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和措施

防治林业病虫害的方法和措施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方法不科学。林业病虫害防治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洒农药,虽然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也杀死了有益生物,导致树木的抗虫害能力降低,对正常生长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空气,使得生态环境恶化,所以不是长久之计。其次是树木的抗病虫害性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木材的经济效益非常不错,人们为了增加收入,会选择种植单一树种的纯林,纯林的抗病虫害性比较差,再加上没有做好病虫害检疫工作,让病虫害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最后防治体系不完善。林业病虫害防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受到客观条件影响,在防治设备和方法上存在严重落后性,限制了作用的发挥,因此森林病虫害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1 化学技术

化学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防治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病虫害防治。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农药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果在防治中使用大量农药,虽然病虫害没有了,但是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污染情况,所以要特别注意。正确的做法是在确保可以防治病虫害的前提下,采用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为了促进林业发展,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研究出有效的农业,更好的应用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去。林业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应用化学技术时要和当地的林业情况相结合,建立起完善的防治体系。

2.2 营林技术

在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要坚持预防第一的原则,在育苗时期就要意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并积极落实下去。苗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损伤的情况。因此在育苗的时候要对苗圃进行杀菌处理,为苗木生长创建出健康、稳定的环境。在栽种苗木之前,一定要对林地进行清理,因为土壤或者杂草中可能含有病虫害,所以要从源头上实现控制,达到预防病虫害目的。目前喷洒农药依然是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在很多地区都展开应用,要注意的是,无论在育苗时期、造林过程还是营林阶段,都要控制要药物的浓度,避免对树木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病虫害防治要贯彻落实到树木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才能确保处于健康状态[1]。

2.3 益鸟技术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益鸟,啄木鸟被称之为树木的医生,可以吃掉树木中的害虫。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要有效运用这种理念,发挥出益鸟的作用,可以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对于病虫而言,鸟类一直都是它们的天敌,将啄木鸟和山雀引入到森林中来,大大降低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减少了人员工作量。在病虫害防治中,益鸟数量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护它们,可以采用人工筑巢的方式为益鸟创建出良好生存环境,实现正常的繁殖,大大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益鸟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在选择时要根据病虫害类型来决定,体现出较强针对性,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与此同时,根据森林面积大小来确定益鸟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4 天敌技术

在大自然中,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基于这种特性,可以作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方式。第一步工作人员要对林区的病虫害进行研究,找到病虫的天敌,对油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第二步开展试验,将天敌和病虫害放在同一个环境中,看是否能够达到防治效果。如果对病虫害没有起到作用,就要重新开展研究,直到成功为止。第三步将试验成果落实到

实际防治工作中去,营林部门要帮助天敌繁殖,保证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天敌技术具有长期性、无污染、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很多林区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保持树木稳定成长[2]。

2.5 营造混交林

上文中已经提到,如果在林区中种植单一的树木,那么抗病虫害的能力就会比较差。主要原因是当病虫害发生的时候,树木没有抵抗力,会以最快的速度蔓延开来。但是混交林的抗病虫害性能就比较强,所有苗木对病虫害产生的抑制效果会存在差异,可以让整个林区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在混交林枯枝落叶出现腐蚀现象后,可以为病虫害天敌创建出良好生存环境,有助于实现快速繁衍,不断改善防治效果。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同时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提升抗病虫害性,保证林区树木的质量。

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1 加强对有害生物的监测

对于林地而言,有害生物是重要影响因素,会威胁到树木健康生长。所以在防治病虫害的时候,要加强对有害生物监测力度,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到林区的病虫害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应对方案,将病虫害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由于林区面积比较大,如果采用人工监测方式,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且最终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要有效引入科学技术,构建出一个现代化的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提升防治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可以取得更好效果。在对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善于去总结经验,发现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和蔓延规律,制定好应急方案,当出现病虫害时可以有效应对[3]。

3.2 加强检疫检查

在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中,针对性和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防治的效果,因此要提高重视程度。全面落实林业检疫检查,为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可以从源头上实现控制。在造林之前,要对林场中的所有苗木进行检疫检查,对于

