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六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

一.填空

1.对人类的祖先,我们肯定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先把他们存入(),然后,小组之间()和()所提出的问题,最后,各小组从中选择一两个既()又有()的问题进行研究。

2.人类从()演变而来的。

3.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与(),充分做好()的准备工作。

4.先分组(),制定出(),然后()和(),并()我们的研究计划。

5.我国有()的神话传说。

6.早期()发现,()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烤熟食物,在北京周口店()就发现了()的遗迹。

7.在距今大约()年,人类的祖先就已经从用()过度到()。

8.我们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类祖先的()以及()推测猿人的生活方式。

9.通过对证据资料的()与(),形成对研究主题的(),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最后与大家一起交流研究成果。

10.科学家在()、()、()都进行了大量对人类和前人类化石的研究。一系列的研究充分()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因为每发现一个更为古老的化石,其解刨结构就进一步接近()。

11.在北京西南郊的(),有一座()山,因为早在()年前,著名的()就生活在这个地方,所以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12.1934年,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开始负责周口店龙骨山的发掘工作。

13.()的发现,为从()到()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

14.亚洲东部的人是()种人,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种人,居住在地球的相同纬度上。

15.从人体形态学上分析知道,美洲土著人在()上与西伯利亚和亚洲地区的黄种人非常()。

16.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17.达尔文的进化论学所认为,现代生物有()。

18.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的生物化石群,证明了()时,生物物种出现了()。

19.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我们能够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那里靠近赤道,()而();白种人主要居住在(),那里(),黄种人主要居住在(),那里()。

20.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化石,于是很多人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起源于()。

21.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和()关系最近。

22.科学家研究发现,美洲大陆最早的古人类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

23.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问题、()问题的过程。

24.达尔文提出了()学说: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了科学巨著(《》)。

25.()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是我们探究的基本方式。

26.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和()外,还包括()和()等因素。

27.调查是一项很()、()的工作,小组内要做好()。

28.我们做过的调查活动有()、()还有()。

29.发放问卷不能少于()份。

30.调查研究要做到()、()、()、()。

31.燃煤供暖()、空调等电能供暖()。

32.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过大,达()左右,我国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硫,和()的烟尘都是()引起的。

33.目前,对污染很少的()能和()能利用率还很低,因此,进一步开发()能和()能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解决能源匮乏的()。

34.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建立了()和()机制的()社区。

35.鱼儿离不开(),()是影响金鱼生活的主要因素,()、()或()等不同水质都会影响金鱼的生活,此外,()和()也是直接影响金鱼的生活。

36.走访有关人员时,要注意讲话的()和()。

37.查阅资料时,要注意数据的(),并写清数据的(),以便日后()。

38.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呈()关系。每条金鱼获得的氧气量=

39.在五年级做钟摆实验时,我们知道了对比实验一般只设定()个变量。

40.为了实验能取得成功,必须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

41.()是经过净化处理的,是比较理想的养金鱼用水,但在使用前,一定要在盆子里晾2-3天,使水中消毒用的()排除掉。

42.金鱼是()性动物,他们不但喜欢食用()的食物,如(),而且也能进食经过加工的食料,比如()、()、()、()等。

43.给金鱼喂食时,要(),通常每日喂食()次为宜,每次不要喂的太多,每次只喂总食量的()。

44.按设计方案,每缸均要重复实验()次,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45.金鱼的呼吸质量与放养密度基本成()关系。

46.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共同空间。

47.水温骤变超过()时,容易造成金鱼的死亡。

48.自然水域中的鱼儿生存还受到()的影响,他们正用生命演绎着一幕幕()的生命之剧。

49.和小金鱼一样,生物总是生活在适合他们各自生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或()时,生物就必然会受到(),生物会用各种方式()生存环境的变化。

50.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的,当环境遭到()时,就会造成大批的生物(),甚至造成物种的()。

51.造成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本身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52.()是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

53.()、()、()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防雨工具。

54.给雨具找缺点时,可以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55.在改进雨具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材料,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它的()性、()性、()性等。

56.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为()和()。例如()、()、()、()等都是人造材料,()、()等都是天然材料。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的发明新的()。

