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花卉产业报告

花卉产业报告

花卉产业报告
花卉产业报告

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项目2010年进展情况反映

2011-01-11 07:29 文章来源:会泽县商务局信息科采摘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依托单位大理州园艺工作站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隶属大理州农业局。单位主要承担全州蚕桑、花卉、蔬菜、茶叶等专业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1人,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2人。技术人员年富力强,年龄、专业结构合理,技术储备较强。

(二)项目的实施依据

茶花、兰花、高山杜鹃花等名特花卉,是滇西地区特色十分鲜明的优势资源。在云南省花卉大省建设的战略构架中,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是全省花卉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大理州为其主要发展布局区。目前大理州特色花卉种植户已达2.5万户,年度成交额逾10亿元。但是特色花卉生产尚处于传统的庭院小规模经营,小生产、小流通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色花卉产业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迅速转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开发,从而实现培植富民兴州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

2009年省州科技会商中,省科技厅领导以及省相关部门领导到大理州进行调研,大理州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大理州州长亲自向省领导汇报了大理州拟申报的重点项目,省州领导对项目承担重点单位实地进行了考察,项目承担单位也作了认真深入的汇报,在众多备选项目中,大理州园艺工作站主持申报的“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项目经多次论证后得到充分肯定,确定为2009年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州市党政一把手工程大理州委书记项目,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花卉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花卉产业是近20年世界最迅猛发展的种植产业之一。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花卉消费也保持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增长,花卉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世界上有一定条件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大树品牌,大搞营销,建立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实行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花卉系统生产与经营。

2、花卉产业是云南省重点培植的新兴产业

“九?五”以来,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支持下,云南省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与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目前全省花卉业总产值已突破60亿元,并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花卉大省地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明确指出:“用20年左右时间,把花卉业建成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的重点新兴产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市场中心”。

3、大理州是云南省地方特色花卉的主要发展区

大理州地处横断山脉南端,“三江并流”区下游流域,是中国兰花、云南山茶、高山杜鹃等特色花卉的著名产区,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中国兰花在云南,云南兰花在大理”、“云南山茶甲天下,大理茶花冠云南”、“大理是世界杜鹃花的故乡”等多种美誉。

通过中外专家评审的《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将大理州列为地方特色花卉发展主要布局区,指出在重视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地方特色花卉,尽快实现特色花卉商品化,拓展国内国际特色花卉市场。

4、特色花卉产业已列入大理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

2006年1月大理州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快特色花木产业发展的意见》,特色花卉产业已列入大理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

5、云南省特色花卉产业化滞后问题亟待改善

兰花、茶花和杜鹃花是世界最负盛名观赏花卉。特别是云南山茶,以枝叶葳蕤、花大色艳,耐寒长寿而著称,为珍贵茶花品种,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是昆明市市花,有“省花”之称。但是,多年来,无论茶花,还是滇西特产的莲瓣兰等地方名特花

卉,都深藏民间,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小生产、小流通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全省花卉产业快速发展和花卉第一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云南特色花卉产业滞后问题亟待改善。

6、增加名特花卉旅游景观的紧迫性

旅游业是大理州支柱产业之一,大理以“风花雪月”四景著称,但作为“风花雪月”重要内容之一的“花”却一直深藏民间,到大理旅游者不无遗憾不能一睹花的风采。丰富和提升大理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增强大理旅游的内在吸引力,顺利实现2010年接纳1000万人次海内外旅游者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大理地方特色花卉产业发展,以充分展示“风花雪月”的自然魅力。

7、走产业化商品生产道路的紧迫性

十多年来,以兰花、茶花为典型的滇西特色花卉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宏观调控与引导不足,市场发育程度低。纵观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经验、教训,明确发展优质低价商品花卉的宏观指导思想,走产业化商品开发之路,是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保大理地方特色花卉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8、相关技术领域在国内外均有较好发展趋势

突出优势,实现特色资源的产业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世界各地分享世界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也是世界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项目以实现云南山茶、滇西莲瓣兰及滇西特产高山杜鹃的产业化开发为目标,国内外其它地区因没有相应的资源基础,因此尚未有相关的报道。类似的相关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下:

(1)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台湾省及广东省组织华南特产国兰品种类墨兰的规模化商品开发,目前台湾省每年向韩国及日本出口商品墨兰2000多万株,广东省每年出口200多万株。

(2)近年,广东省部份企业,将广东特产杜鹃红山茶开发为特色园林树苗商品盆花上市,产品供不应求。

(3)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科技部支持下,河北省燕赵园艺研究所,从德国引入高山杜鹃(杂交种)种苗及盆花生产技术,达年生产5000多盆高山杜鹃商品盆花,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每年批量从德国及比利时进口高山杜鹃盆花,但从2008年起,国家已禁止从国外进口高山杜鹃盆花,因此,高山杜鹃国产化要求十分迫切。

(四)项目的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1、项目的基本性质

本项目是2009年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党政一把手工程书记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充分体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技部门科技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证明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政府科学引导和扶持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广大种植户为基础,形成“科技+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达到科技、企业、农户共赢的目标。

2、主要内容

项目实施期三年,2009年9月-2012年12月。主要内容为:完善特色花卉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完成茶花、国兰、高山杜鹃盆花及园林茶花、高山杜鹃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编制;完善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快速成形技术及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对项目合作单位花卉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2050人次;完成15万盆茶花、国兰、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及3.0万株园林茶花、园林杜鹃生产;建立2-3个外销窗口;生产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700万元,新增税金148.0万元,新增利润1560万元;带动特色花卉种植户2000户,户均增收1500元,花农新增收入300万元。

3、涉及范围

项目由大理州园艺工作站承担,参加单位有:大理兰国花业发展有限公司、大理博达园艺花卉有限公司、大理天赐花卉有限公司、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涉及科技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基地以大理市为主,技术辐射兰花、茶花、杜鹃花传统栽培县及省内外。

二、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

(一)项目主要建设任务

1、建立健全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科技支撑体系,增配必要试验研究设施,组织特色花卉资源保护、产业化研发、标准化生产示范与技术培训。(1)开展茶花、国兰、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及园林茶花、高山杜鹃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编制;(2)完善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快速成形技术并示范;(3)完善茶花、兰花、高山杜鹃商品盆花轻型基质栽培试验研发,完善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扩大栽培示范;(4)完善特色园林绿化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并示范推广。(4)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特色花卉

