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劳动生产率下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困扰着广大的企业管理人员。许多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在研究如何在一个企业范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些人中间,成就比较显著的是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勒,他本来是个工人,当过工长、绘图员、技术员和工程师,最后当了总工程师和管理顾问。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工人之中,对工人的思想和表现都十分熟悉,所以他在前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通过对工人的劳动过程的观察、测量和实验。才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泰勒在管理方面曾进行过“铁块搬运实验”、“铲具的实验”、“金属切削实验”,这三项实验为他的科学管理的提出,提供了实践的基础。

他的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工场管理》、《科学管理原理》等,他逝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来赞扬他的功绩。从严格的角度来说,他是历史第一个管理行为系统化、科学化的人。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泰勒1856年出生于美国费城,18岁进费城一家工厂学习制模及机工手艺。4年后,他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泰勒发现该工厂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在企业普遍存在“磨洋工”的问题。泰勒认为,只要管理部门能适当地确定工资,提供适当的激励,便能减少怠工、克服“磨洋工”现象,但问题的真正困难是如何切实为每项工作规定一个完全公正的标准,即怎样取得“合理的工作量”。当时的企业管理当局不懂得用科学方法来进行管理,不懂得工作程序、劳动节奏和疲劳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而工人则缺少训练,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合适的工具。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于是泰勒开始进行劳动时间和操作方法的研究,这为他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泰勒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开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的探索主要反映在他的三个最有名的试验:通过搬运生铁的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为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通过铲具试验,探索出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实行工具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在进行金属切削试验中,泰勒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5万美元的费用,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达80万磅,

最后,取得了有关车床、刨床、钻床、铣床在车速、进刀、材料等方面的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实验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理论深深地扎根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思想精要: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一、工作定额原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由于普遍实行经验管理,由此造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本家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工人就用“磨洋工”消极对抗,这样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当然不会高。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

(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

(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在制定工作定额时,泰勒是以“第一流的工人在不损害其健康的情况下,维护较长年限的速度”为标准,这种速度不是以突击活动或持续紧张为基础,而是以工人能长期维持的正常速度为基础。通过对个人作业的详细检查,在确定做某件事的每一步操作和行动之后,泰勒能够确定出完成某项工作的最佳时间。有了这种信息,管理者就可以判断出工人是否干得很出色。

二、挑选头等工人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头等工人,既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他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

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为了挖掘人的最大潜力,还必须做到人尽其才。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才能,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做任何一项工作的,这和人的性格特点、个人特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对某一项工作,必须找出最适宜干这项工作的人,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最适宜于这项工作的人的最大潜力,才有可能达到最高效率。因此对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要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即头等工人。然后再对第一流的人利用作业原理和时间原理进行动作优化,以使其达到最高效率。

对于第一流工人,泰勒是这样说明的:“我认为那些能够工作而不想工作的人不能成为我所说的‘第一流的工人’。我曾试图阐明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某些工作,使他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除了那些完全能做这些工作而不愿做的人。”所以泰勒指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而所谓“非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只是指那些体力或智力不适合他们工作的人,或那些虽然工作合适但不愿努力工作的人。总之,泰勒所说的第一流的工人,就是指那些最适合又最愿意干某种工作的人。所谓挑选第一流工人,就是指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重活、体力活,让力气大的人干,而精细的活只有找细心的人来做。

对于如何使工人成为第一流工人,泰勒不同意传统的由工人挑选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方法,而是提出管理人员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科学选择并不断地培训工人。泰勒指出:“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佣他的公司里,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这种科学地选择与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在进行搬运生铁的试验后,泰勒指出:现在可以清楚的是,甚至在已知的最原始的工种上,也有一种科学。如果仔细挑选了最适宜于干这类活计的工人,而又发现了干活的科学规律,仔细选出来的工人已培训得能按照这种科学去干活,那么所得的结果必然会比那些在“积极性加刺激性”的计划下工作的结果丰硕得多。可见,挑选第一流工人的原则,是对任何管理都普遍适用的原则。

三、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他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于是构成了一种科学。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

泰勒还进一步指出,管理人员的首要责任就是把过去工人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传统知识、技能和诀窍集中起来,并主动把这些传统的经验收集起来、记录下来、编成表格,然后将它们概括为规律和守则,有些甚至概括为数学公式,然后将这些规律、守则、公式在全厂实行。在经验管理的情况下,对工人在劳动中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怎样操作机器,缺乏科学研究,没有统一标准,而只是凭师傅教徒弟的传授或个人在实际中摸索。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这是因为,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人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才能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

要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为此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动作,并继而把动作细分为动素,即动作是由哪几个动作要素所组成的,然后再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去掉那些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必要成分,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

