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22110280 课程总学时 32

周学时 2 学分 1.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英汉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译汉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修该课程之前已修完综合阅读,综合英语,语法学,词汇学,英美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学生修该课程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该课程又是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和反映,它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且它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口译,高级英语等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采用孙致礼编著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教学参考书

Baker, Mona. 2001.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assnett S, Lefevere A. 2001.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Brown Gillian & Yule Georg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atford, J.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tim B. 200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atim, Basil & Ian Mason. 1990.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Hornby, M.S.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ewmark, Peter. 1991. About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Newmark, Peter. 2001.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Nida, E.A. & Charles R. Taber. 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Brill.

Nida, E.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No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Tytler, A. F. 1907.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London: Dent.

Wills, Wolfram. 2001.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陈定安,1991,《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陈生保,1998,《英汉翻译津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范仲英,1994,《实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运兴,1998,《英汉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季春,1996,《实用翻译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刘宓庆,1998,《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宓庆,1999,《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吕俊、侯向群,2001,《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孙致礼,2003,《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1983,《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庄绎传,200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杂志期刊:

历年《中国翻译》杂志,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

《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科学院主办

《上海翻译》,上海市委、上海大学和上海市科技翻译协会联合主办

工具书: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十卷本)《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简明美国俚语词典》杨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简明英汉世界文学词典》杜友良主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版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英英,英汉双解)商务印书馆,朗文出版社,1998年版

《英汉大辞典》(缩印本)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英汉技术词典》清华大学《英汉技术词典》编写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版

《英语缩略词词典》史群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学期结束考核采用平时作业和限时笔试分别占50%和50%计算。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1)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应采取教师理论讲解示范和学生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2)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步骤,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教材的多样性,教法的灵活性,但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以翻译实践(课内与课外、规定的与自选的)为主,实践(练习)时间至少应二倍于课堂讲授时间。

3)教师要部分或全部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对学生所采用的不同译法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翻译水平。

4)教师要适当介绍翻译中常用的词典及其他参考书,并给予指导。

5)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对翻译理论观点和翻译实践的看法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6)实践要求 : 基本上每周有翻译练习,分课内练习及课外练习,形式多样, 有口头及笔头练习, 有句子翻译, 有段落翻译, 有语篇翻译, 其中短文练习平均四周左右一次。还可以有译文改错练习。作业以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集体定稿,并写出翻译报告,同时上交译文与翻译报告,共享成绩。为了利于“备战”专业英语八级考试,宜多进行“短、平、快”练习,讲究实效。练习及作业内容除选用教材中一小部分以外, 以自编自选为主, 题材力求多样化, 难而尽量做到适中。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翻译概论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翻译的实质、翻译的定义和标准。

(二)熟悉翻译对翻译人员在业务素质上的要求。

(三)了解中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以及翻译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标准、中国翻译史方面的常识、合格译员的业务素质。(一)重点讲解翻译的定义、标准,尤其是“忠实、通顺”这一标准。

(二)一般介绍中国翻译史方面的常识、合格译员的业务素质。

第二章翻译的过程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理解、表达与审校方面的要求与技巧。

(二)熟悉翻译的过程。

(三)了解译界学者对合理的翻译过程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解释。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理解、表达与审校阶段的要求与技巧。

(二)一般介绍译界学者对合理的翻译过程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解释。

第三章翻译的标准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翻译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

中西方不同翻译家提出的翻译的标准。

(一)中国著名翻译理论下的不同翻译标准

(二)西方著名翻译理论下的不同翻译标准

(三)重点讲解翻译“忠实、通顺”这一基本翻译标准。

第四章翻译的语言对比规律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使学生在翻译时既注意“求同”,又注意“存异”。(二)熟悉英汉语在语义、词法、句法、思维上的差异。

(三)了解综合型语言与分析型语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英汉语在句法、思维上的差异。

(二)一般介绍英汉语在语义、词法上的差异。

第五章翻译的方法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翻译方法的概念和区别。

(二)熟悉归化法、异化法和异化归化并用互补法的灵活运用与选择。

(三)了解不同译界学者对翻译方法的主张。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归化和异化法的概念和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二)一般介绍直译、意译的概念;不同译界学者对归化、异化法的不同主张。

