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炭素工艺学

炭素工艺学

炭素工艺学
炭素工艺学

炭素材料的制备原料

1、石油焦

2、沥青焦

3、冶金焦

4、无烟煤

5、煤沥青

6、其他辅助原料

1、石油焦

石油焦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石油经过常压或减压蒸馏,分别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蜡油,剩下的残余物称为渣油。将渣油进行焦化便得到石油焦。因而石油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渣油的种类。

石油焦是生产各种炭素材料的主要原料。这种焦炭灰分比较低,一般小于1%。

石油焦在高温下容易石墨化。石油焦的特性对炭素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延迟焦化是将原料经深度热裂化转化为气体烃类,轻、中质馏分油及焦炭的加工过程。

原料一般是深度脱盐后的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有时在减压渣油中配有一定比例的热裂化渣油或页岩油。

(1)焦化反应

石油焦是由渣油经过焦化工艺而制得的产品。渣油的组成很复杂。渣油与原油同样都是由各种烃类和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在渣油中还有沥青质组分。它与沥青焦有相似之处,但它含有较多氧、氮、硫。在重柴油馏分中沥青质脱去一个脂族基便能转化为树脂质。树脂质和沥青质在高温下会进行缩聚反应,最后可得焦炭。

渣油的焦化反应可归纳为:

1) 渣油中的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2) 渣油中的芳香烃等—高分子缩聚物—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3) 渣油中的烷烃、环烷烃、带长侧链稠环—芳香烃—高分子缩聚物—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2)石油焦的分类

根据石油焦结构和外观,石油焦产品可分为针状焦、海绵焦、弹丸焦和粉焦4种。

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硫焦和低硫焦。

石油焦按照硫含量、挥发分和灰分等指标的不同,分为3个牌号,每个牌号又按质量分为A、B两种。

根据原料渣油的不同,石油焦又分为裂化石油焦、常减压石油焦和页岩石油焦

2、沥青焦

沥青焦是一种含灰分和硫分均较低的优质焦炭,它的颗粒结构致密,气孔率小,挥发分较低,耐磨性和机械强度比较高,其来源是以煤沥青为原料,采用高温干馏(焦化)的方式制备而得。

沥青焦虽然也是一种易石墨化焦,但与石油焦相比,经过同样的高温石墨化后,真密度略低,且电阻率较高、线膨胀系数较大。沥青焦是生产铝用炭素阳极和阳极糊的原料,也是生产石磨电极、电炭制品的原料。

生产沥青焦的原料是中温沥青和高温沥青,高温沥青是中温沥青在氧化釜中用热空气氧化而成。高温沥青粘度大,装炉温度较高,挥发分含量小,有利于装炉操作。

由于沥青焦成焦温度较高,达到1300~1350℃,所以不经煅烧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沥青焦从炼焦炉中推出后采用浇水熄火,一般水分含量大,所以在生产中它与石油焦一起按比

例混合后进行煅烧。

沥青焦生产

(1)炉室法

(2)延迟焦化法

3、冶金焦

冶金焦是用几种炼焦煤按一定配比在焦炉中高温干馏焦化而得到的一种固体残留物。生产冶金焦以炼焦煤为主,适当配入部分肥煤、气煤和瘦煤。首先将选好的炼焦煤破碎和粉碎,然后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煤,混合均匀后送入贮煤塔,通过装煤机将塔中原料煤定量从炉顶装入焦炉炭化室。原料煤在炭化室内处于高温干馏状态。从装煤到出焦的生产周期约15h左右。当焦饼中心温度达到950~1050℃时,即可推焦出焦,送到熄焦塔用水熄焦(或干法熄焦)。冷却后的冶金焦最后经筛选分级,检验入库。

冶金焦是生产各种炭块和电极糊的主要原料,此外还可用作为焙烧的填充料、石墨化的保温料和电阻料。

冶金焦的特点:灰分含量较高,一般为10~15%,挥发分含量为1%左右,不易石墨化。对于炭素生产来说,冶金焦的灰分应尽可能低一些。

炭素生产用冶金焦的质量指标:灰分:≯13.5%;硫分:≯0.8%;挥发分:≯1.2%;水分:≯4.0%。

4、无烟煤

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在细菌作用及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逐渐变质而得到的含碳量很高的矿物。按变质程度排列,自然界中有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变质程度越高,则煤的含碳量越高,颜色逐渐变深,密度逐渐增大,硬度和光泽也逐渐增强。

无烟煤是变质程度较深的一种煤,含碳量一般在90%以上。它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少、结构致密、强度较高、发热量较高,是生产冶金用炭块、炭电极(如铝电解槽阴极)和电极糊料的原料。

无烟煤是生产炭素材料的主要原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无烟煤都可以作为生产炭素材料的生产原料,能作生产炭素材料的无烟煤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1)灰份含量要低。灰分含量高的无烟煤生产出的炭素制品质量将会降低,因为无烟煤中的灰分将全部转移到炭素材料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炭素材料的质量。生产阴极炭块和高炉炭块的无烟煤灰份要求在8%以下;生产电极糊的无烟煤灰分应小于10%。

(2)机械强度要高。机械强度较高的优质无烟煤经煅烧后,仍能保持原来的块状,说明强度仍然很高,这样的煤热稳定性能好,是生产炭素制品所要求的主要特性之一。只有原料的机械强度高,才能制造出机械强度高的炭素制品。

(3)热稳定性要高。有的无烟煤在煅烧后容易裂成小块,强度降低,这样的无烟煤热稳定性不好。有的无烟煤在煅烧以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块状,机械强度仍然很高,这样的无烟煤热稳定性好。

(4)硫分要少。若无烟煤中含硫量过多,不仅燃烧时放出SO2气体污染环境,而且容易引起无烟煤块爆裂。

5、煤沥青

煤沥青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烟煤在炼焦炉中受高温作用发生热分解,得到三种产物:①焦炭;②煤气;③煤焦油。一吨干烟煤可得到720~780kg焦炭,150~190m3煤气,25~42kg煤焦油。其中煤焦油是生产煤沥青的原料,煤焦油再经过蒸馏得到的残渣便是煤沥青。

(1)煤沥青在炭素材料中的作用

煤沥青是生产炭素材料的粘结剂和浸润剂。它能很好的浸润和渗透到各种焦炭及无烟煤的表面和孔隙。并使各种配入的颗粒互相粘结形成具有良好的塑性状态的糊料。糊料成型或

压型后的阳极炭块或阴极炭块,经冷却后即硬化,并保持成型时的形状。生阳极炭块或阴极炭块在焙烧时煤沥青逐渐分解并炭化,把四周的骨料牢固的连接在一起,获得数量多的、高强度的,在骨料颗粒间起连结作用的由沥青生成的焦炭。

(2)煤沥青的组分

煤沥青是多种高分子碳氢化合物的混合体。一般难于从煤沥青中提取单独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的物质,而只能用不同的溶剂去萃取煤沥青,将它分离为若干组分。在炭素材料工业中,现在一般采用苯(或甲苯)和喹啉两种溶剂将煤沥青萃取分为三个组分:

(3)煤沥青的性能表征

衡量煤沥青的性能,一般通过软化点、粘度、密度与结焦残炭量、加热后的气体析出曲线等表示。

1)软化点(SP ) 煤沥青的软化点是以一定软化程度相应的温度来表示。应与沥青中各组分的比例有关。随着软化点上升,其苯或甲苯不溶物含量增加,组分有增加趋势,组分含量减少。

软化点是煤沥青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软化点在75℃以下的称为软沥青,软化点在75~90℃之间的称为中温沥青,软化点在90℃以上的称为高温沥青。沥青软化点高,则挥发分含量少,焙烧后残炭量大,制品机械强度高,但沥青熔化、混捏和成型都需要高一些的温度。

2)粘度

沥青粘度随温度而变化,加热到较高温度后,粘度急剧降低。粘度既取决于温度,又取决于沥青本身的特性,在同样的温度下不同产地的沥青粘度可以相差数倍。粘度和软化点都代表沥青的可塑性,影响着炭素生产中糊料的混捏和成型。一般炭素生产只需测定沥青在100~200℃范围内的粘度。

3)沥青的密度

煤沥青的密度反映了它的含氢量或碳氢原子比,煤沥青的密度大,则混捏时填充在骨料颗粒间的沥青量也多,焙烧后制品密度高,机械强度大。煤沥青的密度与其苯不溶物含量及挥发分含量密切相关,一般中温沥青密度约为 1.2~1.25g/cm3,高温沥青的密度可达

