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作文素材 时代经典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 时代经典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时代经典人物

让一些人物激励自己,让一些人物警示自己。他们是时代风云人物,我们可以和他们对话,运用这些人物在高考作文中激发智慧火花。

时代人物之一永不退色的人物雷锋

雷锋精神的世界意义

许森

今天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五周年纪念日。雷锋精神是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的先进意识于一体,随着时代发展,又不断充实和丰富时代精神的优秀思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无疑为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世界越来越渴望倾听中国的声音,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笔者以为,在世界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雷锋精神应该成为中国为人类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干事创业上的具体体现。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螺丝钉精神”,则是人们需要具备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是人类世界通用的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

人们说起雷锋,大多想起的是他助人为乐。其实,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好人”和慈善组织。但雷锋远不止是个“好人”。两者的区别在于,普通意义上的“好人”做好事,缘于其悲悯的天性驱使,或后天向上向善的良好教导。其行善的初衷、境界和程度有限,多为随遇而行、力所能及,这也是所有人类社会共同倡导的良好风尚。

而雷锋做好事不单是乐善好施的天性使然,而是缘于万千大众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满腔热爱,缘于在党的先进思想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有理想、有觉悟的青年人,

对人类崇高理想的深刻理解、热切向往、坚信坚守,对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及所肩负使命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他所体现的是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人民的无私大爱、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伟大觉悟和品格。雷锋所代表的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最先进、最文明的思想和价值观,是最纯洁、最至高无上的人间大爱大美。

雷锋作为一个自然人,是中国的。不过,当雷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时候,成为人类共同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和良好风尚时,就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是世界的”。我们要将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表述“国际化”,以一套国际社会能听得懂的案例体系和故事来阐释好,增强中国故事、“雷锋故事”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

苏格兰历史学家托·卡莱尔有句名言:“全人类对英模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雷锋精神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和震撼力,理应成为新时代人类共有的价值追求和世界通用语言。(作者是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副院长)

时代人物之二高山仰止伟大总理周恩来

忠诚无私的伟大公仆

他,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他,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他,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

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周恩来的话语,人们铭记在心。周恩来之所以受到亿万中国人民如此发自内心的爱戴,并且对他有那样强烈的亲近感,是因为他那崇高品格和动人魅力,因为他是忠诚无私的伟大公仆。

在周恩来心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他说过,“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为了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他的付出远远超出常人所能想象的程度。几十年里,他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有时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1972年5月,他被确诊患膀胱癌,发展到每天便血,但仍继续超负荷工作。住院期间,他会见外宾65批,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院开会20次,找人谈工作200次以上。几十年如一日,他完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忠诚无私的伟大公仆最真挚的感情。转眼间,周恩来离开我们已经42年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已经定格成难忘的历史瞬间。如今,中南海西花厅前海棠依旧,每每念及周恩来,无数中国人的心中依然会涌起难以抑制的崇敬和深情。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

人格的力量,穿越时空成丰碑

李浩燃

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证明了“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首都北京,《周恩来:永远的榜样》一书正式首发,座谈会气氛热烈;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基本陈列《人民总理周恩来》隆重开展,参观者络绎不绝。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纷纷组织纪念活动,以多种形式深切缅怀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人民的好总理。

时光荏苒,周总理离开我们40多年了。泪水洗面万巷空、十里长街送总理,已经定格成难忘的历史瞬间。如今,中南海西花厅前海棠依旧,每每念及周总理,许多人仍旧心潮澎湃、难掩激动。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能在记忆的河床上沉淀出如此真挚的情愫?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凝聚着穿越时空、历久弥坚的人心力量?