不合格的要及时去除,避免后期出现病虫害的情况。林业部门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检疫检查工作,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林地中存在的病虫虫卵和病虫害病菌问题进行防治。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病虫害发生概率是比较高的,所以要将检疫检查工作落实下去,从源头上切断病虫害,保证树木的正常成长[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主要问题,不仅会影响树木健康成长,而且会导致生产效益下降。在开展病虫害防治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林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措施,从而消除病虫害的影响。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让林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我国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我国常见树种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使得人工林的面积在不断扩张。然而由于人工林的树种大多比较单一,病虫害种类繁多,导致林木免疫能力比较低。各类病虫害对林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已成为林木行业所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本文通过对树种病虫害的相关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病虫害;感染原因;防治 0.引言 目前,我国树种病虫害问题十分严峻,但是相关部门并未对此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幼林保存率十分低下,给我国林木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面对当前的病虫害形势,运用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尤为重要。 1.树木感染病虫害的原因 导致树木发生病虫害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国林木结构分布十分不合理。树种单一,林木抵抗能力低下,导致病虫害盛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导致新型病虫入侵和繁殖,而大多林农对病虫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且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异常,使病虫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2.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病虫害的种类多种多样,对树木造成的伤害也不见相同。下面分析了常见树种的易发生的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 2.1根腐病 根腐病多从植物根尖或者伤口处被感染。积水过多,生长地过于潮湿、贫瘠,或移栽时根部掩埋太深都是导致树木易发生根腐病的原因。根腐病多发生在树木的新生根部。发病初期会出现浅褐色,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树木的皮层组织也会逐渐出现坏死的症状。这类病害初期并没有很明显的患病症状,严重会导致树叶的脱落和树木的死亡。比较大的树木患上此类病害后,患病部位依然直挺,树干底部以上会流出一些树脂类的物质。小树患病后,皮层组织会慢慢变软,然后腐烂,树木还可能出现枯萎现象。对于根腐病的预防一般采用改善移栽技术水平的方法。发病后也及时对植物根部浇灌瑞毒霉之类的治病药物。 2.2蚜虫 蚜虫病一般多发生春季,最初的发生期在三月中旬,最严重的时期是四、五月份。蚜虫多发生二十代左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稍部、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虽然不会危及树木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命。对于蚜虫的预防一般采取在冬季把带卵的纸条剪掉的方法,还可以适量喷施一定量的吡虫啉类的药剂,尽量在产卵之前或者是在卵的孵化期进行防治。 2.3叶斑病 叶斑病,顾名思义,可知其经常发生在树木的叶片部位。叶斑病的病菌一般会在寄主身上过东,易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发病,在多雨的季节病情则会加重。发病初始会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红褐色外圈灰白色内圆的圆形癍,植物色斑周围会逐渐褪去绿色,发病严重后会导致植物身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的物质,植物逐渐枯萎。对于叶斑病的防治,应当采取积极去除带病的植株或纸条的方式,并要定期喷洒防治此类病害的杀菌剂。 2.4介壳虫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 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管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 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管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爱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既是当代林业进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时期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治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48.78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治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和探究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差不多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网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要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网络已差不多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1717.97万亩,监测覆盖率达88.97%,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顾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专门是对云南最要紧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操纵。 五是构建目标治理体系。目标治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省森防部门加大了推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治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治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117585472.html,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李慧颖刘微刘宏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7期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音、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 作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绿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病虫害,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病虫害主要以防为主,及时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用药配比正确,操作安全,喷药均匀,无药害事故。 (1、应进行不定期病虫防治。对蚜虫、黄刺蛾,可采用吡虫啉进行防治;对青虫、蝼蛄等害虫的防治,可用1%辛硫磷灌杀;对蚧类的防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1000-2500倍液防治。 (2、当有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幼期。 全年养护计划 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树种、树性等实际情况,全年养护管理计划制订如下: 一月:气候寒冷,以防寒为主。 1、经常检查维护防寒设备、设施及苗木防寒包杂物,做好树干涂 白工作,避免发生冻害。 2 2020年4月19日

2、剪除病、枯、残枝,继续彻底清除越冬害虫的虫卵、及潜伏害 虫,采用石硫合剂对树干或灌木进行防治,及时做好苗木的修剪工作。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它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二月:气候仍较寒冷,气温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做好新的一年的准备工作。 1、继续做好一月份的工作。 2、苜蓿清除枯、落叶,维护绿地卫生。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它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4、及时做好苗木的施春肥工作,施足基肥、复合肥30g/m2。 5、开始浇返青水。 三月:气候开始好转,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养护进入较忙季节。三月份气温渐暖,许多病虫害即将发生,要维护修理好各种防虫防病器械并准备好药品,注意蚜虫、刺蛾、蚧虫的发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树穴进行中耕,清理各种枯枝杂草。 3 2020年4月19日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书