57.()是英国一家橡胶厂的普通工人,他无意中发明了雨衣,英国冶金家()进行了改进,大家把雨衣称作(),直到现在在英语里雨衣仍有一种叫法叫()。

58.雌鸵鸟集中下蛋,雄鸵鸟孵蛋,这种繁育方式是与炎热的气候相()的。

59.参考征集来的(),继续()与()。()与()好的雨具,必须经过()。在检验中发现(),再反复()。最后就能够制作成令我们满意的新型雨具了。

60.为了更好的解决难题,有条件的学校和同学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发布到()上,向更多的人征集解决难题的金点子,让更多的人参与()和()活动。

61.29.2004年()月()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

统一的绿色社区()。

62.国家每年都认定一些()市、()县,各级政府也评选出一些()社区、()村。

63.访谈前要把()准备好。

64.我们所经历的()与()过程,是不断()问题()问题的过程。

二.选择

1.把垃圾分类:

A.牙签、

B.木块、

C.报纸、E.纸盒、F.果皮、G.剩菜剩饭、H.易拉罐、I.旧电池、J.棉球、K.塑料袋

可回收:不可回收:

2.饲养金鱼的数量()。

A.越多越好

B.为保证呼吸顺畅一条就够了

C.按鱼缸容量,不要太多

3.金鱼的食物()

A.水草

B.面包屑

C.米饭粒

D.昆虫幼体

E.鱼虾碎肉

F.麸皮

4.换水频率()

A.每天都换

B.不需要换水

C.按需要换水,如水已经混浊了

5.水温()

A.一定要使用温控器

B.只要不是太冷太热都可以,一般要在0℃以上,不能让水温急剧变化

6.下列材料中,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①塑料②羊毛③玻璃④木块⑤光导纤维⑥棉花⑦竹竿⑧水泥⑨石块⑩牛皮

天然材料有:人造材料有:

7、在距今大约()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1)1500万年(2)30万----5万年(3)1万年

8.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

(1)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2)人类祖先的不同的原因(3)人类进化的结果

9我国排放的废气中,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都是由()引起的。

(1)燃煤(2)汽车尾气(3)天然气

10.人们把大鱼虼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的食物关系叫做()。

(1)食物链(2)食物网(3)生态平衡

11.目前据科学家找到的证据显示,原始人最早出现在()。

A.亚洲

B.欧洲

C.美洲

D.非洲

E.澳洲

12.人类的祖先最早使用的工具是()制成的。

A.石头

B.木头

C.金属

D.泥土

13.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的火种来()。

A.钻木取火

B.燧石取火

C.森林大火

D.火山爆发

14.绿色社区标准中包含的内容有()。

A.节水

B.节电

C.降噪

D.绿化

15.居民买菜时提倡使用()。

A.塑料袋

B.布袋

C.竹篮

D.无纺布袋

16.绿色社区垃圾回收方式是()。

A.露天式垃圾场

B.楼道式垃圾道

C.分类回收

17.清洁能源包括()。

A.天然气

B.煤炭

C.管道煤气

D.太阳能

18.在调查中不宜涉及的个人隐私是()。

A.年龄

B.性别

C.收入

19.下面哪个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

A.请问您能坚持绿色消费吗?

B.请问您购物时会自备环保购物袋吗?

20.不便于信息统计的问题类型是()。

A.问答题

B.选择题

C.判断题

21.小金鱼的生存需要()。

A.水

B.氧气

C.食物

D.阳光

22.金鱼是由()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

A.鲤鱼

B.鲫鱼

C.鲢鱼

D.鲈鱼

23.金鱼的原产地是()。

A.日本

B.朝鲜

C.中国

D.俄罗斯

24.为了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使实验组和对照组()。

A.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B.每个条件都相同 C.只有一个条件相同

25.导致小金鱼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吃的太饱

B.鱼缸太小

C.噪音

D.光线太强

26.爱迪生试用了几千种做灯丝的材料都失败了,一个商人讥讽他:你实验了几千种材料都没有成就。爱迪生回答是()。

A.你等着瞧!B.我还会试下去! C.不,我至少证明了有几千种材料不合适做灯丝。

三.判断

1.人类的肤色与生存环境没有关系。()

2.黑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

3.调查是一项很简单容易的工作。()

4.金鱼的放养密度与呼吸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5.给金鱼喂食时要多喂。()

6.饲养金鱼时,放养密度越大越好。()

7.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8.“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9.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与其他生物发生食物关系。()

10.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与环境因素没有关系。()

11.羊毛和化纤都是天然材料。()

12.为了方便,可以多使用一次性物品。()

13.当环境遭到重大破坏时,生物会很快适应,不会受到影响。()

14.人类是当今自然界最强大的生物类群。()

15.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对环境的破坏,比其他任何生物类群造成的破坏都有严重。()