第六章翻译的基本技巧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

(二)熟悉各个技巧使用的规律和目的。

(三)了解其它的教材未涉及的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教材中提及的翻译技巧的运用。

(二)一般介绍其它技巧

第七章克服翻译症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如何在翻译中克服翻译症。

(二)熟悉翻译症出现的根源。。

(三)了解翻译症的表现形式以及对“translationese”或“translatese”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翻译症出现的根源。

(二)一般介绍如何克服翻译症。

第八章翻译单位与语篇分析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并且在翻译中运用基本的语篇分析方法。

(二)熟悉立足于句,放眼语篇的翻译单位观。

(三)了解翻译界对翻译单位的不同定位。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立足于句,放眼语篇的翻译单位观以及语篇分析。

(二)一般介绍翻译界对翻译单位的不同定位。

第九章文体与翻译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翻译不同文体时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熟悉不同文体的特点。

(三)了解文体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不同文体的特点以及翻译不同文体时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一般介绍文体的分类。

第十章翻译中的文化意识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跨文化转换的策略。

(二)熟悉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也是跨文化转换。(三)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跨文化转换的策略。

(二)一般介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十一章专业八级英汉翻译辅导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技巧。(二)熟悉历年八级翻译的文体特点。

(三)了解历年八级翻译的趋势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论说小品文类语篇的翻译。

(二)一般介绍其它类语篇的翻译。

《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类各专业 课程编号: 总课时:64学时/4学分 大纲执笔人:毕宇娟 大纲审核人: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1、课程性质: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是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极为 广泛,是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 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 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3、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突出抽象表现 的训练手法。培养其构思、设计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先修的课程 本课程以《素描》、《设计色彩》为基础,并与之相配合,利用一定的造型知识设计构成造型与形式,同时又为《构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1、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1、构成的分类 2、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3、点、线、面的情感特征 教学要求:本章内容是学习后面内容的一个理论基础,也是贯穿整个构成内容的主线,学习时注意掌握点、线、面的表现。 2、第二章重复构成 教学内容:1、重复构成的概念 2、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3、特殊重复 4、重复构成的形式 教学要求:了解重复构成的有关概念,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基础。 3、第三章渐变构成 教学内容:1、渐变构成的分类 2、渐变构成的特征 3、渐变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4、联想渐变构成 教学要求:了解渐变构成的概念,注意渐变构成的始形与终形,大小比例与渐变全过程的数量以及渐变形状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掌握渐变 的构成方法在设计实例中对设计意念表达的作用,思考运用渐变 构成怎样完成一幅平面设计作品。 4、第四章特异构成 教学内容:1、特异构成的概念 2、特异构成的形式 3、特异构成的运用 4、特异构成的特征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广告设计 英文名称:Advertising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课程性质: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0 实验(实践)学时:12 学分:2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 先修课程:色彩静物、设计素描、字体与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图形图像处理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遵循大庆石油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广告设计课程是为培养从事广告设计与实施的应用性人才而设。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视觉传递艺术,以形象作为诉求的主导因素,用视觉阐述观点。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广告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介于社会学、美学与市场营销学边缘的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广告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主要课程,它以图文为主要内容传递信息,通过此课程可以广泛了解观众的视觉心理欣赏习惯,视觉表述的艺术形式,深入地研究媒体艺术和传播行为,解决视觉美学与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并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学生了解广告的运作过程。即从市场调研、企划、创意、媒介流程和国际及本土化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等角度研究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广告人的问题。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广告设计是以“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广告学”等专业基础课为基础。 本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学习“企业形象设计”、“招贴设计”等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熟练掌握“字体与标志设计”、“计算机辅助图形图像处理”中相关知识。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设计素描 (08)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的观察、分析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观察客观物象的结构、形态、明暗、质感等因素,学习透视、构图等造型艺术规律,研究和揭示视觉表达客观物象内部的力、场、空间、结构、功能图形以及审美文化内涵等潜在规律,并将其应用在创意构思和表达的过程中,为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动手实践; 2、系统性原则,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3、因材施教原则,发现特点,因人而易,不同画面,分别对待; 4、多媒体教学进行讲解、图例分析和教师示范的直观性教学方法; 5、分阶段进行小结,结合具体画面的欣赏、分析、讨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128学时8学分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设计素描概述 ⑴设计素描的概念及其特点 ⑵设计素描的目的和任务 2、形体结构分析(认识与观察方法) 3、透视规律及其应用 4、明暗研究(明暗变化及其规律) 5、质感表达与纹理研究 ⑴不同物体质感纹理的归纳表现 ⑵相应空间环境的主题性创意表达与设计 6、立体形态变化分析 ⑴立体成型分析研究; ⑵立体成型过程的飘移、削减及叠加原理。 7、精微细致表达 ⑴刻画表达:收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型物体、深入研究观察其精细构造并放大表现; ⑵非常态构想:利用其形态特点和构造特点进行创意应用表达(草图构想)。