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书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华为南方公寓部分苗木专项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书 针对华为南方公寓目前绿化养护现状,部分乔木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需要专项养护方案的护理,具体如下: 一、部分具体树木病虫害防治 1、印度紫檀病虫害防治(北侧门外侧绿化带) 症状:主要为叶片大面积脱落,叶片灰黄,无生机,树干灰白无水分。 原因分析:印度紫檀容易引发常见的病害有苗木炭疽病、茎腐病、林木枯萎病等,由于种植密度大,空间不透风,夏季高温,养护不到位引发了茎腐病或树木枯萎病,也可能是白蚁危害。 防治方法:开挖树坑周围,检查是否有白蚁或其它虫害,同时对土壤进行改良和增加透气处理。防治方法还每用多菌灵三唑酮等广谱性杀菌剂500 - 100倍液浇淋或喷洒,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如果有白蚁,则进行白蚁净进行防治处理。 2、秋枫病虫害的防治(游泳池侧)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少量烟煤状霉层,黄叶,以后逐渐扩大并增厚,严重时枝、叶均被覆盖,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叶片无光泽。秋枫嫩叶被叶蝉危害后,叶尖先干枯,然后整块叶片干枯、脱落;老叶被害后,叶色变浅,并无明显脱落现象。叶蝉危害虽然不会让树木致死,但会吸取叶片汁液,致使枯黄、枯落,然后蔓延开来,影响生态和景观。 原因分析:在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的环境中发生严重。同时夏季气温较高,秋枫叶蝉虫害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可选:①40%氧化乐果1000倍液;②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③25%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④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⑤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连用三次,十天一次。防治叶蝉时需要注意,初始时期,抓紧用药效果较好。可用%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于早晚喷洒,10天用药一次,连喷2-3次效果较好。药后加强肥水管理,适施复合肥,促进生长,恢复良好景观。 3、香樟病虫害的防治(玻璃长廊侧) 症状:玻璃长廊侧香樟长势不好,可能有樟叶蜂病害引起的萌芽力不强新枝幼虫辟集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叶卷成球状,包住顶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 (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 (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 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措施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森林火灾,也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森林火灾。本文阐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用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减轻森林资源损失、提高森林质量。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问题;措施 1 引言 森林病虫害是人类森林经营中一直寻求解决的重要问题,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图1是我国2003-2012年森林病虫害面积及增长率情况,可以看到增长率有逐年增加的迹象,因此我们面临的森林病虫害问题愈发严重,需要引起重视。森林覆盖率高,森林树种繁多,遭受到的病虫害也多,治理起来相对也比较麻烦。从过去以往的治理情况看,森林病虫害防治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并寻找出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图1 2003-2012年森林病虫害面积 2 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病虫害防治现状 据不完全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1950年代为100万hm2,1960年代为140万hm2,到了1990年代上升至1100万hm2,平均年递增25%,每年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多亿元。全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8.2%,占人工林面积的23.7%,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传入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病虫风险评估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上世纪末,年平均防治面积达到40%;进入新世纪,采用新技术方法,防治面积达到70%。但是对于特定害虫的防治效果来说,进步就没那么明显。像越冬代害虫防治率仅为40%左右。图2是被病虫害袭击过的松林,一片惨象。 图2 被病虫害袭击过的松林 有些害虫防治效果明显,例如马尾松毛虫效果可以达到8O%以上。但是数据不能说明一切,有些害虫会随着人类的防治而进化,对药物免疫;在时间的推移中,也还有其他的害虫正进入林区。近些年的退耕还林户只在乎补助款,忽视病虫害防治等因素,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还是比较艰巨的。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人工造林面积扩大。因为天然林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国开始大面积人工造林林,目前,我国营林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35%,而且随着营人工造林面积的不断增加,这一数据也会有所提高。尽管营林的优势突出,但是却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即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工造林树种比较单一,通常都是单一结构的纯林,这使得森林生态系统异常的脆弱,对外界不良影响,没有过高的抵抗能力,一旦病虫害开始传播,在很多的时间内就会大肆蔓延,致使营林企业损失惨重,更重要的人工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也付之东流。 1.2天然林砍伐程度过高。林业产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工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益,过量的砍伐天然林,直接导致天然林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森林树种减少,林分结构大受影响,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当病虫害来袭时,森林已没有招架之力。 1.3外来物病虫害来袭。现阶段,国内外交流越来越深入,很多病虫害随着国家间的交流逐渐的传入我国,因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并没有碰到过类似的病虫害,以此没有抵抗能力,再加之,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止一种病虫害进入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外来病虫害因为还没有天敌,大所以森林系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病虫害。 1.4化学农药不科学的应用。森林资源发生病虫害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农药灭虫杀菌,这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病虫害的天敌,另外,农药用量越大,病虫害就越容易出现抗药性,甚至发生变异,这对森林资源的侵害将更加的严重。除此之外,很多林工企业所采取的防止手段过于落后,无法满足预防病虫害的要求,不仅防治药剂没有及时的更新,防治机械也够先进,因此防治效率比较低,质量也不显著。 1.5没有主动预防。森林防治工作的重点一直以来都是火灾,因为火灾的损失程度非常大,尽管发生病虫害之后,国家也会出资进行救灾,但是相比较救灾而言,国家在森林病虫害预防方面,工作显然没有做到位。通常都是简单的进行

