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

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 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4)

李本强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

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5)

李本强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 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6)

李本强

13. 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 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19.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温养心脉,以维持其运行气血的功能。称为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温养肺和呼吸道,以维持其呼吸和发声的功能。称为出喉咙而司呼吸。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

23. 津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4. 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并称为“五神脏”。

25. 气与血的关系,通常概括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包括: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7)

李本强

26. 气与津液之间关系,包括: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27.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8.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如手太阴肺经等。

29.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30.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1.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①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②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③躯干部位: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足阳明经行于前(即胸腹面)、足太阳经行于后背、足少阳经行于身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则均行于腹面。

④循行于腹面的经脉,其排列顺序,自内向外为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8)

李本强

32.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和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手足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手足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相为表里的经脉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而络肺;足少阴属肾络膀胱,足太阳属膀胱络肾等。

33. 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1.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2. 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3.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5. 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9)

李本强

6. 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7. 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8.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9.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10.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

11.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2.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13. 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

14. 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5. 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16. 七情内伤致病特点:

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17.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0)

李本强

18.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19. 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一是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或夜间痛甚;二是肿块,外伤于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痛;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成癥积,按之痞块,固定不移;三是出血,血色多呈紫暗,并伴有血块;四是色紫暗,久瘀可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症;五是肌肤甲错,或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20.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1.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2.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

23. 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

24. 合病与并病: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而出现病证。

25. 感邪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

26. 实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27. 虚的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28. 真虚假实,即“至虚有盛候”。“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1)

李本强

29. 真实假虚,即“大实有羸状”。“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

30. 正虚邪恋: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31.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32. 阳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证。

33. 阴偏胜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病证。

34. 阳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35. 阴偏衰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36. 阴盛格阳

①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③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2)

李本强

37. 阳盛格阴

①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③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38.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

39. 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40. 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

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41.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2. 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

如血虚的经闭、肾阳虚的尿少癃闭、脾虚的纳呆和脘腹胀满病证、年老或久病精血津液不足的便秘等,均应以补益药进行治疗。

43. 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如食积所致的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病证。其治疗可分别采用消导泻下、清热泻下、活血祛瘀,以及清利膀胱湿热等方法,即属“通因通用”之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3)

李本强

44. 急则治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应先止痛;如肝病基础上的臌胀腹水,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则当先治标病腹水;又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 “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46. “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7.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8. 因地制宜——“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均应紧急止血以治标,待血止再缓治其本。

45. “阳中求阴”,即在补阴时应适当配用补阳药。

46. “阴中求阳”,即在补阳时应适当配用补阴药。

47.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48. 因地制宜——“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剪贴报 (整理资料指导)》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剪贴报(整理资料指导)》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节课教师主要从资料的整理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本课中,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方法、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与设想: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剪贴报是整理资料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2)探究制作剪贴报的材料,初步了解制作剪贴报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学会设计、制作、美化简单的剪贴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践的方式了解制作剪贴报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点: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美化简单的剪贴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剪贴报样品 学生准备:制作剪贴报所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平日里,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常常会需要在课前搜集、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对于搜集到的资料是如何整理的呢? 2、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制作剪贴报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制作剪贴报。(板书课题) 二、剪贴报欣赏、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1、说到剪贴报,可能有的同学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剪贴报。谁能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剪贴报? 2、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份自己制作的手抄报,请大家分组探究,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磁性物理复习资料