周总理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为方便出入,工作人员想把院子的十几个台阶拆除修平,被他果断制止,“国家经济还很困难,不能把钱花在我这里”;到灾区走访,他要求改变现场布置,让群众背风坐,自己却迎风讲话;外事活动结束,他请随行人员就餐,因坚持按照标准交费,留下“三付饭费”的美谈。周总理的话语,人们铭记在心。他疾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信仰之忠诚、不屈之奋斗,激扬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他告诫“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以身作则、不惧险阻,敢于迎着困难上;他坚信“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始终坚持认真二字。

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回忆,周总理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坚定清醒、矢志不渝的党性修养,勇肩重任、呕心沥血的担当精神,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心忧天下、勤政为民的百姓情怀……周恩来知行合一,用毕生的勤勉奉献,深刻诠释了什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前无愧于党和国家的“好管家”、人民的“总服务员”,死后树立起一座永恒的灯塔,照亮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不凡的精神品质感染心灵,伟大的人格力量无远弗届。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感慨,一见到周恩来,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几乎荡然无存”。一位

干部也曾说:“周总理是用作风和人格领导我们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周恩来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证明了“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恩来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照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照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助力我们培育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格。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百姓谁不爱好官?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尤其需要我们汲取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锻造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不断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奋进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自觉增强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无惧牺牲、不懈奋斗,为民族复兴的伟业添砖加瓦、汇聚动能。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字字铿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天,燃旺共产党人的精神火炬,以永远奋斗的姿态激荡复兴气象,正是对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最好的怀念。

时代经典人物国之四栋梁杰出科学家卢永根

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南方日报评论员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

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3月1日晚上,“《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在央视揭晓,来自广东的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名列首位。

这是个很多人都不陌生的名字。从人们口中的“布衣院士”,到将毕生积蓄80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的事迹早已在南粤大地被广为传颂,成为感动无数人的精神力量。

回顾卢永根的事迹,最令人动容的是他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一个科学家必须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该扎根祖国”,卢永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新中国成立后放弃“香港仔”的身份和优渥生活条件回到内地,到改革开放后赴美探望病重的母亲时拒绝家人“留下来”的劝说,卢永根总是用一腔赤诚,心系祖国建设,响应祖国召唤。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奔向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至诚至深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卢永根那样“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就一定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聚起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透过卢永根的事迹,我们看到了一颗勇于开创和担当的事业心。身为科研人员,他吃苦耐劳、不断钻研,用知识和本领服务人民。他提出

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他带领研究团队近年选育出33个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到生病住院之前都没有脱离科研一线”;他学风严谨,“对学生们的论文要求非常严苛”。身为华农校长,他求贤若渴、爱才惜才,以诚意延揽人才到学校工作,推动华农的跨越式发展;他大刀阔斧改革,顶住压力,破除人才评价中的论资排辈风气,成就“华农八大金刚”的佳话;他处事公道,“从来不偏向自己的学科或实验室,总是从学校的整体布局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卢永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点,是我们新时代的榜样。

在卢永根身上,凝聚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他说,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因此,即便在87岁高龄生病住院期间,依然通过病房临时党支部按时足额缴交现金党费、过组织生活、了解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这是对信仰的忠诚与坚守。他坚持原则、重规矩,不愿当“挂名博导”,不允许别人打着他的名号跑项目、要课题,不在住房等待遇上搞特殊;他严于律己,不给做工程的亲戚走后门,告诉亲戚的孩子“条件符合就录取,不讲私人关系”;他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与学生们一起排队打饭,用实际行动实践“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从政”的党员干部理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个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政党,在任何时候都能立于不败

之地。如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像卢永根那样坚守纯洁性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我们的党势必将不但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卢永根同志那样对党绝对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像卢永根同志那样刻苦钻研、勇担重任,用知识和本领服务人民;像卢永根同志那样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像卢永根同志那样涵养高尚情操,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用模范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应有风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衷心期待全省每一个党员干部以卢永根为榜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再创佳绩,为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人物之五冰雪男孩的求学路

让“冰花男孩”们先暖起来

吉哲鹏

头发被冰花覆盖,像顶着一丛雾凇,脸庞被冻得通红,眼神中却透着乐观调皮。这两天,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传遍了朋友圈,一番“萌萌哒”的嘻笑之后,许多人内心翻腾起辛酸和挣扎。