8、形态联想 观察了解自然界物体的形态和构造特点,进行联想和改造,把异象画面和现实的形态串联组合,使画面显现奇思妙想并又在创意的情理之中。 ⑴不同物质属性的转换; ⑵不合理空间的创造; ⑶形态寓意延伸表达。 9、解构与重构 ⑴观察了解自然界物体的形态和构造特点进行剖析(原形收集结构分析); ⑵把自然界物体的剖析结构结果或元素进行概括和重新组合产生一个全新的形态(解构重组); ⑶立体构造; ⑷平面意象。 建议学时分配: 1、理论讲述、结合示范作品分析,12课时; 2、作业练习、辅导,112课时; 3、观摹小结,分析讨论时间,4课时; 4、期末总结评分时间另外安排。 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1、课程讲述及作品分析部分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2、作业辅导过程全部在专业教室完成; 3、学生课前根据课程要求准备绘画工具材料等; 4、作业练习内容和要求。 内容: 1、形体构造研究 A、石膏几何体静物组合1张4开纸8课时 B、不同形态的静物组合1张4开纸8课时 2、明暗研究 A、不同明度质感的静物组合1张4开纸16课时 B、相应空间环境的主题性创意表达与设计1张2开纸20 课时 (背景部分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对静物的不同理解,进行物象的相应空间构成组合及明暗设计的创意应用表达)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信息工程系 教研室:应用教研室 日期:2010年01月12日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36课时)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411104 2、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 4、先修课程:无 5、面向对象:广告媒体开发/室内装潢设计专业专科生 6、开课系(部):信息工程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平面构成》主编于国瑞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平面构成》属于我系的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室内装潢设计和广告媒体设计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着重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从事广告媒体开发与室内装潢设计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内容: 1.1构成的概念 1.2平面构成的定义 1.3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 1.4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1.5平面构成应用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学习目的,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内容: 2.1对比与统一 2.2对称与均衡 2.3节奏与韵律 2.4比例与权衡 教学重点:本章的四节内容均为重点. 教学难点:本章四节内容的掌握与在具体构成中的灵活运用. 3: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教学内容: 3.1点 3.2线 3.3面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性格及构成方法. 教学难点:点,线,面构成方法的灵活运用. 4: 基本形与骨骼 教学内容: 4.1基本形 4.2骨骼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态关系,骨骼的分类. 教学难点:对基本形进行八种形态的自由组合,骨骼在构成中的完美运用. 5:分割构成法 教学内容:

《室内设计(上)》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室内设计(上)》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室内设计(上)》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各设计要素的构成以及彼此的联系,熟悉室内设计的原理及方法掌握室内各类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展示,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室内设计思维方式、室内设计表现能力、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2)正确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3)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低频、数字、高频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8)简单电路设计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建筑制图与设计》教授学生有关装饰工程制图的知识,培养学生绘制规范的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构成》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 《构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构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必修),本课程4学分,课内72学时,2008年春季开课。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和设计观念,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原理、方式以及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培养造型能力及多种表现手法。目的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广告设计的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广告设计专业, 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活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本课程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同类型课程。 二、先修课要求 本课程体现了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色彩》与《素描》是本课程的基础。其区别是:《色彩》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进行色彩知识的具体教授,《素描》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构成》是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顺序上应在学习素描和色彩的基础上学习构成. 参考书: 教科书:《构成艺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贾京生主编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 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 2.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3.结合其它材料和技法完成作品的能力。 4.本课程注重练习,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与形成性考核高度结合。学生的作业至少需将16张留在个人成绩档案中(按学习的单元进度同步完成),这16张作业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 在上述教学要求中,本课程将以一定量的作业为前提,并在设计训练中不断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并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形成较好的结合。