1.30g/cm3以上。

4)结焦残炭值

沥青的结焦残炭值是评价煤沥青质量的重要依据,它与沥青的挥发分含量密切相关,高甲苯不溶物 (TI) 甲苯可溶物 (TS ,或γ 树脂) 甲苯 喹啉可溶物

(TI-QS 或,β 树脂) 喹啉

煤沥青 (CTP) 喹啉不溶物 (QI ,或α 树脂 )

软化点沥青结焦残炭值高。沥青的结焦残炭值还与生制品焙烧时的升温速度有关,慢速升温有利于提高残炭量。对于提高炭和石墨制品的密度和机械强度而言,希望煤沥青的结焦残炭值尽可能高一些。在一般工艺条件下,中温沥青的结焦残炭值为54%左右,而高温沥青的结焦残炭值则约为60%。

5)沥青的气体析出量

在加热过程中,沥青的气体析出量并不均匀,软化点不同的沥青,气体析出量也不同。对于软化点为83℃、100℃、134℃的沥青,最大气体析出量的温度范围分别为330~480℃;330~480℃和330~510℃。

煤沥青在加热过程中的气体析出曲线对制定焙烧升温曲线关系很大,因为在某些温度阶段,挥发分剧烈排出,所以要放慢升温速度,否则易产生裂纹废品。

煤沥青的气体析出曲线与其软化点高低有关。煤沥青在加热过程中的气体析出曲线对制定焙烧升温曲线关系很大,因为在某些温度阶段,挥发分剧烈排出,所以要放慢升温速度,否则易产生裂纹废品。

(4)煤沥青的炭化

煤沥青是一大群稠环芳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其中已经确认出的化合物已有几百种之多,因此煤沥青的炭化过程相当复杂。煤沥青炭化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将发生如图所示的多阶段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概括为两类:前期以热分解反应为主,后期以热缩聚反应为主,随着缩合环数增多,稠环芳烃的热稳定性则增高。

(5)改质沥青

改质沥青(又称高软化点沥青或高温沥青或硬沥青)。由于它具有一系列的优异特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世界各国炭-石墨制品所用粘结剂由改质沥青来替代中温沥青已达到普及的程度。

国内改质沥青生产方法:主要采用高温热聚法(间歇加压式、连续常压式和常压间歇式)和闪蒸法二种工艺。

●改质沥青作为粘结剂的特点

1)结焦残炭值高,焙烧时可生成更多的粘结焦,制品的机械强度高。

2)软化点高,夏天运输和远距离运输问题易于解决。

3)混捏成型过程中沥青逸出的烟气较少,可减轻环境污染。

4)沥青熔化温度、混捏温度高于中温沥青。

5)改质沥青含有较多的树脂和次生QI,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炭和石墨制品的质量。

(6)煤沥青对铝用炭素阳极质量的影响

煤沥青不仅是阳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浸润性、流动性、可塑性、渗透性、结焦性和稳定性,尤其是金属微量元素(灰分)的含量及适宜的使用条件对炭阳极质量影响很大。但是,由于煤沥青组成和特性的复杂和可变性,所以很难严格区分单一沥青组分或特性对炭阳极质量的决定影响。

如沥青的甲苯不溶物组分(BI)、喹啉不溶物组分(QI)和β组分,在溶体中可形成均匀分散的胶体,参与形成焦炭粘结网格,成焦率高,致密,使焙烧体强度大为提高,在干料混合体孔隙度大时不溶性组分显得更为重要。但是不溶性组分过高,不利于沥青的湿润性、吸附性,反而会降低制品的强度等,尤其是QI过低,会使糊料分层,偏析,造成自焙槽阳极断层和阳极块焙烧裂纹;但QI过高,不仅使糊料粘结性能差,而且在BI一定情况下,会降低β组分(BI-QI= β组分)。与QI相匹配的条件是,在SP一定时,沥青中QI含量每增加1%,混捏温度需增加2~3℃,或延长混捏时间、增加沥青量或添加活性剂。

沥青的灰分,尤其灰分中的金属元素,是炭阳极与C02和空气反应的催化剂,对阳极

极为有害。

6.炭素制品的其它辅助原料

(1)煤焦油

煤焦油是炼焦时的副产品,它是黑色粘稠液体,也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从煤焦油中可以提炼出上百种有机化合物。在铝用阴极材料(冷捣糊)生产中经过脱水后的煤焦油用来调整煤沥青的软化点。一般中沥青的软化点为75~90℃,而冷捣糊使用粘结剂的软化点只有15~30℃,这就要选用性能相近的不同粘结剂进行适宜的混兑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中温沥青中加入量为55~69%煤焦油,混合粘结剂软化点可达冷捣糊对其软化点的要求范围。

冷捣糊适宜的混合粘结剂的配比为:

煤沥青:煤焦油=(40±5)︰(60±5)

煤焦油的质量指标为:

比重1.16~1.20;灰分不大于0.2%;

水分不大于0.2%;游离碳含量:5~9%。

(2)炭黑

在机械用炭制品、电刷和石墨化炉保温材料方面,需要不少炭黑料。

炭黑料是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种类依所用原料与制造方法不同而异:

1)瓦斯槽黑是以天然气为原料而制得的。

2)混合槽黑是用煤焦油蒸馏产物与煤气或天然气混合而制得的。

3)滚筒炭黑是以液态碳氢化合物和煤气混合制得的。

4)高耐磨炉黑是用液态碳氢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

5)灯烟黑是用液态碳氢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

6)热解炭黑是在热解炉中让天然气转化为炭黑。

炭黑是生产硬质电化石墨电刷和弧光碳棒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它具有极细的粒度,碳原子排列不规则,颗粒大部分为球状,而且纯度较高,故用炭黑为主要原料制造的产品具有下列特点:各向同性,电阻系数大,机械强度高、纯度高等,在制造高密度制品时,可加入少量炭黑,用它来填充焦碳颗粒间的微小空隙。

(3)天然石墨

天然石墨是一种非金属矿物,大量用于电炭行业生产各种电刷、耐磨材料和石墨坩埚等。

在自然界,纯粹的天然石墨极少以单体存在,一般都以石墨生岩、石墨生麻岩、全石墨的生岩及变质岩等矿物出现。生岩石墨依结晶形态分成晶质石墨和土状石墨两类。

1)晶质石墨

石墨晶体直径大于l微米的鳞片状和块状石墨称为晶质石墨。

2)土状石墨

土状石墨又称隐晶质或非晶质石墨,其晶体直径小于l微米,是微晶石墨的结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晶形。这种石墨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也差。这种石墨矿品位较高,一般达60~80%,少数到90%以上,但矿石的可选性差。

(4)蒽油

蒽油是煤焦油加热蒸馏到270~360℃之间蒸发出来冷凝后得到的褐色粘稠液体,产量占煤焦油量的20%左右。蒽油的使用目的与煤焦油相同,也是为了降低煤沥青的软化点或粘度。

蒽油对中温沥青软化点的影响作用比煤焦油大,达同一软化温度仅是煤焦油加入量的一半。冷捣糊生产混合粘结剂的配比为煤沥青︰蒽油=(70±2)︰(30±2)进行混合就可达到冷捣糊对其软化点的要求。

也有在生产冷捣糊时煤沥青:蒽油:煤焦油=20︰5︰75的混合粘结剂的配比,其目的却是为了使粘结剂的软化点调整到适合生产要求范围之内生产出挥发分含量适中,粘结能力强,结焦率高,质量好的冷捣糊产品。

蒽油的质量指标:

比重:1.1~1.15;苯不溶物:0.5%;

水分:1.5%;

分馏成分:210℃以下不大于10%,

235℃以下不大于25%,

360℃以下不大于60%。

石油焦煅烧工艺及设备

1.碳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温(1200~1500℃)热处理的过程称为煅烧。

2.原料煅烧目的

(1)排除原料中的水分和挥发份

炭素原料通常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挥发份,原料经过煅烧可排除其中的挥发份,从而提高原料的固定碳含量。炭素原料一般都含有3~10%的水份,通过煅烧排除原料中的水份,有利于破碎、筛分及磨粉等作业的进行,提高碳素原料对粘结剂的吸附性能,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2)提高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炭素材料经过煅烧,由于挥发份的排除,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强度提高,同时获得较好的热稳定性,从而减少制品在煅烧时产生二次收缩。原料煅烧越充分,对产品质量就越有利。

(3)改善原料的导电性能。

炭素原料经过煅烧后排除了挥发份,同时分子结构也发生变化,电阻率降低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导电性。一般来说,原料煅烧程度越高,煅后料的导电性越好,对生产制品的质量越有利。

