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指南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WorldHealthOrganization

指南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WorldHealthOrganization

指南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WorldHealthOrganization
指南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WorldHealthOrganization

指南:

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 内容摘要

WHO/NMH/NHD/15.2

?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

版权所有。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可从世卫组织网站(www.who.int)获得,或者自WHO Pre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 Avenue Appia, 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电话:+41 22 791 3264;传真:+41 22 791 4857;电子邮件:bookorders@who.int)购买。

要获得复制许可或翻译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的许可——无论是为了出售或非商业性

分发,应通过世卫组织网站(http://www.who.int/about/licensing/copyright_form/en/index.html)向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处提出申请。

本出版物采用的名称和陈述的材料并不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合法地位,或关于边界或分界线的规定有任何意见。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尚未完全达成一致的大致边界线。

凡提及某些公司或某些制造商的产品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已为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或推荐,或比其它未提及的同类公司或产品更好。除差错和疏忽外,凡专利产品名称均冠以大写字母,以示区别。

世界卫生组织已采取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核实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但是,已出版材料的分发无任何明确或含蓄的保证。解释和使用材料的责任取决于读者。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因使用这些材料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设计和版面:Alberto March

由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文件编印服务科印刷

内容摘要

背景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死亡原因,在2012年全球死亡总数(5600万人)中,3800万人(68%)死于非传染性疾病(1)。在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中,40%以上(1600万人)过早死亡(即在70岁前死亡)。在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总数中,近四分之三(2800万人)和大多数过早死亡(82%)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饮食不佳和缺乏身体活动等可变风险因素是造成非传染性疾病的一些最常见原因;它们也是肥胖1的风险因素(肥胖是许多非传染性疾病的一项独立风险因素),全球肥胖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2)。游离糖2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非传染性疾病风险有关,游离糖高摄入量令人关注(3, 4)。

游离糖加大膳食的总体能量密度,致使能量过剩(5-7)。维持能量平衡对于保持健康体重和确保最佳摄入营养至关重要(8)。令人日益关注的是,摄入游离糖,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游离糖增加摄入总能量,可能会降低含更适当营养热量食品的摄入,导致不健康饮食,体重增加,并加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9-13)。另一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摄入游离糖与龋齿之间的关联(3, 4, 14-16)。牙科疾病是全球最流行的非传染性疾病(17, 18),尽管过去几十年牙科疾病防治工作大有改善,但仍存在多项问题,造成痛苦、忧虑、功能受限(包括学生经常缺课和学业不佳),以及在牙齿掉落后引起社交障碍。牙科疾病治疗费用极为昂贵,占工业化国家卫生保健预算的5%至10%,在多数较低收入的国家中牙科疾病治疗费用超过可用于儿童卫生保健的资金总额(17, 19)。

1超重和肥胖定义如下:

–儿童(<5 岁):

超重:身高别体重 > + 世卫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中位数的两个标准差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5–19岁):

超重: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BMI) > + 世卫组织学龄儿童和青少年(19岁时相当于BMI 25公

斤/平方米)生长发育参考值的一个标准差

肥胖:> + 世卫组织学龄儿童和青少年(19岁时相当于BMI 30公斤/平方米)生长发育参考值

的两个标准差

–成人(≥20岁):

超重:BMI ≥25公斤/平方米

肥胖:BMI ≥30公斤/平方米

2卫生组织/粮农组织2002年饮食、营养和慢性病预防联合专家协商会(3)在更新最初由世卫组织研究小组于1989年确定的人口营养摄入目标时,使用了“游离糖”这一术语(4)。卫生组织/粮农组织2002年专家协商会称“游离糖”是“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和果汁中的糖分”(3)。但正如建议在说明中指出的那样,世卫组织营养指导专家顾问组饮食和健康小组在本指南中进一步修订了这一术语,将其定义为“游离糖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目标本指南1的目标是就游离糖摄入量提供建议,降低成人和儿童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尤其侧重于防控不健康体重的增加和龋齿。决策者和规划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本指南中的各项建议,对照基准评估本国目前的游离糖摄入水平。必要时还可根据这些建议制定关于通过一系列公共卫生干预行动减少游离糖摄入量的措施。

方法世卫组织根据《WHO handbook for guideline development》(20)中列举的程序,制定了本知证指南。该过程包括的步骤是:

?确定重点问题和结果;

?检索获取证据;

?评估和归纳证据;

?制定建议;

?确定研究空白;

?就指南的发布、实施、影响评估和更新制定相应的计划。

世卫组织采用了“建议评估、制定和评价的分级”(GRADE)2法,评估了在最近对预先选定的科学专题文献进行系统审查之后确定的证据的质量。世卫组织营养指导专家顾问组(NUGAG)饮食和健康小组这一国际跨学科专家小组参与了世卫组织技术磋商工作。专家们审议和讨论了这些建议的证据,拟定了建议,并就建议的强度达成了共识。他们考虑了有关建议的合意效果和不合意效果、现有证据的质量、在不同环境下与建议相关的益处和选择问题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可供公共卫生官员和规划管理人员选用方案的成本。该小组的全体成员以及外部专家在每次参加会议前均填写《利益申报表》。外部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小组全程参与。

1本出版物为世卫组织指南。世卫组织指南(无论其题目是什么),指任何包含健康干预相关建议的文件,不论该文件是有关临床、公共卫生还是政策干预。相关建议为政策制定者、医疗卫生保健提供者或患者所应该做的事情提供相关信息,即意味着在对健康会有影响或对资源利用会发生后果的不同干预措施之间进行选择。所有包含世卫组织建议的出版物均经由世卫组织指南审查委员会批准发布。

2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

证据对成年人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的汇总分析显示,降低游离糖摄入量与体重减轻之间存在关联。比较而言,增加游离糖摄入量,体重就会有所增加。成人现有证据的总体质量被视为达到中等水平1。儿童随机对照试验(包括根据减少含糖食品和饮料的建议采取干预措施)显示,依从性普遍较低,并且体重总体上并无变化。但对一年或一年以上随访定群研究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与含糖饮料摄入量最低的儿童相比,摄入量最高儿童超重或肥胖可能性较高。证明减少儿童游离糖摄入量与体重减轻之间关联的现有数据的总体质量被视为达到中等水平,而证明游离糖摄入量增加与体重增加之间关联的证据质量被视为低质量。

对儿童定群研究项目进行的分析显示,游离糖摄入水平与龋齿之间存在关联。证据显示,如果游离糖摄入水平达到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上,与低于摄入总能量10%的情况相比,龋齿率较高。此外,在三项全国人口研究中,据观测,人均糖摄入量低于每年人均10公斤(约占摄入总能量的5%)时,龋齿率较低。另外,所有研究均显示,在游离糖摄入量远低于每年人均10公斤(即小于摄入总能量的5%)的情况下,游离糖摄入量与龋齿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剂量反应正向关系。来自定群研究的现有证据总体质量被视为达到中等水平,而来自几项全国人口研究的现有数据总体质量被视为极低质量。

