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汉主动与被动句式对比

英汉主动与被动句式对比

英汉主动与被动句式对比
英汉主动与被动句式对比

英汉主动与被动句式对比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汉语学习者对英语被动句式的掌握不尽如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英汉被动句式除了基本的结构相似以外,很多情况下产生了大量的不对称句子。这给汉语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负迁移。本文就此对英汉主被动句式进行了对比;目的是给那些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被动语态的过程中加以分析,整理,以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主动被动句式;结构;含义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09-02

被动语态是英语学习中一项很重要的语法内容。但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这是一个较难的语法项目。原因之一是,英语和汉语之间有一个细微的差别:英语是一种注重主语的语言;而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由于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这些差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着重阐明这些特殊性,以避免汉语主题会给英语学习者的被动语态学习造成负迁移。

一、英汉被动句式的原型和特殊形式比较

通常来讲,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汉语中最明显的被动结构,除了“被、叫、让、由”等明显的标志外,动词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英语的被动结构却很复杂,有时要求有助动词出现,通常是be,有时也可以是get和have等。其中过去分词又有不规则变化形式,被动语态还与时态、体及情态动词长生复杂结构形式,加重了学习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被动的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被动的翻译 发表时间:2015-02-02T13:45:31.0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2月总第142期供稿作者:武亚萍[导读] 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字形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等方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武亚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由于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所以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诸多的差异,两种语言系统对被动语意的表达差别巨大。相较于汉语的表达方式而言,被动语态在英语语言系统中的运用更为普遍,所以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更加受到英语研究学界的重视,而如何在尊重两种语言系统差异的情况下合理地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是近年来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在汉英两种语言系统被动语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翻译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两种语言系统更好地交流融合。关键词:英语英汉对比被动翻译 英语和汉语在世界语言系统中是两种有着较大差异的语言,分别隶属于西方语系和东方语系。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字形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等方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而被动语态是构成两种语言系统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两种语系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英语语系对被动语态的使用较之于汉语语系更为广泛和深刻,著名的语言学家就曾经指出英语语系对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语系区别于汉语语系最重要的特色。所以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首先应该从英汉两种语系在被动语态上的对比入手,在掌握两种语言系统中被动语态区别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进行准确的把握。 一、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 英语语言系统在具体表达上注重句式的“型合”,句式结构的变化更为丰富复杂,特别是在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这一被动语态的组合中,句式的“型合”表现得更为明显。英语对被动语态的表达通过类似的句式展现出来,明显具有显性的特点。而对于汉语被动语态来说,汉语的语意表现更为含蓄,对被动语态的表达也通常会借助句子的内部连接或句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展示意义上的被动,具有隐性的特点。 1.英汉结构被动句对比。英汉两种语系的被动语态在结构上存在着相同点,在两种形式的被动句中句子的主语一般都是意义上的受动者,而意义上的施动者则不太重要,可以在句子中表现出来,也可以隐去。但是两种被动句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Many soldiers were killed in the war”一句中,由于句子的阐述者不能明确语意的施动者,所以采用被动句的形式进行表述。而与英语被动句的结构不同,汉语被动句的动词没有时态上的变化,所以汉语被动句不会以动词的过去分词为被动标志,汉语被动式常用能够直接表现被动的“被”字作为结构式被动句的构成条件。例如“糖果被吃掉了”一句中,采用了受动者、“被“字和动词相结合的结构表现被动意义。汉语被动句中的标志词除了“被”以外还有“叫”、“让”等,都能在反映被动意义的基础上构建被动句结构。 2.英汉意义被动句对比。英汉两种语系不仅在结构被动句上存在差异,在语意被动句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当被动句的受动者不会被错认成施动者时,汉语一般选择使用意义被动句。常见的意义被动有两种:一是常见于古文或口语中的逻辑关系上的被动,如“看病难这一问题总算得到解决了”。二是具有感情色彩的“挨、获、遭、承蒙”等词与及物动词相结合表现被动意义,如“承蒙关照,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而英语的意念被动句则有所不同,在这种句式中虽然句子仍为主动句的结构,但是句子的主语在意义上却是受动者,常常用于描绘事物的属性状态等,被动意义比较弱。例如“Brazilian fruit tastes delicious”一句利用“taste”表示整个句子的被动意义,而“My father is difficult to request”一句也在主动句的句型中用“difficult”加具有被动意义的不定式结构来表现被动的概念。 二、英语被动翻译的策略 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可以遵循两种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直译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句子中没有出现施动者时对句子各部分结构的意思按主要成分的顺序进行翻译,直接翻译成带有“被”或其他结构被动句标志的句子。例如在对“Candy has been eaten by harry”一句进行翻译时可以直接利用“被”字翻译成“糖果被哈利吃掉了”。而运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时,在句子中有施动者的情况下,可以将句子的施动者直接翻译成汉语句子的主语,将受动者翻译成句子的宾语,如可以将“The mouse was killed by Peter”翻译成“彼得把老鼠打死了”;而当句子中没有施动者时,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内容合理地在翻译中增加施动者,如在对“It maybe asked why I killed them”一句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内容增加主语,合理地翻译为“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将他们杀了”。 三、结语 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英语被动翻译进行了探讨,简要说明了英汉被动存在的差别和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英语被动句翻译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Translation Theories Explored).New York: Routledge,2014,5。 [2]钟小芳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28,(2)。 [3]樊斌基于双语语料库的英汉对比与翻译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朱旭双英汉被动意义表达形式对比及翻译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摘要通过对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结构形式、语用对比的分析,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差异,并学会运用英汉被动句互译的方法技巧,从而能准确翻译英汉被动句。关键词英语;汉语;被动句;对比;翻译 “把动作的对象(宾语)提前作主语便构成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尽管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但英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特别广,而汉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要狭窄得多,出现的频率要少得多。”[1]许多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用无主语的形式来表达的。“被动式应用范围的广狭,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2]所以欲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对比差异,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一、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两种语言因人类思维能力的大同而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而迥异,被动意义的表达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就是这样产生的。”[3] 英语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的被动句。英语早期的发展,如同古代汉语,古英语也没有专门的动词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动词不仅有主动用法,也有被动用法,到现在英语里仍然保留了一些这样的词,如“open”、“sell”、“wash”等。 1、The shop opens at six o’clock. 这个商店六点开门。 2、Refrigerators sell well. 电冰箱卖得很好。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英语中产生了分词,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中引起了一场重大的革命,使被动语态在当时产生了,但是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更为广泛地应用还得力于过去分词的出现。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发展至今,仍有一些用法被现在的人们使用,例如“让您见笑了”之类的常用语。一般来说,有标志的被动句比较容易被理解。我们现在接触的大部分被动句都来自古代的文献。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多为被字句,这一现象的运用出现