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加强对企业、种植户的科技支撑力度。

2、整合资源,建立特色花卉产业化生产体系,转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组织特色花卉规模化商品生产。运用多年来项目单位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创新技术,实施特色花卉标准化商品开发.采用现代化生产设施,规模化生产中低档滇西莲瓣兰商品盆花,实现滇兰产业化开发。引进国内外高山杜鹃良种,自主创新组培快繁技术,在最适宜区实施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形成国内最大的高山杜鹃产业化生产基地。完成15万盆特色花卉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5万盆茶花、5万盆国兰、5万盆高山杜鹃);完成3.0

万株园林茶花和园林杜鹃生产(1.0万株园林茶花及2.0万株园林杜鹃)。

3、建立外销窗口,健全特色花卉对外营销体系。特色花卉茶花、兰花、高山杜鹃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强旺,昆明、北京、广州是国内三个主要花卉批发市场,计划先在这三地建立滇西物色花卉营销窗口2-3个,逐步扩大,最终在国内乃至国外实现产品销售。

(二)项目投入情况

项目总投入2971.00 万元,其中:省科技经费投入265万元(2009年度85万元,2010年度120万元,2011年度6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2706万元。

(三)项目的绩效目标

1、总目标:完善特色花卉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完成茶花、国兰、高山杜鹃盆花及园林茶花、高山杜鹃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编制。完善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快速成形技术及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对项目合作单位花卉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2050人次;完成15万盆茶花、国兰、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及3.0万株园林茶花、园林杜鹃生产;建立2-3个外销窗口;生产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700万元,新增税金148.0万元,新增利润1560万元;带动特色花卉种植户2000户,户均增收1500元,花农新增收入300万元。

(1)技术指标

①完成茶花、国兰、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及园林茶花、园林高山杜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编制。

②完善大理州园艺站国内首创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快速成形技术(组合盆栽技术),使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周期缩短2年,盆花花期延长30-40天。

③利用大理州园艺站国内首创的新型轻便基质栽培技术,进一步完善茶花、兰花、高山杜鹃商品盆花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并推广应用。

④申请发明专利4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3篇;项目承担单位实现人才培养晋升职称5人;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培训50人次;对花卉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2000人次。

(2)经济指标

建立高效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完成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中心示范样板0.2万盆及示范生产4.8万盆,在原销售收入100万元基础上新增销售收入750万元,新增税金30万元,新增利润200万元。完成兰花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5万盆,在原销售收入3000万元基础上新增销售收入1500万元,新增税金60万元,新增利润750万元。完成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5万盆,在原销售收入800万元基础上新增销售收入750万元,新增税金30万元,新增利润300万元。完成1.0万株园林茶花及2.0万株园林杜鹃生产,在原销售收入500万元基础上新增销售收入700万元,新增税金28.0万元,新增利润310万元。项目带动特色花卉企业在原销售收入4400万元基础上新增销售收入3700万元,新增税金148万元,新增利润1560万元。带动特色花卉种植户2000户,户均增收1500元,花农新增收入300万元。

2、分阶段目标

(1) 2009年9月—2010年12月:项目承担单位大理州园艺站完善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配试验研究设施;进一步开展特色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科技试验研究;利用大理州园艺站国内首创的新型轻便基质栽培技术,进一步完善茶花、兰花、高山杜鹃商品盆花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并推广应用;开展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中心示范样板0.2万盆展示。建立特色花卉产业化生产体系,转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组织特色花卉规模化商品生产,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好科技指导与技术培训,指导好项目合作单位完成滇西地方特色花卉茶花、兰花、高山杜鹃产业化商品生产基地500亩建设,完成茶花2万盆、兰花2万盆、高山杜鹃盆花2万盆,园林茶花0.5万盆、园林杜鹃1.0万盆的示范栽培。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培训20人次;对花卉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1000人次。

(2) 2011年1月—2011 年12 月:在第一阶段项目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科技试验研究,完成特色花卉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编制,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项目承担单位继续加强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好科技指导与技术培训,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完成茶花3万盆、兰花3万盆、高山杜鹃盆花3万盆,园林茶花0.5万株、园林杜鹃1.0万株的生产示范栽培;开展特色花卉市场调研与外销窗口建设2-3个。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培训30人次;对花卉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1000人次。

(3)2012年 1 月— 2012 年 12月:结合前两个阶段的项目实施,全面高质量完成项目内容,最终达到:1、完善特色花卉科技研发基地建设;2、完成茶花、国兰、高山杜鹃盆花及园林茶花、高山杜鹃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品标准编制。完善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快速成形技术及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3、完成5万盆茶花、5万盆国兰、5万盆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4、完成1.0万株园林茶花及2.0万株园林杜鹃生产;5、建立2-3个外销窗口;6、生产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700万元,新增税金148万元,新增利润1560万元;带动特色花卉种植户2000户,户均增收1500元,新增收入300万元。全面完成项目检查、总结及验收工作。

(四)预期的主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生产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700万元,新增税金148万元,新增利润1560万元;带动特色花卉种植户2000户,户均增收1500元,新增收入300万元。

2、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不仅保护物种、美化生态环境,为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及生产示范,推进滇西地方特色花卉产业快速发展上新台阶,同时解决大理市郊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问题,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

三、2009年9月-2010年9月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一)计划目标及完成情况

1、计划目标:(2009年9月—2010年12月)

项目承担单位大理州园艺站完善大理特色花卉产业化开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增配试验研究设施;进一步开展特色花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科技试验研究;利用大理州园艺站国内首创的新型轻便基质栽培技术,进一步完善茶花、兰花、高山杜鹃商品盆花栽培基质的科学配方并推广应用;开展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中心示范样板0.2万盆展示。建立特色花卉产业化生产体系,转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组织特色花卉规模化商品生产,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好科技指导与技术培训,指导好项目合作单位完成滇西地方特色花卉茶花、兰花、高山杜鹃产业化商品生产基地500亩建设,完成茶花2万盆、兰花2万盆、高山杜鹃盆花2万盆,园林茶花0.5万盆、园林杜鹃1.0万盆的示范栽培。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培训20人次;对花卉种植户开展科技培训1000人次。

2、完成情况:(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25日止)

严格按《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办法(暂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及省州相关政策法规、实施单位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1)项目承担单位大理州园艺工作站项目实施情况:

①获2009年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云南山茶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②申请专利获得受理2项:云南山茶花组合盆栽方法(200910095038.0),一种云南山茶无土栽培基质(200910095041.2)。③大理州园艺站科技研发基地增配部分试验研究设施:遮荫棚、嫁接设施、简易试验设施等。④新收集茶花、杜鹃品种98个,丰富特色花卉品种资源。⑤正在开展多项试验:兰花、茶花、杜鹃花新型轻便基质筛选栽培试验;兰花、茶花、杜鹃花病害防治试验;兰花、茶花、杜鹃花肥料试验;茶花种苗繁育嫁接新方法试验;高山杜鹃商品盆花整形试验;高山杜鹃快速繁育试验;高山杜鹃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

⑥开展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中心示范样板2000盆展示。⑦对项目合作单位三个企业和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进行科技服务技术指导20次,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及农业技术人员培训40人次,联合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农民培训1050人次。

(2)项目参加企业及专业合作社项目实施情况:

①由三个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共完成滇西地方特色花卉茶花、兰花、高山杜鹃产业化商品生产基地500亩建设。②大理兰国花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情况:基地建设120亩,高档温室大棚建设2048㎡;云南莲瓣兰种苗收购12000苗;接待农业方面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农民共计5650余人次,接待国内外兰花爱好者、专程考察团和兰友约3万余人次,培训农民760人次,为我省利用高科技发展高效精致农业做出了典型示范作用。完成兰花标准化盆花扩繁20800盆。③大理博达园艺花卉有限公司完成情况:基地建设300亩,基本完成基地硬件设施的水路、电路的改造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和设施改造:开挖蓄水塘4个﹙规格为50×50×3米﹚,增加蓄水量30000方;安装高效节水自动喷灌系统,总装管道4.0万米,喷头800个;修复灌溉引水沟渠3000米;改

造高压电线800米。新建4个遮荫大棚共40050平方米;培训农民115人次;示范栽培园林茶花40000株,园林杜鹃10000株;是2010年计划15000株的333.3%,茶花商品盆花种苗生产16000株,高头嫁接云南山茶名贵品种培育高规格园林茶花示范生产150株(地径10-20公分)。④大理天赐花卉有限公司完成情况:基地建设50亩,培训农民75人次;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示范栽培65000株。⑤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完成情况:基地建设30亩;开展高枝嫁接培育商品茶花280株;开展小砧芽接培育茶花种苗试验两套;开展茶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2万株;培训农民100人次;茶花商品盆花示范种植10180盆,种苗生产10000株。

(二)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项目省扶持资金共265万元,2009-2010年度共投入205万元。

2009年度项目经费85万元已于2009年12月底到大理州园艺工作站账户,当月大理州园艺工作站按项目计划任务安排、具体实施内容难易成度、实施单位具体情况根据计划任务书要求及时将相应项目经费下达给项目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三个企业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大理州园艺工作站要求各实施单位严格按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请科技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指导。

2010年度项目经费120万元已于2010年10月到大理州园艺工作站账户,2010年12月已由省州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农业主管部门联合对项目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再次进行年度检查,项目实施进展顺利,超额完成第一年度计划任务要求,已于2010年12月25日前按原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将2010年度项目资金下达给各合作单位。

(三)项目财务管理及执行情况:

财务管理制度健全,项目主持单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均有财务人员,项目由财务人员严格按财务管理制度专人管理,严格执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暂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会计法》、省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省州项目专项管理账务制度。

四、 2009年9月-2010年9月绩效目标实现的评价

(一)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的对比

1、项目承担单位大理州园艺工作站绩效目标实现的评价:

(1)专业技术进步及培养人才情况: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得专业受理2项,获得2010年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人,获得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申报推广研究员1人,晋升高级农艺师职称2人,推荐省委联系专家2人,新招聘花卉专业技术人员1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2)大理州园艺站科技研发基地增配部分试验研究设施建设:按时完成计划。

(3)茶花、杜鹃新品种收集98个,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4)开展10项试验: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5)中心示范样板建设:开展茶花标准化商品盆花中心示范样板0.2万盆展示,按时完成年度计划。

(6)开展科技培训:对项目合作单位三个企业和一个花卉专业合作社进行科技服务技术指导20次,对项目合作单位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及农业技术人员培训40人次,联合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农民培训1050人次,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2、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绩效目标实现的评价:

(1)三个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共同完成茶花、兰花、高山杜鹃产业化商品生产基地500亩建设,完成年度计划。

(2)大理兰国花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兰花标准化盆花扩繁20800盆,超额完成2010年度20000盆的计划任务。

(3)大理博达园艺花卉有限公司:示范栽培园林茶花4万株,园林杜鹃1万株,是2010年计划15000株的333.3%,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4)大理天赐花卉有限公司:高山杜鹃标准化商品盆花生产示范栽培65000株,是2010年计划种植20000株的325%,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5)茶花商品盆花示范种植20180盆,超额完成20000盆年度计划。

项目各实施单位均超额完成2010年度计划任务。

(二)应用指标体系评价的结果

依据2010年云南省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专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及说明(重点产业创新工程项目适用)评价结果:评价得分100分,绩效等级:优。

(三)项目实施后主要的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一年实现总产值3920万元,比上年新增158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28万元,比上年新增18.7万元(因项目实施仅一年时间,只有兰花企业有部门收入,其它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无产品销售收入)。

2、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设不仅保护物种、美化生态环境,为滇西特色花卉产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及生产示范,推进滇西地方特色花卉产业快速发展上新台阶,同时解决大理市郊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问题,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

(四)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的持续影响

项目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促进作用,项目可能污染物为塑料花盆和灌溉后过剩渗透水,通过沉淀及回收利用,不构成环境污染。项目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群众增收。

(五)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改进措施

1、基本做法与经验

(1)项目科技主管部门大理州科技局对项目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对项目实施的各单位提出严格要求,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深入分析和讨论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有效的协调,确保了整个项目组团结务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的开展工作,使项目实施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2)项目承担单位大理州园艺工作站及早召集项目实施单位,在原已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年度任务并严格按项目计划任务书内容层层签订任务书,要求做到责任明确、人员落实、任务具体、技术措施到位、考核指标细化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大理州园艺工作站积极抓紧时间开展与项目相关的各项试验研究,同时积极指导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项目实施内容,为项目参与单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4)大理州园艺工作站积极开展示范样板的建设,并通过科技培训、科技宣传资料的发放、花卉协会活动等方式充分体现科技示范窗口的功能,示范带动作用极为显著。