泰勒不仅提出了实行标准化的主张,而且也为标准化的制定进行了积极的试验。在搬运生铁的试验中,泰勒得出一个适合做搬运工作的工人,在正常情况下,一天至少可搬47.5吨铁块的结论;在铲具试验中,他得出铁锹每次铲物在重21磅时,劳动效率最高的结论;在长达26年的金属切削试验中,他得出影响切割速度的12个变数及其反映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公式等,为工作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所以,泰勒认为标准化对劳资双方都是有利的,不仅每个工人的产量大大增加,工作质量大为提高,得到更高的工资,而且使工人建立一种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

四、计件工资制

在差别计件工资制提出之前,泰勒详细研究了当时资本主义企业中所推行的工资制度,例如日工资制和一般计件工资制等,其中也包括对在他之前由美国管理学家亨利·汤提出的劳资双方收益共享制度和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提出的工资加超产奖金的制度。经过分析,泰勒对这些工资方案的管理方式都不满意。泰勒认为,现行工资制度所存在的共同缺陷,就是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能满足效率最高的原则。例如,

实行日工资制,工资实际是按职务或岗位发放,这样在同一职务和岗位上的人不免产生平均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最有进取心的工人,不久也会发现努力工作对他没有好处,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减少做工而仍能保持他的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大家的工作拖到中等以下的水平。又如在传统的计件工资制中,虽然工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多干多得,但超过一定范围,资本家为了分享迅速生产带来的利益,就要降低工资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工人努力工作,也只能获得比原来计日工资略多一点的收入。这就容易导致这种情况:尽管管理者想千方百计地使工人增加产量,而工人则会控制工作速度,使他们的收入不超过某一个工资率。因为工人知道,一旦他们的工作速度超过了这个数量,计件工资迟早会降低。

于是,泰勒在1895年提出了一种具有很大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方案。其主要内容是: (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件和工时的研究,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计算,制定出一个标准制度,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方法。

(2)制定差别工资率。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酬,以资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并给以警告,如不改进,就要被解雇。例如,某项工作定额是10件,每件完成给0.1元。又规定该项工作完成定额工资率为125%,未完成定额率为80%,那么,如果完成定额,就可得工资为

20×0.1×125%=1.25(元);如未完成定额,例如哪怕完成了9 件,也只能得工资为

9×0.1×80%=0.72(元)。

(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其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现象,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要对每个人在准时上班、出勤率、诚实、快捷、技能及准确程度方面做出系统和细微的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记录不断调整他的工资。

泰勒为他所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总结了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真正实现“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

第二,由于制定计件工资制与日工资率是经过正确观察和科学测定的,又能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因此这种制度就能更加公平地对待工人。

第三,能够迅速地清除所有低能的工人,吸收适合的工人来工作。因为只有真正好的工人,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可以取得高工资率。泰勒认为这是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最大的优点。

为此,泰勒在总结差别计件工资制实施情况时说:“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士气影响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工人们感觉受到公正的待遇时,就会更加英勇、更加坦率和更加诚实,他们会更加愉快地工作,在工人之间和工人与雇主之间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

五、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呢?泰勒指出,必须使劳资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和“观念上的伟大转变”。泰勒在《在美国国会的证词》中指出:“科学管理不是任何一种效率措施,不是一种取得效率的措施;也不是一批或一组取得效率的措施;它不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制度;它不是一种新的工资制度;它不是一种计件工资制度;它不是一种分红制度;它不是一种奖金制度;它不是一种报酬职工的方式;它不是时间研究;它不是动作研究……我相信它们,但我强调指出这些措施都不是科学管理,它们是科学管理的有用附件,因而也是其他管理的有用附件。”

泰勒进一步宣称,“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长、监工、企业所有人,董事会——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的

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能存在”;“在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在思想上要发生的大革命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做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增加到使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他们将会明白,当他们停止互相对抗,转为向一个方面并肩前进时,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盈利会大得惊人。他们会懂得,当他们用友谊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敌对情绪时,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

也就是说,要使劳资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关键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如果劳资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仅工人可以多拿工资,而且资本家也可以多拿利润,从而可以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富裕”。

例如,在铁锹试验中,每个工人每天的平均搬运量从原来的16吨提高到59吨;工人每日的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而每吨的搬运费从7.5美分降到3.3美分,对雇主来说,关心的是成本的降低;而工人关心的则是工资的提高,所以泰勒认为这就是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从事合作的基础。

六、建立专门计划层

泰勒指出:“在老体制下,所有工作程序都由工人凭他个人或师傅的经验去干,工作效率由工人自己决定;”由于这与工人的熟练程度和个人的心态有关,即使工人能十分适应科学数据的使用,但要他同时在机器和写字台上工作,实际是不可能的。泰勒深信这不是最高效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为此,泰勒主张:“由资方按科学规律去办事,要均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为专门设立的计划部门规定了17项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企业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泰勒所谓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际是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所谓设置专门的计划部门,实际是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所谓“均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实际是说让资方承担管理职责,让工人承担执行职责。这也就进一步明确厂资方与工人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泰勒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即找出标准,制定标准,然后按标准办事。要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应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找出和制定标准的工作。