磁性物理 一、名词解释 1.元磁偶极子:指强度相等,极性相反并且其距离无限接近的一对“磁荷”。 2.磁场强度H:为单位点电荷在该处所受的磁场力的大小,方向与正磁荷在该处所受磁场 力方向一致。 3.磁矩:磁偶极子磁性大小方向可以用磁矩来表示,磁矩定义为磁偶极子等效的平面回路 的电流和回路面积的乘积,即 4.磁化强度(M):是描述宏观磁体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5.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6.磁化曲线:表示物质中的磁场强度H与所感应的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 7.磁滞回线:在磁场中,铁磁体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用曲线来表示,当磁化 磁场作周期性变化时,铁磁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是一条闭合线,这条闭合线叫做磁滞回线。 8.磁化率:表征磁介质属性的物理量。 9.磁导率:又称导磁系数,是衡量物质的导磁性能的一个物理量,可通过测取同一点的B、 H值确定。 10.退磁场:有限几何尺寸的磁体在外磁场中被磁化后,表面将产生磁极,从而使磁体内部 存在与磁化强度M方向相反的一种磁场,起减退磁化的作用,称为退磁场H d。 11.交换能(F ex):电子自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 12.磁晶各向异性能(F k):铁磁体内晶体场对轨道电子间的作用、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自旋 磁矩间的耦合效应所产生的能量。 13.磁应力能(Fδ):铁磁体内磁性和弹性(形变)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能量(又称为磁弹性 应力能)。 14.退磁场能(F d):铁磁体与其自身所产生的退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15.静磁能(F H):铁磁体与外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 16.磁致伸缩现象:铁磁晶体由于磁化状态的改变,其长度或体积都要发生微小的变化,这 种现象叫磁致伸缩现象。 17.磁畴:指铁磁体材料在自发磁化的过程中为降低静磁能而产生分化的方向各异的小型磁 化区域。 18.自发磁化:磁有序物质在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由于近邻原子间电子的交换作用或其他 相互作用,使物质中各原子的磁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呈现有序排列而达到的磁化,称为自发磁化 19.技术磁化:技术磁化阐述的是关于铁磁质在整个磁化过程中磁化行为的机理,即阐明 了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畴是通过何种机制逐渐趋向外磁场方向的。 20.畴壁:各个磁畴之间的交界处称为畴壁。 21.畴壁位移:在有外场作用下,自发磁化方向接近于H方向的磁畴长大,而与H方向偏离 较大的近邻磁畴相应缩小,从而使畴壁发生位置变化,这个磁化过程称为畴壁位移22.磁泡:在消磁状态下,若外加向上的磁场,随着磁场强度增加,向下的磁畴逐渐减小, 从达到某一磁场强度开始出现圆柱状磁畴,由于其形状有如泡状,故称其为磁泡。23.Neel壁:磁矩平行于薄膜表面逐渐过渡。特点:畴壁面上无自由磁极出现,保证了在 畴壁上不会产生退磁场能,也能保持畴壁能为极小;但是在晶体的上下表面上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表面磁荷。 24.Bloch壁:磁矩的过渡方式始终保持平行于畴壁平面。特点:畴壁面上无自由磁极出现, 保证了在畴壁上不会产生退磁场能,也能保持畴壁能为极小但在晶体的上下表面上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表面磁荷。 25.单畴颗粒:大块材料以多畴结构最为稳定,只有在很强的外磁场作用下,才被磁化至饱 和,整块材料的磁矩基本上取同一磁化方向,近似于一个单畴。 26.居里温度:磁矩的有序排列由于热扰动被完全破坏时的温度。(磁滞回线对温度是很敏 感的,特别是铁磁体,由于其自发磁化对温度的相关性,造成磁滞回线相对于温度变化的一系列特征。)铁磁性材料的自发磁化M s在居里点T c发生磁性转变,T c以下为铁磁性,T c以上铁磁性消失。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 ppt word版 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磁性材料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磁性材料术语解释及计算公式 起始磁导率μi 初始磁导率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B/H )在磁化曲线始端的极限值,即 μi = 01μ× H B ?? ()0→?H 式中 μ0为真空磁导率(m H /7104-?π) ?H 为磁场强度的变化率(A/m ) ?B 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T ) 有效磁导率μe 在闭合磁路中,如果漏磁可忽略,可以用有效磁导率来表示磁芯的性能。 e μ = Ae Le N L 20?μ 式中 L 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H ) N 为线圈匝数 Le 为有效磁路长度(m ) Ae 为有效截面积 (m 2) 饱和磁通密度Bs (T ) 磁化到饱和状态的磁通密度。见图1。

Hc H 图 1 剩余磁通密度Br(T)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通密度。见图1。 矫顽力Hc(A/m)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磁芯继续被反向磁场磁化,直至磁感应强度减为零,此时的磁场强度称为矫顽力。见图1。 损耗因子tanδ 损耗系数是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者之和。 tanδ= tanδh + tanδe + tanδr 式中 tanδh为磁滞损耗系数 tanδe为涡流损耗系数 tanδr为剩余损耗系数 相对损耗因子 tanδ/μi 比损耗因子是损耗系数与与磁导率之比: tanδ/μi(适用于材料) tanδ/μe(适用于磁路中含有气隙的磁芯) 品质因数 Q