(5)大理州园艺工作站积极组织旱情调查,制定抗旱措施,并组织抗旱救灾工作。

(6)大理州园艺工作站积极组织项目参加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员参加了2010年1月第一届北京?云南特色花卉年宵花会、2010中国大理第三届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获得兰花特金奖、茶花五朵金花金银铜奖、茶花最佳花朵奖、兰花茶花最佳展位奖、参展优秀奖、最佳组织奖等多个奖项,取得较好成绩。同时组织到省内外其它特色花卉基地或种植企业、大户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花卉栽培、管理、营销经验,达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积极开拓省内外市场的目的。2010年12月23日北京国际鲜花港举办的“首届(北京顺义)精品年宵花展销会暨北京花卉市场物流产业规划研讨会”,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年宵花展销会,把它作为展示大理茶花、兰花等特色年宵花卉、开拓北京以及国内其它省市和地区花卉市场的一个重要平台,由大理州农业局、州园艺站组织大理紫光园艺花卉专业合作社、大理博达园艺花卉有限公司、大理兰国花业有限公司等部门及花卉企业组成的大理年宵花展销团参加此次年宵花展销会,以“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为主题,展销茶花、兰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1500盆近50个品种,全面推介大理特色花卉,广交海内外的花卉客商。

(7)大理州园艺工作站定期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同时组织相关实施单位互相观摩学习,并开展技术研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8)大理州园艺工作站要求各实施单位年初有计划,有半年总结,年终有全年总结,各项试验结束时有试验报告等,2009

年召开了年终总结会议,总结当年经验与不足,提早安排2010年度工作任务。2010年5月大理州科技局对项目上半年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适时开展督查和指导,各实施单位上报了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项目主持单位完成上半年绩效自评报告于2010年6月向省科技厅农村处上报了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并亲自到省厅汇报了情况。2010年9月大理州科技局再次对全年项目实施进行交叉检查,大理州园艺站对合作单位完成年度项目检查及年度绩效自评报告。12月由省州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农业主管部门联合对项目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再次进行年度检查,并组织项目各实施单位进行交叉检查和学习,同时及早安排了2011年度工作任务,有利于下一年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2、存在问题

(1)由于今年旱情严重,与常年相比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母树、2-3年生茶花小苗、兰花茶花种苗均有不同程度死亡,造成一定损失。

(2)由于生产资料上涨,劳动力工资上涨,兰花、茶花、高山杜鹃商品盆花及园林茶花、园林杜鹃生产成本均不同程度增加,给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造成一定的资金投入加大。

(3)大理天赐花卉有限公司示范栽培高山杜鹃65000株,数量超额完成任务,但由于干旱严重影响花苗生长发芽,同时栽培管理措施没有达到要求,半年检查时长势不理想,大理州园艺工作站已进行指导并向企业提出改进措施,目前通过技术改进和栽培设施改进,高山杜鹃长势已得到较大改善,计划下年度进一步改进栽培设施,提高商品盆花质量。

(4)由于本项目是产业化开发项目,滇西特色花卉商品化开发中只有兰花一年能部分成为商品进行销售,茶花和高山杜鹃均需3年时间才能逐步形成商品,因此,第一年度经济效益较小。但通过今后的继续努力,项目最终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六)项目的后续工作安排和有关建议

严格按计划任务书要求实施,对现已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大理州园艺工作站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继续努力全面高质量完成下一年度计划任务。

(首发子站:曲靖市会泽县商务之窗)

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是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我市生态安全、保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把鹰潭建设成为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的迫切需要。为加快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笔者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的苗木花卉产业起步早,初,我市以余江县洪五湖为中心,沿320国道两侧,提出建设“江西最大、华东有影响”的十万亩苗木花卉基地。近年来在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的推动下,我市苗木花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6月,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主要通道两侧实行“苗林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主要分布在贵

溪的滨江(贵冶周边)、雷溪、志光、鸿塘、塘湾、泗沥、三县岭林场,余江县的洪湖、平定、刘垦,月湖区的童家镇,龙虎山景区的龙虎山镇等地。全市苗木花卉种植品种绿化苗木有樟树、桂花、广玉兰、红叶石楠、罗汉松、樱花等,造林苗木有湿地松、杉木等。全市从事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的企业有170多家,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困难。林权分散、租金偏贵导致土地集中困难,是制约我市苗木花卉产业的突出问题。二是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有的地方对发展苗木花卉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在土地流转、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不够到位。三是市场建设偏慢。我市还没有苗木花卉交易市场,也没有自己的信息发布网络,苗木花卉协会的作用发挥不足,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苗木经纪人才匮乏,特别是用于城市绿化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大部分苗木仍需从外地调入。四是总体水平不高。我市花卉苗木产业产值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全市苗木花卉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4%。同时,还存在小户散户占比较大、缺少龙头企业、品种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土地流转。一是鼓励乡(镇)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工作列入各乡(镇、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签订责任书,严格兑现奖惩。建议市财政按照每新增1000亩集中连片苗木花卉基

2021中国光伏行业调查报告

2021中国光伏行业调查报告 2021 China photovoltaic industry survey repor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1中国光伏行业调查报告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昨天(15日),第11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正式开幕。根据最新公布的XX年一季度外贸数据,我国进出口总值5.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其中3月出口大幅下滑14.6%,降幅为近年来少有。这使得被称为外贸“风向标”的本届广交会备受关注。 广交会分为三期,一期共6000多家机电企业参展。机电行业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例高达53%。从上届起,广交会首次设立新能源馆,光伏行业位列其中。光伏是我国能源领域目前在技术和产量上唯一能与世界强国相抗衡的行业,频遭双反、政府补贴、新兴能源,光伏身上的“灾难”和“光环”并存,话题与争议齐飞。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凸显了我国制造企业在出口、生产和应用环节上的哪些困境和机遇?中国之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光伏行业调查报告》。 至今,在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一个标号239的案子都定格在了XX年4月7日。这一天,中国企业