pop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pop广告设计》(广告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本科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数: 42 学分数:2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大纲执笔人:申献双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广告学专业本科必修课。 教学目标: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使学生了解pop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类型、创作观念,表现手法和发展趋势,掌握pop广告设计的创意与手绘表现的一般规律,具备pop广告策划与手绘pop广告设计的能力,并能够创造出有新意,符合市场需求的pop广告设计作品。 二、课程内容提要 第一章Pop广告设计概述(7学时) 1课程内容 1)pop广告的定义 pop广告是许多广告形式中的一种,它是英又pointof purchase advertising的缩写,意为“购买点广告”,简称pop广告。 2)pop广告的广义与狭义概念 广义的pop广告的概念,指凡是在商业空间、购买场所、零售商店的周围、内部以及在商品陈设的地方所设置的广告物,都属于pop广告。如:商店的牌匾、店面的装满和橱窗,店外悬挂的充气广告、条幅,商店内部的装饰、陈设、招贴广告、服务指示,店内发放的广告刊物,进行的广告表演,以及广播、录像电子广告牌广告等。狭义的pop广告概念,仅指在购买场所和零售店内部设置的展销专柜以及在商品周围悬挂、摆放与陈设的可以促进商品销售的广告媒体。 3)pop广告设计的发展历史

pop广告起源于美国的超级市场和自助商店里的店头广告。1939年,美国pop 广告协会正式成立后,自此pop广告获得正式的地位。 30年代以后,pop广告在超级市场、连锁店等自助式商店频繁出观,于是逐渐为商界所重视。60年代以后,超级市场这种自助式销售方式由美国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所以pop广告也随之走向世界各地。 4) pop广告的功能 1、新产品告知的功能 2、起消费者潜在购买意识的功能 3、代售货员的功能 4、造销售气氛的功能 5、提升企业形象的功能 5)pop广告的发展趋势 1、系列pop广告 2、技术的吸收与综合 3、绘式pop广告 2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 pop广告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⑵教学难点: pop广告的概念和分类形式。 3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pop广告的基本概念、理解pop广告的几种分类的形式,并能够掌握其功能。 第二章pop广告的类型(6学时) 1课程内容 1)什么是店头POP? 置于店头的POP广告,如看板、海报、店招、立场招牌、海报、大木偶站式广告牌、实物大样本、高空气球、橱窗展示、广告伞、指示性标志等。 2)柜台展示POP广告 柜台展示POP是放在柜台上的小型POP广告。由于广告体与所展示商品的关系不同,柜台展示POP又可分为展示卡和展示架两种。

室内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1》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黄国维编撰日期:2009 年6 月8 日 一、课程概述 课本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课程名称《居住空间设计实训》。居住空间设计主要针对实训所必须的理论知识点、操作实践、家居设计风格等专业能力作系统引导。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含义、熟悉室内设计的内容、掌握室内设计的程序,达到具备服务社会需求的专业设计能力。课程类型 B 类,课程性质 属于必修课。计划学时数51 学时(学分)。实践课程比例59%。教学对象为大二(上学期)一次性完成。 二、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实践对应的理论知识点(18 学时) 1.室内设计介绍; 2.家居功能设计; 3.室内人体工程学; 4.家居照明; 5. 室内设计基础; 6. 家居色彩设计。 第二单元操作实践(30 学时) 1.设计前期; 2.家居平面图设计; 3. 家居立面图设计; 4.家居顶棚图设计; 5.图纸调整; 6.书写设计说明。 第三单元家居设计风格欣赏(3 学时) 1.现代简约风格; 2.简欧式风格; 3.欧式田园风格; 4. 新中式风格。

