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简答:

1 简述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或称集合性

2 关联性

3 目的性

4 环境适应性

5 反馈机制

2 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哪几种?

1)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黑箱,白箱和灰箱三种

2)黑箱研究思路是完全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性和反应特性

3)白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包括输入和输出在内的整体特性

4)灰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只有部分已知,而其余部分未知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析系统

3 何谓还原者?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1)还原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2)还原者是把杂交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再次利用,所以还原者的功能是分解,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可分为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2)生命类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种

3)无生命类可分为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三种

5 简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根据循环的属性可分成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三种类型

2)水循环:水是自然的驱使者,没有水的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气态循环:主要蓄库是大气和海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质

4)沉积循环:主要蓄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具有循环缓慢,非全球性,不显著的特点

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1)生命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二者密切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沿食物链营养级向顶部方向流动,能量都以自由能的最大消耗和熵值的增加,以热的形式而损耗,因此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由外界获得能量3)物质流动是循环的,各种有机物最终经过还原者分解成可被生产者吸收的形式重返环境,进行再循环

7 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答: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级性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8 如何理解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答:1)环境中各种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其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疾病残疾,所以说总体上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在局部能补偿

2)在一定条件下的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中,由于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生态因子来补偿,同样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3)但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9 食物链(网)原理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中时主要反映在那几个方面?答:1)以产品或废料、下脚料为轴线,以连润为动力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企业相互联系在一起;

2)城市食物链原理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这一特点,即城市的各个组分各个元素各

个部分之间既有着直接显性的联系,也有着间接隐形的联系;

3)此外城市食物链还表明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人类依赖于其他生产者及各营养级的“供养”而维持其生存,人类对其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终会通过食物链作用(即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而归于人类自身。

10、何为环境承载力?其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状态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话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做用。

2)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

3)环境承载力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

11、环境承载力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环境承载力包括:资源承载力、技术承载力、污染承载力三方面。

2)资源承载力: 含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资源条件;从资源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划分,又可分为现实和潜在的两种类型。

3)技术承载力:主要指劳动力素质、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所能承受人类社会做用强度,包括现实和潜在的两种类型;

4)污染承载力:反映本地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大小的指标。

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答:1)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类

2)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环境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城市生态系统大部分的能量是在非生物之间的变换和流转,反映字人力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之中,可通过农业部门、采掘部门、能源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传递能量,能量流动以人工为主,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

13、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功能。

答:1)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是人类生态系统特有的生产功能,具有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满足城市人类的物质消费与精神需求的性质,有物质的与非物质的非生物生产两大类2)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的各类有形产品和服务,包括各类工业产品,设施产品和服务性产品

3)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种文化艺术产品及其相关的服务

14、何为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几类?

答:⑴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

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总之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2)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a 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

b 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简称生活

生态位

15、城市水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淡水资源的有限性2)城市水环境的系统性3)城市水环境系统自净力的有限性。

16. 如何理解现代城市化的概念?

答(1)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

(2)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

(3)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

(4)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上层建筑的形成;

(5)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目日益增加。

17. 城市用地按工程地质条件可分为哪几个等级?答:(1)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

(2)适宜于建设,但需要简单处理的用地;

(3)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用地;

(4)不适于工程建设的用地。

18. 简述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

答:(1)通常将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模式归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类型;

(2)增长型是指老龄级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小,而幼龄级个体所占比例最大;

(3)稳定型是指每一个龄级的个体死亡数接近进入该龄级的新个体数,人口总数处于相对稳定;

(4)衰退型是指幼龄级的个体数很少,而老龄级的个体数却相对的较大,同时大多数个体已过了生育年龄。

19. 何谓人口城市化?其发展主要有哪几种途径?

答:(1)人口城市化是指城乡人口迁移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的单向动态过程。

(2)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a农村人口大批涌入城市;b农村人口通过

社会经济发展就地转化为具有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

20. 简述现阶段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的基本特点?

答:(1)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迁居呈短距离、蔓延式向外扩散,有别于西方国家以汽车为交通工具人口向郊区远距离扩散的郊区化;

(2)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绝大数居民无经济实力在住房市场中自由选择住房,因而中国的人口迁居以被动迁居为主,其中单位分房占重要地位;

(3)单位分房中以户主的工作年限、职务、职称为主要依据,因而住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引起的迁居较为普遍,不存在西方城市因外来移民入侵和种族原因引起的迁居。

(4)影响人口迁居的因素在改革前后发生很大变化。

21. 简述逻辑斯蒂方程必须满足的假设条件(S 形)

答:(1)种群中所以个体在生态学上是完全相同的;

(2)种群的个体数量是合适的计量单位;

