比喻手法,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

④夸张。“百里闻雷震”运用夸张手法,写出遥闻潮声有如雷霆,表现出大潮的壮观。

⑤虚实结合。“百里闻雷震”,虚写潮声如雷,想象大潮的壮观;“惊涛来似雪”,是实写,正面写大潮的雄奇伟丽。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17.(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8.C(第一空要辨析:“发源地”多指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后借指事物发端所在;“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文中指的是文化领域,所以此处用“发祥地”更恰当。第二空要辨析:“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天成,没有破绽。综合文意可知,文中说上下两部分图案合在一起并不是为了突显彼此的好处,而是为了强调二者完美融合组成一幅富有内涵的图案,所以此处用“天衣无缝”更恰当。第三空要辨析:“崛起”意为突起、兴起,与“丝绸之路”搭配不够贴切;“繁盛”意为繁荣兴盛,文中认为图案是中亚、西亚人们争相进入中原的形象再现,“争相进入”呈现出繁荣兴盛景象,所以此处用“繁盛”更恰当。第四空要辨析:“精美绝伦”意为精致美妙,没有可以相比的;“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综合文意可知,此处旨在突出古代乐器的精美,而美轮美奂使用对象多为房屋、装饰、布置等,所以此处用“精美绝伦”更恰当。)

19.B(文中画横线句子有结构混乱和不合逻辑两处语病。首先是前一分句说“螺钿是一种手工艺品”,后一分句本该用判断句或名词性短语补充说明“是什么样的手工艺品”或“这一手工艺品是怎么做的”,但后一分句却用“用贝壳薄片制成……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这一动词性短语,导致前后分句结构混乱衔接不起来。其次是“松菊”与“花草”概念有交叉,且句中“人物、鸟兽、花草”均为集合概念,而“松菊”为非集合概念,并列不合逻辑。A、D两项的修改,都没有解决“松菊”与“花草”并列不合逻辑的问题,故排除。C项,“螺钿是用…… 形象镶嵌在器物表面”一句缺少宾语中心词,故也可排除。B项对两处语病都进行了恰当的修改,且表述通顺合理。)

20.C(A项,材料指出弹琵琶者的长相与唐朝汉人不同,就逻辑而言,与唐朝汉人长相不同并不意味着就是石国胡人,因为弹琵琶者也可能是其他人种,故A项无法支持文中的推断。B项,材料指出弹奏者的琵琶出自胡地,就逻辑而言,弹胡人的琵琶并不能推出弹奏者就一定是胡人,因为弹琵琶者也可以是其他人种的人,故B项无法支持文中的推断。D项,材料指出石国胡人擅长音乐,就逻辑而言,并不能反推出擅长音乐的人就是胡人,因为其他人种的人也有擅长音乐的,可见D项也无法支持推断的成立。C项,材料指出弹琵琶者和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的北齐时期文物上的石国胡人相貌高度相似,分析这一材料可知,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出石国胡人的容貌特征有考古实物——北齐“黄釉乐舞图瓷扁壶”可证,二是指出弹琵琶者的容貌和考古实物上石国胡人的相貌高度吻合,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两层意思构成了推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是可以推出“弹琵琶者应为来自中亚一带的石国胡人”这一结论的。)

21.①“诞辰”改为“华诞”;②“更好地”前面加“为了”;③“我校”改为“母校”;④“公示”改为“公告”;⑤“传达”改为“周知”。

22.(1)构图要素:标志充分运用了中国书法的技巧,形象像中文里的“丝”字,又像中文里的“路”字。(2分)