上述三个单元的重点围绕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程序、操作实践、设计风格欣赏三个基本点, 实质性地针对室内(民居)空间设计的全过程进行实际训练,第一单元的内容与第二单元的内容穿插进行,使得理论引导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作业的分析为主要手段,加深普遍规律和特殊性的区别与联系,使教学要求的广度、深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实践性教学 ①实训内容及学时数 ②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实践性项目的作用:了解、熟悉、掌握居住空间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实践应达到的目标:熟练掌握设计的方法、程序、工作的重点、质量评析、设计取费、设计管理、设计队伍的建设等系统工作与环节的处理能力。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学习资料

室内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设计素描 (08) 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概念、特点,基本的观察、分析和表现手法,并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观察客观物象的结构、形态、明暗、质感等因素,学习透视、构图等造型艺术规律,研究和揭示视觉表达客观物象内部的力、场、空间、结构、功能图形以及审美文化内涵等潜在规律,并将其应用在创意构思和表达的过程中,为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动手实践; 2、系统性原则,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3、因材施教原则,发现特点,因人而易,不同画面,分别对待; 4、多媒体教学进行讲解、图例分析和教师示范的直观性教学方法; 5、分阶段进行小结,结合具体画面的欣赏、分析、讨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128学时 8学分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设计素描概述 ⑴设计素描的概念及其特点 ⑵设计素描的目的和任务 2、形体结构分析(认识与观察方法) 3、透视规律及其应用 4、明暗研究(明暗变化及其规律) 5、质感表达与纹理研究 ⑴不同物体质感纹理的归纳表现 ⑵相应空间环境的主题性创意表达与设计 6、立体形态变化分析 ⑴立体成型分析研究; ⑵立体成型过程的飘移、削减及叠加原理。 7、精微细致表达

⑴刻画表达:收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型物体、深入研究观察其精细构造并放大表现; ⑵非常态构想:利用其形态特点和构造特点进行创意应用表达(草图构想)。 8、形态联想 观察了解自然界物体的形态和构造特点,进行联想和改造,把异象画面和现实的形态串联组合,使画面显现奇思妙想并又在创意的情理之中。 ⑴不同物质属性的转换; ⑵不合理空间的创造; ⑶形态寓意延伸表达。 9、解构与重构 ⑴观察了解自然界物体的形态和构造特点进行剖析(原形收集结构分析); ⑵把自然界物体的剖析结构结果或元素进行概括和重新组合产生一个全新的形态(解构重组); ⑶立体构造; ⑷平面意象。 建议学时分配: 1、理论讲述、结合示范作品分析,12课时; 2、作业练习、辅导,112课时; 3、观摹小结,分析讨论时间,4课时; 4、期末总结评分时间另外安排。 七、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1、课程讲述及作品分析部分在多媒体教室完成; 2、作业辅导过程全部在专业教室完成; 3、学生课前根据课程要求准备绘画工具材料等; 4、作业练习内容和要求。 内容: 1、形体构造研究 A、石膏几何体静物组合 1张 4开纸 8课时 B、不同形态的静物组合 1张 4开纸 8课时

空间构成设计教学大纲

《空间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空间构成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6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 先修课程:素描、平面构成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分院 一、讲课内容 第一章空间造型设计概述 一、空间造型设计教学主要内容 二、本专业空间造型设计研究对象, 三、空间造型设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及能力目标 五、材料资源准备 第二章构成知识归类 第一节空间构成的原理 一、空间的概念 二、空间知觉与秩序 三、空间构成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空间限定表述 一、什么是空间限定,空间限定的具体化表现 二、空间的组织的一般方法 三、空间的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四、空间的性格 五、空间的变化 第三节内空间构成 一、内空间形态 二、内空间洞口设计方法 第四节外空间构成 一、外空间的空间体认知 二、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三、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四、外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第五节光空间构成 一、光的基本概念 二、光的照射空间构成 三、透射光的空间构成 四、反射光的空间构成 五、动态光的空间构成 六、光环境与空间性格 七、光空间构成与展示设计 第六节水体空间构成 一、水体特性与空间构 二、水体造型与空间构成 第七节动态空间设计 一、自然水游动与空间构成 二、机械效应与空间构成 三、人力触动与空间构成 四、动态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设计构思 二、材料加工 三、空间构成制作与光、水、电的运用 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设计等空间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必修课。培养学生建立空间设计概念,从建立空间感知出发,认识基本的空间概念,然后以物理量、心理量、尺度感及错觉所营造成的空间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课程建立专业设计基础的课程。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设计思想上建立空间设计的概念,增加单一空间的构成方法和组合空间的组织方式的知识,提高用三维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组建空间结构,营造空间形态作为技术探索;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空间形态的意念创造,图文并茂,阐释理论,让学生更易于了解空间塑造的方式方法;从借鉴国内外的名家名作而引发创想,鼓励原创性的呈现;在空间构成类型、构成手法、创新手段方面进行详细