基于总体证据,世卫组织就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提出以下建议。

1 GRADE工作组证据级别:高质量:我们有非常大的把握认为效果估算值与真实的效果之间非常接

近。中等质量:我们对效果估算值有中等度的把握。真实的效果可能接近我们所估算的效果,但有可能存在较大偏差。低质量:我们对效果估算值仅有有限的信心。真实的效果可能与效果估算值存在很大偏差。极低质量:我们对效果估算值没有什么信心。真实的效果有可能与效果估算值存在很大偏差。

建议?世卫组织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强烈建议1)。

?世卫组织建议将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2(强烈建议)。

?世卫组织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的5%以下(条件性建议3)。

说明?游离糖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

?低游离糖摄入国家不应增加游离糖摄入量。增加游离糖摄入量影响膳食的营养质量,会大量提供无特定营养素的能量(3)。

?这些建议基于所审查的游离糖摄入与体重之间关系(低质量和中等质量证据)以及游离糖摄入与龋齿之间关系(很低质量和中等质量证据)的

全部证据。

?游离糖的增加或减少与体重的平行变化相关,而且不论游离糖摄入水平如何,均存在这一关系。游离糖摄入导致的多余体重源于摄入过多能

量。

?将游离糖摄入量限制在摄入总能量10%以下的建议基于从龋齿观测研究中获得的中等质量证据。

?将游离糖摄入量进一步限制在摄入总能量5%以下的建议基于从多项生态研究中获得的很低质量证据。在这些生态研究中,据观察,在游离糖

摄入量低于摄入总能量5%时,游离糖摄入与龋齿之间存在正剂量反应

关系。

1“强烈建议”是指“依从该建议的合意效果超过不合意后果”(20)。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该项建议适合作为政策予以实施”(20)。

2摄入总能量是每日从食品和饮料中获得的卡路里/千焦总和。能量来自常量营养素,如脂肪(每克9千卡/37.7千焦),包括总糖(游离糖+内源性糖+奶糖)和膳食纤维在内的碳水化合物(每克4千卡/16.7千焦),蛋白质(每克4千卡/16.7千焦)和乙醇(即酒精)(每克7千卡/29.3千焦)。摄入总能量的算法是,将这些能量因素乘以所消费的每类食物和饮料的克数,然后将所有数值加总,即为摄入总能量。因此,占总能量百分比就是占每日摄入总热量/千焦百分比。

3“有条件建议”是指在对“实施一项建议的收益与危害或坏处之间的平衡”不够确定的情况下提出

的建议(20)。这意味着,“为制定政策,将需要各利益攸关方开展大量辩论和参与”(20),以便将建议化为行动。

?最近其它一些分析也证实可进一步将游离糖摄入量限制在摄入总能量的5%以下(15, 16),这项建议的依据是从童年到成年期间龋齿造成的累积不良健康后果(21, 22)。由于龋齿是终生暴露于一项饮食风险因素(即游离糖)的结果,即使在儿童期略微降低龋齿风险,对今后生活也有显著作用;因此,为尽量减少终生的龋齿风险,应尽量降低游离糖摄入量。

?没有发现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摄入总能量5%以下造成损害的任何证据。

?接触氟可在特定年龄减少龋齿,并延缓龋齿发生,但并不能完全预防龋齿,在接触氟的人群中,龋齿率仍在上升(23-35)。

?为增加那些能量摄入不足个人的摄入热量,若有其它备选方案,摄入游离糖不是一项适当策略。

?这些建议不适用于需要食疗(包括用于管理严重和中度急性营养不良)的个人。正在专门制定关于管理严重和中度急性营养不良状况的指南。

2.Global health risks: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 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 2009 (http://www.who.int/healthinfo/global_burden_disease/GlobalHealthRisks _report_full.pdf ,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

3.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联合专家磋商会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丛书916。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 2003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42665/3/WHO_TRS_916_chi.pdf ,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

4.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膳食、营养与非传染病预防研究组报告。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丛书797。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 1990 (http://www.who.int/nutrition/publications/obesity/WHO_TRS_797/zh/,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

5.Johnson RK, Appel LJ, Brands M, Howard BV, Lefevre M, Lustig RH et al. Dietary sugars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scientific st 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9; 120(11):1011–1020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9704096,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

6.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WCRF/AICR). Food,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Washington, D.C.: AICR; 2007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cancer_resource_center/downloads/Second_Expert_Report_full pdf ,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

7.Elia M, Cummings JH.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energy metabolism and gastroint estinal eff ects of carbohydrates. Eur. J. Clin. Nutr. 2007; 61 Suppl 1:S40–74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7992186,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

8.Fats and fatty acids in human nutrition: report of an expert consultation. FAO Food and Nutrition Paper 91. 罗马: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10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review/25553-0ece4cb94ac52f9a25af77ca5cfba 7a8c.pdf ,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

9.Hauner H, Bechthold A, Boeing H, Bronstrup A, Buyken A, Leschik-Bonnet E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of the German Nutrition Societ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prevention of nutrition-related diseases. Ann. Nutr.Metab. 2012; 60 Suppl 1:1–58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2286913,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10.Malik VS, Pan A, Willett WC, Hu FB.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weight gai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Clin. Nutr. 2013; 98(4):1084–1102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3966427,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11.Malik VS, Popkin BM, Bray GA, Despres JP , Willett WC, Hu FB.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Diabetes Care. 2010; 33(11):2477–2483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0693348,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12.Malik VS, Schulze MB, Hu FB. Intake of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weight g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m. J. Clin. Nutr. 2006; 84(2):274–288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6895873,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13.Vartanian LR, Schwartz MB, Brownell KD. Effects of soft drink consumption on nutrition and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Public Health. 2007; 10(4):120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7329656,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14.Moynihan P , Petersen PE. Diet,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diseases. Public Health Nutr. 2004; 7(1A):201–226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4972061,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15.Sheiham A, James WP . A reappraisal of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gar intake and dental caries: the need for new criteria for developing goals for sugar intake. BMC Public Health. 2014; 14:863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5228012,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16.Sheiham A, James WP .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gars, dental caries and fluo ide use: implications for limits on sugars consumption. Public Health Nutr. 2014:1–9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4892213,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1.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2014. 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 2014.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48114/1/9789241564854_eng.pdf , accessed 21 January 2015; [执行摘要 http://www.who.int/nmh/publications/ncd-status-report-2014/zh/]).参考文献