(2)①两个字用一个连续的笔画写完,象征着“丝路”的旅程是崎岖的,艰难的;②从汉朝开始,“丝路”精神从来没有中断过;③处理成金色光影的效果,寓意着“一带一路”的金光大道将会越走越宽广。(4分,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23.略。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七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蹙(cù)恻隐(yǐn)孝悌(dì) B.忖度(cǔndù)辟谣(pì)褊狭(piān) C.便嬖(biànbì)商贾(ɡǔ)豚犬(tún) D.庖厨(páochú)挟嫌(xié)畜养(xù) 解析A.“悌”应读“tì”;B.“度”应读“duó”,“褊”应读“biǎn”; C.“便”应读“pián”。 答案D 2选出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 A.盖亦反其本矣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B.皆欲赴愬于王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无以,则王矣今王田猎于此 解析A.盖—盍,刑—型;B.愬—诉,罔—网;C.由—犹;D.以—已,田—畋。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②而良人未之知也③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④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解析①为被动句,②为宾语前置句,③④均为判断句。 答案C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嵋巅绝:横流、横穿 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述说 C.今王鼓乐于此鼓:敲鼓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 解析C.鼓:演奏。 答案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 ? ? ? ? 家邦 于 以御 至于兄弟 刑于寡妻 此极也 于 夫何使我至 , , ② ① B. ?? ? ? ? ? ? 不用力焉 , ②然则然则一羽之不举 乐 ①臣请臣请 为 言 C. ?? ? ? ? ?? 与与 独何②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之俱俱学,弗若之 ①虽 D. ?? ? ? ? ? ? 本矣 ②盖亦反 庶几乎①王之好乐王之好乐甚 其 其 解析A项两个“于”均为表动作趋向的介词,“到”。B项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介词,“因为”。C项第一个“与”,介词,“和、同”;第二个“与”通“欤”,疑问语气词。D项第一个“其”,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 答案A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人弓箭各在腰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2019年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 黄振萍 传统中国有一套发达的监督系统。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所谓“钱粮刑名”),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具有公私领域杂糅的特点。传统中国的官员具有“道德一政治”两重功能,那么对官员的监督也就有了两个维度。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即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言官选任尤为严格。言官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谏诤和封驳,纠举百官,肃清吏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器识远大,学问赅博。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责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总之,言宫的选任在官员选任体系中属于最为严格的范围。 在选任程序上,一般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途径,在洪武之后,通过科举的考选成为主流。但是,通过科举之后的任命程序。言宫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幸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考核的标准主要有除革奸弊、审理冤枉、扬清激浊等,非常完备。 言官尽职尽责,对皇帝也不放过。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使得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士气高扬,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物理)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 物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上。 2.选择题在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7题,每题4分,共28分) 1.如图所示,有a、b两条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横坐标为t,纵坐标为v,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若横坐标为t,纵坐标为S/t,a、b两物体均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横坐标为t,纵坐标为a,图象交点对应的时刻两物体速度可能相同 D.若物体在平面上运动,横坐标为水平位置x,纵坐标为竖直位置y,交点表示a、b 两物体相遇 2.子弹恰能依次穿过3块紧贴在一起的厚度分别为3d、2d和d的木板(即穿过第3块木板后子弹速度减小为零)。设子弹在木板里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依次进入木板之前的速度之比为3:2:1 :6 B.子弹依次进入木板之前的速度之比为1:3 C.子弹依次通过各木板所需的时间之比为3:2:1 :6 D.子弹依次通过各木板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3 3.按压式圆珠笔内装有一根小弹簧,尾部有一个小帽,压一下小帽,笔尖就伸出来。如图所示,使笔的尾部朝下,将笔向下按到最低点,使小帽缩进,然后放手,笔将向上弹起至一定的高度。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则笔从最低点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的动能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量等于笔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总和的增加量 C.笔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一直减小 D.笔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 语文 2011年5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分) A.潜.能/虔.诚祷告杳.然/纷至沓.来予.取予求/予.人口实 B.牛腩./赧.然一笑盲.从/病入膏肓.半身不遂./犯罪未遂. C.针灸./赳.赳武夫篡.权/编纂.词典妄自菲.薄/四月芳菲. D.挑剔./梯.山航海叱咤./姹.紫嫣红感冒症.候/对症.下药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平型关大捷”,一个中学历史考试经常喜欢考核的名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但有些东西听的次数多了,不免有些许逆反心理。纪录片《我的抗战》“伏击”这一集所有亲历者的记忆,都是从一场石破天惊的大雨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去哪儿,唯一清楚的就是天亮后要去打仗,打鬼子。60多年后,关于平型关大捷,课本上伟大意义一二三四说得泾渭分明。但在课堂上苦心孤诣等着下课的学生们,你们真的了解这场战斗吗?你们可否知道,为了这场被誉为“抗战第一胜”的伏击战,我们的战士究竟付出了

华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综合测试(一)(英语)