品质因数为损耗因子的倒数: Q = 1/ tan δ 温度系数αμ( 1/K) 温度系数为T1和T2范围内变化时,每变化1K 相应的磁导率的相对变化量: αμ= 1 12μμ-μ.12T T 1- 式中 μ1为温度为T1时的磁导率 μ2为温度为T2时的磁导率 相对温度系数αμr(1/K) 温度系数和磁导率之比,即 αμr = 211 2μμ-μ.1 2T T 1- 减落系数 DF 在恒温条件下,完全退磁的磁芯的磁导率随时间的衰减变化,即 DF = 212 121μ1T T log μμ?- (T2>T1) μ1为退磁后T1分钟的磁导率 μ2为退磁后T2分钟的磁导率 居里温度Tc (℃) 在该温度时材料由铁磁性(或亚铁磁)转变为顺磁性,见图2。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文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师实施指南八: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的记录及原始资料的积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评价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到活动结束的时候用量化的分数来判定活动的结果和收益,而是通过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需要对活动过程及原始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包括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 音像制品(录音带、光盘、软盘等);实物(标本、模型等)。这些原始资料,既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过程记录及原始资料积累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1.确定人员,制定记录任务,进行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需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式,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面面俱到的人,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最好空间,让他的优点更优,特长更特,这就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爱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工阶段,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调整。比如,在确定活动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小组的时候,就要动员 和说服那些责任心强、记录能力强、细心仔细的同学加入,并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梳理。对前几次记录要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而这种培训是在记录的现状中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说教。 2.教师以身示范提供样本记录需要记什么?怎么记?简单地说就是记载活动过程和结果。可是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还是不会记录。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同时进行一份记录,这个记录包括学生前期提出哪些了问题、归纳成哪些研究小专题、计划怎么开展活动、分组分工情况、各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细节记录)、教师的感受等等。教师的记录要图文并茂,简洁而美观,把绘画、图表、文字等综合起来,为学生做好范例。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记录作为样本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如何做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记什么、怎么记,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如何做研究,传达一种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方式设计,明晰活动过程 通常可采用表格式、日记式、过程式等方式来进行记录。

磁力和磁力矩的计算

第6章 磁力的计算 由理论力学可知,体系在某一方向的力和力矩等于在该方向的能量梯度,可表达为: i i i W T q W F θ??=??= , (6-1) 式中,W —为体系的能量,i q —在i 方向的坐标,i F —i 方向的力,T —作用在θ方向的力矩,θ—旋转角。 1.吸引力的计算 1) 气隙能量有解的表达式: 22μg g g L A B W = 或π 82 g g g L A B W = (6-2) 由上式得吸引力: 2 2μg g A B F = (6-3) 式中,F —吸引力()N ,g B —气隙磁密( )2 m Wb ,g A —板面积()2 m ,0 μ—真空磁导率()m H 7 10 4-?π 2) 如果气隙较大, g B 不均匀,能量表达式由(3)得引力应为: π 82g g A B F = (6-4) 式中,F —吸引力() yn d ,g B —G ,g A —2 cm 。 为了计算方便,将上式化为: g g A B F 2 4965??? ? ??= (6-5) 式中,F —kgf ,g B —G ,g A —2 cm 。 dV B W g ???=0 2 21 μ (6-6) dV 为气隙体积元,积分在全部气隙中进行,如果1≠r μ时,0μ应改为0μ0r μ,此式由计

算机求出W ,再由 i q W ??求出i F 。 3) 也可不先求W ,直接按下式求出磁吸引力F : ??? =s d p F (6-7) F ——作用于磁体上的磁吸引力; s ——包围该物体的任意表面; p ——作用于该表面上的应力; p 的表达式为: ()n B B B n p 20 0211μμ-?= (6-8) n ——沿积分表面s 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B ——磁感应强度矢量 4) 下面介绍05RC 与铁氧体之间的磁吸引力。 试验证明,在永磁体直径D 等于高度m L 时,吸引力最大。故假定1=≠D L m ,此时,气隙磁密g B 可用下列公式(注:此法由磁核积分法导出)。 ?????? ? ??????? ??? ??+- =2 11D L D L B B g g r g 在磁力试验中发现永磁体的C B H 也起作用,故将上式改为: ???? ?? ? ?????????? ??+- =2 11D L D L H B B g g C B r g (6-9) 例,求两个铁氧圆环之间的吸引力。两环的磁特性和几何尺寸为: G B r 3500= , e C B O H 2250= , cm d 0.5Φ=外 , cm d 2.3Φ=内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整理)

主题活动一我的小书包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使学生认识爱护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用语言表达自己书包的特征与外形。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爱护自己的书包和保持自己的书包干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包的的作用。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老师总结 (三)画一画小书包 1、老师叫学生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2、学生描述书包的样子。 3、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五、板书设计: 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颜色:黄色红色蓝色蓝色和红色 形状:长方体正方体 大小:很大中等很小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画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画自己的小书包,并知道怎样正确背书包。 2、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画一画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画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评点学生的作业。 (二)把画得好的拿到学习园地去展览。 (三)学习“开阔视野”。 1、老师教读课文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彻彻底底的医学本科教材.作为中国医学/哲学的文化瑰宝,中医理论在中国社会的演进上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她系统的科学观点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深深影响了每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正是如此,我才打算读一读中医的入门书籍,通读之后发现它所蕴涵的思想是如此的有冲击力,我深深的被他的魅力所折服。 《中医基础理论》一书,分为9章,系统的介绍了古代经典中医理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中医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学说为基础。它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为或阴或阳。阴阳两性是相互对立却又统一的整体。凡属发热、表面、上升、光明等即为阳;反之则为阴。而且不仅事物整体可以又阴阳之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可有阴阳之分。总之,阴阳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又发现了五行学说。五行是阴阳的再分化,用以描述不同的脏腑的行为特性。就这样阴阳、五行就组成了中医的哲学基础。 至于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则是中医理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中医不是完全照搬解剖学结论,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创举。说它是创举,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体现了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系统论。在中医看来,人体甚至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系统内部、系统和系统之间都时时刻刻相互影响着。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医学中的疾病转移、变化规律。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里论和研究方法。也许,他的研究方式和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很大差异,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医对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医再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中将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疾病过程中的 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异病同治, 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料》教学设计