听到了那句“终止调查”的结论。而这一纸结论背后,是64页调查报告、111份公示文件和一场惊心动魄的贸易战。殊不知,过去5年里,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中国光伏的每一战都是这样打过来的。 曾主打欧盟、美国光伏双反案的律师傅东辉说,只要被起诉,企业就要在30天内提交调查问卷,少则70、80页,多则上千页,数据量非常大,有时甚至涵盖上千个型号的价格和成本信息。 傅东辉:做国际贸易的律师都要有这种精神,你是随时在“看急诊”,但是中国企业没有问题,光伏企业的物流系统和软件系统非常好。如果有上千个型号,就要有上千个价格,你没有软件怎么行呢。 起诉中国倾销和补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起诉企业具有25%的行业代表性;第二,证明国内产业受到了损害;第三,这种损害和中国的倾销或补贴存在因果关系。而在被对方政府立案前,我国企业要做的,除了提交取证问卷,还要应对进驻式的“现场调查”。天合光能副总裁杨晓忠说,他们的企业几乎次次被选做“调查样本”。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材料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材料 主题教育期间,为切实发现当前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小切口”入手,针对旅游市场化这一主题开展了具体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发现了一些旅游市场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市场化思维不够。思想解放、理念转变的进度还没有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相匹配,对旅游市场化经济规律研究不深、不透,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例如,今年花海仓促运营,前瞻性思维不强;赛事承办依然是财政出钱。二是市场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我区尚未出台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大多景区为政府指导运营,市场化思维不强,管理模式相对保守,产品的开发、包装和营销缺乏市场机制的运用和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不足。例如,xx温泉度假区两年才开工建设,景区营销主要靠政府。三是招商引资项目少。特色住宿、特色餐饮、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少,体验性高、现代感强的旅游项目较少,易产生季节性旅游“低谷。例如,赛事期间“一房难求”,射击场、文化宫等体验性项目推进缓慢,滑雪、漂流属于季节性运营项目,不可四季持续性运营。四是市场化资源利用不充分。联动机制未建立,缺乏精品线路,区域游客资源挖掘不够,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少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特色不鲜明,现有景区都没有形成自身的旅游知识产权特征。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例如,与周边xx

等大景区建立了区域联盟,但实际动作少,联票还没出;全区还没有一家大型商场;到我区旅游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城区及周边县区居民,未对临省、市形成吸引力,旅游区域带动优势尚未发挥。五是市场化队伍建设不完善。专业旅游人才不足,旅游主责主业的意识不强,旅游参与度不高,深度聚焦旅游主导产业还不够。例如,我区旅发公司xx人、旅行社x人,队伍体系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高,“全员营销”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各部门意见,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了加快我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对策措施,在此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是全面深化“四项改革”。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专班制,健全旅游体制机制和组织机制,切实发挥起旅游巡回法庭、派出所、旅游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目标责任改革方面,注重提升思想层面的责任意识,将旅游发展的主要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督办督察改革方面,坚持将旅游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计划,对重点项目、旅游环境、景区建设进行现场督办。考核任用改革方面,调整考核体系,坚持以考核论英雄,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用人格局。 二是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市场化运营旅发公司,选聘旅发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高薪聘请有经验、有阅历的高素质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中国花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作者:??? 中国花卉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我们每年都关注它的产值、面积以及行业动态,却很少关注企业的整体状况。本文试图从数量、构成、投资及盈利等方面对企业这个群体进行一些分析。文中数据主要引自每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花卉统计数据,由于没有更多的具体统计数据,许多情况只能根据笔者对花卉产业的有限了解作粗浅描述。 花卉企业成长历程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拥有一大批传统名花,形成了不少集中产地,发展出了丰富的花文化,例如洛阳、菏泽的牡丹,长江流域的梅花,江浙的山茶,等等。明清时代北京花乡逐渐成为专门为宫廷服务的花卉生产基地,广东等地的农户也在那个时期开始生产“年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销售,是我国本土花卉商品化的发源。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园林残破,花卉栽培受到很大影响。建国后,花卉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国家也建立了不少国有苗圃为城市建设提供花卉、苗木。文革期间,花卉被视为“封资修”、“资本主义尾巴”,花卉栽培遭受空前重创。改革开放以后,百业兴旺,传统花卉栽培全面恢复,与此同时国外花卉也开始进入中国,带来了现代的栽培模式、经营理念,真正意义上的花卉产业开始形成。花卉企业群体的形成也始于该阶段,传统花卉产区的一批有经营头脑的花卉爱好者和农户开始建立苗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企业。紧接着又有大量外资、港台商人陆续进入大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扶持花卉业的发展,许多其它行业的投资者纷纷涌入,花卉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花卉企业当前状况 基本情况据农业部公布的花卉统计数据,2005年全国有花卉市场2586个,企业64908个,其中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8334家,花农1251313户,从业人员4401095人,专业技术人员132318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花卉企业数量从狭义上说也就是6.7万家(含花卉市场)。花农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在工商注册,但有些生产规模和产值不低于花卉企业。从概念上讲,他们类似于花卉发达国家的种植者(Grower)。发达国家都将种植者视同小企业,因此,从广义上说,中国花卉产业共有大小企业130余万家。 资金来源中国花卉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积累、政府扶持、其它行业投资等。靠自身积累的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企业(还有一些花农),那个时候从事花卉业是填补市场空白,积累迅速,凡生存到现在的,多数都已经实力雄厚。90年代,正逢花卉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期,许多港台花卉企业来大陆投资。政府增加投入,大力扶持花卉业发展,以及来自二三产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90年代,包括规划建设各类花卉示范园区,引进温室,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生产设施较先进的花卉生产基地。总体来说,花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还是靠自身积累、自己筹措。 企业家的“成分”上世纪80年代初白手起家的花卉企业家多数出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传统花卉苗木产区,家里有地,爱好花卉,掌握传统的栽培技术。90年代一些

园艺产业调研报告

园艺产业调研报告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蔬菜、水果在食物构成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在补充人体营养、增进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他园艺产品(例如花卉等)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2011 年仅食用药用花卉销售量就达到万kg,销售额亿元;据悉,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2009 年启动“喝营养”,向公众推荐“喝健康水” 、“喝水果”、“喝粮食”等,并计划将其列入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园艺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 1 园艺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园艺产品不仅是人体主要食物来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园艺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从2001 年开始,蔬菜产值超过粮食成为种植业第一产业,此后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蔬菜播种面积由1992年的571.22 万hm i发展到2005年的1772. 07万hm2、2006年的1821. 69万hrn)。如果计算上果品(2005 年果园面积1003.52 万hm2、2006 年 1 万hm2)和花卉(2006 年种植面积72. 2 万hm2),则园艺产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更大,园艺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稳固。此外,园艺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 效益高,有利于解决就业、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我国的园艺生产多为个体分散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土地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很难控制园艺产品的种植面积,使园艺产品种植计划性不强,面积变动大,从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大,过剩“卖难”问题十分突出。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运输途中损失大 园艺产品利用形态多为生鲜状态,一般含水量在90%以上,又由于园艺产 品产后处理相对落后,园艺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产后处理链尚未形成或很不规范,造成运输途中损失严重的现状。据统计,我国蔬菜每年在地头和流通过程中损失浪费率高达产量的1/3。 品牌化率低 虽然我国是世界果品、蔬菜、花卉生产大国,苹果、梨产量为世界第一,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且2007年蔬菜和水果的出口均为增长,但我国的园艺产品大多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没有龙头品牌,没有高附加值或精深加工的产品,我国的园艺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将只能赚取廉价的劳务费。而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迅速上升,过去园艺生产中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弱化。