(4)提高原料的抗氧化性能。

炭素原料经过煅烧,随着温度的升高,通过原料的热解和聚合过程,氢、氧、硫等杂质相继排出,化学活性下降,物理化学性质趋于稳定,从而提高了原料的抗氧化性能。

3.煅烧前后焦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1)原料的电阻率变化

(2)原料的真密度变化

各种碳质原料煅烧后的真密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各种石油焦的真密度,从煅烧前的1.42~1.61g/cm3,提高到2.00~2.12g/cm3,提高了约40%。

(3)原料的抗抗氧化性变化

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碳质原料所含杂质逐渐排除,降低了碳质原料的化学活性。同时,在煅烧过程中碳质原料热解逸出的碳氢化合物在原料颗粒表面和孔壁沉积一层致密有光泽的热解炭膜,其化学性能稳定,从而提高了煅后料的抗氧化性能。

(4)原料的体积(密度)变化

所有碳质原料煅烧后体积都有所收缩,但收缩程度不一样,原料挥发分含量大并在煅烧过程中逸出量多,则其体积收缩大。例如,成焦温度比较低的石油焦在煅烧过程中体积收缩比较大,达到20%以上,而成焦温度接近煅烧温度的沥青焦,煅烧后体积收缩很小。

总之,在煅烧过程中,炭素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炭素原料的性质,也取决于煅烧温度。

4.目前采用较普遍的煅烧炉主要有三种:

(1)罐式煅烧炉;(2)回转窑煅烧炉;(3)电热煅烧炉。

罐式煅烧炉由于加热方式和使用燃料的不同,又可分为:

1)顺流式罐式煅烧炉:燃气的流动方向与原料的运动方向一致。

2)逆流式罐式煅烧炉:燃气的流动方向与原料的运动方向相反。

3)简易罐式煅烧炉:中小厂采用的燃煤煅烧炉。

5.回转窑内喷入的燃料与原料中逸出的挥发分一起燃烧(也包括少量原料的氧化和自燃),产生的高温在窑内分成三个温度带:

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

1)预热带

预热带位于窑尾开始的一段较长区域,物料在此带脱水干燥和排出挥发分。应尽可能利用热烟气的热量和挥发分燃烧热。该带的高温端温度为800~1100℃,加料端温度为500~600℃。窑筒体越短,则预热带也越短,窑尾温度越高,排出的烟气温度就越高。

物料变化:脱水并排出挥发分及硫分。

2)煅烧带(关键带)

煅烧带的起点位于距煤气喷嘴2m左右的地方。该带温度最高达1300℃以上,物料在此带被加热到1200℃左右。煅烧带的长度取决于燃料和挥发分燃烧火焰的长度,一般约为3~5m,如煅烧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石油焦,煅烧带的长度可增至8~10m。

(1)煅烧带温度确定:

煅烧带的温度是窑内物料承受的最高温度,它对煅后焦质量起关键作用。但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回转窑内的物料温度,只能测量窑内烟气温度或内衬表面温度来代替煅烧带温度。

3)冷却带

冷却带位于窑头端,处于燃烧火焰前进方向的后面,长度为1.5~2m。经过此带,物料温度逐渐降至800~900℃。

6.回转窑实收率(产能)的影响因素

(1)石油焦质量

在石油焦质量指标中,硫分在煅烧过程中失重很小,灰分则更小,而挥发分将排除殆尽,水分则完全被排除。因此原料焦中水分和挥发分的含量是影响煅烧实收率的重要因素。含量大,则煅烧过程中物料失重大,实收率降低。

(2)石油焦粒度

石油焦粒度的大小或粗细程度一般用粉焦量来表示,粉焦量就是粒度小于8mm的粉料占总物料的重量百分比。粉焦量越大,实收率越低,这是造成实收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煅烧带温度、长度和位置

煅烧带温度高,促进焦碳氧化反应的进行,使反应速度加快,增大了焦炭的氧化损失,使实收率降低;煅烧带长,焦碳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增多,引起焦炭的氧化损失增大,实收率降低;当煅烧带位置远离窑头,冷却带较长时,炽热的高温物料在向窑头移动过程中长时间与空气接触,造成焦炭的氧化损失增大,实收率降低。

(4)空气过剩系数

空气过剩系数大,窑内剩余的空气量增大,强化焦炭氧化反应的进行,使焦炭氧化损失增大,实收率降低。

(5)窑内负压

窑内负压大时,烟气流速加快,被抽走的粉料量增大,导致实收率降低。

7. 提高煅烧实收率的途径

(1)控制煅烧带于标准范围内,不仅是温度,煅烧带的长度和位置也要控制。在维持

正常的煅烧条件下,尽量减少窑尾排烟机的总排烟量,降低窑尾烟气流速和温度,窑尾负压不要太大,这样使粉尘抽走量减少。

(2)控制好助燃风量,特别是一次风和二次风对焦炭的氧化烧损影响较大,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过量,以降低焦炭的氧化损耗,提高实收率。

(3)原料应预先经过筛分,小于70mm 的筛下料不经过预碎而直接供给回转窑使用,减少进窑的粉料量。

(4)保持好冷却机内的负压,防止冷却机中的水蒸气进入回转窑。在冷却筒的进料端设置水管直接喷淋灼热的煅后料,快速冷却,可大大减少煅后料在冷却筒中的氧化,同时产生的水蒸气用风机抽出。

(5)力争实现少用或不用燃料进行煅烧。

(6)窑头严格密封,减少从窑头进入窑内的空气量。

(7)回转窑的温度、空气量和燃料应实现自动测定和调节。

8. 回转窑煅烧碳质物料的优缺点

与罐式煅烧炉和电热锻烧炉相比,用回转窑燃烧碳质物料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材料单一,造价低,修建速度快。

2)生产能力大,中等规格的回转窑生产能力为2.5~3.5t/h 。

3)原料更换方便,对原料适应性强,适用于煅烧各种碳质物料。

4)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5)燃料消耗少,煅烧高挥发分延迟石油焦时,主要靠挥发分的燃烧来维持窑内高温。

6)使用寿命长,一般可用20~30年。

回转窑的缺点是:

1)物料氧化烧损大,一般为10%左右。

2)由于窑体绕一定轴线旋转,并且煅烧物料在窑内转动,造成耐火材料内衬的磨损和脱落,导致物料灰分增加和检修频繁。

煅后焦(煤)粉碎和筛分

1. 粉碎通常按以下方式加以划分:

粉碎 粉磨 破碎

细磨――将物料磨到0.001~0.1mm 粗磨――将物料磨到0.1~0.3mm 细碎――将物料由20~80mm 破碎到3~10mm 中碎――将物料由200~300mm 破碎到20~ 80mm 粗碎――将物料由1000~1500mm 破碎到200~ 300mm 超细磨――将物料磨到小于0.001mm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

HETEL 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艺标准化管理规范 M/GH18-01(A)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工艺标准的类型的工艺标准制订与贯彻的基本要求等。 2 基本要求 工艺标准化是加强工艺科学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缩短生产工艺准备周期的重要手段,技术部门应重视工艺标准化工作。 3 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 (a)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 (b)工艺文件标准化; (c)工艺要素与工艺参数标准化; (d)工艺操作方法的典型化与标准化; (e)工艺装备标准化; (f)工艺管理标准化。 4 工艺标准的主要类型 4.1 工艺基础标准: ——工艺术语标准; ——工艺符号、代号标准; ——工艺分类、编码标准; ——工艺文件标准; ——工艺余量标准。 4.2 专业工艺技术标准: ——工艺材料标准; ——工艺技术条件与工艺参数标准; ——工艺操作方法标准; ——工艺试验与检测标准。 4.3 工艺装备标准: ——切削与磨削工具标准; ——夹具标准; ——模具标准; ——辅助标准; ——计量器具标准。 4.4 工艺管理标准。 5 工艺标准的制订 5.1 根据工艺灵活多变的特点,工艺标准除少数通用性强的可制订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外,多数应结合企业特点制订为企业标准。 5.2 企业应重点制订的工艺标准 5.2.1 制订工艺操作方法标准,如典型工艺、工艺守则、标准工艺等,以缩短新产品工艺设计时间,提高工艺水平。 5.2.2 制订工序间加工余量标准,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加工劳动量。 -1-

实用文档 5.2.3 制定工艺装备标准,以减少专用工装,提高专用工装中标准化系数。 5.2.4 制订工艺管理标准,使工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5.2.5 积极引进和转化国外企业有关工艺标准或规范,以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5.3 工艺标准的制订程序。 5.3.1 合理选题。选题时应考虑该标准的适用范围,贯彻实施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技术、经济效益,制定的条件是否具备等。 5.3.2 收集、消化一本标准有关的资料。 5.3.3 编写标准草案。在编写草案时,除应根据本企业条件积极采用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外,还应将本企业比较成熟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及好的管理方法纳入标准。 5.3.4 征求意见。标准草案完成后,应发到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应进行充分协商,尽量达到统一。 5.3.5 修改定稿。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后,应根据各方面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对征求意见中分歧意见较大的标准草案,修改后应由技术科主任组织审查会,审查定稿。一般意见分歧不大的,修改后经有关部门会签后即可定稿。 5.3.6 批准发布。经审查或会签后的标准报稿,需经技术副总批准,并经技术科编号后予以正式发布。 6 工艺标准的贯彻 6.1 企业在贯彻工艺方面的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时,首先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条件,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但在转化时水平不应降低。 6.2 企业工艺标准,包括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外标准化的和本企业看书制订的,都要强制执行。 6.3 标准贯彻前,技术科要规定具体贯彻措施,在贯彻中要进行督促的检查。 .