17. The World Oral Health Report 2003. 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 2003 (http://www.who.int/oral_health/media/en/orh_report03_en.pdf ,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4).18 .Marcenes W, Kassebaum NJ, Bernabe E, Flaxman A, Naghavi M, Lopez A et al. Global burden of oral conditions in 1990–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J. Dent. Res. 2013; 92(7):592–597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3720570,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19. 20.WHO handbook for guideline development, 2nd edition. 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 2014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45714/1/9789241548960_eng.pdf ,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1.Broadbent JM, Thomson WM, Poulton R. Trajectory patterns of dental caries experience in the permanent dentition to the fourth decade of life. J. Dent. Res. 2008; 87(1):69–72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8096897,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2.Broadbent JM, Foster Page LA, Thomson WM, Poulton R. Permanent dentition caries through the first half of life. Br. Dent. J. 2013; 215(7):E12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4113990,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3.Slade GD, Sanders AE, Do L, Roberts-Thomson K, Spencer AJ. Effects of fluoridated drinking water on dental caries in Australian adults. J. Dent. Res. 2013; 92(4):376–382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3456704,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4.Sivaneswaran S, Barnard PD.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sugar (sucrose) consumption in Australia 1958–1988. Community Dent. Health. 1993; 10(4):353–363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8124623,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5.Ruottinen S, Karjalainen S, Pienihakkinen K, Lagstrom H, Niinikoski H, Salminen M et al. Sucrose intake since infancy and dental health in 10-year-old children. Caries Res. 2004; 38(2):142–148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4767171,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6.Rugg-Gunn AJ, Hackett AF, Appleton DR, Jenkins GN, Eastoe J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habits and caries increment assessed over two years in 405 English adolescent school children. Arch. Oral Biol. 1984; 29(12):983–992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6598368,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7.Rodrigues CS, Sheiham A.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etary guidelines, sugar intake and caries in primary teeth in low income Brazilian 3-year-olds: a longitudinal study. Int. J. Paediatr. Dent. 2000; 10(1):47–55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11310126,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8.Masson LF, Blackburn A, Sheehy C, Craig LC, Macdiarmid JI, Holmes BA et al. Sugar intake and dental decay: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children in Scotland. Br. J. Nutr. 2010; 104(10):1555–1564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0637133,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29.Marthaler TM.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how much can be attributed to changes in diet? Caries Res. 1990; 24 Suppl 1:3–15; discussion 16–25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249227,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30.Leite TA. Dental caries and sugar consumption in a group of public nursery school children (In Portuguese). Rev. Odontol. Univ. Sao Paulo. 1999; 13:13–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wrence HP , Sheiham A. Caries progression in 12- to 16-year-old schoolchildren in fluoridated and fluoride-deficient areas in Brazil.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1997; 25(6):402–411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9429812,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32.Kunzel W, Fischer T. Rise and fall of caries prevalence in German towns with different F concentrations in drinking water. Caries Res. 1997; 31(3):166–173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9165185,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33.Holt RD. Foods and drinks at four daily time intervals in a group of young children. Br. Dent. J. 1991; 170(4):137–143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2007084,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Petersen PE, Bourgeois D, Ogawa H, Estupi n an-Day S, Ndiaye C. The global burden of oral diseases and risks to oral health. Bull. World Hea lth Organ. 2005; 83(9):661-669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73285/1/bulletin_2005_83%289%29_661-669.pdf ,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

34. Burt BA, Eklund SA, Morgan KJ, Larkin FE, Guire KE, Brown LO et al. The effects of sugars intake and

frequency of ingestion on dental caries increment in a thre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 Dent. Res. 1988;

67(11):1422–1429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3053822,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

35. Arnadottir IB, Rozier RG, Saemundsson SR, Sigurjons H, Holbrook WP. Approximal caries and sugar

consumption in Icelandic teenagers.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 1998; 26(2):115–121

(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pubmed/9645405, accessed 17 January 2015).

欲获更多信息,请联系: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for Health and Developmen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 Avenue Appia, CH-1211 Geneva 27, Switzerland 传真:+41 22 791 4156

电子邮件:nutrition@who.int

www.who.int/nutrition

儿童是人之父

儿童是人之父 书名:《童年的秘密》 作者:玛利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7月第一版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人之父”,“现在应该开始重新‘了解你自己’”,这些蕴藏着深刻哲理的话让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童年的秘密》,渴望深入了解她的思想。 儿童代表着为未来,代表着希望。本书开篇第一章即为“儿童的世纪”,人们对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就像蒙台梭利说的,儿童本身隐藏着一个生命的秘密,它能够揭开“人类灵魂神秘的面纱”。比如利用心理分析手段一个惊人的发现,就是精神病远在儿童时代的根源。潜意识唤起回忆所表现出的童年的痛苦在蒙台梭利的时代并未被人们普遍了解。“这种痛苦是纯精神层面的,潜移默化的,能够完全在不经意中实质性的造成心理病态的成人个性”。更多的研究越来越让我们感受到儿童时期对整个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接下来,书中一点点带着我们揭开了童年的秘密。 从生理和心理学出发,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拥有主观的心理生活。”“婴儿自出生起就有真正的精神生活”。这一章很有趣,名为“灵魂胚胎”,里面出现了“肉化成人”一词,我用了很久来消化这个概念,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她是把新生儿看做灵魂,用“肉化成人”来表述成长发育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行为。我将肉化理解为儿童不断形成人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包括心理塑造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灵魂实体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断学习着、进步着。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时无行为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最终得到发展和完善是婴儿努力去融合完结环境,并通过这种努力形成个性的结果,由此,她得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结论: “这种缓慢和渐进的行动表明精神在持续不断的获取工具,同时精神也在不断努力维护自己的主权,避免行动沉沦于惰性和机械性。精神必须持续指挥行动,不至于收到固定本能的控制和陷入混乱。这种努力使创造里始终得到积极的发展,为灵魂肉化成人的永久工程做出贡献。” 人就是这样自我形成了个性,“如同胚胎和儿童成为人的创造者,是‘人的上帝’”。儿童努力形成的人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他的将来,也就是成人的一切,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是父母生养了儿童,但父母创造了他们的孩子的说法不完全正确,蒙台梭利借此提出“人是由儿童创造的,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观点。(我看的时候越想越觉得像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囧) 婴幼儿在“肉化成人”的过程中努力着,他们不仅有各种潜意识的本能,还有自然天赋的成长发育的“心理图谱”,有劳动本能和学习的自主意识。因而,“人又天生的行为自由,需要特别营造”。为儿童自然和自主的心理塑造,必须营造合适的环境,才能使儿童得到正常化的发展。 “只有让儿童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进行正常化的活动,他们身上很多的疾病和病态才能够消失。” 儿童是非常敏感的,会为小小的原因而特别紧张冲动,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任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初的任性就是最早的心理疾病。如果成人不能正确的理解这种现象,不能合理疏导,在儿童身上将出现心理扭曲和偏离,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疾病,并会影响到成人阶段。就像在童年阶段种下一颗种子,它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消逝,反而