第三讲英汉句式对比与翻译讲义

第二讲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如果说词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那么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一般情况下,进行语篇翻译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基本上都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尤其是英译汉时,即使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一般也要将整个句子通盘考虑,搞清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句子翻译成既能忠实传达原文信息、风格、逻辑关系又能保持通顺的中文。 如果是汉译英,有时句子较长,可以根据意群进行切分,然后将切分开的句子逐句译为英文。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的异同之处,对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英文句式结构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主谓结构,即S+V(主语+谓语动词)的结构,即使是祈使句,也不过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英文的句子结构在S+V的结构上可以扩展,但总不外乎五种基本变化。 (1)S+V:He langhed. (2)S+V+O:Mary is reading Harry Potter. 3)S+V+O+O.c. We heard them quarrelling. (4)S+V+I.O+D.C He gave me some first-hand marerial. (5)S+link.V+P He is in dangerous situation. 以上这些句型充分显示出英文的基本句式结构是主谓结构,而且这是一种高度语法化的句式结构,其中主语一般是动作的发出者(doer\agent)或动作的承受者(doee),即整个句子分别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用上述主谓结构来套中文的句子模式,有一部分汉语句子与上述英语句子基本是对应的。例(1)至(5)的意思,中文也有与英文相似的结构,分别为: (1)C:他笑了。 (2)C:玛丽在读《哈里.波特》。 (3)C:我们听见他们争吵。 (4)C:他给我一些一手资料。 (5)C:他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处境危险。 二、中文句式结构 (一)主谓结构(S + V ) 例1:他没来。(S + V ) He didin’t come. 例2:全家人都在看电视。(S + V + O) The family are watching TV. 例3:我们看到很多人站在广场上。( S + V + O + O.C ) We saw many people standing on the square. 例4:你能递给我那本书吗?( S + V + I.O + D.C)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例5:他看上去很失望。(S + link. V + P) He looks disappointed.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一、概念 主动与被动体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所谓主动,是指行为的发出者在句子里是主语,即施事;而被动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是某一行为作用的对象,即受事。 二、汉语的被动式与翻译 汉语中表达被动概念有三种形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不带有被动标记的意念被动式和无主句。 一)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 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是指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主要有“被、由、给、把、让、受、挨、为、使、于、蒙、经、叫、遭受、加以、予以、为……所、是……的、在……中”等。此类被动句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侧重于行为的表达,翻译时一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如: 1. 救济品很快被送到火灾的灾民手中。 Relief was quickly sent to the sufferers from the fire. 2. 这些发动机由蒸汽驱动。 The engines are driven by steam. 二)不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 此类句子中的主语或话题实际上是动作的承受者。句子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一般情况下,译成英语,可使用被动式。 1. 这座桥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2. 地图挂在墙上。 A map was hung on the wall. 三)无主句 无主句通常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语被动式表达该类无主句。 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 Eight hours’ sleep must ne guaranteed. 但如果选择的英语动词的意义和英语的行文习惯,也可以用主动式。 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 Suspecting he was drunk, the rickshaw puller turned his head and asked him to keep still, for it was hard to pull the rickshaw. 三、英语的被动式与翻译、 鉴于以上汉语被动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要找出适当的被动形式,因为汉语表达被动式的词存在语体等方面的差异,如积极意义(被、受/到)和消极意义(挨、糟)的差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口语体(给、叫、让+ 施事)和书面语体差异等。 一般来说,英语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时,有两种情况:

英汉翻译被动与主动

之前总结过英汉翻译宏观上的句法差异主要有10点: 1.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2.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3.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4.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多物称,汉语多人称。 5.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6.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7.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8.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9.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 10.英语多前重,汉语多后重。 英语中被动语态 (1)为了强调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 ?我国各族人民每年都要热烈庆祝十月一日的国庆节。 ?National Day is enthusiastically celebrated on Oct. 1 by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every year. (2)便于上下文的连贯、衔接。 ?他出现在台上,观众给与热烈鼓掌。 ?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 (3)为了使措辞得当、语气委婉 ?来宾请出示入场券。

?Visitors are requested to show their tickets. Assignment 7 Passive vs. Active As we have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units, the passive voice is extensively used in English, while Chinese sentences are usually active. 有些含有被动语体的习惯用语需要记忆:it is admitted that, it is asserted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claimed that, it is felt that, it is found out that , it is asserted that, it is noticed tha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regarded that , it is stressed that, it is suggested that, It is thought that. (人们承认,有人主张,有人相信,有人认为,人们发现,大家知道,人们注意到,有人指出,人们认为,有人会说,有人强调,有人建议,有人认为,人们曾说...) Exercise: 英语多被动(正式文体的要求),汉语多主动。 1.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I was surprised that he is ready to give me a job. 2. 很抱歉,因为雨太大,参观博物馆得推迟到明天了。 ?I’m sorry to say the visit to the museum has to be put off till tomorrow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3.采取一国两制适合中国国情, 并非权宜之计。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which is taken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not shake-up.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14商贸英语2班15 吴楚楚摘要: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汉;句法结构;差异 前言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1、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 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2、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而东方人偏爱具象思维,注重直觉和整体性,跳跃性强,因而句子灵活多变,没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除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之外,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也造就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英语字母—因素组合使得英语的词具有形态发生能力,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比较易于把握的形式程式。汉语构词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字与字的直接组合,汉字不具备发生形态变化的条件,从而与意义挂上了钩,表义性加强了。”[2] 3、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对翻译的启示 英汉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英汉树形结构和线形结构的句法结构的转换。由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译汉时由树形结构向线形结构的转换可初步归纳为一种句子结构的“分散”,即从有主干变为无主干,焦点变为散点,由层层相扣(内包)变为句段相承的疏散铺排。汉译英则相反,是一种句子结构的“聚合”,即变松散为紧密,分主次,抓焦点,将铺排的句读纳入一定的构架之中。[4]

雅思作文必须注意的英汉表述十大区别

雅思作文必须注意的英汉表述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 ay wi 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 y chip s, co mput 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 aliti es wil l be regard ed as wo rkmat es rather than tool s, rel 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 evi sion, and digit al age will h 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 st orical methods had ari sen less throu gh extern al chall enge to th e