华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做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 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NNOUNCEMENTS At the Newton Public Library REGISTER FOR A SUMMER OF STORIES Sign up and receive your reading log at the Circulation Desk. Record books you read over the summer and have a parent sign next to each title. The top five readers will receive prizes such as gift cards, magazine subscriptions, and movie tickets. TEEN ZONE RESOURCES Look to the Teen Zone’s “Ready Reference” corner for al l the help you need to locat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Ms. Frye, the librarian, will share tips on keyword searches to find interesting information about certain books. You must have a signed parent permission slip before using the computers. Access is limited to 30 minutes and is on a first-come, first-served basis. EVENTS Poetry Session Monday, June 16 6:00-8:00 P.M. Teen poets can be literary celebrities for a night by reading their original work at this special event.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encouraged to attend and show their support. A few original poems may be selec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next library newsletter. Food and drinks will be provided.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 一、(9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qì)合隽.(juàn)永市侩.(kuài)碑帖.(tia)浑身解.(xia)数 B.饮.(yìn)马烜.(xuǎn)赫机械.(jia)狡黠.(xiá)循规蹈矩.(jù) C.羞赧.(nǎn)沉疴.(kē)尽.(jǐn)管埋.(mán)怨满目疮.痍(cāng)D.箴.(zhēn)言璞.(pǔ)玉谙.习(ān)挟.(xiá)制垂涎.(xián)三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经过近半年的整治修理 ..,满堂客家大围重新展现出雄浑朴实的气势和精致高雅的韵味。 B.广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涉嫌违法用工行为进行 专题探讨,争取完善整个劳动保障体系,从而 ..堵住“盲点”。 C.重庆“钉子户”事件,老百姓有指责开发商的,有声援“钉子户”的,有觉得政府 无能的,有批评法院判决不公的,各种言论,不一而足 ....。 D.只要是别人对他唱赞歌,即使是说得牛头不对马嘴 ......,他也很高兴,马上就放松了警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3分) A.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B.唱歌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且还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所以唱歌是让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 C.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体力干活,所以蜂农用人造养料、高能食品等喂养蜜蜂,严重损害了蜜蜂的健康,使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D.当上级宣布我们新闻报道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21分) 封德彝,名伦,渤海郡人。初,萧荐封德彝于上皇,上皇以为中书令。及上即位,为左仆射,德彝为右仆射。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而.亲德彝,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庚辰,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前世唯皇子及兄弟乃为王,自余非有大功,无为王者。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 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 ..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江西师大附中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复习过程

江西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命题人:胡敬民熊名甲袁若民周庆阳谭立义何筠生罗时来 审题人:熊名甲2009.10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钟鼓馔.(zhuàn)玉荆杞.(qǐ)觳觫.(sù)便嬖.(bì) B.商贾.(gǔ)云集干瘪.(biē)纰缪.(miù)联袂.(mì) C.清风夜唳.(lì)朝暾.(dūn)欢谑.(xuè)聚讼.(sòng) D.扪.(měn)参历井詈.(lì)骂莅.(lì)临愆.(qiān)期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招摇撞骗一望无垠妄费心机肆无忌惮 B.蓬荜生辉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动辄得咎 C.惨绝人寰缄口不言磬竹难书心怀叵测 D.望风披靡脍炙人口蜂涌而上短小精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都是有口皆碑 ....的铁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B.新加坡政府未雨绸缪 ....地采取行动,抑止了房产业价格的飞涨。 C.罗浮宫里那些琳琅满目 ....的旷世奇珍,无不记载着艺术家的成功与荣誉。 D.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怎样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呢?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记忆的广度,记忆的速度,记忆的长久性,记忆的准确性。 B.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任何人,无论他头上“光环”多么耀眼,在法律面前,也是一个“普通公民”。 C.他写一个人物,常常要一年、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 D.朱老总最爱兰花,有人说他平生两大爱好——一是篮球,二是兰花。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香山老人的传说里,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香山。 B.为了掌握修理国产和进口家用电器的技术,他钻研了几十万字的学习资料,并四处拜师求教。 C.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D.对于每一个文学品种和每一个作家,文学评论家应该加强史的观念和线索,注意其发展变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济学家们常常以“荷兰病”来警示经济和发展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过分依赖的危险性。 荷兰是上世纪50年代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其他工业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的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而在我国,煤炭资源省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煤炭产量,除了增加煤炭的输出,还将与煤炭相关的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及深加工、大型坑口发电厂等作为鼓励发展的产业,享受含税用户优惠电价和各种税费减免,结果就是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而市场本身也会强化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因此,煤炭资源省份可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当煤炭资源枯竭时,其经济将陷入困境,这就是通常比喻的“荷兰病”和“资源诅咒”。 煤炭资源输出并不一定就有“荷兰病”。问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单一。此外,“荷兰病”多发