《广告创意与策划》教学大纲设计

泰豪游戏分院 《广告创意与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广告创意与策划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编写人:姚冲;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是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强的重要基础技术课程。广告策划涵盖广告环境分析、产品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广告目标确定、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战略、媒体选择、广告发布时机确定、广告费用预算、广告效果调查及评估等。广告创意又在课程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在广告运作的框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广告作品直接打动消费者的核心,是为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实现广告目标,经过创造性思维而获得的独特的“好的主意”或“好的点子”。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是广告设计的基础,是使广告活动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捷径。目前美广、装广、影视广告专业均开设本课程,具体课程的细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所调整。总体是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写作、电脑操作等能力突出的复合型高等职业人才。《广告策划与创意》锻炼学生公关、宣传的能力,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1、(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提升创意能力;策划是广 告的生命,提升策划能力;注重课内课外作业训练,并强调以赛带练,在实战中提升创作水平;广泛阅读:书籍、杂志、网站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着重在市场营销框架中强调广告策划与创意,重广告策划书的撰写能力和广告作品的创意能力的提升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有:美术基础、图像处理 后续课程有:场景设计、角色设计、数字绘画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总32学时 1.教材: 2.参考书目: 《广告创意训练教程》张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广告学》(第四版)何修猛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现代广告策划》潘哲初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广告学教程》张金海姚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当代广告学》,[美]威廉·阿伦斯,华夏出版社,1999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美]大卫·奥格威,中国友谊出版社 《奥美的观点》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0年 《定位》,[美]里斯·特劳特,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等,解放出版社

《3DMAX室内设计》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13 级《3D MAX》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3D MAX 》课程是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学习三维建模、三维编辑、动画制作和渲染等技术和方法, 可从事制作角色动画、室内外效果图、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三维设计领域的工作。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动画和渲染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渲染、特效、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分析各类优秀室内空间设计的独有特性,开阔设计思维,并掌握一定的创新设计手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方式激发创作灵感,使学生做出单项空间的环境概念设计作品,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3DSMAX 动画设计、PhotoSHOP 平面设计和 AutoCAD 辅助设计这三门课程是室内外设计的前置课程。 2.技能方面:毕业后能独立完成家居、店面、广场、花?和住宅小区等 等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效果图制作。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3D MAX 》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

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主线。3DSMAX 室内外装潢设计课程不同于 文化理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多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形 成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 3DSMAX 室内外装潢设 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课堂学习,引导 自主学习,督促主动学习,强调能力培养;讲授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3D MAX 室内设计》李吉锋卜晓璇主编人民邮电 出版社 ISBN:978-7-115-38773-8, 本课程课时为114 课时。 二、学时分配