16.在英语里“雨衣”有一种叫法是“麦金杜斯”()

17、在研究科学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需要大量的事实和证据的支持。()

18、伟大科学家达尔文用毕生的心血得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19.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20.在研究金鱼死亡原因的实验活动中,就是要看到金鱼会在什么环境中死亡,这样才能找出金鱼死亡的真正原因。所以不必计较金鱼的死活。()

21.在改进雨具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很多材料。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它的反光性、透水性、导电性等。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十分重要。()

22.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设置多个变量。()

23.采访专家前需要预约并准备好采访提纲。()

24.网络上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所以很可靠。()

25.博物馆的藏品很丰富,参观时要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26.资料不需要筛选整理,可以直接抄在资料卡上。()

27.科学家事专业研究人员,他们的说法一定是正确的。()

28.事实与证据是得出推论的重要依据。()

29.通过讨论可以了解他人的观点,互相启发。()

30.考虑周详的计划能够降低执行的难度。( )

31.小组选择研究主题时以兴趣为主,不必考虑班级计划。( )

32.金鱼价格较高,也可以用价格便宜的小鱼进行试验。( )

33.请求别人帮助时,说话方式会影响到对方的反应。( )

34.一组对比试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

35.为了保证水质,给金鱼换水越频繁越好。( )

36.红虫、蛋黄、面条、饭粒、面包都可以作为金鱼的饲料。( )

37.只要金鱼还能吃就应该继续喂食。( )

38.自来水中含有氯气,需要晾晒后再给金鱼换水。( )

39.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

40.雨具已经被改进得很完善了,没什么可改进的地方了。( )

41.改进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我们的能力和现有的条件。( )

42.对雨具的改进创新难度很大,小学生做不了。( )

43.发明创新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 )

44.改进产品时,往往一次就能成功。( )

45.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在不断创新中完成的。( )

46.发明家们经历的创新过程与我们的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

四.连线

五.排序

1. 原上猿 腊玛古猿 南方古猿 直立猿人 尼安德特人 克罗马农人

2. 1.产品制作 2.信息查询

3.产品定型

4.产品试用

5.产品设计

6.改进完善

7.提出问题

( ) ( ) ( ) ( ) ( ) ( )

六.问答题

1.什么是绿色社区?

答: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2.什么叫食物链?

答: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和其他一定数量的生物之间发生着食物关系,人们把这种关系成为食物

链。

3.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大量的古猿,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森林减

少,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了直立行走,并学习用手使用石块和树枝等工具用来获取食物和防

御敌人。

4.影响金鱼生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鱼儿离不开水,水是影响金鱼生活的主要因素,换水频率、自来水或河水等不同水质都会影响金鱼

的生活,此外,放养密度和水温也直接影响金鱼的生活。

5.造成金鱼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网络 图书 专家 博物馆 严谨、可靠 真实、生动 海量、便捷 专业、精深

玻璃幕墙 厨房油烟 汽车鸣笛 滥用塑料袋 乱扔废电池 空气污染

光污染 噪声污染

白色污染 水污染

放养密度、水温、水质、换水频率、喂食等。

6.造成人类皮肤颜色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 .问题银行 整理 评议 感兴趣 能力研究 2. 猿 3. 计划 组织 专题研究 4 .商议 研究

计划 集体交流 评议 修改完善 5 .女娲造人 6. 猿人 闪电 火 猿人遗址 用火 7. 30万-5万

8.骨骼化石 遗留痕迹 9 对比 分析 解释 10 .非洲 亚洲 欧洲 证实 猿 11.周口店镇

龙骨山 四五十万 “北京人” 12. 贾兰坡 13.“北京人” 猿 人 证据 14.黄 黄

15.形态 一致 16. 环境 17 .共同的祖先 18. 寒武纪 爆炸性增长 19. 非洲 干燥 炎热 欧洲 光照较少 亚洲东部 光照适中 20. 中华曙猿 中国 21.现代类人猿 22. 尖状器

23.发现 提出 解决 24.生物进化论 单细胞生物 《物种起源》 25. 亲历探究 深入调查 26. 绿

色建筑 社区绿化 垃圾处理 污水处理 节水 节能 新能源设施 完善的管理体制 居民的良好生活

习惯 27. 复杂 细致 分工 28. 访谈 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 29. 30份 30 团队合作 准备充分 文明礼貌 注意安全 31.污染大 成本较高 32. 燃煤 70% 85% 90% 73% 燃煤 33 .风 太