具体说来,计划部门要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发布命令,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2)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工具。(3)拟订计划并发布指令和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工作。在现场,工人或工头则从事执行的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的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泰勒的这种管理方法使得管理思想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将分工理论进一步拓展到管理领域。

七、职能工长制

泰勒不但提出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而且还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而代之以“职能式”的组织,实行“职能式的管理”。

泰勒认为在军队式组织的企业里,工业机构的指令是从经理经过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而传达到工人。在这种企业里,工段长和班组长的责任是复杂的,需要相当的专门知识和各种天赋的才能,所以只有本来就具有非常素质并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泰勒列举了在传统组织下作为一个工段长应具有的几种素质,即教育、专门知识或技术知识、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诚实、判断力或常识、良好的健康情况等。但是每一个工长不可能同时具备这9种素质。但为了事先规定好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必须使指导工人干活的工长具有特殊的素质。因此,为了使工长职能有效地发挥,就要进行更进一步细分,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的职能,为此,泰勒设计出8种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工长。这8个工长4个在车间、4个在计划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每个工长可以直接向工人发布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不再听一个工长的指挥,而是每天从8个不同头头那里接受指示和帮助。

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他认为这种职能工长制

度有三个优点:(1)每个职能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职责单一,对管理者培训花费的时间较少,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专长。(2)管理人员的职能明确,容易提高效率。(3)由于作业计划由计划部门拟订,工具和作业方法标准化,车间现场工长只负责现场指挥与监督,因此非熟练技术的工人也可以从事较复杂的工作,从而降低了整个企业的生产费用。

尽管泰勒认为职能工长制有许多优点,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单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管理混乱。所以,泰勒的这一设想虽然对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职能的专业化有较大的影响,但并未真正实行。

八、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等。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曾指出:“经理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标准的所有例外情况的、特别好和特别坏的例外情况、概括性的、压缩的及比较的报告,以便使他得以有时间考虑大政方针并研究他手下的重要人员的性格和合适性。”

泰勒提出的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方式,后来发展为管理上授权原则、分权化原则和实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

实践应用: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其几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所提出的。它的内容里所涉及的方面都是以前各种管理理论的总结,与所有管理理论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它是最成功的。它坚持了竞争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竞争原则体现为给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建立一个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工人奖惩的标准,使每个工人都必须达到一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超过越多越好。于是,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工人的进取心就永不会停止,生产效率必然也跟着提高;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为这个理论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它不是空泛的教条,是实实在在的,是以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较高水平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既可使工人不断进取,又不会让他们认为标准太高或太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呆板或愚昧最终会被淘汰。

科学管理理论很明显地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它们是:首先,以工作的每个元素的科学划分方法代替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其次,员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代替先前实行的那种自己选择工作和想怎样就怎样的训练做法;再次,与工人经常沟通以保证其所做的全部工作与科学管理原理相一致;最后,管理者与工人应有基本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管理者将担负起其恰当的责任,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压在了工人身上。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9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另外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都没有涉及。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但这些也正是需要泰勒之后的管理大师们创建新的管理理论来加以补充的地方。