林业病虫害防治.pdf

森林病虫害素有“不冒烟火灾”之称,可见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 近半个世纪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药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备受批评。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点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许多缺陷,如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等等,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也没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预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对森林病虫害控制持续有效的天敌生物种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维艰,加上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抗病抗虫选种、育种的研究形成了热点。特别是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DNA(基因)重组技术突破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困难,为抗性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多年来的抗性育种研究结果,使各国对主要的威胁性森林病虫害基本都提出了可用于发展的抗病、抗虫树种。但基因工程育种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个新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寄主抗性的丧失速度或者说有害生物对寄主的适应速度似乎远远快于我们的育种速度。加之关于有害生物对这些抗性树种的适应性分化的研究十分贫乏,而缺少对这些抗性树种的抗性持续性的把握。这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又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面对病虫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认清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保护学者提出了“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PestManagement)”、“森林保健(ForestHealthProtection)”等思想。意义在于着重强调提高森林自身的调控能力和抵抗力。提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应逐渐向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EcologicalPestMan·agement,EPM)发展,这是一个策略转移的根本方向。 对于现有的、具有一定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调控病虫灾害的能力,运用对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小的各种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现有的、不具有生态系统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逐渐取代现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丧失的树种。对于将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态控制的策略,从造林开始就将病虫灾害的自我控制作为和高质高产同等重要的目标,以期得到自组织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町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对于将有的树木个体简单集合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为主的技术措施,创造抗性树种,并根据其抗性衰退、丧失的速度,或有害生物对抗性树种适应性进化的速度和周期,持续地培育适应立地生态环境的抗性树种。 因此,森林及树木病虫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和遗传(基因)控制技术是实现我国森林保护策略转移和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技术。 传统观念中,森林保护是林木遗传育种学者培育出良种、造林学者进行造林之后才提到日程上的工作,林木育种学者并没有把持续抗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育种,造林学者也没有把病虫灾害的自我调控作为和产量、质量同等重要的目标进行造林。可以说,现在进行保护的森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病虫害的机制存在,一旦病虫灾害大发生、大流行,森防工作者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使树木死里逃生。因此,在未来,森林保护学应是林木遗传育种学和造林学的指导学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病虫灾害的生态防御策略和基因防御策略贯彻到生产实践当中,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 生态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统生态学。一个平稀的生态系统内,物种之间协同进化,不同种的有机体或亚系统协调共生、互惠互利,和谐高效利用系统的能量,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领着一切可利用的生态位、摄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从而形成最佳的物流与能流利用状态,使整个系统表现出高效和谐的持续发展。在这种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常表现出抗逆性和变异性,这些抗逆性和变异性的基础来源于物种基因的调控表达和变异。因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形成的各级结构具有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这种机制构造了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起到对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遗传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是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育种技术。从林木或其它动植物体内定位到抗病、抗虫基因,并将其克隆、转入到林木体内,表达出对特定或大多数病虫害的持续高抗性。目前,涉及遗传转化的树种已达9科 19属近30种。一些重要的树种如杨树、欧洲落叶松等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在报导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种类最为丰富,包括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盐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剂基因。 对林木病害的遗传控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这是由于具有两种不同的林木病害类型。对于病原主导性病害,寄主一般体现为寡(或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相应的病原致病基因也是寡(或单)基因,这样便于克隆抗性基因以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对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寄主则往往体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病原的致病性也往往是多个基因的表达,因此不利于克隆特定的抗病基因以表达抗性。