阳 风 太阳 有效途径 34.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 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公众参与 文明 35.水 水 换水频率 自来水 河水 放养密度 水温 36.方式 态度 37.准确性 来历 复查

38 反比例 . 39.一个 40.影响 41.自来水 氯 42.杂食 天然 鱼虫 蛋黄 面条 米饭 面包屑 43.定时定量 1-2 三分之一 44. 3 45 .反比例 46.空间 自然环境

47. 4℃-5℃ 48.其他生物 “生命之剧”49.变迁 遭到破坏 影响 适应 50.有限 重大破坏 死亡 灭绝 51.生物 52.人类 53.雨衣 雨披 雨伞 54.面料 结构 功能55.透明性 反光性 导电性

56.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反光漆 荧光粉 塑料 玻璃 竹竿 木条 57.麦金杜斯 帕克斯 麦金杜

斯 麦金杜斯 58.适应 59. 金点子 改进 制作 改进 制作 实践检验 不足 改进

60. 互联网 改进 制作 61. 6 5 标志 62. 生态 生态 绿色 生态 63. 问题

64. 改进 制作 发现 解决

二.选择

1.可回收:C E H 不可回收:A B F G I J K

2. C

3.A B C D E F

4.C

5.B

6.天然材料:②④⑥⑦⑨⑩ 人造材料:①③⑤⑧

7.②

8.① 9① 10. ①

11.D 12.A 13.C 14.A B C D 15.B C D 16.C 17.A C D 18.C 19.B

20.A 21.A B C D 22.B 23.C 24.A 25.A B C D 26.C

三、判断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17. √ 18. √ 19√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四.连线

五.排序

2 .7→2→5→1→4→6→

3 水中的含氧量 缸内金鱼的数量 网络 图书 专家 博物馆 严谨、可靠 真实、生动 海量、便捷 专业、精深 玻璃幕墙

厨房油烟 汽车鸣笛

滥用塑料袋 乱扔废电池

空气污染 光污染

噪声污染 白色污染

水污染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 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 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 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 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 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 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共12分,每空1分) 1. 树木的叶同样也有生长、( )和( )的完整过程。 2. 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和()两种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 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3. 人体通过血液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________输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 产生的________和其他废物运送的体外。 4.在过滤实验中我们使用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长颈漏斗、、等。 5. 热总是从物体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6. 通电后的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它的南北极跟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错误的打“×”。6分) 1. 治理水污染有很多的方法。() 2. 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 马铃薯在盐水中一定能上浮。() 4. 蜗牛有一对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 5. 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6. 虽然我们感觉地球是平稳的,但是地球却是在不停地自转。()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 下面的动物中,最重的一个是() A. 猫 B. 长颈鹿 C. 金鱼 2. 生活中,( )运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特点。 A. 足球 B. 吹肥沼泡 C. 喝牛奶饮料

3. 以下三种材料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传热最快的是() A. 铜条 B. 木条 C. 塑料条 4. 下列物体中具有磁力的是() A. 铁块 B. 铝块 C. 环形磁铁 5. 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A. 空气无一定的形状 B. 空气占据杯中的空间 C. 空气能流动 6. 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 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 下沉 B. 上浮 C. 停在水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7. 胖人穿着竖条的衣服看上去显得瘦些。这种感觉产生的原因是() A. 错觉 B. 适应 C. 光的反射 8.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小苏打的特点是()。 A. 立方体颗粒 B. 粉末状颗粒 C. 白色大颗粒 9. 关于人的身体结构,下面表述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A. 颈不应该单独分为一部分 B. 身体的结构只能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C. 不同的标准,身体的结构就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0. 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 继续燃烧 B. 马上熄灭 C. 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四、实验题(6分) 不同的生物会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