昆明花卉产业发展报告讲解

加快昆明市花卉产业发展咨询报告 多年来在,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明花卉获得长足的发展,鲜切花的产量已经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位,鲜花产竞争力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促进昆明花卉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昆明市政府研究室委托昆明市农业局、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开展“昆明市加快花卉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在全面了解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对昆明市151户农户,23家企业,15家花卉合作经济组织的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以下咨询报告。 一、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转移劳动力成绩显著 2010年花卉产业种植面积为17.01万亩,占昆明市农业种植面积2.69%,花卉产业吸纳劳动力9.5262万人,占到昆明市农业就业人数的5.2%。是其他种植业土地吸纳劳动力的两倍。 2、花卉种植经济效益高,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2010年全市花卉园艺种植产值35.1亿元,占昆明市农业总产值的32.35%。以鲜切花种植为例,花农人数为88831人,人均销售收入达20668.5元,是昆明市农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8592.77元的2.4倍,鲜切花种植人员的纯收入达到了13434.5元,是普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3倍,极大地带动了昆明市农民的增收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花卉产业引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提升昆明现代农业竞争力 花卉产业已成为昆明现代农业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园区化建设成为昆明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昆明市有花卉市场7个,花卉农业生产合作组织41家,花卉企业226家,与花卉产业相关的服务业产值高达了44.9347亿元,比花卉种植的产值高出了近10亿元,农业产业链延伸效果明显。截至2010年底,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46个,其中对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保持平稳态势,但对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主要东盟国家的出口增幅平均超过50%。此外,出口至孟加拉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云花亦明显增加,南亚、东南亚各国和中东地区有望成为云花最有潜力和最具人气的目标市场。 4、花卉已成为昆明的城市名片 云南花卉产业已成为继云烟、云药、云茶之后云南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型产业之一,以“斗南花卉”为代表的“昆明花卉”已经成为国内驰名品牌。在全国已经形成了“全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的产业格局。昆明斗南花卉已经成为昆明城市名片。 二、昆明花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昆明花卉在全国,全省花卉产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以现代花卉产业和国际化视野来审视昆明花卉产业的发展。昆明花卉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大而不强”。主要表现: 1、鲜切花产量高,优质花比例低,特色花卉优势不明显

国内光伏企业对标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依据上半年全球经济和行业信息预示,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经济 筑底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因此,随着欧美市场信贷复苏,将有利于光伏工 程市场大规模启动。同时,欧洲市场告别冬天,开工量回暖,带动国际光 伏市场早日复苏。 由于二00九年二季度的整体经济环境仍处于低谷期,使得光伏行业 仍旧处于艰难期。虽然光伏行业市场需求和出货量较上一季度略微增长, 但受产品降价的冲击,大多数企业出现亏损的局面在所难免。企业短期营 业收入小幅增长,尚不抵因产品毛利下滑的带来的收益损失。 基于对全球光伏市场长期利好预期和国内光伏产业激励政策的启动 实施,大大提振了行业内的投资信心,加之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渐恢复,使 得光伏行业内现有企业开始扩产扩能、新进入者不断以新技术、新设备的 竞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最终使行业竞争环境进一步加剧。光伏企业的战 略定位和经营模式受到新的挑战和颠覆,整体经营难度加大。 为了进一步从企业微观角度探究行业环境急剧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危 机与挑战,同时积极观测和借鉴优秀标杆企业应对当前及未来竞争的战略 定位与经营模式。现就国内光伏企业做如下的对标分析: 本对标报告内容包括:销量与总体业绩,资产规模和结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费用控制能力、重点企业分析、分析结论与建议七大部分。一、出货量与业绩状况 2009年第二季度国内光伏企业总出货量较第一季度增长了约25%。相 比2008年光伏企业销售增长回归理性,保持稳步增长。国内企业中阿特 斯的出货量增长最快,环比增长达到167%。其次是天威英利,增长速度达 到72.1%。横向比较来看,江西赛维出货量持续保持行业第一的地位,以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兴县富民政府县长旅游产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旅游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由温饱型、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正是看到了旅游产业这种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禀赋的地区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旅游景点景区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濒临黄河,向东与山西省隔河相望,307国道穿境而过,是陕西通往华北、华东的桥头堡和东大门。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 8.3万,国土面积418平方公里,是陕西人口较少、面积最小,最为贫困的县份之一,也是革命老区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X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 4.33亿元,财政总收入257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5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7元。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始终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深入调研,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与开发煤炭资源并重的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并把旅游兴县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得到了全县上下广

泛认同。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怎样发展旅游产业?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首先,是因为**拥有很好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其中第一大宝贵资源当属**石城。石城的特点,或者说宝贵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非常悠久。**石城始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当时为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县时为县治所在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二是构造特别独特,全城皆由青石包砌而成。这种独特的构造使得石城尽管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战火摧残。但城垣及城内布局仍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其蕴藏的珍贵价值正如专家所言:“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古代城防建筑中,以青石包砌的情况并不多见,**石城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延时之久和现状之完整都是全国鲜见的”。也正基于此,**石城201X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作为过去的县治所在地,石城虽然不大,但却“五脏俱全”,加之又始终兼有边防要塞的功能,因而在石城人们不仅可以考察古代边防要塞的军事文化以及封建官衙文化,还可以领略陕北的建筑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四是自然面貌雄伟而奇险。石城东临黄河,西北以石壑为堑,南有一条石径与现在的县城曲屈相连,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素有“铜**”之称。登上城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沟壑纵横、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风光一览无余。使人至此,无不为之感到一种强烈地震撼。黄河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二大宝贵资源。虽然黄河沿岸的县和市非常多,但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能够发展旅游产业的却并不多。我县丁家湾乡拐上村沿黄河有一处地方叫做大同