在“冰花男孩”走红的当天,云南省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从小男孩所在的昭通市鲁甸县转山包小学提供的照片上看到,学校的大门、校园里的树木上都结满了冰花,教室里有孩子双手满是冻疮,一只小胳膊的下面是一张99分的数学试卷。

刺眼的冰花和鲜红的99分,不只是寒冬里一碗励志的鸡汤,它将许多坐在空调房里给朋友圈点赞之人的牵挂,系向遥远的贫寒地区。

“冰花男孩”是许多高寒贫困地区求学孩子的写照,折射的是一个大问题。在转山包小学,他并不是该校学生走路上学距离最远的一个,距学校最远的学生要早上5点半起床,步行3小时山路上学。而在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昭通市,113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就有小学生13.87万人,占在校生总数近47%。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面对“冰花男孩”,当地有位教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首当年石径远,天寒地冻与君同”。这说明寒冬求学的艰辛

是一个老问题。多年来,一双温暖的手套、一间暖和的教室,成为一拨拨孩子的渴望。

大问题最怕积重难返,老问题最怕“见惯不怪”。我们期待,在脱贫攻坚中,不能止步于让贫困孩子们“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孩子们是社会中最柔弱的群体,他们理应得到更好的爱护。

在当前向贫困发起决战的关键期,必须加大贫困孩子吃饱穿暖的保障工作,主动作为、及早谋划。令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正加强困难群众的过冬保障工作,当地青基会将统一接受社会捐赠并启动暖冬行动,一些机构也发起定向捐赠活动。众人一心,让“冰花男孩”们先暖起来,是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温暖“冰花男孩”不能靠新闻“偶遇”

斯涵涵

10日,鲁甸气温骤降,但温暖依旧。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单位及志愿者深入“冰花男孩”所在的学校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送去了昨日开始发起的“青春暖冬行动”所募集的首批网友的10万元爱心捐款。(1月10日中新网)

幼小的身躯、单薄的衣裳、一头冰霜,通红的脸蛋,“冰花男孩”让整个朋友圈都大呼心疼。

据报道,“冰花男孩”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在外务工。他家离学校有4.5公里,孩子冒着零下九摄氏度的严寒步行一个多小时到达教室后,头发和眉毛结满冰霜变成了雪白,学校老师随手用手机拍了下来,很快流传到网上,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看到他的99分试卷,还有“上学冷,但不辛苦!”的质朴话语,网友们感慨:“冰花男孩”这么努力,自己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因偶然一张照片而走红,“冰花男孩”并非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在这个资讯发达、网络便捷的新媒体年代,无数的人或事都可能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爆红网络,但“冰花男孩”及其学校因此受到关注并收到大批捐款,既让人感动也令人反思。

近日,来他家的人逐渐多起来,有扛着摄像设备的媒体记者,有提着大包小包食品、衣物、文具及善款的爱心人士,也有前来了解情况发放“暖冬补助”的政府工作人员,很多社会力量纷纷表示要帮助“冰花男孩”。闻讯而动,扶贫扶困,这是新闻媒体的职业敏感,也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当爱心捐款源源不断奔涌而来,公众还是不由得追问:如果没有那张特殊上学照,又有谁会去关注这个贫困好学的孩子?还有多少这样的贫困家庭泯灭在舆论的喧嚣之后?

温暖“冰花男孩”不能依赖于新闻“偶遇”,扶贫攻坚要制度持续发力。我们为社会各界帮扶“冰花男孩”深感欣慰之时,也深深明白“冰花男孩”的走红不能复制。当下,在一些地方“数字脱贫”“功利扶贫”“一阵风扶贫”现象严重,严重阻碍了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实,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和干群关系。

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摒弃形式主义、功利主义,需要各级政府沉下心来,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帮扶贫困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看真贫、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改善乡村面貌,均衡优质资源,缩小贫富差距,加大全社会基本保障覆盖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机会。当每一个贫困儿童不因偶然的眷顾、媒体的关注而得到社会援助,每一段上学路都能更平坦温暖,每一个贫困家庭都能公平、快捷地享受到政策关怀,乃是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的基本路径。