炭素生产原料

2 炭素生产用原材料 生产炭和石墨材料的原料都是炭素原料。由于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其化学结构、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能均存在很大差异。按照物态来分类,它们可以分为固体原料(即骨料)和液体原料(即粘结剂和浸渍剂)。其中,固体原料按其无机杂质含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多灰原料和少灰原料。少灰原料的灰分一般小于1%,例如石油焦、沥青焦等。多灰原料的灰分一般为10%左右,如冶金焦、无烟煤等。此外,生产中的返回料如石墨碎等也可作为固体原料。由于各种原料的作用和使用范围不同,对它们也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炭素生产中还使用石英砂等作为辅助材料。 2.1 固体原料(骨料) 骨料的种类、制造方法及主要特征和用途归纳于表2-1。 表2-1 骨料的种类、制法及主要特征和用途 石油焦的来源 石油焦是各种石油渣油、石油沥青或重质油经焦化而得到的固体产物。由于焦化的方式不同,石油焦可分为延迟焦和釜式焦。目前,石油行业生产的是延迟焦,釜式焦已被淘

汰。 延迟焦化是将原料油经深度热裂化转化为气体烃类,轻、中质馏分油及焦炭的加工过程。其原料一般是深度脱盐后的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有时还在减压渣油中配有一定比例的热裂化渣油或页岩油。石油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渣油的性质,同时也受焦化条件的影响,我国几种主要减压渣油及其所产石油焦的性质列于表2-2。 表2-2 几种主要减压渣油及其石油焦的性质 渣油首先与分馏塔馏出的馏分气进行间接换热,然后经加热炉加热到500±10℃,此温度已达到渣油的热解温度,但由于油料在炉管中具有较高的流速(冷油流速达1.4-2.2m/s),来不及反应就离开了加热炉,使焦化反应延迟到焦炭塔中进行,故这种焦化工艺称为延迟焦化。随着油料的进入,焦炭塔中焦层不断增高,直到达到规定的高度为止。生产中,一个焦炭塔进行反应充焦,另一个已充焦的焦炭塔经吹蒸汽与水冷后,用10-12Mpa的高压水通过水龙带从一个可以升降的焦炭切割器喷出,把焦炭塔内的焦炭切碎,使之与水一起由塔底流入焦炭池中。焦炭池中的焦炭经脱水后即得生石油焦。每个焦炭塔一次出焦约250t,循环周期约为48h。分馏塔是分馏焦化馏分油的设备,为了避免塔内结焦,要求控制塔底温度不超过400℃。同时,还须采用塔底油循环过滤的方法滤去焦粉,提高油料的流动性。延迟焦化的典型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 延迟焦化法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但所得焦挥发分较高,结构疏松,机械强度较差。 石油焦的性质与质量要求 石油焦是一种黑色或暗灰色的蜂窝状焦,焦块内气孔多数呈椭圆形,且一般相互贯通。 对其使用影响较大的有灰分、硫分、挥发分和煅后真密度。 (1)灰分石油焦的灰分主要来源于原油中的盐类杂质。原油经脱盐处理后残留的

装配工艺技术标准

装配工艺技术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产品装配应共同遵守的原则。 本标准使用于一般机械设备装配。 2.引用标准 (82)煤生字第334号《煤矿机电修配厂通用技术标准》 3.一般要求 3.1、装配前,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资料,了解其结构、性能、和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3.2、组装0.8以上精度的零件时,不准使用锉刀,可用零号砂布修饰。 3.3、压力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 3.4、轴承内径有(r6和s6过盈配合)的,必须先把轴承内圈放在油内加热到80~100度进行装配。 3.5、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的灵活移动,未经工艺员和检验员同意、不准私自修花键侧面公差。 3.6、在装配高精度主轴时,必须先配轴承,并在已定好的相对位置上,标以记号,对号装配。 3.7、刮研一般零件平面时,可用标准平板对研。 3.8、精刮时涂在刮研件上的显示剂,应均匀一致,不应过厚,力求最薄为易。 3.9、刮研导轨,用配合件或检验工具做涂色法检验,检验时在全部表面上的接触点应均匀。 4.组装和总装要求 4.1、零件总装前和部件组装完成后,都必须彻底清洗,绝不允许有油污、脏物和铁屑存在,并应去掉棱边和毛刺。 4.2、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必须达到正确可靠,不得偏斜。部件流水装配时,钻孔和铰孔等工序完成后,应将铁屑清除干净才能转到下道工序。 4.3滑动齿轮应没有卡阻现象,变速机构应保证变位,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对多级齿轮应考虑全部尺寸链的正确,若工艺上无明确要求的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应不超过下列数值: 1.啮合齿轮轮缘宽度小于等于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大于1毫米。 2、啮合齿轮轴缘宽度大于20毫米时,轴向错位不得超过轮缘宽度的百分之5,且不得大于5毫米。 4.4、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法兰,电镀等件均应完整齐全好,不得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更换。 4.5、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主要部位的螺钉应用力

炭素工艺学资料

74 如何评价炭材料生产用石油焦的质量?炭材料生产用石油焦的质量可用灰分、硫分、挥发分、锻后焦真密度、粉焦量和杂质元素含量来衡量。灰分含量是石油焦的主要质量指标,硫分对于炭材料生产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石油焦的挥发分高低显示了焦炭的焦化程度,其对锻烧操作有较大的影响。锻后焦的真密度大小标志着石油焦的石墨化难易程度,锻后焦真密度越大,石油焦越易石墨化,并且石墨化产品电阻率较低。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炭材料用石油焦的使用性能,有时还需要检测石油焦的堆积密度、振实密度与锻后焦的电阻率、热膨胀系数和机械性能长可破碎性、脆性和磨损率)。 101 什么是煤沥青,煤沥青具有哪些用途? 煤沥青全称为煤焦油沥青,是煤焦油蒸馏提取馏分(如轻油、酚油、蔡油、洗油和葱油等)后的残留物。煤沥青常温下为黑色固体,无固定的熔点,呈玻璃相,受热后软化,继而熔化。煤沥青主要用途为:( l )生产各种类型炭材料的勃结剂和浸渍剂,这一部分产量最大;( 2 )生产针状焦和炭纤维等高技术产品,产量不大,但附加值很高;( 3 )防水防腐材料和筑路材料。 123 什么叫锻烧?炭质原料锻烧的目的是什么? 炭质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排出所含的挥发分,并相应地提高原料理化性能的生产工序称为锻烧。煅烧目的:( 1 )排除炭质原料所含的挥发分;( 2 )排除炭质原料所含的水分;( 3 )提高炭质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4 )提高炭质原料的导电性能;( 5 )提高炭质原料的化学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25 影响混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l )混捏温度。混捏温度降低,混捏不均,不易成型,并且生坯疏松且结构不均匀。混捏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混捏质量以及糊料的成型( 2 )混捏时间。混捏时间短,糊料混捏不均匀,混捏时间过长,使干料粒度组成发生变化,糊料质量变差。( 3 )干料性质。干料颗粒表面粗糙,糊料塑性好。( 4 )载结剂用量。勃结剂用量过少、,糊料塑性变差。勃结剂用量增大,糊料的塑性就越来越好。 280 什么是炭材料的成型?炭材料成型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适用于哪些制品的成型? 炭材料的成型是指混捏好的炭质糊料在成型设备施加的外部作用力下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压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实度和强度的生坯(或称为生制品)的工艺过程。在炭材料生产中,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模压法、挤压法、振动成型法和等静压成型法。 ( l )模压法。模压法是先按制品的形状和尺寸制成模具,然后将混捏好的糊料按一定数量装入模具内,对糊料施加压力,使糊料压缩成型,最后将压制好的生坯从模具中顶出即可。根据对糊料施加压力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单向模压(从上部或下部对糊料施加压力)和双向模压(上、下同时对糊料施加压力)。模压法适用于压制3 个方向尺寸相差不大、密度均匀以及结构致密的制品。模压法常用设备为立式液压机。( 2 )挤压法。挤压法是将糊料装入油压机的糊缸内,用压机的主柱塞对糊料施加压力,糊料不断密实和运动,最后通过可更换的嘴子挤出所需形状的生坯,达到要求的长度后用切刀切断。在炭材料生产中挤压成型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压制各种制品的毛坯,具有生产量大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压制长条形的圆柱状或管状生坯。挤压法可半连续生产。挤压成型常用设备有卧式液压挤压机(油压或水压)和螺旋挤压机。 ( 3 )振动成型法。振动成型法是将糊料装入模具内,同时在糊料上放置重锤和液压装置施加压力,利用机械的高速振动(频率20 一3OHz ,振幅0 . 1 一3mm ) ,使装在成型模内的糊料处于强烈的振动状态,从而使糊料密实成型。振动成型适合于生产3 个方向尺寸相差不大的粗短生坯和异形生坯。振动成型主要设备为振动成型机。 ( 4 )等静压法。等静压法是将磨好的糊粉装入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弹性模具内,封好放入高压容器内,用超高压泵打入液体介质(油或水),对装有糊粉的弹性模具从各个方向均匀加压,使糊料受压成型。等静压成型适合生产各向同性生坯和各种异形生坯。等静压成型设备为等静压成型机。 用途:模压成型主要用于电炭行业生产电刷块和机械密封用炭材料的生坯,也可用于尺寸不太大的冷压石墨生坯的生产。挤压成型广泛应用于石墨电极生坯的生产,也可用于炭块和石墨块生坯的成型。振动成型主要用于预焙炭阳极、炭块和炭电极生坯的生产。