儿童成人化论文:儿童成人化

儿童成人化论文:儿童成人化 摘要:“儿童成人化”是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究其缘由在于儿童社会化的需要,以及无处不在的电子媒介影响。为此,学校道德教育要应对“儿童成人化”,使孩子“返真”,必须尊重儿童社会化的需要,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树立“媒介意识”,建立“道德学习共同体”,与儿童相互学习,增进理解,共同成长。 关键词:儿童成人化;表现;缘由;应对策略 如今,打开电视,经常可见舞台上摇头晃脑的儿童,这些“成人化的儿童”俨然一个个“小大人”,他们或穿着成人化的服装,或跳着成人的舞蹈,或唱着成人的歌曲。这些艳丽潇洒的服装与他们的年龄不符;这些热辣的舞蹈使他们幼小的身姿扭曲;这些或激越或忧伤的歌曲都是关于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不仅在电视屏幕上,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成人化的儿童。孩子们失去了他们的童真,那份纯真早已不在。 一、时代之殇:儿童成人化 在西方的中世纪,成人化的儿童是一种常态,“儿童”一词根本不存在。而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成人化现象再次出现。“儿童成人化”已成我们的时代之殇。 2010年11月25日,一则题为“苏州最年轻杀鱼弟!绝

对震撼你的视网膜神经”的帖子迅速在“西祠胡同”网站 走红。这位只有11岁的小男孩眼神犀利、技巧高超,他娴熟卖鱼、杀鱼过程的照片“秒杀”了众多网友。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步步高点读机电视广告中的小女孩用极其矫揉造作的声音说的这句广告语人 们耳熟能详,虽然该广告语出自儿童之口,但是,这个小女孩的语气却透着成人般的老练,极不自然。 近年来,未成年女孩早孕的发生率不断增长。据调查,中国内地每年约有1000万的堕胎案例,其中四分之一的当事者是未成年女孩 例子不胜枚举。儿童不再像儿童,“天真烂漫”“可爱无邪”这些词似乎已与其无关,取而代之的是“老气横秋”“成熟世故”。然而,他们在知识和情感能力上还没有完全成熟。 [1]就是说,儿童成人化指的是儿童在思维、语言及行为等方面超越了其实际年龄及生理界限,表现出近似成年人的倾向和特征。[2]目前的趋势是像对待小大人那样对待孩子,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正在发生着童年和成人的整体同化,或者融合。[3]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 二、由“外”到“内”:儿童成人化的表征 儿童的成人化,可以从“外”与“内”两方面分析,这里的“外”指的是外在的穿着、行为等,而“内”指的是内

国内无成人陪伴儿童乘机注意事项

一、无陪儿童申请须知 (1) 运输条件: 年龄在 5 周岁至 12 周岁的儿童单独乘机才可以申请购买无成人陪伴儿童票, 5 周岁以下和 12 周岁以上的儿童原则上不予接收。 (2)购票要求:要申请“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 ,购票时须提供相关证件,包括乘机儿童的 户口簿,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并提供到达站接机人的有效证件号码、详细住 址及联系电话等。 从客票的票面上可确认无陪儿童座位是否已定妥: 在旅客姓名栏内除乘机 人姓名外, 另有年龄代码 (UM) 例如: , 陈晓 (UM10) 而普通机票是没有这个代码的。 , (3)提前申请:由于每个航班最多只能办理5个“无成人陪伴儿童” ,因此家长需要至少提 前三天在航空公司营业部购票并提出申请。 具体详见各航空公司对于无陪儿童 UM 的运输限 制 (4)临时申请:临时到机场申请“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的,因受航班无陪人数的控制, 申请手续比较复杂,一般不予在机场临时办理。 (5)乘机流程:乘机当天,无成人陪伴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携带乘机儿童的户口簿和乘机申 请书,在机场候机楼现场办理儿童登机牌、填写《无成人陪伴儿童乘机服务单》和佩戴好无 陪爱心卡,家长要仔细核对航班信息、接机人信息和随身及托运行李件数。根据业务规定, 考虑到航班延误的问题,家长需在航班起飞后方可离开机场。 (6)接机须知:迎接到达宁波的无成人陪伴儿童时,接机人一定要带好有效身份证件,在 航班到达前到机场一楼到达厅出口处迎接。 如接机人未能及时来迎接无陪儿童, 请不要担心, 阳光服务员会在第一时间跟您取得联系,重新约定接送时间。 二、儿童乘机注意事项: 1.儿童(满 2 周岁未满 12 周岁) :购票乘机时必须出示户口薄原件,且购买儿童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修订版