广东省广州市2020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2017.3 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第1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王阳明说“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恩到孟子。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议论剀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此理塞宇宙”。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日:“圣人之学,心学也。”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

浙江省衢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衢州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 1.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刚刚过去的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演员楚原也是一位成就斐(f ěi)然的导演。有人说张彻的阳刚与金庸的豪迈最为相符,楚原的阴翳(yì)与古龙的鬼谲则是绝配。 B.古人形容长得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沉鱼落雁”,形容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而患上“语言贫乏症”的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矮穷矬(cuó)”“颜值低”。 C.面对信息泄露、徇(xùn)私舞弊、数据造假等隐患,只有让行业监管水平和个人风险防范意识同步上升,才能真正筑牢安全堤坝,让各种违规行为无空可钻、无机可乘(chèng)。 D.《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bú)术原著,也是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易经》道出种种人生“失态”,让人领悟:其实只有多一点自律,方能少一些悔撼和聒(guō)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甲]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的一个京城竞无人去守。 [乙]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挺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小时的功夫 ..。此人是一个英雄。”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稗. 官野史 ...上看到的。[丙]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 怎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 ....的外交谈判。 ..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和折冲樽俎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功夫 B.稗官野史 C.不只 D.折冲樽俎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首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发射成功,据介绍,该卫星的发射、研制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总投入接近五百万元人民币。 B.有专家指出,清洗白衬衣时,切忌不要使用漂白剂,因为漂白剂虽能使衣物变白,但也会让衣物纤维变硬变脆,从而损伤衣物。 C.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程中,一批地方高校经过探索和研究,找准了自身定位,凸显了办学特色,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D.从接受粮农组织的单向发展援助,到农业开发和粮食安全领域开展双向合作,中国的减贫实践开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3分)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菜肴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①,包括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其口味也具有很大的不同,人们常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②。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

湖南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

2020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20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 得分: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 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亦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孔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冀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孔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蓧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十

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十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宣纸渲染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 B.谥号对峙臆测恃才傲物苦心孤诣 C.调研凋零啁啾忸怩作态风流倜傥 D.角色侥幸矍铄矫枉过正咬文嚼字 解析A.“渲”读“xuàn”,其余均读“xuān”;B.“谥”“恃”读“shì”,“峙”读“zhì”,“臆”“诣”读“yì”;C.“调”读“diào”,“凋”读“diāo”,“啁”读“chóu”,“忸”读“niǔ”,“倜”读“tì”;D.“角”“矍”读“jué”,“侥”“矫”“嚼”读“jiǎo”。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虚无缥缈鹿绒出奇致胜 B.滥觞励精图治蠕动望文生义 C.葱茏相濡以沫布署惊滔骇浪 D.繁琐指手画脚融会昭然若解 解析A.“绒”应为“茸”,“致”应为“制”;C.“布”应为“部”,“滔”应为“涛”;D.“解”应为“揭”。 答案B 3下列各句方括号中的逗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访办的同志说,一天之内,他们就把收到的来信郑重地转给了各有关部门[,]这种务实的作风值得赞扬。 B.这样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实际情况如何[,]最后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首

先需要调查研究。 C.北京的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颐和园和天坛[,]苏州的古典园林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高架路和轻轨线就要通车了,”总指挥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同志们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解析A.方括号内的逗号改为句号,使句意明晰。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彪炳青史,流芳百世,必将为世人永远景仰。 (2)新标点符号指的是,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到现在的标点符号系统。 (3)为了保证水资源不被污染,有关法规规定,沿河的工厂不得把工业污水到河里。 A.风范沿用排泄 B.风范延续排泄 C.风尚沿用倾泻 D.风尚延续倾泻 解析风范:风度、气派;风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排泄:使雨水、污水等流走;倾泻: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齐人之妻对齐人的举止不可理喻,便暗中跟踪,终于揭穿了齐人的鬼把戏。 B.梁襄王是个志大才疏、胸无城府的平庸君王,故孟子以浅显的道理启发他。 C.《齐桓晋文之事》篇幅很长,我们学习时切忌目无全牛、断章取义,而应整体把握。 D.孟子主张轻徭薄赋,让民众休养生息,所以,他以攘鸡的寓言劝说废除关市之征。