(全英文论文)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美商务谈判恭维语的使用 分析英语新词及其影响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论CALL Center自主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XX学院为 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英汉语中“喜悦”情感的隐喻研究 中西广告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探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美的主题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及翻译浅析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 论小妇人中乔的“假小子”形象 初中生英语写作策略调查 从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浅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农村高中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限制因素--XX中学为例 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的人物塑造 论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 浅谈英语广告语修辞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修正的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对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研究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大学生双语教学接受程度研究 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 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红字中字母A的意义解读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发展影响 对2012年中国外贸出现“双降”的分析及对策 汉语拼音在英语音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研究--XX中学为例 新闻英语的文体和词汇特征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礼貌语语用失误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调查与培养策略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

2-被动比较与翻译

英汉被动比较与翻译 一、被动句的构成形式对比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都可以表示被动性,但二者的被动语态结构特征截然不同:英语被动语态是运用词形来表示的,而汉语被动语态是借助词汇力量表现出来的。现就其特征讨论如下: 1 有标记特征(marked features) 英语被动语态具有词形变化标记。其构成是由助动词to 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时态通过to be的变化形式来体现。而动作的执行者或发出者常可省略,也可以由介词by引出的短语来表示。如: His 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 The window was broken yesterday. What tools will be needed in the work?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scores of languages. 汉语被动语态的标记特征则表现在功能词上。其构成是由“被”、“叫”、“让”、“给”、“由”等介词来引出施事者。如: 我们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 坏蛋叫我们赶走了。 由于洪水冲力过大,同志们被冲散了。 2 无标记特征(non-marked features) 一些特殊的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不具有明显的标记特征。现归纳如下: (1)表示主语特征的感官连系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无标记特征。 The flowers smell sweet. The food tastes nice. The cloth feels soft. (2)一些表示主语特征的不及物动词,如,read, write, wash, clean, draw, burn, cook等,它们的一般现在时,常用来表示动作的潜在意义和被动性。 The cistern doesn't clean easil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2004 年9 月第20 卷第5 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倪巍邵志洪 ( 华东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200237) Sept. , 2004 Vol 20 No. 5 提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对英汉语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英汉语被动概念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两种语言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入手, 分析英汉语被动句之间的差异, 讨论影响它们使用的深层机理, 旨在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关键词: 英汉语; 被动句; 认知;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3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 2004) 05- 0128- 06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NI Wei SHAO Zhi ho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study is conducted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 sives. From three aspects, i. 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its motivation, syntactic structure as well as pragmatic function of Eng 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and discussing the deep mechanism of their uses with a view to disclosing so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governing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passives; cognition; contrastive study 1. 引言 根据Quirk et al. ( 1985) 和杜荣( 1993) 的理论, 被动表达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可以对等地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例如, 有些英语被动句就不能对应地译为汉语: ( 1a) The machine was repaired. *( 1b) 机器被修好了。 ( 2a) The task was finished by him. *( 2b) 任务被他完成了。 ( 1a) 、( 2a) 在英语中能够接受, 但( 1b) 、( 2b) 在汉语中就不能接受。而如果说: ( 1c) 机器被修坏了。 ( 2c) 任务终于被他完成了。 我们便可接受。那么, 究竟影响英汉语被动句使用的深层机理是什么呢? 本文试图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 来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 2. 英汉被动句的语法化差异 128

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

英汉句法对比和翻译 摘要:句子是各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转换的基本单位,而不同语言之言句法现象的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现象差异充分地了解。本文从语序,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等方面对英汉句法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 关键词:句子对比翻译 一引言 英译汉或汉译英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因此对于翻译实践来说,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英汉句法的对比,从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在翻译是就可以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还可以使我们重视一切难译之处。英语和汉语在句法方面差异很大。所有的英语句法规则,并不适合于汉语。同样,所有的汉语句法规则也不都适合于英语。本文从语序、意合与形合、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句法对比,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语序 英语中由于有动词的形态变化,加上各种关联词语,分句的安排比较自由,多数可前可后;而汉语分句的位置则不然,尽管有关联词语标示分句间的关系,但位置仍然比较固定,仍然要遵循时序先后,逻辑事理的规律安排顺序。对比英汉语的语序实际上就是比较英汉语复合句中按时间和逻辑关系的顺序。