时代人物六乡愁诗人余光中

诗人已还乡,乡愁犹未了

魏英杰

14日下午,网上传来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的消息,不由一愣。查了下新闻,发现刚有报道称他12日因天气骤变住院检查,没想到这么快发生变故。

脑海里还记得2012年余光中到杭州参加他的85岁生日会的情形。说是生日会,却是别具一格,由参与的人上前读诗贺寿。记得那天来了不少诗人,济济一堂。大陆公众熟悉余光中,则是从他的诗作《乡愁》开始。40多年来,这首诗传唱不绝。但是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余光中后来其实不太乐意在公众场合吟诵这首诗。也许是被人邀请多了,自己都觉得腻了,也许就是因为这首诗过于出名,遮蔽了他真正的诗歌成就。

比如有一次在海南一所大学的活动现场,他婉拒了吟诵《乡愁》。事后他说,希望大家看看他其他主题的诗,而不仅仅是《乡愁》。他自己就经常说,这首诗他不过花20多分钟就写出来了。但他诗集里的许多诗歌,却是费尽思量,有的诗歌甚至没有一定长度的人生体验,是写不出来的,比如《三生石》。

确实,余光中一生横跨文学四大领域,一手写诗一手写散文,还有“第三只手”涉足文学评论和翻译。仅就诗歌领域而言,文学成就比《乡愁》更高的自然不在少数。但无论哪一首,至今都没有超过《乡愁》的影响力。这从诗人的角度来看

或是一种遗憾,但放在历史背景下,这却是时代使然,人心使然,是两岸长期隔绝后两地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诉求。这首《乡愁》,正是因其浅显易懂、琅琅上口,而成为一种家国精神的典型表达方式。

乡愁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朴素的情感来讲,这是对故乡的一种怀念,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这是期盼国家统一的一种呼吁。不过,虽说两岸尚未统一,诗人却已多次回归故里,个人层面的乡愁早已有所寄托。他也说,自己回大陆至少50多次了,不能再讲“乡愁”了,而是“还乡”,否则就是无病呻吟。如果说余光中还有什么“乡愁”,也是更深层面意义上的一种情愫。

可是为什么人们最爱的还是余光中的《乡愁》,而不是其他代表作?这并不是余光中的诗文作品在大陆出版不多,人们对他不够了解,而在于许多人从这首诗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乡愁。

这首诗流行的时候,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迁徙的阶段,许多人从家乡出发外出打工、创业,一年难得回家一趟,难免思乡情切。后来,随着城乡大规模迁变,许多人的故乡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模样,这时候人们又不免勾起对昔日时光的追忆,产生浓烈的乡愁意识。这是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人发自于生活经历、精神需求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也是如今一直提倡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本义。只不过,这已经与诗人所经历的人生体验关系不大了。

如今,诗人之魂已“还乡”,“乡愁”依然将传唱下去。但总有一天,这首诗将仅仅是一种象征。

余光中先生逝世:巨星陨落,空余文坛绝唱

作者:黄帅

惊闻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余光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享誉海内外,不仅被文学爱好者和莘莘学子传颂,也是民族文艺宝库里的珍宝。

笔者曾有幸于2013年秋天在澳门大学与余光中先生短暂交流。当时,余老先生虽满头白发,身材消瘦,却神采奕奕,十分喜爱与同学们交流。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却依然初心不改,言谈之中饱含家国情怀。

和余光中先生“近距离接触”,犹如和文学史对话。余光中的创作年表已经融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他在诗坛和文坛的地位,堪称开宗明义的大师。据不完全统计,他曾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不仅对诗歌创作造诣很高,在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学研究等方面也造诣深厚。