炭素生产成型车间工艺流程及设备

炭素生产成型车间工艺 流程及设备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五章炭素原料的破碎与筛分 ?炭素物料的破碎原理及破碎比 ?原料的破碎原理-外力克服固体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将大块碎解为小块或细粉的过程——破碎、磨粉。 ?常见的破碎方法有: ?(1)压碎:给物料以压力,使其破碎。适于较硬物料的破碎。 ?(2)劈碎:是利用机械的尖劈扎入物料而产生的劈力来完成破碎的。,适用于脆性材料的破碎。 ?(3)磨碎:是对物料施加一个剪切力而把物料磨碎。适用于细颗粒料的粉碎。 ?(4)击碎:是利用碰撞作用而把物料击碎,适用于破碎较硬和脆性材料。 ?(5)剪碎:物料在两个破碎工作面间受集中载荷的两支点(或多支点)的外力作用而破碎。多用于硬、脆性大块物料的破碎(颚)。 物料的破碎方法 ?破碎操作共分为三个级别: ?(1)粗碎(或称预碎):由200mm左右的大块物料破碎到50~70mm(一般指原料在煅烧前的破碎)。 ?(2)中碎:由50mm左右块度的物料破碎到1~20mm(一般指煅烧料进一步破碎到配料所需的粒度)。 ?(3)磨粉(或称细磨):将1mm左右的物料磨到以下。 ?破碎比 ?破碎比是物料在破碎前后尺寸大小变化及破碎程度的量。 ?破碎比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 (1)用物料在破碎前的最大粒度Dmax与破碎后的最大粒度(dmax)的比值来确定。 ?式中: Dmax—破碎前物料的最大块直径(mm)。 ? dmax—破碎后物料的最大块直径(mm)。 ?(2)用破碎机的给料口的有效宽度和排料口的宽度的比值来确定 ?式中: :进料口有效宽度? S—破碎机排料口的宽度(mm)。 ? (3)用平均粒度来确定 ?式中:D平均—破碎前物料的平均直径(mm):? d平均—破碎后物料的平均直径(mm)。 破碎和粉碎的原则 ?破碎或粉碎物料时,必须遵守“不作过粉碎” 的基本原则。 ?为防止“过粉碎”,可采用下列措施: ?(1)尽量做到“自由粉碎”。碎成料不作滞留,尽快离开粉碎机,避免“闭塞粉碎”;——弹性衬垫的包裹、缓冲 ?(2)物料在进行粉碎前,必须先进行筛分处理; ?(3)使粉碎功真正只用在物料的粉碎上,粉碎机金属件的磨损会降低粉碎效率。 ?破碎机械

炭素工艺学

炭素材料的制备原料 1、石油焦 2、沥青焦 3、冶金焦 4、无烟煤 5、煤沥青 6、其他辅助原料 1、石油焦 石油焦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石油经过常压或减压蒸馏,分别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蜡油,剩下的残余物称为渣油。将渣油进行焦化便得到石油焦。因而石油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渣油的种类。 石油焦是生产各种炭素材料的主要原料。这种焦炭灰分比较低,一般小于1%。 石油焦在高温下容易石墨化。石油焦的特性对炭素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延迟焦化是将原料经深度热裂化转化为气体烃类,轻、中质馏分油及焦炭的加工过程。 原料一般是深度脱盐后的原油经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有时在减压渣油中配有一定比例的热裂化渣油或页岩油。 (1)焦化反应 石油焦是由渣油经过焦化工艺而制得的产品。渣油的组成很复杂。渣油与原油同样都是由各种烃类和烃类化合物组成的。在渣油中还有沥青质组分。它与沥青焦有相似之处,但它含有较多氧、氮、硫。在重柴油馏分中沥青质脱去一个脂族基便能转化为树脂质。树脂质和沥青质在高温下会进行缩聚反应,最后可得焦炭。 渣油的焦化反应可归纳为: 1) 渣油中的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2) 渣油中的芳香烃等—高分子缩聚物—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3) 渣油中的烷烃、环烷烃、带长侧链稠环—芳香烃—高分子缩聚物—树脂质—沥青质—焦炭 (2)石油焦的分类 根据石油焦结构和外观,石油焦产品可分为针状焦、海绵焦、弹丸焦和粉焦4种。 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硫焦和低硫焦。 石油焦按照硫含量、挥发分和灰分等指标的不同,分为3个牌号,每个牌号又按质量分为A、B两种。 根据原料渣油的不同,石油焦又分为裂化石油焦、常减压石油焦和页岩石油焦 2、沥青焦 沥青焦是一种含灰分和硫分均较低的优质焦炭,它的颗粒结构致密,气孔率小,挥发分较低,耐磨性和机械强度比较高,其来源是以煤沥青为原料,采用高温干馏(焦化)的方式制备而得。 沥青焦虽然也是一种易石墨化焦,但与石油焦相比,经过同样的高温石墨化后,真密度略低,且电阻率较高、线膨胀系数较大。沥青焦是生产铝用炭素阳极和阳极糊的原料,也是生产石磨电极、电炭制品的原料。 生产沥青焦的原料是中温沥青和高温沥青,高温沥青是中温沥青在氧化釜中用热空气氧化而成。高温沥青粘度大,装炉温度较高,挥发分含量小,有利于装炉操作。 由于沥青焦成焦温度较高,达到1300~1350℃,所以不经煅烧也可以直接使用。但沥青焦从炼焦炉中推出后采用浇水熄火,一般水分含量大,所以在生产中它与石油焦一起按比

工艺工法标准

蓝光地产 装饰工艺工法标准 (2.0) 批准:吴廿 分管领导:郑国民 主编:毛泉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5日实施时间:2017年01月25日 主编单位:蓝光地产集团生产(项目)管理指挥中心 装饰景观公司项目及计划管理中心 1.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装修项目工程管理动作,全面提高装修项目工程质量,统一施工工艺做法,固化标准节点,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提升观感,特整理并编写本文件。