(3)种群自然增长率r 不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而改变,即r 是常数;

(4)种群数量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上限k,即环境负载力。

22. 简述城市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1)城市具有特殊的下垫层;

(2)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取暖降温、家庭生活等活动释放出的热量、废气和尘埃,使城市内部形成一个不同自然气候的城市气候环境;

(3)由于大量气体和固体污染物排入空气中,明显的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成,影响了城市空气的透明度和辐射热能收支,并为城市的云、雾、降水提供了大量的凝结

核。

23 城市化对雨洪水汇流过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⑴地面覆盖不透水铺砌⑵地面排水系统的改造⑶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24 城市对城区和下风方向有增加降水量作用,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哪方面?

①城市热岛效应——上层气层的层结不稳定,利用产生热力对流;

②城市阻碍效应——有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其粗糙度比附近郊区平原大;不仅能影响机械湍流,而

且对移动缓慢的降水系统有阻碍效应

③城市凝结核效应——城市区域污染大于郊区,凝结核大于郊区。下风向的的凝结核数量最大,有

利于降水所需的冰粒形成。

25 简述朱兆瑞中国风向类型特点。

答:⑴国风向按类型区划分为 4 个大区七个小区⑵①季风变化区②主导风向区③无主导风向④准静止风

26 何谓酸雨?主要有哪些危害?

答:⑴通常把PH小鱼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统称为酸雨

⑵主要危害:①当空气中硫酸雾达到0.8毫升/升,会使人患病

②影响动植物生长③使水体酸化④腐蚀金属,油漆,含碳酸钙的建筑材料

27 中国酸雨的特点:

答:酸雨的主要成分SOa来自煤炭①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南方比北方严重;②在时间分布上有

季节性冬天和春天比较严重;③酸雨有逐年严重的趋势;④中国酸雨以硫酸为主。

28 简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特点。

答:⑴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二氧化硫,颗粒物质为代表的煤烟污染⑵北方比南方严重

⑶按城市规模分,大城市污染最严重,其次是特大城市,再次是中等和小城市;

⑷按城市功能分,工业城市居污染首位,交通稠密城市污染次之,综合性混合城市稍低于交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经济尚不发达城市处于最低水平污染较轻。

a9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⑴减少粉尘污染⑵减低有毒气体浓度⑶杀菌作用

30 简述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

答:⑴城市污染源不断增加⑵资金投入及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要

⑶现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不适应。

31 简述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

答:交通噪声⑵工业噪声⑶建筑施工噪声⑷社会生活及其他噪声

3a 人类及其他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⑴地质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的场所和活动空间,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营养⑵地质环境向人类提供矿产和能量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大

33. 简述景观具有的基本特征。

答:①生态系统的聚合;②各生态系统之间和物质能量流动的相互关系;③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④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34. 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几类?

答:①干扰斑块;②残余斑块;③环境资源斑块;④引入斑块。

35. 简述走廊的性质及其作用。

答:①走廊有着双重性:一方面他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另一方面他又将景观另外某些不同部分连接起来;②走廊起着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的作用。

36. 区分本底和斑块的标准有那几条。

答:①相对面积;②连接度;③动态控制作用。

37. 简述城市植被的特殊。

答:①植被生境的特化;②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③植被格局的园林化;④结构单一化;⑤ 演替偏途化。

38. 城市动物不同意自然环境动物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①区系成分优势种的改变;②种的数量的改变;③种群数量的改变;④分布格局的改变。

39. 按自然景观的被改造程度可以把景观划分为哪几个类型。

答:①轻微改变的景观:支配自然景观的规律很少受人类破坏自然景观保存着自动条件能力;②较小改变的景观:人类活动触动了一个或几个景观组成要素,但是自然要素的基本联系未被破坏仍然保留着自然条件能力,景观的变化通常是可逆的;③强烈改变的景观:人类活动强烈影响景观的多个组成要素,使其结构与功能发生本质的变化。

40.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答:①以人为主体;②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创造园林城市;③延续历史、开创未来;④ 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41.简述城市环境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①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②全面规划,突出重点;③扬长避短,合理优化;④实事求是,量力而行;⑤强化管理。

42.如何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答:①就宏观而言,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的城市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②就微观而言,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功能等可持续变化和扩展,以实现城市结构可持续转变;③总而言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协调到协调、有非持续到可持续的变化过程。

43.区分本底和斑块的标准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进行区分?