(一)英汉语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 1、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叙述顺序很灵活;汉语则通常先发生的事先叙述,后发生的事后叙述。 例:1)After I had my dinner , I went out for a walk. (前置)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前置) 2)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后置) 我吃了晚饭后,出去散步。(前置)3)Jake apparently was hit by the first of what witness believed were three shots. 原译:杰克先生明显地是被目击者相信开了三枪中的第一枪击中的。 改译:据目击者说,凶手共开了三枪,杰克显然是被第一枪击中的。 2、当句子里既有叙事部分,又有表态部分,英语通常是表态在前,叙事在后,表态部分较短,叙事部分一般比较长。 例:I am worried that I will be looked down upon by taking a job serving others. 我担心这份工作是伺候人的,要被人瞧不起。 (二)英汉语复合句中的逻辑顺序 1、在表示因果关系的英语复合句中,因果顺序比较灵活,表 示原因的从句的位置可以在主句之前,也可以在主句之后,汉 语中多数情况为先从句后主句,先因后果。 例1)She did not come to school yesterday because she was ill .(后置)因为她生病了,所以她昨天没去学校。(前置)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 被动语态只是一种语法范畴,其功能是运用语言来符号化人所意识到的事物,以下是搜集资料的一篇研究英汉被动语态表达形式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概述 被动语态是所有语言的普遍范畴。它同人的认知体验密切联系。英语语态是动词的一种语法范畴,表达主语和动词谓语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英语动词有主动语态(active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之分,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根据相应规则,只有需要动作对象的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英语被动语态用句子形式表示,可以区分为有形标志的被动句和主动形式的被动句。汉语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徐德宽指出,“很久以来‘,被’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研究的一 个热点和重点,而‘被’字句的词类归属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通过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的对比,旨在从深层揭示被动语态的本质。 二、形式分析 英汉被动语态的表达形式有共性和个性之分。 (一)共性 各种语言的被动句都存在普遍性,包括形式和意义。彭玉海在探讨俄汉被动句的认知共性中说:“一种句式除了句法结构所反映的大致相同内容的基本情景外,还必须将完整 的语义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这就给语言的认知分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彭玉海从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和经济原则出发,得出结论:“一个结构式 就是一个形义结合体,它既不是完全任意的,也不是完全可推导的,而是可解释的或有理据的(motivated)。从一个认知领域到另一个认知领域,是整体性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完形’ 的投射,而不是组成部分的投射。在俄汉被动句的语义分析中,顺序、包容、邻近、数量4 条认知原则在意义(概念)领域和句式结构的形式领域同时起作用,或者说在意义域起作 用的原则也‘投射’到形式域,这就是所谓的语法认知‘象似性’或语法隐喻,从意义认知域向形式认知域的投射。分析表明,俄汉语被动句在语言认知层面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从认知原则出发确立被动句式的整体意义,这一做法能为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共性特征作出认知方面新的解释。” 下面,我们从有形式标记和无形式标记出发,分别考察英汉被动语态。 1. 有形标志的共性

英汉被动句对比浅析

英汉被动句对比浅析 摘要:首先我们应了解英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接着我们应对英汉被动句的功能进行比较,并且分析英汉结构被动句差异和英汉意义被动句的差异,最后引申到中英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英汉被动句结构被动句意义被动句对比词汇及原因 一、英汉被动句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中,被动意义句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在英语中,语态是指动词的一种句法形式结构,用于表示语法范畴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语态与动词的形态变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动词的形式成为表示语态变化的标志。英语基本上属于形合语言,相对于汉语来说,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其被动句由动词的被动语态来表达,即be+p.p(过去分词),一目了然,是显性的。汉语是意合语言,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动词本身基本上也无被动语态,所以汉语的被动含义的表达缺乏形态形式标志,不是一目了然的,是隐性的。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是表现形式的差异。 1.英语被动句的表达形式 Quirk等明确指出:被动意义的表达要严格区分为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和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所谓结构被动句就是用形态,即动词的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从结构形式上标志出来的被动句。所谓意义被动句即不用动词的被动语态而仍含有被动意义的句子。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下英语中的两种句子: 1)结构被动句(被动形式被动句) ①助动词be 各种形式加动词过去分词 Don’t be deceived by his book. He was kille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eachers should be respected by the students.