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料》教学 设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料》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料,教学设计,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料》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合作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有利于调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感悟。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一定的信息分类处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大量的资料,面对这些材料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是一个不得不学习的内容。本课对学会整理资料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剖析,培养同学们良好地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本课通过多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形成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信息处理学习兴趣深厚,是上好本节课的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欠缺,对综合实践课的组织以及如何分类、整理资料都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们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原因。 2、了解我们对资料进行整理的方法。 3、能使用计算机分类管理自己的文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入课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竞学、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出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体验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对资料分类的兴 趣。 2、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整理能力,提升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本课重难点:重点:整理资料难点:分类资料四、教学策略建议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参加本节活动课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激励评价相结合。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电法、磁法公式整理

专业公式 一. 电法 t ρ:平行于良导体时的电阻率 t ρ:平行于良导体时的电阻率 mn j :测量电极MN 间的电位差 mn ρ:MN 间的岩石的平均电阻率

n:参加取s ρ平均值的个数 m:设计时的无位均方相对误差 (1)系统质量检查:采用均方相对误差M 来衡量精度 数据的视电阻率之差,即: si ρ?=si ρ?-' si ρ _si ρ:某检查观测的算术平平均只值,即 _si ρ= 2 ' si si ρρ+

i V :原始观测电位值 'i V :检查观测电位值 的极化场电位差,2V ?:断电瞬间 (3).观测质量:(一) 异常区 采用均方相对误差(q M ): n :检查观测点的总数 q M ≤7% (以激电观测为主时, 电阻率观测质量要求可降为7%) (4).正常背景区(采用均方误差q ε来衡量): () n n i si si q 21 2 ' ∑=-= ηη ε 通常要求q ε ≤0.4~0.5 (5).异常下限(sx η): N sb sx )5.2~5.1(+=ηη

sb η:(可用s - η值) 观测值 n :观测点(块)数 (3).测定数目N 超过30时,可绘出电参数分布曲线 第一步:分组。由标本块数n ,由分组数与标本块数的关系曲线 查的,每组间隔s x ?或g x ?分别 测定极化率时采用算术坐标。s x ?:每组η的间 g x ?: 每组ρ值在对数坐标上的距离间隔 第三步:绘图: 以每组块数在总块数中的百分比即频率为纵坐标

14. 交流激发极化法:(1).视频散率( (6)观测精度要求: 一,f ρ 的精度要求 A :单点相对误差(%5±<δ) B : 全区的质量评价(采用平均相 对误差%4

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料》教学设计

中学八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学会整理资 料》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直接感受。教材的设计和知识呈现的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合作探究学习的操作程序,有利于调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感悟。这节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一定的信息分类处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大量的资料,面对这些材料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是一个不得不学习的内容。本课对学会整理资料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剖析,培养同学们良好地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 本课通过多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形成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信息处理学习兴趣深厚,是上好本节课的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欠缺,对综合实践课的组织以及如何分类、整理资料都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我们对资料进行整理的原因。 2、了解我们对资料进行整理的方法。 3、能使用计算机分类管理自己的文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入课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竞学、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出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体验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对资料分类的兴

趣。

2、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整理能力,提升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本课重难点: 重点:整理资料 难点:分类资料 四、教学策略建议 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参加本节活动课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激励评价相结合。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书签、计算机中文件、多媒体课件。 2.学具准备:课前通过上网等方式,搜集资料整理方法的相关 信息,搜集关于国庆节的资料(图片、文本等) 3.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网络教室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 1、同学们,下面两张图片是我们班同学课桌资料摆放的照片,请观察一下,你会有什么发现?(展示课件第一页:摆放资料杂乱的课桌与摆放资料整齐的课桌) 2、同学们去书店买过学习资料吗?下面的两个书店哪个更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书籍(展示课件第二页:摆放资料乱的书店与摆放资料整齐的书店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