营 养 学 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修订版简介 程义勇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 理事长;《中国居民DRIs》修订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营养科学得到很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有关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营养学术团体先后在制定和修订“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指导居民合理摄入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订了《中国居民DRI》,并于2010年将修订工作列为第七届理事会重点任务。为此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顾问组和秘书组,讨论确定了修订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了80余位营养学专家参与修订。为了保证修订稿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在筹备阶段确定了“科学性、先进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在工作期间召开了多次学术会议和工作会议,交流国内外DRIs 进展及修订经验;在审定阶段采取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多次审核和修改,重要数据都通过集体论证后确认。历时三年有余,经文献检索、科学论证、编写、审校、复核等工作于2013年圆满完成。 《中国居民DRIs》2013修订版的内容分为三篇:概论、能量和营养素、水和其他膳食成分。第一篇说明DRIs 的概念、修订原则、方法及其应用,并简述国内外DRIs 的历史与发展;第二篇分别介绍能量、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DRIs;第三篇对水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生物学作用进行综述。 本次修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一)更多应用循证营养学的研究资料。(二)纳入近十年来营养学研究新成果,增加了10种营养素的EAR/RNI 数值,并尽可能采用了以中国居民为对象的研究资料。(三)基于非传染性慢性病(NCD)一级预防的研究资料,提出了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AMDR),以及一些微量营养素的建议摄入量(PI-NCD)。(四)增加“某些膳食成分”的结构、性质、生物学作用等内容,对科学依据充分的,提出了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或/和特定建议值(SPL)。(五)说明DRIs 应用程序和方法,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DRIs 的基本概念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而设定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 内容逐渐增加。2000年第一版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增加与NCD 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和某些膳食成分的特定建议值。 (一)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EAR 是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 水平摄入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水平,但不能满足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是制订RNI 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人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非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 (二)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RNI 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 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RNI 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RDA。RNI 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RNI 是根据某一特定人群中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而设定的。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可能需要按每公斤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能量需要量(estimated energy requirement,EER)是指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体型、机体构成以及理想活动水平的个体或群体,达到能量平衡时所需要的膳食能量摄入量(WHO,1985)。 群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直接等同于该群体的能量EAR,而不是像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那样等于EAR DOI:10.13325/https://www.sodocs.net/doc/4119089851.html,ki.acta.nutr.sin.2014.04.002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成人化”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成人化” 生活中,家长常会不自觉地试图用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孩子,例如在孩子的穿着打扮上,在孩子选购物品时,这时将有可能出现一些情况,家长将孩子“幼稚化”或者“成熟化”。如今的孩子,很多心理年龄都比实际年龄大,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家长应如何引导才不会矫枉过正? 原则一:遵循孩子天性 南宁市民刘女士有一个4岁大的宝贝儿子。在为儿子挑选玩具时,刘女士认为,“按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会喜欢积木之类的玩具。没想到儿子却对其视若罔闻,偏偏对机械类的模型玩具感兴趣。刘女士有些惊讶,她感慨,如今的小孩普遍都比实际年龄成熟,不能再用以前的观点去左右他们了,只要不过分,就应该让他们顺其自然的去选择。 刘女士之所以深有感触,还因为有一次带着儿子逛街,儿子非得吵闹着要店里一辆售价最贵的模型车。起初刘女士以为儿子“只选贵的”,后来观察和交流,她才了解到,4岁的儿子并不知道“高价值”的意义,而是单纯从天性出发,仅认为那辆车的“手触感好”、“更像真车”而已。从此,刘女士养成了将儿子放在平等位置,有事一起沟通商量的习惯。 教育、心理咨询师蔡靖之认同刘女士的做法。当孩子有自我判断能力时,与他们相处,就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沟通、观察、思考,从而总结出更好的相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所谓“与孩子做朋友、一同成长”的教育方式。 原则二:做当下年龄该做的事 赖先生步入中年后感慨,由于性格原因,他从小就比同龄孩子心理成熟,虽然也被夸奖是个懂事又安静的孩子,但是其实内心并不开心。朋友也不多,因为他当时觉得同龄的朋友很“幼稚”,而成年后,他又很后悔没在年少轻狂的年龄做些曾被他认为“幼稚的疯狂事”。 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如今也常常因为社会的氛围和家长的眼光来做些超过他们实际年龄的事。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吴美珍表示,成人服装去年流行罗马靴、短裤搭黑丝袜等,在儿童服装店里销售的衣服也紧跟潮流,“现在的孩子着装是不是过于成人化了?那衣服要是放大几号也能给成人模特走秀了。”幼儿园表演,肚皮舞、拉丁舞等节目形式层出不穷。“其实得承认,有时孩子们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就是有点担心他们没能享受自己年龄的乐趣。” “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蔡靖之表示,他们作为心理咨询师,很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当下年龄该做的事,包括家长也要按孩子的生理年龄、心理来对待孩子。因为过于成熟不仅容易缺少朋友,还可能因此错过了一些人生体验。但是,人是会受身边环境影响的,如果孩子不能再保持“稚嫩”,那就应该让孩子按最有利于其成长的方式进行教育。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摘要:蒙台梭利的教育法的基础是她的儿童观,她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对待儿童,应当坚持挖掘他们潜力的方法,,不应盲目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而且应该遵循其发展的阶段性,把握其发展的敏感期,才能更好的进行儿童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儿童。关键词:儿童观潜力阶段性敏感期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在她的教育法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她的儿童观,这是构成其教育法的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此,我便将我的这些浅显的观点整理汇编于此。 首先,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对其的教育不应是填鸭式的,而应是发掘其自身潜力的教育。蒙台梭利首先指出,当时成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是错误的。她认为,在大人们的干预下,几乎所有三岁儿童的发展都是“不正常”的,都从自己的正常发展中脱轨了,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发展未能实现其原来的计划”。而防止这一计划的实现的,正是在大人们的“爱情和援助的外衣下所隐藏着的一种微妙的东西”在起作用。这就是有意无意地轻视幼儿的能力,认为“幼儿是地知的,没有礼貌的,要由自己去向幼儿灌输好的内容。”这样就硬把成人的计划、思想强加给儿童,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将自己的价值理念灌输到儿童的身上不仅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没有益处,反而会对其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蒙台梭利曾经这样说过“婴儿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未知力量的拥有者,儿童中隐藏着未来的命运,隐藏着人性的秘密。只有儿童才能揭开人类发展之秘。蒙台梭利指出:孩子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压制。这是一个在全世界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可怕的是——人们竟对其毫无察觉!幼儿时期,父母总是倾尽所有去给孩子“完美”的环境,却不曾想到这样反而压抑了他们天性的自由舒展,蒙台梭利认为,没有什么比自然给予儿童的更多更好,自然给予儿童的潜力是一座无比珍贵的宝藏,而宝藏的发掘却绝对不是成人可以代为完成的,儿童的潜力无穷,而潜力的发掘则需要儿童自己来完成,蒙台梭利经常在演讲中这样说:“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意思就是代幼儿呼吁父母只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而绝非主导作用,填鸭式的教育岁我国教育之危害仍在进行的当下,这一点需要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并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质上的差异。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具有其特定的心理年龄特征,即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特征为:身心的发展与年龄成正比,是阶段性发展而不是直线型的,与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的变化相似。当然,儿童的发育不如蝴蝶的变化那样明显可见,但也有像蝴蝶一样有改变面貌的时期,它不仅表现于外观,在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如此,蒙特梭利博士对儿童发展4个阶段的划分:婴儿期Infancy 0-6岁(其中又分0-3,3-6),儿童期Childhood 6-12岁,青少年期Adolescence 12-18(又可分为12-15,15-18),成熟期Maturity,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后面一个阶段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蒙特梭利除了认为0-6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外,她也认为12-18这个阶段有着类似于0-6的特点,在她书中的图示中,0-6 和12-18都被标为红色,代表了这两个阶段中孩子在生理,心理上经历的巨大的,活跃的,不稳定的变动和发展,这种巨变甚至可以和化茧成蝶的蜕变

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长大,孩子便没有时间陪你终老

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长大,孩子便没有时间 陪你终老 孩子最为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陪伴与爱,而不是去上个什么所谓的贵族学校,更不希望被一个能够证明父母经济能力的保姆天天陪着。至于自个的爷爷奶奶当然是爱自己的,可是他们的反应速度实在太慢了,常常不能很好地读懂自己的意思。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这种陪伴是任何其他人所无法代替。无论陪伴孩子的对方是多么高贵与稀有,都无法代替父母陪伴孩子所起到的作用。 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严格控制孩子课外玩耍时间的做法势必引起孩子的极大反感。长此以往孩子的反抗会越来越强烈,到了青春期极有可能会来一个大爆发。 会玩的孩子具有极大的创造力与生存力的,玩是孩子认识、连接这个世界的最好方式。很可惜的是现在有许多家长在功利思想的作用下,几乎完全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时间与空间,