资料来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陈莞倪德玲主编《最经典的管理思想》一书。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简介 科学管理理论的简介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就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她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与总工程师。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她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她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理论。 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就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她的管理生涯中,她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与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与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在她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就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与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就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就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就是雇主与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就是任务管理法,她在书中这样写道: 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她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与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就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与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与职责上几乎就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与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科学管理不仅仅就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就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例外原则。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与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与监督权,如重大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推行定额管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大多推行经验管理,资本家并不知道一个工人能做多少工作,资本家想让工人多做些,工人则想少做些工作多拿工资,很多人用“磨洋工”来消极抵抗,这样下来劳动生产率很低。 作为由普通工人提升上来的管理者,泰勒了解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把定额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主要措施,主要贡献有:提出企业需要设定一个制定定额的部门或者机构,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在经济上也是很合算的。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的合理工作量,即工人的劳动定额。 根据定额的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劳动量与工资紧密挂钩。实行了定额管理后,许多企业的管理都大有改观。为此,在《计件工资制》一书中,泰勒说:“这个定额的工作制度,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成功地在各种工厂推行。经过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此进行了一年后,证明这个制度是成功的。从此,作者设定了一个制定定额的机构,以后一直由这个机构提供计件工资率。”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差别计件工资制之前,泰勒详细研究了当时的工资制,如,日工资制和一般计件工资制。经过研究后,他发现现有工资制的主要缺陷是不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例如实行日工资制时,工资按岗位发放,这样容易产生平均主义,大家都会把工作水平拖到中等以下的水平,劳动生产率很低。又如传统的计件工资制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多劳多得,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只能获得很少的增加了。这样管理者虽然很想工人增加产量,但工人则会控制他们的劳动速度。 在分析了这些弊端后,泰勒提出了自己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个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设定专门的制定定额的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 制定差别工资率,对同一个工作,设定两个工资率。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者,使用较高的工资率,否则使用较低的工资率来计算工资。例如定额为10件,工资每件1元。完成的工资率为120%,未完成的按80%。如果工人完成,得到的工资为:10×1×120%=12;如果工人只完成了9件,得到的工资为:9×1×80%=72。 工资付给工人而不是付给职位,即工人的工资按照他的贡献来确定,而不是按照他所处的岗位来计算。要鼓励员工有上进心,对他们准时上班、出勤率、快捷、诚实等方面做出记录,根据这些对他的工资进行适当地调整。 这种工资制度可以很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员工多劳多得,且更加公平。 -努力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挑选一流的员工是泰勒提出来的企业人事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流的工人,就是那种既适合又愿意做的工人,那种虽然能力很好但不愿意做这种工作的人不是一流的员工。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就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在管理学领域有着圣经一般的地位,它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从当今的角度衡量泰勒的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工作,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这些观点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直到今天,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影响是深远的,总结起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延续至今,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智慧根基。 一,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究先河 泰勒不是坐在学院里进行饶有兴趣的逻辑性推论,而走下工厂,深入车间,做了大量著名的实验,短则一周数天,长则竟可长达26年如其金属切削实验。这就如同培根和伽利略首先在科学、哲学上引进实验方法,使得近代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可以进入真正的科学层面一样,使得管理学由杂谈变成了一门真正的严肃严谨的真科学。而其实证方法,则为管理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无限广阔的新天地。 二,开创单个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分析,是流程/过程管理学的鼻祖

泰勒的创造性贡献还在于他首先选取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场作业管理中的某一个局部,从小到大地来研究管理。这样一种方法与实证方法相配合,是一种归纳研究方法,即由许多具体案例或实验结果,归纳提升成为整体性结论。对于象管理学等应用性或实践性科学来讲,归纳法比演绎法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而其对单一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合起来即为流程效率研究,更为后世所效法,成为研究和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现在热门的公司流程再造,只不过是承接了泰勒先生的流风余韵。 三,率先提出经验管理法可以为科学管理法所代替,从而开拓了管理的视野 泰勒先生的管理理论之所以被尊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原因在于他首次突破了管理研究的经验途径这一局限性视野,首次提出要以效率、效益更高的科学性管理,来取代传统小作坊师傅个人经验传带或个人自己积累经验的经验型管理。这就告诉我们,经验对于管理虽然是重要的基础性的,但却远非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任何工作和业务流程,通过科学的探讨,更能够接近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完美。从此,人们认识到在管理上引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基准化管理的创始人 泰勒以作业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现实生产条件下最大生产效率,但其研究成果却是以标准化,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标准化为表现形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量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开启了标准化管理的先河。现在的许多标准如ISO、GMP等等大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其沿用的仍然是我们老先生泰勒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不仅仅是生产管理的一个普遍性核心构成部分。 五,首次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区分开来,管理首次被审视为一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精华总结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一、泰勒所处时代的工业背景,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什么? 1.劳资矛盾尖锐,企图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P39-40) ①资方企图付最少的工资,获得最多的剩余价值;劳方企图付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大的相对利益率; ②资方用最直接的,强迫式的管理方法对待工人;劳方用最隐藏的无声的对抗来抵制管理效果的实现;(P10-16) ③不公平体制下的相对不公平:劳资关系的抱怨存在于劳资双方,不切主题地抱怨和发泄。(P57-58) 2.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①劳资双方的关系停留在初级状态,没有也无法将生产效率作为最佳的结合点,更加不可能做为共同利益的实现点。 ②例证: 施密特搬运铁块效率12.5长吨→47长吨(P53) 砌砖效率120块/小时→350块/小时(P60) 检查钢珠工作时间10.5小时→8.5小时(P67) 机床切削效率提升2.5-9倍(P77) 3.经验主义盛行,经验就是权威,无人去分析并改进经验,并使之书面化、系统化。 ①职工口头传授并学习经验。(P23-24) ②“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方式(P26-27)要求工人承担多种职责“计划→具体工作→工作任务完成”(非专业的社会分工) ③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掌握和积累技能、知识。 ④例证: 铲运工的铲运负荷(P49-50) 砌砖工的动作合理性(P58-59) 金属切削的速度,刀具形状,角度吃刀深度之间的配合关系(P67) 二、泰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出科学管理的原则的? 1.小范围试行,不正面触及主要矛盾; ①选1个人来做搬铁块试验; ②选1台订床做金属切削试验; 2.通过实验抓数据并总结分析,推广成果; ①搬铁块试验及数据表;(P53) ②切削实验,总结规律;(P81-89) 3.将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①《科学管理原理》; ②《论金属切割工艺》; ③《工厂管理》。