花卉市场调研报告

花卉市场调研报告 本网原创文章由应届毕业生求职网为你提供以下的内容; 花卉业作为全球性的高效产业,本世纪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花卉生产都给予 了充分的重视。我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花卉有了可喜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异军突起,鲜花已打入国际市场,在我国花卉业大环境的影响下,内蒙古近几年来,花卉业也有很大 发展,先后涌现出一批专门经营花卉的商店,且销量逐年提高,品种不断丰富,服务项目也在 逐渐增加。本文主要对呼和浩特、包头花卉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而展望我区花卉市场, 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者、花卉的生产和销售者,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 1998年3~6月,我们对呼和浩特、包头的花卉市场进行了调查,采用了“地毯式”和 圆心辐射式” 种方法。在呼和浩特采用“地毯式”方法,即从城市西端旧城开始向东端团 结小区滚动,以南北向街调查为主,穿插以东西向较明显的繁华街道调查。此法适于对某较 陌生地区的调查。在包头采用“圆心辐射式”方法,即以包头的3个区各选一繁华中心为“圆心”,向各区四周辐射调查。此法适于对某较熟悉地区的调查。 2 呼和浩特、包头花卉市场营销特点 2.1 呼和浩特、包头花卉市场现状 呼包2市自 1992年出现几家花店以来,至1998年6月,已发展到50多家花店、10余 处流动花摊。这些花店多集中在交通方便、文化氛围较浓的繁华地段,流动花摊多集中在 农贸市场、居区小区入口、小巷及主要交通路口处。 在 50多家花店中,营业面积通常只有20~30m2,小的在10m2以下。花店周年供应鲜 切花品种,如: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百合等,还常年出售绢花、干花和盆花。花 店从业人员一般每家2~3人,以女性作店主的居多。 2.2 呼和浩特、包头花卉营销特点 2.2.1 花店所销花卉,除干花外,都以外来花为主,极少为地产花。鲜切花、盆花、绢 花多以空运、铁路运输及公路运输。 2.2.2 鲜切花、绢花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包头略高于呼和浩特,见表1。在呼和浩特鲜切花、绢花销售占花卉市场的30%左右。主要用于宾馆、商场、机关单位大型活动、婚 嫁新娘捧花、婚车装饰等。 2.2.3盆花价格有很大随意性,同一盆花,同种株型,不同花店售价相差十分悬殊见表2。一般盆花销售在夏秋两季,以生活型和室内观叶型为主,冬春两季,特别是春节前后多以正 在开花的为主。如君子兰和水仙等。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

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及其前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20111070139 李斌 摘要: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云南、花卉产业、现状、前景 花卉不仅是构成现代环境不可缺少的特殊媒介物,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社会品位和思想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花卉业既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新的兴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下主要讲述云南花卉产业现状的优势劣势,并设计云南花卉产业未来所应该前行的道路。 1.云南花卉产业的现状 1.1概述: 云南自九十年代初进行商品花卉开发至今,花卉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1999 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5935亩,90%以上的产品销往全国37个大中城市,拥有全国40%左右的鲜切花市场,并开始规模化进入东南亚、东亚市场,已形成以温带鲜切花生产为龙头,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扩散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云南鲜切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自控温室大棚;初步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拥有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市和一些自发性的花卉交易市场,如昆明尚义街鲜花批发市场、宜良端午节花市等。全省共有花卉生产企业283家,其中鲜切花生产企业79家,约10000户农户从事花卉生产。 1.2 优势:

1.1.1 种质资源优势 云南北高南低的地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印度洋西南季风、南太平洋东南季风及青藏高原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包含从热带到极地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1 7000种高等植物,野生观赏植物有2500多种,八大名花享有盛名,还有众多的国兰野生种,是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子基因库,这也是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 1.1.2 气候资源优势 云南省地域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具有可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方面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世界上主要的鲜花类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1.1.3 人力资源优势 花卉是鲜活产品,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云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750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7.68%。 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史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因此在花卉产业竞争中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花卉成本的降低,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花卉产业,这也为云南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加之云南省土地、人工资源廉价而丰富,构成了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的综合资源优势。 1.1.4 区位优势

光伏行业背景及发展 报告

光伏行业背景及发展报告 —陕西北人光伏背板首条涂布生产线5周年记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1913年,英国海军开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动力时,时任海军上将的丘吉尔就提出了“绝不能仅仅依赖一种石油、一种工艺、一个国家和一个油田”这一迄今仍未过时的能源多样化原则。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地球上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根据已探明的储量,全球石油可开采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煤炭约230年,铀约71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6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100―110亿,如果到时所有人的能源消费量都达到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则地球上主要的35种矿物中,将有1∕3在40年内消耗殆尽,包括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假设为2万亿吨)和铀。所以,世界石化燃料的供应正面临严重短缺的危机局面。 太阳能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能源,如果从太阳能获得电力,将造福人类,人们通过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它同以往其它电源发电原理完全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枯竭危险;②绝对干净(无公害); ③不受资源分布的地域限制;④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⑦获得能源花费的时间短。不足之处是: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的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中国花卉现状及趋势

观赏植物学论文 学校:河南科技学院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农管131 姓名:孙财政 学号:2013022411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 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中国花卉市场前景看好,未来新型花卉和特色花卉将会备受关注。我国已经是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流通网络初步建立,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花卉业30年来奠定的良好、坚实的基础,为产业应对危机提供了条件,国家拉动内需的些大的工程尤其是西部中小城市的建设、绿化、对绿化 苗木起到了推动作用。 摘要 关键词:中国、花卉、现状、发展、前景、趋势、经济 2008年中国花卉生产面积已达53.6万hm2,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国内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花卉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阶段。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产业在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必须尽快采取相应对策措施,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挑战。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花卉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步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花卉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家对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中国花卉年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花卉业迅猛崛起,成为我国种植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花卉作为商品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花卉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部分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的温度差异,给树木花草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条件,许多珍奇名贵的花卉植物成为我国特有的品种,因此,中国被世 界公认为“园林之母”。面积产值继续增长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2月11日,目前我