寄主主导性的病害是由不良环境因素(逆境)造成树木生长势下降而诱发产生的,因此,这类病害又称作生态性病害。例如杨树溃疡病、烂皮病,它们一般是在环境胁迫引致树皮膨胀度低于80%时才能够发生。因此,如何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加抵抗逆境胁迫能力是防治树木生态性病害的根本。在抵抗这类病害的基因工程中,应转入能够提高树势、强固细胞壁的抗渗透胁迫基因。 生态性病害的病原主要是一些具腐生性弱寄生性病原真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及潜伏侵染于树木体内。生态逆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国民经济组成成分的林业经济也越来也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新时期发展的环境之下,林业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林业病虫害入手分析,并论述防治的方法和技术。 标签: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我国植被覆盖率不断上升,和植被相关的病虫害现象也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大面积出现病虫害很难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不仅会造成环境恶化,也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给山区人民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制约当地的发展。此外由于林业病虫害会引发病虫传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影响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合理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威胁,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 一、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分析 (一)加强无公害技术的应用 林业病虫害不仅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导致森林覆盖率降低,还会给林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提高我国林业病蟲害的治理水平,解决历年来林业病虫害危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证我国林业蓬勃发展,采取对病虫无公害处理是林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第一:提高林业局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在育苗、抚育和植树造林方面保证管理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还要选好合适的苗圃,并结合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进行育苗,从而有效避免因低温和潮湿问题带来的育苗问题,有效的提高育苗成活率,防止病虫害从幼苗开始侵蚀树木。 第二:从生物角度引入病虫天敌来解决病虫害问题,从而通过一些绿色环保的方法降低因单一化学杀虫剂带来的虫害变异带来的恶性循环,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林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而且能够大大的降低其他治理方法带来的巨额费用。生物防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昆虫防治,通过管理人员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昆虫,这是治理病虫害最常用的方法。第二种是微生物技术治疗方法。最后一种是引入益鸟治理方法,通过采用鸟类吃昆虫的方法,有效的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可以采用空投方式将合适的鸟类放入到病虫害区域解决该问题。 (二)化学防治技术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通常情况下一旦爆发大面积病虫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化学防治技术,通过喷洒农药来对病虫进行根源性消灭。在我国林业病虫害治理中,化学防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绿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病虫害,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病虫害主要以防为主,及时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用药配比正确,操作安全,喷药均匀,无药害事故。 (1、应进行不定期病虫防治。对蚜虫、黄刺蛾,可采用吡虫啉进行防治;对青虫、蝼蛄等害虫的防治,可用1%辛硫磷灌杀;对蚧类的防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1000-2500倍液防治。 (2、当有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幼期。 全年养护计划 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树种、树性等实际情况,全年养护管理计划制订如下: 一月:气候寒冷,以防寒为主。 1、经常检查维护防寒设备、设施及苗木防寒包杂物,做好树干涂 白工作,避免发生冻害。 2、剪除病、枯、残枝,继续彻底清除越冬害虫的虫卵、及潜伏害 虫,采用石硫合剂对树干或灌木进行防治,及时做好苗木的修剪工作。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他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二月:气候仍较寒冷,气温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做好新的一年的准备工作。 1、继续做好一月份的工作。 2、苜蓿清除枯、落叶,维护绿地卫生。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他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4、及时做好苗木的施春肥工作,施足基肥、复合肥30g/m2。 5、开始浇返青水。 三月:气候开始好转,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养护进入较忙季节。三月份气温渐暖,许多病虫害即将发生,要维护修理好各种防虫防病器械并准备好药品,注意蚜虫、刺蛾、蚧虫的发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树穴进行中耕,清理各种枯枝杂草。 1.开树耳,树耳规范,大小依据苗木胸径(直径为胸径的10倍再加10CM高度20CM,树耳四平(耳内、耳外平,耳埂上平,内壁外壁平树耳内无裂痕,无露根。按前述技术标准3月底前开树耳完成100% 2.浇水,按规范做树盆,够大,够高,够深。浇水要带铁锹,水浇满盆,浇透。3月底前必须完成至少一到两次透水浇灌。 3.拆除防寒物,注意浇水抗旱。 4.开始春季修剪。 5.施足底肥,浇足底水。 6.绿化保洁工作及其他交办事项。 四月:气候开始回暖,气温继续上升,树木发芽、生长慢慢进入生长旺盛期。根据二季度的气候特点,重点做好树木的剥芽、修剪,随 时除去多余的嫩芽和生长部位不当的枝条。 1.继续三月份的工作。 2.浇水、中耕,根据天气与土壤实际情况,如有必要建议浇水一次,浇则浇透,不干不浇。浇水后都要及时中耕,中耕至少半铁锹深12-15CM。树耳内有裂纹视为不合格,浇水7天内不具备中耕条件且树耳内无裂纹视为合格,若有裂纹则不合格。此工作可减少浇水次数且有利于保水养根。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及 工作计划 20__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及20__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与此同时,县域林业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0__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安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XXX万亩,全年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