1903年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1903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日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读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一个在去世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听证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年轻时,他先在液压机厂做学徒,之后加入一家钢铁公司,在那里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1901年,他离开公司,进行无偿的咨询工作。期间,他的《工厂管理》与《科学管理原理》相继发表,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及全球。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我花了一些时间把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读完了,准确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影响世界的管理思想,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思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社会的大分工、分层使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突出,工人普遍认为如果她们迅速工作将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于是出现了大家所熟知的“磨洋工”现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应运而生,泰勒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由于没有管理或管理不当造成的巨大浪费的目的,通过大量的贴近实际的实验,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

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是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当时,人们缺乏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的方法和技术,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当时各个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当时,在米德威尔钢铁厂任总工程师的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的改革,创造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著作《科学管理理论》,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管理时代。 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知识体系,其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其基本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定额原理。 泰勒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科学管理如同节省劳动的机器一样,其目的在于提高每一个单位劳动力的产量。在当时的经营管理下,不论工人和雇主都对一天应该干多少活心中无数。工人因对资本家的剥削不满,普遍采用“磨洋工”的斗争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劳动力;而雇主也凭一般印象或不完整记录来确定标准,因而常引起劳动纠纷。所以,泰勒提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工作日程”。 (二)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在泰勒看来,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对他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努力使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能够使其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而培训工人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是管理者的职责。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 (三)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搭配,以至机器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当企业管理当局把这些应用到工人的工作中去之后,将会大大提高工人的产量。 (四)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泰勒提出了这一原则。把定额制定从以估计和经验为基础改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然后采用“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而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虽然企业的工资支付确实增加了,但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大于工人工资提高的幅度,所以总体来说这一做法是有利于雇主的。 (五)工人和雇主另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泰勒认为劳资双方相互指责、怀疑、对抗会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要转为相互信任和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是从事协调和合作的基础。他还就为了实现这种精神革命工人和企业管理者双方各自的职责作了具体说明。 (六)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泰勒认为,单靠工人自身的经验是不能找到科学的工作方法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从事这方面的实验和研究,所以必须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这种分工,可以促进企业管理当局与工人的合作,减少工人罢工的可能性,增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的方法和技术,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同时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磨洋工”现象普遍存在。 在那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人主张改进机器设备,也有人主张百变工资报酬制度,而泰勒则在长气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张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出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的思想精要 一、工作定额原理。当时实行经验管理,资本家不知道工人能完成多少工作,总是嫌工人少工作却多拿工资,于是延长工作时间;而工人由于被延长工作时间却不提高工资,于是又用“磨洋工”来消极对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正常的工作量,这里的“合理的日工作量”类似于我们学过的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了得出这个有科学依据的“合理的日工作量”,泰勒进行了工时研究,测时,工作日写实,动作研究等。二、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即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泰勒认为“第一流工人”是指那些既能干又愿意干的工人。对于不愿意努力工作的人,应该采取说服教育和纪律约束等措施,并配合刺激性付酬制度,使之努力工作;对于那些体力与智力不适合与分配其工作的人,应加以培训,使之适应工作的需要,或把他们重新安排到另一些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在泰勒看来,人力自愿的科学管理是工人能否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决定性因素。三、标准化原理。传统的工厂,工人们的操作方法和工具往往都是自己或师傅根据经验来确定的,工人们的劳动和休息时间以及机器设备也是优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或过去的记录确定的,缺乏科学根据。泰勒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搭配,乃至对机器的安排和对作业环境的布置等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四、刺激性报酬原理(差别计件付酬制)。这是为了激励工人们努力工作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其具体内容为,由当局确定一个工作定额或标准,然后,采用一种叫“差别计件制”的刺激付酬制度。如果工人达到或超过了定额,就按高工资率付酬,如果没有达到定额,就按低工资率付酬,以此督促和鼓励工人。后来泰勒对此进行了改进,提出“任务和奖金工资制度”,工人不论生产量的高低,都有一个保证的日工资,而超额完成工作量,则有奖金。五、工人与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次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密切合作)。双方应该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而是放在增加盈余的数量上,只有创造更大的盈余,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分配。六、把计划只能与执行只能分开,变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这实质上是强调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开,实现管理的专门化,它的分工原则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其目的仍然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七、实行职能长工制。传统一个长工担负全部的管理职能,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少。因此,泰勒设计出八个职能长工代替原来的一个长工。这种情况下,工人不再只听命于一个长工的指挥,而是要从几个承担不同职能的上级那里接受命令。事实证明,这样容易引起混乱,因此职能长工制度没有得到推广。八、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评价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在当时的背景下,泰勒提出科学管理原理,其根本目的,甚至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大的财富。当然这样的目的在今天仍然是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因此,即使