硬是将一棵棵本来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变成了温室里的盆景——好看却不耐用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说奥巴马总统的夫人米歇尔亲自带大两个女儿,从来没有请过保姆。跟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小区里面有一对年轻夫妇,生完第二个小孩之后,就将孩子全权交给保姆与母亲。然后夫妻俩各忙各的事业——两个人各开着一间工厂。每每在小区里遇见他人,一家子的脸上总是挂着荣光,因为毕竟整个小区里能够请到一个全职保姆的人家不多。被保姆带大的孩子如今读了一年级各方面总是略输他人,个性也较为怯懦,完全不像他们夫妻俩一贯风风火火的作风。前些日子我遇见他的母亲,她还不忘向我显耀说他们的大儿子当时是通过谁谁的关系去读实验小学的……

哦,这种完全倚重于外在标签的做法,表面上看似风光无限,事实上却是源自于父母内心的不自信与逃避。因不自信,才需要通过许多外在标签来证明自己;因逃避带孩子的辛苦便将孩子交付他人抚养。如果要说他们因为忙所以没有时间亲自带孩子的话,请问他们忙过总统和总统夫人吗?! 忙是一种借口,更是一种逃避。父母如果在孩子迫切需要自己的爱与陪伴的情况下,借助某种借口逃离的话,是对父母这份天职的渎职。是你们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们便有责任陪伴孩子成长(特别是孩子的幼小时期)直到他完全独立为止。你们凭什么可以如此随意且厚颜无耻地在带大孩子的路上缺席?金钱能够买到许多东西不假,但它绝对没有能力买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关怀。当你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的种子不是爱而是利益时,你又有何资格期待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他会回馈给你爱?! 很喜欢最近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所谓的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以种种借口逃避、推

表儿童各类食物每日参考摄入量.doc

肁表儿童各类食物每日参考摄入量 1~3 岁膂3~6 岁葿食物种类莇 100 ~150 克芀 180 ~260 克 薆谷类芅 150 ~200 克莅 200 ~250 克 虿蔬菜类芅 150 ~200 克莇 150 ~300 克 蚀水果类肇 40~50 克 蒅鱼虾类衿 100 克薅 30~40 克肆禽畜肉类肁 60 克 蒂蛋类芇 350 ~500 毫升袃 300 ~400 毫升袅液态奶薅 25 克 罿大豆及豆制品袈— 烹调油20~25 克25~30 克注:《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 岁儿童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 2010 年)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消毒对象物理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方法备注 开窗通风每日至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空气 少 2 次;每次至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

少 10~ 15 分钟。 采用紫外线杀菌 灯进行照射消毒 每日 1 次,每次 持续照射时间60 分钟。 煮沸消毒 15 分钟 或蒸汽消毒 10 分 钟。 餐具、炊具 水杯 餐具消毒柜、消 毒碗柜消毒。 按产品说明使 用。 用洗涤剂清洗干 净后,置阳光直 接照射下曝晒干 燥。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1.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消毒 条件时使用。 2.应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每立方米 1.5 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 3.禁止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人 体体表。 4.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在室内有人环境持续照射消毒时,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线杀菌灯。 1.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消毒。 2.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 产品。 2.保洁柜无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 6 小时。 煮沸消毒 15 分钟 毛巾类织物 或蒸汽消毒 10 分 钟。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 剂消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理由(新编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理由(新编 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理由(新编版) 了解儿童和成人在心理和对世界的感知上的区别,将有助于你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照料,交通安全网翻译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1.他们的身材都比较矮小,他们的视野都不能越过小轿车、长凳或灌木。对于一个儿童来说,隐藏在每一辆小轿车后面的物体,他们都很难看见,他们也很难被司机所观察到。 2.他们都会错误的认为自己看的见汽车,汽车驾驶员也一定能看见他们。 3.他们通常对声音的来源很难判断准确。大部分儿童的听觉都非常敏锐,但是他们总会在发现声音来源之前东张西望好几次。 4.他们判断车速和车距也很困难,他们不会总是对开地慢的大汽车和开地快的小汽车之间加以区别——大汽车看起来对他们更具

危险。 5.他们也不能容易的区分一辆运动或静止的汽车,因为汽车在运动时汽车本身不会改变形状(不象人和动物在移动时身体也在动的)。这就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儿童会等待一辆慢速行驶的汽车通过而对一辆快速驶来的汽车选择继续踏步前进。 6.他们会错误的认为汽车会像行人一样迅速地停下来。 7.他们的视觉神经还没发育完全,事实上他们的视野只有一个成人的三分之一窄。他们看不到眼角边以外的东西也许就注意不到一辆正在逼近的汽车。 8.在6至8岁这段年龄之前,他们还没有萌生一种自我的危险意识。就算到这段年龄他们也不能感知危险情况。 9.他们总是在活动当中。匆忙是危险举动的主要原因。急切想运动的思绪就会让他们忽略了安全。放学后是最危险的时段,因为在学校呆了一天,他们的运动欲望急切地想释放,从而也不顾安全了。 10.他们把虚幻和现实蒙混一团,常常沉浮于自己的世界,忘却

孩子是大人自我反省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大人自我反省的一面镜子 孩子是大人自我反省的一面镜子 平日里,孩子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大人们自然忙乎着自己的工作,在大人与小孩之间,交集也是以教训与被教训的关系存在。难怪,在寒假这短短的日子里,大人与孩子经常吵架,也许有人要从代沟方面进行分析,我却觉得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作为大人有时候要想想,你教训孩子的问题,到底身上有没有存在过。 从遗传学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孩子在言行上多多少少跟在大人后面,如果有一对父子从你面前走过,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孩子甚至连说话的口吻与走路的姿势都差不多。实际上,大人们也知道身上的臭毛病,可能出于面子的问题,有时候就是不愿意改掉。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唠叨,这种马列电筒只照别人不光顾自己的现象并不少见。我们常常见到一些问题孩子,要么是学习的环境出了问题,否则,孟母也不多次搬家,要么就是大人身上的坏毛病在作怪。 许多大人说了许多话,我们不要怀疑其是不是掏心肺腑,然效果未必好到哪里去,原因很简单,这些大人在说教孩子的时候,自己身上这样的毛病并没有改变。孩子们听着大人的说教,看着他们做的又是另一回事,试想想,这样的说教又会有啥作用呢?大人总觉得自己身上的臭毛病,已经根深蒂