第6章 被动与主动(英汉对比研究)

第六章被动与主动 (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在某些文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表达习惯(passive habit)。S.Baker在“The Practical Stylist”一书中指出:“Our massed,scientific,and bureaucratic society is so addicted to the passive voice that you must constantly alert yourself against its drowsy, impersonal pomp.’’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英语常用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施事的原因。人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用主动句。但当主动句的施事(agent)由于以下的原因而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时,英语往往采用被动句: 1.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如: 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 凶手已于昨天被捕,据说他将会被绞死。 2.施事从上下文中可以不言自明,如: She told me that her master had dismissed her.No reason had been assigned; no objection had been made to her conduct. She had been forbidden to appeal to her mistress.她告诉我,她的男主人已解雇了她。男主人没有讲明任何理由,对她的行为没有任何异议,也不许她向女主人申诉。 3.施事不如受事重要,或受事需要强调,如: Her only son was run over by a car.她的独子被汽车轧了。 有时为了隐去含糊的人称主语(vague pronoun subject),也用被动句: At the tea party they served only tea and cake. At the tea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 茶会上只供应茶和饼。 4.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要指明施事,如为了使叙述显得圆通、得体,或为了表达某种微妙的情绪(tact or delicacy of sentiment),例如: Some things have been said here tonight that ought not to have been spoken. 今晚有人在此讲了些不该讲的话。 二、句法的要求。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 1.为了使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如: Some kinds of plastics can be forced through machines which separate them into long,thin strings,called “fibres”, and these fibres can be made into cloth. 有几种塑料可以压入机器并分离成细长的纤维,这种纤维可以用来织布。 2.为了使句子平衡,保持末端中心(end focus)和末端重量(end weight),以符合主语简短、谓语复杂的表达习惯,如: 1 was astounded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三、修辞的考虑。英语修辞学主张不要过分使用被动句,但适当使用被动句可以使表达方法灵活多变,避免句型单调,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例如使用被动式可以减少以填补词“it”、“there”引导的句式,使句子比较干脆、有力。试比较: There are many ways to vary the basic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 of subject—verb—object.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钟小芳(1976—),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天河区分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 钟小芳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天河区分校,广东广州510091) 摘要:在英语这个大范畴中,相对汉语来讲,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普遍,无论是课本考试或者是实际运用,都常常涉及这个问题。那如何准确、 灵活地翻译英汉被动语态句,恰到好处地保留原句精髓,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诠释“原汁原味”呢?将英汉这两种语言放在同一个语态,即是“被动语态”中,深入探讨英汉被动语态的互译方式。 关键词:被动语态;翻译;英汉对比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94—03 汉语是一门不拘泥于表现形式的语言,除了使用正常语序的主动句以外, 还应用了各种无主句、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以及判断句等等。在英汉互 译中, 为了达到“信达雅”的标准,除了一部分按照原句结构保留被动语态形式, 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恪守原句语态。所以, 必须摆脱思维的局限性,在尊重原文意义的条件下,灵活地使用各种不同的句式翻 译被动语态, 使译文通畅自然,更加本土化。一、对比语言学对英汉被动语态的研究意义当我们提到“英汉”这两个字时,便不可避免地要引进这个概念 ———“对比语言学”。它不仅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也渗透到了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等层次进行 对比研究, 甚至关注了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等等微观角度。怀恩来希(U.Weinreich )1953年写了一本《语言接触》(Language in Contact ),运用结构主 义语言学理论, 提供了一个对比分析概念框架,指出了两种语言在同一个语态中存在这“干扰”的作用。 如何减少这个“干扰”的作用,如何糅合双语,使之更加契合, 使得原文神韵在不同语言背景下得以彰显呢?“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非要跟非汉语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言表现法的共同之处和特 殊之点。 ”(吕叔湘)英汉语言的互译中的对比语言学, 扮演着一个无刻度无具体量化形式的工具,在概念上,习惯上,法则上校正着英汉互译的偏漏和误 差。所以,是不可或缺的指导理论。 二、英汉互译被动语态互译不对应的原因探究在英汉互译中,英语的被动语态常常被翻译为带有 “被”“让”等词的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能够直接地使用这种标志性的被动语言进行互译。比如说: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翻译成That sounds very reasonable.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翻译上的不对称呢? (一)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特点 从语系方面看,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首先,英语是综合性语言,被称为“结构 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 ),用“助动词be 的各种形式+动词的过去分词”这种规则性的搭配来表示语 义和语境。而汉语是分析性语, 更多意义上是称为“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 ),通过实词、虚词和 句法手段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属于一种隐性语法范畴,且多用意念被动结构。其次,英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主语是英语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通常作为施事位于动词之前,具有“论题”,“话题”的意义。而在汉语中,主语并非不可或缺,而其表现形式比英语复杂得多,主语既可以是施事者,也可以是受事者,甚至还可以是时间、地点、工具、方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 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 4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