泰勒_《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高级管理学读书报告 班级:15级农业经济管理 姓名: 杨婷 学号: 指导教师: 周志强 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美国弗雷德里克、泰勒所著,她就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如果说彼得德鲁克把管理的定义真正的确定,并且把它全球化的话,第一个 真正认真研究劳动,真正把管理当成一种科学的人,不用质疑一定就 是弗里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于1911年出版,标志着一个管理时代的新纪元,给予着我们对于管理的无穷启示,就是一本 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著作。 一、《科学管理原理》内容概述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讲述了如何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要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更为详细的方法为把具体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个动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再除去动作中多余的与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把最经济的、效率最高的动作集中起来,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实现了作业所需的各种工具与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最后根据标准的操作方法与每个动作的标准时间,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工作量,这样更加体现出了公平、公正、公开,使每一个劳动者都可心悦

诚服。书中还提出了要科学的选择与培训工人。泰勒曾经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工人用上述的科学作业方法进行训练,使她们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工作,避免过去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科学的选择与培训工人,使所选的人完成工作效率跟高,质量更稳固,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原理”就是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的一种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二、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简析 什么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呢?我总结的泰勒先生的“科学管理”思想就是:在立足于劳资双方“双赢”的基础之上,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的,其次对于管理工作要按照管理的职能进行分工,接着 对于管理的过程与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记录,再并对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定额化与标准化分析,最终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办法, 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过程的效率的一种方法。可以简称为“双赢、分析、增效法”。这就是我对于泰勒先生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的各种文字资料进行“读品”之后的概括。对于我所总结与概括的每一句话,在泰勒的著作中都有着论述与详解,只不过它们分散在这本著作中的各处,没有在一起有一个完整的论述罢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点像刑事事件案情分析,需要把各种事实与证物根据逻辑的线索拼凑在一起,以便对于案情与事件的经过有一个更清晰的解读。当然尊重各种事实并进行科学分析本身就就是利用了泰勒先生的方法。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将泰勒先生的思想从她叙述的大量案例中与言论中摘录出来,通过筛选与比对、分析之后,将重复与重合的部

第4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副本

第4xxxx 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泰勒看来,人的生产率的巨大提高标志着文明国家和不文明国家的区别,标志着人类在一两百年内的巨大进步。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每一个单位劳动力的产量。 泰勒认为,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很大的。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试验和研究,即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泰勒的方法是,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并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再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工作定额原理。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泰勒认为,能够工作而不想工作的人不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对他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努力使得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找到能够使其成为第一流工人的工作。 泰勒认为,“非第一流的工人”,只是指那些虽然工作合适却不愿努力工作的人,或那些体力或智力不适合于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的人。对于前者,应该采取说服教育和纪律约束等措施,并配合刺激性付酬制度,使之努力工作。而对那些体力或智力上不适合于干所分配的工作的人,应加以培训,使之适应工作需要,或把他们重新安排到另一些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培训工人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是领导(管理者)方面的职责。至于工作定额的制定,泰勒是以第一流的工人“能在不损害其健康的情况下维持很长年限的速度,能使他更愉快而健壮”为标准的。 xx 认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符合。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因此,泰勒所谓的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工作的人,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

科学管理原理 总结

当时时代面临的挑战: 1、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工业体系的大转型 2、新工厂体制下的管理者无法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 3、习惯于家庭和乡村生活的工人,对工厂体制和权力结构反感、对抗——“磨洋工现象”缺乏熟练工人和纪律约束是最为棘手的管理问题。 主要理论贡献: 1、强调运用科学而非经验的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活动; 2、强调建立明确的、量化的工作规范,并 且将这种规范标准化; 3、强调根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对工人进 行挑选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以 获得更好的工作业绩。标准化思想,迄今 仍在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管理中起重要作 用 4、强调管理者应该为下属的工作业绩负责, 要求管理者做好预先的计划,建立明确的 工作规范。 5、其重视效率,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 想,对管理学的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迄 今为止,效率依然是管理的目标之一; 6、提出的例外原则已成为管理决策的一个 重要原则。 科学管理原理的诞生: 通过实践,泰勒观察到当时工厂制存在的 诸多问题,尤其对计件工资制度和“磨洋工” 问题有了深刻认识。由此,他总结和创新 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时间和动 作研究、激励支付计划、工作标准,以及 其他的一些发明。他将这些看成是一种新