这有赖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力,加上他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力,能融通古今中西的文艺元素。《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等诗集堪称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而《乡愁》则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为万千学子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无数读者在“自觉的审美”中感知了诗人浓浓的家国情思。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自196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左手的缪思》开始,余光中先后出版过《掌上雨》(1964)、《逍遥游》(1965)、《望乡的牧神》(1968)、《焚鹤人》(1972)、《听听那冷雨》(1974)、《记忆像铁轨一样长》(1987)、《凭一张地图》(1988)、《从徐霞客到梵谷》(1 994)、《日不落家》(1998)《蓝墨水的下游》(1998)等十余部散文集,加上其他类型的创作,可谓著作等身。而且,与他的诗歌创作相似,余光中能将古典韵味和现代感兼容,形成了独特的文风。

余光中作品的古典韵味,源于他的游子情结和浓郁的家国情结。比如,他在名篇《听听那冷雨》中写到,“任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江阔云低。”他在“冷雨”的感官体验之上深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气质,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没有对家国情怀的坚守,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动人的句章的。

有评论认为,“余氏以抒情彩笔,纵横捭阖,缔造了一个中西古今交融的散文新天地”。想必,大量文学研究者会对余光中和他的创作给予更多专业的评价,

而在普通读者心中,他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是诗坛和文学史上永远的绝唱。(黄帅)

余光中逝世,扯不断的永远是乡愁

台湾诗人余光中今日病逝,享年89岁。

在海峡两岸,余光中一直以“乡愁诗人”著称。很多中国人都会背诵他那首《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在大陆和台湾因政治原因分割的历史背景下,不少饱受离别之苦的中国人以乡愁文学为心灵寄托,维系着跨越大江大海的精神世界。作为台湾乡愁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光中创新了传统文化中“乡愁”的表达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具一格的地位。

余光中的一生,是一代中国人颠沛流离的真实写照。1928年,余光中生于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余光中随父母迁往重庆,并在那里度过了中学时代。抗战胜利后,余光中先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和厦门大学,随后在香港、台湾、美国有较长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如此丰富的人生履历,即使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当下也不多见,却属于余光中那代人的寻常。

尽管一生都在迁徙,但是诗人始终葆有故乡情结。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但故乡只能有一个。要读懂余光中,必须读懂他眼中的“文化乡愁”。

乡愁未必是实指的,不一定是南京、重庆、厦门、香港等具体的城市,而是一种虚化的对故土的留恋。在逃离战火与苦难的过程中,越是居无定所,越是容易激发乡愁情结,油然而生一种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时代造就诗人,诗人也赋予时代新的内涵。余光中那代乡愁作家,不仅将积压在人民心中的离别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毫无保留地抒发了期待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除了余光中,我们还能够列举出白先勇、席慕蓉、陈映真、郑愁予等许许多多以不同方式抒发乡愁的文学家。这些文学作品将两岸人民的心联结起来,维系着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

与文学作品背后那股汹涌澎湃的民心民意相比,政治的隔阂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分裂国家的妄想又是多么可笑。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中国文化的乡愁传统自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诗人一脉相承。无论是“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还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无论是儿女情长,还是家国天下,中国人都会把告别故土与家人的绵绵情意归结于乡愁。作为乡愁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不仅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也将属于从今往后的每一个时代。

追溯乡愁这一文化基因,有助于人们更理性、平和地认识当下。很多经典乡愁文化作品诞生在风声鹤唳的战乱时代,作家在经历了国仇家恨以后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感人肺腑的传世佳句。中国人的乡愁传统是与渴望圆满、团聚的历史情结高度统一的。有了乡愁文化,就有了盼望统一的基本民意。有分必有合,统一既是中国文化的深层情愫,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余光中生前留下的经典作品,势必被两岸中国人代代传颂。值得一提的是,余光中的文学功绩是多样化的。“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是余光中对自己创作领域的形象说法。尽管《乡愁》《乡愁四韵》等诗作确立了他的文学地位,但如果更全面地了解余光中,还能发现他还是一位充满公共关怀的文学家。比如,余光中生前还写过上百首“环保诗”,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余光中在海峡两岸以至全世界华人文化圈广受认同,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文化的必然。余光中逝世,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文化基因不会消逝。缅怀和纪念余光中,应当感谢他重新发现和创造的乡愁文化。