2.适用范围 本文件内容旨在对装修项目施工工艺的管理以及对标准节点统一的建议。本文件根据蓝光已交房项目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参考其他房产开发公司的管理经验,对公司已有制度、图集标准、管理流程及实施细则进行了汇总、补充和完善,供装蓝光地产范围内装饰工程管理人员、装修设计人员、成本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蓝光地产集团辖下全部公区、户内批量、商业综合体、营销示范展示区等装饰工程项目。 3.说明 本工艺工法经批准后实施时间为2017年1月25日。 由于装修行业发展特点及“四新”创新推动,本工艺工法定于每年修订完善一次。在执行本工艺工法过程中,如有异议或建议,请与蓝光地产集团生产(项目)管理指挥中心或装饰景观公司项目及计划管理中心联系答疑,合理化建议将在下一次修订时给予修正完善。 装饰工程统一做法(1) 序号事项统一做法

1 抹灰基层乳胶漆墙面改 为贴瓷片砖墙面做法 1.原抹灰基层全部剔除; 2.充分湿润; 3.1:3水泥砂浆重新抹灰; 4.水泥砂浆湿贴法粘砖。 2 剪力墙乳胶漆墙面改为 瓷片砖墙面做法 1.铲除已施工涂饰层(包括剔除剪力墙面孔洞内腻子等柔 性填充物); 2.手砂轮打磨基层; 3.墙面凿坑@100mm并清水冲洗墙面; 4.基层干燥; 5.刷涂界面剂; 6.瓷砖胶中涂施工。 注:在满足消防通道疏散宽度前提下,如成本可控,则采 用背栓(或加厚侧切)式干挂墙砖做法。 3 剪力墙面防水做法(1)剪力墙已做内保温墙面: 防水做法同抹灰基层墙面做法。 (2)剪力墙未抹灰面(基层垂平度较差): 1.基层清理(土建缺陷处理完毕); 2.拉毛; 3.10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抹平; 4.8mm厚1:2.5水泥砂浆抹平搓毛; 5.做JS防水。 (3)剪力墙未抹灰面(基层垂平度较好): 1.基层清理(土建缺陷处理完毕); 2.拉毛; 3.做≤5mm厚抗裂砂浆抹平搓毛; 4.做JS防水。 4 剪力墙面贴瓷片砖做法1.基层处理(土建缺陷处理完毕); 2.拉毛; 3.水泥砂浆湿贴法粘砖。 注:若设计为墙面粘贴玻化砖,不论何种基层,必须采用基层刷涂界面剂+瓷砖胶中涂施工工艺。 瓷砖胶(德高、亚地斯)施工统一做法 1、基层处理 ⑴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无空鼓、开裂;

工艺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系指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和设备运行、维修的技术要求以及服务提供而制定的标准。 工艺技术标准是工艺技术的结晶,它是企业实行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内外企业都十分重视工艺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工艺技术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工艺通用标准 工艺通用标准系指一些使用面广、通用性强的工艺标准。其种类有以下几种: 1、工艺术语标准,有关行业特别是机械行业有一系列工艺术语标准,如GB 4863《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等。 2、工艺符号、代号标准,如GB 324《焊缝符号表示方法》等。 3、工艺分类代码标准,如JB/T 9166《工艺文件的编号方法》等。 4、工艺文件格式标准,如JB/T 9165.2《工艺规程格式》等。 5、工艺余量标准,包括毛坯余量和工序余量,如GB/T 11350《铸铁件机械加工余量》等。 (二)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 工艺规程系指产品或零件加工和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它可以是标准、标准的一部分或规范性技术文件,也可称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中的典型工艺规程、工艺守则、标准工艺规程是工艺标准。 1、机电行业企业的工艺规程包括专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规程和标准工艺规程。 (1)专用工艺规程,针对某一种产品或零件所设计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有以下几种: a.工艺过程卡片,它是规定产品或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工序和工艺路线的文件。工艺过程卡一般注明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设备、工装、加工车间、工段等,不需绘制工艺简图。小批量生产、工艺过程简单时,可以与产品图样配合直接指导工人操作。大批量生产、工艺过程复杂时,可作工序卡的汇总文件。 b.工艺卡片,按产品或零部件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以工序为单元,注明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设备、工装等,有的工序需注明操作要求,大多数工序需绘制加工件简图。主要用于各种批量生产的产品。 c.工序卡片,是规定某一工序内容具体要求的工艺文件。除工艺导则已作出规定的内容外,一切与工序有关的工艺内容都集中在工序卡片上。工序卡片应绘制工序加工简图,规定安装、定位、夹紧、工步、工位、动作、工时及材料消耗定额、冷却润滑、切削参数、设备、工装、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 d.检验卡片,根据产品标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验内容、检验要求及手段作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于关键工序的检查。 e.工艺守则,某一专业工种所通用的一种基本操作规程。 工艺过程卡片、工艺卡片、工序卡片、检验卡片或工艺守则,可按JB/T 9165.2《工艺规程格式》和JB/T 9166《工艺文件编号方法》进行编制。 (2)通用工艺规程 针对工序或成组系列零件所设计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典型工艺规程和成组工艺规程。

碳素生产工艺知识试题

碳素生产工艺知识试题 1. 炭素生产的混捏工艺中,随着沥青加热温度的升高,沥青与干料之间的润湿接触角变小,毛细渗透压增加,所以( C )。 (A)沥青发生氧化缩合现象。 (B)轻馏分跑掉,沥青老化。 (C)沥青对干料湿润现象好。 (D)造成糊料塑性降低。 2、 炭阳极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火焰系统移动好后,应先(C )。 (A)点火燃烧,然后恢复负压 (B)恢复鼓风,后恢复排烟 (C)恢复负压,然后点火燃烧 (D)恢复鼓风,后点火燃烧3.炭素制品如果骨料粒度过大时,则比表面积小,骨料与粘结剂接触面小,造成生坯焙烧时粘结剂迁移,容易使产品( D )。 (A)产生横裂 (B)产生纵裂 (C)产品表面不规则裂纹 (D)产生变形 4.炭阳极焙烧系统冷却区的管理主要是对降温的管理,温度在( B )降温速度不易太快。 (A)1300-900℃之间 (B)1200-800℃之间 (C)1000-700℃之间 (D)800℃以下时 5.炭阳极块焙烧的中温剧变阶段,制品的温度在( D )。 (A)300-70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400-850℃之间。 (B)100-50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250-650℃之间。 (C)350-75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500-900℃之间。 (D)200-700℃之间,明火温度大约为350-850℃之间。 6.炭阳极块焙烧的低温预热阶段,是制品从( B )。 (A)室温升到100℃,明火温度大约为250℃ (B)室温升到200℃,明火温度大约为350℃ (C)室温升到250℃,明火温度大约为400℃ (D)室温升到300℃,明火温度大约为450℃ 7.炼焦工业中煤焦油经过蒸馏得到的残渣便是( B ) 。 A、冶金焦 B、煤沥青 C、沥青焦 D、焦炭 8.炭素生产的混捏中,如果糊料质量波动,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影响糊料混捏质量的因素除温度外( D )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A)干料温度 (B)沥青温度 (C)混捏温度 (D)混捏的时间 9.炭素生产中,在粉碎机中有滞留碎成料现象,影响破碎效果,这种现象( B )。 (A)称“自由粉碎” (B)称“闭塞粉碎”

工艺技术要求

贵州贵铝华新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工艺技术要求 签发: 2009年3月1日 NO:

工艺技术要求 编号:GLHX-CH-GY—2009 车间管理要求 1.车间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工艺管理体系,要求职责明确,责任到人。2.车间应有完善的工艺技术文件、标准等,同时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工艺技术知识培训并有记录。 3.车间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检查并有记录。 4.交接班、生产过程责任卡等工艺记录应填写规范并收集齐全。5.车间每月至少清洁保持炉一次。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和隐患。包括工艺车、电子称、煤气 发生炉、煤气输送管道、熔炼炉、溜槽、铸机、轧机、风机、复绕机、循环系统等。 2.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是否完好。并对在生产过程中会与金属液 体发生接触的涂刷耐火材料并预热。 3.领出的精练剂、造渣剂需放在指定位置烘烤,结块的需烘干研磨好以便使用。 4.原料、工具器、辅料的领用需提前按领料制度领出并摆放在所定位置。 5.根据国家标准或合同协议对生产铝合金锭的成分进行配制。 生产铝合金锭 1.投入原铝