的“科学”,可以成本更低地、更有效地生产。 主要观点: 1、工作定额制: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泰勒把这看成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2、标准化原理:为了方便操作,必须使作业手段,工具,材料等都达到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符:科学的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使之成才,使得工人劳动效能最大化,满足生产效率最大化。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 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泰罗主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 职能分开。 6、实行职能工长制:即将整个管理工作划 分为许多较小的管理职能,使所有的管理 人员(如工长)尽量分担较少的管理职能; 对管理学分支学科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了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2.一般行政管理的诞生: 理论特色: 实践性:泰罗认为管理实践先于管理理论, 是管理理论产生的源泉。 规范性:泰罗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 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 和原则上。 科学性:泰罗把科学引入管理实践,用科学 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把传统 管理中的感性上升为理性 协调性: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 协调而不是不和。 效率性:提高生产效率是泰罗科学管理思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

-推行定额管理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大多推行经验管理,资本家并不知道一个工人能做多少工作,资本家想让工人多做些,工人则想少做些工作多拿工资,很多人用“磨洋工”来消极抵抗,这样下来劳动生产率很低。作为由普通工人提升上来的管理者,泰勒了解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把定额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主要措施,主要贡献有:提出企业需要设定一个制定定额的部门或者机构,这不仅有利于管理,在经济上也是很合算的。通过各种测试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确定工人的合理工作量,即工人的劳动定额。 根据定额的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劳动量与工资紧密挂钩。实行了定额管理后,许多企业的管理都大有改观。为此,在《计件工资制》一书中,泰勒说:“这个定额的工作制度,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成功地在各种工厂推行。经过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此进行了一年后,证明这个制度是成功的。从此,作者设定了一个制定定额的机构,以后一直由这个机构提供计件工资率。”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差别计件工资制之前,泰勒详细研究了当时的工资制,如,日工资制和一般计件工资制。经过研究后,他发现现有工资制的主要缺陷是不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例如实行日工资制时,工资按岗位发放,这样容易产生平均主义,大家都会把工作水平拖到中等以下的水平,劳动生产率很低。又如传统的计件工资制虽然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多劳多得,但是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只能获得很少的增加了。这样管理者虽然很想工人增加产量,但工人则会控制他们的劳动速度。在分析了这些弊端后,泰勒提出了自己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这个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设定专门的制定定额的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制定差别工资率,对同一个工作,设定两个工资率。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者,使用较高的工资率,否则使用较低的工资率来计算工资。例如定额为10件,工资每件1元。完成的工资率为120%,未完成的按80%。如果工人完成,得到的工资为:10×1×120%=12;如果工人只完成了9件,得到的工资为:9×1×80%=72。 工资付给工人而不是付给职位,即工人的工资按照他的贡献来确定,而不是按照他所处的岗位来计算。要鼓励员工有上进心,对他们准时上班、出勤率、快捷、诚实等方面做出记录,根据这些对他的工资进行适当地调整。 这种工资制度可以很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员工多劳多得,且更加公平。 -努力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挑选一流的员工是泰勒提出来的企业人事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流的工人,就是那种既适合又愿意做的工人,那种虽然能力很好但不愿意做这种工作的人不是一流的员工。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工人的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所谓挑选第一流的员工,就是指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泰勒也认为,企业要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本章的基本内容: 一是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条件。 ⑴美国的工业化初期造成的劳资矛盾激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⑵经济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猛增。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矛盾。 ⑶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既为美国提供了劳动力,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农村,只会干体力活,无法适应大机器生产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劳动力培养成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熟练工人。 ⑷工业革命以来管理思想的积累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2.泰勒及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 ⑴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78年,22岁的泰勒来到费城的米德维尔钢铁厂,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泰勒从一个普通工人升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总技师,最后成为总工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厂,先后担任过投资公司总经理,从事过工厂的管理咨询工作,1906年,泰勒担任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1915年,在一次发表演讲的归途中,泰勒患了肺炎,在刚度过五十九岁生日的第二天于医院病逝。泰勒被埋葬在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的小山上,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 ⑵泰勒对科学管理理论的探索。泰勒在一生中从事了大量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车间的生产活动和工人的劳动状况非常熟悉。他还是生产技术的行家,在技术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拥有100多项专利权。19世纪末,泰勒亲身参加了企业管理工作,这些经历从实践上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使他与科学管理结下不解之缘。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高级管理学读书报告 班级:15级农业经济管理 姓名:杨婷 学号: 指导教师:周志强 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美国弗雷德里克.泰勒所着,他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如果说彼得德鲁克把管理的定义真正的确定,并且把它全球化的话,第一个真正认真研究劳动,真正把管理当成一种科学的人,不用质疑一定是弗里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于1911年出版,标志着一个管理时代的新纪元,给予着我们对于管理的无穷启示,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着作。 一、《科学管理原理》内容概述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讲述了如何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要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更为详细的方法为把具体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个动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再除去动作中多余的和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把最经济的、效率最高的动作集中起来,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实现了作业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最后根据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每个动作的标准时间,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工作量,这样更加体现出了公平、公正、公开,使每一个劳动者都可心悦诚服。书中还提出了要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泰勒曾经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工人用上述的科学作业方法进行训练,使他们按照