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三)(理综)

华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年级月考(三) 理科综合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监考老师。 相对原子质量H l T 3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腔上皮细胞用盐酸处理后,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 B.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都可以生成CO2 C.线粒体中有DNA和RNA分布,可发生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可看到线粒体由双层膜构成 2.科学家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滤液接种到健康鸡体内,诱发了新的肉瘤,后来从肉瘤中提取出一种RNA病毒,命名为Rous病毒。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滤液中的致癌因子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Rous病毒的化学组成与染色体相同 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3.如图为细胞中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图。己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合成起始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起始密码子 B.多个②结合在①上可使每一条肽链的合成时间大大缩短 C.若P肽段功能缺失,肽链可继续合成,但无法分泌到细胞外 D.据图可知②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精品解析:广东省佛山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语文试题(原卷版)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CAT)(二) 语文(全国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的戏剧大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团圆结尾。这种“大团圆”结尾的结构模式,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元朝的民族压迫和吏治腐败深深地刺痛着报国无门的文人,于是大批公案豪侠剧面世。作家们用戏剧赞扬英雄、鞭笞小人,揭露阴暗、摒斥腐败,以此来宣泄内心的不滿与愤懑。然而,这种鞭挞似乎于现实并无太大的影响,他们就把这种扶危济世的现象加以美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以苦开头,以乐结束,用惩恶杨善的结尾,使戏剧洋溢出了浓厚大团圆色彩。如《窦娥冤》中先借窦娥的冤屈揭露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结尾用窦娥的平反昭雪来表达贪官污吏受到惩治的美好愿望。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就借用大胆的夺张和想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是元代文人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方法。 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长期压抑在人们心头的封建礼教的磐石随之松动,被压抑的情感多少得以宣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在各种爱情婚姻剧作中得以实现。如《西厢记》《倩女离魂》等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艰辛曲折之后获得团圆,表达了作者对礼教的不满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到了明清两代,思想文化专制愈演愈烈,许多作家把创作转向了神仙道化剧。比如《宝剑记》和《鸣凤记》,尽管是反映沉痛的历史,最终都还是正义被伸张而邪恶被惩治,既批判了政治黑暗,也留了个光明的尾巴。而婚恋剧(如《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则更强烈地反映了作家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戏曲与诗、词、文等雅文学不同,它属于市民俗文学的范畴。戏曲能否搬上舞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众态度的制约。剧作家和演员的经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剧本来维持。因而,戏剧作品更倾向于娱众,中国的老百姓大多善良厚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遭受了冤屈难以讨回公道,舞台上的善得善报,恶得恶果的故事便成为了他们心理的安慰。“如果连舞台上的一点正义的呼声都失去了,那么这些戏剧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老百姓花钱看戏的目的就是“找乐”,是消愁,是追求心理的愉悦和精神的享受。至于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他们的愿望。大概正因为如此,从原本《会真记》到后来的《西厢记》、从原本《霍小玉传》到《墙头马上》才发展出了喜剧的结局。 文学可以影响读者,给人以教育。奖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又使作品成了缓和社会矛盾的工具。同样,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2021年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三)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从现有资料看,中国人的福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逐渐形成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的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关于福的观念,基本上是在五福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福文化的内涵主要有衣食、长寿、平安、多子孙、修德、和谐等。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文化有着至远至深的影响,对儒家的福文化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福文化的本质。周代福文化是儒家福文化的源头。周人认为上天是福祉的赐予者,天子和诸侯谨慎修德,通过祭祀和民众的呼声将天子之德上达于天,上天就会赐予百姓福祉但周人又认为,上天赐予福祉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周人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周人认为福主要表现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儒家福文化在继承周人寿考、多子嗣、家族显耀等观念的基础上,将忠君、孝道等联系起来。《礼记.祭统》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可以看出,儒家在福文化内涵中增加了顺、备的含义。儒家认为只要做到上顺于天,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就会受到福的眷佑,就会一顺百顺。同时,福与顺又是在儒家定义的“亲亲尊尊” 等级秩序框架内得到实现的。 民间福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各种民俗中都有表现。民间福文化大多与普通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表达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民间福文化主要有:一是丰收.民以食为天,对丰收的渴望和丰收后喜悦的表达是民间福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如《诗经》中《小雅?楚茨》云:“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二是婚恋。婚恋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人们借以表达幸福感的一种形式。《周礼》记载昏仪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些流程虽然烦琐,但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美好祝福。三是节日仪式。民间福文化还体现在一些具有仪式感的节日中,如春