文/王钟的

时代人物七直播坠落者吴永宁

吴永宁坠亡,该鼓励什么样的极限挑战

作者:胡印斌

据报道,近日,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全网粉丝超百万、26岁的吴永宁在湖南长沙某大楼坠亡。警方通报称,其死亡原因系高空坠亡,排除他杀。吴永宁坠亡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不少人在震惊、惋惜之余,对吴永宁挑战极限的精神给予热情肯定,认为他的努力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久违了的血性。这不难理解,毕竟,从今年2月10日开始发布第一条高楼极限运动视频,仅仅10个月光景,吴永宁就“收割”了百万粉丝。这其中,除了视频平台的幕后推动之外,也表明一般民众确实有着某种“英雄崇拜”的情结。

现在已经很难搞清楚,在吴永宁“每天都在爬”、每次都在“玩儿命”的过程中,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想必是一个重要因素,即经由网络直播,他精准地实现了与粉丝的互动,“大楼就在那里”,固然是一个吸引他去不断攀爬的因素,而粉丝的欢呼与打赏等则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量,让他停不下来。

而正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吴永宁获得了巨大的满足与成就感,有掌声,也有金钱的回馈,更有某种聚光灯下的“超人想象”。与这些荣光相比,现实生活中的亲情、爱情,或许只能被视为羁绊。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女友劝说得多了,就会被他屏蔽或者不被理睬。对于一个沉浸在“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语境中的人而言,任何正常都是难耐的平庸。

事实上,吴永宁并非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危险性。今年10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这项运动在国内是违法的,我去小区经常会被保安和物业阻挠,只能偷偷摸摸的,靠运气。被警察抓、进局子是常有的事儿,不过到目前为止,除了教育我们一顿也没什么特别严重的处分。”从这段话中,我们看不到对法律的敬畏,也看不到任何自我警醒,倒是满满的自以为得意。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挑战极限的价值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个世界并非只是为了某些个体而存在的,任何个体的行为,哪怕是为了拓宽人生存空间、想象空间的努力,也应该遵循基本的准则和边界。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标准,守法则是另一个标准。也即,不仅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有责任和义务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影响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遗憾的是,这些基本常识,在网络直播的喧嚣中往往被轻易忽略,或者有选择性地被无视。人们只愿意看到一个高出同侪的“英雄”,一个寄托了众人潜在意志的“代言人”,为他欢呼、喝彩,顺带打个赏。至于更多的责任伦理、社会规范、公共秩序,甚至包括“英雄”的生命等等,均不在讨论者的谈资范围之内。如果说,吴永宁自己给挑战视频打上“不作死就不会死”字样,更多是希望引起关注的话;那么,后来潮涌而来的粉丝欢呼,恐怕带动了他“不作就死”的节奏。这种群情激奋的鼓励,或许才是将吴永宁推向不归路的强大力量,且无法停歇。

我们都是庸常的路人甲或路人乙,但我们喜欢创造出个把“英雄”,用作我们乏味生活的点缀,稍稍满足一下未曾泯灭的“英雄梦”“极限情”。这实际是一种很悲哀的社会心理:常态生活中鲜有自立自为的努力,却往往把情绪寄托到别人身上。

多少年来,我们总是讴歌英雄,礼赞死亡,鼓励人要有血性,但那都是对他者而言,反求诸己则立马变幻了腔调,喜欢弄点绿植、谈谈养生、中医是最爱、保养是信仰云云。也因此,学者自沉,他们歌颂;诗人跳楼,他们礼赞;高空失手,又是一轮溢美的谀辞。

人当然应该有些血性,也不妨多一些探索、挑战的精神,但前提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不要将自己置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自伤境地,更不要将自己不能、不愿去做的行为投射到他人身上。(胡印斌)