作业标准进行工作,避免过去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的方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使所选的人完成工作效率跟高,质量更稳固,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原理”是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的一种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二、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简析 什么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呢?我总结的泰勒先生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在立足于劳资双方“双赢”的基础之上,首先要明确管理的目的,其次对于管理工作要按照管理的职能进行分工,接着对于管理的过程和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记录,再并对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定额化和标准化分析,最终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办法,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过程的效率的一种方法。可以简称为“双赢、分析、增效法”。这是我对于泰勒先生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的各种文字资料进行“读品”之后的概括。对于我所总结和概括的每一句话,在泰勒的着作中都有着论述和详解,只不过它们分散在这本着作中的各处,没有在一起有一个完整的论述罢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点像刑事事件案情分析,需要把各种事实和证物根据逻辑的线索拼凑在一起,以便对于案情和事件的经过有一个更清晰的解读。当然尊重各种事实并进行科学分析本身就是利用了泰勒先生的方法。我采用的方法是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将泰勒先生的思想从他叙述的大量案例中和言论中摘录出来,通过筛选和比对、分析之后,将重复和重合的部分去掉,最后将淘下的思想精华进行总结,将这些思想研究之后在去研读整本书籍,有思维矛盾的地方再进行分析。最后的部分我认为可以在逻辑上帮助我读懂泰勒先生的整本书籍和贯穿的各个案例。对泰勒的思想我从从他对“人性的认识”、“管理的思

泰勒的科学管理学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 产率的严重障碍。 为此,泰勒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泰勒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是 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一一科学管理。 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所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 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泰勒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 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 任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 上。 第五,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一一精神革命。 第六,精神革命是基于科学管理认为雇主和雇员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对于雇主而言,

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而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 资,而且更意味着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这事业 使雇主和雇员相联系在一起,当双方友好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对抗和斗争时,就 能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岀比过去更大的利润来,从可使雇主的 利润得到增加,企业规模得到扩大。相应地,也可使雇员工资提高,满意度增加。 泰勒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中说: 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一一也就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态度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同时, 也是管理方面的工长、厂长、雇主、董事会,在对他们的同事、他们的工人和对所有的日常工作问题责任上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没有工人与管理人员双方在思想上的一次完全的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 这个伟大的思想革命就是科学管理的实质。 主要内容 编辑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定额原理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3标准化原理 4差别记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 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

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为美国弗雷德里克.泰勒所著,他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他所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于1911年出版,标志着一个管理时代的新纪元,给予着我们对于管理的无穷启示,是一本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著作。 书本中讲述了如何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要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更为详细的方法为把具体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个动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再除去动作中多余的和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把最经济的、效率最高的动作集中起来,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实现了作业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最后根据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每个动作的标准时间,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工作量,这样更加体现出了公平、公正、公开,使每一个劳动者都可心悦诚服。 在书中提出了要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泰勒曾经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工人用上述的科学作业方法进行训练,使他们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工作,避免过去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使所选的人完成工作效率跟高,质量更稳固。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高效率。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原理》是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的一种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我还懂了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也

是提高工作的效率的有效手段,都说人活着不是为了钱,但没有钱人又怎么生活呢?不得不说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活基础,人才可以实现那些心灵上、思想上的熏陶。因此,一定的工资奖励制度对于公司的高效运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我所了解到的一样。在昆明,有很多销售机构销售部门聘用的销售人员。就我兼职的经历而言,在与她们有交集之时我了解到她们一天工作下来是非常累的,从8:00am——22:00pm,而且上班是必须得坐着,不可随意坐下休息。如果卖场里的主管部门发现谁在卖场里坐着休息或擅离职守是要被扣工资和批评的,可她们为了心中的信念和诱人的奖励制度坚持着。而对于我们兼职者来说上班条例和时间都比她们专职者要好很多很多。可一天下来上完班回到家还是如此那么的累。我们比那些专职者上班时间少很多。可一天站下来,脚那个酸、腿那个疼。自己也还是坚持了,心中一直在坚持的原则和信念是自己的工资保证和对企业的承诺以及自 己的工作原则。同样的那些比我们更累更辛苦的人,也还不是为了自己的报酬和原则坚持着。为了生活,为了那份坚持。她们、你们、我们无不都在坚持着。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抓住了企业中员工的心理,是一本真正为企业、组织考虑周到的书籍。只是最好的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的方法,而且激励性的工资制度真正实现了“零管理”。在我看来“零管理”的意思为没有领导者的监督,但又可以使员工自觉、积极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管理模式。 按照西方思想史的说法,泰勒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一次管理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