A、所进电解铝液、重熔用铝锭要严格符合生产计划、工艺技术规程要求,未经检验、过磅一律不能投入使用。 B、原料投炉前必须保证无钢带、油污、灰尘、水分、破布,纸屑等物品。 2.点火生产,调试火焰 A、点火程序: 打开炉门→启动风机→打开风阀吹洗3-5分钟→调小风阀,打开气阀(较小)→用明火点燃→调试火焰→关闭炉门→熔炼 B、调试火焰:观察火焰的颜色,如果火焰呈黄色则表明空气量不足,根据情况加大风压或减小气压;如火焰呈白色,表明空气量过多,根据情况加大气压或减小风压。如果车间内有呛人气味,应按照空气量不足的方法进行处理。 调火对能耗、烧损的控制影响很大,具体影响关系是: 煤气过大——能耗增加,熔化时间增长,烧损相应变大。 风量过大——烧损的增加,熔化时间增加,能耗相应增加。3.添加其它金属合金化 加料的顺序关系到熔炼时间、烧损、能耗,还会影响到熔体的质量以及炉体的寿命。正确的加料顺序必需考虑最快的熔化速度、最小的金属烧损以及准确的化学成分控制。 A、添加金属硅 a)、待炉内铝锭全部熔化,此时将敲成直径大小为20—50cm的硅颗粒平均分成二批,当铝液温度达到780℃以上时,投入第一批,用工具尽量使硅淹没在液面之下。继续升温,整个熔炼过程温度必须严格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炭素生产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1 本规程适用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炭块的生产。 一、工 艺 流 程 炭素分厂主要生产铝电解用阳极糊和预焙阳极,现有新、旧 两套系统,新系统生产新电解分厂用的大预焙阳极,老系统生产 四期电解用的小预焙阳极和阳极糊及其它糊类制品。

二、原料处理 1 目的范围:规定了原料堆放要求,为煅烧提供破碎处理焦炭。本系统主要包括原料堆场、对齿辊破碎机、运输皮带机等。 2 生产中所用原料为低灰份的石油焦、沥青焦和高温煤沥青或改质沥青。原料堆场需按不同品种、等级存放,存放时不许混入其他杂质。 3 进厂的各种原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进入原料库前必须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库。 4 如果生产用的是混合料,应根据原料的品种和质量情况确定配比,一般延迟焦配入量为60~100%。 5 原料焦炭在齿式对辊破碎机中破碎,入碎前料块应小于200mm,破碎后料块应小于70mm。 6 设备检查 6.1 破碎机检查: ⑴严禁杂物、金属混入。 ⑵螺丝固定紧固。 ⑶给料适中,不得超设备能力。 ⑷轴承、电机温度不超过60℃。 ⑸各润滑点润滑良好。 6.2 皮带输送机检查 ⑴检查前后滚筒和减速机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 ⑵皮带有无裂口,皮带是否跑偏,如有问题要及时处理。 ⑶检查是否有人、故障物影响皮带运行。 ⑷调整好给料量,不得超过皮带机最大运输量。 ⑸经常检查驱动电机和轴承温度,不允许超过60℃。

三、煅烧 1 目的范围:利用罐式煅烧炉加热处理即煅烧石油焦,达到质量要求。主要包括煅烧给料、罐式炉煅烧系统,煅后焦运送设备。 2 技术条件 2.1 首层火道温度1150~1300℃,负压10~30Pa。12pa 2.2 三层或四层火道温度1150~1300℃,负压20~80Pa。60pa 2.3 烟道平均温度不大于800℃,个别测点不大于1000℃,带余热锅炉的烟道温度不大于300℃。 2.4 燃料:罐式煅烧炉使用煤气加热时,煤气温度5~25℃,煤气总管压力不低于2000Pa,集合管压力为1400~2000pa,管道内任何情况下不得造成负压。应主要使用挥发份做为燃料进行加热。 2.5 排料罐冷却水出口温度低于60℃,锻后焦排出料的温度要低于250℃。 2.6 煅后焦的真密度不小于2.04g/cm3,粉末电阻率不大于650Ω.mm /m,挥发分小于0.5%,灰分小于0.6%,水分小于0.5%。 3生产操作 3.1 正常生产情况下,每班定时加料,保持炉头上有料封严,不允许出现空炉头现象。 3.2 根据煅后焦质量情况调整排料量,要勤排少排,使炉内料处于经常移动状态,两次排料的间隔时间不大于10分钟。 3.3 经常清理挥发分总道、竖道,保持其畅通。充分利用挥发分,尽量使其在首层和二层火道燃烧。设有余热锅炉的才允许多余的挥发分在末层火道燃烧。 3.4 在停电、停水、停排烟机或无原料时,应停止排料,料面高度要在炉脖之上。短时间停产(1~2天)时,火道温度保持在1000℃以上,停产三天以上,火道温度保持在900±20℃间保温。 3.5 调温过程中要定时检查火道内燃烧情况,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

工艺文件标准化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Z H U Z H O U L I N C E G R O U P C O.,L T D. 创造轨道交通装备部件新境界 标准化通讯 第7期 产品开发部 2010年7月

本期目录 1 产品制造过程标准化---工艺标准化 (1) 2 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设计图样标准化审查内容 (19) 批准: 阳吉初 审核: 翟方志 编制: 王金花 产品开发部 2010年7月31日

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工艺标准化 工艺是指根据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将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加工操作、技术检验和生产管理的依据。 工艺标准化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标准化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加工成本为目的,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有重复性等特征的工艺文件、工艺要素、工艺过程进行统一、简化、协调、优化及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实施的活动。 1企业工艺标准体系构成 企业工艺标准体系是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休系,是企业标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工艺标准体系一般由工艺基础标准、专业工艺技术标准、工艺装备标准和工艺管理标准四大类构成。其内容见下图。 1)工艺基础标准:是指适用于面较广的工艺标准。如:工艺术语、符号、代号、工艺文件、工艺参数及工艺余量等。 2)专业工艺技术标准:是指直接涉及产品制造质量的标准。包括工艺材料及各类工艺方法(车、铸、焊、冲压等)的技术条件、操作方法、试验和检测等的统一规定。 3)工艺装备标准: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采用各种工具的标准。包括对各类工具

碳素材料工艺基础

碳素材料工艺基础 各种新型碳素功能材料 第一章碳素材料的物质结构 § 1.1碳原子及其价态 碳原子的基态电子层结构是1s22s22p x12p y1基态碳原子只有两个未成对的价电子,对外只能形成两个共价键,因此,基态碳原子是二价的。 绝大部分碳化合物的碳为四价,当基态碳原子受到激发,一个2s电子跃迁到2p轨道时,电子层结构就成为1s22s2p x2p y2p z ,碳原子就有了四个为成对的价电子,成为四价。 碳原子从基态到激发态要吸收161.5千卡/摩尔的能量,但和不同的原子化合时需要的能量大小却不一样,例如,C—H的键能为98.8千卡/摩尔,C—O的键能为84.0千卡/摩尔。 在所有的四价碳化合物中,碳原子处于三种价态中的一种状态,这就是四面体、三角形及线形键。 (1)四面体键碳原子的四个等值价键是由1个s—电子和三个p—电子杂化而成sp3杂化态,每个建中S成分占1/4,p成分占3/4,四个键的电子轨道形状相同,但方向不同,每个 轨道的对称轴指向四面体的顶角,任意两键之间的夹角都是109°28′。 (2)三角形键在具有双键的不饱和的有机物、芳香族化合物和石墨中,碳原子中有三个等值价键分布在直角坐标系的xy平面上,互成120°角,这种等值价键是由1个s—电子和2个p—电子杂化而成sp2杂化态,每个键中,s成分占1/3,p成分占2/3,碳原子的第四个电子,又叫π电子,它的哑铃型对称的电子云指向直角坐标的z方向,成为π键。 苯分子中的π键又不同于乙烯中的π键,苯分子成六方平面结构,有六次对称轴即苯分子中所有碳—碳键长都是相等的,这就必须部分采用多中心分子轨道,认为苯分子中六个π电子是共有的,它们按六个碳—碳键平均分布,这种键叫做非定域键或离域键,实验发现,在苯、丁二烯、稠环芳香烃以及石墨中都是这种键,任何其他键结构式都不能反映它们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共轭现象,这类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石墨和类石墨层面,是碳—碳共轭键加共轭键,键长为1.42埃,π电子可以自由地在层间漂移,并对相邻层面提供一种键力,由于它能使石墨具有热、电传导性,与金属的自由电子类似,所以,在碳—石墨物质中π键也称金属键。 石墨层间有一种较弱的键,成为范德华键,它不是电子云离域的原子间作用力,而是分子或原子间一些弱作用力的统称。总之,石墨中有三种键在起作用,即碳—碳共价键(σ键)、共轭π键和范德华引力。 (3)线形键在乙炔(HC≡CH)和氢氰酸(HC≡N)分子中,碳—碳、碳—氮原子间是三键。这类分子的几何构型为直线型,碳原子的一个s—电子与一个p—电子作线性杂化为σ键,其余2个p电子形成二个π键,这样就生成两个杂化了的sp电子云,键角180°。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技术规范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规范 1前言 产品装配设计是产品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产品在装配、焊接、调试和检修过程中是否方便,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电气性能,甚至影响到电路功能能否实现,因此,掌握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本标准就规范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满足产品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设计人员提供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要求,为工艺人员审核产品装配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内容。 2名称解释 2.1装配 2.2对机器、仪器等的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配合和联接,使成为成品的过程。装配可分为部件装配和总(产品)装配二个阶段。 2.2.1部件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成一个装配单元,并完成局部功能组合体的过程。 2.2.2总(产品)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为一个总体(产品),