山西花卉产业调研报告 花卉产业调研报告 精品

山西花卉产业调研报告花卉产业调研报告 这就促使我们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使社会能够全面进步.当前我们全力筹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全面促进花卉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从面全面促进各项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正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成功申办七博会和全力筹办七博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 (一)七博会筹办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机遇.申办七博会,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充分体现了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奋力拼博、勇于争先的精神,大大提升了我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我市以七博会筹办为强大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七博会是我市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中国花卉博览会是中国花卉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花事盛会,被誉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七博会落户我市,这是中国最高水平的花卉博览会 第一次在山东举办,也是 第一次在县级市举办. 这次盛会是我们两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厚的背景下迎来的全新机遇,浸透了方方面面的心血和汗水,可谓来之不易.七博会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拉动作用. 七博会将广泛交流花卉发展的先进技术、信息和文化,进一步提升我市花卉园区的档次,推动龙头企业的上档升级,提升我市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七博会能够进一步整合我市各方面资源优势,将人流、物流、资金流做进一步的聚集,为 第三产业特别是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同时,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我市区位、交通、资源、产业、人文等各方面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契机.七博会对凝聚人心、提高市民素质有重要激励作用.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起步于民间,发展于民营” ,通过广大 农户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的效益比较分析,以市场为导向,在适宜地区选择了花卉生产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品种,10 多年来 一个新的农业种植品种---- 花卉已经成为云南农业种植业新的经 济增长点,呈现出勃勃生机,产业前景明朗。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云南花产业起步之时,只有几亩地、几万元的产值,发展到 1994 年,以呈贡县花农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为6000 亩,鲜切 花产量达到 2.1 亿枝,已排全国第一。 从二十世纪90 时年代中期开始,特别在近10 年的发展过 程中,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 深化,花卉产业开始从农户自发进行种植业调整,逐步转向政府 引导、企业参与的新格局,国家、省政府及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审时度势,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花卉产业,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 使云南花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的新格局。 云南花卉产业经过10 多年不懈努力的发展,截止至2005 年末,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4 万亩,花卉总产值60 亿元。鲜切花产量36 亿枝,鲜切花产量连续 12 年全国排名第一。花

卉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5000 万美元。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体, 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野生特色花卉等多品种产 业化发展,以花卉企业为主导、花农为主体的生产格局。目前全 省花卉企业1035 家;花农合作组织115 个;从事鲜切花、盆花 及食用、药用、工业用花卉生产种植的农户75662 户。 云南省 1998 —2005 年花卉种植情况单位:公顷 年份 品种19981999 年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年 花卉2146.43402.25671.76262.47864.710600.21426.3223572.23 切花972.81729.11995.12596.23429.74933.05520.145990.24切叶 6.68.730.834.341.437.873.4889.10干花 6.7 5.039.1242.6254.3238.2143.0387.63盆花140.7334.1335.6428.1285.3333.9375.21403.41观叶盆花126.6184.3122.8125.441.260.2128.52143.25盆景36.142.494.398.417.928.5107.36105.19观赏苗木90.2237.9220.3137.1121.5185.14546.216148.62花卉种苗384.771.992.878.960.257.882.63129.32花卉种球118.355.163.047.539.6218.9225.57124.21花卉种子38.756.3772.780.214.045.520.8112.8草坪70.1423.3477.11186.2970.3300.5247.53397.04

旅游产业形势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形势调研报告 2.发展需求旺盛。年,全国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条件优越。“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交通将呈现*络化、高速化、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我省将依托交通*实现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无障碍对接。京港澳、大广、二广、 连霍、宁洛、沪陕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我省全境,高速公路*络日趋完善,我省将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以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将形成连接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重要城市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另外,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新郑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我省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我省的游客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大西北、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实现空中对接,将形成两小时旅游圈。 4.发展机遇难得。旅游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是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办发〔2021〕41号),确定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面临的挑战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花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 ,世界花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这为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文章对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 ,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优越的条件 ,如花卉种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廉价等。同时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成果转化慢、发展不平衡、生产盲目性大等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通过政策的保障性、法律的调控性来保证花卉、人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花卉商品相关技术、信息的完善性 ,真正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花卉产业 ,为实现中国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针对我国花卉产业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将这些内容表述出来,并且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有利于我国花卉业发展所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花卉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当前花卉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花卉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花卉业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深入调研国内外花卉业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国内花卉业的发展。 一、国内花卉产业的现状 1.花卉生产现状。我国花卉生产现状总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面积逐步增大,在2000年已达14.8万公顷占同年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30%。二是生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云南、广东为主的鲜切花生产中心,两省的鲜切花供应量占全国鲜切花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以广东、江苏、四川、上海为主的盆花生产中心;以上海、江苏、浙江、四川、云南为主的花卉种苗生产中心。三是花卉生产的技术与设施由传统型向采用新技术、新设施转变。 2.花卉贸易及消费现状。近年来,我国花卉出口贸易稳步提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的全国花卉出口贸易额为2830.1万美元、2001年为8003.8万美元、2002年为8283.17万美元、2003年上升到了9756.8万美元,分别比前三年增长244.75%、21.91%、17.79%。在我国花卉出口较稳定增长的同时,花卉进口量也迅速增加,并且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出口增长幅度。在消费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中国花卉消费金额每年仅有0.7欧元,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很低;中国花卉消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花卉消费几乎为空白,中小城市的消费也比较少。 3.花卉科研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花卉科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与基础研究和

浦口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浦口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现在,“低碳、生态、绿色、环保”是整个国家的主旋律,城镇化建设对绿化苗木的需求将是大量的、长期的、稳定的。其中,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打造、各类公园的建设等,会大量使用大规格苗木,但普遍是香樟、大叶榕、朴树等便宜树种。桂花、紫薇等高档树种用得少一些,这些高档树种的中型和大型树,主要用于工程的点睛之笔。此外,近年房地产绿化在整个苗木需求市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经常出现一个项目投入上千万元用于绿化的楼盘,而500万元几乎成了行业内的底线。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之对应的苗木需求也将保持稳步发展,就以浦口区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南京市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总面积913.75平方公里,是全国著名的苗木之乡,浦口区苗木生产总面积1.30万公顷。浦口区种植苗木花卉尤其是观赏绿化苗木起步较早,1970年开始引种繁殖苗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苗木种植主要分布在境内汤泉、星甸、永宁、桥林,种植面积在千亩以上的村有17个,形成五里水生花卉示范园、桥林大方月季园等花卉生产观光园。近年来,苗木种植更是遍及千家万户,大户开发建设苗木基地已成为一种投资趋势,苗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县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浦口区苗木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周边城市近50个企业和大户纷纷在区内落户发展苗木,并呈现

迅猛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浦口区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方面的主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苗木生产总户数约1.3万户,占总农户的23.8%以上。种植苗木面积在1.3公顷以上的大户有136户,其中6.7公顷以上的有37户,2公顷以上的大户95户;外来大户53户面积达1000公顷,外向度达46.8%。 1、市场集中度。2012年,浦口区苗木生产总面积1.30万公顷。汤泉、星甸、永宁、桥林、江浦5个街道苗木连片种植面积达12293公顷,占全区苗木种植面积的93.8%,其中观赏苗木1.3万公顷,盆栽植物66.5公顷。 浦口区苗木种植统计表 单位:公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