AutoCAD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AutoCAD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AutoCAD室内设计》是中等职业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技能课程, 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AutoCAD 设计软件的一般操作,并能应用于室内设计工程图的绘制,以培养适应现时和未来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 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建筑CAD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AutoCAD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本绘图操作环境,掌握Auto CAD软件系统的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尺寸标注、文字标注、图层与图块的使用 结合实例讲解利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图、室内平面图、立面图、地材图、顶棚图, 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绘制室内设计工程图的能力。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课堂一般使用讲练结合、课堂示例演示操作、绘制建筑工程图的实训教学。 四、学时分配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AutoCAD2007建筑设计》,叶家敏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Auto CAD2012室内装潢设计从入门到精通》,蒲先祥、龙敏、饶媛媛编,中国青年出 版社,2012. 3、《AutoCAD室内装潢设计经典范例完全学习手册》,曹培培孟文婷,清华大学出版社, 4、《AutoCAD2012室内装潢设计从入门到精通》胡仁喜,刘昌丽,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AutoCAD2009实训教程》,张宏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教学大纲内容 任务一建筑CA蛮计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AutoCAD室内设计的一般概念; 2、了解AutoCAD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一般知识; 3、掌握图形文件管理的一般操作知识; 4、熟悉建筑工程图计算机绘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内容提要】 1、建筑CAD设计概论; 2、Auto CAD软件简介; 3、实操训练实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1、建筑CAD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2、Auto CAD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 任务二Auto CAD绘图命令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Auto CAD软件系统绘图命令基本操作的一般知识; 2、培养使用Auto CAD软件绘图命令完成建筑工程图计算机绘制的应用能力。

构成基础教学大纲

《构成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性质:构成基础是室内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关键阶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地位: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培养他们的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以后的版式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实验课程掌握平面构成在设计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独立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深入的研究构成提供新的途径和构思表现的方法,为设计的推敲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本课程处于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处于素描和色彩两大基础课之后,基本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包括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大部分。是以纯粹的构成手法为研究对象,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它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构思和造型能力。 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会计学基础》、《税收基础》和《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广告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 电脑图形设计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设置目的: 广告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介于社会学、美学与市场营销学边缘的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广告设计课程是为培养从事广告设计与实施的应用性人才而设,对电脑图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技能。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包括文字、色彩、版式、图形等在的内其他相关设计课程的知识。是设计基础的综合检验课程。由于广告分类的不同,其相关设计课程内容的应用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4、教学目标: 使学生具备广告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程序和方法,把握不同广告媒体的特点与局限,了解广告传播方式以及制作与实施,能够运用视觉传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广告平面设计与绘制。 5、课时分配: 本课程通过7个单元的学习,广告设计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周学时为4学时,共计15周。在第三学期学习。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强调广告策划的创意与视觉导向功能。 2、要加强学生的全面修养,吸收如经济学、社会学、市场学、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统计学、美学等与广告设计课程关系密切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 3、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注重广告对消费者的引导,又要求学生要根据广告分类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广告内容。 4、把握时代精神,从中外优秀广告案例和本土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发挥最大的创造能力来学习和尝试广告设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课堂讲授、名作欣赏、社会考查、作业点评、示范指导等方法组织教学。

环境设计《室内方案快题设计》教学大纲--李远林

《室内方案快题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室内设计方案快题设计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室内设计方案快题设计作用含义,掌握室内方案快题设计表现原则,以及应用范围和表现方法步骤要点。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快速表达方案设计的能力。 情感目标:此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培养阶段所要求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设计表达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相关专业知识,快速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以室内空间所处环境的特征入手,合理处理室内外空间关系。 3.要体现室内装饰的空间组织特征和视觉形象特征。 4.运用快速简洁的表现手法,综合表达室内设计方案意图。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采用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案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教学以视频讲授

为主,辅以案例讨论、分组讨论,社会实践包括对不同性质室内空间关系调查,案例设计为利用对不同性质空间的调查结果来进行相应空间的快题设计等形式。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采用命题练习、课堂讨论、平时考察、考勤四项计分相结合。具体计分比例如下: 1.命题练习(占40-50%); 2.课堂讨论(占10-20%); 3.考察总结(占20-30%,要求:图文结合,500字以上); 4.考勤(10-20%)。 以上比例仅供参考,由老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定。 六、选用教材 杨健,邓蒲兵.室内空间快题设计与表现[M].辽宁:辽宁科技出版社, 2011年. 七、参考资料 [1].王东辉.室内快题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年. [2].赵国斌,周雪.设计思维与徒手表现[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3年. [3].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快题设计作品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4].罗晨盈.室内设计手绘快速表现技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年. [5].吴坚、金颖平.新环节设计表现技法[M].福建: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4年.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陈建毅编撰日期:2009年8月30日 一、课程概述 《机械结构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属于B类),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三部分内容。计划时数为68学时,本课程4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会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会分析计算一些简单力学问题。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机械工程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使用、维护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常用零部件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在本课程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大二上学期的高职学生。 二、教学内容描述 教学内容分成两个模块:工程力学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主要内容分为静力分析和强度分析;机械设计基础分为机械零件基础、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基础。 第一篇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章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工程力学与工业设计 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第三节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静力学公理 第五节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六节分离体与受力图 教学要求:了解力与力系的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公理和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画受力图。 第二章构件与产品的静力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合成 第二节平面力系平衡问题的求解 第三节空间力系简介超静定的概念