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__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XXX万株,林木种子5吨。应施调查监测面积XXX万亩,调查监测面积XXX万亩,监测覆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任培训教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XXX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XXX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常宁乡、柏树乡、北水泉镇各建立了一个林果病虫测报点,对全县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对越冬前的虫口基数进行了样方调查,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县各乡镇,指导果农、林农搞好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11-01T09:43:58.5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作者:王明珠 [导读] 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362415) 摘要:林业病虫害不但会破坏林区的生态环境,还会降低林业资源的开发率,所以如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就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现状以及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防治技术;病虫害 引言: 林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害虫或者是病菌的侵袭,进而导致林木长势受到影响、发育不良或者是直接死亡。再加上当下的人工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倘若这时候不加强管理和防治就会造成严重的林业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生态损害。所以强化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升防治技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一)天然林木较少 现阶段我们国家在林业的利用及开发方面程度都非常大,导致当下天然林区规模受到了影响。因为天然林本身的生态系统很稳定,同时也都比较多样和复杂,所以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人工林正好和其相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病虫天敌发展较为缓慢,较易出现病虫害,同时还会传染给天然林。 (二)农药使用不规范 有些林业工作者在养林护林的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农药的现象,认为只要多施加农药就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升防治效率。实际上这种做法只会将病虫害的抗药性提升上去,并增加防治费用,长时间发展下去必将形成恶性循环,给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进而破坏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1]。 (三)治理难度大 现阶段病虫害的发展基本表现在种类多、抗药性强以及数量大等等,所以只要爆发之后就会形成难以控制的局面,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灾难。因为用药的不规范和过度应用,使得病虫害的抗药性得以增强,加大了治理难度,对此相关部门和防治专家们就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 二、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防治概念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来说,它不但是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还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但是实际上很多领导层都把资金和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经营及生产之中,忽视了对病虫害的防治,使得防治工作开展困难,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等环节无法实现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了防治效率及治理水平。 (二)林业结构过于单一 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当下人们过于重视树木的生长速度,在那些大面积的人工林之中林木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整个生态系统非常简单,所以抵抗性都比较弱,一旦发生传染性的病虫害时,就会在短时间之内使大面积的林业受到传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及生态问题。 (三)防治人员技术缺乏 防治人员的防治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以及防治理论,从当下我们国家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情况分析,虽然很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因为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就导致在实际治理当中不能熟练地以实际情况为准采取对应的措施,影响了防治效果,进而给林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 三、防治技术方法 (一)防治技术 通常防治技术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学及物理三种。 在生物防治当中主要是以生物链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一般效果好,同时比较经济实惠。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照病虫害种类去引进天敌。比如在出现毛毛虫病害的时候就可以将胡蜂科昆虫引入进去;或者是运用益鸟促进林业的自愈能力的提升,比如喜鹊、啄木鸟等等。这种方式最注重的就是运用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它的能力有限,短期效益不明显,在具体运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选择。 在物理防治当中主要是运用人工捕杀或者是其它的辅助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没有污染和伤害,比较适合运用在个头大、数量多和易捕捉的情况当中[3]。对于那些繁殖能力比较强以及传播速度较快的虫害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隔离。或者是可以直接利用虫害的弱点进行趋光性诱杀,它不但经济实惠,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在化学防治之中主要是运用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比如使用杀菌剂或者是杀虫剂等等,效果非常明显。化学药物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上降低虫害的定位及交配能力,进而降低数量。但是该方式通常存在的弊端就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必须要针对植物自身的耐心以及病虫害的种类去考虑,选择那些毒低且安全的药物。对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在明确病虫害生长规律及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根治。除此之外,长期运用这种方式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所以为了保证效果必须要定期进行药物更换。 (二)重视防治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当中,病虫害防治占据重要地位,所以相关部门及人员都必须要重视起来,强化防治意识,改变防治观念,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另外还需要重视技术培训,增加人员知识水平,进一步丰富防治经验,正确认识病虫害的类型与分布,确保可以依据当地

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一、当前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4200亩,1981年上升到5321亩,1991年高达6324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县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7年降低到1500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预测2001年全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到3500亩。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二)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县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县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400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县,由于我县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二、制约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三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四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五是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