华南师大附中等2011年高考喜报

华附、省实、广雅、执信、六中、二中等2011年高考喜报 华南师大附中2011年高考喜报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届朋友、学生家长鼎力支持下,我校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奋力拚搏,取得了2011届高中毕业班工作的一流业绩,在36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预录资格的基础上,共有451名应届毕业生参加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取得了斐然成绩。现将我校2011年高考情况通报如下: 一、“一本”(重点)上线率 “一本”(重点)上线人数396人,占我校参加考试总人数的87.80%。其中理科类“一本”(重点)上线率89.54%;文科类“一本”(重点)上线率81.4%。 二、总平均分 理科类考生总平均分605.7分,高出“一本”(重点)线37.7分。 文科类考生总平均分602.2分,高出“一本”(重点)线22.2分。 三、高分层情况 1.理科类考生有14人进入全省总分前100名,有66人进入全省前925名(640分以上),占我校考生的18.6%。 2.文科类考生有4人进入全省总分前100名,有21人进入全省前786名(625分以上),占我校考生比例21.6%。 3.我校有3名理科考生排位进入全省前10名,他们是 黄得——总分699分;陈玥——总分692分;廖顺睿——总分690分。 4.单科高分情况 语文——陆诗夏143分外语——黄琨147分理数——李少堃147分 文数——张祎129分文综——邱瑜266分理综——黄得284分;潘柏林284分 在此,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们和全体教职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各级领导、社会贤达和学生家长表达衷心感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1年6月27日热烈祝贺2011华大中考保证班取得优异成绩 天河五山路华师科技大楼三楼315室(地铁3号线:华师E出口右侧,从华师科技大楼3、4号楼梯口上去) 华南师大附中2011年高校预录情况 2011年高校保送生工作已经尘埃落定,我校高三学生在学校的高效组织和有效指导下,表现突出。他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思维品质,全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广大高校的高度认可,近三分之一的高三同学顺利通过了自主招生笔试与面试,成功获得高校加分,35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预录的资格。具体情况如下: 高校预录情况: 高三1班(30人) ?李少堃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曾慕辙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李怀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谢晓楠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王直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喻怡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雷若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袁浩博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汤子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黄元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郑宇柱北京大学工学院 ?黄哲豪北京大学心理学院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

广东省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一)

广东省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一)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五线谱.菩.萨果脯.风尘仆仆.返璞.归真 B.车辚辚.窗棂.零.乱高屋建瓴.模棱.两可 C.晶.体管菁.华旌.旗泾.渭分明兢.兢业业 D.栖.息地收讫.修葺.休戚.与共同仇敌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阻挠飞扬跋扈白壁微瑕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B.讴歌墨守成规事必恭亲出奇不意,攻其不备 C.昵称众口烁金励精图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D.愤懑所向披靡声名狼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B.巴黎第七大学的尚德兰,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过张伟,李锐,王蒙的小说和北岛,杨炼,顾城的诗歌。 C.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还中看。 D.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 ....,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 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C.董事长,不是我们叫穷,也不是不把钱借给你,我们公司确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 D.你别以为我在贬低丈夫,他对艺术呀,那是擀面杖吹火 ....。 .....——一窍不通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A.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B.最近,有个轰动红学界的消息从北师大传出,一位女博士生在该校图书馆意外发现一部前人从未提到过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C. 付出的时候,不要期待任何回报,否则一颗心老是牵挂着结果,反而更难有收获。 D.干旱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我国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和其它经济损失占气候灾害损失的50%左右。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 ①才感到喝茶有兴趣②才有兴趣去喝它③你若读不出味道来④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