《3D MAX 室内设计》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设计

13级《3D MAX》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容 《3D MAX 》课程是三维设计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学习三维建模、三维编辑、动画制作和渲染等技术和方法,可从事制作角色动画、室外效果图、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三维设计领域的工作。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材质、灯光、镜头、动画和渲染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对于基本操作、建模、模型修改、材质赋予、灯光相机、渲染、特效、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并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分析各类优秀室空间设计的独有特性,开阔设计思维,并掌握一定的创新设计手法,运用多角度思维方式激发创作灵感,使学生做出单项空间的环境概念设计作品,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3DSMAX动画设计、PhotoSHOP平面设计和AutoCAD辅助设计这三门课程是室外设计的前置课程。 2.技能方面:毕业后能独立完成家居、店面、广场、花园和住宅小区等等室外装饰设计中的效果图制作。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3D MAX 》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主线。3DSMAX室外装潢设计课程不同于文化

理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多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形成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3DSMAX室外装潢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课堂学习,引导自主学习,督促主动学习,强调能力培养;讲授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3D MAX室设计》吉锋卜晓璇主编人民邮电 ISBN:978-7-115-38773-8, 本课程课时为114课时。 二、学时分配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代码:15222450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分:3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32 先修课程:素描写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 色彩构成,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要求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三大构成是利用形式要素及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演示,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通过上机成绩、作业成绩、出勤率及课堂纪律的考核确定。迟到、早退、旷课均予以扣分。理论课和上机课缺勤超过三分之一,或作业未完成次数超过三分之一,不准参加考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一、形态的基础理论

(完整版)视觉传达专业《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平面构成/ Plane Composition 2、课程代码: 163Y003 3、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平台)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48/3 6、先修课程: 素描基础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平面构成为三大构成之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的基础,在现代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图形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平面构成的概述、构图形式美法则、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练 结合。巡辅、个辅 与示范结合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述(4 学时)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及作用。理解:平面构成的原理。掌握:传统文化与构成。重点内容:1.平面构成的产生和发展。 2. 平面构成的作用与原理。 3. 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 4. 平面构成构图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平面构成的概念及作用、构图 形式美法则运用。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形态元素。 知识点: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平面构成三要素点、线、面。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作用。知识点:平面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传统文化与构成。 第三节:平面构成构图形式美法则。知识点:统一与变化、条理与反复、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第二章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12 学时)了解:基本形、骨架、单元格构成理解:基本型、重复、渐变、发射骨架、单元形掌握:平面构成表现形式的应用。重点内容:基本形、基本型群化、骨格设计。教学难点:基本形的设计、骨格的设计、骨架构形的活用。第一节:基本形的设计与群化。知识点:基本型的设计方法、基本型的群化。 第二节:骨格。知识点:重复、叠合、渐变、发射等骨格的设计和基本型运用。第三章自由构形(8 学时) 了解:动势形态。理解:密集变化。掌握:对比造型。重点内容:密集变化。教学难点:韵律规律对比与密集构成中对形式美的要素的应用第一节:动势。 知识点:动势形态。第二节:对比。 知识点:对比造型。第三节:密集。 知识点:密集变化。第四节:节奏与韵律。知识点:节奏与韵律定义、规律与运 用。 第四章意象构图(12 学时)了解:感觉的视觉表现。理解:创意与视觉对具象事物的反常态表现。掌握:具象事物的抽象与意象表现。教学重点:1.具象事物的抽象化表现。 2.矛盾空间表现。 3.反常态、意象化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