固了,改了也无济于事,可是孩子不一样,可怜天下父母心,千万不能让孩子再走弯路,殊不知,身教甚于言传,有时候,千句万句抵不上自己从行动上做出改变。 孔子就认为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自己嘴说的东西,提出的要求,连自己都无法实现,又何必要求孩子呢?不要以为自己是大人,就可以以大人的身份压迫孩子屈从,殊不知,口服未必心服,大人只有在言行上保持一致,才能真正达到教育上的意义。 我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大人在任何场合都要保持自己的素养,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在场,就可以肆意妄为。事实上,人在做事,老天在看呢。人只有时刻保持言行保持一致,才能够做到堂堂正正,心胸坦荡,教育孩子来也显得特别有底气。 这不,儿子做啥事都显得毛手毛脚,回想起自己的生活,有时候不也有些粗枝大叶吗?这一点上,我的母亲记得一清二楚,可以说,儿子就是一面镜子,可以从他的言行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如今,我干什么事儿,都会在完成之后再琢磨一段时间,真的,有时候,真的会发现自己在考虑问题上依旧存在不全面、不细致的现象。这方面,我还真的需要感谢儿子。 无论你在工作上身居何职,别忘了亲人跟你说的话,作为子女自然没办法说长辈什么不是,但是,大人可以从子女身上

无成人陪伴儿童乘机申请书

UNACCOMPANIED MINOR REQUESTED FOR CARRIAGE-HANDLING ADVICE 日期(DATE): 至(To) 售票服务处(OFFICE CEA) 儿童姓名(NAME OF MINOR) 年龄(AGE): (包括儿童乳名-INCLUDING NICKNAME) 性别(SEX): 航程(ROUTING) PARENT/GUARDIAN-NAME,ADDRESS AND TEL No: 声明(DECLARATION) 1我证实申请书中所述儿童在始发站、航 1.I declare that I have arranged for the minor mentioned on the 班衔接站和到达站由我所列明的人负责upper side of this sheet to be accompanied to the airport on 接送。接送人将保证留在机场,直到航departure and to be met at stopover point(s) and upon arrival 班起飞以后,以及按照班期时刻表所列by the person named. These person will remain at the 的航班到达时间以前抵达到达站机场。airport until the flight has departed and/or be available at the airport at the scheduled time of the arrival of the flight. 2如果由于上表所列接送人未按规定进行 2.Should the minor not be met as stat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is 接送,造成儿童无人接送时,为保证儿sheet, I authorize the carrier(s) to take whatever action they 童的安全运输包括返回始发站,我授权consider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minor’s safe custody 承运人,可以采取必要的行动,并且同including return of the minor to the airport of departure, an I 意支付承运人在采取这些行动中所垫付agree to indemnify and reimburse the carrier(s) for the 的必要的和合理的费用。necessary and reasonable costs and expenses incurred by taking such action. 3我保证该儿童已具备有关国家政府法令 3.I certify that the minor is in possession of all travel 要求的全部旅行证件(护照、签证、健documents( passport, visa, health certificate, etc.)required by 康证明书等)。applicable laws. 4我作为上表所列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 4.I,the undersigned father/mother or guardian of the minor 同意和要求该儿童按无成人陪伴儿童的mention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is sheet agree to and 规定,进行运输,并证明所提供的情况, request the unaccompanied carriage of the minor named on 正确无误。the upper side of this sheet and certify that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s accurate. 申请人签字(Signature):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发布时间:2006-11-10 21:51:14,浏览人数:669 童年的无意识、天性也是拯救人类异化的一个工具;如果整个文化全面被异化了, 我们就回到儿童那里去。 “少儿读经运动”一味强调外部信息的学习,而忽视儿童内发性的成长,实为舍本逐末;而图书市场上叫嚣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掩藏着成人世界里逐利的欲望通过市场而过早侵入儿童世界的行为。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并不是因为它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真正灿烂的、不可重现的生活。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却依赖于成人世界。作为大人,作为教育者,我们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儿童,以怎样的思想行为来引导儿童,以完成陪伴儿童成长的使命呢?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博士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尽管人们对刘晓东的观点有不少“看法”,然而,他的观念却为儿童文化语境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在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中,儿童是作为“假想敌”而出现的。他们调皮捣蛋,是等着被大人修理的对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然而,在该书中,刘晓东却表达了或者说是强化了西方教育学家对儿童的敬畏,强调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从根本上奠定了大人从内心对儿童产生尊敬的基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认为人的胚胎发育是人类产生以前整个生命史的复演。而黑格尔的精神进化论认为个体儿童期的十几年时间复演了人类的文明史,完成了人的本能、潜意识层面的形成,该观点在其后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既然如此,则儿童的发展是我们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儿童期实际上是由成人的历代祖先构筑而成的,我们的童年来自于我们的每一位祖先。基于这个层面,可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儿童是成人之父”也在另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体现在我们的思想中。很多人都有恋乡情结和故土情结。故乡是童年生活的所在地,回到故乡,不正是回到我们的童年,从童年中寻找精神父辈的慰藉吗?这也解释了鲁迅何以在落魄时候会写出《朝花夕拾》。同样,童年的无意识、天性也是拯救人类异化的一个工具。《皇帝的新装》中,是一个纯真的小孩揭开了大人世界共同维持的骗局。儿童不懂事,因为这时他们只是形成了人的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则要通过以后的多年教育和社会历练来逐渐形成。但无意识、本能的东西总是强大于意识的东西,正如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当文化的发展偏离了正途,偏离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出来纠偏的总是集体无意识,总是人类深层的天性。所以,“如果整个文化全面被异化了,我们就回到儿童那里去。” 如果从这个哲学层面和进化论层面理解了“儿童是成人之父”,那么,在我们的儿童

早熟的童年不再天真 成人化儿童是怎样炼成的

早熟的童年不再天真成人化儿童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31日11:01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邱炯/插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童年还在,在大人的回忆里,在70后、80后怀旧的歌声中。 童年已经没了,因为当今社会,已经不允许一个人有太长的童年。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成人化的儿童新闻无孔不入地冲击着公众的眼球。在这种近乎癫狂的热闹之余,我们熟悉的那个童年却日渐模糊起来。当年轻一代们提前进入怀旧期的时候,今天的孩子又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他们的童年里,池塘边的榕树上,还会有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吗? 寻找童年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那么,未来中国的那个时代正在接收着今天什么样的“信息”呢?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对13岁的武汉少年黄艺博和12岁的北京女孩林妙可来说,2011年的初夏显然过得不会太轻松。 突然而至的舆论风暴,让五道杠少年黄艺博一举成名的同时亦饱受非议,而有关“丰胸风波”则让三年前即在北京奥运会上名扬世界的林妙可家人怒不可遏。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成人化的儿童新闻已然无孔不入地冲击着公众的眼球。在这种近乎癫狂的热闹之余,我们熟悉的那个童年却日渐模糊起