传播坠楼视频,戳破底线

李晓鹏

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失手坠楼,对其家人和女友来说,是一件惨痛的悲剧,对社会来说,亟需加强对类似“极限运动”的管理与引导,既要鼓励敢于挑战的精神,也要强调人生安全与公共安全。勇于探索不是盲目玩命。

斯人已逝,是是非非却并未随之而去。最近,一段吴永宁失手跌落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在这段视频上,清晰记录了吴永宁在生命尽头最后的尝试并最终

跌落的画面,每一个看到这个视频的人,都不由得心头一颤。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将这样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都是对死者及其家人极大的不尊重。

这个视频,是吴永宁生前最后一次挑战高空建筑的视频,由他自己架在边上的手机拍摄的。他去世之后,手机到了他爸爸手里。某媒体记者前往采访的时候,提出来要看一下他的手机,并当着其父的面对视频进行了翻拍,当时家人并未阻止。随后,该媒体记者就将视频发到了网上,引发质疑。

吴永宁女朋友在微博上悲愤地表示,“今天突然看到这个视频,我哭死。吴咏(永)宁一家善良,你们说要看手机,他爸爸就给你们,没让你们发出来。考虑我们家人的感受吗?如果你们再不撤下来,等着我的死讯消息。让你们赚钱。让你们继续曝。”在舆论的压力下,该媒体撤下了视频,并进行了道歉。

人们可以对吴永宁的行为表示不理解甚至批评,直至进行反思,但他的死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他作为死者的权利应当得到他人的尊重。媒体可以报道,可以评论,但不应该为发布所谓独家信息,在没有征得家人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发布视频,是缺乏操守的行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样残酷的视频,对观看者来说,也极易引起心理不适。作为媒体,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获得类似视频,也应当慎重公开,以免对死者、对家属乃至社会造成伤害。

在眼球经济时代,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来吸引眼球和流量。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某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底线不能破,公序良俗的底线不能破,与人为善的底线不能破,媒体的职业操守不能破。为了争抢所谓的独家,而悍然破坏底线的行为,是任何辩解都无法洗清的耻辱。

从这件事上,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警醒。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应当有共同的底线意识。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更需要克制追求独家轰动效应的冲动,慎重再慎重,考证再考证,消息报得早一点晚一点有什么要紧呢?受众

早已信息过剩,反倒是有观点有态度有分析的见解和观点,才是真正无可替代的独家。

“高空挑战第一人”坠亡,

悲剧背后的“真相”让人慨叹

日前,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的吴永宁意外坠亡,引起了舆论场上的争论。这位一度全网粉丝超百万的年轻人,不幸在湖南长沙华远国际中心坠落身亡。根据视频记录,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贴着墙面做了两次引体向上。而且,视频显示,“吴永宁有些体力不支,他的双脚贴在玻璃墙面勉强支撑着,想努力要往上爬。挣扎了大约20秒,最终坠落了”。

面对网上一些类似“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言论,想必有许多朋友都不会赞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高空挑战”的危险性极大,不会有谁会整天拿着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就像那些在悬崖峭壁上修建栈道的建筑工人,还有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在小煤矿下工作的人,如果不是现实所迫和“回报很大”,想必他们不会选择身处险境。

据《长沙晚报》报道,吴永宁家境不好,父亲多年前已病逝,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自己不到20岁就外出打工了。为了能给母亲治病,吴永宁

只能想办法赚更多钱。但对于一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缺乏专业技能的年轻人来说,又能有多少路可以选择呢?

“网红直播”兴起后,依赖“粉丝打赏”,不少直播平台赚了大钱,一些网红主播也实现了“暴富梦”。这些浮华暴富激起许多年轻人搏一把的欲望。吴永宁发现自己“高空挑战”能得到粉丝打赏,受到“激励”后,就走上了这条危险的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缺乏安全保护和情况下,“高空挑战”出意外事故是大概率事件。但为什么没有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机制呢?