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测试题 一.我会填: 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动物、植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2.人类有遗传不仅遗传现象,()和()也有遗传现象。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的变异;另一种是指在()下产生的变异,其()没有发生变化,称为()的变异。 4.金鱼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培育就是利用了金鱼繁殖时的()现象。 5.()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6.()被人们成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我国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7.除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用()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8.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的,还有一些变异()。 9.()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3、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6、同遗传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遗传培育而成的。() 8、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学之父。() 9、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益的。() 10、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2、俗话说:“一猪生九崽,连母个个样”就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 ①遗传; ②变异; ③繁殖。 3、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的是()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遗传和变异。 5、10万株的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生物的()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6、人的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智力是先天遗传的; ②人的智力与遗传无关; ③后代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不是完全靠遗传决定的。 7、大自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生物()的缘故。 ①变异; ②遗传; ③自然选择。 8、科学家对生物的变异现象做了一些有趣的利用。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等都是利用了()现象。 ①遗传; ②变异; ③自然选择。 9、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没有发生变化,称为()。 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 ③不可遗传的变异. 10、下列项目中,()不能被遗传。 ①相貌;②身高;③知识。 四、智慧问答: 1、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各写三个) 2、什么叫可遗传变异?什么叫不可遗传变异? 五、分析与讨论: 生物变异现象有哪些利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内容分析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复习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4、蟋蟀的耳朵在 (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 倍。 A、200 B、2000 C、200万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8、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9、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

1.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2.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4._______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5.植物的“杀手”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发明的。①牛顿②达尔文③列文虎克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①罗伯特.胡克②列文虎克③达尔文 3.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②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③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三、判断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4.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5.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6.细胞学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7.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8.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种植庄稼。() 9.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填空题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________而_________,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2.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 3.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八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象金字塔。() 2.今天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3.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 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达尔文提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2.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由到,由到,由到。 3.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4.科学家发现300万年前的的化石,能直立行走;距今115万–65万年前的,能;距今70万-23万年前的,会。 5.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和三大类。 6. 是植树节,是世界环境日,是世界水日。 7.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8.北斗七星属于座,北极星属于座,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座。 二、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科学家在()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 A.3.60亿 B.4.08亿 C.5亿 D.1.44亿 2.太阳系中有着巨大光环的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土星 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D.火星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 A.水 B.岩石 C.气体 D.生命 5.流星发光的原因是() A.太阳的反射光 B.闯入地球时与地球上的空气摩擦燃烧产生光 C.星光的照射 D.自己发出的光 6.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集团。 A.星系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7.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是()。 A.古生物的化石 B.科学家的理论 C.解剖 D.外貌特征 8.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大猩猩 B.黑猩猩 C.猴子 D.长臂猿 9.太阳系里有()。 A.银河系 B.火星 C.河外星系 D.仙女大星系 10.秋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1.天空中的星星,除北极星之外,其他的都会向() A.东移 B.南移 C.西移 D.北移 12.下列不能证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什么是放大镜? 放大镜叫凸透镜,它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什么?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哪些?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相关那些?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昆虫触角的特点是什么?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蚜虫的天敌是什么?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什么是晶体? 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常见的晶体有哪些? 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味精,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制造晶体的方法有哪些? 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课前准备: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 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 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 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 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 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反思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 一、填空: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3、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龄期。 二、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十月怀胎胎儿期 颐养天年老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 勤奋学习学龄期生长迅速青春期 努力工作青年期 三、简答题: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答: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营养与饮食卫生、学

习习惯、体育锻炼、充足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等。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存在着不同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2、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二、判断题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因为遗传因素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

籽少肉厚的。(√) 三、简答题 美国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里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 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 一、填空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2、环视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六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课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6.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8.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1〉.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 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 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 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 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到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 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 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 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 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 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 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 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同学们,我们即将毕业,这是小学的最后一次科学检测,请认真仔细得完成这份检测,记得书写端正,有书写成绩的哦!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 六年级科学试卷(时间40分钟) 题号我会填 (20) 我会选 (20) 我会判 (20) 我会答 (20) 我会用 (10) 得分等级 卷面 书写 得分 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15分。) 1.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恒星是。 2. 潜水艇在水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来控制沉浮的。 3. 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早制成的。 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登上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5.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古代有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叫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的。 6.水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 。 7.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在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8.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9. 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_____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总是指向______方向。 二、我会选。(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共26分。) 1.物体燃烧需要空气中的( )帮助才能进行。 A 氮气 B 氢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气 2.用下列杯子装热水,最不容易变凉的是() A.铁杯 B.铝杯 C.塑料杯 3.把纸揉皱后,塞入玻璃杯的底部,把玻璃杯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里,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 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B 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C 空气能流动 4.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 )。 A 导体 B 绝缘体 C 半导体 D 物体 5.自行车的车把,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 )机械。 A 杠杆 B 斜面 C 轮轴 D 滑轮 6.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 )形成的。 A 地球绕地轴自转 B 地球绕太阳公转 C 月球绕地球公转 D 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vm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1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 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 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 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 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

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 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 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1.①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②物质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①物理变化:只改变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③白糖加热

相关主题