来。当70后、80后们提前进入怀旧期的时候,今天的孩子又都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他们的童年里,池塘边的榕树上,还会有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吗? 童年不能承受之重 五道杠、官味十足、慰问题词等领导做派一样都不少,这是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出现在网络中的形象。其博客的开篇《开博前言》中就这样表明心迹:“为万世开太平”(相关报道见第10版)。在网络时代,如此远大的志向,同时又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粉丝,小黄艺博想不红都难。 林妙可的故事看上去则更加“儿童不宜”。因网友在其参加活动照片中发现她胸部比正常同龄女孩要大,由此引发了“丰胸”的质疑。5月11日,林妙可母亲在微博上代其如是反击:“伤害不满12岁的我,你们能是胜利者吗?你们沾沾自喜之时,想想你这样大时有这样的坏人恶语攻击你吗?” 一个是“官样小大人”,一个是“奥运小童星”,当大人们在疾呼着出名要趁早的时候,过早成名的他们却注定要承受非凡的压力和代价。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若真如此,那么,未来中国的那个时代正在接收着今天什么样的“信息”呢? 成都一名7岁女孩为了能当班级舞蹈的领舞,央求妈妈去“走后门”,原因是她知道妈妈和班主任是同学;一位网友正在念小学的侄子特别喜欢亲戚开车去接他,因为那个亲戚有个好车,让他觉得“有面子”;听说爸爸因交通违章被开了罚单,需要重新去学交规,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说出的话令父母震惊:“你们送点礼给警察不就不用学习了”……这些散落在媒体和网络上的讲述,或许会让成年的我们瞠目结舌,但也不排除有家长会拍着孩子的脑袋称赞其“聪明过人”。 四年前的一部纪录片就曾为我们生动地记录了这样的场景:武汉一所小学三年一班选班长,表面上是三个孩子之间为选举相互倾轧勾心斗角,背后则是家长们机关算尽歪招频出。最后一个家长利用单位关系让孩子请全体同学免费坐轻轨“增进感情”,临到投票前夕又“适时”拿出糖衣炮弹——中秋礼物送给全体同学,结果以25票当选。这部名为《请投我一票》的纪录片,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很多国人。《华盛顿邮报》对其的评价是:关于一群孩子的,令人如坐针毡的政治戏剧。四年之后,看过该片的网友表示,“原来五道杠不是个例。”而媒体人洪晃则在微博上惊呼:“这么下去,真的会到最危险的时刻!” “最危险的时刻”或许还没到,但童年所承受的负荷过多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负荷既包括学业的压力,做不完的功课,报不完的补习班,也有在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淫之下,孩子们过于成人化的思维和处事方式。 2011年全国两会上,孩子“想当贪官”的话题再次引起政协委员们的热议。全国政协常委张文康在谈到学术造假、公务员腐败等均体现出思想道德建设的短板时举例说,有的小孩长大想当贪官,因为“贪官挣钱多”,张文康认为,“这是现实的也是可怕的。” 有的小孩要当贪官,还有的小孩想杀贪官。《国际先驱导报》去年曾经报道过,在福建南平发生杀害幼童案后,当地一名尚在幼儿园的孩子“写信”给凶手郑民生:“在那短短的55秒内,你杀了多少洁白善良的心,你要真忍不住仇恨,你就去杀那些贪官,你怎能杀掉这么多可爱的孩子……” 其龄其语,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显然不仅仅是“童言无忌”那么简单。 当孩子不再天真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成人与儿童的冲突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成人与儿童的冲突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要给爱下一个定义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尽相同,蒙特梭利关于爱的理解是:爱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它的动力就是本能,是生命创造的力量,在创造过程中,他产生了爱,这种爱充满了儿童的意识,并影响着儿童的自我实现。 星期天,本想好好地睡一觉,可一大早就被孩子叫醒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很讨厌呢?我们来听听蒙特梭利是怎么说的:早晨,儿童进入父母的房间唤醒他们,这是件令父母极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爱,还有什么东西会使一个小家伙一醒来就去寻找他的父母呢?黎明,当一个儿童去找他的父母时似乎是要说:“天已经亮了!是早晨了!”而且,孩子走到父母跟前,不是为了去叫醒他们,而只是去看他所爱的那些人。这就是成人与儿童的不一样。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细微观察和心理探究真的是让人佩服。也让人

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一些固有的观念,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儿童,是否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们真该适时的转换一下角色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了解童年的秘密。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 今天我就想谈谈成人与孩子的冲突。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做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

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

论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 导论 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越加的频繁和激烈,某个航空企业如果想在众多企业中有凸出、有地位,值得乘客信任和肯定,来占据航空企业的市场份额,让旅客在出行的时候更多的选择自身企业。那么,这便要求不仅仅要有独特的企业特点和企业特色,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因为,地勤人员和空中服务人员给旅客带来的是第一印象,地勤和空乘提供给旅客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旅客对航空公司的评价。作为航空的一线工作者,其工作的是直面旅客的,纵使航空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再严谨和现代化,无法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在服务中得以体现,便会产生“蝴蝶效应”,即使得旅客对整个企业或是航空行业留下恶劣的印象,甚至会导致整个航空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停滞。 实际上,航空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其本质是服务,服务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基于航空企业常遇到的航班误点等特殊情况,航空企业的工作重心便应该更注重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于完善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更应消除在企业发展中的短板——服务质量的问题,尤其是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无人陪同儿童作为航空企业服务中一个特殊群体,在被服务的人群中,其虽然只占据了很小的部分,是整个服务系统中的部分,但是这个小小的部分却对整个服务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对航空企业的信誉度、信任度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应该被重视,航空企业应注意发展中“木桶原理”带来的问题,要关注在服务中容易忽视的群体,即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 本文,就航空服务业中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进行论述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整合网络中搜索到的事件指出无人陪同儿童服务的问题所带来的对整个服务质量、航空企业、儿童自身安全的影响。以此,从实际情况发出提出对我国航空企业对提升无人陪同儿童服务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一、无人陪同儿童概述 2.1无人陪同儿童的特点 2.2无人陪同儿童概述 2.3无人陪同儿童的现有服务 二、国内外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 3.1国内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 3.2国外对无人陪同儿童的服务 四、无人陪同儿童服务的影响 4.1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4.2对航空企业的影响 4.2对儿童安全的影响 五、无人陪同儿童服务中的问题 5.1服务机制不完善 5.2儿童管理机制的问题 三、提高无人陪同儿童服务的建议 6.1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体系 6.2提高空乘服务人员素养 6.3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结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