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吴永宁的“高空挑战”算不算极限运动?蹦极、攀岩、跑酷之类的极限运动,已经为人熟知,尤其在国外,的确有些年轻

人热衷这些运动,而且喜欢把自己的“成功视频”传到网上。然而,上述运动基本都是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而且,“高空挑战”不同于攀岩,这根本不能算什么极限运动,而是危险行为。

其次,虽然吴永宁坠亡是自主行为的事故,但相关直播平台监管的失职也是重要因素。试想,如果不是直播平台对吴永宁此前危险行为的“默许”,他还会走这条不归路吗?正是因为直播平台和粉丝们对吴永宁形成了一

个看似正向实则误导的“激励”,才让他意识不到危险已悄然临近。

不少直播平台内容的鱼龙混杂,向来为人诟病。经过一次次的整顿,色情、暴力一类的内容,已经很难出现在直播平台上了。但是,对“高空挑战”这类危险的行为,是不是也应该纳入“禁止内容”呢?毕竟,很多观看视频直播的网友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受到不正确的“诱导”,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目前,当地政府部门已了解吴永宁家中的情况,政府将会对其家中进行相应帮扶。这或许是不幸发生后唯一给人慰藉的消息了。然而,逝去的年轻生命不能复生,这给亲友造成的伤害恐怕终生难以痊愈。在慨叹悲剧的同时,仍有必要继续对事故和背后问题进行反思。

时代人物八院士风范,光风霁月崔昆院士

院士风范,光风霁月

夏振彬

2017年10月16日08:48 来源:广州日报

假如你有880万元存款,却身染重病、来日无多,剩下的时光你会怎么度过?

弥补遗憾?及时行乐?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选择。而87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选择将880万元积蓄全部捐出,无偿献给教育事业,作为“最后的贡献”。

看过他的故事,很多网友“泪目”了。尤其这样一幅画面堪比“催泪弹”——卢永根家中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个为科研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便走到生命的尾声,所思所想,依然是发挥光和热!

其实,这样的“院士风范”我们并不少见。92岁的崔昆院士一件衬衫穿30多年,却累计捐款400余万元,甚至将自家的轿车都捐出去;93岁的黄旭华院士55年没进过理发店,全靠夫人在家“帮忙”;已故的徐祖耀院士,起居室狭小不堪,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而他却累计捐出500余万元……在这些老科学家眼里,财物重于泰山,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不敢浪费;财物也轻于鸿毛,当他人、社会有需要时,他们可以不计得失、倾囊相赠。

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为什么频频打动人心?因为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痴”的力量。因为“痴”,他们对科研以身相许、兢兢业业。就像卢永根为了水稻研究,年过七旬依然翻山越岭,寻找珍贵的稻种;印遇龙院士平时身着冲锋衣、脚蹬运动鞋,以备随时进猪栏工作;赵淳生院士为了研究超声电机,三餐不定时,有时烧一锅粥和菜,吃上一周……“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他们痴心于工作、痴情于事业,也因此能在各自的领域建下不朽的功业。

同样因为“痴”字,他们往往心无杂念,淡泊名利,科研中不务虚名、沉心实干,生活中低调简单、朴实无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好像都跟周围格格不入,有的节约到“穷酸”,有的朴实到“邋遢”,他们崇尚吃苦,强调奉献,不追求生活上的奢华,不攀比物质上的享受……而这些背后,都离不开信念的力量。他们是真正拥有高尚情操、崇高信仰的人,也因此,即便朴实无华,也能光芒四射,并带给人灵魂的震撼。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对于卢永根这样的暖心故事,一位微博网友的评论写得好:真的,社会上不缺这800多万元捐款,更缺的是像您这样的人。

卢永根院士的人生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境界的高下;也应该像一把标尺,让更多人去校正自己的追求和方向,让更多人去思考——人的一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时代人物九让爱传播北大博士娄滔

让渐冻人活在温暖的阳光中

“请遵循我的意愿:其他所有器官,凡是可以挽救他人生命的,尽可以捐给他人使用……”29岁的北大女博士生娄滔在患上“渐冻症”以后,以口授护士执笔的方式留下了遗嘱。据报道,10月9日清晨7时,经过湖北省红十字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