答:(1)区分本底和斑块的标准有:

①相对面积;①连接度;③动态控制作用;

(2)在实际工作中:

①1 首先应该对一个景观计算其相对面积和连通性水平,如果某一景观要素的面积远

远超过其他要素,可以称它为本底;

①如果有几个景观类型所占面积类似,则可将连通性最高的要素类型视为本底;

①3 如果根据上述两个标准还不能做出决定,则必须进行野外调查,估计哪个要素对

景观动态的控制作用更大些。

44 试述城市植被的功能。

(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是城市植被的主要功能之一,包括降温增湿,调节环境条件,吸收有毒气体,滞留烟尘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和杀菌效

益等;

(3)城市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4)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

论述

一、试述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具体内容

答:⑴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⑵环境承载力的改变会引起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城市生态系统向结构复杂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高的方向的演化成为正向演替⑶城市生态演替是一种更新过

程,它是城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⑷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是与城市

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强度是否与城市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密切相关

二、试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答: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可分为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大类⑵无生命类可分为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三种,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⑶生命类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种⑷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合成复杂的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初级生产,即光合作用⑸消费者属于异样生物,指的是那些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动物⑹还原者属于异样生物,只要

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再次利用,所以还原者的功能是分解,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试述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的区别

答:⑴在能量使用上,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类型主要集中于系统内各生物物种间所进行的动态过程,反映在生物的新陈代谢中,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技术发展,大部分得能量是在非生物之间的变换和流转,反映在人力制造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之中,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能量、物资供应地区越来越大,从城市所在的临近地区到整个国家,直到世界各地⑵

在传递方式上,自然生态系统主要通过食物网传递能量,而城市生态系统可通过农业部门、采掘部门、能源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传递能量⑶在能量流运行机制上,自然生态系统能量

流动是自为的、天然的,而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以人工为主 4 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城市生态系统有一部分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

四、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和规律

答:⑴限制因子规律: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⑵最低量定律:作物的产量常常不是被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所限制,而是受那些只需要微量的营养物质所限制

⑶耐受性定律:接近有机体耐性限度的几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在质和量上的不足或过量,都可以引起有机体的衰减或死亡

五、试述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方式

答:⑴拮抗作用是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个因子起作用

⑵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a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等于或超过各化合物单独作用时的毒性总和 b 叠加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c 增强作用是指一种化合物对某器官系统并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使后者毒性增强

⑶净化作用是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6 试述城市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其不同于周围地区的主要表现。

(1)城市气候形成的原因:①城市具有特殊的下垫层②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取暖降温,家庭生活等活动释放出的热量,废气,和尘埃,使城市内部形成一个不同自然气候的环境的城市气候环境,③由于大量气体和固体污染物排入空气中,明显地改变了城市上空的大气组

成,影响了城市空气的透气明度和辐射热能收支,并为城市的云,雾,降水提供了大量的凝结核

(2)①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温普遍较高,即形成城市”热岛效应”②风速小,静风多③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冬,夏季相对湿度较低④多尘埃的云雾,太阳辐射减少⑤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增加。

7 试述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条件。

(1)城市下垫面的性质特殊,城市中铺装的道路和广场,高大的建筑物和构建物所使用的砖石,

沥青,混凝土,硅酸盐建筑材料,因反射率小而囊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

(2)城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农村自然界的下垫面要大得多,因而城市下垫

面蓄热量也多,晚间下垫面比郊区温度高,通过长波辐射提供给大气中的热量也比郊区的

多。

(3)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广场不透水,因而地面蒸发小

( 4) 城市中中有较多的人为热进入大气层

(5)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散

8 试述现阶段影响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的因素

(1) 迁居者本身内部因素:

① 迁居者的需求,包括住宅需求和住宅区位需求两方面②迁居者的文化心理

(2)外界的影响:①社区环境的影响②城市规划与建设③经济发展与住宅建设④人口政策⑤土地

制度⑥住房政策

9 试述斑块的分类及各类型的形成原因

⑴斑块按照起源可以分为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入斑块四类

( 2)在一个本底内部发生局部干扰,就可能形成一个干扰斑块

(3)残余斑块是由于它周围的土地受到干扰而形成的

(4)环境资源斑块起源于环境的异质性

(5)当人们向一块土地引入有机体,就造成了引入斑块

10 试述街道或廊道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 )街道在景观中亦称廊道,主要职能是交通运输,是城市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人口流,金融流的必经之路,街道通畅才能保证城市功能的完善与通畅

(2)城市街道是线性污染源,汽车排放的尾气,噪声,尘埃垃圾等污染物沿街道分布与扩散,街道的

长度,宽度,方向与污染的扩散有着密切的关系

( 3)城市街道直接起人流导向作用

( 4)城市社区组织或居民委员会等城市街坊小区都靠街道分隔划界与彼此联系,有利于城市社区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