并完成一定功能组合体产品的过程。 2.2.3装配单元 在装配过程中,以一个装配基准件为基础,可以独立组装达到规定的尺寸链与技术要求,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总成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 2.2.4装配基准件 在一组装配构件中,其装配尺寸链的共同基准面或线所在的构件。2.3工艺 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后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2.4装配层: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作业划分,对类似作业的装配阶段的划分,如总装层、部装层。一个装配层,可以是一个装配单元,也可以是几个装配单元所组成。 3装配设计的一般原则 装配设计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设计时,装配图是设计者把装配设计思路落实在文件上的具体表现,它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连接方式及零件的基本结构的图样。因此,在装配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碳素工艺配方

配料工艺基础(principle 碳素工艺配方of proportion) 生产各类炭素制品时固体原料的选择及其组成比例的确定、混合料粒度组成的确定、 黏结剂的选择和确定比例、添加剂的选择等。配料是炭素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各类 炭素制品配料方的编制及配料操作的正确性、稳定性对最终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各工序的 成品率都有明显影响。 原料的选择不同的炭素制品对原料有不同的要求。 (1)石墨电极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咼功率石墨电极和超咼功率石C墨电极等3个品种,生产不同品种的石墨电极应该使用不同质量标准的石油焦,如生产普通功率石墨电极时 对石油焦的要求侧重于灰分的高低及制品石墨化后电阻率的大小,而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 电极不仅要求电阻率小、机械强度高,而且石油焦在石墨化后的热膨胀系数要低,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能要好。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定要使用含硫量较低、热膨胀系数特别低的 针状焦,20 世纪末中国炭素厂生产高功率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使用进口的针状焦,既 有石油系针状焦也有沥青系针状焦。两类针状焦可比较如下:石油系针状焦的价格比沥青针 状焦高10%?20%;石油系针状焦的成型性能比较好,挤压成型成品率比较高;石油系针 状焦生产的石墨电极的电阻率和热膨胀系数略高于沥青针状焦生产的石墨电极;沥青针状焦含氮量稍高,石墨化过程中气胀较大,—般认为沥青系针状焦不适合生产特大规格的超高功 率石墨电极。 中国炭素厂长期以来在生产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的配方中加入20%?30%的沥青焦,目 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世界上除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外,般生产石墨电极都不使用 沥青焦,因为沥青焦经过同样的石墨化高温处理后,真密度较低,电阻率较高,而且在石墨 化过程中热膨胀系数比较大。 (2) 生产铝用预焙阳极或阳极糊的原料是石油焦或沥青焦, 通功率石墨电极的原料质量,含硫量还可以再放宽—点。 其质量标准基本套用生产普 (3) 生产高纯石墨制品的原料也是以石油焦为主,要求原料的灰分尽可能低,如低于 0.15 %。 (4) 生产高炉炭块或铝用阴极炭块(包括侧部炭块) 的骨料主要采用优质无烟煤为原料, 粉料可采296 用冶金焦、沥青焦或石油焦,近年来为了延长炭块的使用寿命及降低电阻率, 逐渐采用经过高温煅烧(电炉煅烧) 的无烟煤为骨料。小颗粒或粉料有时采用石墨化冶金焦、 石墨碎或天然石墨。 (5) 生产供矿热电炉使用的电极糊(自焙电极)使用优质无烟煤为骨料,无烟煤的灰分可比供应生产炭块时略高 —些。粉料—般采用冶金焦或部分石墨化冶金焦,质量要求很高的电

技术质量工艺标准化手册(上)

技术质量工艺准化手册(上)Standardization manual for technical quality technology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地提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强调的质量方针。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地提高,居住环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占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建筑市场的大环境还是小业主的的要求都越来越强调质量品质,而从企业自身来说,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新员工快速的增加,企业的品质要提升,因此也越来越要求我们提升过程中的工艺质量管控。为加强对工程质量事前、事中的把控,降低质量风险,特编制此手册。 本手册收集了五局范围内较为成熟与先进的工艺做法,结合国家相关规范与企业相关管理要求,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通病、过程工艺关键控制点出发,旨在通过标准工艺做法及小工具的使用提升过程工序质量。 本手册分为上下两册,手册内做法为推荐性做法不强制要求使用。上册为主体结构工程的技术质量工艺标准化做法,包含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中的部分关键做法。下册为装饰装修工程、防水工程、机电安装工程的相关关键做法,目前正在编制中,2018年下半年发布实施。 建议各公司及项目在编制策划、方案及交底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运用手册内的做法,扩大推广使用的范围。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恳请各单位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批评指正,我们收集反馈意见后,将及时修订完善,切切实实达到技术质量工艺标准化编制的初衷。 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东北公司、北京公司的大力协作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中建五局科技质量部 二〇一八年一月

炭素电极的工艺流程

原料:用于炭素生产的原料有哪些? 在炭素生产中,通常采用的原料可分为固体炭质原料和粘结剂及浸渍剂两类。固体炭质原料包括石油焦、沥青焦、冶金焦、无烟煤、天然石墨和石墨碎等;粘结剂和浸渍剂包括煤沥青、煤焦油、蒽油和合成树脂等。此外生产中还使用一些辅助物料,如石英砂、冶金焦粒和焦粉。生产一些特种炭和石墨制品(如炭纤维、活性炭、热解炭和热解石墨、玻璃炭)则采用其他一些特殊原料。 煅烧:什么叫煅烧?哪些原料需要煅烧? 碳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温(1200-1500°C)热处理的过程称为煅烧。煅烧是炭素生产的第一道热处理工序,煅烧使各种炭质原料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 无烟煤和石油焦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挥发份,需要进行煅烧。沥青焦和冶金焦的成焦温度比较高(1000°C以上),相当于炭素厂内煅烧炉的温度,可以不再煅烧,只需烘干水分即可。但如果沥青焦和石油焦在煅烧前混合使用,则应与石油焦一起送入煅烧炉煅烧。天然石墨和炭黑则不需要进行煅烧。 压型:挤压成型原理是怎样的? 挤压过程的本质是在压力下使糊料通过一定形状的模嘴后,受到压实和塑性变形而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毛胚。挤压成型过程主要是糊料的塑性变形过程。 糊料挤压过程是在料室(或称糊缸)和圆弧式型嘴内进行的。装入料室内的热糊料在后部主柱塞的推动下。迫使糊料内的气体不断排除,糊料不断密实,同时糊料向前运动。当糊料在料室的圆筒部分运动时,糊料可看作稳定流动,各颗粒料层基本上是平行移动的。当糊料进入到具有圆弧变形的挤压嘴子部位时,紧贴嘴壁的糊料前进中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料层开始弯曲,糊料内部产生不相同的推进速度,内层糊料

新工艺标准,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其效果

第七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效果 7.1本工程拟采用“三新”的应用 根据施工需要,充分推广应用“三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圆满完成工程施工任务。本工程拟采用“三新”见下表。

7.2采用新技术的特性 7.2.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7.2.1.1主要技术内容: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更好的落实和调整过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7.2.1.2主要技术特点: 1、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路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

工详图设计。 3、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功能情况下机电系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在施工阶段全部解决。 4、通过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在排列各种管道时考虑运行管理维修和二次施工对不同管线尤其是先后施工的管线,同时综合平衡还可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的管线的安排,对于以后需要维修留出足够的位置。 5、通过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机电安装可以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可减少施工安装后的拆改工作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6、机电项目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均通过综合图涉及的专业内容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状况。 7.2.1.3适用范围:在本工程机电安装总过程中推广应用。 7.2.2辐射交联聚乙烯管(PE-XC管)的应用 7.2.2.1主要技术内容: 1、PE-XC管具有交联度均匀、化学纯净度高、卫生性能好,特别适应于高要求的流体输送。PE-XC管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管材。 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一种健康、节能、环保、卫生的新型采暖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